中国基金报

搜索文档
港股持有比例,创新高
中国基金报· 2025-07-27 21:36
港股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年内累计涨幅近27% 领跑全球主要指数 [1][4] - 恒生指数一度触及25735.89点 创三年多来新高 [4] 公募基金港股持仓 - 二季度主动权益类基金港股持仓总规模超4300亿元 创历史新高 [1] - 可投港股公募基金持有港股市值合计7343亿元 较一季度增长12.8% [2] - 公募港股持仓占股票投资市值比例从36.9%升至39.8% 创沪港通开通以来新高 [2] - 主动偏股型基金港股持仓市值达4379亿元 较一季度增长6.5% [2] - 主动权益类基金港股仓位从30.8%升至32.5% 再创历史新高 [2] - ETF持有港股市值从3264.1亿元提升17%至3809.3亿元 [2] - 50.97%的公募基金可投资港股市场 [3] 行业与个股配置 - 二季度主动偏股型基金加仓较多行业:医疗保健业 金融业 [2] - 减仓较多行业:资讯科技 非必需性消费 [2] - 腾讯连续两季度成为第一大重仓股 港股标的在公募前十大重仓股中占4席 [2] - 主动权益基金持有比例最高港股:腾讯控股 小米集团-W 阿里巴巴-W 中芯国际 泡泡玛特 [2] - 增持最多港股:信达生物 泡泡玛特 三生制药 京东健康 [2] 基金经理观点 - 港股市场结构性机会层出不穷 关注新消费 创新药 AI+ 出海 智能制造 大金融等板块 [4] - 中国宏观经济触底反弹势头明显 各领域具备全球竞争力公司齐聚港股 [4] - 全球进入降息周期 港股等新兴市场将受益于全球资本再平衡 [4] - 基金二季度维持高仓位运行 调整"杠铃型"策略 以航空和互联网为主 [4]
中资机构,规模大增
中国基金报· 2025-07-27 21:34
香港资产管理市场概况 - 2024年香港资产及财富管理规模突破35万亿港元 年增速达13% 净资金流入激增81%至7050亿港元 [1][2] - 资产管理及基金顾问业务净资金流入飙升571%至3210亿港元 私人银行及私人财富管理业务资产年增长15%至10.40万亿港元 [2] - 恒指过去一年上涨18% 中资美元债指数上涨12% 直接推高存量资产净值 [2] 中资机构表现 - 中资机构管理规模增长15%至3.09万亿港元 净资金流入飙升68%至2560亿港元 连续五年跑赢行业平均水平 [1][5][6][8] - 香港中资基金业协会会员公司管理的香港注册基金在前十大基金中占据七席 [1] - 自2020年起中资机构管理资产累计增幅达25% [6] 增长驱动因素 - 全球资本再平衡与中国资产价值重估 美联储降息预期强化 美元走弱 全球长线资金重新增配亚太 [2][4] - 互联互通2.0系列政策助推 南向通资金净流入同比增长2.4倍 占香港零售资管增量的36% [2] - 理财通2.0和ETF互联互通等政策优化直接促进跨境资金流动 [3] 中资机构竞争优势 - 深度利用内地与香港跨境通道赋能 实现资源高效整合 [6][7] - 精准捕捉内地背景投资者需求 货币基金引入快速赎回、严控单日回撤等境内经验 [6] - 离岸人民币产品创新优势 香港处理全球80%的人民币支付 [7] 资产配置趋势 - 非股票资产配置占比达59% 主要受益于理财通2.0和基金互认扩容 [9][10] - 固收类产品创新形成差异化优势 包括债券为主、T+0结算现金管理为辅的矩阵 [9] - 美元资产收益处于高位 提升货币基金及固收类债券基金吸引力 [9] 未来发展重点 - 互联互通3.0纳入监管研究日程 ETF通拟扩容覆盖更多行业及主题 [11][12] - 区块链推动资产代币化 人工智能压缩研究及风控成本 [11] - 建议提升南向通基金风险等级上限至R5 纳入多地区主题型指数投资工具 [11]
“机器人派对”,震撼来袭!
中国基金报· 2025-07-27 20:05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亮点 - 大会现场展示多种功能机器人,包括家用陪伴、工业流水线、艺术表演、餐饮服务等18种应用场景 [2] - 人形机器人成为展会焦点,数字华夏的"夏澜"实现29个主动自由度面部表情控制,交付周期缩短至2个月内 [3] - 宇树科技机器狗B2具备6m/s冲刺速度、120kg负载能力,适应-20℃至55℃极端环境 [4][5] - 魔狸科技飞拍检测机器人实现35秒完成130个汽车座椅检测点,瑕疵识别精度达99.9% [5] 技术突破与商业化进展 - 数字华夏攻克"眼球追踪"和"口型一致"技术,机器人交互水平接近人类 [3] - 宇树科技开放机器人接口供开发者二次开发,拓展电力巡检、消防救灾等工业场景 [5] - 手术机器人领域实现裸眼3D和分体式机械臂架构创新,构建自主技术体系 [7] 行业投资趋势 - 基金经理认为AI产业链处于"既有业绩又有故事"阶段,仍是下半年投资主线 [6] - 人形机器人需突破灵活身体与智能大脑技术瓶颈,特定场景商用将早于全场景 [6] - 预计未来两年将出现千亿市值机器人整机厂,推动无人机、无人物流等商业化加速 [7] 应用场景落地 - 数字华夏机器人已应用于政务大厅、银行、高校等场景,提升营销和接待效率 [3] - 机器狗在农业科研、家庭陪伴领域探索应用价值 [4] - 工业机器人替代高温粉尘环境人工质检,优化汽车制造等流水线流程 [5]
显著回暖!
中国基金报· 2025-07-27 19:54
基金业绩规模双增长 - 个人养老金基金Y份额年内均斩获正收益,平均净值涨幅达6.56%,最高业绩超20% [3] - 全市场296只个人养老金基金Y份额规模合计124.1亿元,较去年末增长35.7% [1][4] - 华泰柏瑞红利低波动ETF联接Y规模增长最多,达1.87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311.85% [4] 基金业绩表现 - 工银养老2050Y年内业绩超20%暂列第一,国泰民安养老2040三年Y等净值增长率超14% [3] - 超九成个人养老金基金自成立以来收益率为正,近两成产品净值涨幅超10% [3] - 广发养老目标2060五年持有Y成立以来业绩超30%,南方养老目标日期2055五年持有Y等成立以来业绩超20% [3] 基金配置策略 - 养老目标基金依托资产配置理念,分散配置权益类、债券类、另类资产,动态调整比例 [4] - 去年9月底以来A、H股市场上涨,部分养老目标基金因配置权益类资产受益 [4] - 债券市场震荡上行及黄金、REITs等另类资产表现不俗,为账户增厚收益 [4] 个人养老金基金扩容 - 截至2025年6月30日,个人养老金基金数量达297只,二季度新增9只产品 [6] - 汇丰晋信基金、前海开源基金等8家机构首次进入名录 [6] - 国君资管、博道、天弘、招商等多家公司公告旗下指数增强基金增设Y份额 [6] 行业发展展望 - 个人养老金账户"制度红利"逐步释放,产品线将持续扩容 [6] - 税收优惠、费率下降、长期资金锁定机制三重驱动下,个人养老金"蛋糕"有望持续做大 [1][6] - 行业需配合渠道开展投资者教育,鼓励产品创新,建立长期支付机制,精准分层管理客户需求 [7][8]
这类基金,申报激增3.7倍
中国基金报· 2025-07-27 19:51
创业板相关指数基金申报情况 - 今年以来创业板相关指数基金申报数量同比激增3.7倍,达到42只 [1][2] - 已成功设立10只基金,12只获批待发,20只等候审批(其中17只为7月新申报) [2] - 去年同期仅9只产品申报,目前仍有2只去年获批基金未发行 [2] 基金成立规模变化 - 今年设立的10只创业板相关指数基金合计规模超24亿元,其中6只规模超过2亿元 [2] - 去年同期6只基金合计成立规模不足6.2亿元,仅1只达5.7亿元,其余为千万元级别 [2] 申报放量驱动因素 - 创业板指数和创业板综合指数编制方案优化:新增ESG负面剔除、个股权重上限限制及风险警示股票月度剔除机制 [3] - 权益市场回暖:去年9月24日以来创业板等新兴成长板块弹性显著,AI算力基础设施和机器人领域成为投资主线 [3] - 创业板作为新质生产力载体契合国家战略,可引导资金流向实体经济 [3] 创业板基本面改善 - 一季度全A盈利筑底回升,创业板增速较高且改善幅度较大 [3] - 中美经贸摩擦缓和减轻关税影响,政策红利(如科创板/创业板改革措施)增强板块吸引力 [3] 战略配置价值 - 创业板估值仍偏低,是AI产业浪潮中"新质生产力"核心载体,具备估值抬升潜力 [4] - 先进制造(生物医药/医疗器械)、数字经济(集成电路/AI算力)、绿色低碳(电力设备/新能源)三大领域增长潜力突出 [4] - 创业板50指数聚焦电力设备、医药生物、电子等方向,盈利能力和收益弹性较高 [5] 细分赛道机会 - 创业板人工智能指数覆盖AI算力、数据服务、应用全产业链,具有高弹性和龙头集中特征 [5] - 科技成长类资产的核心宽基指数(如创业板指)当前估值水平存在较大修复空间 [5]
腾讯,重大发布!
中国基金报· 2025-07-27 17:52
腾讯Robotics X发布具身智能开放平台Tairos - 腾讯Robotics X实验室与福田实验室联合发布国内首个模块化具身智能开放平台Tairos,提供大模型、开发工具和数据服务,支持即插即用 [4] - Tairos平台旨在为机器人开发商补齐软件能力,赋予机器人感知、任务规划和自主决策能力,使其从机械体升级为智能生命体 [4] - 平台包含模型算法和云服务两大模块,模型涵盖多模态感知、规划大模型及感知行动联合大模型,云服务提供仿真平台、数据平台和开发工具 [9] Tairos平台技术架构与性能 - 多模态感知模型(右脑功能)实时构建三维地图并通过自然语言交互,规划大模型(左脑功能)任务拆解成功率80%,超越GPT4o等闭源系统 [9] - 感知行动联合大模型(小脑功能)实现环境理解到行动指令的转化,具备时空物理感知、语言-视觉像素级映射和零样本泛化三大核心技术 [10] - 云端仿真环境预设20种交互动作与62种可操作物体,支持高级位移、物体分解和基础导航,复现真实场景并解决传统仿真工具痛点 [10] 行业合作与应用场景 - 首批合作伙伴包括越疆科技、乐聚机器人、帕西尼感知科技等领军企业,覆盖工业、汽车、家电等多行业场景落地 [8] - 宇树人型机器人G1已搭载Tairos担任展会导游,越疆机械臂X-Trainer实现语音控制烹饪,人居环境机器人"小五"完成人机交互拥抱 [8] - 平台未来将开放算法接入能力,结合云计算资源提供数据采集、算法训练到模型部署的一站式研发支持 [11] 实验室技术积累 - Robotics X实验室此前推出四足机器人Max、轮腿式机器人Ollie及灵巧手TRX-Hand等产品,具备全栈机器人技术能力 [6] - Tairos是实验室结合大模型技术推动行业升级的成果,其层次化架构设计支持模块化接入与协同增强 [6][9]
暴涨34%!上海国资,出手!
中国基金报· 2025-07-27 15:59
公司股权变动 - 微创医疗公告主要股东大冢已签订协议向包括上实资本旗下基金在内的买方出售约2 91亿股公司股份 [2] - 买方包括上实资本旗下基金、公司主要股东We'Tron Capital Limited及管理层投资平台 [2] - 上实资本由上海市国资委通过上实集团100%控股 [4] 战略投资者背景 - 上实资本为上实集团旗下主动基金管理平台 聚焦生物医药和绿色环保等新兴产业投资 [4] - 上海生物医药基金由上实集团发起设立 总目标管理规模500亿元 定位为全球性生物医药创新投资平台 [4] - 微创医疗董事会认为上实资本的国资背景和产业资源将助力公司核心业务拓展及战略并购 [4] 公司基本面 - 微创医疗为总部位于上海张江的创新型高端医疗器械集团 成立于1998年 [4] - 公司已连续5年处于亏损状态 [4] - 公告发布当日股价上涨4 59%至10 94港元/股 近三个交易日累计涨幅达34% 市值202亿港元 [6] 关联交易动态 - 上实资本间接持股的万可欣生物近期成为康华生物控股股东 但康华生物复牌后股价大跌 [6] - 此次交易是上海国资继收购康华生物后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又一重要布局 [2][6]
最新数据:12.09万亿元
中国基金报· 2025-07-27 13:59
私募资管产品规模变化 - 截至6月底私募资管产品规模12.09万亿元 较上月减少189.17亿元 环比下降0.16% 同比下滑4.95% [1][3][4] - 6月新备案产品1399只 设立规模547.44亿元 数量环比增5.35% 规模环比降32.76% 同比增33.40% [1][9] 机构类型分布 - 证券公司及其资管子公司规模占比最高达45.67% 规模5.52万亿元 基金管理公司占比38.02% 规模4.60万亿元 [4] - 6月新备案产品中60.56%来自证券公司及其子公司 设立规模331.53亿元 环比降9.54% [11] - 基金公司新备案规模48.68亿元 环比降10.83% 期货公司规模环比增幅近一倍 [11] 产品类型结构 - 固定收益类产品规模占比73.50%达8.89万亿元 环比减少902.14亿元 权益类/混合类/期货类分别环比增197.05亿/416.57亿/99.37亿 [7] - 集合资管计划规模占比50.54%达6.11万亿元 环比增969.32亿元 单一计划规模占比49.46%环比降1158.79亿元 [6] - 6月新备案集合计划占比74.63% 平均单只规模0.66亿元 环比增3.53% [12] 管理机构规模分层 - 证券公司资管平均管理规模581.14亿元 7家超2000亿元 24家在500-2000亿元区间 [14] - 基金管理公司平均规模343.03亿元 13家超1000亿元 期货公司平均规模37.91亿元 9家超100亿元 [15][19]
腾讯“AI全家桶”,集中亮相!
中国基金报· 2025-07-27 13:54
腾讯AI战略布局 - 公司以"让'好用的AI'成为普惠生产力"为主题参展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展示全自研云技术及混元大模型技术底座 [1] - 推出"AI全家桶"包含多项首发技术,包括视频通话功能首秀的腾讯元宝,实现低延迟拟人化交互 [1] - 混元大模型矩阵覆盖文字、声音、图像、视频、3D等多模态生成与理解能力,其中混元3D AI创作引擎为业界首个一站式3D内容生产工具 [2] 产品与技术突破 - 混元图像2.0模型支持文生图和绘画生图等多种交互方式,可毫秒级生成高质感图像 [2] - 微信生态全面接入AI能力,用户可添加元宝AI助手为好友,小程序教育平台已帮助师生创建13万个AI项目 [3] - QQ集成AI助手"小Q"提供画图、写作、解题等功能,"QQ AI妙绘"支持图片风格转换和视频生成 [4] 应用场景拓展 - AI能力延伸至社交、生活、工作、学习等多重场景,构建"AI好友圈"概念 [3] - 具身智能开放平台Tairos展示人居环境机器人"小五"和人形机器人G1,实现人机自然对话与任务执行 [7] - 商业AI解决方案"奇妙数字人"已储备超3000个公共数字人形象,商家直播成本最高降低90% [6] 产业赋能方案 - 推出五大AI生产力平台包括智能体开发平台、AIGC内容生成平台等,推动技术产业化 [5] - 腾讯云智能体开发平台降低AI Agent搭建门槛,乐享知识库服务超30万家企业 [6] - 具身智能被视为新质生产力重要组成部分,将发布Tairos开放平台 [7]
人工智能,大利好!
中国基金报· 2025-07-27 12:16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盛况 - 展区面积达十个苏超球场规模 体现行业热度 [1] - 超过100款AI产品全球首发 商业化进程超预期 [3] - 机器人互动体验成为展会潮流 具身智能应用受关注 [5][9] 京东AI战略布局 - 发布大模型品牌JoyAI及开源智能体JoyAgent 行业首个100%开源企业级方案 [3] - 通过JoyInside品牌与数十家机器人企业合作 覆盖机器狗/AI玩具等硬件 [3][10] - 近期领投千寻智能/逐际动力/众擎机器人 5月已投资智元机器人 加码具身智能 [5] - 数字人业务服务20000+品牌 带货能力超越80%真人主播 规模行业第一 [14] AI商业化落地进展 - 工业机器人已在搬运/分拣/质检场景深化应用 向商业/家庭场景延伸 [5] - 京东展示AI在物流/零售/健康领域落地案例 大模型实现产业级运行 [9] - AI+营销场景加速变现 数字人从辅助走向主流 [14] - 京东云发布AI Infra 1.0 推动基础设施标准化 [16] 行业趋势与资本动向 - 机器人/智能硬件板块赚钱效应回升 机构普遍看好AI应用方向 [10] - 具身智能领域存在分歧 朱啸虎质疑泡沫化 vs 张颖看好长期发展 [14] - 中国在AI应用层创新优势显著 拥有最大消费市场/完整产业链/数据资源 [16] - 二季度重仓机器人的基金实现规模与净值双增长 [14] 技术发展特征 - 云厂商提供AI原生基础设施 应用产品加速场景渗透 [16] - 基础模型领域中美差距缩小 应用层创新成中国突破点 [16] - 大模型深度应用进入快车道 部分领域已达产业化关键期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