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投中网
icon
搜索文档
福建90后,又要拿下一个百亿IPO
投中网· 2025-10-09 14:47
公司转型与业务发展 - 公司最初以食用菌业务起家,于2021年登陆创业板,获“食用菌第一股”称号,2020年营收突破4亿元 [5][6] - 因食用菌市场竞争加剧及市场饱和,公司于2022年转型进入量贩零食赛道,通过设立新品牌和多次收购整合,形成“好想来”和“老婆大人”双品牌矩阵 [6][7][8] - 截至2025年6月,公司零食门店数量突破15365家,其中“好想来”品牌门店达14334家,零食业务在2024年营收占比高达98.9% [8] - 公司市值从上市时的百亿级别跃升至330亿元 [4][8] 行业竞争格局与市场规模 - 量贩零食是中国休闲食品市场中增速最快的细分赛道,2024年市场规模约1040亿元,同比增长28.6%,预计到2027年有望突破1500亿元 [10] - 公司主要竞争对手为“鸣鸣很忙”,其2024年门店零售额达555亿元,拥有14394家门店,约58%位于县城与乡镇 [10] - 公司2024年GMV为323.29亿元,净利润为6.11亿元,全年交易单数为11亿笔,同样聚焦下沉市场 [10] 公司战略与品牌升级 - 公司战略方向包括出海,港股IPO募资用途之一为支持国际化战略,目标市场可能包括东南亚、中东及欧美 [10] - 公司进行品牌升级,旗下“好想来”品牌在2025年频繁与热门IP联名,推出盲盒、限定礼盒等产品,旨在提升品牌情绪价值,复制名创优品的进阶逻辑 [11][12] - 公司从“渠道扩张”转向“品牌运营”,2025年上半年与一线咨询公司合作优化品牌定位和营销策略 [14][15] 财务表现与资本市场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同比增长106%,净利润增长503倍,扣非净利润增长147倍 [15] - 公司正再次向港交所发起冲击,有望成为港股“量贩零食第一股” [3] 管理层与股权结构 - 公司完成管理层交接,90后王泽宁被任命为总经理,全面执掌运营,其于2022年推动公司初步拓展零食饮料零售业务 [14] - 王泽宁直接持股13.66%,并通过其控制的企业合计持有大量股权,根据表决权委托协议,其可行使的表决权对应股份合计约56.08% [15]
超级独角兽,估值35000亿
投中网· 2025-10-08 20:47
将投中网设为"星标⭐",第一时间收获最新推送 这样的公司,有什么必要融资呢? 作者丨 蒲凡 来源丨 投中网 如果有机会带着今天的记忆穿越回10年前,你会选择投资什么来让自己暴富? 最有诱惑性的答案,大概就是买比特币了。十年以来,比特币虽然起起伏伏不断经历着"牛市——熊市"的轮转,但也总能兜兜转转回到一条高昂向上 的曲线,一枚比特币的价格从300美元涨到了最近的11万美元左右,在全球市场所有资产类别中堪称"最靓的仔"。 然而,这个答案在操作性上有两个非常直观的问题。首先比特币不是贵金属也不是什么等价证券,本质上它是一段算出来的代码。想要获得比特币, 就需要足够的算力和足够的电力(也就是"挖矿"),对于普通人来说成本实在是有点高。其次,加密货币这个资产类别始终游走在法律监管边缘,也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真实的落地场景,价格波动频繁且巨大。在这个前提下,即使能找到持有比特币的卖家,双方都应该用什么货币、什么方式来 定价交易呢? 所以有机会穿越回10年前去投资比特币——哪怕是现在去投资比特币,你会发现大部分人都遵循着这样的流程:先在交易所里,将自己的法定货币 (人民币、美元、欧元等等)换成一种与美元直接挂钩、价值稳定 ...
英伟达挑战者,估值490亿
投中网· 2025-10-07 15:03
公司融资与估值 - Groq公司宣布完成7.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0亿元)的最新融资,融资后估值达到6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90亿元)[3] - 公司在2024年8月曾以28亿美元的估值融资6.4亿美元,意味着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其估值翻了一倍多[3] - 据PitchBook估计,Groq迄今已融资超过30亿美元[10] 行业市场趋势 - 全球AI芯片市场在2023年市场规模为231.9亿美元,预计至2029年将以31.05%的复合年增长率攀升至1175亿美元[4] - AI产业重心正从训练阶段转向推理环节,英伟达2024财年第四季度数据中心GPU收入的40%来自推理处理[4] - 英伟达仍占据全球AI云端训练市场80%的市场份额[16] 公司技术与产品 - Groq由前谷歌工程师于2016年创立,创始人乔纳森·罗斯曾负责开发谷歌的TPU芯片[6] - 公司开发的语言处理单元(LPU)是专为Transformer类推理计算设计的芯片,宣称能实现每秒数百token的生成速度,远超常规GPU[13] - 公司提供云服务或本地硬件集群两种形式,其产品能够以比其他同类产品低得多的成本维持AI性能[7] 商业模式与市场拓展 - Groq自建数据中心,将LPU组成服务器集群,提供云端推理算力租用服务,客户无需采购硬件即可尝试服务[8] - 2024年2月,公司推出开发者平台GroqCloud,吸引开发者使用其API并租用芯片访问权限[8] - 2024年9月,公司宣布与中东石油巨头阿美公司的子公司签署谅解备忘录,计划在沙特阿拉伯建立“世界上最大的推理数据中心”[8] 竞争格局与公司前景 - Groq的优势在于极高的吞吐和极快的推理速度,更强调低延迟和稳定响应,适合对话、搜索等交互式AI应用[13] - 公司面临的挑战是需要从零建立工具链和开发者社区以对抗英伟达的CUDA生态,且其大规模模型支持能力仍待验证[14] - 综合来看,Groq在细分市场可能胜出,但短期内仍然难以威胁英伟达的主导地位[15]
1.64亿颗芯片,撑起一个明星IPO
投中网· 2025-10-06 15:03
将投中网设为"星标⭐",第一时间收获最新推送 中国最大的汽车无线传感系统级芯片公司。 作者丨 鲁智高 来源丨 投中网 一家半导体明星公司冲向港股。 在复旦校友李梦雄的带领下,琻捷电子从复旦大学校园踏上创业之路,不仅与蔚来、小鹏、理想、欣 旺达、比亚迪、宁德时代等达成合作,同时还卖出超过 1.64 亿颗汽车传感系统级芯片,并最终来到 港交所门前。 经过上十年的发展,这家中国最大的汽车无线传感系统级芯片公司,在华登国际、明照资本、经纬创 投、晨道资本、金雨茂物、保隆科技、国策投资、尚颀资本、混改基金、吉利资本、纪源资本、国汽 投资、海望资本、中国国新控股、广汽资本等支持下,估值超过 36 亿元。 复旦校友创业,干出一家南京明星公司 在琻捷电子的发展过程中,复旦大学扮演着重要角色。 作为公司创始人,李梦雄出生于湖北黄冈,并通过黄冈中学考入复旦大学。虽然他本科念的是电子工 程系,但硕士却在老师的影响下选择了微电子专业,并在中国第一位博士后洪志良的带领下真正进入 了芯片的世界。 2001 年,研究生毕业的他加入新加坡 OKI 研发中心进行射频芯片等模拟技术的研究。此后,拿到 英国诺丁汉大学博士学位的李梦雄在 SEQUA ...
月圆照夜,辰光在途
投中网· 2025-10-06 15:03
根据提供的文档内容,文章主要包含平台推广和联系方式信息,未涉及具体的公司或行业分析、核心观点、财务数据或投资机会 平台与联系方式 - 文章提供了粉丝群联系渠道,微信号为ChinaVentureWeixin [2] - 提及私募股权创业投融资数据库CWS及智慧招商系统 [4] - 推广投中网平台,定位为创新经济的智识、洞见和未来,并引导下载其App [5]
10年来最猛的VC,赚了1780亿
投中网· 2025-10-05 15:03
将投中网设为"星标⭐",第一时间收获最新推送 A16z是靠什么给LP分这么多钱的? 作者丨蒲凡 来源丨 投中网 前不久,投中嘉川的一份研究报告,盘点了国内一级市场中有多少VC/PE基金的收益率能够跑得赢沪深300,结论我替大家总结一下: 只有 25% 的基 金能够稳定的跑赢沪深 300 ,勉强能够跑赢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基本上远低于标普 500 ——如果把统计样本扩大到美国市场,结果也好不到哪里 去, 只有将回报期限拉长至 5 到 15 年, VC/PE 们的收益才能勉强跑赢标普 500 ,但指数还不到 2% 。 总之,这份报告似乎再次向大家重申了一遍那个残酷的事实: VC/PE 是所有资产配置中不确定性最高、波动最大、实现稳定收益最难的配置选择,所 以才会被称为 " 另类投资 " ,就是得多谈谈梦想和未来来管理预期、平衡心态。 不过说来也巧。前几天,全球最知名的风险投资基金A16z的募资文件,"一不留神"泄露了出来,歪打正着地回应了上面那个残酷的事实:为什么即使波 动如此之大,风险如此之高,仍然不断有热钱一批批地向风险投资行业涌入?因为真有可能创造现象级的回报,而A16z就是现成的案例—— 根据这份PPT ...
股价暴涨639%,这行最赚钱的公司又要IPO了
投中网· 2025-10-04 15:04
公司股价与市值表现 - 公司股价从一年前的6.4元涨至近期高点47.3元,涨幅高达约639% [3] - 市值在5月首次突破100亿元,截至发稿已冲高至133亿元 [3] - 创始人坦言因股价暴涨而"睡不着觉" [2][3] 财务业绩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营业收入从12.17亿元增至17.6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20.5% [6] - 2022年至2024年净利润从3380万元增至1.0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76.8% [6]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3.19亿元,较上年同期7.87亿元增长67.6% [6] -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达7226万元,同比增长85.6% [6] - 2025年上半年毛利达7.51亿元,同比增幅超过110% [7] 业务结构转型 - 2025年上半年自有品牌收入占比跃升至45.75%,首次超越代运营业务 [3][6] - 自有品牌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6.03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42.42% [6] - 自有品牌"绽家"贡献收入4.44亿元,占总营收33.7% [7] - 口服美容品牌"斐萃"收入1.6亿元,占比12.1% [7] - 自有品牌毛利率高达67%,远高于代运营业务39%的毛利率 [7] 战略转型与品牌发展 - 公司走过从"帮人卖货"的电商代运营到"自己造品牌"的转型之路 [3] - 创始人王玉于2011年正式注册成立公司,早期操盘德国母婴品牌哈罗闪 [11] - 2021年被视为代运营行业转折点,公司决定发展自有品牌以破局 [11][12] - 自有品牌布局家庭清洁和大健康赛道,包括绽家、斐萃等 [13] - 公司成为国内六家上市电商代运营公司中唯一实现营收和净利双增的企业 [9] 资本运作与股东动态 - 公司2015年登陆新三板,2020年登陆深交所成为"主板电商代运营第一股" [3][16] - 最大外部股东朗姿股份自2025年以来多次高位减持 [4][17] - 朗姿股份截至5月20日套现约2.17亿元,持股比例从10.3%滑落至7.3% [19] - 公司近期谋求港交所IPO,以提升资本实力和综合竞争力 [4][21] - 公司将回购股份价格上限从30.22元/股上调至88.4元/股,显示管理层信心 [20] 行业背景与未来展望 - 中国电商解决方案行业2024年市场规模达1.3万亿元,预计2029年增至2.2万亿元 [20] - 大健康是增长最快品类,2024至2029年预计年复合增速高达24.3% [20] - 公司未来战略包括构建多品牌矩阵,并深化全球化战略,聚焦自有品牌出海 [21] - 自有品牌出海目光落于东南亚等地区,将进行产品本地化调整 [21]
知名PE退市,高盛也扛不住了?
投中网· 2025-10-03 15:04
近日,高盛旗下的私募股权投资机构Petershill Partners宣布将要退市,结束短短四年的上市生涯。 Petershill Partners最早成立于2007年,原本是高盛内部的私募股权投资部门。2021年Petershill Partners被拆分为一家 独立的公司,随后成功在伦敦交易所挂牌上市。上市之初Petershill Partners的市值曾超过50亿美元,但在之后的四年里持 续下跌。 将投中网设为"星标⭐",第一时间收获最新推送 私募股权与公开市场之间的鸿沟并不容易跨越。 作者丨陶辉东 来源丨 投中网 全球PE退出荒的最新受害者出现了。 有意思的是,虽然股价惨淡,但Petershill Partners的业绩看起来其实并不差。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Petershill Partners,这是一家极为罕见的专业型PE机构:它的投资方向不是一般的行业,而正是PE行业 自身。 具体而言,Petershill Partners专门投资其它GP。请注意,Petershill Partners不是去当LP,而是直接投资于GP公司,并 从被投GP的成长中获利。 不难想到,Petershill Partner ...
佛山首富的第10个IPO,来了
投中网· 2025-10-02 15:03
公司概况与市场地位 - 安得智联是国内家电行业最大的一体化供应链物流解决方案提供商,年收入突破186亿元[2] - 公司前身为美的集团内部物流业务板块,2017年正式更名为安得智联并拓展外部市场[2] - 截至2025年6月底,公司覆盖超9000家企业客户,业务范围扩展至家电、快消、汽车及零部件等多个行业[4] - 公司管理仓储面积超1100万平方米,全国活跃送装网点超3500个,末端配送网络可100%触达乡镇[4] 业务模式与竞争优势 - 公司首创“1+3”供应链模型,以端到端物流能力为底盘,叠加生产物流、一盘货统仓统配、最后一公里送装一体三大解决方案[4] - 业务模式区别于传统终端物流,为企业提供从生产制造、仓储管理、货品分拨直至送货上门全链路的供应链服务,帮助企业优化供应链、降本增效[4] - 按2024年收入计,公司是国内综合型一体化供应链物流解决方案提供商中收入排名第一的生产物流解决方案提供商[5] 财务表现与增长势头 - 2022年至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从141.73亿元增长至186.63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14.8%[5] - 同期净利润从2.15亿元增长至3.8亿元,复合年增长率高达33%[5]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8.85亿元,同比增长20.23%;净利润为2.48亿元,同比增长21.75%[5] - 在国内前五大综合型一体化供应链物流解决方案提供商中,公司在2022年至2024年的收入复合年增长率最高[5] 上市历程与股权结构 - 公司曾于2009年以“安得物流”名义谋求深交所创业板上市,但因关联交易比例过高未果[8] - 2025年4月,美的集团宣布拟分拆安得智联至港交所主板上市[9] - 2025年6月递表前夕,公司完成19亿元的Pre-IPO轮融资,投资方包括海信集团、钟鼎资本、隐山资本等[9] - IPO前,美的智联持股52.94%为控股股东,海信电子技术持股22.03%[9] 母公司美的集团背景 - 美的集团2025年上半年营收2523亿元,净利润260亿元,相当于平均每天净赚1.5亿元[2][11] - 美的集团市值高达5916亿元,并通过美的资本等平台在智能家电、集成电路、机器人、医疗器械等领域进行投资[11] - 美的创始人何享健家族已通过直接或间接控股9家上市公司,若安得智联成功IPO,该家族将迎来第10个IPO[2][12][13] - 在2024年《胡润百富榜》中,何享健家族以2350亿财富排名全国第5位,居佛山首位[12]
我,投资人,今年赚到Carry了
投中网· 2025-10-01 17:56
将投中网设为"星标⭐",第一时间收获最新推送 俗话说,风水轮流转。这句话,在一级市场中也很受用。 作者丨陈美 来源丨 投中网 最近,我重温了美国电影《华尔街:金钱永不眠》,最直观的感受就是资本市场的潮起潮落、瞬息万变。 特别是主角盯着屏幕上跳动的数据,手指敲击桌面分析资金流向,跟团队强调"不要等风暴完全过去,要在雨停前找到新赛道"的片段,让人印象深刻。 有投资人朋友举例,今年的"妖股"药捷安康(02617.HK)便是典型案例。这家创新药在被媒体质疑0营收、市值却高达2700亿港元市值之后,股价大幅 跳水,于国庆节前夕股跌至140港元附近。但相比13.15港元的发行价,基石投资人仍可赚10倍,更别提早期入局的VC资本了。 投中嘉川CVSource数据显示,在药捷安康的基石投资人名单中,江北医药科技(香港)出手最阔绰,以7000万港元的认购额、53.8%的占比,成为最大 基石投资人。股权穿透后发现,这家投资主体是南京地方国资平台,而药捷安康就注册在南京。 俗话说,风水轮流转。这句话,在一级市场中也很受用。今年,随着港股市场的"逆袭",一级市场投资人明显感受到回暖。 数据显示,2025年港股市场勇夺两项全球冠军: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