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巨潮资讯
icon
搜索文档
光峰科技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9.27%至24.19亿元,今年Q1由盈转亏
巨潮资讯· 2025-04-30 10:38
2024年度业绩 - 2024年度营业收入24.19亿元,同比增长9.27% [2] - 车载光学业务收入6.38亿元,进入收入贡献期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795.31万元,同比下降72.91% [3]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3213.36万元,同比下降22.88% [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8722.06万元,同比下降76.04% [3]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01%,同比下降2.8个百分点 [3]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10.24%,同比下降2.45个百分点 [3] 业务转型与结构调整 - 主动调整C端业务经营策略,加快清理C端整机库存 [3] - 车载业务占比持续提升,整体毛利率下降6.85个百分点 [3] - 非经常性损益下降原因:政府补助减少2795.57万元,参股公司投资损失3780.59万元 [4] 车载业务发展 - 已获得13个车载定点,涵盖车规级投影巨幕系统、激光投影灯等产品 [4] - 2025年3月获得国际头部核心车企智能座舱定点 [4] - 积极拓展全球合作机会,实现客户多元化延伸 [4] 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 - 营业收入4.61亿元,同比增长3.67% [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2135.96万元,同比由盈转亏 [5]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亏损2397.49万元,同比由盈转亏 [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6412.74万元,同比增长424.57% [5] - 研发投入6301.58万元,同比增长16.65%,占营业收入比例13.66% [5]
【IPO一线】沁恒微再次冲刺IPO 已完成上市辅导工作
巨潮资讯· 2025-04-29 21:14
公司IPO进展 - 华泰联合证券已完成对南京沁恒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的上市辅导工作 认为公司具备上市公司应有的治理结构、会计基础、内控制度 并全面掌握资本市场规则[1] - 公司曾在2022年尝试IPO未成功 2024年9月重启辅导备案 历时不到8个月即完成 进展迅速[1] 公司业务与技术 - 公司专注于连接技术和微处理器内核研究 是基于自研IP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 产品包括USB/蓝牙/以太网接口芯片及连接型/互联型/无线型MCU[1] - 芯片设计采用底层IP构建模式 通过内核与接口技术矩阵组合形成丰富产品线 自主IP体系节省外购成本并提升性能与功耗效率[2] - 技术路径为:研究内核/接口IP→构建成品芯片→配套协议栈软件与驱动程序 形成垂直专业化竞争力[2] 行业定位 - 公司致力于提供万物互联芯片解决方案 产品侧重连接、联网和控制功能 覆盖USB/蓝牙/以太网等主流接口技术[1]
蓝箭电子2024年营收7.13亿元,今年Q1亏损728.99万元
巨潮资讯· 2025-04-29 16:07
财务表现 - 2024年全年营业收入7.13亿元同比下降3.19%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11.18万元同比下降74.11% [2] - 扣非净利润1089.23万元同比下降74.31%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39亿元同比上升50.14% [3] - 基本每股收益0.08元/股同比下降77.14%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0.98%同比下降4.77个百分点 [3]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1.39亿元同比增长0.8% 归母净亏损728.99万元同比收窄12.23% [4] 经营状况 - 综合毛利率同比下降7.66个百分点至7.97% 主要受消费电子需求疲软和客户库存调整影响 [3] - 研发及智能制造投入增加对短期利润形成压力 但期间费用率同比下降1.1个百分点至6.82% [3] - 资产总额18.74亿元同比下降2.24%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5.27亿元同比下降2.61% [3] 业务发展 - 持续深耕半导体分立器件与集成电路封测领域 重点布局第三代半导体功率器件(SiC/GaN)及车规级产品 [3] - 已通过AEC-Q101认证 产品服务于新能源汽车、储能等高端市场 [3] - 构建数字化、智能化、自动化生产体系 实现从订单接收到生产的智能互联 [4] - 具备4英寸到12英寸晶圆全流程封测能力 在功率半导体等领域实现科技成果产业化 [4] 战略规划 - 2025年战略核心聚焦半导体封测主营业务 坚持开发高端产品和拓展高端客户群 [5] - 面对行业周期性压力 公司认为未来发展机遇将超过挑战 [5] - 计划构建差异化竞争优势 目标成为行业领先的封测企业 [5]
锦富技术2024年营收17.97亿元,今年Q1亏损4978.58万元
巨潮资讯· 2025-04-29 15:39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17.97亿元,同比增长3.13% [1][4] - 2024年归母净亏损2.67亿元,同比扩大19.27% [1][4] - 2024年扣非净亏损4.17亿元,同比扩大25.26% [1]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3.24亿元,同比恶化78.48% [1]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4.51亿元,同比增长16.5% [3] - 2025年一季度归母净亏损4978.58万元,同比减亏14.97% [3] 业务发展 - 公司执行"消费电子+新能源"双轮驱动战略成效初显 [2] - 消费电子业务收入企稳回升,液晶显示模组及整机业务收入同比增长70.32%至4.66亿元 [2] - 子公司江苏嘉视PC显示器及整机出货量达80万台,实现销售收入近1.4亿元 [2] - 新能源业务收入占比提升至30%,同比增长25.73% [2] - 锂电池部件收入占比达27.99% [2] 产能与研发 - 江苏嘉视新建月产5万台显示器整机和8万台显示模组项目生产线于2024年4月正式投产 [2] - 2024年研发投入7561.96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4.21% [2] - 截至2024年底公司及子公司共有422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114项 [2] - 公司拥有原始取得的软件著作权41项 [2] 战略规划 - 公司确立面向消费电子和新能源两大行业的发展方向 [5] - 重点发展热管理材料、高端粘结材料和电化学材料三大应用材料领域 [5] - 计划通过3到5年时间将公司打造成为新材料类上市公司 [5] - 将持续推动"消费电子+新能源"双轮驱动战略 [5]
惠伦晶体2024年营收5.51亿元,今年Q1亏损1483.05万元
巨潮资讯· 2025-04-29 13:49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5512亿元,同比增长3833%,主要由于前期战略调整成果显现及抓住电子产业复苏机遇[1][3] - 2024年归母净利润亏损1889亿元,同比扩大1222%,主要受产品价格低迷和资产减值计提8092万元影响[1][2]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5303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1133%[1]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124亿元同比下降643%,归母净利润亏损1483万元同比扩大6126%[2] 业务发展 - 公司战略调整聚焦自主品牌和自有客户拓展,产品结构和技术创新优势显现[1] - 电子元器件产品2024年销售收入51852万元,销量149668万只,均价035元与上年持平[2] - 手机、物联网、汽车等晶振需求领域呈现较好复苏态势[1] 资产状况 - 2024年末总资产16699亿元,较调整后2023年末下降302%[1] - 2024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资产6354亿元,较调整后2023年末下降2292%[1] 未来规划 - 公司2025年将围绕成为全球先进频率控制元器件供应商目标,重点开展销售、研发和管理工作[2] - 公司计划通过开源节流、降本增效改善经营状况[2]
深科达2024年营收5.09亿元,今年Q1扭亏为盈
巨潮资讯· 2025-04-28 17:35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5.09亿元同比下降8.82% 2023年为5.58亿元 2022年为5.89亿元 [1][2] - 2024年归母净利润亏损1.06亿元同比减亏8.63% 2023年亏损1.16亿元 2022年亏损0.36亿元 [1][2] - 2024年扣非净利润亏损1.11亿元同比减亏11.73% 2023年亏损1.26亿元 2022年亏损0.50亿元 [1][2] - 2024年末总资产16.10亿元同比下降2.75% 2023年末为16.55亿元 2022年末为18.07亿元 [1]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955万元 2023年为-1.02亿元 2022年为2025万元 [1] 业务构成 - 半导体类设备收入1.85亿元同比下降1.11% 占总营收36.34% [2] - 平板显示模组类设备收入1.71亿元同比下降19.25% 占总营收33.54% [2] - 核心零部件产品收入1.25亿元同比下降2.57% 占总营收24.53% [2] 业绩改善原因 - 可转换债券2024年1月赎回 财务费用利息支出大幅降低 [3] - 终止2023年股权激励计划 减少股份支付费用影响 [3] - 采取降本增效措施 期间费用较上年降低 [3] 研发与创新 - 2024年研发投入5671万元 占营收11.14% [4] - 新增专利授权79项(含发明专利34项) 新增软件著作权11项 [4] 近期表现与展望 - 2025年一季度营收1.79亿元同比大增108.13% [4] - 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1431万元实现扭亏为盈 [4] - 未来将专注高端智能装备及核心零部件领域 持续提升技术研发和供应链建设 [4]
赛力斯正式递表港交所IPO,2024年净利润达59亿元
巨潮资讯· 2025-04-28 17:22
港股IPO进展 - 赛力斯集团于2025年4月28日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 [1][2] - 同日提交申请的还包括西安大医集团、伯希和户外运动集团等企业 [2] 产品与市场表现 - 问界品牌旗下四款车型(M5/M7/M8/M9)快速占领市场: - M5创新品牌单车交付破万最快纪录 [2] - M7为2024年中国30万元级最畅销自主车型,年交付20万辆 [2] - M9成为50万元级销量冠军,2024年交付超15万辆 [2] - M8上市24小时大定突破3万辆 [2] - 2024年问界品牌总交付量达38.71万辆,同比增长268% [3] - 2024年NPS净推荐值达82%,登顶新能源汽车口碑榜首 [3] 技术与研发能力 - 自研魔方技术平台提供智能安全、辅助驾驶等五大智能化解决方案 [3] - 平台聚焦"好开、好用"的智能用车体验 [3] 财务表现 - 营收从2023年358亿元增至2024年1,451亿元,同比增305.5% [3] - 毛利率从2023年7.2%提升至2024年23.8%,增加16.6个百分点 [3] - 2024年归母净利润59亿元(2023年亏损24亿元),成为全球第四家盈利的新能源车企 [3]
智微智能:境外业务占比不足10%,外围关税政策对公司影响有限
巨潮资讯· 2025-04-28 15:43
业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境外业务收入占比8.33%,客户主要集中于欧洲及亚太地区,外围关税等不确定性因素影响有限 [2] - 行业终端业务实现营收25.97亿元,同比增长3.65%,其中PC板块增速高于行业水平,教育办公等终端需求小幅下滑 [2] - ICT基础设施业务营收6.31亿元,同比下滑7.73%,但服务器及工作站收入增长近100% [2] - 工业物联网营收同比增长47.88%至1.51亿元,与比亚迪、理想汽车等头部企业合作深化 [2] - 新增智算业务全年营收3亿元,净利润贡献达8879万元 [2] 供应链与采购 - 原材料采购端通过多元化策略降低风险,海外采购以亚太区域为主 [2] - 政策不明朗阶段提前进行CPU储备,目前已恢复正常供应,并与国内主流芯片厂商深化合作 [2] 智算业务规划 - 公司将围绕AI算力全生命周期服务持续发力,已推出HAT云平台 [2] - 计划提供潮汐定价、预付费套餐等灵活服务模式 [2] - 一季度智算订单充裕,供应链稳定性较强,未来将通过运维调优、算力租赁等高附加值服务提升盈利能力 [2] 财务管控 - 2024年资产减值变动主要因应收账款及存货规模增加 [3] - 2025年一季度已转回信用减值损失0.21亿元,并优化存货跌价准备计提 [3] - 预付款高增源于智算业务材料采购,相关款项已在一季度转入存货 [3] - 近三年通过研发成本控制、项目效率提升及亏损产品线优化,期间费用率持续下降 [3]
整车业务仍未恢复,众泰汽车2024年亏损10亿元
巨潮资讯· 2025-04-28 10:47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为5.58亿元,同比下降23.96% [1][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亿元,同比增亏6.82% [1][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为-14.7亿元,同比下降49.28% [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亿元,同比大幅增长396.9% [1] - 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均为-0.20元,同比下降5.26% [1] - 2024年末总资产为36.06亿元,同比下降41.64%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2.35亿元,同比下降80.98% [1] 业务恢复情况 - 2020-2021年整车生产制造业务几乎停滞,2022年开始逐步复工复产 [2] - 2023-2024年整车业务产销规模仍较小,处于恢复过程中 [2] - 目前营业收入主要来源于汽车配件和门业销售 [2] - 已完成生产、销售、研发等核心职能部门重塑 [2] - 重整后首款新能源车已于2023年2月发布上市 [2] 业务构成 - 汽车配件业务由合肥亿恒和金马科技开展,主要产品包括车身冲压零部件、车身焊接零部件、汽车仪表、摩托车仪表及汽车线束 [2] - 门业业务由浙江金大门业开展,主要产品包括钢木门、钢质门和非标定制门,以工装为主 [2] 业绩亏损原因 - 整车业务仍处于恢复阶段,汽车整车产销量不大,销售收入总额较低 [1] - 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和坏账准备等 [1] - 受外部环境影响 [1]
四维图新2024年实现营收35.18亿元,今年Q1同比减亏10.18%
巨潮资讯· 2025-04-26 22:28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35.18亿元,同比增长12.68%,2023年为31.22亿元,2022年为33.47亿元 [1]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10.95亿元,同比减亏16.68%,2023年净亏损13.14亿元,2022年净亏损3.36亿元 [1]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6696.65万元,同比改善100.14%,2023年为-4.69亿元,2022年为-1.56亿元 [1] - 2025年Q1营业收入7.56亿元,同比增长6.8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1.52亿元,同比减亏10.18% [5] 业务板块表现 - 智云业务2024年收入22.54亿元,同比增长28.96% [2] - 智芯业务2024年收入5.66亿元,同比增长10.92% [2] - 智驾业务2024年收入2.71亿元,同比下降28.08%,但获得基础行车产品300万套及舱泊产品定点60万套新增订单 [2] - 智舱业务2024年收入4.03亿元,同比下降12.87%,公司主动聚焦乘用车板块优化资源配置 [4] 战略转型 - 公司明确以智驾为龙头的解决方案提供商业务主线,构建从地图数据到车载芯片再到辅助驾驶和智能座舱的完整技术生态 [1] - 形成以地图为底座、覆盖"智云、智驾、智舱、智芯"的全栈式解决方案服务能力,实现从单一产品提供商向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的转型 [1] - 通过"轻硬件+场景优化"策略加速产品量产上车,抢占大众市场 [2] 资产状况 - 2024年末总资产110.33亿元,同比下降11.11%,2023年末为124.12亿元,2022年末为140.11亿元 [1] - 2024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87.57亿元,同比下降12.65%,2023年末为100.26亿元,2022年末为118.30亿元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