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搜索文档
商务部:中美团队将就TikTok等问题举行会谈
新浪财经· 2025-09-13 09:01
答:对于TikTok问题,中方的立场是明确的、一贯的。中方维护本国企业正当合法权益的 决心坚定不移,将依法依规审批TikTok问题。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数据隐私与安全,从来没 有也不会要求企业或个人以违反当地法律的方式,为中国政府采集或提供位于外国境内的数 据。 近日,经双方商定,中美团队将就TikTok等问题举行会谈。中方敦促美方与中方相向而 行,在相互尊重、平等协商的基础上,通过对话解决各自关切,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为包 括TikTok在内的中国企业在美持续运营提供开放、公平、公正和非歧视的营商环境,推动 中美经贸关系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 有记者问:据中美发布的有关消息,双方将于9月14日在西班牙举行会谈,并将谈及 TikTok问题,请问商务部可否就此提供进一步的信息? 更多财经视频,请关注视频号"新浪财经" 往期回顾 11连板大牛股再停牌核查,两个月涨近300% 13 连 接 财 富 载 新 浪 财 经 客 户 端 下 来源:商务部网站 ...
神秘金主出手,知名品牌“复活”,预计本月复产!此前负债200亿元,创始人“失踪”,家人被曝迁居美国,前员工:工资和赔偿至今没拿到
新浪财经· 2025-09-13 09:01
公司复工情况 - 威马汽车上海青浦区沪青平公路设计采购中心园区已于6月复工 园区停放EX6 Plus和EX5-Z等车型 并有员工进出办公楼 [4][8] - 复工员工规模约30-40人 包含采购/IT/人事等岗位 部分为老员工 部分为新招聘人员 温州生产基地也在招聘中 [10] - 另一处会恒路威马汽车大厦仍处于关闭状态 园区工作人员称威马已搬离两年 [4][6] 重整投资与招聘计划 - 法院于4月3日裁定批准威马四公司重整计划 新股东深圳翔飞汽车销售有限公司介入 [4] - 翔飞新能源汽车集团正通过招聘平台大规模招聘 岗位涵盖信息技术中心负责人(30-45k)、整车基地负责人(50-80k)、研究院副院长(80-110k)等高管职位 [10][12] - 重整投资人已组建143人专业团队 含78名翔飞员工及55名前威马员工 目标建立400人核心团队 [13] 业务重启规划 - 计划9月复产EX5和E5车型 2024年目标产销1万辆并争取2万辆 同时布局泰国KD工厂开拓东南亚及中东市场 [22] - 2025-2026年复兴阶段目标实现10万辆满产 预计收入近百亿元 创造超3000个就业岗位 [22] - 2027-2028年发展阶段目标年销量25-40万辆 启动高阶辅助驾驶车型量产及IPO筹备 [22] - 2030年目标年产100万辆 营收1200亿元 构建智慧出行生态圈 未来五年计划推出超10款新车型覆盖纯电与增程技术路线 [22] 财务状况与债务问题 - 2019-2021年累计亏损174.35亿元 截至2024年3月确认资产39.88亿元 负债203.67亿元 [15] - 拖欠员工薪资及赔偿金超4000万元 人均债权金额超10万元 其中国税局青浦分局债权266.32万元 [15] - 债务清偿方案规定:15万元及以下债权6个月内全额现金清偿 超15万元部分通过信托受益权份额清偿 [15] - 8月底才发放7月工资 工资发放存在不规律情况 [19][20] 股东背景疑点 - 深圳翔飞成立于2023年9月 注册资本1亿元 主要股东为深圳卓凯和深圳凤宇 实控人黄晶关联昆山宝能汽车有限公司 [22][23] - 宝能方面多次回应"未了解到相关信息" 实际资金支持者身份仍未明确 [23] - 创始人沈晖据传已身处海外 家人迁居美国 [4]
翻译成"处女发质",施华蔻道歉
新浪财经· 2025-09-12 17:27
产品包装翻译争议事件 - 施华蔻一款产品包装将"virgin hair"翻译为"处女发质"而非"原生发质"引发消费者争议 该产品为俏翎烫发药水 适用于普通及轻度受损发质 [2] - 品牌方承认翻译未能准确传达原意并致歉 已启动产品说明全面更新整改工作 电商平台已下架相关产品 [5] - 企业将完善内部审核流程以强化产品信息管理 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5] 公司业务结构 - 施华蔻隶属于德国汉高集团 该集团业务分为黏合剂技术和消费品牌两大板块 消费品牌板块包括宝莹、妙力、施华蔻等知名品牌 [7] - 汉高集团于2024年2月收购宝洁集团旗下沙宣品牌及其大中华区头发护理业务 [7]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汉高集团销售额同比下滑3.8%至104.02亿欧元 有机销售额微降0.1% [8] - 息税前利润同比增长0.2%至16.14亿欧元 消费品业务销售额占比47% 同比下滑6.8%至49.07亿欧元 [8] - 美发业务领域实现有机销售额增长 但洗涤剂及家用护理业务领域和其他消费业务领域出现下滑 [8]
刚刚,西贝发文:感谢罗永浩,反对罗永浩
新浪财经· 2025-09-12 16:51
事件背景 - 2025年9月10日,罗永浩一行五人在北京西贝中粮祥云小镇门店就餐,共点16道菜品、2碗米饭 [5] - 当日下午16:55分,罗永浩发布微博吐槽西贝,称“发现几乎全都是预制菜,还那么贵,实在太恶心了”,并呼吁立法强制餐馆注明是否使用预制菜 [6][8] - 西贝官方随后发布“全体伙伴致顾客的一封信”进行回应,称罗永浩的指责不实,并公布所涉13道菜品的具体制作过程“作业指导书” [3][5] 双方核心论点 - **罗永浩方论点**:引用中国连锁经营协会2023年7月发布的《预制菜行业发展报告》,称报告数据显示西贝等连锁餐饮企业预制菜占比达80%以上 [9][11] - **西贝创始人贾国龙回应**:坚决否认使用预制菜,强调“按国家规定,我们没有一道是预制菜,而且100%不是预制菜”,并指出预制和预制菜是两回事,西贝菜品是在门店完成的,属于预制工艺而非预制菜 [8] - 贾国龙表示罗永浩的言论“挺伤我们的”,并声称要起诉罗永浩 [9] 数据来源争议 - 经查询,罗永浩引用的《预制菜行业发展报告》本身援引了《2022年中国连锁餐饮行业报告》的数据,称餐饮企业使用预制菜后整体成本占比可下降8% [11] - 但《2022年中国连锁餐饮行业报告》仅提及西贝等企业有使用预制菜,并未提供具体的预制菜使用比例数据 [12] -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曾于2024年1月发布声明,称部分媒体误解错用其报告内容,报告未提及任何一家餐饮企业的预制餐食占比,并对造成负面影响的报道将采取合法手段维护 [14] 行业与消费者反应 - 争议引发全网热议,有行业人士支持西贝,称其是拼了老命要把菜做好的企业 [15] - 部分消费者意见显示,相比是否为预制菜,更在意菜品干净卫生、价格合适、味道好吃 [15] - 有消费者强调知情权更重要,建议对半加工或非现炒现做的菜品进行标注,让消费者知情 [16] - 罗永浩预告将进行直播,诉求是推动中国预制菜行业透明化,而非打击西贝 [4]
共享单车骑行中突然落锁致人受伤?滴滴青桔、哈啰单车回应
新浪财经· 2025-09-12 16:51
事件概述 - 多名用户反映在骑行哈啰单车和滴滴青桔共享单车时遭遇车辆突然自动落锁 导致摔倒受伤 包括擦伤、摔伤甚至脚部骨折需休养一个月 [2][3][9] - 用户投诉平台客服处理态度强硬 部分用户仅获赔几天骑行卡 或被建议报警 有用户需通过市民热线才得以解决问题 [3][9] - 2024年7月以来 仅上海12345市民热线就收到针对哈啰单车应锁未锁、未锁硬锁等问题的投诉达17条 [10] 哈啰出行官方回应 - 技术团队根据用户大数据进行严谨排查 未发现车辆存在因技术缺陷导致自动落锁的异常 [2][11][12] - 分析三种可能场景:用户骑行中误触还车按钮、前一用户未关锁导致后一用户被锁、电动助力车超出合规区域触发断电保护 [12] - 从硬件和机械逻辑上保障安全 车辆速度大于0.5米/秒时车锁拒绝执行关锁指令 锁舌靠弹簧弹力保持开锁状态 [12] - 对用户反馈至客服的投诉和相关问题均已对接并处置 [12] 滴滴青桔官方回应 - 经核查 涉事车辆存在因车链条松动造成骑行卡顿的可能 不存在软件技术等问题 [2][14][15] - 已安排安全专员专项对接事故处理和保险理赔 用户上传符合要求的理赔材料后3个工作日即可收到打款 [2][15] - 青桔单车在约700余座城市运营 投放共享单车数量约120万辆 [16][17] 行业背景与影响 - 共享单车已成为常用出行工具 互联网租赁自行车服务全国超过6亿用户 在超410个城市投放运营 总车辆数超1200万辆 [21] - 共享单车的远程落锁功能及其安全机制可靠性涉及重大公共利益 [21] - 近年来 骑行中突发自动落锁问题时有发生 涉及不同品牌 [19][20][23]
对话国家电投原董事长王炳华:困扰三代核电站的重大问题是电价
新浪财经· 2025-09-12 16:51
中国核电行业发展现状 - 中国核电运营、在建及核准机组总容量达1.2亿千瓦,位居全球第一,其中运行机组58台(容量6,101万千瓦)、在建机组31台(容量3,725万千瓦)、核准待建机组23台(容量2,728万千瓦)[7] - 核电机组安全运行超600堆年,未发生2级及以上运行事件,WANO综合指数平均值达97.52,高于美法等国,满分机组占比43.18%(38台)[8] 技术进展与创新 - 华龙一号三代核电技术正升级优化,重点降低工程造价并转向100%非能动安全系统[10] - 小型模块化反应堆(SMRs)由6家单位开发12种技术路线,玲龙一号(2026年商运)、高温气冷堆(2023年商运)、钍基熔盐堆(2024年满功率)取得阶段性成果[16] - 三代核电国产化率超90%,装备制造能力达10台/套年,核心技术与装备不受国外制约[18] 核能经济与商业价值 - 单座核电站(两台机组)建设周期投入350-400亿元,60年运营期收入约6,000亿元,退役处理需40亿元,全生命周期现金流巨大[21] - 核能多元化应用包括供暖(2024-2025年度面积1,402万平方米)、工业供汽(田湾项目供气317万吨)、海水淡化(红沿河产能22,200吨/天)及同位素生产(2024年关联产值8,900亿元)[22][23][24][25] 环保贡献与碳排放 - 2024年核能发电4,447亿千瓦时(占比4.72%),减排二氧化碳3.34亿吨,全生命周期碳足迹因子仅6.5gCO₂/kWh,低于水电、风电及光伏[12] 产业链与人才支撑 - 铀矿产能布局加强(国铀一号开工、万吨级铀纯化产能形成),拥有超22万人的专业人才队伍,规模优于美法俄等国[18][19] 核聚变发展前景 - 核聚变技术无根本障碍,人工智能将缩短研发时间,中国聚变能源公司成立,三家民营企业已深度投入研发[27][28]
11连板大牛股再次停牌核查,股价两个月涨近300%
新浪财经· 2025-09-11 18:14
股价表现 - 天普股份录得11个连续涨停板 期间4次触及股票交易异常波动 2次触及股票交易严重异常波动[2] - 复牌后仅2个交易日再次涨停并触及异常波动 导致第二次停牌核查[2] - 三季度累计涨幅达288.6% 股价上涨接近3倍 截至9月10日收盘价76元/股 总市值102亿元[5] 控制权变更事项 - 控股股东拟向中昊芯英转让10.75%股份 若完成转让中昊芯英和海南芯繁将合计持有50.01%股权 杨龚轶凡将成为实际控制人[6] - 收购方海南芯繁收购资金尚未到位 相关股东均未完成实缴出资[6] - 控制权变更尚需取得上交所合规性确认并完成股份过户登记 存在审批不确定性[6] 公司基本面 - 天普股份为汽车零部件企业 上半年营业收入1.51亿元同比下降3.44%[7] - 归母净利润1129.80万元同比下降16.08% 扣非归母净利润1049.52万元同比下降14.70%[7] 收购方背景 - 中昊芯英成立于2020年10月 专注于AIGC时代超大规模AI大模型计算的高性能AI芯片与计算集群[7] - 掌握TPU架构AI芯片核心技术并实现芯片量产 曾入选杭州"准独角兽"企业 截至上半年估值超40亿元[7] 监管关注 - 上交所于8月22日火速下发监管工作函 要求解释控制权转让涉及的收购方资金来源和内幕信息管控等事项[7] - 8月28日晚再收到监管工作函 要求对近期股价波动有关事项向公司及相关方明确监管要求[7]
鸡腿变鸡翅根,贪污学生营养餐30万余元!最高法披露
新浪财经· 2025-09-11 18:14
最高人民法院涉校园食品安全典型案例核心观点 - 最高人民法院在2025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期间发布涉校园食品安全典型案例 旨在以案释法 震慑违法犯罪 保障师生健康与生命安全[2] 案例一:滥用亚硝酸盐致学生中毒 - 2021年4月 餐饮服务提供者侯某在向小学供餐的排骨中违规添加亚硝酸盐 导致56名学生中毒住院[3][4] - 法院认定侯某行为构成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 后果特别严重 判处其有期徒刑七年并处罚金[4] - 典型意义在于明确餐饮服务单位禁止采购、存储、使用亚硝酸盐 此案体现了对危害校园食品安全犯罪的从严惩处立场[5][6] 案例二:鸭肉卷冒充牛肉卷销售 - 2020年至2021年3月 罗某采购鸭脯肉卷(20元/千克)后冒充肥牛卷 以32元/千克至44元/千克的价格销售至大学餐厅等机构 销售金额达12万余元[7][8] - 检测结果显示涉案产品未检出牛源性成分 检出鸭源性成分 法院以销售伪劣产品罪判处罗某有期徒刑七个月 并处罚金十万元[8] 案例三:贪污学生营养餐专项资金 - 2020年3月至2021年7月 专项资金管理人员施某以鸡腿涨价为由 未经请示即授意供应商以鸡翅根代替鸡腿向小学供应[10][11] - 施某通过虚开发票报账获取专项资金54.7万余元 扣除实际货款和自行采购花费后 将剩余30.3万余元非法占为己有[11] - 法院认定施某行为构成贪污罪 鉴于其认罪认罚并退缴全部赃款 从轻判处有期徒刑三年 并处罚金二十万元[12]
罕见!巨头宣布:裁员9000人
新浪财经· 2025-09-11 18:14
公司裁员计划 - 诺和诺德宣布全球裁员约9000人 占全球7 84万个职位的11 5% 其中丹麦裁员约5000人[5] - 裁员覆盖公司各个部门 包括后勤支持和总部职能 预计在接下来几个月与受影响员工沟通[7] - 裁员计划预计到2026年底每年节省80亿丹麦克朗 约合12 6亿美元 节省资金将用于糖尿病和肥胖症领域增长机会[7] 财务影响 - 公司因裁员计划下调2025年全年营业利润增长预期至4%-10% 较半年报时的10%-16%大幅下调[9] - 转型计划将带来80亿丹麦克朗一次性重组成本 2025年第三季度产生90亿丹麦克朗重组成本 第四季度节省约10亿丹麦克朗[7] - 公司维持全年营收增长预期8%-14%不变 未调整营收预期[10] 市场环境与竞争态势 - 减肥药市场竞争愈发激烈且越来越受消费者驱动 公司需要更加高效利用资源并重点投资处于领先地位的治疗领域[7] - 减肥药物Wegovy市场份额下降 销售额增长放缓 特别是在美国市场 公司市值从6500亿美元高位降至1850亿美元[9] - 仿制药企业被允许使用与Wegovy相同成分生产仿制药 导致公司增长预期大幅放缓[9] 管理层变动 - 新首席执行官Mike Doustdar上任一个月后宣布裁员计划 强调公司必须适应市场变化[7][9] - 公司7月市值抹去700亿美元 随后发布盈利预警并任命新首席执行官[9] 中国业务情况 - 诺和诺德未表明裁员计划将波及多少中国员工 公司在华员工6978人[10]
名创优品,抄袭?设计师控诉!
新浪财经· 2025-09-11 18:14
知识产权诉讼风险 - 名创优品因哈利波特主题戒指涉嫌抄袭原创设计师Zavier的设计被提起诉讼 案件已进入司法程序[3][6] - 设计师公布设计原稿与实物对比图 指出蛇元素设计、宝石镶嵌位置及结构、颜色等高度相似[7] - 公司10个月内涉及13起司法案件 其中38.5%(5起)为不正当竞争纠纷、侵害外观设计专利权及著作权侵权纠纷 且均为被告身份[4][15] 历史侵权争议 - 公司曾迅速推出与星巴克六色彩虹杯高度相似的水杯并直接印制自身Logo[13] - 推出与雅顿绿茶乳液、浪凡光韵女士香水相似产品 门店存在多款与迪奥经典香氛(如迪奥小姐、迪奥旷野)高度相近的"低配版"产品[13] - 迪奥官方确认与名创优品无合作 指出此类产品需由相关部门处理[15] 重大诉讼案例 - KK集团起诉名创优品及关联公司商标抢注不正当竞争 案件于2025年9月1日民事一审开庭[17] - 法院判决抢注商标行为无效 认定名创优品旗下WOW COLOUR门店装潢侵权 判令停止侵权并赔偿200万元[17] 财务与经营状况 - 2025年上半年公司收入同比增长21.1%至93.93亿元 但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22.6%至9.06亿元[19] - 主品牌"名创优品"内地门店净减少81家 副牌TOP TOY开店速度放缓[19] - 永辉超市同期营收同比下降20.73%至299.48亿元 净利润亏损2.41亿元(同比下降187.38%)[19] 潮玩业务挑战 - 公司在潮玩领域面临泡泡玛特等对手的激烈竞争 双方在泰国市场发生门店设计争议及疑似水军炒作事件[21] - 专家指出名创优品核心优势在于规模化门店与供应链 而潮玩业务需独立IP创作能力及运营机制 现有模式存在不匹配风险[21] - 建议潮玩业务需在IP创作、产品设计和品牌调性上获得更高自主权 甚至考虑组织隔离与文化切割[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