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景网

搜索文档
博时基金薪资疑云:一场搅动金融圈的风暴
全景网· 2025-07-18 14:35
薪资泄露事件核心内容 - 博时基金员工薪资数据疑似泄露,涉及数十名员工的工号、姓名、职级、月薪及年终奖等敏感信息 [1] - 月薪最高达13.5万元,固收部门总监级别(I6、I7)员工月薪均超12万元,资深员工(I5)月薪5万至8万元 [3] - 年终奖最高达610万元,最低49万元 [4] 公司背景与业绩 - 博时基金成立于1998年,为公募基金行业"老五家"之一,大股东招商证券持股49% [5]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45.89亿元(同比微增46.63万元),净利润15.28亿元(同比增长1.12%) [5] 数据真实性争议 - 公司回应称网传数据不实,已报警处理,强调涉及隐私和商业机密 [7] - 泄露数据中提及的明星基金经理陈某杨已于2023年9月离职,推测可能是历史信息 [8] - 数据最初在GitHub被发现,业内推测为内部人员误传或操作失误导致 [9] 行业影响与质疑 - 事件引发公众对金融行业"高薪神话"及内部薪酬机制的广泛讨论 [11] - IT分析师指出需区分外部黑客攻击与内部失误,若为后者需加强内部管理 [10] - 事件冲击公司品牌信任度,行业需重新审视薪酬管理与信息安全 [11]
净值创历史新高!平安医疗健康基金经理周思聪:未来仍看好创新药、创新医疗器械为代表的成长型医药子行业
全景网· 2025-07-18 13:39
创新药行业表现 - 二季度创新药行业持续走强,年初以来涨幅大幅超越AI板块和机器人板块 [1] - 平安医疗健康混合型基金上半年取得57.41%的亮眼业绩,净值突破2021年最高点创历史新高,A类份额最新净值为2.8764 [1] 上涨驱动因素 - 政策方面:医保局鼓励创新政策导向持续,国内审批显著提速 [2] - 业绩方面:多家大型创新药企业宣布盈利或即将盈利,提振市场信心 [2] - 出海方面:二季度多单创新药对外授权落地,首付款及总金额大超预期,上半年国产创新药出海数量和金额同比大幅增长,占据全球创新药交易一半以上 [2] - 数据方面:二季度医药国际大会最亮眼数据大部分来自中国企业 [2] 行业前景展望 - 2025年将成为创新药行业"三个元年":收入放量起点、盈利跨越元年和估值抬升元年 [2] - 短期:2025年80%的A股和港股创新药公司或迎来产品收入放量期,中报开始将看到收入集体改善 [3] - 中期:2025-2028年中国创新药企业将成批步入盈利周期,行业开始集体跨越盈利鸿沟 [3] - 长期:2025年或成为估值系统性提升起点,商业保险推进是核心变量,医保+商保双轮驱动将拉长生命周期和拉高销售峰值 [4] 基金经理观点 - 周思聪擅长以子行业景气度作为投资策略,在商业模式、竞争力和业绩多维度比较中寻找估值性价比高的公司 [2] - 持续看好以创新药、创新医疗器械为代表的成长型医药子行业 [2]
精工科技与龙兴航电举行签约仪式 共建航空复材维修新标杆
全景网· 2025-07-17 21:02
合作签约 - 精工科技与龙兴航电签署"联合建设航空复材维修能力"合作协议,旨在共建航空复材维修新标杆 [1] - 合作聚焦碳纤维复合材料全链能力构建,涵盖研发、制造、检测、维护、维修环节 [1] - 签约方代表为龙兴航电维修总监赵俊瑞与精工科技副总裁倪建勋,双方高层领导出席见证 [1] 公司背景 - 精工科技拥有50多年装备制造历史,核心业务为碳纤维全链高端装备及先进复合新材料,采用"装备引领、材料协同、应用支撑"发展模式 [1] - 龙兴航电成立于2020年8月,员工140余人,硕博占比超50%,研发人员占70%,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等荣誉 [1] 战略意义 - 合作将整合精工科技的复材技术装备优势与龙兴航电的行业管理能力,填补国内航空复材维修高端保障空白 [2] - 精工科技借此实现从"生产制造"向"全生命周期服务"延伸,龙兴航电拓展航空产业链服务边界 [2] - 合作响应国家航空工业发展、低空经济及国产大飞机战略,强化产业链自主可控性 [2] 未来规划 - 双方计划深化技术研发、适航认证及创新生态培育,共建航空复材维修自主化创新生态 [3] - 目标是为航空产业链安全及低空经济发展提供支撑,以航天报国为合作导向 [3]
远望谷与西电开启十年战略合作,AI+战略迎来新篇章
全景网· 2025-07-17 20:48
战略合作 - 公司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签署十年战略合作协议,共建"西电-远望谷深维智能实验室",聚焦物联网+人工智能+网络安全三大领域[1] - 实验室将围绕公司主营业务市场进行垂直应用大模型的研究和训练,深度赋能"AI+"战略升级[1] - 合作实现"产业龙头+顶尖高校"强强联合,推动AI领域技术应用[1] 技术实力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物联网工程专业2024年软科排名全国第6(A+评级),智能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专业连续4年获软科A+评级(2025年分列全国第2、第3)[2] - 学校建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及"智能感知与图像理解"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2] - 信息安全、网络工程专业均为国家级特色专业,网络空间安全学科获评A类[2] 公司优势 - 公司是全球领先的RFID产品和物联网解决方案供应商,拥有专利超600项[2] - 主导或参与制定国家标准7项、行业标准17项,形成"感知层-传输层-应用层"全产业链布局[2] - 在铁路、智慧文化(图书)、服饰零售三大核心领域保持领先地位,同时拓展烟草、电力、能源、快递物流等行业[2] 行业影响 - 实验室打破单一技术研究局限,构建"物联网感知层数据+AI价值挖掘+网络安全护航"的闭环创新生态[3] - 十年合作期确保公司持续获得算法、算力、人才支持,夯实AI领域技术领先性[3] - 公司正从传统物联方案商向"感知-决策-执行"一体化的智能体服务商转型[2]
2024年度A股上市公司ESG治理和信披九大盘点
全景网· 2025-07-17 17:37
ESG信息披露进展 - 2469家A股上市公司发布独立2024年度可持续发展报告,占全部A股的45.6%,同比增长17% [1] - 华证大盘指数ESG报告披露率最高达90.3%,中盘、小盘、微盘指数分别为66.6%、38.8%、19.4% [2] - 金融行业ESG报告披露率居首达91.1%,公用事业和能源行业紧随其后为76.5%和59.7% [2] ESG评级分布 - 62家上市公司获AAA评级占全部A股1.1%,金融、工业、医疗行业分别以14家、12家、10家位列前三 [3] - 264家上市公司获AA评级占全部A股4.9%,显示ESG管理绩效改善 [3] ESG治理架构 - 超1350家A股上市公司设立ESG相关委员会或工作小组,其中967家设立委员会,376家设立工作小组 [4] - 华证大盘指数中63.8%公司设立ESG治理架构,金融行业以63.4%的设立比例领先各行业 [4] 碳排放数据披露 - 1856家上市公司披露2024年度碳排放数据占全部A股34.3%,同比增长超40% [6] - 范围三碳排放披露率仅5%,金融行业以23%的披露率表现最佳 [7] - 273家上市公司明确碳中和远期目标,同比增长27.6%,其中109家同时设定中期减排计划 [7] 现金分红情况 - 3759家上市公司实施2024年现金分红方案,合计金额达2.3万亿元同比增长18.3%,整体分红比例48% [8] - 超800家上市公司在2024年进行两次分红 [8] 央国企ESG表现 - 央国企可持续发展报告披露率达75.4%,显著高于非国企的33.8% [9] - 377家国企获A级以上评级占全体央国企24.5%,高于全市场15.8%的水平 [10] - 央国企碳排放数据披露率为60.4%,但范围三披露率和双碳目标披露率偏低 [10]
华电新能上市首日大涨125.79% 是国内规模最大的新能源发电上市公司
全景网· 2025-07-17 16:41
公司上市情况 - 华电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于7月16日在上交所主板挂牌上市,股票简称为"华电新能",股票代码为"600930" [1] - 本次公开发行价格为3.18元/股,在超额配售选择权行使前,发行股份数量为496,894.4214万股,募资总额为158亿元 [1] - 上市首日股价大涨125.79%,收盘价达到7.18元/股 [3] 公司业务与市场地位 - 公司是中国华电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为主的新能源业务最终整合的唯一平台 [1] - 主营业务为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为主的新能源项目的开发、投资和运营,主要产品是电力 [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控股发电项目装机容量为6,861.71万千瓦,其中风电3,202.45万千瓦,太阳能发电3,659.26万千瓦 [2] - 公司是国内最大新能源公司之一,未来将通过在建项目投产和新项目资源获取进一步提升装机规模 [2]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分别实现营收246.73亿元、295.80亿元、339.68亿元 [1] - 2022-2024年净利分别为90.32亿元、101.38亿元、94.80亿元,扣非后归母净利分别为83.14亿元、95.43亿元、85.24亿元 [1]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96.28亿元,同比增长16.19%,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9.22亿元,同比增长5.89% [2] 募资用途与发展规划 - 募集资金全部投入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项目建设 [3] - 募投项目实施后将大幅提升公司在运装机容量及业务经营规模,增强竞争力及市场影响力 [3] - 随着项目陆续投产,公司收入规模和市场占有率将不断提高 [3] 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 - 公司积极践行社会责任,致力于促进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参与戈壁绿化等环保行动 [1] - 将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落地和全社会可持续发展融入公司业务发展的长期目标 [1]
研发加码、创新驱动 以岭药业科研成果渐入收获期
全景网· 2025-07-17 16:33
创新中药领域进展 - 芪防鼻通片获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并成功斩获澳门中成药创新药注册证书,成为澳门首个获批的同类药品 [1] - 公司2024年研发投入达9.08亿元,占营收比重13.94%,研发强度持续领跑行业 [1] - 柴黄利胆胶囊新药注册、连花御屏颗粒临床申请相继获受理,芪防鼻通片在2025年初实现境内外双获批 [1] - 目前有6个中药新药品种处于临床阶段,形成梯次分明的产品矩阵 [1] - 半夏白术天麻汤颗粒获国家药监局受理,成为公司首个注册申报的经典名方品种 [1] 化药板块发展 - 全资子公司以岭万洲作为化生药板块运作平台,持续加大一类创新药研发力度 [2] - 目前有4个品种处于临床及申报上市阶段,苯胺洛芬注射液NDA申请已获受理 [2] - 用于治疗急性髓性白血病的XY0206片处于Ⅲ期临床阶段 [2] 财务表现 - 2025年1-3月公司实现营收23.58亿元,归母净利润3.26亿元,同比增长7.25% [2] - 扣非归母净利润3.25亿元,同比增长11.23%,毛利率与净利率端同步改善 [2] 行业地位与评价 - 公司在呼吸和心脑血管领域优势显著,形成具有竞争力的研发体系和产品储备 [2] - 通过"理论创新-临床验证-产业转化"闭环体系,将中医药理论与现代循证医学深度融合 [3] - 公司有望在政策支持与市场需求共振下开启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3]
《上市公司治理实践调研洞察报告》发布 中国公司治理从合规筑基迈向价值提升
全景网· 2025-07-17 16:30
良好的公司治理是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基石。从2023年底新《公司法》的颁布,到新"国九条"的 出台落地,再到近期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意见》的印发,一系列顶层制度 设计围绕公司治理架构优化、信息披露质量提升、股东权利保障等关键领域,构建起系统化的政策指导 体系。 随着监管深化与ESG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华夏基金联合紫顶股东服务于7月7日正式发布了《上市公司治 理实践调研洞察报告》。该报告基于对520家A股上市公司的问卷调研数据,首次系统性地呈现了A股公 司在公司治理层面的认知、动力与实践图景。 合规驱动治理优化,筑牢发展基石 "积极股东"崛起:机构力量重塑公司治理格局 然而,报告也揭示,对于更能触及权力制衡核心、旨在实现"实质制衡"的深层次举措,如增加董事会独 立性(6%)、减少控股股东关联交易(2%)以及定期更换审计机构(2%)等,企业的内在动力和选择 意愿仍有待激发和培育。 聚焦市值,治理先行:分红回购、股权激励受关注 市值管理是去年以来监管政策与公司关注的重点,本次研究重点探究了两类市值管理举措,一是分红与 回购,二是股权激励。 监管政策鼓励上市公司开展分红与回购,但本次报告显示 ...
白银有色:以 “算账经营” 破局 打响转型突围战
全景网· 2025-07-17 14:10
战略转型与经营理念 - 公司在原材料供应紧张、市场价格波动的背景下启动以"算账经营"理念为指导的战略转型,推动"购产运销"一体化高效运行 [1] - 实施"一本账经营"管理和全流程精细化核算,在铜冶炼系统等主体生产厂矿中成效显著 [1] - 铜冶炼系统以增产增效为主线,引导员工从关注产量转向全面关注成本、能耗和关键指标 [1] 生产管理与成本控制 - 从厂级到一线班组全面铺开"算账"工作,厂里算大账、细账、长远账和成本收入账,测算最优生产组织方式 [1] - 车间深入算账以优化工艺、研究成本,班组细致算账以控制消耗、研究指标 [1] - 建立"日统计、周通报、月分析"机制,细化落实数十项新增指标,及时识别生产与预算偏差并制定应对措施 [1] 预算与考核体系 - 铜冶炼系统构建"指标—责任—考核"三位一体管理体系,修订完善近200条车间级考核细则 [2] - 每个岗位都有经营指标考核,营造全员参与成本管控的氛围 [2] - 基层班组完善中长期激励模式,新增不同项目贡献分数,激发员工降本增效积极性 [2] 智能化建设 - 2025年是铜冶炼系统智能化工厂建设承前启后的一年,电铜库智能化改造项目即将实现机械臂和自动无人天车主导生产 [2] - 阴极铜产品出库装车全流程自动化,为发展注入新动力 [2] 跨部门协作与采购优化 - 生产部门人员深度参与原料采购到合同订立环节,保障原料品质的同时降低采购成本 [1] - 多部门协同关键信息共享,推动各环节高效运转 [1]
国泰海通证券走进吉林敖东:传承与创新并进 共筑医药产业新未来
全景网· 2025-07-17 13:50
公司概况 - 吉林敖东从1957年延边国营敦化鹿场起步,经历转型制药和深交所上市,发展成为涵盖中药化药研发制造和销售的控股型上市公司[2] - 公司业务布局涵盖中成药、中药配方颗粒、中药饮片、化学药、保健品、食品等多个品类,形成医药、金融、大健康多轮驱动的产业格局[2] - 拥有628个生产批准文号,其中中药和化学药品文号均超过300个[3] 核心产品与研发 - 明星产品包括安神补脑液、小儿柴桂退热口服液、血府逐瘀口服液等家喻户晓的品种[2] - 公司构建"过亿单品领航、千万级品种支撑、百万级产品蓄势"的产品梯队,通过核心大品种带动重点与潜力品种发展[2] - 坚持技术创新,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建设,加强与外部科研力量合作攻克技术难题,推动中医药现代化[1] 金融与资本运作 - 采用"医药+金融+大健康"多轮驱动模式,通过投资广发证券获取金融优势[3] - 参投医药生物类上市公司,并与广发信德合作设立5支产业基金,布局生物制药、医药研发、互联网医疗等前沿领域[3] - 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融合的发展方式取得成效,帮助公司在激烈市场竞争中适应时代发展[3] 投资者关系与市场表现 - 公司连续11年位列中国制药工业百强,荣获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称号[1] - 重视市值管理,通过实地调研、线上会议等多元化渠道与投资者保持良好沟通[1] - 中成药制造短期承压,但下半年业绩改善有望带动行业和公司股价积极表现,中药配方颗粒出海是潜在增长点[3] 经营策略与未来发展 - 保持稳定分红政策,随着业绩提升分红力度有望加大[4] - 正在补齐酵素产品销售短板,未来可能成为发展亮点[4] - 连锁药店业务持续优化,长春和敦化门店已实现盈利,抚顺门店正在改善[4] 行业活动与影响 - "理性投资伴我行"活动展示公司工业园、梅花鹿养殖基地、人参种植基地等实体,增强投资者对生产规模和技术水平的直观认识[4] - 活动搭建投资者与上市公司深度沟通桥梁,促进理性投资、价值投资理念传播[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