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36氪
icon
搜索文档
突破钙钛矿量产瓶颈,这家苏州设备企业获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早起看早期
36氪· 2025-06-18 08:18
公司融资与技术发展 - 光素科技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 由嘉御资本领投 中肃资本和苏高新天使基金参投 资金将用于钙钛矿喷墨打印设备技术升级及配套墨水材料研发 [4] - 公司成立于2024年 专注于晶硅钙钛矿叠层电池制造环节 其喷墨打印设备已在国内率先实现商业交付 并在多家头部光伏企业中试环节投入实际应用 [4] - 公司正从纯设备销售向"设备+墨水"模式转型 专用墨水的开发将重构商业模式 [5] 行业背景与痛点 - 主流晶硅电池效率提升困难 钙钛矿-晶硅叠层技术因理论发电效率更高成为行业新方向 国内外龙头企业纷纷投入研发 政策层面也给予支持 [4] - 量产面临设备瓶颈 传统工艺会造成电池边缘材料浪费 生产速度跟不上现有产线 容易污染电池表面 无法适应晶硅电池表面特有绒面结构 [4] 技术突破与优势 - 公司选择喷墨打印作为技术突破口 该工艺像精密打印机一样沉积材料 避免传统工艺缺陷 能精准实现电池绒面结构的保形 生产速度与现有产线完全匹配 [5] - 技术转化难度极高 钙钛矿材料容易堵塞喷头 单次故障损失可达数万元 团队经历数十次喷头堵塞后形成独家方案 成为国内唯一能保证设备交付且长期稳定运行的服务商 [5] - 产品线覆盖从基础研发到量产的全链条需求 量产设备支持叠层钙钛矿 柔性钙钛矿等多个新型技术路线 [5] 竞争格局与挑战 - 全球钙钛矿设备领域欧美企业仍占主导地位 公司突破在于将国际经验与本土需求深度结合 [5] - 传统光伏设备巨头对该领域关注度提升 某上市公司年初组建专项团队 招聘需求明确列出相关工艺经验 [6][7] - 行业存在潜在挑战 部分客户要求设备兼容多种墨水材料 这与公司耗材战略需要协调 [6] 团队背景 - 核心团队来自中科院及国际半导体设备企业 在泛半导体工艺设备领域积淀超过二十年经验 [7] - 创始人王迎松博士早年在中科院完成光学研究 后赴德国从事激光技术开发 在国际半导体企业主导过多款高端设备研发 [7] 投资人观点 - 嘉御资本认为钙钛矿-晶硅叠层是光伏技术迭代重要方向 喷墨打印在叠层电池生产中展现出巨大潜力 也可应用于显示 半导体 锂电 增材制造等场景 [8] - 中肃资本表示硅基钙钛矿叠层太阳能电池是下一代光伏技术 设备和材料为最关键部分 公司研发的设备解决了钙钛矿叠层电池制作的关键工艺难点 [9]
8点1氪:印媒公开空难幸存者走出火场新画面;品牌方回应黄子韬卫生巾被曝现黑色异物;罗马仕因燃烧风险宣布召回超49万台充电宝
36氪· 2025-06-18 08:18
公司上市动态 -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书,联席保荐人为中金公司、广发证券香港 [2] - 北京海致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书,联席保荐人为招银国际、中银国际、申万宏源香港 [3] - 岸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B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书,联席保荐人为中信证券、招银国际 [4] 消费品与召回事件 - "朵薇"品牌卫生巾被消费者投诉发现黑色异物,品牌方已收到产品并跟进处理 [6][7] - 深圳罗马仕科技有限公司召回2023年6月5日至2024年7月31日期间制造的移动电源产品共计491745台,因电芯原材料问题可能导致过热或燃烧风险 [6] 资本市场与股价波动 - 美团CEO王兴减持573.7万股理想汽车股票,套现超6亿港元,持股比例从20.94%降至20.61% [12] - 华阳新材澄清不具备稀土永磁概念属性,主营业务为铂铑钯等贵金属回收加工业务 [14][15] 科技与AI行业动态 - AI陪伴硬件初创公司Robopoet珞博智能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由上影新视野基金与金沙江创投联合领投 [10] - 20余家AI企业在港交所排队候审,2023年以来已有20家AI企业在港上市,总市值突破2800亿港元 [11] - 软银出售T-Mobile股份筹资48亿美元,计划向OpenAI注资至多300亿美元并合作投资数据中心 [16] 企业财务数据 - 达梦数据1-6月预计实现营业收入4.95亿元-5.13亿元,同比增长40.63%-45.74% [17] - 甬矽电子预计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9亿元到21亿元,同比增长16.60%到28.88% [18] - 京仪装备预计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6.9亿元至7.2亿元,同比增长36.54%至42.48% [19] 新产品与技术 - Rokid Glasses智能眼镜实现全球首个可支付功能,内置支付宝"看一下支付",全球订单量超25万台 [20] - 格拉斯哥大学展示新技术,利用脉冲激光束无创穿透成年人脑部,为新型大脑成像提供可能 [12] 行业趋势与政策 - 香港上半年IPO募资额同比暴涨711%,其中不少新上市公司来自科技行业 [11] - 谷歌在印度扩大AI主导的欺诈检测技术研发,成立安全工程中心以应对数字欺诈问题 [16]
中国最「抽象」的省,怎么干成了文化悍匪
36氪· 2025-06-18 08:18
河北文旅营销策略 - 核心宣传语"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通过洗脑式重复形成强记忆点 [5][17][22] - 采用全球化投放策略,在美国、日本、新加坡等20+国家及港澳地区铺设LED屏与横幅 [35][44][51] - 借助高铁站场景化营销实现京津冀区域全覆盖,并延伸至全国交通枢纽 [22][24] 传播效果数据 - 端午假期石家庄机票订单同比增长14%,景区门票订单量激增193% [138] - 宣传内容覆盖抖音、小红书等6大平台,相关话题播放量超10亿次 [42][47][53] - 海外传播产生破圈效应,包括荷兰电车站、欧洲议会等地标场景 [8][45] 特色旅游资源 - 拥有12个5A级景区,包括山海关、避暑山庄等传统景点 [123][124] - 河北美院"霍格沃茨"建筑群日均接待游客超5000人,门票收入达10万元/天 [80][87] - 魔幻地标矩阵:1:1狮身人面像(已拆除)、石家庄凯旋门等争议性景观 [94][102][105] 文化IP打造 - 摇滚文化标签显著,石家庄相关音乐作品年播放量破5亿次 [133] - 邯郸成语文化衍生300+文创产品,带动文旅消费增长37% [132] - 正定夜市单日客流峰值达8万人次,美食话题抖音播放量3.2亿 [134][137] 行业竞争态势 - 引发山西"周末出河北"、东北三省跟进同类口号 [140] - 形成"文旅+抽象艺术"独特定位,差异化避开传统景区同质化竞争 [90][113] - 通过UGC内容裂变,用户自发创作占比达宣传总量的68% [72][77]
90亿美元,「IP祖师爷」买了最后一颗「子弹」
36氪· 2025-06-17 21:30
迪士尼收购Hulu交易 - 2025年6月10日公司宣布以4.387亿美元收购Hulu剩余33%股权,累计支付超90亿美元完成全资控股[3][4] - 交易源于2019年713亿美元收购21世纪福克斯时取得Hulu 67%股权,原约定2023年以275亿美元估值收购剩余股权,但卖方康卡斯特因用户增长至4820万要求估值提升至400亿美元[4] - 最终经独立评估师调解以接近原定价格完成交易,消息公布后公司股价上涨2.65%[5] 用户规模与内容整合 - Hulu用户达5470万,与公司原有1.2亿用户合计接近Netflix巅峰3亿规模[4][19] - 合并后内容库将占美国SVOD市场24.6%份额,超越Netflix的16.6%[6] - Hulu的ARPU值12美元高于Netflix的11.7美元,是Disney+的近两倍[6] - 公司计划加速Disney+与Hulu后台技术、用户界面和订阅套餐的整合,探索"超级APP"可能性[6][25] 财务表现对比 - 公司流媒体业务2024Q2首次盈利4700万美元,2025Q2增至3.36亿美元,但同期Netflix净利润达28.9亿美元[8][23] - Disney+累计亏损超114亿美元,2024Q2盈利主要依赖ESPN+贡献,剔除后仍亏损1900万美元[23][24] - Netflix 2024年营业利润首破100亿美元,但2013-2025年内容预算从23亿飙升至180亿美元[23] 战略布局演变 - 公司构建"三驾马车"业务矩阵:Disney+(家庭)、Hulu(成人)、ESPN+(体育)[17] - 2005-2020年通过收购皮克斯(74亿)、漫威(40亿)、卢卡斯影业构建IP矩阵,市值从560亿增至2310亿[12] - 2017年启动Disney+应对Netflix冲击,2019年收购福克斯获取Hulu控股权被视为关键防御武器[15][16] 行业竞争态势 - Netflix通过数据驱动原创内容模式颠覆传统影视业,2018年市值首超迪士尼[21] - 华纳兄弟Discovery+与HBO Max合并后用户从9760万降至9580万,反映平台整合难度[7] - 行业面临内容成本高企难题,Netflix长期债务峰值达147亿,公司采取裁员(2023年裁7000人)等降本措施[9][23]
00后「逼疯」旅行社
36氪· 2025-06-17 21:30
旅行社与大学生群体的冲突现状 - 旅行社反映大学生群体信用问题突出且维权意识强烈,例如因接送机距离争议直接报警并举报至文旅局[5][8][10] - 学生投诉旅行社存在宣传与实际服务严重不符的问题,如承诺的越野车变成破旧五菱宏光、隐藏区间车费用等[15] - 双方矛盾激化表现为学生通过社交媒体曝光旅行社问题,而旅行社则抱怨学生要求过高且情绪化[16][17][19] 大学生消费行为特征分析 - 2025年中国高校毕业生将达1222万,就业压力导致其消费时极度注重资金安全与性价比[23][25][26] - 旅行消费被学生视为高风险场景,会严格审查合同细节并提前收集避坑信息[28][34][36] - 信息获取能力极强,会通过知乎、小红书等平台验证旅行社资质和口碑[35][36] 旅行社行业现存问题 - 70%差评源于未提前说明关键信息,如变相购物点、住宿条件缩水等[37][38] - 服务模式仍采用传统B端思维,缺乏对年轻用户透明度和尊重的重视[45][46] - 面临成本控制与舆情风险双重压力,一个差评可能导致平台限流等严重后果[51] 供需双方核心诉求差异 - 学生方要求:风险可控(47)、服务透明(48)、拒绝套路化宣传(49) - 旅行社诉求:流程标准化(51)、减少临时变更(51)、避免舆论危机(51) - 本质是传统服务模式与Z世代审慎消费文化的碰撞[42][43] 行业转型方向 - 服务逻辑需从"导游主导"转向"用户主权",建立赋能式体验[54] - 价格与服务需对等,学生群体应理性看待特价产品的服务边界[55][56] - 双方需超越对立思维,构建基于透明规则的新型合作关系[52][53]
换血、嗑药、砸钱,硅谷富豪流行「续命潮」
36氪· 2025-06-17 21:30
硅谷富豪的抗衰老探索 - 布莱恩·约翰逊创立"蓝图(Blueprint)"项目,通过监测全身70多个器官并定制生命算法来优化健康[9] - 其衰老速度指标为0.54,意味着12个月中仅衰老6个半月,宣称拥有37岁心脏、28岁皮肤和18岁体能[18][20] - 提出"逆龄奥运会"概念,通过DNA技术量化全球参与者的衰老速度并排名[16] 前沿抗衰技术与疗法 - 每日服用111片补剂,采用基因疗法、近光/红光疗法、HRV疗法、高频电磁刺激等非常规手段[20][22] - 因与儿子的换血疗法引发伦理争议,但辩称其安全性高于日常快餐危害[22][24] - 强调量化衰老系数的科学价值,将自身衰老速度从基准值1降至0.54[20] 科技巨头在抗衰领域的布局 - 谷歌旗下Calico、贝索斯和扎克伯格各投资30亿美元成立生物公司,马斯克开发脑机接口寻求人机共生[7] - 硅谷富豪普遍将抗衰视为技术突破方向,试图用科技解决"死亡"这一终极问题[6][8] 可普及的健康管理建议 - 提出"吃好睡好锻炼好"核心理念,建议996人群保持8小时睡眠并预留锻炼时间[15][30] - 推荐关注睡前静息心率(如布莱恩本人保持44次/分钟),并通过早晚餐时间优化消化与睡眠质量[28][29]
「销冠」罗马仕,被赶出大学
36氪· 2025-06-17 21:30
产品质量与安全事件 - 罗马仕20000毫安充电宝被多所高校曝光充电时更容易爆炸,引发"北京多所高校禁用罗马仕充电宝"热搜,阅读量近7000万,近140家媒体发布相关内容 [3][6] - 公司官方声明承诺对经权威机构鉴定存在缺陷的产品依法承担全部责任,并向师生及公众致歉 [3][8] - 2019年曾因电芯缺陷召回3792个存在过热燃烧风险的充电宝 [8] - 黑猫投诉App显示2400余条投诉,涉及鼓包、无法充电、商家拒退款等问题 [10] 市场表现与品牌声誉 - 罗马仕连续11年蝉联天猫"双11"移动电源品类销量冠军,被称为"国民充电宝" [13] - 母公司七千猫集团官网展示多项质量认证,但电池生产授权方三星SDI曾导致Note 7和iPhone自燃事件 [10] - 多次因虚标价格、销售不合格产品被处罚 [9] 海外市场布局与竞争格局 - 产品覆盖全球80多个国家,菲律宾Shopee/Lazada/TikTok年营收超2亿元,南非连续五年线上销量第一 [13] - 主要竞争对手安克创新2024年营收247.10亿元(2022年142.51亿元),市值近600亿元 [15] - 另一对手绿联科技2024年营收61.70亿元(2021年38.39亿元),市值210亿元 [15] - 罗马仕专攻新兴市场,与安克创新(高端)、绿联科技(中端)形成差异化 [15] 行业背景与发展趋势 - 2011年iPhone 4S不可拆卸电池设计推动移动充电宝需求 [12] - 罗马仕2012年成立后推出10000毫安产品,首月销量超1万台 [13] - 行业从增量转向存量市场,未来可能面临安克创新、绿联科技的激烈竞争 [16]
张雪峰是人生路上的收费站
36氪· 2025-06-17 18:08
高考志愿填报市场分析 市场规模与商业机会 - 高考志愿填报服务价格显著上涨,张雪峰直播间两档服务(11999元/17999元)去年售出2万个名额,今年涨价1000元后20分钟内售罄[4] - 行业市场规模过去十年增长十倍,新三板公司旭德教育一对一咨询业务毛利率达78.3%,百年育才规划咨询业务毛利率高达89.34%[35] - 全国现存1300多家相关企业,近70%集中在河北,反映高考大省需求集中[34] 政策与机制演变 - 志愿填报机制经历两次重大变革:1995年从估分报志愿转向知分报志愿,2008年从梯度志愿转向平行志愿[10] - 新高考模式下志愿数量激增:辽宁可填112个专业志愿,四川理论最多可填270个专业志愿(45个院校组×6个专业)[14] - 内蒙古取消实行20年的动态排名机制,2025年起全面采用平行志愿模式[9] 行业供需矛盾 - 高校专业数量从309种增至845种,但985/211院校数量保持115所不变,导致专业选择权重超过学校[16] - 专业设置滞后产业需求,如2011年计算机被列为红牌专业,但随后十年成为高附加值产业核心[24] - 产业波动影响专业热度,2017年60多所高校开设电竞专业,但2022年行业首次出现收入下滑[25][26] 人才定价机制 - 高薪岗位集中于两类企业:具备持续盈利能力的互联网大厂(如比亚迪2022年营收4000亿后吸引800名清北毕业生)和新兴技术领域公司[27] - 行业上升期创造阶段性人才紧缺,如2012年后深度学习研究者供给不足推高薪资[28] - 专业选择与行业景气错配现象普遍,如2012年金融专业毕业生遭遇银行业降薪,材料专业反而受益新能源投资热潮[25] 信息不对称催生服务需求 - 新高考模式下"专业+院校"和"院校专业组"两种填报体系大幅增加复杂性,咨询机构通过信息整合创造价值[14][16] - 头部机构服务内容集中于规则解读(如18999元套餐含基础扫盲和填报方案),但效果验证周期长达四年[37] - 专业认知偏差普遍存在,如轻化工程(造纸)等名称迷惑性专业加剧信息差[17]
格力突发,董明珠罕见地「松手」了关键业务
36氪· 2025-06-17 18:08
核心观点 - 董明珠卸任珠海零边界集成电路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及董事长职务,由李绍斌接任,标志着格力可能正在进行一场深层次的权力交接[7][8][9] - 格力芯片业务已成为公司第二大盈利来源,2024年收入150亿元(同比增长50%),净利润35亿元(同比增长75%),占总利润近11%[15][16] - 董明珠的卸任并非简单人事变动,而是格力从"强人驱动"向"制度与梯队"治理模式转型的关键信号[43] 格力芯片业务发展 - 零边界公司成立于2018年,注册资本10亿元,专注工业级32位MCU、AIoT SoC与功率器件研发,采取Fabless模式[11][12][13] - 出货量从2019年开始快速增长:2019年破千万颗,2021年超7000万颗,2022年突破1亿颗[15][28] - 2024年碳化硅芯片工厂落地,建成全球第二大、亚洲最大全自动化化合物芯片工厂[31][32] 战略转型特征 - 格力坚持全栈自研芯片路径,与美的、小米等企业采用外部投资模式形成差异[30] - 董明珠自2023年起陆续退出多个子公司法人/董事职务,呈现渐进式权力交接特征[39][40] - 接任者李绍斌为格力体系培养的技术官僚,历任研发部门、总裁助理至副总裁[41][43] 治理模式演变 - 公司正在构建"平台协作"新治理逻辑,从创始人意志转向制度化运营[43] - 此次人事调整被视为格力制度韧性的压力测试,而非衰落信号[43] - 未来格力可能更注重组织治理而非个人影响力,实现可持续发展[44]
再次延期后的期限将至,TikTok在美下架会重演吗?
36氪· 2025-06-17 18:08
TikTok的现状与挑战 - TikTok海外月活跃用户首次突破10亿大关[5] - TikTok Shop电商业务成为重要营收引擎,年GMV超越英国市场四年成绩[10] - 2025年电商团队制定了近100%增长目标,美国市场增速目标接近200%[11] 商业化与扩张策略 - TikTok选择"大而不倒"路径,通过扩大影响力对抗封禁风险[4][8] - 平台在年轻用户中积累影响力,成为美国总统候选人拉拢选民的工具[9] - 全托管模式在美区黑五大促期间GMV同比增长187%,超越平台整体增速[14] 电商业务面临的困境 - 特朗普关税政策导致全托管商品价格涨幅接近3倍,超过亚马逊和Temu[12] - 价格波动导致消费者观望或转向其他平台,商家直播时长和销量大幅下降[12] - 半托管商品同样涨价,只有部分海外仓商品维持原价[15] 地缘政治风险 - 平台面临交出控制权或股权的可能性,封禁风险相对较小[18] - 特朗普政策不确定性加剧,可能延长字节跳动剥离TikTok资产的期限[18] - 中国出海企业需将政企关系作为首要考虑因素[19] 行业对比与商家反应 - 快手海外业务选择巴西市场,经营利润首次转正[20] - 美团Keeta和蜜雪冰城出海避开美国市场,选择多地押宝[21] - 商家信心受挫,部分考虑回归亚马逊等更稳定平台[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