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行业观察

搜索文档
这个国家,也想台积电去建厂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5-21 09:37
爱尔兰半导体战略核心观点 - 爱尔兰政府公布符合《欧洲芯片法案》的半导体战略,目标是通过创造高价值就业、吸引投资和技术领导地位,成为欧洲半导体关键参与者[1] - 战略路线图包括利用现有技术优势、吸引三星/台积电等巨头建厂,并计划到2040年新增34,500个半导体岗位[1][2] - 欧盟计划2030年前投入430亿欧元支持芯片发展,爱尔兰作为拥有130家半导体公司、年出口135亿欧元的区域枢纽参与其中[1] 战略三大主线 - **加强现有生态系统**:整合英特尔、ADI、英飞凌等现有IDM厂商,以及苹果/AMD等无晶圆厂企业资源,建立综合产业地图[1][2] - **人才渠道建设**:联动教育系统培养专业人才,满足行业增长需求,计划建立国家半导体能力中心[1][3] - **抓住行业机遇**:布局下一代制造基地,目标建设1座领先晶圆厂、2座后沿代工厂和1座先进封装厂[2] 产业现状与规划 - 当前爱尔兰半导体产业直接雇佣2万人,涵盖ASML光刻设备、ARM芯片设计等全产业链环节[2] - 参与欧盟80亿欧元微电子发展项目,与14国共同推进通信技术研发[3] - 战略强调研发投入与跨国合作,目标成为设计-制造-研究三位一体的半导体卓越中心[3]
SiC巨头,将申请破产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5-21 09:37
Wolfspeed财务危机与破产风险 - 公司因难以解决巨额债务问题,准备在几周内申请第11章破产保护,盘后股价暴跌57%[1] - 2026年5月1日将面临5.75亿美元可转换债务到期,2028-2030年另有更多债务到期,目前持有13亿美元现金[1] - 已拒绝债权人提出的多项庭外债务重组提议,正寻求获得多数债权人支持的破产保护方案[1] 经营困境与市场挑战 - 工业和汽车市场需求低迷叠加关税不确定性导致经营压力,2026年营收预期下调至8.5亿美元,低于分析师预期的9.587亿美元[1][2] - 公司公开承认持续经营能力存疑,并向债权人披露财务信息暗示重组交易失败[2] - 碳化硅芯片业务转型过程中累计发行超30亿美元可转换债券,加重财务负担[2] 成本削减与组织调整 - 实施大规模裁员措施,员工总数自5000人缩减25%,高级领导团队裁减30%[2] - 关闭达勒姆150毫米设备工厂,聘请外部专家寻找额外成本节约方案[2] - 过去六个月高管团队重大调整,新任CEO首次出席财报电话会议[3] 战略转型与产能布局 - 从传统LED照明业务转向碳化硅半导体制造,产品应用于电动汽车/电力系统/国防设备[2] - 2022年在纽约州莫霍克谷新建芯片厂,查塔姆县碳化硅材料工厂预计今夏投产[3] - 新任CEO强调公司"基础要素已到位",但未回应分析师提问[3] 债务重组进展 - 部分债权人提出重组协议,但管理层寻求更广泛的"战略性法庭内交易"[4] - 公司明确表示未来12个月内需要通过全面解决方案强化资产负债表[4]
他们都要做2nm芯片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5-21 09:37
2nm工艺技术进展 - 台积电、三星、英特尔和Rapidus等公司正在推进2nm工艺技术,客户对2nm的关注度高于3nm [1] - 台积电已确认其N2 2nm工艺将于2026年投入量产 [3] - 三星代工厂2nm工艺良率已提升至40-50%,但以性能为代价 [10] 联发科2nm芯片计划 - 联发科将于2025年9月推出首款2nm芯片组,可能领先于苹果和高通 [3] - 2nm芯片相比3nm芯片性能提升15%,功耗降低25% [3] - 联发科与台积电保持制造合作伙伴关系,时间表与台积电N2工艺量产时间一致 [3] AMD 2nm战略 - AMD将成为台积电2nm工艺的首家客户,用于生产代号Venice的下一代EPYC服务器处理器 [6] - Venice处理器基于Zen 6架构,计划2026年上市,专注于每瓦效率和最高性能 [6] - AMD2025年第一季度数据中心领域增长57%,推出EPYC-4005系列进军中低端市场 [7] - AMD与台积电合作但保持开放态度,三星被视为潜在第二供应商 [8] 英伟达2nm布局 - 英伟达考虑采用台积电2nm工艺,认为虽然昂贵但值得 [10] - 可能在未来几周与三星合作,使用其2nm工艺生产未命名GPU [10] - 下一代RTX 60系列游戏GPU可能采用三星2nm工艺,笔记本电脑GPU或Windows-on-Arm产品更可能使用 [11] 行业竞争格局 - 台积电在2nm工艺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AMD和英伟达等主要客户对其技术成熟度充满信心 [8][10] - 三星积极推进2nm及后续节点(SF2和SF1.4),试图挑战台积电领导地位 [8][12] - 高通可能重启与三星合作,为Galaxy Note 8 Elite 2打造骁龙8 Elite 2 [10]
DRAM价格飙升,NAND将反弹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5-21 09:37
DRAM市场动态 - DRAM价格近期大幅上涨,三星电子将DDR4和DDR5 DRAM价格均上调两位数百分比,SK海力士消费级DRAM价格上调约12% [1] - 标准PC DRAM (DDR4 8Gb 1Gx8)固定合同价格环比上涨22.2%至1.65美元,结束五个月低迷 [1] - 价格上涨主因包括客户在美国关税生效前囤货,以及中国"以旧换新"补贴计划提振需求 [2] - 旧款DRAM芯片价格涨幅超过新款DDR5产品,反映长期供过于求局面改善 [2] HBM市场机遇 - 高带宽内存(HBM)价格随DRAM普涨而飙升,英伟达与沙特阿拉伯达成AI芯片交易进一步刺激需求 [2] - SK海力士为英伟达提供HBM3E芯片,12层版本价格比8层高出60%以上 [3] - SK海力士预计2024年HBM总出货量达137亿千兆位,其中英伟达占比超70% [3] - 公司HBM市场主导地位有望延续至2025年 [3] NAND Flash市场变化 - 全球五大NAND原厂(三星、SK海力士、美光、铠侠与西部数据)同步减产10%-15%以调节供过于求 [4] - 减产措施叠加中美贸易政策变化,推动2025Q2内存价格超预期反弹 [4][5] - NAND Flash合约价Q1下跌15%-20%,Q2预计回升3%-8% [5] - DRAM合约价Q1下跌8%-13%(HBM仅跌0%-5%),Q2预计反弹3%-8% [5] 行业整体趋势 - 内存市场呈现"先跌后涨"走势,Q1下跌后Q2开始回升 [5] - AI与高性能计算(HPC)应用推动HBM需求增长 [5] - 三星电子表示客户加速预产导致零部件库存消耗快于预期,为Q2业绩反弹创造条件 [2]
新型AI芯片,纷纷亮相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5-21 09:37
如果您希望可以时常见面,欢迎标星收藏哦~ 来源:内容来自半导体行业观察 。 因为AI的火热,很多芯片公司正在打造AI芯片,最近,有三款不同极具特色的AI芯片,纷纷亮 相。 初创公司的"可逆计算"芯片 英国初创公司Vaire正在研发一种计算机芯片技术,该技术可以大幅降低运行人工智能工作负载所 需的能耗。该公司表示,对其新芯片组件的初步测试表明,它可以将运行许多计算(包括人工智能 中使用的计算)所需的电量减半。 如果结果可靠——尽管 Vaire 芯片的测试套件目前正在运往潜在客户和学术实验室,但这些结果尚 未得到独立验证——这项突破可能会推动这项名为可逆计算的非凡技术在商业上的大规模应用。最 终,可逆计算有望实现芯片的广泛应用,使其能够回收几乎所有所需的能量,并且几乎不产生热 量。 Vaire 芯片背后的技术可以解决与 AI 热潮相关的最重大挑战之一:AI 所需的能源。装满图形处理 器(通常用于训练和运行 AI 模型的专用计算机芯片)的数据中心的电力需求正在飙升。微软甚至 与Constellation Energy达成协议,重新启动宾夕法尼亚州臭名昭著的三哩岛核电站一座已封存的 核反应堆,全部用于为该软件公司的一 ...
激光雷达大厂,更换CEO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5-21 09:37
公司高层变动 - Luminar创始人兼CEO奥斯汀·拉塞尔突然辞去总裁、CEO及董事会主席职务,立即生效[1] - 董事会任命前Nuance董事长兼CEO保罗·里奇接任CEO职位[1] - 拉塞尔将继续留任董事会,协助过渡和技术事宜[1] - 领导层变动符合董事会审计委员会的商业行为准则和道德调查要求[1] - 董事会成员Jun Hong Heng在CEO变动次日辞职,但文件显示其辞职与公司运营无分歧[1] 事件背景与细节 - 董事会未透露道德调查具体细节,仅声明调查不影响公司财务业绩[2] - 第一季度财报和演示材料中完全未提及领导层变动[2] - 财报新闻稿仍包含拉塞尔的乐观声明,强调通过Halo产品降低成本战略[2] - 拉塞尔在声明中表示公司正集中资源提高产量、降低成本并把握机遇[2] - 董事会新闻稿高度评价新任CEO里奇的技术洞察力与运营能力[2] 公司发展历程 - Luminar由22岁的拉塞尔于2012年创立,2017年4月高调进入自动驾驶领域[3] - 拉塞尔通过Thiel奖学金项目获得10万美元资助辍学创业[3] - 2021年通过与SPAC公司Gores Metropoulos合并上市,交易后市值达34亿美元[3] - 在SPAC合并前,公司已累计融资2.5亿美元[3] 行业背景 - 公司主营激光雷达技术,应用于自动驾驶汽车领域[3] - 创始人拉塞尔曾被视为硅谷成功典范[3] - 新任CEO里奇具有语音识别公司Nuance的领导经验[1][2]
TI巨型晶圆厂,即将量产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5-20 09:04
德州仪器谢尔曼工厂建设进展 - 第一家半导体制造厂已完成建设并开始设备安装,即将投入生产,标志着德克萨斯州半导体制造业新时代的开启 [2] - 工厂将具备每日生产超过1亿个半导体的能力,产品应用于手机、汽车、飞机、医疗设备等领域 [2] - 全部完工后,近150万平方英尺的生产空间将于2025年开始运送芯片 [3] 工厂投资与规划 - 2022年5月启动建设,总投资计划达300亿美元,包含四座300毫米晶圆厂,预计创造3000个直接就业岗位 [5] - 工厂设计符合LEED金级认证标准,采用先进300毫米技术以减少资源消耗 [5] - 第一家晶圆厂原计划2025年投产,实际进度提前至2023年完成建设 [5][2] 产能扩张与供应链布局 - 谢尔曼工厂将补充公司现有300毫米产能,包括达拉斯DMOS6、理查森RFAB1/RFAB2及犹他州LFAB晶圆厂 [6] - 2030年前计划建成六座300毫米晶圆厂,其中谢尔曼两座已竣工,另两座计划2026-2030年建成 [7] - 2023年2月启动犹他州莱希市第二座300毫米晶圆厂建设,预计2026年投产,与现有工厂合并运营 [7] 经济与社会影响 - 谢尔曼市历史增长率从1%提升至近5%,工厂落地带动就业、教育及社区发展 [2] - 项目被定位为国家安全战略的一部分,同时强化地方供应链和经济韧性 [2][6]
芯片刻蚀,迎来巨变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5-20 09:04
如果您希望可以时常见面,欢迎标星收藏哦~ 想象一下,尝试在指甲大小的块体上雕刻出一个微小而复杂的雕塑,一遍又一遍,数十亿 次,几乎没有出错的余地。 芯片制造商在硅片上蚀刻复杂的图案,制造出驱动我们周围大多数电子设备和技术的半导 体,正是如此。随着我们要求更小的设备拥有更高的功率和速度,以极高的精度雕刻这些图 案的需求变得越来越迫切,也越来越具有挑战性。 为了满足半导体生产日益增长的精度标准,一个研究团队最近推出了一项名为 DirectDrive 的突破性技术,该技术为制造计算机芯片的等离子蚀刻工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精度。这项创 新有望支持下一代电子产品的开发,尤其是用于人工智能系统、需要高度紧凑和超高速电路 的电子产品。 从厨房到实验室 DirectDrive 并非一周或一个月研究的成果,而是耗时 20 年才成型。早在 2006 年,加州大学洛 杉矶分校 (UCLA) 工程师 Patrick Pribyl 就提出了一个想法,即在芯片制造蚀刻过程中更好地控 制等离子体。 Pribyl 设计了一种装置,可以快速切换驱动等离子体的射频 (RF) 能量,从而实现更精细的蚀刻控 制。为了测试他的想法,他还在自家厨房里搭建 ...
韦尔股份,官宣改名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5-20 09:04
公司名称变更 - 公司拟将名称从"上海韦尔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豪威集成电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从"韦尔股份"变更为"豪威集团",证券代码保持不变[1] - 变更基于战略规划及经营业务需要,旨在更全面体现产业布局和未来战略方向,便于集团化管理及品牌优势发挥[1] - 变更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并通过市场监管部门登记,证券简称变更需上交所审核[2] 业务结构及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半导体设计业务中,图像传感器解决方案营收191.90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74.76%,同比增长23.52%[1][3] - CMOS图像传感器业务在智能手机市场收入达98.02亿元,同比增长26.01%[3]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64.72亿元,同比增长14.68%,净利润8.66亿元,同比增长55.25%[2] 收购与品牌整合 - 2019年完成对全球前三大图像传感器芯片设计公司豪威科技的收购,构建图像传感器、显示及模拟解决方案三大业务体系[1] - 豪威科技为子公司,2024年公司总营收257.3亿元,同比增长22.41%,图像传感器业务为核心增长驱动力[3] 历史发展 - 公司2007年由虞仁荣在上海成立,初期从事半导体分立器件及电源管理芯片设计,收购豪威后实现业务飞跃[2]
西门子收购EDA公司 Excellicon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5-20 09:04
西门子收购Excellicon的战略意义 - 西门子数字工业软件宣布收购Excellicon,旨在将其时序约束管理软件整合至西门子EDA产品组合,以优化SoC设计的功耗、性能、面积(PPA)并加速设计收敛 [1] - 收购将弥补当前工作流程的关键缺陷,通过Excellicon的技术增强功能约束正确性和生产力,覆盖Questa、Tessent等西门子现有EDA流程 [1] Excellicon的技术优势与行业定位 - Excellicon是唯一提供全流程时序约束平台的EDA公司,涵盖约束编写、编译、验证及管理,采用多模式方法连接早期设计与物理实现 [2] - 其专利软件采用创新方法直接生成可编译的正确约束,区别于行业传统的试错流程,由半导体专业人士设计并服务于专业需求 [2] - 公司成立于2009年(注:后文提及2011年存在矛盾),总部位于美国拉古纳山,研发团队集中在加州,产品通过全球协作开发 [2][3] 行业趋势与协同效应 - SoC设计复杂度提升推动时序约束管理需求,需满足功耗、性能及上市时间要求,此次收购强化西门子在关键细分市场的覆盖 [1][2] - 双方合作将提供更全面的工艺覆盖,帮助客户应对IC行业复杂性挑战并加速产品上市 [2] 交易细节与公司背景 - 收购预计数周内完成,具体条款未披露,Excellicon为私人投资的EDA企业 [2] - 公司产品强调对分区方案的深度洞察,以实现最佳布局和时序,技术整合后将提升西门子实施与验证流程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