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景网

搜索文档
测绘股份:现金流稳健凸显经营韧性,技术创新驱动转型升级
全景网· 2025-05-09 19:33
财务表现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6.63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24.76万元 [1] - 2024年底资产总额25.17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13.69亿元,较2023年增长5.87% [1] - 2024年经营性现金流净额5,496.84万元,同比增长25%,过去5年累计经营现金净流入超3.15亿元 [1][6] 业务结构 - 工程测勘技术服务收入3.84亿元(占比57.94%),同比增长6.12% [4] - 地理信息集成与服务收入1.39亿元(占比20.93%),测绘服务收入0.92亿元(占比13.90%) [4] - 三大类业务收入合计占比达92.77% [4] 成本与毛利率 - 2024年营业成本同比下降15.85%,毛利率提升至34.42%(较2023年+1.61个百分点) [5] - 精细化管理成效显著,降本增效目标逐步达成 [5] 竞争优势 - 位列江苏省地理信息产业第1名,全国地理信息产业百强企业第21名 [2] - 控股子公司易图地信位列2024地理信息产业最具活力中型企业第11名 [2] - 拥有9个专业甲级、1个专业乙级测绘资质,2024年新增"海洋测绘"甲级资质 [2] 研发与技术 - 2024年研发投入4,741.17万元,占营收比重7.16% [8] - 研发人员159名(占总人数13.70%),拥有博士/硕士约200人,高级工程师210余人 [8] - 累计主编/参编标准100余项,拥有发明专利43项、软件著作权355项 [8][9] - 重点推进AI、大模型与地理信息融合,形成智能化新测绘技术体系 [9] 行业前景 - 2023年中国地理信息产业总产值8,111亿元(同比+4.2%),10年复合增长率12.1% [10] - 预计2025年行业规模超1万亿元,公司作为领先企业有望受益 [10] 战略规划 - 未来3-5年聚焦"数智化"和"地下空间综合治理"两大战略目标 [10] - 2025年计划拓展产品线并强化精细化管理 [11] 股东回报 - 2024年累计回购股份338.36万股(总金额4,723.25万元) [7] - 2020年上市以来累计分红1.38亿元,占归母净利润51% [7]
中证中小投资者服务中心第9期课题研究申报公告
全景网· 2025-05-09 17:51
1.课题研究周期为半年,研究报告完整版字数一般在5万字左右。 2.课题须结合资本市场投资者保护工作和中证投服中心的实际业务需求开展研究,注重研究成果落地转 化的可行性、实操性。 3.研究成果须保证内容的原创性,通过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总文字复制比不超过20%,且分析和结论 部分不允许复制,不得侵犯任何第三方的知识产权或其他权利,须符合国家有关保密规定和有关行业政 策。 中证中小投资者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中证投服中心)作为证监会直属的法定投资者保护机构,坚持以习 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投保工作政治性、人民性,不断探索投资者保护业 务的新实践。为加强投资者保护领域研究,凝聚社会各方智慧,共同推进有机立体的投资者保护体系的 健全完善,中证投服中心即日起启动第9期课题研究申报工作,现将具体事项通知如下。 一、课题选题和研究内容 (一)推动适用证券纠纷普通代表人诉讼相关问题研究 新证券法第95条第2款规定了证券纠纷普通代表人诉讼,《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证券纠纷代表人诉讼若干 问题的规定》对普通代表人诉讼制度进行了详细规定。但实践中,证券纠纷普通代表人诉讼适用案例较 少,该项制度规则在提升中小投资者民事 ...
重庆啤酒:高端化构筑业绩护城河 一季报盈利向好态势显现
全景网· 2025-05-09 17:38
公司经营情况 - 2025年第一季度销量、销售收入双双同比实现正增长,营业利润增速快于销量和营收增速,显现出良好的盈利势头 [2] - 公司主业保持稳健发展态势,通过视频直播形式全方位呈现经营成果和战略规划,提升投资者对年报核心内容的理解 [2] ESG领域进展 - 持续取得MSCI国际评级提升,并获得中国上市公司协会ESG最佳实践案例等多项荣誉 [4] - 公司将进一步深化ESG相关工作 [4] 营销策略与产品优化 - 营销资源将适当向全国性品牌、高档品牌以及重点运营的区域倾斜 [5] - 公司计划不断迭代高端品类、加强产品组合的优化 [5] 外部机构观点 - 信达证券研报指出重庆啤酒一季报稳健开局、成本改善较好,长期看好公司对旗下品牌调性的提炼,维持"买入"评级 [9]
明阳科技2024年营收净利双增超18% 加速拓展非汽车相关高附加值业务
全景网· 2025-05-09 15:48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明阳科技实现营业收入3.04亿元,同比增长18.04% [1] - 归母净利润7912.60万元,同比增长18.93% [1] - 扣非净利润7307.56万元,同比增长10.76%,基本每股收益达0.77元 [1] 客户结构与业务布局 - 主要客户包括华域汽车、湖北中航精机、佛吉亚集团、福耀玻璃等头部企业 [1] - 2025年将重点拓展汽车座椅及非汽车领域新客户 [1] - 自润滑衬套、金属注射成型产品及相关技术已具备智能机械体场景适配能力 [1] 2025年经营目标与战略 - 计划通过五大举措推动持续增长:拓展业务领域与产品应用场景、加大研发投入、提升客户响应能力、优化供应链管理、推进智能化改造 [2] - 专注于汽车座椅调节系统核心零部件的研发与生产,产品涵盖自润滑轴承、传力杆、粉末冶金及金属注射成形零件四大系列 [2] - 未来将依托技术优势加速向非汽车高附加值业务领域延伸 [2]
国央企重组浪潮涌动,高质量并购重组助力中小投资者把握新机遇
全景网· 2025-05-09 15:15
近期,国央企重组浪潮成为了资本市场的一大亮点。5月8日,中国船舶宣布计划通过向中国重工全体换 股股东发行A股股票的方式进行换股吸收合并中国重工,并已获得上交所的受理和审核。随着中国船舶 收购中国重工、海联讯吸收合并杭汽轮等重大并购重组事件,不仅标志着国央企改革的深入推进,也为 中小投资者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2024年政策端发布了一系列对并购重组的支持,比如"新国九条""并购六条"等等,"并购六条"发布后, 监管机构持续完善相关配套措施支持并购重组。2024年12月,国务院国资委印发《关于改进和加强中央 企业控股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要求央企控股上市公司积极开展有利于提高投资价值的 并购重组。与此同时,随着"并购六条"的出台,各个地方政府也积极响应。开源证券认为,在监管机构 与地方政府的共同助力下,新一轮并购重组政策窗口期已开启。 从首次披露口径看,截至2025年4月30日,"并购六条"落地以来累计新披露交易已达114起,仅7个多月 便超过2023年全年披露数量。从交易方案看,并购重组方案设计也为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呈现出一些新 特征,包括更加多样的支付方式、更加市场化的估值方法、更加灵活的交易设 ...
践行绿色发展使命 海正生材Wind ESG评级上调至A级
全景网· 2025-05-09 15:15
ESG评级与表现 - 海正生材Wind ESG评级跃升至A级,显示出公司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显著进展 [1] - ESG评级从2023年8月的BBB级稳步提升至A级,呈现连贯上升趋势 [4] - ESG综合得分7.24分,行业排名27/277,处于基础化工行业前列 [4] - 争议事件得分2.97分,管理实践得分4.27分,反映公司在风险管理和内部治理方面的优秀表现 [4] 公司荣誉与行业地位 - 公司是全球第二家、中国第一家实现聚乳酸商业化生产的企业 [4] - 聚乳酸国家标准第一起草单位,拥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等荣誉 [4] - 荣获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省知识产权奖发明一等奖 [4] 产品与技术优势 - 主要产品聚乳酸树脂是一种颠覆性的生物基材料,在成本和性能上可与石油基产品竞争 [5] - 聚乳酸以玉米、木薯等可再生生物质为原料,符合绿色循环经济理念 [5] - 应用领域广泛,包括膜袋包装、一次性餐具、3D打印材料、纤维和织物等 [5] - 聚乳酸制品可堆肥降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形成碳循环经济,符合国家战略导向 [5]
太力科技:真空收纳龙头加速布局智能家居新赛道
全景网· 2025-05-09 14:17
公司上市及战略规划 - 太力科技在创业板上市是公司发展关键里程碑 计划利用募集资金提升生产效率 研发能力 优化产品性能 加速销售网络布局及品牌建设 [1] - 公司未来三年将聚焦卧室收纳 厨房浴室空间利用 食品保鲜 户外及安全防护四大领域 依托新材料研发与真空技术优势开发智能化家居产品 [2] - 公司计划加大研发投入 在"太力收纳""太力保鲜"等细分领域形成标准化解决方案 推动技术成果转化为实际产品 [3] 行业发展趋势 - 家居收纳行业正朝着智能化 便捷化 环保化方向发展 自动化生产设备与数字化工艺成为主流趋势 [1] - 兼具高性价比与环保属性的产品更受市场青睐 线上销售及跨境电商成为企业拓展销售渠道新方向 [1] 公司竞争优势 - 湖北工厂已建成全自动化生产线 自主研发叠袋机 包装机 品质检测机等智能设备 实现关键工艺无人化操作 [2] - 自动化生产累计减少200余名人工 规模化生产降低单位成本 [2] - 真空收纳袋在天猫平台连续三年市场占有率超22% 稳居行业第一 垂直墙壁置物产品市场占有率约1.4% 位列行业前五 [2] 财务及发行信息 - 2022至2024年公司营收增速与毛利率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3] - 本次公开发行新股2707万股 占发行后总股本25% 发行价每股17.05元 申购日期2025年5月8日 缴款日5月12日 [3]
全球LED照明系统巨头英飞特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51.72%,长期趋势向好
全景网· 2025-05-09 14:17
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实现总营业收入5.67亿元,归母净利润0.03亿元,同比增长51.72% [1] - 2024年营业总收入26.68亿元,同比增长1.41%,营业利润2422.95万元,同比增长114.50%,归母净利润907.18万元,实现扭亏为盈 [1] - LED驱动电源业务2024年营收19.38亿元,同比增长4.67%,占总营收72.63% [3] 业务布局 - 已完成各类功率LED驱动电源全面覆盖,具备传感器、控制系统及LED模组供应能力,可提供完整LED照明系统解决方案 [1] - 在中国杭州、深圳、德国加兴、意大利特雷维索、印度古尔冈等地设立研发中心,在杭州桐庐、印度、墨西哥、意大利等地设有自有工厂 [2] - 储能业务推出用户侧工商业及户用储能解决方案,部分产品已获得CE、CB、FCC等国际认证 [4] - 新能源充电领域开发出丰富充电解决方案,适配不同应用场景 [5] 市场拓展 - 欧洲市场2024年销售收入12.34亿元,占总营收46.24%,亚太及其他地区增长5.63% [3] - 东南亚2024年城市照明市场规模48亿美元,道路照明占比45%,高压钠灯等存量超60% [2] - 预计2028年新兴国家LED照明市场年复合增长率超15% [2] - 全球LED驱动电源市场规模2024年142.4亿美元,预计2030年达320.5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14.35% [5] 技术研发 - 2024年研发投入1.82亿元,同比增长8.32%,拥有有效授权专利789项,包括中国211项、美国166项、德国172项发明专利 [4] - 推出全球首款DALI联盟认证DALI+无线LED驱动电源、首个DALI2认证DT5型直流电压转换器设备 [3] - 重点投入照明控制和数字创新平台建设,推动照明系统向互联互通、智能控制方向发展 [4] 战略发展 - 成功整合欧司朗DS-E业务,增强研发、供应链、销售等综合竞争力 [3] - 加快欧司朗品牌资产转移,提升欧亚地区市场影响力 [3] - 2014-2016年部署的LED灯具进入更换周期,二次替换需求逐年上升 [5] - 数字化、智能化趋势将进一步推动市场扩容 [5]
持续突破!软通动力以开源鸿蒙之力筑牢数字经济底座
全景网· 2025-05-09 13:19
开源鸿蒙生态建设 - 软通动力旗下鸿湖万联作为开源战略排头兵,积极引领开源鸿蒙生态建设,推动创新突破与产业落地 [1] - 公司累计向OpenHarmony社区贡献代码超100万行,投入超800人月深度参与社区三方库及底座建设 [2] - 鸿湖万联发布SwanlinkOS SDK版本,推动技术架构模块化、可定制化发展 [2] AI技术融合与创新 - 鸿湖万联启动"开源鸿蒙AI大模型机器人产教融合项目",加快AI在矿山、交通、教育等行业的创新应用落地 [2] - 公司开发完成跨系统跨终端形态的多屏协同、集成Deepseek大模型应用,以及教育应用软件的鸿蒙移植工作 [3] - 软通动力与华为共同开拓开源鸿蒙AI PC行业应用生态,提供软硬一体端到端的产品及服务能力 [3] 产品研发与行业应用 - 软通动力于2024年率先推出搭载SwanLinkOS 5的开源鸿蒙AI PC及智能交互平板等智能化产品 [3] - 2025年公司全面推进开源鸿蒙5.0适配工作,持续优化AI PC产品体验 [3] - 鸿湖万联与合作伙伴基于SwanlinkOS成功部署1.2万台社保自助终端,成为单项目富设备出货量最大 [7] 行业合作与生态协同 - 鸿湖万联联手微展世发布WeOS开源鸿蒙工业操作系统及开发工具链,加快工业设备鸿蒙化适配进程 [7] - 公司获授"南方科技大学及OpenHarmony技术俱乐部战略合作伙伴"等荣誉称号,与多所高校共建实习基地和教学示范中心 [8] - 鸿湖万联与海思等芯片龙头深化IPC与大屏等产品的芯片级协作,强化产品技术支撑力 [8]
海博思创:营收净利双增 契合国家双碳发展要求 打造核心竞争力
全景网· 2025-05-09 13:18
公司业绩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82.7亿元,同比增长18.4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达6.48亿元,同比增长12.06%,基本每股收益4.86元 [1] - 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收15.48亿元,同比增长14.86% [1] - 在国内储能系统累计装机量方面排名第一 [7] 行业背景 - 2024年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新增装机3.73亿千瓦,同比增长23%,占电力新增装机的86%,截至2024年底全国可再生能源装机达到18.89亿千瓦,同比增长25%,其中风电光伏总装机14.08亿千瓦 [1] - 国际能源署预计到2030年全球将累计新增5500吉瓦可再生能源装机,每年新增940吉瓦,太阳能和风电占比95%以上 [3] - 截至2024年底全国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7376万千瓦/1.68亿千瓦时,较2023年底增长130% [6] 政策支持 - 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和《2024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推动新型储能多元化发展并强化并网政策 [3] - 国务院《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提出到2025年新型储能装机容量达到3000万千瓦以上 [6] 技术应用 - 储能系统应用于电源侧可再生能源并网和电网侧独立储能电站,解决"弃风弃光"问题,平衡电力供需 [4] - 独立储能电站可降低电网峰谷负荷差、平滑输出功率曲线、提升新能源消纳能力,已建设多个超过1GWh的大型项目 [4] - 形成从电芯建模到系统集成、智能运维到大数据的完整技术体系,2025年计划推进AI、数字孪生等技术应用 [7] 业务布局 - 推出"储能+X"战略,覆盖电源侧风电/光伏/火电及负荷侧充电/数据中心等场景,探索辅助服务/现货市场等商业应用 [4] - 已形成北京、珠海、大同、酒泉四大智能制造基地,酒泉基地二期开工以覆盖西北及"一带一路"市场 [7] - 安徽阜南风光储基地项目为全国最大新能源配套电化学储能电站,提供核心电池系统 [6] 研发投入 - 2024年研发投入持续增长,技术创新为核心驱动力 [7] - 未来将拓展储能电池全生命周期价值管理及上下游协同创新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