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
搜索文档
奋进的河南——决胜“十四五”丨一张配舱单上的开放坐标
河南日报· 2025-10-17 07:43
中欧班列运营规模 - 河南中欧班列年开行量从"十三五"末的1215列增至2024年的3890列,年平均增长率55% [5] - 累计开行量超1.6万列,开行量稳居全国前列 [5] - 订舱组每日处理200多份配舱通知单,高峰期需协调500多个集装箱装卸 [5] 外贸结构升级 - 开行初期货物以服装、粮食、机械设备为主 [6] - 当前新能源汽车、光伏组件、电子产品等高附加值产品占比超60% [6] - 回程班列满载俄罗斯木材、法国红酒、波兰乳制品等特色商品,形成双向互补贸易格局 [6] 物流网络与效率 - 班列网络从2021年的8个站点6个口岸,扩展至"8条图定线路+26个直达站点+9个口岸" [7] - 网络覆盖欧亚大陆40多个国家、140余座城市,与8000余家境外企业建立稳定合作关系 [7] - 运输时效较初期提升40%,中原腹地与世界的距离缩短至15天,综合物流成本下降约35% [6] 基础设施与投资 - 新郑州国际陆港项目累计完成投资22.07亿元,提前90天完成全年投资任务 [7] - 始发地今年新增新郑站,郑州国际陆港航空港片区进入常态化运营 [7] - 关铁融合大监管区创新实现铁路和海关围网合并设置,实现报关、查验、清关等业务"一站式"办理 [7]
看河南城市如何生长——写在省委城市工作会议召开之际
河南日报· 2025-10-17 07:43
城市发展总体战略与成果 -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于今年7月召开 时隔10年 擘画建设创新 宜居 美丽 韧性 文明 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新蓝图 [1] - 河南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从2020年的55.43%提升至2024年的59.22% [1] - 全省累计实施城市更新项目6487个 完成投资10918亿元 [1] 城市更新与社区建设 - 全省改造城镇老旧小区1.51万个 惠及居民174万户 [2] - 洛阳市推动老旧小区组团连片改造 盘活闲置资源为公共资源 实现"小院变大院" 聚焦"一老一小一青壮"重点人群需求 [1][2] - 河南省出台《河南省住宅品质提升设计与建造技术导则》并公布38个首批"好房子"建设项目案例 [2] 住房保障体系建设 - 全省累计筹集公租房约103万套 [3] - 开工(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房源29万套(间) [3] - 开工配售型保障性住房近1.4万套 [3] 城市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 - 全省人均城市道路面积达18.4平方米 较2012年提高7.32平方米 [4] - 城市轨道交通通车里程达到411.71公里 [4] - 城市污水处理能力达1581.6万吨/日 较2012年翻一番 建设73座生活垃圾焚烧设施 实现省域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 [4] 城市安全与韧性建设 - 新建雨水管网2.2万公里 建立排水防涝应急抢险队伍814支 [5] - 城市移动抽排能力达60万立方米每小时 是2021年的6倍 [5] - 各省辖市及38个县(市)完成安全风险评估 安装各类物联感知设备24.3万余个(套) [5] 文化遗产保护与活化利用 - 河南省坚持"保护第一 以用促保"理念 加强城市文化遗产保护和活化利用 [7] - 拥有8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15个省级历史文化名城 31片历史文化街区 2578处历史建筑 [7] - 实施老旧商业街区 老旧厂区 历史文化街区更新改造示范项目 促进"食购游文娱展"有机融合 如郑州二砂文化创意园 洛阳东西南隅历史文化街区 开封书店街 [7]
刘宁王凯会见中国邮政集团董事长刘爱力
河南日报· 2025-10-16 21:50
10月16日,省委书记刘宁、省长王凯在郑州会见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刘爱力一行。 刘宁、王凯代表省委和省政府向刘爱力一行表示欢迎,感谢中国邮政在基层便民服务、节点建设投入、 普惠金融供给等方面给予河南的大力支持。刘宁说,当前,我们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 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重要政治任务,聚焦"1+2+4+N"目标任务体系,积极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努力打造国内国际市场双循环支点,扎实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持续提升现代化产业体系对高 质量发展的支撑能力。中国邮政坚持多元化经营,具有独特资源禀赋优势,与河南经济社会发展高度契 合。希望双方立足当前良好合作基础,围绕发展现代物流、健全普惠金融体系、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和建 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等领域,进一步深化务实合作,共同谋划"十五五"央地合作项目,持续拓展邮政金融 服务广度深度,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携手实现更高水平互利共赢,为构建新发展格局、促进 中部地区崛起贡献力量。我们将持续营造便利高效的营商环境,加快郑州全球航空物流枢纽建设进度, 为中国邮政在豫发展提供优质服务和要素保障。 刘爱力感谢河南省委和省政府对邮政事业的关心支持 ...
刘宁会见英国太古集团行政总裁施铭伦
河南日报· 2025-10-16 18:50
文章核心观点 - 河南省高层领导会见英国太古集团行政总裁 双方就深化在食品、商贸、物流等领域的投资与合作进行交流 旨在提升郑州商业竞争力并加快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 [1][2] 河南省投资环境与发展现状 - 河南省被描述为中国的人口大省、经济大省、农业大省 具有历史文化厚重、物产资源丰富、区位交通优越、市场潜力巨大的特点 [1] - 河南省正围绕"1+2+4+N"目标任务体系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 持续扩大对外开放并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1] - 河南省已形成现代食品等3个万亿级产业集群 经济社会发展态势良好 [1] - 政府承诺加快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为外资企业在河南发展提供大力支持和优质服务 [1] 太古集团在豫业务与合作规划 - 太古集团与河南有良好合作基础 郑州太古可口可乐扩容重建项目已投产运营 将助力企业进一步提高产能、拓展业务 [1][2] - 集团对郑州商业发展前景充满信心 未来将结合公司需求和地方发展实际进一步挖掘合作潜力 [2] - 合作重点领域包括食品、商贸、物流 集团将发挥优势链接商业资源 推动最新商业模式和多元消费场景引入郑州 [1] - 合作目标是提升郑州商业整体竞争力 助力其加快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消费中心城市 实现双方互利共赢 [1][2]
第五届中国节水论坛开幕式在郑州举行 杨震刘宁致辞 王路主持
河南日报· 2025-10-16 18:41
杨震表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水资源的管理作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 成部分,事关经济社会长远发展。他说,我国作为水资源相对短缺的国家,水安全、水短缺问题在一些 地区不同程度长期存在并相互交织,节水一直是我国治水的关键环节。我们要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 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水的重要论述,深刻把握我国水资源面临的紧迫问题,增强水忧患意识、水 危机意识,建立健全制度体系,提升节水科技创新支撑,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为以高质量发展推 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的水安全保障。"十五五"时期是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时期,农工党作 为以生态环境为主体界别之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将积极发挥优势作用,努力助推节水事业高 质量发展,助力建设美丽中国,为全面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新的更大 贡献。 10月16日上午,第五届中国节水论坛开幕式在郑州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农工党中央常务副主席杨 震,省委书记刘宁致辞。全国政协副秘书长、农工党中央专职副主席王路主持。 农工党中央有关部门及省级组织负责同志,省领导张雷明、陈星、吕国范、霍金花出席。国家有关单位 负责同志,各省、自治 ...
睢县:一双鞋“跑”出一条富民强县产业链
河南日报· 2025-10-16 16:17
在睢县开发区的生产车间里,机械臂精准挥舞,智能生产线高效运转,工人们有条不紊……坐落于豫 东平原上的睢县,正以制鞋产业为引擎,书写着从传统农区向"中国鞋都"蜕变的产业故事。 在中乔(河南)体育有限公司的智能生产车间,10台机械臂正高速运转,裁断、刷胶、配楦等工序已基本 摆脱对人工的依赖。 "这是联想深慧视公司研发的第三代智能生产线,一小时可生产200双鞋,仅需10余名工人协助。相比 传统生产线,人工节省50%,运营管理费用降低20%,企业净利润提高15%。"该公司技术人员介绍。 这条智能化生产线,正是睢县制鞋产业转型升级的缩影。从2011年突破传统思维、瞄准空白制鞋产业 开始,睢县坚持"一任接着一任干",实现了制鞋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蝶变。 产业集聚,从"零"到"林"的跨越 睢县制鞋产业的发展堪称县域经济转型升级的典范。睢县制鞋产业从零起步,截至目前已落地制鞋及 鞋材配套企业618家,年产能高达3.5亿双,年产值近200亿元,配套能力达90%以上。 全国每10双运动鞋中就有3双产自睢县。睢县已被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和中国皮革协会授予"中国制鞋产 业基地"荣誉称号。 睢县制鞋产业能够快速发展壮大,离不 ...
鹤壁:鹤舞中原势如虹
河南日报· 2025-10-16 13:41
经济指标见证发展蝶变—— 鹤栖南山,壁立千仞;改革潮涌,奋楫争先。 这座因"仙鹤栖于南山峭壁"传说而得名的城市,承载着七千年文明史、三千年建城史,曾为殷商末期四 代帝都,亦是诗经文化的摇篮、封神故事的发祥地。近年来,鹤壁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 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聚焦"两高四着力",坚定不移走创新驱动高质量转型发展之路,加快建设 以"十有"为内涵的北方美丽城市。先后创成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等130余张"国字号"名片, 蝉联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最高奖"长安杯",营商环境企业满意度连续四年位居全省第一,五度获国务 院督查激励或通报表扬,现代化鹤壁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建市之初,鹤壁地区生产总值仅0.51亿元,至2024年已达1094.39亿元。67年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2145 倍,人均生产总值增长833倍,实现历史性跨越。今年上半年,全市生产总值增长6.3%,位居全省前 列;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2%,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2%,主要经济指标稳中有进。 现代化产业体系加速构建—— 围绕"从哪儿转""往哪儿转""怎么转"的转型之问,鹤壁构建"3+3"主导产业体系,形成以淇河实验室为 创新源头 ...
鹤壁:科创潮头扬帆进
河南日报· 2025-10-16 13:34
鹤壁市科创新城全力推进创新平台建设,成效显著。淇河实验室正式挂牌,省科学院鹤壁分院、省社科 院鹤壁分院稳健运行,科研成果不断涌现。目前,鹤壁市已搭建河南省密码科技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50 余家公共服务平台;智慧岛在全省考核中获评优秀等次,创新极核效应凸显,吸引众多科创资源汇聚。 如今,鹤壁科创新城已培育60余家科创企业。京东(鹤壁)数字经济产业园获评省级众创空间和省级科 技企业孵化器,为科创企业成长提供了优质的孵化环境与资源支持。 科技创新是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 然选择。建设高水平创新平台、集聚高层次科技人才,已成为赋能区域创新的关键支撑。各地通过打造 重点实验室、产业研究院等载体,构建"平台+人才"协同机制,强化政策激励与服务保障,有效激发人 才创新活力,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持续动能。 近年来,鹤壁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始终将创新摆在突出位置,构建以淇河 实验室为源头创新、中试城为转化基地、科创新城为产业载体的"一室两城"融合发展格局,加快关键核 心技术突破,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以创新赋能产业转型升级,以创新驱动书写城市转型与产业 ...
鹤壁:绘就共富新图景
河南日报· 2025-10-16 13:34
城市更新与宜居环境建设 - 城市绿色生态指标领先,公园绿化服务半径覆盖率达98.8%,城市绿地率达43.3%,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21.5平方米 [2] - 城市更新行动成效显著,已完成294个老旧小区改造,在486个居民小区建成电动自行车充电桩约9.43万个,改建匹克球场地220余处 [3] - 智慧城市建设取得进展,正依托华为等技术支撑打造可感知、能思考、有温度的智慧城市,城市功能与空间品质实现整体跃升 [3] - 社区生活便利性高,入选全国首批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全域推进先行区试点,118个城市社区全部完成绿色社区创建 [3] 城乡融合与产业协同发展 - 现代物流产业快速发展,浚县鹤壁现代物流开发区内的京东亚洲一号仓自动化分拣系统每分钟处理约150件包裹 [3] - 县域商业体系构建完善,淇县已建成2个县级综合商贸服务中心、6个乡镇商贸中心、2个乡镇前置仓和210个村级便民商店 [4] - 县域经济成为城乡融合突破口,浚县积极布局现代物流,构建电商直播、快递物流、冷链配送等五大板块 [4] - 城乡要素流动通道被打通,物流网络成为贯通城乡、辐射豫北的重要支点 [3][4] 乡村振兴与产业发展 - 乡村产业投资力度大,通过"1060"工程整合涉农项目55个,总投资达6.67亿元 [6] - 村集体经济显著增强,全市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15万元的村庄达676个,占比75.62%,较2023年提升48个百分点 [6] - 农业品牌建设成果丰硕,淇县山小米等4类产品入选省级名特优新农产品,11个农产品被纳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9] - 农业产业化水平提升,人元生物成功获批国家级龙头企业,新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家 [9] 粮食安全与农业生产 - 高标准农田建设推进顺利,全市147.98万亩永久基本农田中已建成高标准农田140.5万亩,占比95% [8] - 粮食单产屡创新高,2024年小麦高产攻关田亩产达912.6公斤,刷新全国冬小麦单产纪录;2025年傅庄村小麦高产田单产达915.8公斤 [8] - 主要农作物产量提升,2024年玉米、花生亩产分别达1216.8公斤、752.3公斤,均创全市历史新高 [8] 乡村治理与数字化建设 - 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2024年完成农村户厕改造912户,清理生活垃圾9.7万吨,整治残垣断壁1604处 [6] - 数字乡村建设成效显著,新培育数字应用场景18个,挂牌成立全省首家"服务三农"线上销售培训基地 [10] - 县域农业农村信息化水平领先,信息化综合评价连续四年全省第一,4个县区获评全国县域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先进县 [10] - 乡村治理体系优化,全市894个行政村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将移风易俗等内容纳入其中 [7]
鹤壁:党建引领聚合力
河南日报· 2025-10-16 13:34
在全面推进高质量发展中,高质量党建如何发挥引领作用、凝聚奋进力量?鹤壁市以一场深刻的基层实 践,交出了一份充满创新精神与为民温度的精彩答卷。 鹤壁大力实施"头雁回归"工程,以乡情为纽带,吸引240余名优秀人才返乡创业、扎根基层。以95后村 党支部书记张桂芳为代表的年轻"头雁",如一股清泉注入田野,激活乡村发展的"一池春水",带领三家 村等村庄实现精彩转变。 蝶变不止于颜值,更在于内涵。鹤壁持续筑牢组织堡垒,通过搭建红色擂台、创"星"评选等多元平台, 充分激发基层创新活力;深化运用"党建+网格+大数据"工作模式,探索形成"工程+专班+县区+网格"社 会治理工作机制,纵深推进风险预警"探照灯"、管控处置"挖掘机"、善后治本"压路机"三大工程,构 建"一屏观全城、一网护万家"的智慧治理新格局,推动基层治理全面迈向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 业化新境界。 从"头雁"引领到"群雁"齐飞,从组织建强到产业兴旺,从智慧赋能到治理增效——鹤壁正以高质量党建 为笔,在广袤的鹤城大地上奋力描绘一幅生机勃勃、充满希望的崭新画卷。 "头雁"振翅促振兴 在山城区石林镇三家村,老人们近期体验了人生中许多"第一次"的幸福——说走就走的旅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