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雪豹财经社
icon
搜索文档
“直男天堂”身价暴跌,虎扑到底哪儿错了?
雪豹财经社· 2025-06-09 13:37
虎扑发展历程 - 2004年由程杭在美国创建篮球论坛hoopCHINA,初期内容由程杭自己翻译撰写,专业程度高,吸引小众球迷群体[5] - 2006年因独家跟进王治郅回国消息一战成名,用户激增导致服务器常宕机[5] - 2012年整合三大垂直社区完成向综合体育门户转型,推出电商平台"识货"[6] - 2019年字节跳动以12.6亿元获得30%股份,估值达77亿元峰值[6] - 2023年被迅雷以5亿元收购,估值大幅缩水[2][11] 用户与社区文化 - 注册用户超1亿,男性占比90%以上[2] - 核心板块包括篮球区和步行街,后者以无主题自由讨论形成独特社区文化[6] - "直文化"基因深入骨髓,传递"不装、不躲、不停"的价值观[6] - 月活用户从2017年5500万降至2020年579万[10] 商业化尝试与困境 - 商业模式单一,广告业务占比60.78%[11] - 尝试线下篮球公园、自有赛事IP"路人王",但营销业务毛利率不足30%[7] - 试水游戏电竞但受资金技术限制无疾而终[7] - 孵化"得物"但仅持股15%,难以反哺母体[7] - 导购网站"识货"年交易额21亿元但利润率低[8] 核心挑战 - 缺乏顶级体育赛事版权,六轮融资22.6亿元难以参与版权竞争[10] - "去直男化"尝试引发核心用户排斥,强化标签又难吸引新群体[10] - 低质内容泛滥加剧用户流失,生态恶化导致变现困难[11] - 2016年和2019年两次IPO失败成为由盛转衰关键节点[11] 收购后发展前景 - 迅雷会员以男性技术偏好型用户为主,与虎扑用户重合度高[12] - 虎扑需迅雷解决技术迭代缓慢、资金不足等问题[12] - 迅雷试图通过收购突破用户粘性不足困境,向"工具+内容+社区"转型[12]
霸王交卷,单店失蹄
雪豹财经社· 2025-06-03 08:38
无论多么完美的故事都有时效 Fast Reading 作者丨黎晓 霸王茶姬股价连续两日上演过山车行情:5月最后一个交易日大跌9.59%,收于28.01美元,逼近28美 元的发行价;6月第一个交易日又强劲反弹9.93%,收报30.79美元,市值56.52亿美元。 5月30日美股盘前,霸王茶姬公布了上市后的首份财报:一季度总GMV达82.3亿元,同比增长38%; 净收入33.9亿元,同比增长35.4%;净利润6.77亿元,同比增长13.8%。 作为第一个在美股上市的中国现制茶饮品牌,霸王茶姬绕过了奶茶行业新品竞赛的繁多花样,避开 ■ 霸王茶姬公布上市后的首份财报:一季度GMV同比增长38%至82.3亿元,净收入同比增长 35.4%至33.9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13.8%至6.77亿元。 ■ 霸王茶姬的净利润率从2024年一季度的23.7%下降至2025年一季度的20.0%,单店月均GMV 持续下滑,同店GMV增长率连续两个季度为负值。 ■ 管理层解释,一季度净利润率下降部分归因于持续的品牌建设和营销投资,处于起步阶段的 海外业务也存在净亏损。 了鲜果茶的复杂供应链和高损耗,也不跟走极致性价比路线的雪王硬碰硬,而是 ...
饿了么的行业新战事:向一家AI公司进化
雪豹财经社· 2025-05-31 09:00
用AI改造外卖行业 作者 丨瀚星 外卖行业战火重燃迄今已逾百日,从美团京东的对垒,到饿了么挺进、行业变阵为"三国杀",变数 横生,入局最晚者却提速最快。 饿了么联合淘宝闪购虽然姗姗来迟,却跑得更快。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取得了超过4000万单的日 单量,成为外卖大战至今最引人瞩目的战报之一。 正在被悄然重塑的外卖市场格局背后,一个出人意料的重要角色开始被注意到,那就是AI。 这个能大幅提升外卖行业当下和未来效率的创新杠杆,正在成为这场争夺战的关键胜负手。 外卖的"含AI量"大幅提升 对外卖骑手来说,夏天一年之中最辛苦的几个月,不仅要在持续高温下奔波送餐,还要时常面对因 天气原因带来的设备问题。 饿了么骑手黄晓琴发现,每到天气炎热时,自己的智能手机就容易出现卡顿,原因是在配送路途中 长时间被暴晒而导致电池温度升高 夏天还会时常下雨 打湿手机屏幕 不仅操作不方便 还影响 长时间被暴晒而导致电池温度升高。夏天还会时常下雨,打湿手机屏幕,不仅操作不方便,还影响 骑手接单、点送达等。 为了帮助骑手解决这些痛点,饿了么上线了一款AI助手"小饿",这是国内首个基于大模型技术打造 的骑手端智能体。骑手原本需要自己操作手机界面, ...
没卷618,小红书电商在做什么?
雪豹财经社· 2025-05-29 00:27
不管开环闭环 重要的是满足用户需求 作者 丨胡新周 小红书电商"不卷618"? 5月28日,据多家媒体报道,整个6月,小红书电商将举办"友好市集开业活动",通过提供大额 券、流量激励等,为用户带来像赶集一样"好逛好玩又好买"的独特体验。 雪豹财经社发现,打开小红书个人页,原本的"购物"入口已经显示为"友好市集"。 小红书电商友好市集相关负责人表示,"友好市集不是一个活动,而是一种产品形态和标准。" 小红书友好市集的招商条款里,明确提出了三个"友好"标准——商品友好、服务友好、价格也友 好。 以商品友好为例,想要报名"友好市集"的商家,不搞噱头包装,既要在产品中彰显审美、设计、价 值感,也要确保材质、工艺、细节过关;不鼓励"短期冲单"的预售售价,而是要有真实可发的稳定 商品;不用模糊的描述误导用户下单 而是如实提供所有信息 商品;不用模糊的描述误导用户下单,而是如实提供所有信息。 从小红书电商发布的典型商家案例看,在小红书有7.7万粉丝的"洋洋乡村生活",坚持只卖天然成熟 的水果,顺丰发货,坏果包赔;运动服饰品牌"BEIN SPACE",设计出了可以一秒穿脱的户外工装 裤、可以三步收成掌心大小的便携皮肤衣,这是 ...
二次元“吃谷”,救活线下消费
雪豹财经社· 2025-05-24 07:04
抠抠搜搜的年轻人,为谷子一掷千金 Fast Reading 作者丨高越 赶场排队"吃谷" 今年五一,来自全国各地的"谷子"爱好者聚集到了二次元浓度最高的地方——上海南京东路。 百联 创趣场的万代魂店外已经绕着圈排起千米长队 钟旭志 化名 穿着印有高达图案的黑色定 ■ 今年五一,全国六个城市的二次元线下快闪活动多达158场,其中上海聚集了60多场。 ■ 二次元商业已成为线下零售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国各个城市,都有专属于年轻人的二次元 商业圣地。 ■ 年轻人买的不是商品,而是进入另一个世界的门票。 百联ZX创趣场的万代魂店外已经绕着圈排起千米长队。钟旭志(化名)穿着印有高达图案的黑色定 制T恤,排了5个多小时,只为买到心仪的特别发售高达商品。但好不容易入场后,他才发现手办早 已售罄。 身旁的同好告诉他,黄牛们从前一天就开始夜排了,代购费用一路从30元涨到了近200元。 刚开业的卡游首家城市旗舰店内,则集结了一批"小马宝莉"爱好者。他们排队1小时,买下一堆卡 牌,抽出来发现全是普通卡后,还要重新挤入里三层外三层的包围圈,直到抽出一张"SSR",才算此 行不亏。 上海的南京东路,聚集了泡泡玛特、卡游旗舰店及数量众多的 ...
一声“嘎嘣脆”,一部零食经济学
雪豹财经社· 2025-05-21 23:34
抖音,正成为消费趋势风向标 Fast Reading 作者丨高越 坐在蒙古包里,身穿传统民族服饰的主播举起一片大如羽扇、薄如纸片的牛肉干脆片,几乎挡住了 半张脸,"吃起来像薯片一样",嘎嘣脆。直播间最醒目的背景是一块"呼伦贝尔原产地直播"的牌子, 左下角还在不断跳出观众提问。 平均每一天,有15000桶牛脆脆从哈尼牧场工厂内不断运转的生产线上新鲜出炉,封袋装箱,被送到 全国各地的消费者手中。 今年五一,抖音电商成为年轻人消费趋势的风向标。内蒙古的顶流牛肉干、酱牛肉等成为居家、出 游的必备零食之一,也有很多像牛肉干一样有地方特色的特产出圈,完成了向大众零食的蜕变。 ■ 吃起来像薯片一样嘎嘣脆的牛肉片,让原本是地方特产的牛肉干成了一款复购强、受众广的 大众零食。 ■ 一场突发奇想的草原直播,让探味草原当天的成交额冲到了300万元。 ■ 依托抖音平台,商家发现好生意,消费者发现好商品,共同铸就健康的商业生态。 据抖音电商数据,"零食""出游美食""野餐"在五一期间相关搜索量提升127%,内蒙古奶皮子成交额 同比增长6.8倍,荣昌卤鹅成交额同比增长31倍,海南清补凉成交额同比增长135倍。 花了近半年时间,尝试过几轮 ...
B站盈利背后:优质内容正在成为一种硬通货
雪豹财经社· 2025-05-21 17:23
核心观点 - B站通过平衡社区生态与商业化,在2025年Q1实现连续第三个季度Non-GAAP盈利,广告与游戏业务高速增长,毛利率持续优化 [4] - 公司DAU与MAU分别环比增加370万和2800万,达到1.07亿和3.68亿,月活用户数创历史新高,日均使用时长达108分钟 [4] - 在流量红利枯竭时代,B站成功维持社区氛围同时实现自我造血 [6] - 优质内容成为平台不可替代的核心财富,AI和文旅相关内容表现突出 [15][16] - 用户增长趋势显示未来视频领域机会在于内容质量而非数量 [20] 财务表现 - Q1营收70亿元,同比增长24% [13] - 毛利润25.39亿元,同比增长58% [13] - 毛利率36.3%,较去年同期增长8个百分点 [13] - 经调整净利润3.62亿元 [13] - 增值服务营收28.1亿元,同比增长11% [11] - 广告业务营收20亿元,同比增长20% [11] - 移动游戏营收17.3亿元,同比增长76% [11] 业务发展 - 增值服务作为基本盘实现两位数增长,主要来自直播、大会员等收入 [11] - 广告业务连续多季度保持20%以上增速,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11] - 游戏业务高增长得益于《三国:谋定天下》,上线半年下载量超690万,总收入超1.32亿美元 [12] - 150万UP主在平台获得收入,花火商单UP主数量同比增长16% [22] - UP主通过充电获得的总收入同比增长200% [24] 用户与内容 - AI内容日均播放时长同比增长超100% [16] - 五一前"旅游"相关搜索量环比增长45.5% [16] - 河南和山西文旅厅账号搜索量分别环比增长50倍和20倍 [18] - 专业测评内容转化率高,如一条151万播放视频带动GMV超969万 [23] - Z+世代用户对专业内容认可度高,客单价达7000元的产品单条视频转化450台 [23] 商业化建设 - 完善商业化基建,包括生态策略、广告产品、商业技术等升级 [27] - 建立平台、创作者、品牌方三方共赢的生态 [24] - 专业内容深度种草价值被广告主认可,形成正向循环 [23][24] - 充电专属功能成为UP主重要变现渠道和粉丝运营工具 [24]
AI 短剧:看起来很美,拍起来很难
雪豹财经社· 2025-05-18 22:27
59分的超级PPT Fast Reading 作者丨高越 4月19日的首个机器人马拉松,20个大大小小的机器人上演了一场略显滑稽的比赛。有的横冲直撞碰 坏了围挡,有的晃晃悠悠走不准直线,还有的刚起步就一屁股坐在地上。 这仿佛是一种隐喻:当火热的AI被各个赛道拥抱,比梦想更先落地的,可能是略显冰冷的现实。 在各个平台上大量涌现的AI短剧也不例外。它们大多以奇幻、玄幻与科幻题材为主,普普通通的职 场打工人可以幻化成各种动物,或者去另一个世界送外卖,甚至作为巨变下的幸存者进入未来世 界。 ■ 许多从业者亲身入局后才发现,看起来很美的AI短剧,与人们的想象存在不小差距。 ■ AI工具的确可以帮助制作者缩短制作周期、降低制作成本,但AI短剧仍被技术和商业化的难 题困住。 ■ 从业者们的集体判断是,如果AI技术在一年内有突飞猛进的变化,AI与短剧也许能碰撞出更 多可能,但提前布局需要大量资金、人才和试错空间。 2025年下半年,将迎来AI短剧的井喷。但在风风火火的热闹之下,更多的是59分的作品和空空如也 的钱袋。 59分的"PPT式短剧" 真刀真枪尝试之后,短剧制作人、导演周鑫(化名)发现,AI短剧跟他想象中的不太一样。 ...
中国移动互联网最值钱的那个按钮,是如何变“蓝”的?
雪豹财经社· 2025-05-15 18:17
零售业竞争格局演变 - 淘宝App一级流量入口被视作中国移动互联网最具商业价值的交互入口,2025年其外卖业务入口意外成为焦点[2] - 京东与美团在即时零售领域展开全面竞争,京东日订单量一周内从500万翻倍至1000万,美团则强化闪购业务营销[4] - 阿里通过淘宝端内整合饿了么能力体系,将"小时达"升级为"闪购"一级入口,6天后淘宝端口日订单突破1000万[4] 平台战略调整 - 淘宝历史上曾通过"淘点点"推广外卖业务,2018年收购饿了么后保留入口但未重点运营[7] - 阿里此前将即时零售业务置于二级入口,因效率评估严格且本地生活商业化优先级较低[8][9] - 美团在外卖战争胜利7年后才将闪购列为战略重点,反映即时零售前期发展缓慢[9] 行业增长驱动因素 - 中国即时零售GMV从2016年116亿元爆发式增长,预计2025年达1-1.5万亿元(2022年的3倍),2030年达2万亿元[11][13] - 美团活跃商家从2017年440万增至2024年1450万,交易用户从2.7亿增至7.7亿,反映市场基础扩大[12] - 线下零售业态(如盒马、小米之家)实现线上线下同价并降低配送门槛,加速与平台融合[11] 商业模式迭代 - 淘宝从"货架逻辑"转向"场景逻辑",通过"远-中-近场"全渠道覆盖重构零售场域[13] - 即时零售早期受高履约成本限制,2025年因社区团购、前置仓等模式成熟迎来爆发[11] - 头部平台积极布局线下实体,美团上线大药房、升级小象超市,阿里整合盒马与菜鸟驿站[11]
独家|刘强东重构京东的30个月
雪豹财经社· 2025-05-13 21:37
刘强东的 all in, 已经到了next level 作者 丨瀚星 刘强东坐镇一线,京东开战 2025年至今,刘强东是极少数仍频繁出现在业务一线的大厂创始人。 与那些退出公司日常运营、只把握大方向而不再参与具体事务的大公司创始人不同,在京东成立将 近30年之际,京东集团创始人、董事会主席刘强东对公司的倾力投入(all in)反而提升到了一个更 高的档位。 在明确战略聚焦的基础上,刘强东亲自坐镇一线业务,快速部署决策,以"战略制定者+战术教官"的 双重角色深度介入业务运营。从2024年至今,京东多项战略和业务决策的制定都是在这样的背景 下,由刘强东直接拍板出台的,包括但不限于: 1 )正式进军外卖市场,对 " 品质堂食餐饮商家 " 免佣金,并提出将逐步为京东外卖全职骑手缴纳五险 一金; 2 )在外贸环境出现变化后,提出以 2000 亿专项扶持资金帮外贸企业转内销; 3 )连续八次为 京东员工涨薪; 4 )推动京东启动史上规模最大校招; 5 )晋升多名核心高管,包括京东集团 CEO 许 冉、京东物流 CEO 胡伟等,以期强化管理层稳定性,维持决策效率; 6 )一线员工不允许外包,自 5 月起未来 3 个月将招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