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报
搜索文档
助力居民储蓄加快转化为社会投资应从三方面着手
国际金融报· 2025-11-04 15:25
文章核心观点 - 居民存款规模达164.5万亿元 在银行存款利率持续走低背景下面临贬值压力 需通过转化为社会投资以实现财富保值增值 [1] - 资本市场发展需要资金支持 居民储蓄进入股市不受时间限制 有利于股市发展但并非“接盘” [1] - 居民储蓄转化为社会投资将为基金业、银行理财、券商理财等行业带来发展机遇 [1] 居民储蓄转化背景与现状 - 当前居民存款总额为164.5万亿元 是一笔巨大财富 [1] - 银行存款利率持续走低 导致居民存款面临贬值问题 [1] - 首批有投资意识的居民已开始将存款取出并投入各类投资领域 [1] 储蓄转化对资本市场的影响 - 居民储蓄部分流入股市将有利于股市发展 因其资金进入不受时间限制 可选择在股市低迷时入市 [1] - 居民储蓄注重安全性 转化社会投资时应优先选择债券、基金等相对安全品种 而非直接投资股票 [1] - 储蓄转化为社会投资有利于基金业、银行理财、券商理财等行业发展 [1] 推动储蓄转化的具体建议 - 开展全民性投资者教育活动 让老百姓了解投资理财常识和风险 并引导通过购买货币基金、国债逆回购、债券基金等方式替代银行存款 [2] - 以纯债券基金为例 年收益率达到3%至5%并不困难 甚至有可能达到7% [2] - 推动股市稳定运行 避免长期低迷和暴涨暴跌 营造赚钱效应以吸引居民储蓄流入 [2] - 切实解决股市实质性问题 如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完善股东减持规则、将减持与公司业绩及分红挂钩、做好投资者保护工作以提振信心 [2]
优化新股发行定价机制重在平衡各方利益
国际金融报· 2025-11-04 15:25
文章核心观点 - 优化新股发行定价机制是一项核心系统工程,关键在于平衡发行人、承销机构、询价机构及投资者等各方利益 [1][3] - 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加强资本市场中小投资者保护的若干意见》,其中第一条即强调优化新股发行定价机制,凸显其重要性 [1] - 新股发行定价机制的优化措施具有针对性,旨在纠正市场扭曲,促进资本市场融资和资源配置功能正常发挥 [2][3] 新股发行定价机制演变 - A股新股发行定价历经多个阶段:初期由发行人与承销商按市盈率定价,后出现竞价发行,2005年引入询价机制,注册制试点后又出现初步询价后定价及累计投标询价等方式 [2] - 不同定价阶段均催生问题:市盈率定价阶段出现部分公司发行市盈率过高现象;询价机制阶段产生新股“三高”(高发行价格、高发行市盈率、高超募)发行的畸形现象 [2] - 注册制时代后,“三高”发行或询价机构压低报价导致募资不足的问题仍时有发生,扭曲了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 [2] 优化定价机制的具体措施 - 《若干意见》提出将配售比例与锁定期挂钩,对故意抬价或压价的询价机构进行限制,并对投资价值报告进行事后回溯和强化监管 [3] - 新规禁止承销机构按发行规模递增收费,禁止中介机构以上市结果或审计结果进行收费 [3] - 定价过高利于发行人与承销机构但损害询价机构、中签者及二级市场投资者利益;定价过低则导致发行人募资不足,不利于资本市场支持实体经济 [3] 定价机制优化的目标与挑战 - 优化机制需平衡发行人、保荐承销机构、参与询价的配售机构、中签者及二级市场投资者等多方利益 [3] - 合理的定价应既能满足发行人融资需求,又避免市场资源浪费,是实现最优解的关键 [3] - 新股发行定价是资本市场敏感且核心的问题,过去三十多年的发行制度改革主要集中在此领域 [1][2]
上市公司回购应更多用于注销而非股权激励
国际金融报· 2025-11-04 15:25
建议将上述第十八条明确修改为:回购注销金额可纳入现金分红的相关比例计算;用于股权激励、 员工持股计划或作为库存股保留的回购股份,不视为现金分红。 二是强化监管政策与信息披露要求。建议交易所进一步细化上市公司回购股份的信息披露规则,特 别是对计划用于股权激励的回购,要求公司详细披露激励方案的核心条款(如行权条件、业绩考核指 标、定价依据等)及其合理性论证,并充分提示可能存在的每股收益摊薄影响。对于行权条件明显低于 行业平均水平或公司历史业绩的激励方案,监管部门可采取问询、约谈等方式,督促其修改完善,防止 利益输送。 三是将回购注销纳入公司治理评价体系。建议将"股份回购注销比例""回购注销对每股收益的增厚 幅度"等指标纳入上市公司治理评估体系,并作为再融资、并购重组等注册许可的参考因素。对积极实 施回购注销、持续回报股东的公司,在监管审核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树立市场标杆。 近日,证监会主席吴清在《提高资本市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的署名文章中明确提出:"督促和 引导上市公司强化回报投资者的意识,更加积极地开展现金分红、回购注销等工作。"笔者认为,这为 优化回购股份的用途指明了方向。 此前,A股市场上市公司回购规模持 ...
美联储最新发声!关税或令通胀高位持续
国际金融报· 2025-11-04 14:57
货币政策立场 - 美联储理事丽莎·库克支持美联储近期的降息决定,认为当前政策利率水平仍处于略具限制性区间 [1][4] - 美联储的政策权衡面临两难困境,过度降息可能导致通胀卷土重来,而利率维持过高则可能加剧经济增速放缓与失业率上升的风险 [4] - 美联储12月的货币政策会议是一次有可能采取行动的会议,强调了保持政策灵活性的重要性 [4] 经济与通胀展望 - 美联储理事认为就业下行风险大于通胀上行风险,因此支持降息决定 [1][4] - 新一轮关税政策正在对通胀形成潜在上行压力,预计通胀在未来一年内将继续保持高位 [2][5] - 关税带来的成本上升属于一次性冲击,其效应逐步消化后,通胀仍有望回落至美联储长期目标2%附近 [5] - 当前的政府停摆问题预计将拖累本季度经济活动,并可能对私营部门产生外溢影响,但总体影响应是暂时性的 [5] 法律挑战与制度独立性 - 美联储理事丽莎·库克自8月以来首次公开发言,此前美国总统试图解除其职务但未成功 [7] - 最高法院计划于2026年1月审理此案,库克将至少在审理前继续留任 [7] - 该法律案件不仅关乎个人命运,也可能对美联储独立性产生深远影响 [8] - 库克重申对美联储使命的承诺,确保决策平衡通胀稳定与充分就业两大目标 [8]
打通商业航天发射链路,构建共赢新生态
国际金融报· 2025-11-04 12:34
中国卫星互联网星座建设进展 - 北京时间10月16日,长征八号甲运载火箭以“一箭九星”方式成功发射中国星网(国网星座)第12批组网卫星,使其累计发射卫星超过100颗 [1] - 国网星座是我国首个巨型卫星互联网计划,由2021年成立的中国卫星网络集团有限公司负责建设运营,规划总规模达12992颗卫星 [1][5] - 北京时间10月17日,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千帆极轨”18组卫星送入轨道,使千帆星座在轨卫星总数达108颗,千帆星座是继国网星座之后中国第二个大型卫星互联网工程 [1][2] 星座部署节奏与规划 - 中国星网发射频率显著提升,从01至05组星发射间隔约1到2个月缩短至05至07组星的3到5天,并在今年8月单月内完成四次发射,节奏已接近SpaceX“星链”系统高峰期密度 [5] - 垣信卫星于2024年8月6日发射首批组网卫星,随后在10月15日、12月5日再次发射,四个月内累计将54颗卫星送入轨道,并在2025年继续保持高节奏部署,完成三次“一箭18星”发射 [6] - 千帆星座计划于2026年年中实现324颗在轨卫星,年底增至648颗,2027年目标为1296颗,2030年后冲刺1.5万颗卫星的全球组网目标 [7] - 中国星网短期目标是在2027年前实现400颗卫星在轨运行 [5] 融资与产业成熟度 - 垣信卫星于2024年2月完成67亿元A轮融资,创下国内卫星行业单轮融资最高纪录 [2] - 2024年10月中旬,市场传出垣信卫星已启动新一轮融资,规模预计达50亿至60亿元,投前估值突破400亿元 [7] - 随着产业链成熟,低轨互联网卫星已进入批量制造阶段,单星成本目前已降至3000万至4000万元量级,为大规模星座快速部署提供可能 [8] 发射服务与运载火箭 - 长征六号甲作为我国首款固液捆绑运载火箭,700公里太阳同步轨道运载能力超4.5吨,已成为低轨卫星组网的关键平台 [17] - 长征八号甲运载火箭自2025年2月成功首飞后,将700公里太阳同步轨道运载能力提升至7吨,正快速成长为星座组网主力 [17] - 中国商业火箭公司于2024年9月26日在上海正式成立,旨在为用户提供高度集成的“一站式”发射服务,简化商业客户参与航天的门槛 [12][13] 国际对标与技术发展 - SpaceX“星链”系统自2019年首批卫星升空以来,已累计将超过10000颗卫星送入太空,建成全球规模最大、发射频率最高、覆盖范围最广的低轨宽带星座 [10] - SpaceX通过垂直整合与可重复使用技术,将“星链”卫星单次发射成本降至约2000万美元,每公斤载荷成本约合人民币2万元 [11] - 火箭可回收技术的商业化价值与复用次数密切相关,需实现12次以上的复用才能突破经济性平衡点,SpaceX猎鹰九号的B1067模块已实现31次复用 [17] - 国内多家商业航天企业已积极展开可重复使用火箭型号的研制与试验,已有火箭型号计划于2024年年底首飞并同步尝试入轨与子级回收 [17]
星巴克与博裕成立合资企业
国际金融报· 2025-11-04 10:21
合作概述 - 星巴克与博裕投资达成战略合作,成立合资企业共同运营星巴克在中国市场的零售业务 [1] - 博裕投资将持有合资企业至多60%股权,星巴克保留40%股权 [1] - 星巴克继续作为品牌与知识产权所有者和授权方,向合资企业进行授权 [1] 交易价值 - 基于约40亿美元(不计现金与债务)的企业价值,博裕投资将获得其相应权益 [1] - 星巴克预计其中国零售业务总价值将超过130亿美元 [1] - 总价值构成包括向博裕出让合资企业控股权益所得、星巴克保留的权益价值以及未来持续支付的授权经营收益 [1] 业务运营与扩张 - 新合资企业总部设于上海,管理并运营目前遍布中国市场的8000家星巴克门店 [1] - 双方致力于未来将星巴克在中国的门店规模逐步拓展至20000家 [1]
金永南逝世,金正恩前往吊唁
国际金融报· 2025-11-04 09:12
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前委员长金永南于当地时间11月3日因病逝世,享年97岁。 朝鲜劳动党总书记、国务委员长金正恩11月4日凌晨前往金永南灵柩前吊唁,表示深切哀悼。 来源 央视新闻、CCTV国际时讯 据悉,朝鲜将为金永南举行国葬。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朝鲜国务委员会、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朝鲜内阁决定,金永 南灵柩于当地时间11月4日9时至19时接受吊唁,于11月5日出殡。 金永南国葬治丧委员会由金正恩等人组成。 金永南1998年出任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委员长(当时朝鲜宪法规定的朝鲜国家元首),2003年9月连任,2019年4月卸任。 ...
突发!秘鲁宣布与墨西哥断交
国际金融报· 2025-11-04 09:12
秘鲁媒体报道,秘鲁外交部长乌戈·德塞拉3日宣布,由于墨西哥驻秘鲁大使馆向秘鲁前部长会议主 席(总理)贝特西·查韦斯·奇诺提供政治庇护,秘鲁已决定与墨西哥断绝外交关系。 来源 新华社 ...
看好中国市场创新活力与潜力 辉瑞亮相第八届进博会
国际金融报· 2025-11-04 00:11
公司战略与规划 - 公司以“向中国道未来”为主题亮相第八届进博会,展示其“辉瑞中国2030战略”与“十五五”规划建议同频共振的发展脉络[2] - “辉瑞中国2030战略”发布一周年,围绕“加速创新”、“全方位提升诊断能力与治疗标准”、“推动本土科学创新发展”三个方面取得长足进展[5] - 公司致力于将全球研发经验与本土创新活力相融合,其研发开放创新中心已于进博会前夕正式揭幕,精准聚焦本土合作伙伴需求[9] 创新产品与研发管线 - 公司在华研发提出精准目标:在2021至2030年间推动60款创新药及新适应症获批,此目标已成功实现过半[5] - 2025年8月数据显示,公司在全球拥有108个在研项目,为持续科学突破提供资源基础[6] - 全球首款急性偏头痛鼻喷药物ZavzpretTM将首展亮相本届进博会,其创新的鼻喷设计可快速起效并规避传统口服药不良反应[6] - 包括思福诺®、易瑞欧®、泰泽纳®等多款创新产品及新适应症在战略落地一年内获得中国NDA批准[5] 本土合作与创新生态 - 公司以开放姿态与本土伙伴构建良性生态,过去一年与近十个合作伙伴建立关系,在合作深度与广度上实现新突破[7] - 2025年7月与三生制药达成战略合作,获得SSGJ-707(靶向PD-1和VEGF的双特异性抗体)除中国外的全球权益,丰富了公司肿瘤学研发管线[8] - 研发开放创新中心启动一周内即与飞镖创新研究中心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共同为早期创新项目提供高水平专业指导[9] 市场准入与患者可及性 - 2024年,公司的创新产品惠及超过4200万中国患者[5] - 公司积极联动政府与行业伙伴,借助海南博鳌乐城、粤港澳大湾区等平台推动多款海外创新药提前落地,并加速十余款填补临床空白的产品在国内获批[11] - 通过医保准入与多元支付模式探索协同降低用药负担,连续五年在进博会举办“创新准入发展高峰论坛”,助力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建立[11] 基层医疗与诊疗能力提升 - 公司深耕县域医疗,以质控项目推动标准化诊疗向基层延伸,例如支持覆盖全国十八个省份的“市县一体化肿瘤防治中心”项目[11] - 致力于提升基层诊疗服务能力,通过支持重症医学中心建设、特应性皮炎达标门诊等项目,推动地市与县域诊疗能力同质化[11]
零跑八连冠,理想降四成,长城前十月销量完成率不足三成,车企年末冲刺各显神通
国际金融报· 2025-11-03 23:56
新势力车企10月交付表现 - 蔚来、小鹏、零跑、小米四家新势力月交付量同步站上4万辆台阶,零跑以7.1万辆级表现加速领跑[1] - 零跑10月交付首度突破7万辆大关,达7.1万辆,创下新势力月度交付记录,同比增长超84%[2] - 零跑连续八个月蝉联新势力交付榜首,销量从3月3万辆+、5月4万辆+、7月5万辆+、8月5.71万辆、9月6.67万辆,持续冲高[2] - 小鹏汽车10月单月交付4.2万辆,创历史新高并连续2个月突破4万辆,1月—10月累计交付35.5万辆,同比增长190%[5] - 蔚来汽车10月完成交付新车4.04万辆,同比增长92.59%,其中蔚来品牌交付1.7万辆,乐道品牌交付1.7万辆,萤火虫品牌交付5912辆[5] - 小米汽车官方宣称10月交付在4万台以上[5] - 理想汽车10月交付3.2万辆,成为新势力中为数不多同环比双降的车企,同比下降近四成[5] 零跑汽车产品与战略规划 - 零跑在产品端推出组合拳,内部高端车型D19完成首秀,Lafa5将于11月上旬开启预售,A系列首款车型A10计划于2025广州车展亮相[2] - 公司董事长朱江明表示2026年是零跑产品大年,相信整体销量增长可预期,内部已形成未来5年战略规划和销量目标[4] - 公司计划在完成去年对外发布的50万辆目标后公布下一年销量目标,并希望明年有大幅度增长[4] 传统车企10月销量概况 - 比亚迪10月销售新能源汽车44.2万辆,环比增长11.5%,其中王朝网与海洋网合计销售39.5万辆,占总销量90%以上,方程豹销3.1万辆、腾势销1万辆,仰望交付654辆[6] - 吉利汽车10月实现销售30.71万辆,环比增长12%,同比增长35%,单月首次突破30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17.79万辆,占比达58%[7] - 吉利汽车前10个月累计销量达247.72万辆,完成全年300万辆销量目标的82.5%,旗下银河品牌单月销量12.74万辆,前10个月累计销量正式突破100万辆,达100.24万辆[7] - 奇瑞集团10月整体销量28.1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首次突破11万辆,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54.7%,单月出口12.6万辆,同比增长13%,今年累计出口达106.3万辆[10] - 长安汽车10月总计销量27.8万辆,其中新能源销量为11.9万辆,同比增长36%,当月海外销量达5.8万辆,占比超过20%[11] - 长城汽车10月实现销售14.31万辆,今年累计销量达106.64万辆,完成全年400万辆业绩目标的26.66%,前10个月新能源车型累计销量32.46万辆,占比刚过30%[11] 行业竞争态势 - 随着时间进入最后两个月,车企们吹响了决赛冲锋号[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