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日经中文网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消费更重视性价比,通缩前兆?
日经中文网· 2025-06-05 11:01
消费趋势变化 - 中国消费者越来越倾向于寻求性价比高的产品和服务,珠宝店和高价位餐厅面临困境,而实惠价格的咖啡店和连锁酒店表现良好 [1] - 1~3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6%,达到12.467万亿元,增速较过去10%左右明显放缓 [1] - 高单价餐饮和奢侈品销售受影响显著,全聚德收入下降7%,周大福珠宝集团销售额同比减少12% [1] 高单价行业表现 - 全聚德因宴请需求缩减和经济低迷,收入下降7% [1] - 周大福中国大陆直营店销售额连续五个季度同比下滑,过去一年关闭约900家店 [2] - 上海锦江国际酒店高单价"全服务酒店"入住率43%,低于低价位酒店(56%),销售额同比下降8%,净利润同比下降81% [2] 高性价比行业崛起 - 瑞幸咖啡销售额增长41%,远超星巴克在华业务(增长5%),凭借低价策略吸引消费者 [2] - 王府井集团奥特莱斯门店营收增长4%,消费者认为其性价比高 [2] - 万达电影营收增长23%,电影作为经济实惠娱乐方式受欢迎 [3] - 华住集团营收增长2%,中低端酒店入住率维持在76%高位,2025年计划新设约2300家酒店 [3] 政策刺激效果 - "以旧换新"补贴推动家电零售,苏宁易购1~3月营收增长3%,最终利润扭亏为盈 [3] - 消费刺激措施效果显著,但可能提前透支未来需求,消费未显示全面回暖迹象 [3] 行业对比与潜在风险 - 消费相关企业抓住性价比需求崛起,情况与过去日本相似 [4] - 过度价格竞争可能成为导致中国经济整体下行的主要因素 [4]
日本2024年出生人数首次跌破70万人
日经中文网· 2025-06-04 14:40
日本人口出生率下降 - 2024年日本出生人数同比减少5.7%至68万6061人 自有统计数据以来首次跌破70万人 [1] - 总和生育率降至1.15 连续3年创新低 远低于维持人口所需的2.07 [1] - 2005年生育率为1.26 2015年恢复至1.45 2016年后持续下降 [1] 人口预测与实际差距 - 2023年预测2024年出生人数为75.5万人 实际比预测提前14年跌破70万人 [3] - 2024年结婚登记数同比增加2.2%至48万5063对 但仍处于战后第二低水平 [3] - 日本非婚生子比例仅2.5% 婚姻减少直接导致出生人数下降 [3] 人口结构变化影响 - 2024年死亡人数增加1.9%至160万5298人 人口自然减少91万9237人创历史新高 [3] - 劳动年龄人口减少导致劳动力不足问题日益严重 [3] - 预计2035年劳动力人口开始减少 2050年将降至6287万人 [4] 经济与社会影响 - 人口减少可能导致消费下降和企业设备投资萎缩 [4] - 社会保障制度可持续性受影响 未来缴纳者负担将增加 [4] - 维持医疗、护理、运输等服务将变得困难 [4] 未来趋势 - 2025年1-3月出生人数同比减少4.6% 下降趋势持续 [4] - 1990年代生育适龄人口120万 2000年代中期跌破110万 2010年代跌破100万 [4] - 2030年代前是逆转少子化的最后机会 [4] 国际比较 - 韩国2024年出生率0.75 OECD国家中最低 [5] - 法国出生率降至1.62 创二战后最低 2010年代中期曾维持在2左右 [5] - 亚洲和非洲新兴市场国家出生率也在下降 [5]
李强会见河野洋平率领的访华团,呼吁中日合作
日经中文网· 2025-06-04 14:40
中日经济合作 - 中国总理李强呼吁日本对中国进行进一步投资,以深化中日两国合作对抗美国的关税措施 [1] - 李强强调中方不会为了达成降低加征关税的协议而做出原则性让步 [1] - 日本国际贸易促进协会访华团团长河野洋平提出租借大熊猫的提议,李强表示这是非常重要的提议 [1] 日本企业担忧 - 河野洋平传达了中国稀土等出口管制对日本企业的影响的担忧,但李强未作回应 [1] - 双方未提及辽宁省大连市的两名日本男性被杀事件 [1] 访华团行程 - 访华团由约100名商界人士组成,计划在中国访问至6月8日,行程包括北京和广州等地 [2] - 访华团2023年与李强会面,2024年与副总理何立峰会面 [2]
日系车企以中国专属车型寻求突围
日经中文网· 2025-06-04 14:40
日本车企在中国电动车市场的表现 - 丰田3月推出的纯电动SUV"bZ3X"交付量截至4月底已达1万辆,推动其4月新车销量同比增长21%至14.28万辆,EV销量同比大增84%至9400辆 [1][3] - 日产4月下旬推出的纯电轿车"N7"截至5月15日订单达1万辆,带动来店客流量回升,但4月销量仍同比下滑16% [1][4] - 本田EV品牌"烨"S7因定价过高被迫在发布1个月内降价6万元,导致4月在华销量同比暴跌40% [5] 日本车企的本地化战略转型 - 丰田bZ3X由广汽集团联合开发,搭载Momenta自动驾驶技术,配备24分钟快充(30%-80%),起售价10.98万元较此前车型降幅达39% [3] - 日产N7采用中国合资公司主导的全流程开发模式,配备AI按摩座椅和车载冰箱,起售价11.99万元 [4] - 日本车企放弃传统"全球车本地化"路径,转为专为中国市场定制开发,丰田后续将推出采用华为技术的bZ7 [6] 市场竞争格局与挑战 - 日系车在华份额从2021年20.6%骤降至2024年11.2%,三大车企总销量较2021年减少30%至330万辆 [4] - 尽管bZ3X位列外资新能源SUV销量前列,但在全品牌排名仅第20名,与中国品牌差距显著 [5] - 中国本土车企(如比亚迪)通过技术升级和价格战持续挤压日系车企生存空间 [4]
中国稀土出口管制让欧洲企业面临停产危机
日经中文网· 2025-06-04 10:19
稀土出口管制与欧洲厂商影响 - 中国商务部正在应对稀土出口许可申请的增加,但申请程序出现大幅度延迟 [1][2] - 中国欧盟商会指出,欧洲厂商可能因稀土出口管制而面临停产风险,承担非常大的成本 [1][2] - 出口管制涉及7种稀土及其衍生的永磁铁,影响纯电动汽车和武器等工业领域 [1] 中美贸易战背景下的政策动态 - 中国加强稀土出口管制是对美国"报复性"关税的回应,尽管中美暂停大部分加征关税,但稀土管制仍持续 [1][2] - 欧盟与中国半导体企业会议中讨论了出口管制问题,中国商务部解释正在处理许可申请激增的情况 [2] 企业应对与过渡期问题 - 出口管制缺乏充分过渡期,企业无法制定计划以避免欧洲的潜在危机 [2] - 中国欧盟商会秘书长强调,当前形势紧迫,需尽快解决以避免供应链中断 [2]
氢专利竞争力:中国超日本,首登第一
日经中文网· 2025-06-04 10:19
专利竞争力与国别排名 - 中国在氢能"制造"、"储存"、"运输和供应"、"安全管理"4个领域及国别综合实力排名全球首位 日本在"利用"领域领先 [1][3] - 中国专利竞争力首次超越日本 2013-2022年全球约18万件专利中 中国年申请量达日本2倍 [3] - 日本在上次调查(2011-2020年约14万件专利)中综合实力排名第一 中国第二 [3] 制造领域技术优势 - 中国电解槽制造能力占全球60% 隆基绿能、阳光电源等光伏企业跨界涉足绿氢设备制造 [4] - 中国电解槽设备成本2023年仅为欧洲企业四分之一 制造设备大型化推动系统效率提升 [3][4] - 中国电解槽制造商数量从2021年起快速增长 2024年达100-200家 远超日本少数企业(旭化成、东芝等) [4] 产业政策与市场需求 - 中国2022年发布氢能产业规划 明确氢为重要能源 2025年绿氢产量目标10-20万吨/年 实际推进速度超预期 [4] - 中国2023年氢需求达2800万吨/年 占全球总需求30% 为全球最大市场 主要需求来自化工、钢铁等工业领域 [5] - 中国政府推进可再生能源丰富地区与工业沿海地区的氢能管道联通 实现自产自销机制 [5] 国际竞争格局变化 - 欧美受通胀影响出现氢生产停滞趋势 法国ENGIE、西班牙Iberdrola下调2030年氢生产目标 [1][5] - 欧盟禁止补贴项目使用中国产氢设备 实施区域保护政策 日本计划2025年度与美韩共建氢制造技术研究框架 [5] - 中国通过海外代工扩大电解槽产能 计划在欧洲和中东建立本地工厂拓展海外市场 [4]
丰田启动大规模重组,,源头企业将被私有化
日经中文网· 2025-06-04 10:19
另外,还将出售丰田织机持有的集团内公司股份。除丰田9.14%的股份(相当于3.2万亿日元)之外,丰 田织机还持有爱信、电装和丰田通商的股份。 以丰田汽车为中心的阵营将通过TOB将丰田织机的股票私有化。丰田织机于1926年创立,该公 司内部设置的汽车部门拆分后,于1937年成立了丰田工业(现为丰田)。随着启动丰田织机的私有 化,将迅速推进消除旗下公司之间的股份互持…… 日本丰田自动织机(以下简称:丰田织机)6月3日宣布,董事会已决定接受以丰田汽车为中心的阵营提 出的收购提案。丰田阵营最早将于12月上旬实施TOB(公开要约収购),将丰田织机的股票私有化。在 行业迎来电动化等变革期的背景下,丰田将启动大规模重组。 丰田织机是丰田汽车的源头企业。该公司除丰田的股份之外,还持有电装、爱信和丰田通商等丰田集团 内公司的股份。随着启动丰田织机的私有化,将迅速推进消除旗下公司之间的股份互持。 丰田阵营提议的收购总额为4.7万亿日元。考虑到丰田织机的净有息负债(约1.3万亿日元)的偿还等, 收购金额将达到6万亿日元规模。 计划设立丰田不动产和会长丰田章男100%出资的控股公司,并由这一控股公司旗下的特殊目的公司 (SPC)收购 ...
李在明反日吗?
日经中文网· 2025-06-04 10:19
李在明的对日政策立场 - 李在明认为日本尚未消除对韩国的军事敌意 并基于日韩合并历史提出应被分割占领的是日本而非朝鲜半岛 [1] - 他要求日本全面重新审视慰安妇问题的日韩协议 并反对日韩《军事情报保护协定》(GSOMIA) [1] - 李在明谴责东京电力福岛第一核电站处理水问题 [1] - 他同时表示韩国和日本是"如同夫妻一般彼此非常重要的存在" 否认自己是反日主义者 [1][2] 李在明的政治风格 - 李在明自称为"现实主义者" 并曾被比作"韩国的特朗普" [1] - 他主张在历史及领土问题上坚持斗争 但在经济和社会文化层面无需斗争 [1] - 李在明引用"木鸡"典故来塑造自身形象 强调面对攻击时保持沉稳 [2] 日韩关系前景 - 李在明的言论与普通韩国人的对日观点基本相近 但可能让习惯尹锡悦政府对日政策的日本国民感到反日 [2] - 在整个选举过程中 李在明未发表"即便导致日韩关系恶化也要解决历史和领土问题"的强硬言论 [2] - 他试图维持当前日韩、日美韩关系 [2]
日铁收购美钢还需再过两道关
日经中文网· 2025-06-03 15:03
收购案核心流程 - 日本制铁收购美国钢铁需完成两个关键步骤:撤销拜登前总统的中止命令、与美国政府签署国家安全保障协定[1] - 撤销中止命令需特朗普签署总统令推翻拜登2025年1月的决定[1] - 国家安全保障协定可能包含保留匹兹堡总部、过半董事为美国籍、禁止生产及岗位海外转移等条款[1] 时间节点与审查机制 - 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CFIUS)将在5月21日前提交重新审查结论,特朗普需在15天内(截至6月5日)做出最终决定[2] - 备用截止日期为拜登中止命令规定的6月18日(需提交收购撤销证明)[2] - CFIUS此次重新审查无先例,流程可能异于常规审查[2] 交易失败后果 - 若收购协议终止,日本制铁需向美国钢铁支付5.65亿美元违约金[1][2] 当前进展 - 日铁在5月9日财报发布会披露CFIUS审查时间表[2] - 最终结论预计在未来半个月内出炉[2]
印度2024年度GDP增6.5%,较上年度放缓
日经中文网· 2025-06-03 15:03
印度经济表现 - 2024年度实际GDP同比增长6.5%,较2023年度超过9%的增长率有所减速但仍保持坚挺 [1] - 2025年1~3月GDP同比增长7.4%,超出市场预期,增速较2024年10~12月的6.4%加快 [1] - 2023年度GDP增长率从速报值8.2%上调至9.2%,反映需求迅速恢复 [1] 消费与物价 - 2024年度个人消费增长7.2%,占GDP整体6成,主要因食品等物价上涨趋稳 [1] - 2024年10月消费者物价指数涨幅一度超过6%,但当前稳定在3%左右,消费意愿恢复 [1] 投资与工业 - 2024年度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增长7.1%,政府在大选后增加基础设施投资 [2] - 印度2024年度国内新车销量达525万辆创历史新高,显示设备投资强劲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