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表舅是养基大户
icon
搜索文档
保险的重磅新闻落地了
表舅是养基大户· 2025-07-25 21:01
A股市场表现 - AI板块相关ETF涨幅超过4%,超级水电工程板块跌幅居前,资金转向人工智能大会热点 [1] - 股票型ETF涨幅中位数为-0.2%,融资余额达1.93万亿,接近年内高点 [1] 保险预定利率调整 - 保险业协会会议触发条件,9月1日起执行新预定利率:普通寿险2%、分红险1.75%、万能险1% [3][4] - 2023年预测低利率时代持续,关键利率下调预期兑现:OMO累计下调0.1%、存款利率下调0.15%、保险预定利率一次性下调0.5% [6][9] - 货币基金7日年化收益率1.0%以下产品达46只(占比10%),余额宝最低至1.05% [9] 保险行业影响 - 8月底前或现"炒停售",但新增保单增长受限因利率吸引力下降及营销转换率降低 [11] - 保险公司倾向推广分红险,因利差缩小(传统寿险2% vs 分红险1.75%)且符合资产负债联动要求 [11] - 险资仍将配置高股息/红利板块,因债券收益与负债成本倒挂且存续高利率保单压力大 [11][12] - 中小险企压力加剧,龙头集中化趋势强化,港股通非银ETF(513750)规模突破100亿,年内涨幅超40% [12][13] 港股与资金动向 - 南下资金单日净买入超200亿,全年净流入突破8100亿(超2023年总量),腾讯获南下资金回流 [17] - 主动权益类混合基金份额6月环比增加100亿,为连续多月后首次显著增长 [18] 投资建议 - 保险配置应侧重保障属性而非理财属性,需个性化组合设计 [15] - 低利率+人口周期下,优质股权投资被视为长期机会 [15]
金融业也要反内卷了?
表舅是养基大户· 2025-07-24 15:34
市场表现 - 市场整体大涨 80%以上个股上涨 上证和wind全A分别站上3600、5600点 [1] - 全天成交额达1.9万亿 交易持续火热 券商板块相关ETF表现分化 纯券商ETF近五日跑赢金融科技ETF近5个点 [6] - 券商ETF(512000)单日涨2.88% 近五日涨5.74% 金融科技ETF(159851)单日涨2.02% 近五日仅涨0.7% [7] 银行业内卷现状 - 广东银行业率先开展反"内卷式"竞争整治 主要问题包括存贷款利率非对称下降导致净息差收窄 市场竞争激烈引发价格战 贷款规模经济效应趋弱 [1] - 极端案例显示有银行发350亿二级资本债时 主承销商报价低至700元 中标费率仅0.000002% [1] - 行业预计更多地区将加入反内卷行列 类似保险行业因无序竞争积累利差损风险的教训 [5] 券商承销业务分析 - 2021-2024年券商年度承销总规模从5.16万亿增至14.45万亿(增长180%) 但承销费用从64.89亿降至30.84亿(下降52.5%) 投入产出比显著恶化 [4] - 低价竞争动机包括提升承销规模排名品牌效应 获取头部企业综合回报机会 [5] 资金流向动态 - 融资余额达1.9222万亿 距历史最高点1.9402万亿仅差180亿 显示融资盘极度亢奋 [8] - 外资疑似加仓互联网巨头 南下资金对腾讯/小米/美团各卖出10亿 但股价仍大涨 [8] - 债券ETF出现拐点 7月累计净流入950亿后 信用债ETF首次净流出 引发市场普调 [10]
今天为什么跳水?
表舅是养基大户· 2025-07-23 21:31
中美贸易谈判与亚太市场反应 - 美国财长贝森特确认中美将于下周一、周二在瑞典进行第三轮贸易谈判 商务部也确认该消息 此前暂停加征关税的截止日期为8月12日 谈判将涉及关税展期事宜 [1] - 美国总统宣布与日本、印尼、菲律宾达成贸易协议 分别加征15%、19%、19%的对等关税 市场情绪因不确定性消除而好转 [1] - 日经225指数大涨3.5% 马自达、斯巴鲁、丰田、三菱、本田等汽车厂商涨幅达11-18% 印尼、菲律宾股市均上涨1.7% [1][2] 港股市场表现与外资动向 - 恒生指数上涨1.6% 恒生互联网和恒生科技指数涨幅更大 龙头互联网公司全线大涨 腾讯股价上涨近5% 市值突破5万亿港元 创2021年恒生科技牛市以来新高 [2] - 外资主动基金大举买入腾讯等互联网巨头 南向资金净卖出13亿港元 处于止盈状态 4月24日以来南向资金累计净卖出腾讯超过520亿港元 [2] A股市场表现与资金流向 - A股午后跳水 上证指数从3600点回落 市场情绪波动较大 与亚太市场整体表现形成反向 [4][5] - 中证2000指数动态市盈率达138倍 接近2015年中证1000指数147倍的泡沫顶部 小盘股估值风险上升 [7] - 股市增量资金主要来自四方面:国家队2000亿、保险券商OCI账户及保险私募资金、南下资金(上半年跨境ETF净买入超600亿)、量化私募资金(百亿私募前20产品中19只为量化策略) [7][8] 行业龙头与优质股权配置 - 当前优质股权资产主要集中在两类:垄断型高股息企业(牌照垄断行业)和估值合理且具备核心竞争力的行业龙头(如腾讯PE低于24倍 护城河稳固) [11][12] 债券市场动态 - 30年期国债期货连续下跌6天 创上市以来最长连跌纪录 股市和商品市场表现对债市形成压制 [16][17] 智能驾驶行业监管 - 公安部明确强调当前市售汽车的智驾系统均未实现自动驾驶 驾驶人仍是责任主体 车企不得夸大宣传 使用智驾系统时若脱手驾驶将承担法律责任 [21][22]
这一次,和2020年的牛市有啥区别?
表舅是养基大户· 2025-07-22 21:31
市场情绪与资金流动 - 煤炭板块因核查消息暴涨超6%,焦煤、焦炭商品日内触及涨停,带动市场情绪高涨[1] - A股交易量突破1.9万亿,较昨日增加2000亿,融资余额时隔3个半月再次站上1.9万亿大关[2][3] - 基金投顾跟投比例达30%,环比大幅提升,显示投资者参与积极性增强[4] - 市场情绪进入新阶段,坏消息被视为上车机会[5] 行情对比与驱动因素 - 2020年牛市由美元超低利率和外资涌入驱动,与当前国内低利率环境驱动的结构性行情有本质区别[8] - 当前行情体现为国内资金驱动的先H股后A股的股权资产价格重估[8] - 宁德时代H股上市后涨幅达63%(剔除首日40%),同期A股涨幅仅9%,验证外资优先买入H股的结论[10] 资金流向与市场结构 - 上半年外资净增持境内股票和基金101亿美元(约700亿人民币),出现拐点但规模不及国寿单家险资900亿的权益加仓[12][13] - 南向资金年内净买入港股7974亿港元,接近去年全年8080亿港元,AH股溢价指数跌至五年新低[15] - 险资偏好主导上半年市场风格,港股高股息表现显著优于外资偏好的茅指数[13] 债券与商品市场 - 商品和煤炭行情压制长端利率,10年和30年国债收益率上行2bps以上[18] - 30年国债ETF(511130)规模达96亿,单日净流入4.75亿,呈现持续加仓趋势[21] - 市场关注商品限产是否人为推升通胀,以及防范价格非理性上涨的政策信号[18][20] 政策与改革动态 - 年内将有大湾区H股企业回归深交所上市,标志港股回A政策落地[23] - 腾讯回A上市预期升温,具体时间表尚不明确[24] - 6月银行结售汇实现1800亿顺差,扭转上半年累计逆差,人民币汇率压力可控[26][27]
国家队一分钱都没卖
表舅是养基大户· 2025-07-21 21:30
昨晚我们提到," 超级水电工程 实际落地后,按照目前A股的情绪,肯定是要炒作一波的,合情合理,具体方向,无非是几个——水泥、爆破、 设备安装商、以及中字头的施工方" 。 而实际上, 今天实际炒作的情况,比预想的还要猛 ,我按某家行业ETF布局比较多的公募的产品,今日的涨幅榜自上而下排序,排名前9的行业 ETF,几乎就能把市场所有能炒的概念都包圆了;其中,最炸裂的在于,市场里有三只建材ETF,包括下图规模最大的这只的159745,全部涨停 了(和场内申赎限制相关),目前都是2个点以上的溢价。 至于这里有没有过热的情绪,我也没能力判断,但是确实大量无关的票(至少中短期内没业务关系),被硬生生给带起来了,背后,一方面,是 对整体大基建的预期,但这个预期,是具有不确定性的。 ...... 其实,A股最近的运势确实是比较好,本周,其实本来该调整一下了——上周四,融资余额突破了1.89万亿,连续9天净买入,无限逼近1.9万亿 大关,很多比较敏感的资金,知道1.9万亿是个坎,可能是短期的顶部,直接先跑了,结果,上周五融资盘净卖出了20亿,连续净买入被迫中 止。 但是,周五盘后,出来了工信部的十大行业稳增长方案,周末又出来了 ...
这个周末的几个大新闻
表舅是养基大户· 2025-07-20 21:32
1、1.2万亿的雅鲁藏布江水电工程 - 雅江水电工程总投资1.2万亿,是三峡工程2500亿投资的近5倍,但考虑到M2变化,实际可比性有限 [4] - 雅江装机量和年发电量均为三峡的3倍左右,但三峡在防洪、航运和区域产业升级方面的贡献更突出 [4] - A股投资角度,雅江工程即墨脱水电站概念,此前已有炒作迹象,落地后将带动水泥、爆破、设备安装商和中字头施工方等板块 [4] - 雅江集团成立,成为国内第99家央企,预计将提供大量编制岗位 [7] 2、宇树机器人启动上市 - 优必选中标9000多万机器人设备采购项目,创全球人形机器人企业最大订单纪录 [10] - 宇树机器人已启动上市辅导,显示A股IPO提速趋势 [11][13] - 科创板试点"IPO预先审阅机制",东吴证券公告不超过60亿定增,显示资本市场融资活动加速 [14][16] 3、外卖大战阶段性停火 - 港股阿里单周反弹10%,美团反弹6%,美团ADR单周反弹12% [18][19] - 监管约谈显示对巨头砸钱竞争持谨慎态度,但预计外卖大战仍将持续 [20] - 淘宝闪购加大明星代言和电梯广告投放,显示竞争策略仍在调整 [20] 4、投资境外股票征税 - 境外炒股征税属国际惯例,A股和港股通目前仍免税 [21][25] - 金税四期和CRS信息交换使跨境征税成本降低 [22] - QDII基金买卖股票获利部分暂免征,性价比相对较高 [25] 5、险资继续增持港股 - 大家人寿增持大唐环境港股至24.06%,该股市值30多亿,股息率超7% [27][28] - 华电新能上市后国寿和平安浮盈超40亿,显示险资打新收益显著 [30] - 保险监管宽松周期下,险资投向逐步放开,新增打新资金渠道 [31] 6、反内卷的声音 - 内卷本质是同质化供给过剩,根源在地方政府重复投入和过度竞争 [32][33] - 城市工作会议质疑各省份扎堆发展人工智能、算力和新能源汽车等现象 [34]
除了银行,险资到底还喜欢哪些高股息?
表舅是养基大户· 2025-07-19 22:42
核心观点 - 太平洋人寿(太保)在长期低利率环境下调整投资策略,从传统固定收益转向权益投资以提升收益 [8][9][15] - 中证红利全收益指数近20年年化收益达14%,近10年为7%,显著高于债券市场,成为险资权益配置的重要参考 [16][17][20][21] - 险资权益投资策略从相对收益转向绝对收益目标,增加被动策略和核心策略占比以降低波动 [22][23][24][26][27] - 被动投资(如ETF、Smart Beta)因费率低、流动性强等优势逐步替代部分主动管理份额 [28][29] - 险资举牌集中在港股低估值高股息标的,银行占比87%,非银金融、公用事业等垄断性行业为主 [30][31][32] - 新会计准则下会计分类(FVTPL/FVOCI/权益法)影响利润表波动率,推动分账户投资体系搭建 [33][34][35] - 险资选股框架聚焦长期竞争力、ROE/ROIC等财务指标、经营稳健性及分红能力 [36][37] - 太保建议监管放宽衍生品使用范围以对冲风险,并呼吁差异化政策(如资本优惠)引导长期资金入市 [38][39][40][41] 行业与公司动态 固定收益市场 - 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2014年4%降至1.7%,信用利差收窄且违约风险上升,固收资产量价双缩 [9][13][14] - 地方隐性债务治理加速非标资产(如保债计划)萎缩,城投债收益率下行填平价值洼地 [13] 权益投资趋势 - 中证红利指数股息再投资收益率近10年达4.6%,成为险资提升收益的关键工具 [17][20][21] - 险资核心策略以长期股权投资(举牌)、OCI账户红利策略为主,主动策略为辅 [26][27] - 2024年险资举牌30家上市公司46次,港股低估值高股息标的占比高,银行板块占87% [30][31][32] 被动投资发展 - Smart Beta策略因规则透明、超额收益潜力受关注,ETF市场成为指数化投资主要驱动力 [28][29] 会计与监管 - 新会计准则下FVOCI账户可降低利润波动,推动险资构建分账户投资体系 [34][35] - 太保建议监管引入逆周期调节因子缓解偿付能力压力,优化资本约束机制 [41]
保险大佬太敢说了
表舅是养基大户· 2025-07-18 21:23
寿险行业现状与挑战 - 行业缺乏长期经营思维 过去几年狂发固定利率产品 在资产价格下行阶段形成巨大风险 3年前的激进策略已开始付出代价 [3] - 2010-2021年阶段性友好环境催生商业模式幻觉 依赖地产高息非标(6-10%)赚取息差 但该模式具有不可持续性 [4][6][7] - 2021年后资产价格剧烈波动 2024年债券收益率下行带来的资本利得仅是短期幻觉 持有到期策略下未来票息收入将显著收缩 [8] 资产负债错配问题 - 资产久期远短于负债久期 30年保单对应1-3年非标资产 再投资风险暴露后全市场收益率仅剩2%出头 [16][17][18] - 存量高成本负债压力巨大 预定利率下调无法覆盖续增保费利差损 净资产与利润波动出现背离 [14][18][19] - 行业长期存在"鸵鸟心态" 将短期投资收益线性外推 长期经营理念仅停留在报告层面 [21][24] 监管与转型措施 - 监管部门逆周期政策降低系统性风险 为基本面良好公司争取改革窗口期 [9][10][11] - 新会计准则下重构资产分类 将AFS转为FVOCI降低市场波动影响 建立配置盘(高股息)+交易盘的哑铃型策略 [26][27][28][30] - 分账户管理优化结构 提升股票OCI配置和长久期债券比例以匹配负债 [26][30] 周期性特征与生存危机 - 问题具有周期性(10-20年) 但并非所有公司都能度过危机 存活成为当前首要任务 [12][13] - 旧模式基础已瓦解但惯性仍在 管理层短视行为导致风险持续积累 [21][23][24] - 资产端长期收益率下行+负债端刚性成本形成负反馈 新业务价值面临重估 [14][15]
和保险的大佬聊了聊
表舅是养基大户· 2025-07-17 21:30
市场观点与机构行为 - 2025年债券市场表现平淡,行业共识转向权益类资产寻求收益 [3] - 机构对当前权益市场估值存在分歧,宽基ETF自4月中旬以来净卖出超1000亿,但融资余额接近1.9万亿,显示风险偏好提升 [3] - 保险资金因资产负债匹配需求,仍需配置长债以缩短久期缺口,但权益增配趋势明显 [4][5] 保险资金投资策略 - 保险考核新规加入五年期指标,要求兼顾绝对与相对收益,迫使险资参与行业阿尔法机会竞争 [4] - 分账户管理模式下,险资通过团队化运作实现绝对收益,同时保留赛马机制激励相对收益竞争 [5] - 新增保单销量将影响险资行为,但续增保费高负债成本及固收资产到期压力推动权益增配 [5] 研究能力与市场认知 - 垂直研究模式导致金融机构忽视交叉研究,研究员易陷入单一资产线性思维 [7][8] - 低利率环境下,市场低估了优质股权的相对价值,过度关注企业短期增速 [9] - 机构封面文章的大方向分析可揭示真实投资意图,细节可能美化但战略方向可信 [10] 市场热点与配置建议 - 港股创新药ETF单日涨幅超5%,但A股与港股估值合理性对比下,港股仍具优势 [12][13] - 本土偏好(home bias)导致投资者更倾向熟悉的A股市场,可能加剧短期波动 [15] - 建议均衡配置,避免因市场情绪波动过度追涨或悲观,关注长期价值 [16] 其他资产动态 - 债券市场当前关注度较低,未展开讨论 [17] - 量化策略调仓及债券组合发车信息提及,但未披露具体配置逻辑 [19][20]
和两位同业大佬聊了聊
表舅是养基大户· 2025-07-16 21:32
市场观察 - 美股和中债过去属于高夏普比率资产,A股夏普比率较低但近期已转变为高夏普资产,小微盘股向上30%机会、向下15%回撤,性价比显著提升 [2] - 股市定位转变为"让股市产生财富效应",决策层将此作为最优解,传统"A股低夏普"和"融资市"信条可能失效 [3] - 量化仍是资管行业最具发展潜力的细分领域之一,组建有研究框架的量化团队成为机构当务之急 [6] 银行业 - 银行自营面临低利率、低波动债市环境,部分机构探索美元债摊余成本法专户或可转债摊余成本法投资 [3] - 银行一线业务受存款利率下行和产品净值化加速冲击,销售能力与客户认知存在结构性矛盾 [10] 券商行业 - 券商自营投资同比增速良好,经纪业务交易量翻倍但小券商被挤出,20位左右券商弹性最强 [4] - 投行业务两极分化,大券商因高成本团队尾大不掉较难,小券商留存团队效率更高 [5] - 资管业务今年表现不佳,固收专户超额收益下降,过去两年募集长线资金的机构相对较好 [6] 资管与代销 - 代销机构分三类:纯销售渠道、跟踪型专业渠道、要求全透明的资产配置能力型渠道 [8] - 三方机构通过线上+线下模式挤压银行代销业务,电商平台专户销售能力突出 [9] - 基金投顾和全资产品种投顾是未来方向,可解决销售端投顾能力不足问题 [11] 基础设施与工具 - 港交所商业模式优质,WH交易中心若上市将成重仓标的 [12] - 10只科创债ETF上市,总规模近300亿,跟踪三大指数需关注成分券收益率变化和与信用债ETF分流效应 [11][13][14] 资金动向 - 融资余额连续16日净流入显示散户高风险偏好,港股南下资金连续35日净买入 [20] - 宽基ETF持续净流出,4月14日以来累计超1000亿,与行业ETF流入形成背离 [20] 国际宏观 - 美国通胀预期升温,30年期美债收益率突破5% [8] - 中美稀土换芯片协议推进顺利,恒生科技指数情绪波动反映市场分歧 [15][16][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