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锂电

搜索文档
邀请函:2025起点轻型动力电池及两轮车换电大会定档7月10-11日,无锡举办!
起点锂电· 2025-05-07 18:20
活动背景及亮点 - 起点研究院(SPIR)将发布轻型动力电池及两轮车换电TOP排行榜,覆盖中国轻型动力电池出货量TOP20、中小储能电池出货量TOP20、无人机/电动工具/两轮车电池细分环节出货量TOP10等,为行业树立标杆 [3] - 海内外轻型动力及中小储能市场高速增长,低空飞行、移动电动工具、人形/智能机器人、智能家居、智慧储能等热门应用场景进入高速发展期 [3] - 全球两轮车换电市场高速增长,中国企业将迎来新一轮布局风口,需解决电池安全、下沉市场覆盖及成本优化等挑战 [3] - 上下游企业加速研发高安全、高倍率、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低成本、高低温等细分性能优势电池产品 [3] - AI技术驱动固态、钠电、全极耳等新电池技术与工艺体系的研发优化,新技术新工艺在轻型动力电池领域加速应用 [3] 活动组织架构 - 活动名称:2025起点轻型动力电池技术高峰论坛,主题为“聚焦轻型电池技术 拓展新兴应用市场” [4] - 主办单位:起点锂电、起点钠电、起点两轮车及换电,活动规模500+ [4] - 举办时间:2025年7月10-11日,地点:江苏无锡 [4] 大会议程 7月10日 - 上午高倍率及快充电池技术专场:包括高倍率电池技术发展趋势、高功率电池在AGV/人形机器人中的解决方案、无人机/EVTOL用电池技术发展路径分析等议题 [5] - 下午轻型电动车电池技术专场:包括轻型电动车电池技术路线图、轻型动力电池出海新风向、全极耳大圆柱电池在轻型电动车的应用等议题 [5] - 下午轻型及中小型储能电池技术专场:包括便携式储能电池产品的开发及应用、半固态/固态电池技术赋能中小储能安全发展、钠电池在轻型储能的产品开发等议题 [7] 7月11日 - 上午电动两轮车技术专场:包括电动两轮车出海前景、电动两轮车安全解决思路、智能化与网联化在电动两轮车的应用等议题 [7] - 下午电动两轮换电技术专场:包括C端换电发展前景分析、打造高安全C端换电解决方案、两轮车换电行业发展趋势分析等议题 [7] - 下午两轮车及换电电池技术专场:包括磷酸锰铁锂在两轮车领域的应用、高安全宽温域钠离子电池、大圆柱锂电池在两轮车领域的技术创新等议题 [7] 拟邀参会企业 - 电动两轮车及换电企业:雅迪、新日、爱玛、小牛、九号、绿源、铁塔能源、智租换电、美团、滴滴等 [8] - 轻型动力及两轮车换电电池企业:亿纬锂能、宁德时代、新能安、星恒电源、比克电池、比亚迪、国轩高科等 [8] - 设备领域企业:先导智能、诚捷智能、逸飞激光、海目星等 [8] - 材料领域企业:贝特瑞、容百科技、当升科技、巴斯夫杉杉、格林美等 [8]
沃尔沃电池子公司裁员50%
起点锂电· 2025-05-07 18:20
Novo Energy重组与裁员 - Novo Energy宣布启动深度重组 计划裁员50%约150人 涉及研发生产供应链等多个部门 仅保留核心技术人员与工厂运营团队 [1] - 位于瑞典谢莱夫特奥的首座电池工厂已完成约八成建设工程 目标在2025年第三季度完成调试 但原定年产能15GWh将被削减至5GWh [1] - 重组直接源于合作方Northvolt破产 双方联合研发的下一代固态电池计划中止 投入的2.3亿欧元研发费用恐无法收回 [1] Northvolt破产影响 - Northvolt曾是欧洲最受瞩目的电池企业 背靠宝马大众等巨头投资 但因量产难以落地与成本严重超支 于2025年4月申请破产清算 [1][2] - Novo Energy对Northvolt技术高度依赖 其LFP电池能量密度较主流三元锂电池低15% 在高端电动车市场竞争力不足 [2] - 沃尔沃于今年2月以象征性价格收购Northvolt所持Novo公司一半股份 成为唯一所有者 [2] 沃尔沃与Novo Energy现状 - 沃尔沃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净销售额为1218亿瑞典克朗(约910亿元)同比下降7% 营业利润133亿瑞典克朗(约100亿元)同比下降27% [3] - 沃尔沃CFO预计短期内不会进行任何重大投资 CEO表示有必要与吉利控股集团旗下其他品牌共享工厂 [3] - Novo表示将继续有限运营 探索恢复大规模运行的方案 主要长期目标仍是与沃尔沃一起生产电池 [3] 行业分析与市场预期 - 摩根士丹利指出若欧洲电动车渗透率低于2025年25%目标 Novo可能被迫出售或并入其他企业 [3] - LG新能源三星SDI等韩系电池企业对欧洲部分闲置产能表达兴趣 但尚未进入实质性收购谈判 [3] - Novo制定三阶段复苏计划 但市场持谨慎态度 [3]
苏奥传感实控人拟变更为中创新航
起点锂电· 2025-05-07 18:20
公司控制权变更 - 苏奥传感5月7日开盘"20cm"涨停,因披露中创新航将取得公司控制权[1] - 中创新航与控股股东李宏庆签署协议,受让11%股份,转让后李宏庆持股降至25 55%[1] - 李宏庆同时签署表决权放弃协议,放弃19 55%股份表决权60个月,使其有效表决权降至6%[1] - 交易完成后中创新航持有11%表决权股份,成为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1] 定向增发计划 - 中创新航与苏奥传感签署股份认购协议,拟以现金认购不超过1 19亿股,募资不超过6 73亿元[2] - 增发完成后中创新航持股比例将提升至22 61%[2] 行业动态 - 宁德时代港股上市通过聆讯[2] - 甘肃推进42亿元储能项目[2] - 湖北落户年产20万吨磷酸铁项目[2] - 2025起点轻型动力电池及两轮车换电大会将于7月10-11日在无锡举办[2]
重磅!吉利出售吉利欣旺达70%股权!
起点锂电· 2025-05-07 18:20
吉利汽车电池业务整合 - 公司附属公司浙江吉润及关联方吉利汽车集团出售吉利欣旺达41 5%和28 5%股权 对应代价为4980万元和3420万元人民币 交易完成后吉利汽车不再持有吉利欣旺达任何权益 [1] - 交易完成后吉利欣旺达由浙江吉曜持股70% 欣旺达子公司欣旺达动力持股30% 此次交易构成关联交易 因交易双方均由李书福最终控制 [2] - 吉利欣旺达成立于2021年9月 原股东为浙江吉润 欣旺达动力 吉利汽车集团 分别持股41 5% 30% 28 5% 合资公司山东吉利欣旺达落户枣庄市高新区 总投资50亿元 建设年产能80万套混合动力电池 [2] - 2022年1月吉利欣旺达动力电池项目开工 2023年4月实现HEV 5 2Ah产品下线 具备HEV BEV产品量产供货能力 目前单日电芯产能突破10万支 为吉利 沃尔沃等品牌提供电池支持 [2][3] 吉利欣旺达业绩及出售原因 - 吉利欣旺达2024年税后净利润1 65亿元 2025年一季度亏损2389万元 [4] - 出售原因为吉利欣旺达主要向吉利控股集团旗下其他品牌供货 集团旗下品牌使用较少 协同效果弱 出售有助于公司剥离非核心业务 专注核心汽车业务及优化现金流 [4] 吉利电池业务战略整合 - 公司已完成对耀宁新能源 衢州极电 赣州耀能等电池业务的整合 成立浙江吉曜通行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统一整合金砖电池 神盾短刀电池为"神盾金砖电池"品牌 [4] - 浙江吉曜由浙江吉利产投控股有限公司 浙江济底科技有限公司以50 50比例共同持有 李书福直接持有吉利控股集团82 2330%股权 李星星持股8 0583% 浙江济底科技由李书福和李星星共同持有 持股比例分别为91 00% 9 00% [4][5] - 金砖电池由衢州极电工厂生产 主要用于极氪 领克等高端品牌 神盾短刀电池由盐城耀宁生产 主要供应吉利银河品牌 [5] - 整合完成后浙江吉曜将成为公司电池业务唯一主体 提升供应链安全性和协同效率 2024年极电新能源 耀宁新能源电池装车量合计8 24GWh 超过LG 位列国内第十 [6] 吉利与其他电池厂商的合资项目 - 公司与宁德时代合资成立时代吉利 宁德时代持股51% 极氪汽车持股49% 计划投资80亿元建设年产15GWh宜宾项目 一期10GWh扩建项目已获节能审查 2024年9-10月法定代表人由安聪慧变更为朱云峰 后者为宁德时代高管 [8][9][10] - 公司与孚能科技合资成立耀能新能源 规划产能42GWh 分两期建设 一期12GWh 二期30GWh 2022年5月重庆涪陵12GWh动力电池项目开工 执行方为合资公司驰航新能源 公司通过浙江新迈捷间接持有孚能科技2 62%股权 [11][12] 吉曜通行的资产整合进展 - 吉曜通行已获得衢州极电新能源100%股权 耀能新能源95%股权 吉利欣旺达70%股权 进一步巩固电池业务整合成果 [12]
多家锂电企业落地印尼!
起点锂电· 2025-05-07 18:20
中国锂电企业在印尼的布局 - 华友钴业取代LG新能源成为印尼重要电动汽车电池项目战略投资者,与印尼国有控股公司合作[2] - 华友钴业在印尼布局多个项目,包括12万吨镍金属Pomalaa项目(2024年Q1启动建设)、Sorowako项目以及5万吨硫酸镍项目(已建成试产)[2] - 宁德时代计划寻求10亿美元贷款用于印尼子公司建设,与四家印尼国企合资成立电芯企业,投资额84亿元人民币,计划建设15GWh电芯厂(预计2027年运营)[2] 印尼锂电产业链的其他项目 - 锂源科技印尼锂源二期项目开工(2024年2月),中建四局承建的12万吨磷酸铁锂项目开工(2024年4月20日)[3] - 格林美与淡水河谷印尼签署协议,计划在印尼中苏拉威西省建造绿色冶炼厂(2023年11月)[3] - 中伟股份宣布在印尼投建100亿美元电池材料工程(2023年10月)[3] - 印尼贝特瑞负极材料项目一期投产(2023年8月),投资34.3亿元人民币,年产能8万吨[3] 印尼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路径 - 印尼凭借丰富的镍和钴资源成为新能源势力争夺重镇,中国企业通过技术优化掌握镍矿开采权(如青山控股、华友钴业)[5][6] - 印尼政策调整为原矿禁止出口与强化本地加工(2014年),中国企业通过战略调整巩固市场地位[6] - 从矿产开采扩展到全产业链布局,中国企业成为印尼新能源市场主流[7] 印尼锂电企业扎堆的原因 - 新能源汽车和储能需求推动锂电材料企业加速布局印尼(如龙蟠、格林美、中伟、华友、盛新锂能等)[9] - 印尼总统提出“全球海洋支点”计划,利用矿产和地理优势吸引中国企业投资[10] - 中国企业通过技术优势和产业链优势换取印尼市场,同时规避欧美对锂电池的限制[11] - 印尼汽车产业链电动化转型需求(比亚迪等企业拓展市场),两轮车和小动力市场潜力巨大[11]
领湃科技签订1.17亿元储能系统销售合同
起点锂电· 2025-05-06 17:54
公司动态 - 领湃科技全资子公司湖南领湃储能与新疆科汇电力签订储能系统采购合同,合同金额1.17亿元(含税),属于买卖合同非框架性协议 [1] - 该合同预计对公司2025年度经营业绩产生积极影响 [2] 财务表现 - 2024年全年营业收入1.26亿元,同比下降33.98% [2] - 2024年归母净利润-3.94亿元,同比下降88.78% [2] - 2024年扣非归母净利润-4.07亿元,同比下降78.52% [2]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2.29元/股 [2]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4472.24万元,同比增长13.13% [2] - 2025年第一季度净亏损2663.2万元,去年同期净亏损3116.14万元 [2] 行业活动 - 2025起点轻型动力电池及两轮车换电大会将于7月10-11日在无锡举办 [2]
通过聆讯!宁德时代港股上市在即
起点锂电· 2025-05-06 17:54
宁德时代正以榜样的身份,带动中国新能源产业站到更加广阔的平台上。 起点锂电获悉, 今日宁德时代发布公告称已通过港交所聆讯 ,同时港交所亦有相关通告,预计不久之后进行招股,募资规模 50 亿美元,是 继 2021 年快手上市募资 62 亿美元之后的最大规模 IPO 。 梳理宁德时代港股上市过程,就一个字:" 快"。 2024 年 12 月正式发布公告;今年 2 月递交上市申请; 3 月 25 日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通知书; 4 月 10 日香港联交所举行上市 聆讯开始审议,算起来从官宣上市到如今聆讯,不到半年时间,宁德时代用强大的号召力让自己顺利实现 A+H 模式,港股上市可满足全球化 产能布局需求、净化资本结构、巩固电池行业龙头老大地位。 或许能率先得到解决的是宁德印尼项目顺利施工,今日有消息称宁德时代正寻求约 10 亿美元贷款,用于投资此项目,以当前的上市速度和财 务情况来看,这笔钱或许很容易就能借到。 事情发展到此, A+H 模式是必须要走的一步。 不过宁德时代港股上市,并没有像其他企业港股上市那样,有着难以言说的一面,例如 A 股 IPO 缩紧、现金不足需要融资等短板, 宁德时 代账面现金 充足 ...
国企年产20万吨磷酸铁项目落户湖北
起点锂电· 2025-05-06 17:54
项目概况 - 湖北襄阳南漳县正在推进年产20万吨新能源材料磷酸铁全产业链配套项目,该项目由南漳龙蟒磷制品有限责任公司建设,总投资达110亿元,是南漳县迄今为止最大的工业投资项目[1][2] - 项目分两期建设,涵盖硫磺制酸、湿法磷酸、磷石膏处理、合成氨等装置,叠加后实现年产磷酸铁20万吨[2] - 项目以磷酸铁为核心,配套生产净化磷酸、饲料级磷酸二氢钙、复合肥、无水氟化氢、硫酸、合成氨等产品[1] 公司背景 - 南漳龙蟒磷制品有限责任公司为四川发展龙蟒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川发龙蟒成立于1997年,2009年在深交所上市,总市值215.38亿元[3] - 公司自2021年起布局锂电新能源材料项目,坚持磷化工和新能源材料双轮驱动,在川鄂两省四地布局产能,产品远销全球50多个国家[3] -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81.78亿元(同比+6.10%),净利润5.33亿元(同比+28.62%),扣非净利润5.11亿元(同比+26.82%)[3] 产业链布局 - 公司已建成"磷矿—湿法磷酸—工业级磷酸一铵/磷肥—磷酸铁/磷酸盐—磷酸铁锂"完整产业链[4] - 磷矿资源方面,公司在马边、保康、绵竹拥有约1.3亿吨储量,未来达产后将具备年产410万吨磷矿生产能力[4] - 新能源材料业务中,磷酸铁设计产能15万吨/年(在建10万吨),磷酸铁锂设计产能6万吨/年(在建4万吨),当前产能利用率34.57%[4] 新能源业务发展 - 2024年公司新能源材料板块首次实现营收1亿元,占营收比重1.23%,显示该业务仍处于起步阶段[4] - 行业面临磷酸铁锂结构性产能过剩问题,高端产能供不应求,公司在技术迭代和中端客户方面优势不明显[5] - 多家磷化工企业如贵州磷化集团等布局锂电正极材料领域,市场竞争加剧,需警惕技术被超车风险[5]
邀请函:2025起点轻型动力电池及两轮车换电大会定档7月10-11日,无锡举办!
起点锂电· 2025-05-06 17:54
活动背景及亮点 - 起点研究院(SPIR)将发布轻型动力电池及两轮车换电TOP排行榜,涵盖中国轻型动力电池出货量TOP20、中小储能电池出货量TOP20、无人机/电动工具/两轮车电池细分环节TOP10等,为行业提供标杆参考 [3] - 海内外轻型动力及中小储能市场高速增长,低空飞行、移动电动工具、人形/智能机器人、智能家居、智慧储能等新兴应用场景进入发展快车道 [3] - 全球两轮车换电市场受政策支持、即时配送需求及技术升级驱动高速增长,中国企业面临电池安全、下沉市场覆盖及成本优化等挑战 [3] - 上下游企业加速研发高安全、高倍率、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低成本、高低温等差异化性能电池产品 [3] - AI技术推动固态、钠电、全极耳等新电池技术与工艺研发优化,显著提升研发效率并加速在轻型动力电池领域应用 [3] 大会议程 7月10日 - **高倍率及快充电池技术专场**:发布《2025中国轻型动力/两轮车换电TOP20排行榜及行业白皮书》,探讨高倍率电池技术趋势、AGV/人形机器人高功率电池解决方案、无人机/EVTOL电池技术路径、超快充电池技术及极片制造工艺革新 [5] - **轻型电动车电池技术专场**:分析技术路线图、出海趋势、电摩电池技术、全极耳大圆柱电池应用及智能化工厂与数字孪生技术 [5] - **轻型及中小型储能电池技术专场**:聚焦便携式储能开发、半固态/固态电池安全应用、绿色家储方案、钠电池竞争优势及全生命周期管理 [7] 7月11日 - **电动两轮车技术专场**:讨论出海前景、安全与智能化解决方案、质量分级体系及绿色科技发展趋势 [7] - **电动两轮换电技术专场**:分析C端换电前景、高安全解决方案、充电器升级思路及新国标影响 [7] - **两轮车及换电电池技术专场**:探讨磷酸锰铁锂应用、钠离子电池方向、消防安全方案及铅酸/锂/钠/半固态电池发展前景 [7] 拟邀参会企业 - **电动两轮车及换电企业**:雅迪、新日、爱玛、小牛、九号、铁塔能源、智租换电、美团、滴滴等头部品牌 [8] - **电池企业**:亿纬锂能、宁德时代、比亚迪、星恒电源、比克电池、赣锋锂电等50+知名厂商 [8] - **设备及材料企业**:先导智能、贝特瑞、容百科技、恩捷股份等覆盖电池全产业链 [8] 活动组织 - **主办单位**:起点锂电、起点钠电、起点两轮车及换电 [4] - **规模**:500+行业参与者 [4] - **参会费用**:2888元/人含会议门票、午餐及行业白皮书简版 [9]
甘肃42亿储能项目新进展
起点锂电· 2025-05-06 17:54
甘肃银高储能科技8GWh磷酸铁锂电池项目 - 项目土建工程已完成95%,预计6月前完工,8月前完成设备安装及联调联试,12月前实现产品批量销售[1] - 项目总投资27亿元,占地354亩,总建筑面积169816㎡,分两期建设(一期56600㎡,二期112316㎡)[1] - 主要生产340Ah方形铝壳磷酸铁锂电池,应用于风光电储能、电子汽车、便携式储能和家庭储能四大领域[1] - 公司280Ah电池产品具有高电压(3.2V)、高能量密度(≥170Wh/kg)、长循环寿命(≥6000次)等技术优势[1] 白银市新能源产业链布局 - 银高储能作为链主企业,项目建成后将年消耗磷酸铁锂20000吨、石墨10000吨、铜箔3400吨、铝箔2000吨,带动650个就业岗位[2] - 领储宇能西北智能制造基地总投资15亿元,建设进度达75%,预计6月底投产,主要生产储能变流器、BMS和PACK系统[3] - 白银时代瑞象年产10万吨磷酸锰铁锂正极材料项目已投产,为全国单体规模最大项目[3] - 白银区已形成11家新能源企业组成的全产业链集群,涵盖正极材料(磷酸铁锂/磷酸锰铁锂)、辅材(NMP、铝型材)、系统集成及回收利用等环节[4] 产业协同效应 - 银高储能项目可带动本地磷酸铁锂、铜材铝材、电池正负极材料等上下游产业发展,预计实现年产值30.54亿元,税收2.56亿元[2] - 领储宇能项目投产后可实现年产值50亿元,解决就业500余人,将填补白银市储能系统集成领域空白[3] - 中天新材料已建成国内最大电子级氟化锂生产基地,为锂电池储能产业链提供关键原材料支撑[4] 技术发展动态 - 公司产品采用方形铝壳结构设计,具有无记忆效应、自放电率<3%/月等性能优势[1] - 新一代磷酸锰铁锂正极材料实现规模化生产,能量密度较传统磷酸铁锂提升15-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