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舅是养基大户

搜索文档
魏建军在炮轰谁?
表舅是养基大户· 2025-05-26 21:32
整车板块大跌原因 - 比亚迪和吉利在港股分别大跌8 6%和9 5% 上周五比亚迪刚创股价新高 赛力斯曾涨停 但周末后行情急转直下[1] - 直接诱因是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公开批评新能源汽车行业五大乱象 包括恶性价格战 虚假宣传等[3][4][5][6] - 比亚迪同期宣布618大促 22款车型最高降5 3万元 起售价下探至5 58万元 加剧市场对价格战恶化的担忧[11][14] 新能源汽车行业乱象 - 恶性价格战导致全行业损失超千亿 部分车企卖一辆亏一辆 并引发偷工减料 供应链账款拖欠 二手车保值率暴跌等问题[5] - 产能盲目扩张致利用率下降 部分车企负债率高企 存在"恒大式风险" 倒闭后消费者无法保养车辆[5] - 虚假宣传现象普遍 包括夸大续航里程和滥用智驾概念 存在"零公里二手车"套取补贴的暗降行为[6][10] 车企竞争格局 - 1-4月比亚迪新能源车销量140万辆(100%新能源) 吉利95万辆(50%新能源) 长城35万辆(25%新能源) 长城因新能源占比低 批评对友商伤害更大[7][8] - 价格战将加速行业出清 未来2-3年集中度提升 长期利好龙头车企 类似手机行业演变路径[17] - 油车和混动出口前景被低估 例如丰田油车在非洲需求旺盛 但因中国市场竞争激烈已基本放弃该市场[18][19] 海外市场动态 - 美团和小米将发布一季报 美团已跌5 5%反映市场担忧 若小米业绩向好或提振恒生科技板块[25] - 英伟达周三发布一季报 为美股七巨头最后一份季报 重点关注业绩指引[26] - 日本超长债周三发行 若认购不佳可能冲击全球市场 需密切关注[28] 债券市场趋势 - 存款利率下调后非银资金充裕 信用债行情持续走强 相关ETF资金流入凶猛[29] - 信用债ETF质押式回购即将实施 机构资金提前布局加剧行情[29]
今天为什么跳水?
表舅是养基大户· 2025-05-23 21:25
市场跳水原因分析 - 沪深300ETF下午成交量放大,但国家队止盈猜测不成立,因资金属于政治任务和国家意志,存量部分大概率不会卖出 [1] - 部分机构集中卖出动作导致股市跳水可能性最大,南向资金14点左右转为卖出 [1][2] - 百亿私募仓位连续两周上涨,60%以上私募处于满仓水平,个别量化私募可能触发降仓信号 [4] G7关税新闻影响 - G7国家讨论对低价值中国产品征收关税的新闻在中文媒体出现后,港口板块下跌,多个股票跌停 [4] - 消息在市场的作用取决于主流媒体报道时间而非实际发生时间,量化机器抓取报道后市场反应 [4] 赛力斯涨停原因 - 赛力斯涨停因传闻其人型机器人Demo6月16日面世,预计2025年产2500-3000台,2026年上半年量产6000台 [5][6] - 消息5月20日传出,但直到今天上午才有主流媒体报道,量化机器抓取后资金涌入炒作 [6] - 市场炒作逻辑将赛力斯炒成A股成交量最大票,但量产目标被质疑不现实 [6] 当前市场特点 - 市场处于小微盘估值过高、缺乏核心主线阶段,概念炒作主导资金流向 [6] - 市场双向波动率加大,资金对风吹草动反应敏感 [6] 存款资金进入股市 - 存款利率下行后资金逐步流入股市是确定性事件,节奏取决于中小行存款纳入自律机制和固收理财业绩基准调整 [10][11] - 预计需要1-1.5年时间才能看到更明晰效果 [12] - 理财业绩基准新规要求明确测算依据,缩小理财与存款吸引力差距 [14] 债券市场动态 - 50年国债需求不佳导致长端和超长端利率债上行调整,但下午股市跳水将债券拉红 [17] - 日本最大寿险公司因长期国债收益率上行,债券组合账面浮亏达250亿美元 [18] 固收+产品表现 - 今年绝大多数固收+产品表现较好,理财子公司需培育含权和多资产产品体系以拉开差距 [16]
北证50今天为啥崩了?
表舅是养基大户· 2025-05-22 21:33
小微盘调整原因分析 - 北证50单日大跌6.15%,2024年跌幅超6%的天数已达6天,显示其高波动特性[1] - 近期舆论对小微盘风险警示增多,部分基金经理限购小微盘基金,资金提前止盈[2] - 估值处于历史极值:北证50滚动市盈率76倍(历史最高)、中证2000市盈率136倍(近10年98%分位)、科创50市盈率140倍(开板以来99%分位)[2] - 北证50成分股锦波生物大跌15%(年内仍涨140%),其占指数权重10%,对情绪冲击显著[2] 小微盘炒作环境解析 - 资金利率低、IPO受限、公募增量资金匮乏、产业资本减持受限、重组新规利好壳价值、国家队托底降低尾部风险[5] - 市场缺乏主线行情,小微盘因无机构持仓成为炒作焦点[5] IPO政策变化对小微盘的影响 - 监管层明确支持未盈利科技企业上市,科创板将推第五套标准新案例,设立绿色通道[7] - 新股发行逆周期调节机制或转向:当前小微盘处历史高位,政策可能加大IPO供给[9] - 红筹科技企业回归A股将提升市场科技含量,与港股"科企专线"形成竞争[10] - 年内已完成242家企业境外上市备案,其中83家为科技企业(信息技术/新能源/先进制造领域)[10] 险资动向与市场资金面 - 保险机构权益加仓规模达2200亿,其中私募大基金三批合计2220亿(首批500亿+第二批1120亿+第三批600亿)[15] - 险资重点配置A+H高股息蓝筹股,规模超全市场红利类ETF总规模(2023年底约1000亿)[15][16] - 央行超额续作MLF 3750亿(本月到期1250亿,续作5000亿),释放流动性信号[17] 其他市场观察 - 快手强制员工每日刷1小时短视频以改进产品,但出现代刷灰色产业链(代刷服务10元/小时)[21] - 华泰柏瑞红利类ETF总规模390亿(A股红利低波149亿+红利ETF225亿+港股通红利14亿),占全市场同类产品近半份额[16]
今年要有牛市思维
表舅是养基大户· 2025-05-21 15:28
宁德时代市场表现 - 宁德时代港股涨幅达7%,最高涨幅超10%,A股跟涨4%,两者估值倒挂加剧[1] - 宁德时代占创业板指权重近20%,单只股票贡献创业板指0.84%涨幅,剔除后创业板指涨幅为0[2] - 市场70%个股下跌,创业板指整体涨幅0.83%[2] 牛市思维与熊市思维 - 核心观点为今年需具备牛市思维,长期看好股市及风险资产[3][4] - 熊市思维特征包括:否定股市长期价值、过度警惕被割韭菜、将个人微观体感投射到宏观市场[6] - 需破除熊市思维,关注宏观环境变化及主线机会[5][7] 港股投资逻辑 - 港股四大周期支撑投资机会:低利率周期、险资政策松绑周期、平台经济松绑周期、供给错位周期[9] - 险资加速南向买入港股高股息个股,如建行H股和中国移动H股[10] - 人身险公司股票投资占比从2024Q1的6.78%升至2025Q1的8.43%,加仓金额超6000亿元[14][15] - 长期股权投资增加3600亿元,险资举牌上市公司趋势明显[15] - 险资减仓基金,转向直接持股及港股配置[16] 黄金市场动态 - 现货黄金重回3300美元,黄金股ETF(159562)单日涨幅4.85%[24] - 华夏黄金ETF(518850)及黄金股ETF(159562)管理费降至0.15%,为全市场最低[25][26] - 黄金ETF场外A份额代码008701(30天免赎回费),黄金股ETF场外C份额代码021075(7天免赎回费)[29] 债券市场波动 - 30年国债因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消息触发量化交易波动,国债期货短暂大跌后修复[30][31][33] - 债市波动未传导至股市,券商资金区间走势异常反映量化交易影响[34]
下一步,货币基金跌破1%
表舅是养基大户· 2025-05-20 21:31
接着聊一下昨天说的几个事哈,昨天不是有说到,美的集团董事长方洪波,接受采访,说自己从来不加班,6点之后不可能还上班,而且95%的加班都是 形式主义么,听得大家都很激动,然后有小伙伴半夜私信我,给我看了方董2015年的一条微博,说加班有时会上瘾......初看起来,多少有点尴尬。 不过有一说一,这种采访,基本都是提前安排好的,里面定调的一些方向,也是有意宣传的一些企业或者管理层的价值观,只能说,从2015年到2025年, 时代在变化,风向在变化,方董的员工关系相关的管理哲学也在变化 ,我觉得这都是人之常情,谁敢说自己10年维度中,没有价值观的改变呢(此处美 的PR可以打赏五毛)。 还是那句话,不管是刘强东还是方洪波,论迹不论心,只要他嘴上说的、手上做的,对社会提供的都是正面导向,你就别管他心里是怎么想的了,坏人演 一辈子好人,就应该按好人来算,毕竟有些人,连演都不愿意演。 10年前,如果有孕 妇为了赶交付进度, 临产前还在拼命打螺丝,还能当厂里的标杆,放到现在,如果有企业敢宣传这种事,隔天就能被社交媒体上的唾 沫星子给淹咯,这其实也是时代的一种进步。 ...... 昨天还说到,存款利率下调的事情,今天四大行等一 ...
降存款利率的传闻
表舅是养基大户· 2025-05-19 21:35
存款利率调整 - 债市利率在传闻影响下出现下行 10年国债下行超过2bps 30年国债下行3bps [1] - 银行体系存款利率分为三层:大行定存利率(1.1%)、中小行定存利率(如微众银行1.6%)、大额存单利率 [3] - 存款利率调整将通过利率自律机制引导商业银行下调 二季度内落地概率大 [5] - 中小银行将被纳入自律管理 解决与大行利率分化问题 [5] 利率下调影响 - 一年期整存整取定存利率可能首次跌破1% [7] - 债券市场无需看空 [8] - 货币基金7日年化收益率下半年或降至1%以内 [8] - 低利率环境下资金可能涌入风险资产 股市结构性机会明确 [8] - 银行业息差收窄速度边际放缓 考核向低息存款转移 [8] 白酒行业 - 茅台收跌超2% 受《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影响 [12] - 茅台董事长承认供需不适配问题和消费场景改变带来的担忧 [14][15] - 高端白酒四大使用场景中政务活动和商务宴请需求受限 [12][13] 港股市场 - 恒生科技指数低开2%后收跌0.5% [16] - 阅文集团因将被调出恒生科技指数跌8% [18] - 小米低开4%后反弹超6% 因发布3nm芯片消息 [18] - 阿里因美国审核AI合作传闻跌近5% [18] 企业动态 - 美的集团方洪波发表"加班无用论" 称95%以上加班是形式主义 [19] - 方洪波言论可能改变公司加班文化 获得市场正面反响 [20] 投资建议 - 纯债投资上周表现良好 本周可继续等待时机 [21] - 美股反弹后需降低预期 注重地区分散和资产均衡 [21]
宁德时代和比亚迪的大新闻
表舅是养基大户· 2025-05-18 21:30
宁德时代港股上市 - 宁德时代将于5月20日在港股上市 上市进程仅耗时不到100天 速度远超预期[1] - 募资规模可能成为2024年全球最大IPO 中国石化和科威特投资局作为基石投资者参与[1][2] - 中国石化与宁德时代战略合作 计划利用加油站网络布局换电业务 转型为综合能源中心[1] - 科威特投资局通过投资宁德时代实现新旧能源平衡布局 类似挪威和中东主权基金策略[2] 恒生科技指数调整 - 恒生科技指数季检结果公布 比亚迪调入 阅文集团调出 调整将于6月6日生效[6][8] - 比亚迪被纳入后 恒生科技指数中汽车行业占比将超过20% 包括蔚来、理想、小鹏及小米等公司[8] - 宁德时代若上市首日市值进入恒生科技成分股前10名 最快可在6月初被纳入指数[3] - 目前挂钩恒生科技指数的基金规模为1146亿元 华夏恒生科技ETF规模达274亿元[9] 金融行业动态 - 国寿鸿鹄二期200亿私募基金准备入市 聚焦高股息大市值上市公司 A股和港股均为目标[12][13] - 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 审核周期缩短至最快12天 允许48个月内分期支付股份对价[14] - 中国3月减持189亿美元美债 持仓降至7654亿美元 央行连续六个月增持黄金[16][17] 行业趋势与投资策略 - 港股上市进程加速反映港交所争夺优质上市公司的战略 宁德时代案例具有示范效应[3] - 恒生科技指数成分股竞争力强 包括腾讯、阿里、美团、中芯国际等龙头企业[9] - 投资策略建议多元化布局 如新旧能源平衡、工作领域竞争对手股票对冲等[2][19]
很刺激的一周
表舅是养基大户· 2025-05-16 15:15
中美贸易和谈 - 短期来看中美和谈超预期但利好已基本被市场消化体现在融资余额转为净流出航运板块反弹见顶以及欧线集运价格转跌7% [3][4] - 中长期来看美国面临通胀压力沃尔玛计划提价部分商品可能出现两位数涨幅鲍威尔表态偏鸽暗示容忍阶段性通胀反弹 [5] - 中国4月社融数据偏弱信贷新增疲软央行在货政报告中已明确解释 [5] 银行股行情 - 公募新规导致银行股暴涨的说法缺乏逻辑时间点不符且基金经理尚未有明确调整计划公募对银行股配置相对于中证500和中证1000仍超配1 9%和2 4% [7][8][9] - 平安增持农行H股持股比例从9 9%提升至10 38%增持1 47亿港元建行H股获沪港通净买入10亿港元 [10][11] - 银行股上涨本质是高股息+分红确定性叠加低利率环境及险资OCI政策松绑银行股总市值突破10万亿创历史新高 [11][12] 理财产品与利率 - 理财子公司下调业绩比较基准部分产品降幅超100bps基准跌破2% [14] - 4月银行理财规模单月新增超2万亿环比增长7%总规模达历史峰值显示当前理财基准仍"过高"后续下调压力大 [15][16] - 无风险利率持续下行对股市形成利好 [17] 互联网巨头业绩 - 京东腾讯网易一季报超预期阿里略逊因云业务增速未达预期但股价跌幅收窄至4% [18] - 平台经济监管转向鼓励正面竞争市场监管总局召集京东美团饿了么强调良性竞争 [18] 港股市场动态 - 宁德时代港股IPO公开发售超购119倍募资规模扩大至46亿美元定价区间上限中国石化等参与认购 [19] - 港股吸引力提升因优质企业上市效率高且港币流动性泛滥HIBOR隔夜利率接近0 [20][21] A股改革 - 最高法与证监会印发文件强化执法司法保障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改革持续推进增强市场信心 [22][23] 资金动向 - 固收+组合筹备中未来两周可能推出 [27]
深度解读央妈的一季度报告
表舅是养基大户· 2025-05-11 22:07
央行一季度货币政策报告解读 第一部分:6篇专栏核心观点 - **专栏1:中期借贷便利(MLF)演变** - MLF将成为向银行定向输送流动性的主要工具,体现央行对基础货币投放机制的优化[6] - **专栏2:提振消费政策** - 5000亿再贷款工具已落地(5月9日披露细节),直接指向服务消费和养老金融领域[6][4] - **专栏3:中小企业融资成本** - 降低存款利率是核心手段,旨在缓解银行负债端压力传导至贷款端[6] - **专栏4:债券市场健康度** - 央行对市场现存问题提出三处"吐槽",但承认存在客观市场因素制约[6] - **专栏5:政府债务对比** - 通过中美日债务对比,隐含探讨国内加杠杆空间及对股票市场的潜在影响[6] - **专栏6:通胀机制** - 分析宽松货币政策与低通胀并存现象,关联拼多多"仅退款"模式对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6] 第二部分:其他15条关键内容 - **银行负债成本** - 存款利率与保险预定利率普降预期强烈,为后续政策重点[8] - **货币市场利率** - 一季度利率水平偏高,存在多重证据支撑该判断[9] - **贷款利率异常** - 3月新发放贷款加权利率环比12月上升,主因特定细分品种拉动[10] - **美元存款利率** - 部分期限美元存款报价大幅下行,或受窗口指导影响[12] - **财政存款变化** - 财政存款余额同比大幅增加,反映财政政策执行节奏[13] - **债券市场动态** - 企业债券增速下滑受债市波动拖累,政府发债则明显加速[14][17] - **央行操作调整** - 1月起暂停国债买入,关注后续重启时点[15] - **股票市场融资** - A股一季度IPO规模仅与小米、比亚迪港股再融资相当,显示股权融资低迷[18] - **保险行业压力** - 保费增速停滞,协议存款整改对资产端形成压制[19] - **行业贷款分化** - 分行业贷款增速差异或指向股票市场超额收益板块[20] 注:原文未提供具体数据指标,故未引用数值[1][2][3][5][7][16][21][22][23][24]
为什么继续看好股市?
表舅是养基大户· 2025-05-09 21:26
市场下跌原因分析 - A股80%个股下跌,节后首次调整,主要受三大利空影响:印度水坝重开导致地缘局势缓和,军工板块领跌[1] - 半导体龙头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一季报业绩不及预期且大基金减持,拖累芯片板块及恒生科技指数(两者权重合计10%)[1] - 美英达成贸易协议引发市场对中美谈判压力的担忧[1] 宏观经济与贸易数据 - 进出口数据展现韧性,但4月对美出口环比下降,东南亚出口上升,转口贸易趋势明显(90天豁免期)[2] - 市场已连续5日上涨,技术性调整需求显现[2] 股市看涨核心逻辑 - 政策层面首次高度强调股市财富效应,通过稳股市修复疫情伤疤效应(信心与预期管理)[11][12][13] - 逆全球化下供给过剩加速行业出清,龙头上市公司市占率提升(如光伏行业2023年全行业亏损20亿,PE降至0)[15][16][17] - 人口下行周期推动长期低利率环境(30年国债收益率1.8%),资金向高股息资产迁移(银行股分红率3%即具吸引力)[22][23][25][26] 行业与资产配置策略 - 产能过剩背景下聚焦龙头公司穿越周期能力,监管鼓励并购重组(手机、新能源车行业集中度提升案例)[16] - 投资全球化分散策略,同步看好港股及海外市场[26] - 建议优化指数结构,增加科技/互联网权重(当前沪深300估值显著低于标普500)[30] 市场机制改革建议 - 严格退市制度并配套投资者保护机制[30] - 落实《市值管理指引》季度跟踪,强制破净成分股提出解决方案[30] - 恢复常态化IPO及中概股回A,丰富做空工具抑制炒作(当前部分板块估值严重偏离)[30][31] 数据与事件跟踪 - 央行一季度货币政策报告待解读(含6篇专栏)[34] - 全球资产配置组合"表韭全球"发布跟投建议[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