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

搜索文档
每手分红超200元!新一波“红包雨”来了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2 23:11
监管新规推动分红潮提前爆发 - 监管层要求上市公司构建"中期+年度"双分红体系,导致2025年中期分红潮较往年提前,截至7月31日已有数十家公司披露计划,其中至少9家为上市以来首次中期分红 [1] - 药明康德首次推出中期分红方案,拟每手派息35元;东鹏饮料中期分红力度更大,每手派息250元,加上年度分红后年内累计每手分红达475元 [1][5] - 高成长企业如宁德时代同样加大分红力度,2025年中期每手分红100.7元,总额45.73亿元,接近2022年同期的3倍 [5] 上市公司分红频次与力度显著提升 - 2024年以来一年多次分红的公司数量从2023年的约200家激增至近900家 [1] - 2024年全年分红总额达2.39万亿元(含中期分红),同比增长7.2%,近五年累计分红超10万亿元 [12] - 国有企业为分红主力,2024年近千家国企合计分红1.5万亿元,占全市场62.8%,其中六大行分红4206.8亿元,"三桶油"分红1819.7亿元 [13] 首次中期分红与高增长案例涌现 - 药明康德、亚翔集成等9家公司首次实施中期分红,药明康德年内累计每手分红达168.2元(含特别分红) [7][8][9] - 亚翔集成2025年中期每手派息100元,与年度分红持平,年内累计分红力度达2023年的10倍 [9] - 部分公司年度分红增幅显著:九号公司-WD每手分红从284元增至1131元(+298.24%),中远海控从23元增至103元 [12] 行业分化与政策建议 - 民营公司如美的集团、吉比特积极响应分红,每10股派35元 [14] - 专家建议对成熟期企业提高分红要求,而对科创类企业应允许其优先投入创新资金 [14] - 2024年实施中期分红的公司达676家,接近此前四年总和(2020-2023年合计692家),预计2025年数量将进一步增加 [10]
净利润暴跌59%!伯克希尔重大发布,巴菲特严厉警告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2 23:11
8月2日,伯克希尔·哈撒韦发布最新财报。 财报显示,2025年第二季度实现营收925.15亿美元,上年同期为936.53亿美元;归属于伯 克希尔股东的净收益为123.70亿美元,上年同期为303.48亿美元, 净利润暴跌59% 。 | | | 1901 | | | | | | --- | --- | --- | --- | --- | --- | --- | | Total costs and expenses | | 79,384 | | | 79.625 | | | Earnings before income taxes and equity method earnings | | 19,495 | | | 37,885 | | | Equity method earnings (losses) | | (4,745 | | | 252 | | | Earnings before income taxes | | 14,750 | | | 38,137 | | | Income tax expense | | 2,293 | | | 7,639 | | | Net earnings | | 12,457 ...
1死1伤,特斯拉致命车祸被裁定赔偿超17亿元,马斯克回应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2 16:00
特斯拉自动驾驶事故责任裁定 - 美国佛罗里达州陪审团裁定特斯拉需为2019年Model S致命车祸承担部分责任,判令支付约2.43亿美元赔偿金(约合17.52亿元人民币)[1] - 赔偿金包括1.29亿美元补偿性赔偿金(特斯拉承担33%责任)和2亿美元惩罚性赔偿金[1] - 特斯拉CEO马斯克表示将对裁决提起上诉[1] - 特斯拉认为事故责任全在驾驶员,因超速、脚踩油门且未注视路面,与自动辅助驾驶无关[1] - 陪审团认为自动辅助驾驶未能在驾驶员分心时提醒或接管,且未预见道路终止风险[1] 特斯拉股价表现 - 截至8月1日收盘,特斯拉股价下跌1.83%,报302.63美元/股[2] 行业影响 - 该案裁定可能对特斯拉及整个自动驾驶行业产生深远影响[1] - 美国已有多起针对特斯拉自动驾驶系统(包括自动辅助驾驶与完全自动驾驶)的诉讼正在进行中,多与事故发生时系统启用状态有关[1]
达利欧退隐,七大投资原则备受关注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2 16:00
桥水基金创始人达利欧退休 - 桥水基金创始人瑞·达利欧出售剩余股份并离开董事会 标志一代投资传奇退隐 [1] - 文莱主权财富基金以数十亿美元交易获得桥水近20%股权 [2] - 达利欧在50年投资生涯中成功预判2008年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 旗舰基金2008年增长逾14% 2010年收益率超40% [2][5] 达利欧投资哲学与桥水业绩 - 达利欧提出五大驱动力量理论:债务/货币/经济周期 内部秩序周期 外部秩序周期 自然力量 人类创造力 [5] - 桥水资产管理规模从2019年1680亿美元缩水至2024年921亿美元 旗舰基金Pure Alpha五年累计收益率仅5.9% 但2024年回报11.3% 2025年上半年达17% [6] - 达利欧七条投资原则包括理解经济机器运作机制 建立多元化配置 通过异议压力测试观点等 [10] 债务危机预警与争议 - 达利欧预测未来5年全球性债务危机概率高达65% 美元霸权或受冲击 [4] - 中银证券徐高批评达利欧用微观思维分析宏观债务 忽视美元霸权对美债的支撑作用 [7][8] - 达利欧"3%解决方案"遭质疑 徐高强调财政赤字合理性需结合具体宏观经济状况 [8][9] 桥水传承与未来展望 - 达利欧2022年移交控制权 2024年完成股份出售 桥水员工规模曾达1500人 [10] - 达利欧提出四条工作原则:思想精英文化 允许犯错但必须学习 极度求真透明 [10] - 达利欧强调未来三到五年五大力量将重塑世界 投资者需警惕市场情绪过热 [11]
官方:亮证奔驰女司机,不是公安部门某领导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2 16:00
根据提供的文档内容,主要涉及社会事件和法律问题,没有直接提及公司或行业相关的信息。因此,无法按照要求总结关于公司和行业的内容。以下是文档中主要的社会事件和法律讨论要点: 社会事件 - 广西防城港市发生一起奔驰女司机出示"行政执法"证件逼迫他人让路的事件,同车男子还透露了对方的家庭住址等隐私信息 [6] - 涉事网友将事件视频发布网络后获得超千万播放量,后被警方要求删除视频并道歉 [6] - 广西互联网辟谣平台澄清网传"亮证女"为公安部门某领导的消息不实 [4] 法律讨论 - 律师指出非法收集、泄露个人身份信息属于违法行为,情节严重的可追究刑事责任 [6] - 若女司机为公职人员,利用职务便利查询他人信息可能涉嫌滥用职权 [7] - 律师认为在公共场所拍摄他人行为一般不视为侵犯隐私,且出于公共利益考量不应禁止 [7] - 公安机关直接上门要求删除视频并道歉的行为可能存在滥用职权嫌疑 [7]
7000亿央企巨头,重组大消息!拟一次性收购13家公司,下周一停牌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2 12:55
央企重组 - 中国神华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国家能源集团持有的煤炭、坑口煤电、煤制油煤制气煤化工等相关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 [1] - 本次交易构成关联交易但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不会导致公司实际控制人变更 预计停牌不超过10个交易日 [3] - 重组将显著提升公司煤炭资源战略储备和一体化运营能力 改善业务重叠问题 对构建新型煤炭产供储销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3] 收购标的 - 拟收购13家标的公司 涵盖电力、煤化工、煤炭、运销、港口、航运、电商等多个领域 [5] - 标的中包含"明星"资产:中国神华煤制油化工公司拥有多项世界级示范工程 包括百万吨级煤直接液化、60万吨/年煤制烯烃等 [6] - 港口资产为国家能源集团专业化整合成果 包括黄骅港、天津港、珠海港及新成立的泰州港务 [6] 交易规模 - 业内推测此次交易金额有望跻身当前并购交易前列 [6] - 沪市近期已出现3单千亿级并购 包括国泰君安合并海通证券(976亿元)、中国船舶合并中国重工(1152亿元)等 [7] 公司业绩 - 2025年上半年预计归母净利润236-256亿元 同比下降13 2%-20 0% 主因煤炭销售量价齐跌 [9] - 截至8月1日A股市值7225亿元 股价报37 56元/股 [9] - 2024年现金分红近450亿元 分红规模位居A股上市公司前列 [10]
这些利息收入,拟恢复征收增值税→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2 12:55
债券市场增值税政策调整 - 自2025年8月8日起新发行的国债、地方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利息收入将恢复征收增值税 [1] - 采取"新老划段"方式 存量债券在2025年8月8日前发行的部分继续免征增值税直至到期 [1] - 此前政策对国债和地方政府债利息收入免征增值税 依据财税〔2016〕36号文件规定 [1] 市场反应与影响 - 政策公布后10年期国债250011收益率短暂上升1.1个基点 30年期特别国债2500002上行超1BP但很快回落 [2] - 具体增值税税率尚未明确 影响程度需市场长期再定价 [2] - 农商行人士认为税收对金融机构利润影响微小 对市场影响中性 [2] 政策背景与市场结构 - 央行在2025年第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指出税收制度影响债券市场利率形成和传导 [3] - 免税政策导致公募基金和理财资管产品短期交易意愿增强 加大债券市场收益率波动 [3] - 专家表示免征增值税政策目标已实现 采取"新老划段"方式有利于平稳过渡和市场健康发展 [3] 其他市场动态 - 7月新势力汽车销量数据显示零跑超5万辆 小米超3万辆 [4] - 世界黄金协会报告显示二季度全球黄金需求创新高 [4]
火狐浏览器,为啥不火了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2 12:55
火狐浏览器市场地位变化 - 2008年火狐浏览器用户数量达到巅峰,全球市场份额30% [1] - 2024年6月最新数据显示火狐市占率已降至2.37% [2] - 2004年凭借轻巧、简洁、安全、快速及附加组件优势从IE垄断中突围 [2] 市场竞争格局演变 - 谷歌Chrome凭借简单稳定、强兼容性及扩展生态在2012年超越火狐 [2] - 当前AI浏览器赛道呈现"巨头主导、新锐突围"格局,包括Chrome/Safari/Edge的AI升级和Perplexity/OpenAI等原生AI浏览器 [3] - 中国本土厂商如QQ浏览器、夸克浏览器积极参与AI浏览器竞争 [3] 技术发展趋势 - 现代AI浏览器普遍采用"Chrome开源内核+AI功能集成"模式,将AI聊天功能嵌入侧边栏或右上角 [3] - Perplexity的comet浏览器实现语音交互功能,用户可通过自然语言指挥浏览器工作 [2] - 浏览器正成为AI训练数据的关键采集器,OpenAI若收购Chrome将获得34.5亿用户数据 [3] 行业未来展望 - 业内将当前竞争称为"第三次浏览器大战",未来浏览器将以AI为核心但具体演进方向尚未确定 [3][4] - 数据主权和隐私保护成为厂商差异化竞争点,需应对"AI幻觉""深度伪造"等技术风险 [3]
21社论丨发挥中国产业和市场优势,在全球AI竞争中占据主动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2 12:55
人工智能+行动的核心意义 - 国务院审议通过《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强调推动人工智能在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的普及和深度融合,形成创新与应用良性循环 [1] - 人工智能发展方略从技术突破转向应用创新牵引的新阶段,技术价值需通过广泛融合体现 [1] - 类比蒸汽机和电力的历史作用,人工智能的真正威力在于与经济社会各领域的结合 [1] 人工智能+行动的战略定位 - 评价标准从模型跑分转向解决产业实际痛点和难点,本质是作为通用目的技术深度重塑经济活动各环节 [2] - 中国拥有产业体系完备、市场规模大、应用场景丰富的战略优势,构成全球竞赛的主场优势 [2][3] 产业体系对人工智能落地的支撑 - 中国拥有联合国全部工业门类,为人工智能提供广泛应用场景(如工业质检、新药研发、供应链管理) [3] - 深度嵌入实体经济可避免技术"空转",获得持续造血能力 [3] 市场规模对商业化的促进作用 - 超大规模市场是商业化加速器,小众需求也能支撑商业模式成立 [3] - 大规模应用产生海量真实数据,提升模型鲁棒性和泛化能力,形成"数据红利"正向循环 [4] 全球竞争格局与应用生态 - 人工智能竞争主战场转向应用生态,需以系统化视角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问题 [4] - 发挥中国产业、市场和场景优势,可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4]
广东:隐性债务连续四年清零,腾出空间,轻装上阵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2 11:14
经济增速与边际改善 - 2025年上半年广东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8725.40亿元,同比增长4.2%,连续三个季度回升[5] - 从2024年四季度到2025年二季度,广东GDP增速从3.5%升至4.2%,三个季度累计回升0.8个百分点[10] - 二季度广东制造业PMI为50.4%,重返扩张区间并高于全国同期49.7%的水平[1] 结构调整与动能切换 - 消费成为经济增长压舱石:2025年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5%,家具/家电/通讯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65.5%/44.9%/24.2%[13] - 外贸展现韧性:上半年进出口同比增长4%,AI相关产品进出口1.43万亿元增长22.1%,"新三样"出口增长28.89%[14] - 投资结构优化:工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从40.9%降至27%,2024年工业投资突破1.5万亿元占比37.2%创18年新高[15] 产业升级与创新突破 - 新能源汽车产量从2019年21.6万辆激增至2024年361.78万辆,五年增长十倍[21] - 2025年上半年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增长7.2%,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14.7%[24] - 高技术产品产量快速增长:储能用锂离子电池/工业机器人/民用无人机分别增长42.2%/34.0%/58.2%[24] - 2024年研发经费支出约5100亿元,是2015年2.8倍,研发强度达3.6%超过日德水平[29] 金融支持与债务管理 - 广东存量隐性债务自2021年起连续四年保持为零[2] - 科技金融突破:上半年科技保险提供风险保障3.11万亿元同比增长76%,并购重组金额780亿元居全国之首[32] - 专项债额度连续多年超5000亿元,2025年开展专项债券注资创业投资类政府投资基金试点[33] 区域协调与外贸转型 - 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至2.32:1,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1.7个百分点[27] - 保税贸易占贸易总量增至20.1%超过加工贸易,跨境电商形成"产业集群+电商"新模式[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