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际金融报
icon
搜索文档
网易游戏“内讧”?《燕云十六声》被质疑AI玩法抄袭《逆水寒》
国际金融报· 2025-08-11 22:07
核心事件 - 网易旗下《逆水寒》手游发布公告 宣布上线"剧组模式"原创声明功能 并强调其AI技术基于自研伏羲智能引擎 同时感谢玩家创意贡献 [1] - 《逆水寒》玩家质疑同公司游戏《燕云十六声》新功能"戏乐模式"抄袭"剧组模式" 引发两大游戏社群摩擦升级 [1][2] - 《燕云十六声》于8月8日上线新赛季时推出"戏乐模式" 支持玩家上传图片或视频生成角色动态影像 并可调整神态动作及运镜风格 [2] - 《逆水寒》AI"剧组模式"于2024年3月上线 支持通过文字/视频/图片自动生成视频 实现多人同步舞蹈及剧情翻拍 玩家上传作品总数突破1000万 [2][5] 功能对比 - 《逆水寒》"剧组模式"强调其自研AI技术属性 玩家可完成选角、取景、拍摄全流程操作 [1][2] - 《燕云十六声》"戏乐模式"侧重图像视频生成及角色动态编辑 与"剧组模式"存在功能相似性 [2] - 玩家认为"剧组模式"是《逆水寒》核心玩法且具有独特性 质疑《燕云十六声》"空手套白狼" [5] 社群反应 - 《逆水寒》玩家在官方公告评论区大量提及《燕云十六声》 并使用"赝云十六偷"等贬称 [1] - 部分玩家要求《燕云十六声》道歉 并支持《逆水寒》维权 [1][5] - 《燕云十六声》官方未就争议作出回应 [5] 历史积怨 - 两方社群摩擦早有先例 《燕云十六声》上线时宣称"武侠游戏只有燕云和其他" 并强调"纯正武侠风" [5] - 当时有玩家在《燕云十六声》账号下留言"不要走逆水寒老路" 被《逆水寒》玩家视为拉踩行为 [5] 行业分析 - 分析师认为同公司游戏间功能相似属正常商业策略 旨在复制成功玩法扩大收益 [6] - 事件本质是官方下场左右互搏 可通过争议提升游戏热度和关注度 [6] - "戏乐模式"与"剧组模式"均属网易在UGC领域的拓展 延续《蛋仔派对》挖掘玩家创作潜力的成功模式 [6]
九鼎投资拟2.13亿元收购南京神源生53%股权
国际金融报· 2025-08-11 21:43
核心交易概述 - 九鼎投资拟以2.13亿元收购南京神源生53.2897%股权 通过现金受让37.7196%股权(对价1.13亿元)及增资1亿元获得25%股权实现控股并纳入合并报表范围 [1] 标的公司技术实力 - 南京神源生成立于2012年 具备六维力传感器正向研发能力 技术性能媲美全球龙头ATI [4] - 产品已应用于航天军工、机器人、自动化、医疗领域 获得富士康、新松、库柏特等标杆客户认可 [4] 行业背景与战略意图 - 并购符合政策支持方向 鼓励上市公司通过收购核心技术企业切入战略新兴产业 [1] - 2025年被视为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 六维力传感器市场增量将依赖人形机器人放量 [5] - 跨界并购旨在拓展人形机器人零部件业务布局 以"小步快跑、精准切入"方式构建新成长空间 [5] 交易资金与财务影响 - 交易不构成关联交易或重大资产重组 资金全部来源于自有资金 [4] - 交易不会对现有主营业务、持续经营能力及现金流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短期内财务状况无重大变化 [4] 市场反应 - 公告发布当日九鼎投资股价涨停 收盘报17.88元/股 [6]
连续三周超30只新基募集,权益基金占比超八成
国际金融报· 2025-08-11 21:43
新基发行市场概况 - 全市场本周共有31只新基启动募集 连续第三周单周开募新基不低于30只 [1] - 权益基金占比超八成 股票型基金成为募集主力 [1] 新基发行结构分析 - 权益基金合计26只 包括22只股票型基金和4只偏股混合型基金 占总量的83.87% [2] - 股票型基金全部为指数型基金 其中被动指数型基金17只(54.84%) 增强指数型基金5只(16.13%) [2][3] - 混合型基金中偏股混合型基金4只(12.90%) [2] - QDII混合型基金1只(3.23%) [2] - FOF基金2只(6.45%) 均为混合型FOF基金 [2][3] - 债券型基金2只(6.46%) 包括被动指数型债券基金和中长期纯债型基金各1只 [2] 指数型基金发展动因 - 投资者青睐运作透明、费率低廉的被动投资工具 指数基金分散化投资优势契合资产配置需求升级 [3] - 监管层优化权益类公募发展环境 通过设立ETF绿色审批通道等举措为指数化投资注入政策动能 [3] - 指数基金高效跟踪政策红利行业能力突出 能有效规避个股波动风险 获得避险资金持续涌入 [3] FOF基金市场表现 - 新发FOF基金数量今年以来已达36只 超过去年全年水平 [3] - A股市场企稳向好为FOF基金提供更广阔投资运作空间 [3] - FOF基金凭借多资产配置能力 可灵活布局港股、黄金等非A股资产及各类ETF产品 [3]
保险业协会印发工作方案,明确行业信用体系建设方向
国际金融报· 2025-08-11 21:26
三是要求用有效的信用机制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建立行业信用信息共享机制和信用联通机制,推 动会员单位信用信息公示平台或网站建设应用,加强信息安全保障。 四是要求用有温度的信用文化激励行业健康发展,加强守信观念的推广普及,开展信用品牌创建行 动,引导客户诚实守信。 社会信用制度是市场经济基础制度。在业内专家看来,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是供需有效衔接的重要 保障,是资源优化配置的坚实基础,是良好营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国民经济循环高效畅通、 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8月11日,记者从中国保险行业协会获悉,为推动保险行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保 险业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协会经常务理事会会议审议通过,于日前向全体会员印发《中国保 险行业协会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实施方案》(下称《方案》)。 具体来看,《方案》从四大类14个方面对推进保险行业信用体系建设的工作任务进行了明确:一是 要求用良好的商务诚信构筑保险行业的信用基础,加强保险机构、保险销售环节以及保险相关机构的商 务诚信建设。 二是要求用健全的信用制度规范行业信用实践,制定信用信息采集标准和信息分类标准,建立保险 行业信用承诺制度、保险 ...
美公司掀创纪录股票回购潮
国际金融报· 2025-08-11 21:10
股票回购规模 - 美国公司今年以来回购股票总值达9836亿美元 预计2025年底总规模将超过1.1万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1] - 7月单月回购总值1656亿美元 显著高于2006年7月877亿美元的旧纪录 [1] - 最大回购行为集中在科技与银行业 苹果承诺1000亿美元回购 Alphabet计划700亿美元回购 [1] 主要企业回购情况 - 苹果实施1000亿美元回购计划 当前持有现金及等价物363亿美元 [1] - Alphabet授权700亿美元股票回购 现金及等价物规模为210亿美元 [1] - 摩根大通启动500亿美元回购 美国银行批准400亿美元回购 摩根士丹利授权200亿美元回购 [1] 回购驱动因素 - 企业盈利增长与减税政策补充盈余 美股摆脱4月暴跌后股指屡创新高 [2] - 贸易环境不稳定抑制企业投资计划 使股票回购成为更具吸引力选项 [2] - 银行回购行为反映美国消费者支出与借贷能力未受经济降温影响 [2] 市场影响与争议 - 回购减少流通股数量推高每股收益(EPS) 间接传递公司认为股价被低估的乐观信号 [2] - 部分观点批评回购体现"短期主义" 企业放弃长期投资机会追求短期回报 [2] - 分析师指出贸易战对长期增长施压 建议回购行为需与长期增长投资相平衡 [2]
海南雅亿能否救活*ST赛隆?
国际金融报· 2025-08-11 20:57
公司控制权变更及管理层重组 - 公司原董事会及高管团队集体辞职 包括董事长兼总裁蔡南桂等10名核心管理人员[3] - 新控股股东海南雅亿提名全新董事会候选人 包括6名非独立董事和3名独立董事[3] - 控制权变更源于5月份股权转让 原实控人蔡南桂和唐霖以8元/股价格转让14.16%股份(2491万股)予海南雅亿 交易金额1.99亿元[6][7] 新股东背景及高管团队构成 - 海南雅亿为新设立投资平台 成立于2025年5月15日 专门为此次交易设立[3] - 股东结构显示北京企通富源出资1.2亿元持股60% 自然人陈展生出资5000万元持股25% 海南雅亿共创出资3000万元持股15%[3] - 陈展生为立白集团董事及创始人陈凯臣长子 具有丰富的企业重组和金融投资经验[4] - 新任总裁陈科出生于1986年 拥有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和北京奇虎科技等从业经历[4] - 新董事贾晋斌具备医学背景 曾任康哲药业高管 现任中睿杰康董事长[4] - 董事张光扬拥有强生 美敦力 丹纳赫等跨国药企销售管理经验[4] 公司经营状况及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2.64亿元 净利润亏损3314.6万元 同比下滑447.7% 经营现金流量净额为-3886万元[7] - 2025年上半年预计净利润亏损1300-1800万元 同比由盈转亏[7] - 药品销售业务占比91.48% 核心产品包括注射用克林霉素磷酸酯 注射用赖氨匹林 注射用替加环素等[7] - 公司拥有21个原料药品种和19个制剂品种 其中13个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 18个列入国家医保目录[6] 股价表现及市场反应 - 今日股价下跌3.93% 报收16.15元/股 总市值28.42亿元[1] - 自5月份以来股价累计涨幅超过70% 主要受并购重组概念推动[1] 业务转型及战略发展方向 - 公司面临退市风险 急需业务转型或注入新资产[8] - 新股东海南雅亿在AI药物研发领域有投资布局 包括对耀速科技的战略投资[8] - 雅亿资本还投资过肠道微生物研发公司未知君和基因测序仪公司安序源等创新技术企业[8]
卓翼科技:控股股东夏传武持股比例由12.76%降至7.72%
国际金融报· 2025-08-11 20:36
股权变动 - 控股股东夏传武所持3453.39万股公司股票被司法拍卖并于2025年6月24日成交 [1] - 其中2852万股公司股份已完成过户登记 持股数量由7231.72万股减至4379.72万股 [1] - 持股比例由12.76%降至7.72% 夏传武仍为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 [1] 公司治理影响 - 本次司法拍卖完成过户不会导致公司控制权发生变更 [1] - 不会对公司治理结构及持续经营产生重大影响 [1]
不少于2.3亿元!南方基金官宣自购
国际金融报· 2025-08-11 19:56
公司自购行为 - 南方基金于8月10日宣布运用固有资金投资旗下三只权益基金 包括南方中证A500ETF联接A、南方标普中国A股大盘红利低波50ETF联接A和现金流ETF南方 合计金额不少于2.3亿元 并承诺至少持有1年 [1] - 泰康基金于8月5日运用固有资金155万元申购旗下泰康港股通中证香港银行投资指数型发起式基金C类 [3] - 工银瑞信基金于8月8日宣布公司固有资金、高级管理人员及拟任基金经理共同认购工银瑞信臻选回报混合型基金 金额不低于1000万元 并承诺至少持有1年 [3] 行业自购趋势 - 下半年以来多家基金公司相继自购 包括华商基金、大成基金、方正富邦基金等 [3] - 8月不到两周时间内多家基金公司集中官宣自购行为 [3] 自购驱动因素 - 基金公司普遍看好中国资本市场长期发展前景 基于对权益资产配置价值的认可 [3] - 通过自购实现管理人与持有人利益共担 向市场传递积极预期并提振投资者信心 [3] - 监管政策明确引导将部分利润用于自购权益类产品 进一步强化自购趋势 [3] 行业影响与展望 - 自购行为有望成为行业常态 相关政策持续鼓励该行为 [4] - 自购既能强化利益绑定机制 又能发挥市场稳定器作用 [4] - 长期有助于培育投资者长期投资理念 增强行业发展稳定性 并提升基金公司品牌价值 [4] - 形成"业绩提升—投资者认可—规模增长"的良性循环 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4]
共建全球首个稀土人民币稳定币?蚂蚁集团辟谣:从未有此类计划
国际金融报· 2025-08-11 19:42
公司声明 - 蚂蚁集团回应称关注到网络上有相关消息并以此诱导投资者关注相关板块 [3] - 蚂蚁集团明确表示从未与相关机构有此类计划 [3] - 公司提醒公众注意甄别信息并谨防上当受骗 [3]
前7月在华销量不过百,极星退“市”传言再起
国际金融报· 2025-08-11 19:30
核心观点 - 极星汽车在中国市场销量持续低迷 2024年前7个月累计销量不足百辆 退市传言愈演愈烈 而全球市场表现亮眼 上半年销量同比增长51% [2][3][8][9] 中国市场表现 - 7月在中国市场仅售出5辆 其中极星4售出4辆 极星2售出1辆 [4] - 2024年上半年销量仅69辆 6月销量仅为6辆 [5] - 2021年至2023年销量持续下滑 分别为2048辆、1717辆、1100辆 [5] - 在线购车系统已关闭 消费者需通过电话预约试驾 [7][9] - 线下门店大幅收缩 仅剩上海前滩一家直营门店 其他城市展厅处于撤店或半停业状态 [9] - 中国区管理层经历大规模离职潮 包括总经理吴慧静在内的多位管理人员离职 [9] 产品与定位问题 - 产品价格区间覆盖过于广泛 极星1定价145万元 极星2起售价29.98万元 极星3起售价近70万元 极星4价格回落至30万元级别 [5] - 极星5和极星6分别对标保时捷Panamera与911 极星6概念车预售价高达168万元 [5] - 车机系统沿用欧洲逻辑 导航默认谷歌地图 语音识别听不懂中文指令 直到2023年才接入本土应用 [6] - 推新策略飘忽不定 未在高端市场建立溢价优势 与极氪等品牌形成内部竞争 [6] 战略调整与合作 - 2023年与星纪魅族成立合资公司"极星时代科技" 试图通过魅族FlymeAuto系统与线下渠道资源解决本土化问题 [6] - 2025年4月宣布收回分销权并独立运营中国市场 合资公司需清偿债务并转让部分资产 合作仅维持一年半便终结 [6] - 加速将生产转移至海外 极星3在美国投产 极星4迁至韩国工厂 极星7计划在欧洲斯洛伐克生产 [9] 全球市场表现 - 上半年全球累计售出3万辆 同比增长51% [9] - 欧洲市场成为增长引擎 在欧洲15国纯电豪华品牌中稳居前五 极星4在英国、德国、挪威市场表现突出 [9] - 通过"极星能源"服务构建生态壁垒 在欧洲12国推出充电套餐和电池订阅服务 [9] 外部环境挑战 - 欧盟对中国进口电动汽车征收18.8%反倾销关税 极星汽车适用于该税率 [10] - 美国对中国汽车加征100%额外关税 并计划从2027年起全面禁售所有由中国和俄罗斯控股汽车制造商生产的车型 [10] - 即便极星汽车在美国南卡罗来纳州工厂投产 仍将因企业背景被纳入禁售范围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