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藏经阁
搜索文档
【国信金工】风险模型全攻略——恪守、衍进与实践
量化藏经阁· 2025-07-30 08:09
核心观点 - 2024年A股市场黑天鹅事件频发,公募指增产品超额收益普遍创历史最大回撤,极端尾部风险发生概率大幅提升[1][4][6] - 传统风险模型难以应对市场变化,需从显性风险扩展到隐性风险控制,包括制度风险、认知风险等[2][18][46] - 提出全流程风险控制框架:事前预防(认知风险控制+隐性风险识别)、事中控制(动态风格因子)、事后处理(自适应个股偏离)[60][63][129] - 实证显示引入全流程风控的中证500指增组合年化超额16.51%,最大回撤4.90%,显著优于传统模型的18.77%超额和9.68%回撤[3][5][61] 风险模型进化 - 从CAPM单因子发展到Barra多因子模型,再进化到隐式因子模型(Latent Factor)[19][21] - 显性风险包括市场风险(如港股配置不足导致2025年跑输)、行业风险(如银行权重差异影响红利指数表现)、风格风险(如市值因子剧烈波动)[24][31][38] - 隐性风险具有动态性,如2019-2020年"茅指数"行情中公募重仓风格风险、不同涨跌停板限制导致的制度风险[47][53][59] 全流程风控方法 事前预防 - 启发式风格划分:通过股价回归识别真实风格,解决因子打分法与市场认知偏差问题,如长江电力被误判为成长股[64][71][74] - 个股收益聚类:采用Louvain算法根据120日超额收益相关性聚类,识别传统行业分类无法捕捉的关联性(如新能源概念股集群)[98][101][106] 事中控制 - 动态风格因子控制:针对波动率聚集效应,对滚动3个月波动率前3名或超过均值+1倍标准差的因子(如2024年Beta/市值/动量因子)严格零暴露[110][113][118] 事后处理 - 自适应个股偏离:根据滚动3个月跟踪误差动态调整个股权重偏离幅度,避免市场波动放大时跟踪误差失控[129][131][133] 市场异常事件 - 2024年三次重大回撤:春节前小微盘流动性危机(万得微盘股跌49.63%)、10月成长/价值因子双杀、2025年2月TMT板块暴涨导致基本面因子回调[11][67][83] - 黑天鹅指数显示2024年极端交易日占比达38%,远超正态分布预期,如20240207日非线性规模因子偏离达15.57倍标准差[14][15][17]
国信金工2025年夏季量化沙龙(深圳站)|邀请函
量化藏经阁· 2025-07-29 01:09
由于提供的文档内容仅包含"关注国信金工团队"这一句话,没有涉及具体的公司或行业信息,因此无法提取关键要点或进行详细总结。建议提供更完整的文章内容以便进行分析。
首批科创债ETF规模突破1000亿元【国信金工】
量化藏经阁· 2025-07-28 00:03
市场回顾 - 上周A股主要宽基指数全线上涨,科创50、中证500、创业板指涨幅居前,分别上涨4.63%、3.28%、2.76%,上证综指、沪深300、深证成指涨幅相对较低,分别为1.67%、1.69%、2.33% [6][16] - 行业表现分化明显,煤炭、钢铁、有色金属领涨,涨幅分别为8.00%、7.55%、7.10%,而银行、综合金融、通信表现较差,跌幅分别为-2.89%、-1.00%、-0.47% [6][22] - 债券市场利率上行,不同期限国债利率均有所上涨,信用利差扩大3.27BP,央行逆回购净回笼资金705亿元 [24][25][28] 公募基金动态 - 公募基金规模创历史新高,截至2025年6月底达34.39万亿元,较上月增加6519.29亿元,其中债券基金规模增长最多,增加5078.7亿元 [14] - 第二批12只新型浮动费率基金获批,包含全市场选股和行业主题产品,费率设置分三档:1.2%(基准档)、1.5%(升档)、0.6%(降档) [5][7] - 首批科创债ETF规模突破1000亿元,达1010.81亿元,华夏、嘉实、富国的产品规模居前,分别为153亿、147亿、145亿元 [9] 基金产品发行 - 上周新成立基金46只,合计发行规模276.04亿元,较前周增加,其中被动指数型21只发行143.71亿元,偏股混合型7只发行27.26亿元 [3][46][47] - 本周将有30只基金开始发行,以被动指数型(16只)和偏股混合型(6只)为主,包括多只科创主题ETF和行业指数基金 [52][53] - 基金申报活跃,上周共上报37只基金,包括金融科技ETF、港股通汽车ETF等创新产品 [4] 基金业绩表现 - 主动权益类基金表现良好,上周主动权益、灵活配置型、平衡混合型基金中位数收益分别为1.80%、1.44%、1.40% [34][35] - 另类基金年内表现最优,中位数收益达15.16%,远超主动权益型(11.66%)和灵活配置型(7.73%) [35][36] - 量化基金超额收益稳定,指数增强基金年内超额中位数3.42%,量化对冲型基金收益中位数0.58% [37][38] 债券与可转债市场 - 可转债市场活跃,中证转债指数上涨2.14%,成交额增加500亿元至4034亿元,转股溢价率中位数27.03% [30] - 信用债利率全线上行,1年期AAA级信用利差扩大6.16BP至35.78BP,10年期AA级利差扩大1.27BP至87.76BP [29] - 质押式回购利率显著上升,7D利率增加18.65BP,SHIBOR 2W利率增加16.80BP [24][25]
四大指增组合年内超额均逾9%【国信金工】
量化藏经阁· 2025-07-27 11:18
指数增强组合表现 - 沪深300指数增强组合本周超额收益0.78%,本年超额收益9.31% [1][5] - 中证500指数增强组合本周超额收益-0.52%,本年超额收益9.90% [1][5] - 中证1000指数增强组合本周超额收益0.07%,本年超额收益15.69% [1][5] - 中证A500指数增强组合本周超额收益0.26%,本年超额收益9.96% [1][5] 选股因子表现 - 沪深300成分股中特异度、EPTTM一年分位点、单季净利同比增速等因子表现较好 [1][6] - 中证500成分股中三个月波动、EPTTM一年分位点、预期BP等因子表现较好 [1][10] - 中证1000成分股中三个月机构覆盖、三个月反转、预期BP等因子表现较好 [1][12] - 中证A500指数成分股中特异度、三个月反转、预期净利润环比等因子表现较好 [1][14] - 公募基金重仓股中三个月机构覆盖、特异度、三个月反转等因子表现较好 [1][16] 公募基金指数增强产品表现 - 沪深300指数增强产品本周超额收益最高1.28%,最低-0.98%,中位数0.12% [1][21] - 中证500指数增强产品本周超额收益最高1.41%,最低-1.31%,中位数0.04% [1][24] - 中证1000指数增强产品本周超额收益最高0.82%,最低-0.47%,中位数0.15% [1][28] - 中证A500指数增强产品本周超额收益最高1.16%,最低-0.57%,中位数-0.04% [1][29] 公募基金指数增强产品规模 - 沪深300指数增强产品共有70只,总规模782亿元 [18] - 中证500指数增强产品共有71只,总规模451亿元 [18] - 中证1000指数增强产品共有46只,总规模151亿元 [18] - 中证A500指数增强产品共有52只,总规模242亿元 [18] 因子MFE组合构建方法 - 采用组合优化模型构建最大化单因子暴露组合,控制行业暴露、风格暴露等约束条件 [30][31] - 设置个股相对于基准指数权重偏离幅度为0.5%-1% [31] - 每月末根据约束条件构建单因子MFE组合,计算历史收益并扣除交易费用 [31] 公募重仓指数构建方法 - 选取普通股票型基金和偏股混合型基金持仓信息构建指数 [32] - 剔除规模小于五千万且上市不足半年的基金 [32] - 将符合条件基金的持仓股票权重平均,选取累计权重达90%的股票作为成分股 [33]
成长稳健组合年内满仓上涨33.55%
量化藏经阁· 2025-07-26 13:48
国信金工主动量化策略表现跟踪 - 本周优秀基金业绩增强组合绝对收益2.29%,相对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超额收益0.48%,本年绝对收益12.86%,超额收益-1.63%,在主动股基中排名44.05%分位点(1528/3469)[1][12] - 本周超预期精选组合绝对收益0.45%,相对超额收益-1.36%,本年绝对收益24.97%,超额收益10.48%,在主动股基中排名13.64%分位点(473/3469)[1][9] - 本周券商金股业绩增强组合绝对收益1.75%,相对超额收益-0.06%,本年绝对收益16.12%,超额收益1.64%,在主动股基中排名32.52%分位点(1128/3469)[1][22] - 本周成长稳健组合绝对收益0.28%,相对超额收益-1.52%,本年绝对收益29.97%,超额收益15.49%,在主动股基中排名8.27%分位点(287/3469)[1][23] - 本周股票收益中位数1.72%,73%股票上涨,主动股基收益中位数1.81%,88%基金上涨[1][31] - 本年股票收益中位数15.73%,81%股票上涨,主动股基收益中位数11.54%,94%基金上涨[1][31] 优秀基金业绩增强组合 - 策略以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为基准,采用量化方法对优秀基金持仓进行增强,年化收益20.31%,相对基准年化超额11.83%[4][32][34] - 组合在2012-2025年期间大部分年度排名位于主动股基前30%,2025年组合收益率12.86%,基准收益率14.49%[6][36] 超预期精选组合 - 策略通过筛选研报标题超预期与分析师上调净利润的股票池,结合基本面和技术面精选构建组合,年化收益30.55%,相对基准年化超额24.68%[9][37][38] - 组合在2010-2025年每年均排名主动股基前30%,2025年组合收益率24.97%,基准收益率14.49%[13][40] 券商金股业绩增强组合 - 策略以券商金股股票池为基础,通过组合优化控制个股和风格偏离,年化收益19.34%,相对基准年化超额14.38%[17][41][42] - 组合在2018-2025年每年均排名主动股基前30%,2025年组合收益率16.12%,基准收益率14.49%[19][45] 成长稳健组合 - 策略采用"先时序、后截面"的二维评价体系,聚焦财报披露前的超额收益窗口期,年化收益35.51%,相对基准年化超额26.88%[21][46][47] - 组合在2012-2025年基本保持主动股基前30%排名,2025年组合收益率29.97%,基准收益率14.49%[24][50] 公募基金表现监控 - 本周股票收益分布:最小值-25%,中位数1.72%,最大值184.05%,主动股基收益分布:最小值-4.35%,中位数1.81%,最大值11.66%[26][29] - 本年股票收益分布:最小值-41.9%,中位数15.73%,最大值895.95%,主动股基收益分布:最小值-19.6%,中位数11.54%,最大值102.83%[26][29]
由创新高个股看市场投资热点
量化藏经阁· 2025-07-25 17:16
市场新高趋势追踪 - 触及新高的个股、行业和板块可作为市场风向标,动量策略和趋势跟踪策略有效性得到研究支持 [1][4] - 截至2025年7月25日,中证2000和中证1000指数已触及250日新高(距离0.00%),创业板指和科创50距离新高较远(8.24%和6.45%)[5][22] - 基础化工、有色金属、钢铁行业指数距离250日新高仅0.00%-1.06%,食品饮料、计算机行业距离新高较远 [8][22] - 5G、区块链、新能源汽车等概念指数表现强势,接近250日新高 [10][22] 创新高个股市场监测 - 全市场1178只股票过去20日创250日新高,医药(157只)、机械(154只)、基础化工(138只)行业数量最多 [13][23] - 银行、钢铁、有色金属行业创新高个股占比最高,分别达73.81%、52.83%、41.94% [13] - 制造板块创新高股票占比23.68%(367只),周期板块占比26.54%(297只) [15][23] - 中证500指数成分股中21.00%创新高,沪深300为18.67%,科创50仅10.00% [15][23] 平稳创新高股票特征 - 筛选出44只平稳创新高股票,包括博瑞医药、中材科技等,制造板块占13只(机械行业为主),周期板块占11只(基础化工为主) [20][25] - 筛选标准包括:分析师买入评级≥5份、250日涨幅前20%、价格路径平滑性前50% [19] - 研究表明平滑价格路径的高动量股收益优于跳跃路径股票,存在"温水煮青蛙"效应 [18]
公募FOF二季度加仓了哪些基金?【国信金工】
量化藏经阁· 2025-07-23 23:07
公募FOF基金2025年二季度概览 - 截至2025Q2全市场已成立FOF产品518只,合计规模1661.98亿元,较2025Q1增长10.01% [1] - 按穿透后权益占比分类:偏债型FOF规模920.91亿元(占比55.41%),平衡型324.54亿元,偏股型416.52亿元 [1][7] - 2025Q2收益中位数:偏债型1.20%,平衡型1.76%,偏股型2.62% [1] - 前5大FOF管理人规模占比36.77%,较2025Q1下降4.65%,头部为兴证全球(8.62%)、易方达(8.16%)、中欧(7.93%) [9] FOF配置最多的基金 - 主动权益基金:FOF重仓数量前三为大成高鑫A(52只)、富国稳健增长A(35只)、博道成长智航C(18只);规模前三为大成高鑫A(3.88亿)、易方达科融(3.84亿)、易方达信息行业精选C(3.71亿) [2][26][27] - 债券型基金:FOF重仓数量前三为易方达岁丰添利A(38只)、广发纯债A(37只)、易方达信用债A(23只);规模前三为博时信用优选A(11.26亿)、易方达岁丰添利A(9.33亿)、博时信用债纯债A(8.28亿) [2][33][34] - 股票型ETF:FOF重仓数量前三为华夏恒生科技ETF(27只)、富国中证港股通互联网ETF(25只)、华夏恒生ETF(17只);规模前三为华夏恒生ETF(8.35亿)、富国中证港股通互联网ETF(3.81亿)、国泰中证全指证券公司ETF(2.66亿) [29][30] FOF基金经理调仓动向 - 主动权益基金增持:数量增持前三为大成高鑫A(3只)、华商远见价值C(3只)、前海开源金银珠宝A(3只);规模增持前三为交银科技创新C(0.61亿)、易方达智造优势C(0.57亿)、易方达供给改革(0.33亿) [3][39][40] - 债券型基金增持:数量增持前三为兴全稳泰A(10只)、华泰柏瑞季季红A(6只)、富国产业债A(5只);规模增持前三为博时信用优选A(8.88亿)、博时信用债纯债A(6.98亿)、博时安悦短债A(6.81亿) [3][41][42] FOF配置最多的基金经理 - 主动权益基金经理:刘旭(大成基金,62只FOF配置)、范妍(富国基金,35只)、徐彦(大成基金,31只) [4][43][44] - 固收+基金经理:王晓晨(易方达,33只FOF配置)、彭成军(景顺长城,33只)、张挺(华泰保兴,29只) [4][46][47] FOF股票投资情况 - 149只FOF直接投资股票,占比28.76%,其中平衡型FOF投资股票占比最高(32.26%) [5][49] - FOF重仓股票数量前三:宁德时代(18只)、长江电力(11只)、紫金矿业(11只);市值前三:宁德时代(0.98亿)、豪迈科技(0.66亿)、五粮液(0.43亿) [5][55] - 股票仓位:偏债型3.75%、平衡型5.96%、偏股型5.58% [51]
IH及IF主力合约升水,IC及IM主力合约贴水【股指分红监控】
量化藏经阁· 2025-07-22 22:53
成分股分红进度 - 上证50指数中,40家公司已分红,3家不分红,5家处于决案阶段,2家进入实施阶段 [1][3] - 沪深300指数中,221家公司已分红,26家不分红,35家处于决案阶段,16家进入实施阶段,2家处于预案阶段 [1][3] - 中证500指数中,370家公司已分红,77家不分红,39家处于决案阶段,13家进入实施阶段,1家处于预案阶段 [1][8] - 中证1000指数中,735家公司已分红,210家不分红,33家处于决案阶段,20家进入实施阶段,2家处于预案阶段 [1][8] 行业成分股股息率比较 - 煤炭、银行和钢铁行业的股息率排名前三 [4] 已实现及剩余股息率 - 上证50指数已实现股息率2.04%,剩余股息率0.17% [6] - 沪深300指数已实现股息率1.56%,剩余股息率0.27% [6] - 中证500指数已实现股息率1.09%,剩余股息率0.15% [6] - 中证1000指数已实现股息率0.86%,剩余股息率0.07% [6] 股指期货升贴水情况跟踪 - IH主力合约年化升水3.30%,IF主力合约年化升水2.68%,IC主力合约年化贴水5.68%,IM主力合约年化贴水9.94% [16] - IH主力合约处于历史79%分位点,IF主力合约处于历史84%分位点,IC主力合约处于历史39%分位点,IM主力合约处于历史18%分位点 [16] 指数分红测算方法 - 分红点数计算需考虑成分股分红金额、总市值、权重及指数收盘价 [28][32] - 成分股权重采用中证指数公司每日披露的日度收盘权重数据以提高准确性 [34] - 分红金额通过净利润与股息支付率乘积估算,净利润预测采用历史分布动态预测法 [35][39] - 股息支付率预测采用历史数据平均,若公司去年分红则以去年股息支付率为基准 [40][42] - 除息日预测基于历史间隔天数稳定性进行线性外推,未公布预案时采用默认日期 [43][49] 股指分红点位测算准确度 - 上证50和沪深300指数全年预测误差在5个点左右,中证500指数误差约10个点 [46] - 模型对股指期货主力合约的预测准确性较高,上证50和沪深300效果最优 [46]
公募基金2025年二季报全扫描【国信金工】
量化藏经阁· 2025-07-22 00:37
基金仓位监控 - 普通股票型基金仓位中位数为91.27%,偏股混合型基金仓位中位数为90.08%,较上一季度略有提升,自2020年以来持续围绕90%震荡 [1][8] - 普通股票型基金仓位处于历史88.71%分位点,偏股混合型基金仓位处于历史93.55%分位点 [1][8] - 普通股票型和偏股混合型基金港股仓位均值分别为12.91%和16.85%,较上一季度分别提升0.84%和1.57%,均处于历史最高分位点 [1][9] - 配置港股的基金数量占比为58.35%,其中普通股票型233只,偏股混合型1601只 [1][9] 基金持股集中度监控 - 基金重仓股占权益配置比重为52.23%,较上一期53.21%略有下降 [2][13] - 基金经理总体持股数量为2436只,较上一季度增加,显示持仓差异化提升 [2][13] 板块配置监控 - 主板配置权重为52.44%,创业板15.3%,科创板12.31%,港股19.94%,其中创业板权重较上季度提升1.78%,主板下降2.64% [3][23] - 科技板块配置权重最高达37.42%,大周期板块次之为23.92% [26] - 大金融和科技板块分别加仓1.82%和1.71%,消费板块减仓3.9%,医药和大周期板块权重变化不大 [3][26] 行业配置监控 - 配置权重最高的三个行业为电子(18.88%)、医药(11.11%)、电力设备及新能源(8.8%) [4][28] - 主动加仓最多的行业为通信(+2.37%)、银行(+0.76%)、非银行金融(+0.73%),减仓最多的为食品饮料(-1.52%)、汽车(-1.1%)、机械(-0.84%) [4][30] - 电子、通信、机械等行业配置权重处于历史高位,房地产、建材行业处于历史低位 [29] 个股配置监控 - 绝对市值配置最高的三只股票为腾讯控股(580亿元)、宁德时代(512亿元)、贵州茅台(286亿元) [5][34] - 配置市值比最高的三只股票为诺诚健华-U(32.6%)、百济神州-U(27.39%)、潍柴重机(24.96%) [34] - 主动加仓最多的个股为中际旭创(+130亿元)、新易盛(+77亿元)、沪电股份(+76亿元),减仓最多的为比亚迪(-137亿元)、腾讯控股(-117亿元)、阿里巴巴-W(-89亿元) [37] 绩优基金与百亿基金行业配置 - 绩优基金配置最高的三个行业为医药(64.79%)、国防军工(9.06%)、通信(8.41%) [6][38] - 百亿规模基金配置最高的三个行业为电子(23.01%)、食品饮料(16.73%)、医药(16.05%) [6][38] - 绩优基金主动增仓国防军工1.83%,减仓医药1.67%;百亿基金增仓交通运输1.19%,减仓食品饮料1.33% [39][40]
自由现金流指数家族再扩容【国信金工】
量化藏经阁· 2025-07-20 22:35
市场回顾 - 上周A股主要宽基指数全线上涨,创业板指、中小板指、深证成指涨幅居前,分别上涨3.17%、2.26%、2.04%,上证综指、沪深300、中证500涨幅靠后,分别为0.69%、1.09%、1.20% [6][12] - 行业表现方面,通信、医药、汽车领涨,涨幅分别为7.02%、3.91%、3.22%,综合金融、房地产、传媒表现最差,跌幅分别为4.12%、2.08%、1.58% [6][17] - 债券市场方面,央行逆回购净投放资金13011亿元,逆回购到期4257亿元,净公开市场投放17268亿元,不同期限国债利率均有所下行,利差扩大2.11BP [6][20][22] 基金表现 - 上周主动权益、灵活配置型、平衡混合型基金收益分别为2.23%、1.36%、1.14%,今年以来另类基金表现最优,中位数收益为14.29% [6][33][34] - 指数增强基金上周超额收益中位数为0.01%,量化对冲型基金收益中位数为0.09%,今年以来超额中位数分别为3.35%和0.66% [36][37] - FOF基金方面,普通FOF、目标日期、目标风险类基金上周收益中位数分别为0.26%、0.39%、0.26%,今年以来目标日期基金表现最优,累计收益率为5.19% [38][40] 产品动态 - 上周新成立基金35只,合计发行规模181.85亿元,较前一周有所减少,其中股票型基金发行118.58亿元、混合型0.22亿元、债券型63.05亿元 [4][45][46] - 华夏基金(香港)推出全球首只人民币代币化基金,采用"传统+数字"双轨分销模式,为投资者提供合规链上生息选择 [10] - 上交所与巴西证券期货交易所ETF互通合作取得新进展,巴西伊塔乌资产管理公司成功发行跟踪中国A50ETF的基金产品 [11] 指数与策略 - 中证指数有限公司将于2025年7月16日发布中证A500自由现金流指数,选取50只自由现金流率较高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样本 [7] - 国内自由现金流主题指数产品规模达121.85亿元,数量28只,其中国证自由现金流指数产品规模最大,达54.8亿元 [8] - 自由现金流策略持续受到关注,市场上已存在20条相关指数,包括中证现金流指数、富时中国A股自由现金流聚焦指数等 [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