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经营报
icon
搜索文档
手机显示技术分水岭已至 柔性 AMOLED 成主流
中国经营报· 2025-07-18 21:45
柔性AMOLED显示面板市场增长 - 2025年第一季度采用柔性AMOLED显示面板的智能手机出货量达1.51亿台,同比增长15%,年增长率稳定在20%左右 [1] - 柔性AMOLED显示面板在智能手机市场的占比跃升至51%,标志着其正逐步取代传统显示技术成为主流 [1] - 预计2025年年底柔性AMOLED显示面板总出货量将超过7.5亿台,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占比突破60% [4][6] 技术优势与市场需求 - 柔性AMOLED采用自发光像素结构,无需背光模组,实现近乎无限的对比度,峰值亮度达1800尼特以上,色域覆盖超100% DCI-P3标准 [2] - 可折叠特性成为亮点,三星Galaxy Z Fold系列和华为Mate X系列折叠屏手机采用柔性AMOLED面板,推动市场普及 [3] - 消费者对轻薄、可弯曲屏幕需求增加,技术成熟和成本下降促使更多中高端机型采用AMOLED屏幕 [1][3] 市场竞争格局 - 三星显示为AMOLED领域领军企业,但中国面板企业如京东方、深天马、维信诺加速技术突破与产能建设,形成竞争格局 [5][6] - 京东方成都第8.6代AMOLED生产线提前4个月进入设备搬入阶段,深天马柔性AMOLED业务快速增长,盈利能力修复 [6] - 2024年中国厂商AMOLED显示面板出货量达3.64亿片,较2023年增长超1.2亿片 [6] 行业未来趋势 - 柔性AMOLED在智能手机渗透率持续提升是必然趋势,折叠、LTPO等高端技术产能释放将推动高端产品占比增长 [4] - LCD显示面板短期内不会被完全取代,在中低端手机和特定应用场景仍具竞争力,与AMOLED将长期共存 [4] - 未来竞争聚焦技术创新、良率提升和成本控制,市场可能形成多强并立格局 [7]
加码全球支线航空市场 山河智能斥资超5000万美元买飞机
中国经营报· 2025-07-18 19:21
国际业务扩张 - 山河智能境外全资子公司Avmax与澳大利亚Qantas Airways签署协议,购置16架DHC-8 300飞机,不含税总价5114.21万美元,含税总价5625.63万美元(折合人民币超4亿元)[1][2] - 16架飞机将分批交付,预计2025年12月31日前完成,交付地点为澳大利亚塔姆沃思区域机场或其他协商机场[3] - 公司海外营收占比从2020年15.59%持续提升至2024年61.98%,国际化战略成效显著[8] 航空业务战略 - 新购置飞机将重点部署亚太和北美市场的短途高频航线,用于租赁或出售[1] - Avmax拥有百余架飞机,机型包括庞巴迪民用支线喷气飞机等主流机型[3] - 2025年航空业务战略重心转向主营业务资产升级,计划引进性能更优飞机并拓展航材交易、维修等业务[6] 市场机遇分析 - 全球航空业逐步复苏,支线航空市场持续增长,亚太和非洲等新兴市场中产阶层扩大带来旅游和资源运输需求增长[4][5] - 欧盟碳税等环保政策推动涡桨机型需求提升,DASH-8、ATR等涡桨飞机在支线客机市场占据优势[6] - 全球飞机供应紧张,可用飞机比例处于历史低位,推高租赁和购置需求[5] 交易细节 - 交易价格低于评估价值6424.77万美元(含增值税10%),付款结构为15%定金加85%尾款[2] - 交易有助于扩大Avmax涡桨飞机资产规模,巩固全球区域航空租赁市场优势[3] - 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及银行贷款,不会对财务状况产生重大不利影响[3] 行业背景 - 国际油价下降提升航空公司盈利能力,增强购机、租机意愿[5] - 美国采用"干支中转"模式支线航空占比高,中国因高铁发达支线航空需求被分流[6] - 全球支线航空市场增长受航空需求复苏、供给紧张、区域经济发展等多因素驱动[5]
商务部:今年“社零”有望突破50万亿元,是美国1.6倍
中国经营报· 2025-07-18 19:21
消费市场表现 - 过去四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5.5%,2024年达48.3万亿元,2025年将突破50万亿元 [3] - 中国消费市场规模稳居全球第二,实际购买力是美国的1.6倍 [3] - 服务性消费支出占比提升3.5个百分点至46.1%,新型消费蓬勃发展 [4] - 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保持在60%左右 [4] 外贸与外资表现 - 货物贸易稳居全球第一,出口和进口国际市场份额稳定在14%和10%以上 [4] - 服务贸易规模位居全球第二,2023年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 [4] - "十四五"期间累计吸收外资超过7000亿美元,引资结构持续优化 [5] - 对外投资年均增速超过5%,稳居全球前三 [5] 对外开放政策 - 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持续缩减,制造业准入限制实现"清零" [5] - 22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 [5] - 给予最不发达国家和非洲国家100%税目产品零关税待遇 [5] - 高质量实施RCEP,积极推进加入CPTPP和DEPA [5] - 2024年内地与自贸伙伴货物贸易占比达43% [5] 制度与安全建设 - 维护经济安全的制度体系不断健全,风险防范能力提升 [6] - 涉外经贸法治体系加快建设,完善出口管制体系 [6] - 依法依规开展外资安全审查,稳妥处置境外重大突发事件 [6]
海外子公司“拖累” 日发精机上半年预亏
中国经营报· 2025-07-18 19:15
公司业绩 - 公司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亏损2.24亿元—3.33亿元,同比增加855.45%—1323.55%,扣非净利润亏损2.32亿元—3.46亿元,同比增加867.38%—1342.73% [3] - 2022年—2024年归母净利润亏损额分别为15.30亿元、9.03亿元、6.75亿元,连续3年亏损 [2] - 2025年上半年亏损主要因海外子公司Airwork公司和意大利MCM公司经营业绩亏损及资产减值计提 [1][4] 海外子公司经营状况 - Airwork公司飞机租赁业务规模大幅缩减,收入及利润明显下降,飞机资产出售不及预期,2025年上半年延续亏损 [4] - 意大利MCM公司受地缘政治、欧洲经济萎靡、成本上涨等因素影响,亏损额同比扩大 [4] - Airwork公司被银团接管,控制权变更,公司已丧失对其控制权 [5][6] - 意大利MCM公司已启动破产保护程序,面临流动性危机和运营资金周转困难 [7] 财务与债务情况 - Airwork公司银团贷款应偿还本金余额为8831.27万美元(约6.32亿元),截至2024年底净资产为-1.04亿元 [6][8] - Airwork公司2024年亏损4.53亿元,流动负债超出流动资产6.88亿元,存在持续经营能力重大不确定性 [8] - 公司曾通过增加资本投入满足Airwork公司资金需求,其长期借款主要用于飞机购买及改造等资本性支出 [11] 资产处置与风险隔离 - Airwork公司全部抵押资产将被强制处置用于偿债,存在清偿不足进入清算程序风险 [7] - 公司表示Airwork公司持续经营风险已与其他业务板块风险隔离,无连带责任担保 [9] - 若子公司出表,相应公司盈亏将不再对公司业绩产生影响,但具体影响尚不确定 [1] 历史收购背景 - Airwork公司由公司2018年收购,收购时已存在大额抵押贷款,截至2018年底借款余额约12.14亿元 [10] - 2019年抵押贷款余额曾达15.73亿元,截至2022年底仍保持约15.36亿元 [11]
大有能源上半年预亏8.2亿元 煤价下行拖累业绩
中国经营报· 2025-07-18 14:59
公司业绩 - 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8.2亿元,上年同期亏损4.9亿元,亏损幅度扩大[2] - 商品煤平均售价同比下降约29%,煤炭销售收入同比减少约7.46亿元[2] - 2025年上半年商品煤产量521.04万吨,同比增长10.17%,销量508.05万吨,同比增长9.66%[4] - 煤炭销售收入17.43亿元,同比下降23.22%,销售成本18.87亿元,同比增长4.29%,销售毛利-1.43亿元,同比下降131.03%[4] - 2024年营业收入49.30亿元,同比减少15.20%,归母净利润亏损10.91亿元[4] 行业供需与价格 - 国内煤炭市场供需格局呈现供大于求的宽松态势,煤价步入下行通道[3] - 2025年上半年山东地区Q5000大卡动力煤到厂价格较2024年底下跌162.5元/吨,降幅22.89%,上半年均价619.35元/吨,同比下跌184.37元/吨,降幅22.94%[3] - 1—5月全国原煤产量19.9亿吨,同比增长6%,预计上半年全国原煤产量约24亿吨,同比增速约5.9%[5] - 北方港口煤炭库存持续处于历史偏高水平,进口煤数量同比略有减少但仍维持较高水平[6] - 电厂中长期合同煤发运充足,日耗偏低导致库存高企,新增市场煤采购需求有限[6] 后市展望 - 预计2025年下半年煤价底部存在支撑,7—8月煤价或稳中窄幅上行,9—10月偏弱震荡,11—12月存在修复性上行可能[7] - 预计2025年下半年山东地区Q5000大卡动力煤到厂均价560元/吨,较上半年下降60元/吨,降幅9.68%,全年均价590元/吨,较2024年同期下降25.13%[7]
上半年北京新建纯商品住宅销售面积增长超三成
中国经营报· 2025-07-18 14:12
北京市2025年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 - 上半年北京市GDP达25029.2亿元 同比增长5.5% 其中第一产业增长1.5% 第二产业增长4.7% 第三产业增长5.6% [2] -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金融业 工业三大行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87% 同比提高2.7个百分点 [1][4] -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6193.8亿元 增长11.1% 金融业增加值4362.8亿元 增长8.1% 两行业对第三产业增长贡献率超80% [2][4] 固定资产投资与产业发展 - 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4.1% 其中设备购置投资增长99% 占比28.2% 同比提高12个百分点 [2][4] - 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72.9%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1.6倍 汽车制造业投资增长41.7%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9.4% [3] - 基础设施投资增长2% 制造业投资增长8.9% 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7.5% [3] 房地产市场表现 - 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5.4% 其中纯商品住宅增长33.8% 二手住宅网签面积增长22% 成交套数增长18.6% [1][5] - 房屋施工面积下降8% 住宅施工面积下降8.8% [3] - "好房子"项目入市激活改善需求 [5] 重点行业发展 - 新能源汽车 集成电路 消费电子领域需求旺盛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汽车制造业保持两位数增长 [1][4] - 信息服务业收入增速持续提高 金融业对实体经济支撑作用显著 工业生产增速提升 [4] - 新设企业近15万家 同比增长约20% 主要集中在科技服务业 信息服务业 商务服务业和批发零售业 [4] 消费与收入 - 市场总消费额增长0.9% 服务性消费占比近60% [3][4] -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5144元 同比增长4.8% 实际增长5.1% [1] - 居民消费价格下降0.3% 其中消费品价格下降0.7% 服务价格上涨0.1% [1][3]
通化东宝36页公告详解首次亏损
中国经营报· 2025-07-18 13:56
公司业绩与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营收20.1亿元,同比下滑34.66%,净利润亏损4272万元,同比下降103.66,为近20年首次亏损 [4] - 业绩预告经历三次修正:从1月预告盈利4052.77万元,到2月修正为1164.21万元,最终年报确认亏损4272.32万元 [2] - 2025年上半年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2.17亿元,同比扭亏为盈 [9] 业绩亏损原因 - 与甘李药业的商标诉讼败诉,终审赔偿6131.21万元 [4] - 可溶性甘精赖脯双胰岛素研发项目终止,计提减值损失及预付款损失合计3.2亿元 [4][6] - 胰岛素集采价格平均降幅15%,门冬胰岛素价格从42.33元/支降至23.98元/支,降幅43% [7] 研发与战略调整 - 终止THDB0207双胰岛素项目,因商业价值不足且面临诺和诺德等竞争对手围剿 [6] - 2024年研发投入4.50亿元,同比增长7.15%,占营收比例达22.42% [9] - 4款产品进入III期临床,3款创新药推进至II期,包括GLP-1/GIP双靶点受体激动剂和痛风双靶点抑制剂 [10] 市场策略与竞争对比 - 集采采取"以价换量"策略,总签约量4500万支,增长73%,但毛利率减少5.92个百分点 [7] - 甘李药业在集采中提价策略成功,甘精胰岛素价格从48.71元/支涨至65.30元/支,2024年净利润增长80.75%至6.15亿元 [7] 海外与国内市场动态 - 2024年海外收入1.03亿元,同比增长80%,2025年一季度达0.58亿元,与健友股份合作进军美国市场 [9] - 2025年一季度门冬胰岛素销量同比增长超260%,单季销量超2024年全年一半 [9]
西藏珠峰控股股东涉嫌信披违规被立案
中国经营报· 2025-07-18 13:07
公司治理与股东情况 - 控股股东塔城国际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中国证监会立案[1] - 塔城国际2021年7月13日持有的3.5亿股西藏珠峰股份被轮候冻结,占总股本38.25%,但公司迟至2024年1月13日才补充披露[1] - 截至2025年7月4日,塔城国际持股比例降至3.07%(2806.5万股),且全部处于冻结状态[1] - 塔城国际350万股股票于7月15日以3372.5万元拍卖成交,持股比例将降至2.69%,与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比例降至7.59%[2] 债务纠纷与股权处置 - 塔城国际持股冻结源于多起债务纠纷,包括7.3亿元剩余债务及税收强制执行[2] - 北京仲裁委2022年5月裁决冻结塔城国际持有的1.27亿股西藏珠峰股份[2] - 7名执行申请人中包含2家税务机关,冻结原因为"税收强制执行"[2] 市场反应 - 尽管公司称立案不影响经营,但7月16日股价开盘大跌,盘中跌幅超7%,最终收跌6.38%至10.41元/股[2] 主营业务与业绩 - 主营业务为有色金属矿山采掘、选矿及锂盐湖资源开发,产品包括铅精矿(含银)、锌精矿、铜精矿(含银)、粗铅等[3] - 2025年上半年预计归母净利润2.04亿—3.06亿元,同比增长59.31%—138.96%[3] - 扣非净利润2.04亿—3.07亿元,同比增长60.24%—140.35%[3]
曝娃哈哈销量已受影响!
中国经营报· 2025-07-18 11:44
家族纠纷事件影响 - 娃哈哈家族纠纷事件对产品销售及市场信心产生负面影响 经销商表达对今年产品销售的担忧 [1] - 电商平台娃哈哈销量从1万-1.2万区间下滑至5000-7500 关联直播数从317跌至91 直播达人从超200人跌至75人 [1] - 娃哈哈饮用水在小象超市"饮用水热卖榜"位列第一 天猫超市、盒马鲜生等平台销量仍居前四 [1] 品牌与市场反应 - 娃哈哈长期以"家文化"和民族品牌形象著称 家族纠纷与品牌形象形成反差 品牌情感价值被削弱 [2] - "豪门争产"情节引发公众持续讨论 焦点偏离产品本身 损害品牌美誉度和消费者信任 [2] - 家族内耗易被解读为治理不善 影响企业社会责任形象 [2] 管理层与战略风险 - 管理层注意力分散可能导致产品创新、渠道改革、数字化转型等关键战略滞后 [2] - 投资者对存在重大法律纠纷和治理风险的企业要求更高风险溢价 未来融资难度与成本或增加 [2] 事件背景 - 娃哈哈董事长宗馥莉在香港被"同父异母弟妹"起诉 三人主张平等继承权及信托受益权 要求"拿回信托资金" [3]
美元资产“高息窗口”吸睛 如何平衡收益与风险?
中国经营报· 2025-07-18 10:10
美元理财产品市场动态 - 2025年6月新发美元理财产品达161只,同比增幅31.97%,7月发行量有望维持高位[1][2] - 招银理财和农银理财的美元理财产品因触发4.20%年化止盈条件提前终止,显示收益达标速度超预期[2] - 理财机构加速布局美元理财市场,主要因美联储降息预期增强及投资者多元化配置需求[3] 美元理财收益表现 - 2025年6月末存续美元理财产品近1月、近3月、近6月平均年化收益率分别为3.9647%、3.9641%、4.1237%,同比全面下滑[3] - 近1月收益同比下降0.6953个百分点,降幅明显[3] - 美元指数2025年上半年累计下跌近11%,创1973年以来最大跌幅[4] 美元贬值原因分析 - 特朗普政府推出"对等关税"和"大而美"法案等政策,导致市场对美元信心动摇[4] - 美元贬值速度罕见,市场悲观预期接近极致,但下半年快速下跌可能性不大[4][5] - 美欧利差扩大与美元指数下跌形成背离,美股已基本收复失地[5] 投资者策略建议 - 保守型投资者可关注R1级美元存款类理财产品,稳健型投资者可考虑美债类产品,进取型投资者可关注海外权益类产品[7][8] - 建议采用短期产品、分批配置及分散投资策略,以应对美联储降息预期和汇率波动[9][10] - 关注止盈机制和底层资产质量,如美国国债和高评级金融债[8] 机构布局动机 - 理财公司寻求提升收益率,并响应"降息前高息窗口"机会[2][3] - 美元资产因全球流动性和避险属性成为热点,满足投资者稳定配置需求[3] - 通过美元理财产品实现资产多元化和风险分散[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