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搜索文档
事关做强国内大循环,国务院作出部署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7-21 08:03
消费品以旧换新是当前扩大内需的重要发力点。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新闻发言人李超表 示,按照既定工作安排,将下达今年第三批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并分领域制定落实到每月、每周 的"国补"资金使用计划,保障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全年有序实施。 会议指出,要聚焦突出问题,提高政策精准度和可操作性,加强部门间协同配合,汇聚政策落实的合 力,加快破解制约国内大循环的堵点卡点。有关部门要进一步优化政策设计,认真听取各方面意见建 议,积极帮助地方和企业解决困难、促进发展,齐心协力推动经济持续向好。 "做强国内大循环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政策同向发力、形成合力。落实好会议部署,要进一步 加强部门政策协同联动,完善政策落地长效机制,并要密切跟踪形势变化,做好政策储备,确保需要时 能够及时推出、尽快见效。"张林山说。(记者魏玉坤) 16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做强国内大循环重点政策举措落实工作,并作出一系列针对性部署。 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内需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68.8%,其中最终消费支出贡献率为52%,是经 济增长的主动力。会议指出,做强国内大循环是推动经济行稳致远的战略之举。 "'战略之举',凸显做强国内大 ...
跨境电商出口跨关区退货模式落地浙江义乌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7-21 06:38
"此退货模式不仅填补了以往俄罗斯至义乌回程TIR载货率缺口,还减少了TIR企业物流成本,比空运成 本降低40%。"义乌海关驻机场办事处业务一科科长叶正阳介绍,"跨关区退货"政策对义乌物流企业而 言,意味着能整合更多口岸资源,优化运输路线,为客户提供更高效、低成本的物流方案,进一步巩固 提升了义乌在全球跨境电商物流网络中的枢纽地位,从跨境电商"货通全球"到"退货无忧",政策红利切 实转化为企业实打实的竞争力。 据悉,去年12月海关总署推出优化跨境电商出口监管的若干措施,围绕进一步促进跨境电商高质量发 展,在杭州海关等20个直属海关试点跨境电商零售出口跨关区退货政策,允许企业灵活选择退货口岸。 为助力浙江首票跨境电商零售出口货物通过TIR公路运输实现跨关区退货,义乌海关主动谋划,建 立"口岸+属地"海关协调机制,针对企业需求,优化监管流程,解决企业退货申报等问题,依托义乌航 空口岸"7×24小时"预约通关服务,大幅缩短通关时间,保障退货商品顺利验放,降低企业综合成本。 下一步,义乌海关将助力企业常态化开展跨境电商零售出口跨关区退货业务,并持续深化跨境贸易便利 化改革,优化跨境电商零售出口退货机制,支持出口跨境电商 ...
湖南:今年前5个月全省新增小微企业5.1万户,同比增长4.37%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7-21 06:38
小微企业增长情况 - 湖南省前5个月新增小微企业5.1万户 同比增长4.37% [1] - 湖南省小微企业总量历史性突破120万户 [1] 政策支持与服务创新 - 湖南省税务局推出"7+X"常态化协作网络 "7"为税务、发改等7个固定部门 "X"为灵活联动其他部门 [2] - 蓝山县永盛机械配件制造有限公司通过协作网络解决原料断供危机 并获220多万元留抵退税 [2] - 构建"四联"工作体系 实现政策联谋、活动联开、业务联办、诉求联解 [3] 智慧税务服务 - 湖南省电子税务局实现12类主税种申报流程优化 18个税费种自动预填算税 [3] - 税费业务"网上办、掌上办"占比超过96% [3] - 邵阳市乐天网咖申报时间从传统方式缩短至半小时以内 [3] 全周期培育机制 - 初创期联动多部门开设"创业第一课"财税培训课程 [5] - 发展期通过"税银互动"机制 前5个月14.1万户小微企业获499.6亿元银行贷款 [5] - 转型期提供个性化服务 湘西州众诚茶叶合作社通过信用修复获50万元低息贷款 [5]
创新、互信、共生:汽车行业提质发展新动向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7-21 06:30
行业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汽车产销量首次双双突破1500万辆 [1] - 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同比增长均超过40% [1] - 汽车出口实现两位数增长 [1] 技术创新 - 人工智能成为驱动汽车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技术变量 [2] - 智能网联汽车兴起导致用户需求发生根本性转变 [2] - 需推动轻量化材料、一体化压铸、模块化制造等前沿技术创新和规模化应用 [2] - 促进智能化技术在新能源汽车研发、生产、供应、管理和服务等全环节应用 [2] 行业挑战 - 汽车行业利润率近8年持续下降 [3] - 行业面临"增量不增利"的困境 [3] - 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抬头引发贸易纷争 [4] - 全球供应链网络变得脆弱 [4] - 人工智能、碳排放和数据流动成为全球监管新焦点 [4] 发展策略 - 市场需从价格驱动转向价值驱动 [3] - 车企需从技术创新、产品品质、用户体验、品牌文化等维度发力 [3] - 需聚焦产业生态重构,避免无序竞争、减少拖欠账款 [3] - 深化各方合作、促进优势互补、实现共同发展 [4] - 推动构建新型竞合关系,携手打造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 [4] - 促进自由贸易并提升供应链韧性 [4]
《企业采购物资分类编码指南》将于9月1日起正式实施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7-21 06:29
国家标准发布与实施 - 国家标准《企业采购物资分类编码指南》(GB/T45309-2025)已由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将于9月1日起正式实施 [1] - 标准将率先在中央企业和大型民营企业开展试点 [1] - 该标准与前期发布的团体标准《采购物资分类与编码非生产性物资第1部分:办公物资》《采购物资分类与编码非生产性物资第2部分:维护、维修和运行物资》构成我国企业采购管理的标准体系 [1] 行业现状与问题 - 我国企业采购领域存在物资分类混乱、编码规则不统一等突出问题 [2] - 不同行业、企业甚至同一企业内部不同部门间存在"各说各话"现象 [2] - 分类规则各异导致同一商品在不同平台名称差异大 [2] - 编码体系混乱造成供需两端、电商平台间编码不兼容 [2] - 供应商物资名称不规范致使询价比价困难 [2] 标准内容与特点 - 标准构建了一套逻辑清晰、层级分明、覆盖广泛、兼容性强的物资分类框架和编码规则 [3] - 标准给出了企业采购物资分类编码的总体原则、分类编码方法和关联映射的指导 [3] - 标准鼓励企业优先使用UNSPSC或GPCC部分类目或全部类目作为其采购物资分类编码 [3] - 若企业自行构建采购物资分类编码,宜遵循国家和行业标准并与UNSPSC或GPCC建立关联映射关系 [3] 标准实施影响 - 统一编码为企业实现跨平台采购物资价格穿透提供了可能 [4] - 便利跨企业、跨区域采购数据的横向对比与纵向分析 [4] - 统一编码贯穿采购、入库、出库、财务核算、资产管理等全流程 [4] - 标准兼容国际主流分类体系,打破了国内外、上下游企业间的物资信息壁垒 [4] - 提升了供应链的透明度与响应速度,增强了产业链的韧性和安全性 [4] 标准制定参与方 - 标准归口SAC/TC287(全国物品编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5] - 中国物流编码中心、广东核电合营有限公司、国家能源集团、中国能源建设、山东港口阳光慧采等29家单位参与制定 [5]
黑龙江:做强农业“芯片” 夯实丰收根基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7-21 06:26
科技成果转化 - 黑龙江省农科院培育的大豆新品种"克豆91"以3155万元转让生产经营权,刷新国内大豆品种市场化交易最高纪录 [1] - 此前大豆新品种"绥农148"以1155万元成交,创下当时省内新高 [1] - "十四五"以来累计实施成果转化1.2万余项,到账资金7.1亿元,连续两年位列省属科研院所转化榜首 [1] - 2024年至今成果供给库和企业需求库常态化汇聚高价值可转化成果600余项、企业需求近500项,推动超60项成果进入转化环节 [5] - 建设10个新优成果示范基地、2个概念验证中心,80%以上转化项目通过示范基地当场签约 [5] 品种研发成果 - "克豆91"粗蛋白含量46.52%,粗脂肪含量16.87%,试种3年比对照品种"北豆40"平均增产7.2% [2] - "十四五"以来通过审定的农作物品种737个,占全省1/4 [2] - 2023年全国推广面积前十大品种中,该院水稻和大豆品种分占4席和6席 [2] - 水稻品种"龙粳31"、大豆品种"黑河43"推广面积连续多年领跑全国 [2] - 松粳系列6个品种7次获全国优质稻食味金奖 [2] - 2024年农业农村部推荐的150个主导品种中,黑龙江省5个上榜品种均为省农科院选育 [2] 科技创新领域 - 完成国际首例猪T2T全基因组组装构建,育成的国审龙民黑猪新品种填补了黑龙江省40年生猪育种空白 [3] - 研发的"瘠薄黑土地心土改良培肥技术""侵蚀沟生态治理技术"为黑土地保护提供了高效治理方案 [3] - 研发的鲜食玉米收获机填补了国内相关领域空白 [3] 转化机制创新 - 出台《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等政策,将成果转化审批权适度下放院属单位,实现"当天议定、当天签约" [4] - 明确转化净收益分配比例,将转化业绩与职称评审、人才认定纳入同等考核体系 [4] - 构建成果转化"全流程""一站式"服务平台,成立企业化运营的黑龙江省龙科农业科技成果转移服务中心 [5] - 今年上半年通过完善"专家论证"+"公开竞买"模式,实现转化溢价3210万元 [5] 科技服务与人才 - 启动院地合作、科技包联活动,选派骨干科研人员组成科技服务团,与全省13个市(地)的主要农业生产县(市)打通科技增粮途径 [7] - 35名科研人员入选黑龙江省"科技总师" [7] - 牵头组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知识产权创新联合体,将76家高校院所、企业和金融单位整合 [7] - 与省内外涉农企业共建16家产业技术研究院 [8] - 337项(次)品种转化为企业创造超140亿元产值 [8]
上半年厦门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4572.2亿元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7-21 06:26
进出口总体表现 - 福建省上半年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9200.2亿元 规模居全国第7位 其中厦门市进出口4572.2亿元 增长0.5% [1] - 厦门市出口表现亮眼 累计出口2527.1亿元 增长7.9% 增速高于全国和全省水平 [1] 贸易方式结构 - 一般贸易占主导地位 上半年进出口3355.8亿元 占比73.4% [1] - 加工贸易进出口588.1亿元 增长6.8% 占比12.9% [1] - 保税物流进出口616.5亿元 增长4% 占比13.5% [1] 企业类型表现 - 民营企业进出口2427.5亿元 增长7.6% 占比53.1% 增速高于全国民营企业0.3个百分点 [1] - 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1115.2亿元 增长6% 占比24.4% [1] - 国有企业进出口1028.2亿元 占比22.5% [1] - AEO企业数量从225家增至245家 增长8.9% 创历史新高 [1] 贸易伙伴分布 - 前三大贸易伙伴为东盟/欧盟/美国 合计占比44.2% 较去年同期下滑1.8个百分点 [2] - 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占比近50% 对RCEP成员国占比超30% 对其他金砖国家占比近20% [2] - 对中东/非洲/秘鲁/巴基斯坦进出口分别增长29.2%/27%/37.6%/30.9% [2] 出口商品结构 - 机电产品出口1311.9亿元 增长9.6% 占比51.9% 拉动出口增长4.9个百分点 [3] - 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587.4亿元 增长6.6% 占比23.2% 其中纺织服装/鞋靴/玩具分别增长12.9%/5.8%/57.9% [3] - 船舶/平板显示模组/汽车出口分别增长16%/23%/90.8% [3] - 十座以上客车/音视频设备及零部件出口增速超30% 电线电缆/电视机出口成倍增长 [3] 进口商品结构 - 铁矿/纸浆/天然橡胶进口分别增长17.3%/43.9%/148.6% [3] - 集成电路/电脑零部件/航空器零部件进口分别增长2.1%/60.4%/22.7% [3] - 消费品进口191.9亿元 增长2.1% 其中乳制品/水产品/水果分别增长19.7%/12.6%/10.2% [3]
吉林省税务部门帮助制造业科创企业完善内控机制防范税务风险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7-21 06:14
吉林省高技术产业增长 - 2024年1月-5月吉林省高技术产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8.69% [1] - 制造业科创企业中数字产品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4.28%和5.25% [1] - 税务部门支持制造业科创企业强化财税内控机制建设 [1] 鹿人袜业转型与创新 - 鹿人袜业数字化车间采用600多台全自动织缝翻一体机 单个工人可管理32台设备 实现日产袜子20万双 [2] - 公司推出吸湿缓震运动袜 防裂袜 香氛袜等创新产品 拥有17项专利 [2] - 2023年 2024年纳税信用等级恢复为A级 订单已排至2025年1月 [2][3] 吉林化纤碳纤维业务发展 - 吉林化纤2017年-2024年累计投入7.62亿元研发资金攻克高性能碳纤维技术 [4] - 2024年1月-5月实现销售收入102.64亿元 同比增长31% 出口创汇增长16% [4] - 产品覆盖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 税务合规措施使人为错误率下降60% [4][5] 长光卫星商业航天进展 - 长光卫星已发射219颗卫星 其中"吉林一号"星座达140颗 为全球最大亚米级商业遥感卫星星座 [6] - 公司重点投入人工智能研发 设立立项评审 预算编制 成本核算等全流程审核机制 [6] - 实施三级内控发票管理规范 接入税务云系统实现全生命周期发票查验 [7] 税务支持与合规管理 - 税务部门提供研发费用归集 票据凭证梳理等高频涉税事项辅导 [2] - 吉林化纤设立专职税务合规岗 将风险防控纳入日常考核 [4] - 长光卫星制定纳税申报 发票管理 税费财务等全套合规制度 [7]
云南石化:深耕能效提升 勇“碳”发展新路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7-21 06:07
节能降耗成效显著 - 上半年全流程综合能耗同比降低3.87千克标油每吨,6月能耗为正常工况下最低值 [1] - 电耗为92.74千瓦时/吨,全厂综合能耗为67.17千克标油/吨,均达历史最优 [1] - 1至6月电、原水、蒸汽3项单耗创开工以来历史同期最佳 [1] 工艺优化与能源结构调整 - 优化直供料比例,汽油和航煤加氢装置实现100%直供料 [1] - 推进动力站"一炉一机"运行和加热炉95号节能项目 [1] - 常态化实施优化氢油比、动态调整空冷器等举措 [1] 资源循环利用 - 上半年回炼滤渣1万多吨,催化油浆完全利用 [2] - 污水回用率超80%,处于行业标杆水平 [2] - 上半年回收雨水近66万吨,较去年同期增加21% [2] 污染减排与绿色技术应用 - 每年排放二氧化硫低于200吨、氮氧化物低于700吨 [2] - 厂区27个智能充电桩投用,光伏项目每年为约3.2万辆新能源车提供充电服务 [2] - 光伏项目减少碳排放214.2吨,相当于植树1.071万棵 [2] 绿色低碳发展目标 - 推进工艺尾气和燃料气深度脱硫,使用低氮高效燃烧器 [2] - 联合科研机构探索CCUS技术 [2] - 以"双碳三新"为引领,巩固ESG创建水平 [2]
诚迈科技发布全栈信创矩阵 信创先锋构建自主生态高地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7-20 19:09
产品发布 - 公司在CXC2025信创生态大会上发布五大信创产品矩阵,覆盖党政、企业、教育、医疗领域及鸿志操作系统系列产品 [1] - 新品矩阵基于操作系统核心技术构建,具备软硬件深度优化、全链路安全可信和生态开放三大核心优势 [2] - 党政领域产品包括诚迈P1通用台式机/工作站(10秒开机、办公效能提升50%)、诚迈S1系列服务器(7x24小时运行)、诚迈L1系列打印机(支持6000页大印量) [2] - 企业领域推出全栈信创产品,包括汉联平台、信创办公平台及本地化AI部署方案,支持2027年前完成信创改造 [2] - 医疗领域打造医院芬太尼类药品全流程追溯平台,实现药品全环节动态管控 [2] 技术布局 - 公司持续深耕智能终端、智能汽车、物联网等领域操作系统技术,构建从操作系统到上层应用再到硬件终端的技术体系 [2] - 未来将深化人工智能与操作系统融合,探索AI原生操作系统发展路径 [3] - 党政领域信创生态适配量已突破944万款 [2] 生态合作 - 联合40余家信创领军企业成立"信创共赢生态联盟",包括龙芯中科、飞腾、统信软件、金山办公等 [4] - 与22所院校签署校企合作协议,聚焦信创、AI、鸿蒙领域,通过实验室共建、专业共建等模式培养人才 [4] - 与20家企业达成战略合作,包括长安计算、中国联通辽宁分公司、数广集团等,整合渠道资源提供全链条服务 [4] 行业定位 - 信创产业是国家科技自立自强、筑牢数字中国安全基石的战略支柱 [4] - 公司展示操作系统核心技术积累和产业赋能价值,引领产业从"可用"向"好用"跃升 [4] - 未来将继续携手产业伙伴夯实国家数字基础设施自主根基,激发新质生产力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