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AI

搜索文档
财报前宣布“突破性”数据中心交换机芯片,博通股价创历史新高
硬AI· 2025-06-04 18:52
博通周二宣布开始出货其最新的数据中心交换机芯片Tomahawk 6,声称其以太网交换容量是目前市场上任何以太网交换 机带宽的两倍。这款芯片专为运行AI处理器集群的数据中心需求而设计。消息后,博通股价应声上涨近3.3%,市值首次 逼近1.2万亿美元。 硬·AI 作者 | 鲍亦龙 编辑 | 硬 AI 博通在财报前夕突然抛出"突破性"数据中心交换机芯片,股价创历史新高。 6月3日,当所有人都在等待博通财报时,这家芯片巨头却宣布开始出货其最新的数据中心交换机芯片 Tomahawk 6,声称 其以太网交换容量达到每秒102.4太比特,是目前市场上任何以太网交换机带宽的两 倍 。 这款芯片专为运行AI处理器集群的数据中心需求而设计 。 博通核心交换业务高级副总裁兼总经理Ram Velaga在新闻稿中强调: Tomahawk 6不仅仅是升级——它是一个突破。它标志着AI基础设施设计的转折点,将最高带宽、 功率效率和自适应路由功能结合到一个平台中。 据媒体报道,该芯片采用台积电3纳米工艺制造,相比前代Tomahawk 5的5纳米工艺实现了制程升级。博 通强调, 带宽翻倍的直接好处是减少了系统所需的网络设备数量,从而降低功耗并 ...
2个月涨超1万亿美元,英伟达重回“市值第一”宝座
硬AI· 2025-06-04 18:52
周二,英伟达股价上涨约3%至141.22美元,市值达到3.45万亿美元,超越微软的3.44万亿美元。目前,英伟达的预期市 盈率约为29倍,远低于其历史均值,PEG指标也低于Mag 7中其他成员的水平,意味着股价更被低估。 在特朗普贸易政策威胁和市场波动加剧之际, 周二,英伟达股价上涨约3%至141.22美元,市值达到3.45 万亿美元,超越微软的3.44万亿美元,1月以来首次重登全球市值最高公司宝座。 这意味着英伟达的市值在两个月内反弹了1万亿美元。去年6月以来,英伟达一直与苹果和微软在市值榜首 位置交替,上一次登顶还是在今年1月24日。 英伟达的强劲表现也带动了整个芯片板块走高。Broadcom上涨3%,美光科技上涨4%,追踪一篮子芯片 股的VanEck半导体ETF上涨2%。 编辑 | 硬 AI 尽管面临关税担忧,但英伟达的股价在过去一个月飙升近24%,自4月低点以来上涨逾45%,证明了市场 对其核心业务和增长前景仍信心十足。 AI狂潮仍未降温!英伟达市值超越微软,再度加冕全球最贵公司。 Globalt Investments高级投资组合经理Thomas Martin表示: "那些关于英伟达的问题已经得到了 ...
上市三个月,股价涨近3倍!“英伟达亲儿子”CoreWeave成“本轮AI领头羊”
硬AI· 2025-06-04 18:52
股价表现 - CoreWeave股价周二收创历史新高150 48美元 单日涨幅超25% 自上市以来累计涨幅达248% [1][2] - 公司市值从IPO时的230亿美元飙升至720亿美元 发行价从40美元升至150 48美元 [7] AI算力业务扩张 - 公司核心业务为基于英伟达芯片的AI算力服务 拥有专为AI优化的数据中心设计 [4] - 通过与Applied Digital的租赁协议 已在美国和欧洲布局33个AI数据中心 [4] - 预计2025年资本支出将激增53%至215亿美元 显示其AI基础设施扩张决心 [5] 战略合作与客户 - 作为英伟达战略合作伙伴 获得技术支持并吸引微软作为最大客户 [4] - 与OpenAI签订五年119亿美元的长期合作协议 [4] 市场交易动态 - 自5月15日公布强劲财报后 成为Public com平台交易量前二的股票 [1][8] - 散户看涨期权押注达看跌期权的四倍 [1][8] 机构投资者态度 - 约30%可交易股份被做空 显示机构普遍看衰估值 [10] - 做空成本持续攀升 因流通股有限且需求高企 [10] 股权结构与资本运作 - 主要股东包括Magnetar Capital 英伟达 OpenAI和富达等 合计持股超60% [13] - 股价飙升为公司提供股权融资或并购的资本运作空间 [14][15] - 联合创始人IPO中已套现5亿美元 短期抛压或减弱 [14]
马斯克卸任DOGE后旗下公司迎融资潮:xAI股债齐发,Neuralink也募资
硬AI· 2025-06-03 23:26
xAI融资与业务发展 - xAI启动3亿美元股份出售计划 允许员工向新投资者出售股份 公司估值达1130亿美元 与3月收购社交媒体平台X时的估值一致 [1][4] - xAI与X合并为XAI Holdings集团 整体估值1130亿美元 其中xAI估值800亿美元 X估值330亿美元 马斯克2022年10月以440亿美元收购X [4] - 预计后续将进行更大规模融资轮 向外部投资者发行新股 此前4月曾计划为合并业务筹集200亿美元资金 [4] - 同时启动50亿美元债务销售 摩根士丹利寻求融资 资金可能用于孟菲斯Colossus数据中心建设 [4][5] - 债务融资方案包括B类定期贷款 固定利率定期贷款和高级有担保票据 资金用于一般企业用途 承诺书到期日6月17日 [5] - xAI去年底私募融资5亿美元时估值450亿美元 马斯克向Twitter收购支持者授予xAI 25%股份 [6] - 已推出Grok聊天机器人 建设美国最大AI数据中心之一Colossus 与微软和Telegram达成合作 覆盖10亿用户 [6] - 孟菲斯数据中心已部署20万GPU 计划新增100万GPU [7] Neuralink融资进展 - Neuralink完成6 5亿美元E轮融资 融资后估值90亿美元 不包括新投资 [8][9] - 上一轮融资在2023年 当时估值35亿美元 [10] 马斯克商业重心调整 - 马斯克结束在美国政府效率部职务 此前数月担任特朗普顾问并支持其竞选 [12] - 近期融资活动显示其重新聚焦商业版图 计划全力投入X xAI和特斯拉业务 [12] - 特斯拉股价自特朗普就职以来下跌20% [12]
台积电CEO:2025年销售额增速按美元计将在20%区间中段,利润将创纪录
硬AI· 2025-06-03 23:26
图 点击 上方 硬AI 关注我们 魏哲家表示,关税政策存在不确定性和风险等潜在影响,但截至目前,"尚未看到客户行为有任何转变",AI需求仍强劲; 企业AI是另一个支持未来数年结构性趋势的AI需求来源;预计台积电今年先进制程销售占比将继续上升,可达七至八成。 硬·AI 作者 | 李笑寅 编辑 | 硬 AI 魏哲家上任周年首度主持股东大会,称2025年业绩料将"稳步增长"。 6月3日周二,台积电董事兼总裁魏哲家在股东大会上表示, 2025年按美元计的销售额增速预计在20%区间 中段,利润将创下记录高位。 01 关税尚未影响到客户行为 AI需求仍强劲 台积电计划在熊本县建设第二家工厂,外界普遍预计该工厂将于今年第一季度开工。 针对"台积电将赴中东 设厂"的传言,魏哲家明确表示"不会"。 他表示,之前类似与英特尔合资的传闻已经有出现过,这次是中东,下次会不会是非洲,所有的问题答案 还是一样"不会"。 魏哲家表示, 关税政策存在不确定性和风险等潜在影响,但截至目前,"尚未看到客户行为有任何转变", 因此维持对今年全年营收的展望。 魏哲家强调,市场需求仍然强劲,预计晶圆制造将继续受益于AI的强劲需求以及其它终端市场的温和 ...
下周的WWDC,苹果AI依旧不会有“惊喜”
硬AI· 2025-06-03 23:26
苹果AI战略现状 - 苹果全球开发者大会(WWDC)可能无法扭转公司在AI领域的落后局面 内部人士对AI展示部分已做好"令人失望"的心理准备 [2] - 公司仅开放30亿参数的小型语言模型给开发者 远低于内部使用的70亿、330亿和1500亿参数模型 [2] - 1500亿参数的云端模型性能接近ChatGPT 但因幻觉问题和高管理念差异暂未用于聊天机器人 [4] 技术能力与竞争对手差距 - Apple Intelligence系统缺乏OpenAI、谷歌等公司的强大功能和创新性 被指更多是包装而非突破 [7] - Writing Tools、Genmoji等功能实用性有限 无法匹配竞争对手的创新水平 [7] - 活动规模小于过去两届WWDC 公司计划在2026年大会才重点展示AI创新能力 [7] 品牌重塑策略 - 计划对操作系统进行大规模重命名 采用基于年份的系统 试图转移技术不足的焦点 [9] - 在Safari和Photos等应用中重新包装现有功能为"AI驱动" 强化AI品牌形象 [10] 未来发展规划 - 正在开发LLM Siri助手架构重做、Shortcuts应用重新设计等长期项目 [13] - 布局"Mulberry"AI医生服务和Health应用升级 开发代号为"Knowledge"的聊天机器人竞争对手 [13]
英伟达电话会全文!黄仁勋:“AI推理爆炸式增长”,痛失H20巨额收入但Blackwell芯片周产7.2万颗GPU
硬AI· 2025-05-29 22:05
核心观点 - 英伟达Q1营收同比增长69%至440亿美元,超出预期,但受H20出口限制影响,Q2预计损失80亿美元收入[1][8][25] - Blackwell芯片产能创纪录,周产72,000颗GPU,支撑微软单季处理100万亿Token的推理需求[1][10][28] - AI推理需求呈现爆炸式增长,微软Q1处理Token量同比增长5倍至100万亿[4][12][29] - 中国AI市场价值500亿美元,但受出口限制影响基本对美国关闭,公司正探索替代方案[3][8][45] - 企业AI和工业AI成为重要增长引擎,预计将改造5000亿美元IT基础设施[17][84] 财务表现 - Q1数据中心收入390亿美元,同比增长73%,其中Blackwell贡献近70%[25][27] - Q1网络业务收入环比增长64%至50亿美元,Spectrum-X年化收入超80亿美元[33][35] - Q1游戏业务收入创纪录达38亿美元,环比增48%,AI PC产品线扩展[37] - Q2营收指引450亿美元,GAAP毛利率预计71.8%,Blackwell盈利能力改善[20][43] 产品与技术 - Blackwell架构吞吐量比Hopper高40倍,专为复杂推理设计,软件优化使其性能提升1.5倍[3][10][30] - GB300系统本季度末量产,采用与GB200相同规格,HBM增加50%带来FP4推理性能提升50%[10][28] - NVLink技术实现PCIe Gen5带宽14倍,单机架带宽达130TB/s,Q1出货超10亿美元[34][35] - Omniverse平台助力工业客户:台积电节省数月工期,富士康热仿真提速150倍[39] 市场动态 - 全球近100个AI工厂在建,同比增长一倍,单个工厂平均GPU用量翻倍[31][62] - 主权AI成为新增长点,沙特500兆瓦、阿联酋5吉瓦项目启动,多国建设国家AI平台[49][84] - 开源模型DeepSeek R1和通义千问获认可,展现中国AI研发实力[13][46] - 推理工作负载从简单问答转向复杂代理式AI,计算强度提升100-1000倍[12][53] 供应链与产能 - Blackwell成为史上最快爬坡产品,主要客户每周部署近1,000个NVL72机架[10][28] - 美国本土制造布局加速:台积电亚利桑那厂年底量产,富士康休斯顿建百万平方英尺工厂[47] - 单个GB200 NVLink72机架含120万组件,重近两吨,供应链面临挑战[47] - H20库存减记45亿美元,部分材料被重新利用[26][45]
从阿里、SAP合作,看资本市场的AI“确定性”逻辑
硬AI· 2025-05-28 10:32
核心观点 - AI已成为资本市场最核心的叙事主题,驱动SAP和阿里巴巴等科技巨头市值逆势增长 [2][4] - SAP凭借清晰的AI战略和产品创新,成为欧洲市值最高公司,市值超3000亿欧元 [3][7] - SAP与阿里合作探索通义千问大模型接入,共同拓展企业级市场 [3] SAP的AI战略与产品 - **Joule AI助手**:提升用户30%生产力,跨平台支持非SAP应用,缩短企业迁移SAP系统时间35% [11] - **Business Data Cloud (BDC)**:整合内外部数据,预计2028年市场规模达300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24% [12] - **AI生态布局**:34000家客户采用商业AI解决方案,生成式AI场景超230个,计划年底达400个 [13] SAP的财务与市场表现 - 股价年初至今上涨25%,过去12个月涨幅60%,市值超3000亿欧元 [7] - AI驱动存量支持服务收入110亿欧元有望转化为5倍云服务收入 [14] - 目标2026/2027年实现"40法则"中35%的营收增长率与利润率之和 [14] 市场反馈与分析师观点 - SAP被摩根士丹利列为欧洲软件行业"首选股",2026年预期市盈率37倍 [16] - 分析师预测2026/2027财年EPS增长17-18%,潜在超20% [15] - SAP的AI战略被视为防御性护城河,抵御新兴AI初创企业竞争 [18] 阿里与SAP合作展望 - 短期聚焦技术融合与市场拓展,长期构建区域性AI生态系统 [20] - 合作目标为中国、东南亚、中东和非洲市场提供定制化AI解决方案 [20] - 阿里云加速AI国际化,与SAP协同推动新兴市场传统产业"AI化" [20] AI对资本市场的结构性影响 - AI重塑企业估值逻辑,SAP和阿里市值增长体现AI的确定性力量 [2][21] - 巨头合作成为新共识,分担AI研发与部署风险 [21] - AI驱动优质资产与宏观经济基本面"脱钩",DAX指数逆势上涨 [10]
“全球最强编程模型”来了!Anthropic发布Claude 4,连干七小时性能稳定
硬AI· 2025-05-23 23:03
核心观点 - Anthropic发布Claude 4系列模型,包括Opus 4和Sonnet 4,声称Opus 4为"全球最佳编程模型",标志着AI能力的新纪元[4][5] - 新模型在编码、推理和持续工作能力方面有显著提升,可能重塑软件开发行业格局[4][5][7] - Claude Code正式上线,由Opus 4和Sonnet 4支持,提供更多功能如代码分析和无缝结对编程[11][12] - Anthropic与OpenAI、Google的竞争加剧,行业格局面临重新评估[15][17] 模型性能 - Opus 4在SWE-bench测试中准确度达72.5%,Terminal-bench达43.2%[5] - Sonnet 4在SWE-bench准确度72.7%,较Sonnet 3.7版的62.3%显著提升[3][5] - Opus 4可连续工作7小时,乐天验证其在开源重构任务中保持稳定性能[7][8] 功能升级 - 新模型采用混合模式设计,支持即时回应和深入推理[5] - 引入"扩展思考与工具使用"功能,允许网络搜索和并行工具使用[10][11] - Opus 4记忆能力大幅提升,可创建"记忆文件"存储关键信息[11] 产品发布 - Claude Code正式上线,支持GitHub Actions、VS Code和JetBrains集成[11] - Claude Code可编写代码分析数据,适合专业开发者和非编程人员[12][13] - Sonnet 4将作为GitHub Copilot新编码代理的基础模型[17] 行业竞争 - Anthropic与OpenAI、Google在顶级模型领域竞争加剧[4][15] - 微软与xAI合作,谷歌推出AI搜索功能,OpenAI收购AI硬件公司[15] - 投资者需重新评估行业格局,Anthropic可能赢得更多市场份额[17]
OpenAI宣布在阿布扎比建全球最大AI数据中心,并考虑扩张至亚太地区
硬AI· 2025-05-23 23:03
全球AI基础设施扩张 - OpenAI宣布在阿联酋阿布扎比建设全球最大AI数据中心,总容量5GW,占地10平方英里,耗电量相当于5座核电站[1][2] - 该项目是"星际之门"计划的重要海外扩张,由OpenAI与阿联酋AI公司G42联合打造[1][4] - 规模远超美国德州阿比林项目(1.2GW),OpenAI将成为主力租户使用1GW算力[5] 阿联酋项目细节 - 分阶段推进:第一阶段建设1GW集群,其中200兆瓦2026年投运[5] - 合作方G42由阿联酋主权财富基金支持,软银、甲骨文、英伟达、思科等科技巨头参与[4][8] - G42承诺对美国AI基础设施进行等额投资,实现技术双向互动[10] 亚太地区布局 - OpenAI首席战略官将访问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印度和新加坡,洽谈AI基础设施合作[12] - 公司计划在亚太地区探索数据中心选址及软件应用落地[12] 战略意义 - 阿联酋项目被视为实现AI技术突破的关键步骤,涉及药物研发、教育、能源等领域[7] - 阿联酋政府将免费提供ChatGPT Plus订阅,并接入政府系统(能源、医疗等)[10] - 美国"星际之门"项目已获5000亿美元投资,由OpenAI、软银、甲骨文等共同支持[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