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21世纪经济报道
icon
搜索文档
美股深夜跳水,市值蒸发超1万亿美元;美联储9月降息概率大增,特朗普再次发声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2 07:58
美股市场表现 - 美股三大指数全线下跌,道琼斯工业指数跌1.23%,标普500指数跌1.60%,纳斯达克指数跌2.24%,创4月以来最大跌幅,美国股市市值蒸发逾1万亿美元 [2] - 大型科技股全线收跌,亚马逊跌超8%,谷歌跌1.51%,微软跌1.76%,特斯拉跌1.83%,英伟达跌2.33%,苹果跌2.50%,脸书跌3.03% [6][7] - 中概股多数收跌,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跌1.82%,蔚来涨2.67%,新东方涨1.22%,京东集团跌1.84%,百度集团跌1.98%,携程集团跌2.13% [7] 经济数据与政策影响 - 美国7月非农业部门新增就业人数7.3万,低于预期,失业率小幅上升至4.2%,5月和6月新增非农就业数据被大幅向下修正,5月从14.4万降至1.9万,6月从14.7万下调至1.4万 [8] - 美国7月制造业PMI指数为48%,低于6月的49%,劳动力市场迅速恶化,企业观望情绪加重 [9] - 美联储9月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从37.7%大幅升至75.5% [3] - 美国总统特朗普更新关税政策,对多个国家和地区征收"对等关税",税率从10%至41%不等,对加拿大的关税税率从25%上调至35% [9] 大宗商品与外汇市场 - 美元指数半小时内从100.23跌至98.66,振幅超过150点,最新报98.68,日内跌幅达1.38% [11] - 油价大跌,NYMEX WTI原油跌2.89%,ICE布油跌3.04%,INE原油跌2.86%,INE低硫燃料油跌2.51% [13] - 现货黄金大幅拉升,突破3360美元 [13] 公司财报与业务表现 - 亚马逊第二季度营收达1677.02亿美元,超出市场预期的1620.47亿美元,净利润181.64亿美元,每股收益1.68美元,均高于预期,但第三季度运营利润指引低于预期,AWS业务表现不及微软和谷歌 [7]
31省份半年报全部出炉,广东、江苏、山东GDP位列前三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2 07:58
区域经济格局 - 2025年上半年全国31省份GDP总量排名前三为广东68725.4亿元、江苏66967.8亿元、山东50046亿元 [2][5] - 东部省份经济总量保持领先优势,中部省份经济增速表现突出,西藏、甘肃和湖北增速排名全国前三 [2] - 湖北GDP同比增长6.2%,领跑中部省份,出口总额增长38.5%,对"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占比54.9% [7] 产业动能分析 - 全国27个省份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跑赢区域GDP增速,装备制造业及汽车、电子行业表现亮眼 [3][9] - 福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7%,装备制造业增长15.2%;湖南装备制造业增长12.2%,拉动工业增长4.0个百分点 [9][10] - 河南汽车制造业增长24.5%,电气机械增长21.2%;陕西汽车制造业增长27.9%,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30.3% [11] 新兴产业表现 - 广东高技术产品产量快速增长:新能源汽车14.7%、储能用锂离子电池42.2%、工业机器人34.0%、民用无人机58.2% [11][12] - 湖北高技术制造业增长14.4%,贡献工业增长27.5%,锂离子电池产量增长62.1%,电子元件增长53.0% [12] - 工业机器人行业进入重要发展周期,广东已成为国内最大智能机器人产业集聚区 [12] 重点省份发展亮点 - 福建消费零售总额12560.88亿元增长6.0%,工业增加值增长8.7% [6] - 北京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4.1%,设备购置投资增长99.0%,工业增加值增长7.0% [6] - 山东装备制造业增长13.0%,高于规上工业5.3个百分点,拉动工业增速3.2个百分点 [10]
宗庆后手写信托指令首曝光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2 00:10
宗庆后遗产纠纷案资产冻结令 - 香港高等法院批准对汇丰银行账户资产(约18亿美元)实施限制性禁止令 有效期至内地法院作出最终裁决 [1] - 法院裁定被告宗馥莉需支付原告方诉讼相关费用 原告需3天内提交费用声明 被告可在7天内提出异议 [1] - 资产冻结令属于临时救济措施 旨在防止诉讼期间资产转移 不涉及案件实体问题判决 [1][2] 信托设立细节 - 宗庆后2024年1月手写指示要求设立三份信托 每人7亿美元 仅分配利息不动用本金 [6] - 2024年2月订立两份遗嘱 指定宗馥莉、施幼珍、王树珍为受益人 未包含原告方 [6][7] - 信托采用PTC过渡模式 宗馥莉担任受托人股东 过渡期后由原告指定人士管理 [7][8] - 信托架构设计采用"目的信托+PTC"双层模式 可能涉及BVI或开曼群岛特殊信托法 [8] 案件争议焦点 - 核心争议为信托有效性及资产界定 原告主张21亿美元本金属信托资产 被告认为仅利息属信托财产 [10][13] - 宗馥莉角色认定存在分歧 原告视其为受托人 被告主张其拥有管理决策权 [10][11] - 被告称资金提取用于合理商业目的 原告指控未经许可转移资产 [10] - 案件涉及家族控制权争夺 原告指控宗馥莉系统性剥离娃哈哈集团资产 [12] 关联方背景 - 关键人物郭虹曾担任娃哈哈系74家公司监事/董事 2024年3月起大规模退出相关公司 [7] - 遗嘱执行人包括汉坤律师事务所陈汉和郭虹 [6][7] - 宗馥莉通过建浩创投代持香港汇丰银行等境外资产 [7]
宗氏信托资产界定有争议,宗馥莉:21亿美元本金不是信托资产,利息才是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1 23:42
记者丨郭聪聪 编辑丨周炎炎 宗馥莉称:信托资产不是2 1亿美元,仅为 "固定本金的利息" 裁定书披露,被告宗馥莉方援引其与宗庆后于2024年2月2日签订的《委托书》第3条, 意味着只有固定本金的利息才 是信托资产,而非本金本身。 在法庭回复当中,她提到,之所以强调这一点是因为在她看来: "原告们似乎错误地认为本金也应是信托资产的一部 分。" 视频丨 柳润瑛 8月1日,牵涉高达21亿美元资产的宗氏家族信托诉讼案在香港开庭。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通过分析香港高等法院披露的裁决书发现, 双方的核心争议在于信托资产范围的界定。 宗馥莉称:享有参与信托架构安排的权利 宗馥莉进一步辩称,原告三人不应将她简单视为仅具执行义务的受托人(entrustee), 并主张其对离岸信托文件的条 款拥有话语权。 对此,她援引了与原告方签订《委托书》(二)中的第五条和第六条,特别指出第五条规定:在离岸信托向私人信托 公司过渡期间,宗馥莉(Kelly) 将成为"受托人的股东"。她强调,这意味着其有权参与信托架构的安排。 宗庆后与宗馥莉2024年2月2日签订的《委托书》 据裁决书披露,《委托书》的核心内容包括两方面: 其一,宗馥莉代宗庆后持 ...
宗氏信托设立时间线首披露,宗馥莉五条强硬立场曝光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1 22:46
宗氏家族信托诉讼案核心事件 - 香港高等法院披露宗氏家族信托诉讼案涉及21亿美元资产,首次系统梳理信托设立时间线并披露核心文件[1] - 宗庆后2024年1月手写指示要求设立三人信托,每人规模7亿美元,明确信托性质为"长期不动本金,仅收取利息"[2] - 2024年2月2日宗庆后与宗馥莉签订《委托书》,委托其代持建浩创投资产并设立三个境外信托[2] - 宗馥莉同日签署确认函成为建浩创投唯一股东,宗庆后立下两份遗嘱未将原告列为受益人[4] - 2024年3月14日签订《协议》确认信托总规模21亿美元,采用私人信托公司模式过渡[5] 信托设立关键条款 - 信托资产在汇丰银行进行固定收益投资,仅分配利息不得动用本金[5] - 过渡期内由宗馥莉担任受托人股东,过渡期结束后由受益人指定人士管理[5] - 协议约定宗馥莉不得阻碍资产交付,受益人需配合遗产继承手续[5] - 信托受益人限定为本人及子孙,与配偶无关,属婚前财产[2] 双方争议焦点 - 原告指控宗馥莉拖延设立信托,2024年6-12月多次沟通未果[9] - 宗馥莉2024年12月邮件表明不承认手写指示有效性,拒绝修改信托契约草案[9] - 宗馥莉辩称与原告就条款讨论是真诚的,分歧在于信托资产范围理解不同[10] - 宗馥莉强调作为受托人股东有权参与信托架构安排,非单纯执行角色[10] 法院最新裁决 - 香港高等法院8月1日批准原告资产保全请求,限制汇丰银行约18亿美元资产[12] - 禁止令有效期将持续到杭州及浙江法院诉讼最终裁决[12]
苹果净利润同比大增,库克:部分归功于中国“国补”的帮助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1 22:46
财务表现 - 二季度总营业收入为940.4亿美元,同比增长10%,创2021年12月以来最大季度收入增幅 [1][5] - 净利润为234.3亿美元,同比增长9% [1] - iPhone业务收入445.8亿美元,同比增长13.5%,远超分析师预期的402.2亿美元 [5] - Mac业务收入80.5亿美元,同比增长近15%,高于预期的72.6亿美元 [5] - 服务业务收入274亿美元创纪录,同比增长13.2%,毛利率超70% [1][6] 区域与业务亮点 - 大中华区收入153.7亿美元,同比增长4.4%,扭转前两季度下滑趋势 [5] - iPad收入65.8亿美元,同比下降8%,低于预期的72.4亿美元 [6] - 可穿戴设备收入74亿美元,同比下降8.64%,低于预期的78.2亿美元 [6] 成本与关税影响 - 二季度因关税支出约8亿美元,预计下一季度将达11亿美元 [7] - 关税成本占销售额增长的约1个百分点,可能影响未来定价策略 [7] AI战略布局 - 公司计划大幅增加AI投资,将技术嵌入设备与平台,但被业内认为落后行业领先者两年以上 [1][10] - 二季度资本支出34.6亿美元(去年同期21.5亿美元),全年预计约140亿美元,远低于谷歌(850亿美元)和Meta(720亿美元) [10][11] - AI人才流失严重,Meta挖走4名核心研究人员,包括基础模型团队领导者(薪酬包超2亿美元) [11] - AI战略侧重端侧计算与隐私保护,依赖M系列芯片,Siri革新预计明年推出 [12] 市场与竞争态势 - 年初至今股价下跌超14%,反映投资者对增长动能的担忧 [2] - iPhone累计销量突破30亿部,但硬件业务面临增长天花板 [1][2] - 行业分析认为需证明AI创新能力以突破硬件瓶颈 [2]
国家发改委最新部署,信息量大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1 22:46
加大力度稳投资促消费 - 今年"两重"建设项目清单8000亿元已全部下达完毕,中央预算内投资7350亿元基本下达完毕 [3] - 第三批690亿元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已下达,全年计划下达3000亿元 [4] - 以旧换新带动商品销售额超1.7万亿元,上半年限额以上家电、通讯器材零售额同比增30.7%、24.1%,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40.3% [4] - 将加快设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推动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完善交通能源等领域价格机制 [3] - 研究促进民间投资政策,总结核电领域引入民间资本经验,加大交通能源水利领域向民间资本推介力度 [3] 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 - 上半年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9.5%,快于规上工业整体3.1个百分点 [7] - 推进人形机器人、未来能源等重点领域产业创新工程,拓展"人工智能+"应用场景 [7] - "AI for Science"加速基础研究突破,推动生物制药、智能制造、智能驾驶等新兴产业崛起 [7] - 人工智能赋能钢铁、纺织、装备制造等传统行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7] 治理企业无序竞争 - 上半年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比率降至14%,为统计以来最低,节约物流费用超1300亿元 [9] - 将制定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行动方案,规范政府行为尺度,建立妨碍公平竞争清单 [9] - 修正价格法草案明确低价倾销认定标准,重点治理低于成本价倾销行为,将服务纳入规制范围 [10] - 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优质优价,优化市场竞争秩序 [10]
金价突然飙升,突破3340美元关口,美元指数大跳水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1 21:35
黄金市场表现 - 伦敦金现价3340.3美元/盎司,较前日上涨50.59美元(+1.54%)[1] - COMEX黄金期货上涨17.1美元至3365.7美元/盎司(+0.51%)[2] - 美国非农就业数据低于预期(7.3万 vs 11万预期),推动黄金短线拉升[2][3] 全球黄金供需 - 2025年二季度全球黄金需求总量1249吨(同比+3%),价值1320亿美元(同比+45%)[6] - 黄金供应量1249吨(同比+3%),金矿产量创二季度历史新高[6] - 回收金供应量同比增长4%,但高金价下仍显低迷[6] 投资需求驱动 - 二季度黄金ETF净流入170吨,亚洲(70吨)与北美(73吨)贡献显著[9] - 上半年全球黄金ETF总流入397吨,创2020年以来最高纪录[9] - 金条金币投资307吨(同比+11%),中国需求115吨(同比+44%)领跑全球[9] - 全球央行二季度增储166吨,95%央行预计未来12个月将继续增持[9] 金饰消费趋势 - 二季度全球金饰消费量同比下降14%,但消费金额360亿美元仍上涨[10] - 中国金饰需求69吨(同比-20%),创2007年以来最弱二季度表现[10] - 高端大克重金饰需求坚挺,由新兴品牌驱动[11] 市场展望 - 上半年美元金价涨幅26%,跑赢多数主流资产[6] - 宏观经济不确定性或继续支撑黄金避险需求[7] - 金饰行业整合或推动市场转向情感价值与设计竞争[11]
31省份消费版图:海南上半年增速领先,苏粤鲁拿下总量前三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1 21:35
消费总体表现 - 上半年内需对GDP增长贡献率达68.8%,成为经济增长主动力 [3] - 社消零总额前十省份为江苏、广东、山东、浙江、河南、四川、湖北、福建、安徽、湖南,其中苏粤鲁均超2万亿元(江苏23949亿元、广东22932.66亿元、山东20142.1亿元)[6][7] - 19个省份社消零增速跑赢全国5%水平,11个省份增速超6%,海南以11.2%领跑,津京为唯二负增长地区 [3][6] 区域消费特征 - 江苏通过"苏超联赛+苏新消费"联动IP拉动文体餐饮消费,限上餐饮饮料及冷饮服务营业额增长21.2% [7] - 海南汽车消费表现突出,限额以上汽车类零售额增长91.9%(新能源车+175.3%),社消零增速超全年10%目标 [6] - 中西部省份消费增速亮眼,河南/湖北/陕西等6省增速超6%,福建以旧换新政策驱动家电零售额飙升43.1% [6][11] 增长驱动因素 - 以旧换新政策成效显著:河南限额以上通讯器材/计算机产品零售额分别增长92.3%/87%,湖南家电类增长55.2% [11] - 线上消费贡献突出:广东限额以上网络零售额增长20.3%,福建限上网零增长21% [11][12] - 财政补贴放大效应:3000亿元以旧换新补贴预计拉动2万亿元消费,对消费增长贡献约4个百分点 [12] 新兴消费趋势 - 科技消费崛起:WAIC 2025展会带动AR眼镜等智能产品热销,Rokid智能眼镜将进驻全国数千家门店 [14][15] - 服务消费提质:上海计划打造文化消费高地,北京聚焦文娱/旅游/体育消费新场景,山西推出"一老一小"服务供给 [15] - 数字文化赋能:杭州《黑神话:悟空》艺术展吸引45万人次观展,体现青年群体对体验型服务消费需求 [16] 收入与消费关系 - 上半年11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2万元,沪京超4.5万元领跑,浙苏突破3万元 [8][9] - 中西部省份消费增速高于收入增速,显示政策刺激效果;一线城市边际消费倾向递减效应显现 [9]
金融“国补”来了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1 20:39
政策背景与核心观点 - 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个人消费贷款贴息与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旨在通过财政金融联动降低居民信贷成本和服务业融资成本,激发消费潜力与市场活力[2] - 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货币政策需保持流动性充裕,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行,同时深入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培育服务消费新增长点[2] - 两项贴息政策分别从供需两端发力提振消费,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有助于扩大优质服务供给,促进服务消费[3] 政策实施与部门协同 - 政策实施需财政、金融、商务等多部门协调,尽快确定细则和实施路线,确保政策落地[4] - 建议关注具体消费场景,依照场景类别制定细则,强化资金监管,实现"精准滴灌"[4] - 抓好贴息政策组织实施,加强部门协同,简化办理手续,严格监管提高资金使用效益[3] 财政与金融协同作用 - 贴息政策是财政和金融政策协同联动的重要方式,当前形势下财政政策更为关键,金融政策为财政创造良好货币环境[6] - 财政贴息通过向银行提供利息补贴降低贷款成本,引导资金流向特定领域,缓解银行"内卷"和贷款利率过快下降[6] - 贴息政策可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杠杆作用,撬动更大资金规模,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6] 政策影响层面 - 微观层面:降低居民购置大宗商品信贷门槛释放消费潜力,缓解服务业中小微企业流动性压力[7] - 中观层面:针对服务业而非制造业,纠偏经济"生产强、需求弱"结构性失衡,修复消费和服务业现金流[7] - 宏观层面:兼顾财政"精准滴灌"和货币政策非对称降息功效,放大信贷乘数效应,缓解实体信贷需求不足[7] 政策执行建议 - 将财政贴息嵌入各类消费场景,简化申请流程,覆盖各类金融机构和企业所有制形式[9] - 强化与消费品以旧换新"国补"、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等政策协同,形成叠加效应[9] - 银行业应精准对接需求,扩大业务覆盖范围,设计匹配的贴息贷款产品,加强风险管控[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