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际金融报
icon
搜索文档
胖东来“燕麦脆”被曝未标生产日期,涉事门店为永辉调改首店
国际金融报· 2025-09-02 21:15
食品安全事件 - 郑州信万广场永辉超市售卖的胖东来"水果燕麦脆"未标注生产日期 引发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和商品新鲜度的质疑 [1] - 该产品为胖东来自有品牌DL旗下爆款 淘宝平台多个代购店铺累计销量突破万件 [1] - 永辉超市已下架该批次涉事商品 胖东来公司展开调查并推测为生产过程中个别产品漏印生产日期 [2][4] 公司经营数据 - 胖东来今年截至9月1日累计销售额达154.26亿元 其中超市销售额84.44亿元 珠宝 百货及电器销售额均在15亿元上下 [4] - 永辉超市上半年营收299.48亿元 同比下滑20.73% 归母净利润由去年同期的2.75亿元转为亏损2.41亿元 [7] - 公司全年整体营收预计低于去年786.4亿元 但预计四季度后盈亏水平将明显好转 [7] 门店调改战略 - 涉事永辉超市郑州信万广场店为全国首家借鉴胖东来模式的调改店 由胖东来团队主导历时19天完成闭店调改 [5] - 该店重新开业首日销售额188万元 是调改前平均日销的13.9倍 当日客流超1.2万人 是调改前日均客流的5倍以上 [5] - 截至9月2日全国已完成177家门店调改 占存量门店总数552家的32% 计划9月底前完成200家门店调改 [6] 业绩影响因素 - 闭店调改产生租赁及人员赔偿 商品出清和资产报废等成本费用 商品供应链改革以及整体销售规模减少是上半年由盈转亏的主要原因 [7] - 上半年主动关闭227家亏损门店 今年闭店数量较多对整体营收造成影响 [7]
半年砸下50亿销售费用后,长城汽车完成了14%的业绩目标
国际金融报· 2025-09-02 21:09
核心观点 - 公司上半年营收微增但净利润下滑 面临增收不增利困境 [1][9] - 二季度业绩显著回暖 营收创历史同期新高 [3][4] - 新能源业务增速落后行业平均水平 海外市场成为重要支撑 [7] - 销售费用大幅攀升挤压利润空间 研发投入力度相对不足 [11] 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业总收入923.35亿元 同比增长0.99% [4] - 第二季度营收523.16亿元 同比增长7.72% 环比增长30.73% [4] - 归母净利润63.37亿元 同比下降10.21% [9] - 扣非净利润35.81亿元 同比大幅下降36.39% [9] - 毛利率18.38% 同比下降1.56个百分点 [9] - 第二季度毛利率18.8% 环比提升0.96个百分点 [9] 销售情况 - 上半年累计销售56.89万辆 同比增长2.52% [5] - 第二季度销售31.20万辆 同比增长11.63% 环比增长21.51% [6] - 哈弗品牌销售32.37万辆 同比增长7.24% [6] - WEY品牌销售3.45万辆 同比增长73.62% [6] - 长城皮卡销售9.62万辆 同比增长4.69% [6] - 欧拉品牌同比下降56.19% 坦克品牌同比下降10.67% [6] - 全年400万辆目标完成率仅14.22% [5] 业务发展 - 新能源车型销售16万辆 同比增长23.64% [7] - 海外市场销售19.77万辆 第二季度出口10.7万辆 [7] - 上半年推出20余款新车型 覆盖多个细分市场 [6] - 上半年单车平均指导价17.05万元 同比增长2.9% [9] - 第二季度单车均价17.54万元 环比增长6.3% [9] 成本费用 - 销售费用50.36亿元 同比大幅攀升63.31% [11] - 广告及媒体服务费约20亿元 同比增加约7亿元 [11] - 研发费用42.39亿元 同比微增1.21% [11] 战略举措 - 推进产品结构升级 重点推广高端车型 [11] - 深化新能源战略 加大插电混动车型推广 [11] - 加速渠道数字化转型 优化运营效率 [11] - 加强国际市场布局 提升本地化生产能力 [11]
迈威生物再闯港交所
国际金融报· 2025-09-02 20:31
上市申请进展 - 公司于8月29日向港交所重新递交H股发行并上市申请 这是继1月首次申请后的再次尝试[2] 公司背景与业务 - 公司成立于2017年 2022年初在科创板上市 主营业务为治疗用生物制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主要产品为抗体和重组蛋白类药物[4] - 公司拥有14个处于临床前、临床或上市阶段的重点品种 包括10个创新药和4个生物类似药 专注于肿瘤和年龄相关疾病领域[4] - 已上市品种4个 提交上市许可申请准备阶段品种1个 处于III期关键注册临床阶段品种2个[4] 财务状况 - 科创板上市募集资金33亿元 截至2025年6月30日实际结余募集资金余额为8741万元[4][5] - 上市至今累计亏损超过35亿元 自成立至2025年上半年累计亏损62.7亿元[4] - 研发投入持续高企 2022年7.59亿元 2023年8.36亿元 2024年7.83亿元 2025年上半年3.92亿元(同比增长21.72%)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达387.57%(同比增加108.74个百分点)[5] - 资产负债率持续恶化 从2022年上市时的24%攀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77.5%[5] - 流动负债20.84亿元(含短期借款10.1亿元) 非流动负债13.81亿元(含长期借款9.61亿元)[5] 产品商业化表现 - 四款已上市产品君迈康、迈利舒、迈卫健及迈粒生销售业绩不佳[6] - 君迈康2024年发货48821支(同比下降66.61%) 销售收入仅3160万元[6] - 迈利舒2023年销售收入4208.96万元 2024年1.24亿元[6] - 迈卫健2024年销售收入1459.36万元[6] - 迈粒生于2025年5月获批 尚无销售数据披露[6] 公司治理事件 - 董事长兼总经理刘大涛因涉嫌短线交易于2025年5月10日被证监会立案调查[8] - 刘大涛持有公司1510万股股份(占总股本3.78%) 系公司第三大股东[8] 研发管线与合作协议 - 核心在研药物9MW3811注射液用于病理性瘢痕适应证 属于抗衰老热门靶点[11] - 公司是中国首个开发白介素-11(IL-11)抗体药物的企业 该药Ⅱ期临床试验申请已获受理 预计2025年底前启动入组[11] - 2025年6月与谷歌系抗衰老巨头Calico达成该药物海外权益的独家许可协议[11] 融资需求与紧迫性 - 公司营运资金主要依靠外部融资 现金流吃紧 港股融资成为迫在眉睫的事情[4][9] - 首次港股上市申请于2025年7月6日因满6个月未通过聆讯而失效[10] - 8月29日再次递交申请 显示融资需求非常紧迫[10]
中国对俄罗斯试行免签,俄罗斯旅客最青睐这些城市
国际金融报· 2025-09-02 20:31
另外,今年暑期,多个平台数据显示,来中国旅游的俄罗斯游客数量已实现大幅增长。来自携程的 数据显示,在刚刚结束的暑期旅游市场中,俄罗斯位列中国入境游五大客源国之一。7月以来携程平台 上俄罗斯入境游订单同比增长150%。俄罗斯旅客青睐的国内目的地TOP10为北京、上海、三亚、广 州、哈尔滨、深圳、西安、张家界、成都、杭州。 去哪儿旅行数据显示,除了机票之外,高铁也成为外国游客玩得"更深入"的主要出行方式,客源国 距离越远,游客在中国玩得更深入、时间越长,暑期"中国游"高铁票复购(指两次及以上购买行为) TOP10客源国中,俄罗斯位列第二。 携程集团副总裁秦静表示,俄罗斯不仅是中国重要的入境游客源市场,更是山水相连的友好邻邦, 同时也是上合组织成员国中主要的入境游国家。中方此次试行免签政策,不仅将极大便利两国人员往 来,更将有力推动中俄在人文交流、文化互鉴层面的深度融合。此举将开启中俄双向旅游交流的新格 局,更有望进一步激活中国入境游市场。 中国免签"朋友圈"再加一! 据央视新闻,9月2日,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表示,郭嘉昆表示,为进一步便利中外人员往来,中方 决定扩大免签国家范围,自2025年9月15日至2026年9 ...
腾势D9上新 起售30.98万元欲巩固MPV销冠之位
国际金融报· 2025-09-02 20:09
产品发布与定位 - 腾势汽车在成都车展宣布D9系列新增至尊版、尊航版共4款车型正式上市 官方指导价为30.98万元至45.98万元 [1] - 公司通过新品发布进一步巩固其在新能源MPV市场的销冠地位 [1] - 至尊版车型采用"紫气凌云"双色车身工艺 历经5次喷涂和2次烘烤 [1] 产品配置与功能 - 车内座椅采用9层舒适结构 配备双零重力座椅和NAPPA真皮材质 [1] - 新增隐私声盾功能与无痕导航记录系统 为用户提供私密空间 [1] - 全系标配"天神之眼"辅助驾驶系统 至尊版搭载天神之眼B-辅助驾驶激光版 AEB刹停速度达120km/h [1] 技术性能参数 - DM-i超级混动版配备第五代DM技术与EHS200电混系统 综合续航达1100km 纯电续航200km 百公里馈电油耗仅5.85L [1] - EV纯电版拥有620km超长续航 支持800V高压平台与双枪超充技术 [1] 市场表现与销量 - 上半年累计销量达79,830辆 较去年同期增长34% [2] - 腾势D9贡献55,773辆销量 占总销量70% [2] - 上半年6个月中有5个月获得MPV月度销冠 6月销量达9,848辆 [2]
纯电续航230km! 2026款海豹07DM-i亮相成都车展 预计9月中旬正式上市
国际金融报· 2025-09-02 20:07
产品发布与定位 - 比亚迪旗下2026款海豹07DM-i中大型插混轿车正式亮相成都车展 预计9月中旬上市 预计售价16-20万人民币 [1][2] - 新车采用全新前脸设计 五大维度满配进阶 成为车展热门车型 [1] 产品设计与配置 - 车身尺寸为长4995mm、宽1900mm、高1495mm 轴距2900mm [1] - 内饰延续海洋简约时尚风格 换挡中枢采用集成式电子怀挡取代传统机械挡杆 释放更多前排储物空间 [1] 技术性能与动力系统 - 搭载比亚迪第五代DM技术 配备同级最长纯电续航里程达230km [1] - 配备云辇-C智能阻尼车身控制系统 插混专用1.5T高效发动机 兼顾乘坐舒适性与驾驶乐趣 [1]
被米哈游起诉?腾讯QQ最新回应来了
国际金融报· 2025-09-02 19:27
诉讼事件背景 - 米哈游因民事诉讼需要要求腾讯QQ调取用户资料但腾讯以用户隐私保护为由拒绝提供 需通过正式司法程序进行调取[2] - 案件案号为(2025)粤0305民初47660号 将于9月5日在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 属于民事一审[2] - 此次诉讼并非两大游戏巨头之间的直接业务竞争或版权纠纷 而是涉及米哈游打击侵权及腾讯用户信息披露合规性问题[7] 游戏行业信息泄露现状 - 游戏行业"偷跑"行为屡禁不止 主要分为游戏更新内容被解包和宣传物料泄露两种类型 通常发生在版本前瞻前一周[3] - 泄露源头包括游戏公司内部员工、外包人员、本地化团队、合作方、内测玩家及黑客等多方主体[3] - 《原神》《崩坏:星穹铁道》《王者荣耀》《明日方舟》《恋与深空》等爆款游戏均曾遭遇类似泄密事件[4] - 行业近年已有近百起涉密纠纷案件 大部分涉及偷跑物料和提前泄密行为[4] 米哈游维权行动 - 米哈游累计对超过260名泄密者进行追责 对游戏内容版权保护及打击侵权泄密行为态度严厉[5] - 近期"打击游戏泄密专项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果 传播《原神》《崩坏:星穹铁道》未公开内容的泄密者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5] - 多名参与"解包"的泄密者被法院执行诉中行为禁令 被责令立即停止侵权行为[5] - 具体案例包括QQ频道"咖啡森林"运营者杨某某持续发布《崩坏:星穹铁道》《绝区零》未公开版本测试包及教程 侵权人郭某某通过解包手段非法获取并发布未公开游戏内容[7] 法律程序分析 - 民事诉讼中原告需向法院提供被告身份信息 在无法取得被告单独同意时需向平台所在地起诉要求披露用户个人信息[7] - 平台企业虽受《个人信息保护法》约束 但存在"除法律法规规定的情形外"等除外情节 最终将按法院判决向原告披露信息[8]
政策赋能,上海布局未来产业多元赛道
国际金融报· 2025-09-02 19:11
据悉,作为当前全球规模最大的智能铺排船,"交通建设十号"船体总长116.6米,集成我国水运高 端装备六大核心技术创新成果,通过机械臂式充灌装置与多系统协同控制技术,将传统需12人协同操作 的流程优化为仅需2人,人员成本降低80%,作业效率提升40%。模块化设计是"交通建设十号"的又一 亮点,通过快速更换作业模块,设备利用率提升60%,有效扩展了工程适用场景。 在行业人士看来,这不仅体现了上海企业在追求高效生产、降低运营成本方面的积极探索,也表明 通过技术创新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决心,为上海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向智能化、高效化发展提供了范例。 会议指出,强化战略引领,加速前沿技术攻坚和未来产业规划,主动对接国家未来产业方向,积极 承接国家重大任务,力争在前沿探索与前瞻布局上抢占先机。深化产业培育,不断完善培育机制、创新 支撑保障体系和产业集聚区空间布局,力争在全链贯通与要素融合上取得突破。优化制度环境,力争在 创新治理与开放合作上成为标杆,构建更有耐心、更加包容的制度体系,深度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全力 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未来产业引领地。 在众多未来产业方向中,高端装备制造无疑占据着核心地位,系统性推进未来产业培育工作, ...
上半年销量超去年全年,比亚迪打响海外战事
国际金融报· 2025-09-02 17:53
营收表现与市场地位 - 上半年总营收3712亿元 同比增长23.3% 首次超越特斯拉的2980亿元 [2] - 汽车业务营收3025亿元 占总收入81.48% 同比提升5.66个百分点 [2] - 海外收入1354亿元 同比增长50.5% 营收占比达36.5% [2] 销量与全球化进展 - 上半年汽车总销量214.6万辆 同比增长33% [2] - 海外市场销量超47万辆 超越去年全年41.72万辆水平 [2] - 前7个月海外销量突破55万辆 同比增长超130% 覆盖全球112个国家及地区 [2] 产品战略与竞争环境 - 2025年销售目标550万辆 其中海外市场目标80万辆 [3] - 7月销量34.43万辆 距下半年月均56万辆目标存在22万辆缺口 [3] - 面临零跑/吉利等品牌在7-15万元区间的市场份额挤压 [3] - 下半年将推出海狮06/腾势N8L/方程豹钛7等新车型 价格覆盖10-100万元区间 [3] 盈利能力与费用结构 - 上半年归母净利润155.11亿元 同比增长13.79% 低于市场预期的180亿元 [5] - 毛利率18.01% 同比下降0.77个百分点 [5] - 研发投入308.8亿元 同比增长53% 占营收比重超8% 为净利润两倍 [5] - 销售费用124.1亿元(增17.09%)和管理费用103.9亿元(增34.97%)主要源于职工薪酬增长 [5] 技术研发与竞争优势 - 推出超级e平台/全民智驾战略/10C闪充电池等技术成果 [5] - 电驱/电池/整车平台保持体系优势 通过e平台3.0 EVO加速纯电车型迭代 [5] - 插混技术优势受吉利雷神电混/长城Hi4等技术追赶 [5] - 与英伟达/地平线/华为合作智能驾驶 计划自研芯片弥补辅助驾驶短板 [6]
环球新材国际完成55亿元收购 正式接管默克SUSONITY业务
国际金融报· 2025-09-02 17:26
并购交易概述 - 环球新材国际以55亿元人民币对价完成收购德国默克集团旗下全球表面解决方案业务(SUSONITY)[2] - 交易为国内珠光材料行业规模最大的海外并购案[2] - 收购标的主要面向涂料、化妆品和工业表面解决方案市场[4] 战略意义与协同效应 - 收购获得SUSONITY业务覆盖全球18个国家的市场布局 在美国、欧洲、亚太等地形成多极战略布局[2][4] - 通过自产合成云母替代默克原先依赖的天然云母 有效应对原材料枯竭风险与能源成本上升挑战[2] - 整合研发体系共同开拓新能源汽车涂层、可持续美妆材料等新赛道 包括海洋防腐技术及自动驾驶感应涂层等此前被默克雪藏的技术[2] - 借助SUSONITY成熟跨境电商渠道与本地化服务体系 更高效开拓国际市场并推动销售增长[5] 财务与业务数据 - 环球新材国际2024年总营收16.62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51.15% 归母净利润2.42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33.37%[2] - 默克SUSONITY业务2022年至2024年收入分别为4.33亿欧元(约36.36亿元人民币)、4.05亿欧元(约34.01亿元人民币)和4.02亿欧元(约33.76亿元人民币)[4] - 交易对价相当于环球新材国际2024年16.49亿元营业收入的3.4倍[3] 公司发展历程与并购策略 - 公司前身为2011年成立的广西七色珠光效应材料有限公司 2019年成为国内最大珠光颜料生产商 2021年7月16日在港交所上市[2] - 2023年以4.7亿元收购韩国企业CQV 42.45%股份(2025年增持至45.11%) 成为其单一最大股东[3] - 业务策略通过参与具备增长潜力并能提升股东价值的并购活动积极寻求海外投资机会[2] 行业与市场背景 - 德国默克集团拥有超过350年历史 SUSONITY业务在其电子科技板块中占比持续收窄 2024年已不足15%[3] - 默克集团早在2022年启动出售SUSONITY计划 旨在将电子科技业务重心聚焦于半导体和光电材料领域 逐步退出珠光颜料市场[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