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泰海通证券
搜索文档
耐世特(01316):线控转向有望再获定点:耐世特(1316)
国泰海通证券· 2025-11-05 19:12
投资评级与目标价 - 维持"增持"评级 [8] - 目标价上调至9.45港元 [8] - 给予公司2025年20倍市盈率估值 [8] 核心观点与业务进展 - 公司2025年四季度有望再获线控转向定点 [2][8] - 2025年三季度亚太区多个R-EPS产品进入量产,涉及理想、极氪、奇瑞捷途等车型 [8] - 2025年前三季度亚太区贡献订单金额比例为49%,全年预计订单总额为50亿美元 [8] - 公司已获得全球电动车领导者的线控转向定点,该订单支持L4级自动驾驶和出行即服务 [8] - 创新产品直驱式转向手感模拟器已落地,提供更好的转向手感并适合紧凑轻量化设计 [8] 财务表现与预测 - 2025年预计营业总收入为46亿美元,同比增长8% [7] - 2025年预计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为1.52亿美元,同比大幅增长146.94% [7][9] - 预计毛利率将从2024年的10.49%提升至2025年的12.18% [9] - 预计每股收益将从2024年的0.03美元增长至2025年的0.06美元 [7][9] - 预计净资产收益率将从2024年的3.12%提升至2025年的7.18% [9] 估值与市场数据 - 当前股本为25.1亿股,当前市值为168.66亿港元 [4] - 基于2025年预测每股收益0.06美元,市盈率为14.22倍 [7] - 52周内股价区间为2.82-8.69港元 [4]
医药行业 2025Q3 公募基金持仓分析
国泰海通证券· 2025-11-05 15:2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增持 [5][6] 报告核心观点 - 2025年第三季度全部基金医药股持仓占比上升,显示市场对医药行业的配置意愿增强 [2][6] - 公募基金重仓持股的医药股总市值从2025年第二季度的3009亿元增长至4090亿元,增幅达35.9% [6] - 看好医药行业在持续技术创新和需求驱动下的增长潜力 [6] 基金医药持股整体情况 - 截至2025年第三季度,全部公募基金重仓持股中,医药股持仓比例为10.53%,较2025年第二季度上升0.76个百分点 [6] - 医药主题公募基金的医药股持仓比例为94.64%,较上一季度微升0.05个百分点 [6] - 非医药主题公募基金的医药股持仓比例为5.39%,较上一季度上升0.11个百分点 [6][9] 医药细分板块持仓分析 - 化学制剂板块持仓市值最高,达3468亿元,占全部医药股持仓的44.3% [6][13] - 其他生物制品板块持仓市值为1842亿元,占比23.5% [6][13] - 医疗设备板块持仓市值为838亿元,占比10.7% [6][13] - 医疗研发外包板块持仓372亿元,占比9.5%;医疗耗材板块持仓138亿元,占比3.5% [13] - 从季度环比看,化学制剂板块持仓市值增加809亿元,其他生物制品板块增加639亿元,是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14] 公募基金重仓持股分析 - 重仓持股基金数量前五名公司为:恒瑞医药(991只)、迈瑞医疗(310只)、药明康德(166只)、联影医疗(155只)、科伦药业(144只) [16] - 重仓持股基金数量增长前五名公司为:恒瑞医药(增加427只)、荣昌生物(增加120只)、康龙化成(增加100只)、康方生物(增加61只)、百利天恒(增加56只) [20] - 重仓持股市值前五名公司为:恒瑞医药(502亿元)、信达生物(257亿元)、迈瑞医疗(215亿元)、百利天恒(164亿元)、康方生物(164亿元) [6][23] - 重仓持股市值增长前五名公司为:恒瑞医药(增加181亿元)、康方生物(增加103亿元)、信达生物(增加101亿元)、百利天恒(增加95亿元)、科伦博泰生物-B(增加86亿元) [6][27]
沪光股份(605333):2025 年三季报点评:盈利能力短期承压,积极拓展新兴业务
国泰海通证券· 2025-11-05 15:25
投资评级与目标 - 对沪光股份的投资评级为“增持” [5] - 给予目标价37.40元 [5] - 当前股价为30.45元 [5] 核心观点总结 - 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收入端稳健增长,但盈利能力短期承压 [2][11] - 公司正积极布局人形机器人等新兴业务领域,有望开辟汽车业务以外的第二成长曲线 [2][11] - 维持“增持”评级是基于对2025-2027年EPS分别为1.51/1.87/2.32元的预测,并参考可比公司估值给予2026年20倍PE [11] 财务表现与预测 -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58.38亿元(约5,838百万元),同比增长5.54%,归母净利润4.25亿元(约425百万元),同比下降3.10% [11]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营收22.09亿元,同比增长4.47%,环比增长5.82%;归母净利润1.48亿元,同比下降19.10%,环比下降19.08% [11] - 盈利能力指标承压:2025年前三季度毛利率为15.59%,同比下降1.74个百分点;净利率为7.28%,同比下降0.65个百分点 [11] - 2025年第三季度毛利率为15.45%,同比下降5.05个百分点,环比下降1.18个百分点;净利率为6.72%,同比下降1.96个百分点,环比下降2.07个百分点 [11] - 未来业绩预测:预计2025-2027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9,055/10,640/12,227百万元,同比增长14.4%/17.5%/14.9% [4][13]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03/868/1,076百万元,同比增长4.8%/23.6%/23.8% [4][13] 业务分项展望 - 核心业务成套线束:预计2025-2027年收入分别为7,909.3/9,332.9/10,732.9百万元,同比增长15.0%/18.0%/15.0%;毛利率预计为16.0%/16.0%/16.5% [13] - 其他业务(含新兴业务):预计2025-2027年收入分别为298.9/418.4/564.9百万元,同比增长45.0%/40.0%/35.0%;毛利率预计为11.0%/12.0%/13.0%,呈现快速增长和高增长潜力 [13] 新兴业务布局 - 公司依托成熟线束业务,构建汽车接插件一体化供应能力,已具备覆盖40A~600A全系高压连接器等产品的开发能力 [11] - 2025年公司聚焦核心技术,加大在无人机线束、作业类无人车辆线束与智能机器人线束等新兴领域的研发投入并取得突破 [11] - 新兴业务的布局旨在利用线束技术的共通性,开辟第二成长曲线 [11] 估值与市场表现 - 基于盈利预测,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市盈率(PE)分别为20.11/16.27/13.14倍 [4] - 近期股价表现疲软:过去1个月、3个月、12个月的绝对升幅分别为-19%、-15%、-12%,相对指数升幅分别为-21%、-25%、-31% [10] - 报告采用的可比公司(科博达、电连技术)2026年预测PE平均为23倍 [15]
溯联股份(301397):2025 年三季报点评:三季报表现稳健,持续推进液冷业务布局
国泰海通证券· 2025-11-05 14:31
投资评级与目标 - 投资评级为“增持” [5] - 目标价格为45.07元 [5] - 基于2026年36倍市盈率的估值 [12] 核心观点总结 - 公司2025年三季报表现稳健,营收稳步增长,毛利率小幅修复 [2][12] - 公司正积极推进液冷相关业务布局,有望开辟第二增长曲线 [2][12] - 公司在新能源车热管理零部件领域制造基础扎实,系统工程和成本控制能力较强 [12] 财务表现与预测 - 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为10亿元,同比增长19.4% [12] - 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1亿元,同比下降6.7% [12] - 2025年第三季度营收为3.3亿元,同比增长7.7%,归母净利润为0.3亿元,同比下降10.9% [12] - 2025年第三季度毛利率为23.2%,同比和环比均实现小幅修复 [12] - 预计2025/2026/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2亿元、1.95亿元、2.71亿元 [4][12] - 预计2025/2026/2027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14.52亿元、18.35亿元、22.91亿元,同比增长17.0%、26.3%、24.8% [4] 业务进展与战略布局 - 公司大力开发液冷系统管路、UQD等产品,UQD产品已完成主要性能试验验证 [12] - 2024年11月成立子公司溯联智控,独立发展储能及算力热管理液冷产品业务 [12] - 2025年10月公告拟投资2.01亿元在重庆建设智能算力液冷研发中心及电池热管理系统研发生产基地 [12] - 公司按照OCP技术规范开发数据中心液冷产品,并着手研发配套液冷组件和系统化解决方案 [12]
徐工机械(000425):2025 年三季报业绩点评:经营质量向好,收入快速增长
国泰海通证券· 2025-11-05 14:30
投资评级与目标价格 - 报告对徐工机械的投资评级为“增持” [1][6] - 报告给出的目标价格为12.98元,较此前目标价12.42元有所上调 [1][6][12] 核心观点总结 - 公司业绩快速增长,混合所有制改革效果突出,经营管理效率持续提升,降本增效成果显著 [2][12] - 公司在市场布局和产品布局方面不断完善,改革成效有望持续释放 [2][12] - 公司经营质量向好,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达781.57亿元,同比增长11.61%,归母净利润达59.77亿元,同比增长11.67% [12] - 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表现强劲,2025年前三季度为56.92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78.47% [12] - 公司正通过新能源与智能制造双轮驱动,引领行业绿色转型 [12] 财务表现与预测 - 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收入增长强劲,营业收入为233.49亿元,同比增长20.99% [12] - 盈利能力方面,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销售毛利率为22.33%,同比下滑1.30个百分点,但销售净利率为7.78%,同比微增0.04个百分点 [12] - 费用管控良好,2025年前三季度销售费用率为4.78%,同比下降1.84个百分点,财务费用率为0.32%,同比下降1.90个百分点 [12] - 未来业绩增长可期,预测公司2025年至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9.35亿元、95.44亿元、108.20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6.0%、37.6%、13.4% [4][12] - 预测每股收益(EPS)持续增长,2025年至2027年分别为0.59元、0.81元、0.92元 [4][12] - 盈利能力指标持续改善,预测净资产收益率(ROE)从2025年的11.4%提升至2027年的14.6% [4][12] 业务发展亮点 - 新能源业务发展迅猛,公司围绕纯电、混动、氢能三大技术路线推出多款产品,新能源装载机销量同比增长139.4% [12] - 智能制造领域成果显著,公司构建“365”精益智能工厂模式,推动8个智能工厂30余条产线升级,形成30项行业首创技术和40项领先技术 [12] 估值与市场表现 - 报告基于可比公司估值,给予公司2025年22倍市盈率(PE) [12] - 当前公司总市值为1249.34亿元,市净率(PB)为2.1倍 [7][8] - 公司股价近期表现强劲,过去3个月绝对升幅为28%,过去12个月绝对升幅为33% [11]
国泰海通晨报-20251105
国泰海通证券· 2025-11-05 13:45
国泰海通晨报 2025 年 11 月 05 日 国泰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所 [汤蔚翔 Table_Authors] (分析师) 电话:021-38676172 邮箱:tangweixiang@gtht.com 登记编号:S0880511010007 2、【海外策略研究】:上周全球指数多数上涨,全球科技资产表现分化,北美持仓指数攀升至历 史高位。资金面上,联储议息会议如期降息,但鲍威尔发言放鹰,12 月降息预期下行。基本面 上,美股科技巨头财报披露后盈利预期上修,主要市场景气预期均回升。 3、【海外科技研究】海外信息科技:AI 和数据中心等新兴需求推动高端 SSD 控制器升级换代, 同时汽车电子和工业物联网兴起带来车规级存储控制器的新增长点。 4、【食品饮料研究】食品饮料:食品饮料板块 25Q3 年收入、净利润同比-6%、-13%,其中白酒 [Table_ImportantInfo] 今日重点推荐 梁中华(分析师) 021-23219820 liangzhonghua@gtht.com S0880525040019 邵睿思(研究助理) 010-83939827 shaoruisi@gtht.com S08 ...
石化反内卷:优化老旧产能,聚焦新材料:石化行业2026年度策略
国泰海通证券· 2025-11-05 10:15
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为增持 [100] 核心观点 - 全球乙烯老旧产能进入出清期,海外老旧产能总计超4200万吨/年,约占2024年全球乙烯2.3亿吨总产能的18% [45][47] - 欧洲乙烯产能进入关停潮,欧洲小乙烯产能达850万吨,占欧洲2400万吨总产能的35% [47] - 全球乙烯贸易或重构,国内乙烯产能占比提升,乙烯及下游产品出口或增长 [48] - 国内乙烯预计3年左右实现供需平衡,下游新材料受光伏、锂电、AI算力等新兴领域驱动 [57] - 全球塑料回收率不足10%,政策与资本推动塑料回收行业发展,聚酯材料回收规模效应明显 [59] - 人形机器人带动高端工程塑料、轻量化复合材料等新材料需求 [65] - 非OPEC地区是原油产能增长主要增量,IEA预计深水油气成为供应增长主力 [69][72][75] 全球乙烯市场分析 - 2024年全球乙烯产能达2.3亿吨 [45][47] - 剔除老旧产能后,日韩、非洲、独联体、欧洲产能供需边际进入紧平衡阶段 [48] - 国内乙烯仍有供需缺口,预计3年左右实现供需平衡 [57] 塑料回收行业发展 - 全球塑料回收料不足10% [59] - 聚酯材料标识明确,使用周期短,开发可再生材料规模效应好,减碳意义明显 [59] - 国内企业积极布局RPET产业链,如建信佳人规划产能30-50万吨/年,万凯新材远期规划产能或超100万吨 [64] 原油市场展望 - 2025年全球原油需求同比增长平均为103.3万桶/天,2026年为106.0万桶/天 [88] - 非OPEC地区是产能增长主要增量 [69][73] 重点公司财务数据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包括恒力石化、荣盛石化、中国石化等,均给予增持评级 [97] - 中国海油2024年EPS为2.90元,对应PE为9.31倍 [97] - 卫星化学2025年预计EPS为1.93元,对应PE为9.28倍 [97]
电子半导体产业研究方法论
国泰海通证券· 2025-11-05 09:35
电子半导体产业研究方法论 - 电子板块研究应聚焦产业链两端的晶圆制造与终端产品,并关注IC设计作为串联环节的作用[4][5] - 半导体行业受摩尔定律驱动技术产品迭代,具有强周期属性,需判断库存、稼动率和扩产节奏[5] - 消费电子行业需判断产品生命力与创新周期,关注品牌商和供应链[5] - 科技成长本质是需求成长,以iPhone为例展示产品生命周期四阶段:创新突破、多样化扩张、转型挑战、复兴飞跃[7][8] - iPhone 6系列创下2.3亿台销量纪录[8] - 产品创新周期中,渗透率从15%提升至70%的阶段是投资主升浪,对应市盈率从10倍提升至40倍[10][11] - 行业供需周期特征为固定资产投资大、产能扩充周期长、产品标准化程度高,t1至t3为景气期,t3至t5为低迷期[12][13] - 半导体是周期波动中的成长行业,其成长内因是科技创新周期与行业供需周期的嵌套[15] - 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经历四轮驱动:1994-2004年PC/笔记本驱动达2104.3亿美元,2004-2013年智能手机驱动达3034.8亿美元(CAGR 5%),2013-2017年数据驱动达4050.8亿美元(CAGR 7%),2017-2021年5G+AIoT+国产化驱动达5559亿美元(CAGR 6.2%)[17] 如何挖掘趋势性高成长股 - 资产定价以DDM模型为理论基础,实战中更常用相对估值法,通过国际、行业、公司比较进行估值,高估值溢价源于商业模式、成本优势、行业增速、技术壁垒等因素[22][23] - 趋势性高成长股的关键驱动因素是EPS,案例如安费诺、苹果、英伟达、台积电等公司市盈率均长期维持在约30倍[24][25][27][28][29][30][31] - 高技术壁垒半导体龙头如北方华创的估值可基于当年或次年业绩、远期产能打满对应的收入利润现值、以及终局国产化份额打满对应的收入利润现值进行[33][34][35][36] - 立讯精密通过高业绩兑现度,成功把握AirPods和iPhone组装等产品线机会实现增长[37][38][39][42] - 成功投资高成长股需抓住核心矛盾,案例包括卓胜微(4G升5G驱动)、新莱应材(半导体景气期股价从8元涨至63.81元)、石英股份(高纯石英砂短缺)、富满微(芯片短缺期股价从27元涨至177.96元)[43][44][45][46][48][49][50] - 晶方科技在19Q2至20Q2因摄像头多摄升级和产能紧缺导致价格三个月内调涨三次,股价上涨超8倍,拿住牛股需对产业有深度了解并摒弃噪音[52][53][55] - 高成长股通常具备价值量够大、客户集中度高、稀缺性强等特质[56]
固本培元,龙头红利化:2026年钢铁行业年度策略
国泰海通证券· 2025-11-04 19:19
2026年钢铁行业年度策略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3 / 2 / CONTENTS 4 / 1.1 2026年钢铁行业年度策略 4 1 -60 -40 -20 0 20 40 60 80 100 120 0 5000 10000 15000 20000 25000 30000 2018-02 2018-08 2019-02 2019-08 2020-02 2020-08 2021-02 2021-08 2022-02 2022-08 2023-02 2023-08 2024-02 2024-08 2025-02 2025-08 商品房销售面积:单月值(万平方米) 商品房销售面积单月值:同比增速(%,右轴) 商品房销售面积累计值:同比增速(%,右轴) 2 -30 -20 -10 0 10 20 30 40 50 0 5000 10000 15000 20000 2018-02 2018-09 2019-04 2019-11 2020-06 2021-01 2021-08 2022-03 2022-10 2023-05 2023-12 2024-07 2025-02 2025-09 房地 ...
风格 Smart beta 组合跟踪周报:(2025.10.27-2025.10.31)-20251104
国泰海通证券· 2025-11-04 17:17
根据提供的周报内容,以下是关于报告中涉及的量化模型和因子的总结。报告主要跟踪了基于特定风格(价值、成长、小盘)构建的Smart Beta投资组合的表现,但未详细披露底层因子或具体模型的构建公式与过程。其构建思路引用自另一份专题报告[6]。 量化模型与构建方式 1. **模型名称**:价值50组合模型[6] * **模型构建思路**:基于价值风格,以高Beta弹性为目标构建Smart Beta组合[6]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报告未提供具体构建过程和公式,仅说明组合构建方法参考专题报告《基于投资目标的基础 Smart beta 组合构建与配置》[6] 2. **模型名称**:价值均衡50组合模型[6] * **模型构建思路**:基于价值风格,以长期稳健超额收益为目标构建Smart Beta组合[6]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报告未提供具体构建过程和公式,仅说明组合构建方法参考专题报告《基于投资目标的基础 Smart beta 组合构建与配置》[6] 3. **模型名称**:成长50组合模型[6] * **模型构建思路**:基于成长风格,以高Beta弹性为目标构建Smart Beta组合[6]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报告未提供具体构建过程和公式,仅说明组合构建方法参考专题报告《基于投资目标的基础 Smart beta 组合构建与配置》[6] 4. **模型名称**:成长均衡50组合模型[6] * **模型构建思路**:基于成长风格,以长期稳健超额收益为目标构建Smart Beta组合[6]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报告未提供具体构建过程和公式,仅说明组合构建方法参考专题报告《基于投资目标的基础 Smart beta 组合构建与配置》[6] 5. **模型名称**:小盘50组合模型[6] * **模型构建思路**:基于小盘风格,以高Beta弹性为目标构建Smart Beta组合[6]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报告未提供具体构建过程和公式,仅说明组合构建方法参考专题报告《基于投资目标的基础 Smart beta 组合构建与配置》[6] 6. **模型名称**:小盘均衡50组合模型[6] * **模型构建思路**:基于小盘风格,以长期稳健超额收益为目标构建Smart Beta组合[6]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报告未提供具体构建过程和公式,仅说明组合构建方法参考专题报告《基于投资目标的基础 Smart beta 组合构建与配置》[6] 模型的回测效果 1. **价值50组合模型**[7] * 周收益率:0.55%[7] * 周超额收益(相对国证价值):0.40%[7] * 月收益率:5.41%[7] * 月超额收益(相对国证价值):2.19%[7] * 年收益率:16.22%[7] * 年超额收益(相对国证价值):8.24%[7] * 最大相对回撤:5.19%[7] 2. **价值均衡50组合模型**[7] * 周收益率:2.28%[7] * 周超额收益(相对国证价值):2.13%[7] * 月收益率:2.59%[7] * 月超额收益(相对国证价值):-0.64%[7] * 年收益率:23.60%[7] * 年超额收益(相对国证价值):15.62%[7] * 最大相对回撤:4.88%[7] 3. **成长50组合模型**[7] * 周收益率:0.08%[7] * 周超额收益(相对国证成长):-0.06%[7] * 月收益率:-3.18%[7] * 月超额收益(相对国证成长):-1.62%[7] * 年收益率:26.74%[7] * 年超额收益(相对国证成长):-1.86%[7] * 最大相对回撤:8.59%[7] 4. **成长均衡50组合模型**[7] * 周收益率:1.52%[7] * 周超额收益(相对国证成长):1.38%[7] * 月收益率:-1.75%[7] * 月超额收益(相对国证成长):-0.20%[7] * 年收益率:31.07%[7] * 年超额收益(相对国证成长):2.47%[7] * 最大相对回撤:12.15%[7] 5. **小盘50组合模型**[7] * 周收益率:-0.21%[7] * 周超额收益(相对国证2000):-1.39%[7] * 月收益率:4.44%[7] * 月超额收益(相对国证2000):4.88%[7] * 年收益率:45.27%[7] * 年超额收益(相对国证2000):16.07%[7] * 最大相对回撤:10.89%[7] 6. **小盘均衡50组合模型**[7] * 周收益率:-0.50%[7] * 周超额收益(相对国证2000):-1.68%[7] * 月收益率:0.78%[7] * 月超额收益(相对国证2000):1.23%[7] * 年收益率:41.50%[7] * 年超额收益(相对国证2000):12.30%[7] * 最大相对回撤:4.56%[7] 量化因子与构建方式 (报告未提及具体的底层量化因子及其构建细节[1][2][3][4][5][6][7]) 因子的回测效果 (报告未提供具体因子的测试结果[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