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第一财经资讯
icon
搜索文档
现货金价升至4060美元/盎司
第一财经资讯· 2025-10-13 08:05
10月13日,现货金价升至每盎司4060美元上方,再创历史新高。 ...
冲上热搜!商务部公告附件首次改为wps格式
第一财经资讯· 2025-10-12 23:17
2025.10.12 10月9日,商务部发布2025年第61号公告,对含有中国成分的部分境外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新 规明确,军事用途出口原则上不予许可。 最终用途为研发、生产14纳米及以下逻辑芯片或者256层及以上存储芯片,以及制造上述制程半导体的 生产设备、测试设备和材料,或者研发具有潜在军事用途的人工智能的出口申请,逐案审批。 其中部分条款自12月1日起实施,原产于中国的物项即日起执行。 值得注意的是,除管制规则外,公告附件采用wps格式,申请文件须以中文提交两大细节引发热议。据 悉,此前公告附件都是word或pdf格式。 本文字数:778,阅读时长大约1分钟 10月12日,"商务部公告附件首次改为wps格式"词条登上微博热搜。 据了解,WPS Office是由金山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一款办公软件套装。金山软件始创于1988 年,是国内最早的互联网软件企业之一。历经30余载,目前主要涉及金山办公、西山居、金山世游、金 山云等业务线。金山办公主要业务涉及WPS Office办公软件产品及服务的设计研发及销售推广;西山居 及金山世游从事游戏研发及运营;金山云提供安全、可靠、稳定、高品质的云计算服务 ...
寸土寸金的香港:油车是“重奢”,电车则属“轻奢”|记者观察
第一财经资讯· 2025-10-12 23:13
在香港开车有多奢侈? 从停车、燃油到购车的全链条高成本压力,每一个环节都在抬高开车的门槛。从日常停车成本来看,记 者近日在香港走访多个普通停车场发现,时租普遍达到30~40港元;燃油消耗成本也是一笔不小的开 销,香港每升汽油价格稳定在27~30港元区间,以一辆百公里油耗10升的普通燃油车计算,仅百公里燃 油成本就需270~300港元,远超内地燃油车使用成本。 而高昂的税费也是购车压力的主要因素。在香港购车,需要缴纳首次登记税。根据香港现行规定,首次 登记税按车辆应课税价值(即税前车价)梯度征收:15万港元以内的部分需缴纳46%的税率,15万至30 万港元的部分税率升至86%,超过30万港元的部分税率进一步提高到115%,若车辆应课税价值超过50 万港元,对应的税率更是高达132%。 也就是说,一辆税前30万港元的燃油车,仅首次登记税就需缴纳15万×46% + 15万×86% = 19.8万港元。 一辆裸车价格为50万港元的燃油车则需缴纳42.8万港元的首次登记税,实际购车成本接近百万元(92.8 万港元)。 在寸土寸金的香港,公共交通十分发达,叮叮车、巴士穿梭街巷,地铁网络便捷高效,而开车则因高昂 的成本成为 ...
安世半导体外籍高管们发难,要求闻泰科技让出控股权,闻泰科技最新声明→
第一财经资讯· 2025-10-12 20:56
事件概述 - 闻泰科技控股子公司安世半导体遭遇荷兰政府为期一年的全球运营冻结令,并被外籍高管提起法律诉讼,导致公司控制权受限 [1][10][12] - 荷兰政府指令禁止安世半导体及其全球30个主体对资产、知识产权、业务及人员等进行任何调整 [10] - 荷兰企业法庭暂停了闻泰科技委派的安世半导体CEO张学政的职务,并指派一名拥有决定性投票权的外籍非执行董事 [12] 荷兰政府与法律行动 - 荷兰经济事务与气候政策部于2025年9月30日下达部长令,冻结安世半导体全球运营,有效期一年 [10][13] - 荷兰政府指令的理由是"保障供应链安全",但闻泰科技认为这是基于地缘政治偏见的过度干预 [1][13] - 2025年10月1日,安世半导体首席法务官Ruben Lichtenberg在首席财务官和首席运营官支持下,向企业法庭提交调查与临时措施请求 [12] - 企业法庭裁决于2025年10月7日生效,作为临时紧急救济,直至案件调查完成 [12][13] - 外籍高管提出的要求包括闻泰科技转让安世半导体股份甚至控股权 [8][13] 公司回应与影响 - 闻泰科技谴责荷兰政府指令和外籍管理层行为,认为这是借政治压力剥夺股东权利、颠覆合法治理结构 [1][13] - 安世半导体日常经营持续运转,但决策链条面临临时变更或延长,闻泰科技对安世的控制权暂时受限 [14] - 作为股东的经济收益权暂不受影响,公司正在积极沟通法律救济方案并争取政府支持 [14][15] 安世半导体业务背景 - 安世半导体前身为恩智浦半导体的标准产品业务部门,闻泰科技在2018至2020年期间以总价超200亿元完成收购 [16] - 安世半导体是领先的半导体标准器件供应商,专注于分立器件、逻辑器件等领域 [16] - 2024年闻泰科技半导体业务营业收入147.15亿元,毛利率37.47%,净利润22.97亿元 [17] - 安世半导体营收于2022年达到23.6亿欧元的峰值,近五年为荷兰贡献1.3亿欧元企业所得税,至2024年10月实现"零负债"运行 [17] - 闻泰科技完成收购后,安世在全球功率分立器件公司排名从2019年第11名升至第3名,并多年位居中国第1名 [17] 地缘政治与行业背景 - 2024年12月闻泰科技被美国商务部列入实体清单,2025年9月29日美商务部发布出口管制穿透性规则,对持股超50%的子公司追加制裁 [13] - 中国商务部表示坚决反对美方做法,认为其泛化国家安全、滥用出口管制 [13] - 2024年闻泰科技全球收入736亿元,其中海外收入达529亿元,已成为一家全球化企业 [18]
破局医保“不可能三角”,商业健康险需从“边缘补充者”到“生态协同者”
第一财经资讯· 2025-10-12 20:17
中国医疗保障体系转型背景 - 中国65周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在2024年已达15.6%,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预计到2070年该比例将攀升至42% [1] - 人口结构变化导致疾病谱系改变和长期照护需求激增,对基本医保基金可持续性构成严峻挑战 [1] - 以上海为例,在3%的年医疗通胀下,老年人群三大类疾病的基本医保报销总额到2070年将高达811亿元 [1] 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构建 - 行业正着力构建以"1+3+N"为核心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 [2] - "1"指全国统一的医保信息平台和以医保大数据为核心的数字化基础信息平台 [2] - "3"指基本医疗保险、医疗救助和大病保险三重基础保障 [2] - "N"指惠民保、商业健康保险、慈善互助等多元补充力量 [2] - 社保与商保需各归其位,社保托底"广覆盖、保基本",商业保险分层次"补短板、提品质" [2] 商业健康保险的战略转型方向 - 商业健康险需完成从"边缘补充者"向"生态协同者"的战略跃迁 [1][2] - 核心价值绝非简单地对基本医保进行重复保障,而是创造独特价值 [2] - 转型需聚焦三大方向:保障基本医保未覆盖的费用、满足特定人群差异化需求、提供高品质医疗服务 [3] - 当前行业面临的核心矛盾是"盈利模式与社会信任的失衡",过度依赖客户筛选和高费率维持利润 [3] 商业健康保险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 破局关键在于回归保险"大数定律"本质,走"量大微利、信任驱动"的路径 [3] - 发展应以客户为中心,通过降低准入门槛和扩大覆盖范围,以规模效应摊薄成本 [4] - 未来可通过数据赋能和医疗信息共享,实现理赔流程自动化和保障范围清晰化 [4] - 需坚持长期主义,通过高质量的健康管理和理赔服务形成"质量越高—参保越多—成本越低—保障越全"的正向循环 [4] - 在风险定价上需兼顾精算公平与风险共担,使低风险群体对高风险群体承担适度风险 [4]
本世纪超三成诺贝尔奖科学类奖项获得者来自移民, 下一个诺贝尔中心在哪?
第一财经资讯· 2025-10-12 19:32
诺贝尔奖得主移民趋势 - 本世纪超过三成(63位)诺贝尔科学类奖项得主在获奖前已离开其母国 [1] - 在移民科学家中,65%(41名)选择前往美国,其余前往英国和德国等国 [1] - 物理学是本世纪移民获奖者比例最高的领域,达到37%,化学和医学奖分别为33%和23% [3] 美国在吸引科学人才方面的表现 - 自2000年以来,美国获得的诺贝尔科学类奖项中,40%由移民斩获 [5] - 移民对美国科学界的影响力显著增强,1960年至2025年间移民获得的诺贝尔奖数量(96项)是1901年至1959年间(22项)的四倍以上 [5] - 美国1965年《移民与国籍法修订案》和1990年《美国新移民法案》在吸引国际学生和优秀人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5] 影响科学家跨国流动的因素 - 物理学领域移民比例高可能源于该学科对昂贵设备(如对撞机、反应堆)的高度依赖,这些设备主要集中在少数领先国家 [4] - 医学领域对设备依赖程度较低,因此研究人员更有可能留在本国 [4] - 成功的科研环境需要持续的资金投入和机构建设,而非仅靠引入个别顶尖人才 [7] 当前国际人才流动面临的挑战 - 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和英国等主要留学目的国近期收紧了留学及移民政策,包括限制国际学生比例、削减签证发放数量等 [6] - 美国削减科研经费以及H1-B签证新规(如对初次申请者收取10万美元费用)对研究人员造成打击 [6] - 尽管多国已设立项目吸引国际人才,但构建成功的科研环境仍取决于政治、经济和社会等多重因素 [7]
IPO周报:鸿星科技撤单,关联方和关联交易被反复问询
第一财经资讯· 2025-10-12 19:25
根据QYResearch数据,2023年全球前十大石英晶体元器件厂商合计市场份额66.40%,其中鸿星科技 2023年石英晶体元器件全球市场占有率为3.08%,排名全球第九位。 招股书显示,鸿星科技呈现出典型的家族企业特征,实际控制人为林氏家族。其中,林洪河、林瑞堂、 林毓馨、林毓湘为公司实际控制人,合计控制公司表决权比例为87.9172%,林张玉珍为实际控制人的 一致行动人。这些人员中,林洪河与林毓馨、林毓湘为父女,与林瑞堂为父子,与林张玉珍为夫妻。 目前,林洪河担任公司董事长,林毓湘担任公司董事,林毓馨担任子公司鸿星国际、鸿星企业、 HOSONICGLOBAL董事,林瑞堂也曾经担任过公司董事。 早在1979年,林洪河在中国台湾地区创立了台湾鸿星。早期,台湾鸿星曾从事石英晶振的研发及生产业 务,自1993年起,林洪河将产业逐步转移至大陆,创办了鸿星科技的前身鸿星有限。 2022年以来,鸿星科技的业绩步入下行区间,当年营业收入为65142.46万元,归属净利润为19432.25万 元,同比分别下滑22.00%、4.64%;2023年营业收入再度下滑16.87%,净利润下滑31.60%,2024年才有 所回升。 ...
现货白银,见证历史!
第一财经资讯· 2025-10-12 19:12
2025.10.12 本文字数:2060,阅读时长大约3分钟 作者 |第一财经 齐琦 在金价突破每盎司4000美元、全球贵金属市场持续升温的背景下,现货白银也迎来改写历史的时刻。 10月9日,伦敦白银现货价格首次突破50美元/盎司关口,最高触及51.23美元/盎司,创下历史新高。截 至10日,报50.126美元/盎司,年内累计涨幅达到73.53%,表现甚至优于同期上涨约53%的现货黄金价 格。 上海一位贵金属分析师对记者称,白银同时具备金融与工业双重属性,在光伏、新能源等绿色需求快速 扩张的背景下,价格弹性明显高于黄金,短期仍有望继续领涨贵金属板块。 伦敦金银市场协会(LBMA)发布的报告显示,分析师们对于白银价格的乐观态度不仅与其工业和投资 需求有关,也将白银与黄金价格走势通常较为相似的趋势纳入了考量范围。且对供需失衡加剧的担忧以 及各国央行逐渐放宽的货币政策,都将使得投资者对白银的购买兴趣持续增加。 金价大涨带动白银创新高 当前白银的强势表现主要受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地缘政治风险加剧以及工业需求持续增长等多重因素 推动,同时投资者对白银ETF的配置热情也为银价提供长期支撑。 尽管相较于每盎司4000美元的 ...
美股科技股回调会是布局良机吗?
第一财经资讯· 2025-10-12 19:08
美股市场暴跌 - 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暴跌3.56%,标普500指数下跌2.71%,均创下自4月以来最大单日跌幅 [2] - 苹果、微软、英伟达等美股科技巨头市值一夜合计蒸发1.65万亿美元 [2] - 费城半导体指数在10月10日暴跌6.32% [6] A股市场影响与预期 - 富时中国A50指数暴跌4.26%,创下4月7日以来单日最大跌幅 [3] - 业内普遍预期A股在低开压力下有望迅速走出修复行情,甚至当天可能走出V形行情 [3][4] - 市场基本面与流动性未发生变化,情绪波动影响是短期的,A股更多将按照内生自有的逻辑运行 [4][6] 科技股行情分析 - 科技股短期或有扰动,但科技股的主线没有动摇,根基也未改变,每一次回调可能是一个良好的上车机会 [6] - 当前全球算力投资来到有史以来的顶峰,人工智能浪潮发展趋势无法逆转 [6] - 业绩是科技股股价最坚实的压舱石,具备业绩真成长的科技公司更有可能穿越波动,走出独立行情 [6] 公司业绩表现 - 芯片设计商全志科技预计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2.6亿元至2.9亿元,同比增长72.20%至92.06% [7] - 全志科技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2.35亿元至2.53亿元,同比增长115.60%至132.11%,增长原因为在智能汽车电子、扫地机器人、智能视觉等领域营业收入同比实现快速增长 [7] - 半导体设备商长川科技预计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8.27亿元至8.77亿元,同比增长131.39%至145.38%,增长原因为半导体行业市场需求持续增长,公司客户需求旺盛,产品订单充裕 [7]
年内涨幅超七成领跑贵金属,白银牛市能否持续?
第一财经资讯· 2025-10-12 18:33
资管机构斯普洛特(Sprott Asset Management)的市场策略师Paul Wong认为,如果银价能持续交投于50 美元上方,可能意味着"市场正在重新评估其经济价值和价值储存功能"。 一直以来,白银价格的涨势与黄金带动密切相关。今年来,地缘冲突和全球宏观环境的不确定性,以及 全球央行继续增持黄金,"去美元化"叙事进一步强化避险需求,黄金价格持续突破历史高位。截至10月 10日,COMEX黄金期货、伦敦黄金现货价格年内分别累计上涨52.8%、53.1%。 在金价突破每盎司4000美元、全球贵金属市场持续升温的背景下,现货白银也迎来改写历史的时刻。 10月9日,伦敦白银现货价格首次突破50美元/盎司关口,最高触及51.23美元/盎司,创下历史新高。截 至10日,报50.126美元/盎司,年内累计涨幅达到73.53%,表现甚至优于同期上涨约53%的现货黄金价 格。 上海一位贵金属分析师对记者称,白银同时具备金融与工业双重属性,在光伏、新能源等绿色需求快速 扩张的背景下,价格弹性明显高于黄金,短期仍有望继续领涨贵金属板块。 伦敦金银市场协会(LBMA)发布的报告显示,分析师们对于白银价格的乐观态度不仅与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