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元证券
icon
搜索文档
东方财富(300059):2024年年度报告点评:业绩实现较快增长,深化“AI+金融”战略布局
国元证券· 2025-04-01 08:4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4][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东方财富2024年营业总收入平稳增长,投资收益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大幅增长,净利润同比增长,证券业务持续发展,深化“AI + 金融”战略布局,未来成长空间广阔 [1][2][3][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总收入116.04亿元,同比增长4.72%,投资收益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33.71亿元,同比增长50.7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96.10亿元,同比增长17.29% [1] - 证券服务收入84.94亿元,同比增长18.07%;金融电子商务服务收入28.41亿元,同比下降21.62%;金融数据服务业务收入1.92亿元,同比下降3.13% [1] 证券业务 - 东方财富证券围绕提供全方面财富管理服务,推进数字化建设,加大信息系统投入,全年股基交易额24.24万亿元,经纪业务市场份额提升,信用业务稳健,资管规模增长,固收业务业绩和影响力提升,加快研究业务发展 [2] AI战略布局 - 深化“AI + 金融”战略,自主研发“妙想”金融大模型,2024年1月开启内测,6月携手Choice数据推出下一代智能金融终端,11月推出“妙想投研助理” [3] 盈利预测 - 预测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为129.14、138.75、146.35亿元,归母净利润为105.36、113.82、124.48亿元,EPS为0.67、0.72、0.79元/股,对应的PE为34.46、31.90、29.17倍 [4][7] 财务数据和比率 - 包含2023 - 2027E年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数据,以及成长能力、获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每股指标、估值比率等财务比率 [7][8][9]
智能家居深度报告:AI重塑智家时代,扩容开启万亿蓝海
国元证券· 2025-03-31 23:1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维持 [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智能家居迈入主动智能、跨生态互联新时代,政策持续加码推动产业迈向标准化、场景化新生态,行业规模扩容叠加细分赛道多级增长,新蓝海蓄势待发,核心产业链头部玩家路径分化,四大阵营同台竞争,投资建议关注四类企业 [1][2][3][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智能家居迈入主动智能、跨生态互联新时代 - 智能家居发展历经萌芽期、单品智能、场景互联、全面智能四个阶段,当前 5G+AIoT 赋能革新产品形态,Matter 协议实现设备互通,生成式 AI 推动进入“主动智能”新阶段 [13][14] - 回顾智能家居大事记,从 1971 年微控制器和微处理器诞生到 2025 年 DeepSeek - R1 发布,技术不断发展推动行业进步 [18] 政策持续加码,智能家居产业迈向标准化、场景化新生态 - 自 2020 年以来,国务院、工信部等多部门密集出台政策,围绕技术标准化、产业链协同、消费激励、场景扩容等方面推动行业发展 [2][21] 行业规模扩容叠加细分赛道多级增长,新蓝海蓄势待发 - 2023 年中国智能家居市场规模 7558.1 亿元,2020 - 2023 年 CAGR 为 13.68%,智能家电、智能娱乐占超 80%市场规模,亚太地区增速最快,中国未来 3 - 5 年有望翻倍增长 [3][24] - 智能能源管理处于萌芽期,智能安防与智能光感处于成长期,智能连接控制、智能家电、智能娱乐处于快速发展期 [28] 智能家居核心产业链:头部玩家路径分化,四大阵营同台竞争 - 产业链包括上游元器件供应、中游终端产品制造和下游市场渠道,核心产业链玩家分为智能家居全生态链企业、单品硬件企业、传统家电企业、互联网企业四大类 [31][34] - 国内智能家居平台凭借生态整合、政策合规性以及价格优势在我国市场占据主导地位 [38] AI 奇点催生智能家居新纪元,技术、场景驱动生态扩容 全屋智能硬件企业 - 小米:2024 年 IoT 与生活消费产品业务收入首破 1000 亿元,同比增 29.95%,IoT 平台连接设备超 9 亿,生态用户粘性增强,大家电业务 2020 - 2024 年收入 CAGR 约 49%,生态开放可持续,围绕 AI 大模型技术开启智能化体验革命 [39][48][54] - 华为:鸿蒙生态持续开放,2023 年鸿蒙智联有超 2500 家合作伙伴、超 7000 款生态产品,2024 年 6 月鸿蒙生态设备超 9 亿台,开发者超 254 万人,前装市场地位领先,后装市场加大投入推出“鸿蒙智家” [55][60] - 萤石网络:打造“智能家居 + 物联网云平台服务”双主业,2024 年总收入 54.42 亿元,2023 年底平台设备接入数超 2.5 亿 [64] 单品硬件企业 - 科沃斯:全球家用服务机器人和智能生活电器行业核心玩家,2023 年总收入 155.02 亿元,扫地机器人业务线上线下份额领先,全球扫地机器人市场规模增长,竞争格局集中 [71] - 石头科技:全球领先的智能扫地机器人品牌,2023 年总收入 86.54 亿元,线上市场零售额份额达 23.89%,国内清洁电器渗透率有望提升,海外扫地机市场持续扩容 [74][76] - 极米科技:国内投影设备市场领先企业,2023 年总收入 35.57 亿元,销售额连续四年中国第一,出货量连续六年第一 [80] 传统家电企业 - 格力电器:传统家电领先企业,2023 年总收入 2050.18 亿元,在智能家居多方面深入布局,全屋智能家居、集中管理平台、智能家居生态互联均有成果 [84] - 美的集团:全球化科技集团,基于全屋智能战略形成“智能家电 + 智能家居”体系,COLMO 品牌打造高端解决方案,美居 App 构建生态链,2023 年底注册用户超 5500 万,月活超 820 万 [88][91] - 海尔智家:全球大家电行业领先企业,2024 年总收入 2859.81 亿元,三翼鸟提供智慧家庭解决方案,国内日活超 1000 万,海外注册用户超 2000 万 [95][98] 互联网企业 - 百度:小度智能家居平台生态繁荣,接入品牌和平台商超 500 家,连接设备超 2 亿台,小度在智能音箱和智能屏领域领先 [99] - 阿里:打造飞燕平台,天猫精灵服务超 4000 万 + 家庭,连接设备超 5 亿台,2024 年推出全屋智能 1.0 产品,开启“百城灯塔计划” [102][103] - 京东:依托小京鱼平台,2024 年 618 推出 12 大 AI 品类硬件,与家电品牌合作,和华为达成战略协议 [105] 投资建议 - 关注聚焦智能家居全生态链领先企业、细分赛道领先企业、积极布局的传统家电企业、入局 AIoT 平台生态构建的互联网企业 [5]
汽车智能驾驶行业深度报告:端到端与AI共振,智驾平权开启新时代
国元证券· 2025-03-31 22:4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端到端发展进入加速期,与AI共振推动智能驾驶行业进入智驾平权新时代,汽车行业迈向智能驾驶全面普及时代 [7][36][46][51] - 建议关注自研核心算法的整车企业,如特斯拉、华为鸿蒙智行、小鹏、理想、比亚迪等 [3] - 智能驾驶产业链各环节呈现不同发展态势,车端架构向中央计算迈进,感知层、决策层、执行层均有技术创新和市场变化 [3] 各章节总结 端到端发展进入加速期,基于规则长期护航 - 端到端在智能驾驶领域指车辆将传感器信息直接输入统一神经网络输出驾驶命令,具有信息无损传递、迭代效率高、维护成本低等优势,可分为模块化和一体化端到端,技术将向一体化或端到端+多模态大模型冗余双系统架构演进 [8][11] - 端到端发展历经早期探索(2016 - 2018年)和技术突破与现实应用(2019年 - )阶段,英伟达、特斯拉、OpenDriveLab等企业推动了技术发展 [14][15] - 端到端实现方法包括模仿学习(行为克隆和逆最优控制)和强化学习,前者通过模仿专家行为训练,后者通过“试错”学习,二者结合可提升系统性能 [23][24] - 端到端面临数据、算力、大模型黑盒属性等挑战,优质训练数据与车企多因素相关,长尾场景覆盖率低,需合成数据补充,端到端落地对车端和云端算力要求高,大模型决策过程难理解 [28][31][32] - 国内政策支持充足,多项智联网汽车政策推动智能驾驶规模化落地和商业化进程,“车路云一体化”具有巨大潜在价值 [34] - 2025年2月多家车企及供应商与DeepSeek大模型深度融合,AI技术进步助推自动驾驶行业新竞赛,DeepSeek在算法优化、算力节省、数据处理等方面有优势,可赋能智能驾驶和座舱 [36][38][41] - 比亚迪引领10万级别智驾落地,推动行业进入智驾平权时期,更多车企加入智驾普及赛道,高速和城区NOA标配车型价格下探 [46][47] - 2024年国内新车L2级及以上辅助驾驶装配量和渗透率提升,新能源车高于燃油车,政策支持高阶智驾落地,AI大模型赋能加速商用,2025年智驾市场进入“车位到车位”功能竞争阶段,NOA高阶智驾市场将迎来商业化拐点 [51][52] 关注自研核心算法的整车企业 - 特斯拉是纯视觉方案+一体化端到端先驱,FSD系统计划实现L5级自动驾驶,通过多方面布局实现迭代升级,构建Dojo超级计算机系统,算法从感知模块端到端发展为一体化端到端,数据标注和引擎实现闭环,建设车端算力与超算中心,FSD功能不断优化,V13有新增亮点 [57][62][65][70][71][78][81] - 华为鸿蒙智行采用模块化端到端,聚焦生态整合与全域协同,ADS采用激光雷达和视觉融合方案,硬件方案历经三次迭代,2024年推出ADS 3.0实现端到端技术规模化量产,计划2025年推动高速L3级商用化和城区L3级试点,依托昇腾AI构建算力底座,ADS 3.0有多项体验亮点 [82][85][86][89][90] - 小鹏采用云端蒸馏模型+纯视觉方案,大幅提升车端上限,自研XNGP系统,感知核心为Xnet,2024年发布AI天玑系统,采用模块化端到端模型,技术路线全面变革,通过知识蒸馏提升车端模型,认为云端大模型是制胜关键,2025年计划实现XNGP全面普及和L3级试点,并拓展海外市场 [96][99][100][103][104] - 理想采用端到端+视觉语言模型(VLM)双系统,规范端到端模型下限,系统1端到端在多数场景驾驶,系统2 VLM在少数场景辅助,双系统工作原理增强推理模型可解释性和数据挖掘能力,世界模型可协同工作并生成长尾场景视频,2025年推出OTA 7.0实现全场景智驾,未来推进双系统迭代并计划实现L3和L4级自动驾驶 [107][108][109][110][115][117][119] - 比亚迪全系搭载高阶智驾技术,技术下沉与生态闭环推动智驾平权,2023 - 2025年推出“天神之眼”系统并不断升级,包含三套技术方案,推动高速NOA向10万级以下车型普及,全系接入DeepSeek - R1大模型形成全栈生态 [126][127] 智能驾驶产业链 车端 - 电子电气架构向中央计算迈进 [3] 感知层 - 传感器数量减配、性能提升,激光雷达市场快速增长且格局集中,高阶智驾需要其提供安全冗余,前视摄像头市场分散,算法从全量感知向按需感知演进 [3] 决策层 - 域控制器构成明确,智驾域控市场走向合作定制化,德赛西威是高算力智驾域控行业领军企业,Momenta提供端到端自动驾驶解决方案,智驾域控芯片市场竞争格局多极化,SoC高性能更适应未来趋势,地平线强调软硬结合,黑芝麻智能构建自动驾驶芯片产品矩阵 [3][5] 执行层 - 线控底盘结构有优势,智驾渗透加速其国产放量,行业格局集中且主机厂粘性高,技术在自动驾驶领域应用逐渐普及,线控制动EHB One - Box是主流方案,伯特利线控制动业务攀升,线控转向是L4级及以上自动驾驶必备,尚处市场导入期,拓普集团业务体系多元化 [3][6]
每日复盘-2025-03-31
国元证券· 2025-03-31 21:42
市场整体表现 - 2025年3月31日市场低开低走,上证指数跌0.46%,深证成指跌0.97%,创业板指跌1.15%[2][14] - 市场成交额12213.00亿元,较上一交易日增加1025.29亿元,全市场1314只个股上涨,4081只个股下跌[2][14] 市场风格与行业表现 - 风格指数涨跌幅排序为0>稳定>金融>成长>消费>周期,大盘价值>中盘价值>中盘成长>大盘成长>小盘成长>小盘价值,基金重仓表现优于中证全指[2][20] - 30个中信一级行业普遍下跌,家电、通信、银行表现靠前,涨幅分别为0.50%、0.42%、0.31%;综合、综合金融、消费者服务靠后,跌幅分别为2.22%、2.11%、1.96%[2][20] 资金流表现 - 3月31日主力资金净流出495.78亿元,超大单净流出232.64亿元,大单净流出263.14亿元,中单净流入10.39亿元,小单净流入471.42亿元[3][25] - 3月31日南向资金净流入29.14亿港元,沪市港股通净流入53.68亿港元,深市港股通净流出24.54亿港元[4][27] ETF资金流向表现 - 3月31日,上证50、沪深300、中证500及中证1000等ETF大部分成交额较上一交易日增加,如华夏上证50ETF增加8.04亿元[3][30] - 3月28日主要宽基ETF资金主要流入科创50ETF,流入金额为3.27亿元[3][30] 全球市场表现 - 3月31日亚太主要股指普遍下跌,恒生指数跌1.31%,恒生科技指数跌2.03%,韩国综合指数跌3.01%,日经225指数跌4.05%,澳洲标普200指数跌1.74%[4][33] - 3月28日欧洲三大股指和美股三大指数普遍下跌,如德国DAX指数跌0.96%,道琼斯工业指数跌1.69%[5][34]
半导体与半导体生产设行业周报:国内H20供应紧张,或将带动国内算力卡替换需求
国元证券· 2025-03-31 18:0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维持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本周(2025.3.24 - 2025.3.30)海外AI芯片指数续跌7.6%,国内AI芯片指数续跌1.9%,英伟达映射指数续跌4.2%,服务器ODM指数续跌9.2%,存储芯片指数续跌4.7%,功率半导体指数续跌2.2%,国元A股果链指数下跌0.8%,国元港股果链指数下跌11.9% [1] - 2023年半导体产业下行,市场规模下滑约11%,2024年市场复苏,增长近20%至6280亿美元,预计2030年前将达万亿美元,2024 - 2030年与AI相关的服务器、数据中心及存储领域增速最快 [2] - 2024年Q4全球智能手机应用处理器市场份额排名中,联发科、苹果、高通、紫光展锐、三星和华为海思依次占据前六位 [2] 各目录总结 市场指数 - 海外AI芯片指数上周下跌1.8%,本周续跌7.6%,因美国考虑收紧英伟达对华出口限制及竞争对手推出高效AI芯片,英伟达本周股价下跌近7% [10] - 国内A股芯片指数上周下跌6.3%,本周续跌1.9%,寒武纪下跌超8%,兆易创新下跌超5%,恒玄科技上涨10%,澜起科技上涨近5% [10] - 英伟达映射指数上周下跌4.4%,本周续跌4.2%,受英伟达股价下跌影响,英维克等多股下跌 [12] - 服务器ODM指数上周下跌1.4%,本周续跌9.2%,英伟达股价下跌致其表现不佳,超微下跌超18%,Wiwynn下跌10%,Quanta涨幅近25% [12] - 国内存储芯片指数上周下跌5.3%,本周续跌4.7%,仅东芯股份涨幅3.4%,江波龙等多股下跌 [14] - 国内功率半导体指数上周下跌2.9%,本周续跌2.2%,扬杰科技和新洁能分别下跌7.1%和4.7% [14] - 本周A股果链指数下跌0.8%,港股果链指数下跌11.9% [19] - 本周覆盖标的上涨公司少,澜起科技等4股上涨,澜起科技涨幅4.7%最佳,强达电路等3股下跌幅度接近5% [22] 行业数据 - 2023年半导体产业下行,市场规模下滑约11%,2024年复苏,增长近20%至6280亿美元,2024 - 2030年半导体市场增长主要由AI驱动,相关服务器、数据中心及存储领域增速最快 [25] - 2024年Q4全球智能手机应用处理器市场份额排名中,联发科、苹果、高通、紫光展锐、三星和华为海思依次占据前六位,联发科和苹果出货量增长,高通出货量环比略降但高端市场推动收入增长,紫光展锐出货量因LTE芯片组增加,三星Exynos出货量环比稳定 [27] 重大事件 - 天岳先进2024年营收17.68亿元,yoy + 41.37%,归母净利1.79亿元,扭亏为盈,产能持续提升,碳化硅衬底产量增长56.56% [32] - 中芯国际2024年营收577.96亿元,yoy + 27.7%,归母净利36.99亿元,yoy - 23.3%,产能利用率提升至85.6% [32] - 华虹半导体2024年营收143.88亿元,yoy - 11.36%,归母净利3.81亿元,yoy - 80.34%,业绩下滑受平均销售价格下降及折旧成本增加影响 [32] - 天德钰2024年营收21.02亿元,yoy + 73.88%,归母净利2.75亿元,yoy + 143.61%,业绩增长得益于技术和产品创新 [32] - 复旦微电2024年营收35.90亿元,yoy + 1.53%,归母净利5.73亿元,yoy - 20.42%,各产品线有不同营收贡献 [33] - 沪电股份2024年营收133.42亿元,yoy + 49.26%,归母净利25.87亿元,yoy + 71.05%,受益于AI和高速网络及新能源汽车需求 [33] - 蓝思科技2024年营业收入698.97亿元,同比增长28.27%,各业务板块均有增长 [34] - 歌尔股份2024年营业收入1,009.54亿元,同比增长2.41%,智能硬件业务板块细分产品线进展顺利,营收和毛利率提升 [34] - iPhone 16系列将于4月11日起在印度尼西亚上市,此前印尼解除销售禁令 [34] - 苹果向英伟达订购约10亿美元的GB300 NVL72系统,约250台服务器,每台价格370万 - 400万美元,支持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 [35]
计算机行业周报:业绩相继发布,市场持续回调
国元证券· 2025-03-31 16:2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维持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本周计算机(申万)指数延续下跌趋势,春节后已三连阴,市场短期缺乏热点,资金持续流出,但行业虽短期业绩承压,面对AI机遇加大投入,经营层面改善可期 [2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指数表现 - 本周(2025.3.24 - 2024.3.28)计算机行业跟随市场继续回调,计算机(申万)指数下跌4.89%,上证指数下跌0.40%,深证成指下跌0.75%,创业板指下跌1.12% [2][11] - 细分板块中,申万二级行业指数IT服务Ⅱ、软件开发、计算机设备分别下跌6.78%、3.81%、4.07% [2][13] - 个股方面,本周计算机板块上涨、回调和走平的个股数量分别为17、312和7,安硕信息、*ST迪威、博通股份涨幅分列前三 [13] 重大事件 - OpenAI宣布在Agents SDK中支持对手Anthropic的MCP协议,未来扩展至ChatGPT桌面版和Responses API,标志AI应用生态系统标准化进程里程碑 [16] - 阿里发布多模态大模型Qwen2.5 - Omni,开源7B参数版本,支持多模态输入输出,性能领先 [16] - 谷歌改变Android开源项目开发模式,在私有环境开发但仍开源代码发布,解决代码合并冲突问题 [17] - OpenAI发布GPT - 4o原生多模态图像生成功能,取代DALL - E 3成ChatGPT默认图像引擎 [17] - 谷歌发布Gemini 2.5 Pro“思考”模型,推理能力增强,在多基准测试表现卓越 [18] - 腾讯发布自研深度思考模型混元T1正式版,具备快速响应和超长文处理能力 [18] - Claude新增“think tool”思考工具,在客户服务和软件工程任务中效果提升 [19] - DeepSeek发布V3模型更新,编程能力大幅提升,开源许可更新为MIT [19] - Al Agent产品“Manus”公布收费方案,ManusStarter每月39美元,ManusPro每月199美元 [20] 业绩汇总 - 广联达2024年营业收入62.03亿元,同比减少4.93%,净利润2.50亿元,同比增长116.19% [3][21] - 恒生电子2024年营业收入65.81亿元,同比减少9.62%,净利润10.43亿元,同比减少26.75% [3][21] - 云赛智联2024年营业收入56.23亿元,同比增长6.82%,净利润2.02亿元,同比增长4.92% [3][21] - 深信服2024年营业收入75.20亿元,同比减少1.86%,净利润1.97亿元,同比减少0.49% [3][22] - 用友网络2024年营业收入91.53亿元,同比减少6.57%,净利润 - 20.61亿元 [3][22] 投资观点 - 计算机(申万)指数走势延续下跌,春节后三连阴,市场短期缺热点,资金流出 [23] - 上市公司披露2024年业绩,同时在AI领域有创新进展,如广联达、道通科技、大华股份等 [4][23]
计算机行业周报:业绩相继发布,市场持续回调-2025-03-31
国元证券· 2025-03-31 16:1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维持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本周计算机(申万)指数延续下跌趋势,春节后已三连阴,市场短期缺热点、资金流出,但行业虽短期业绩承压,面对AI机遇加大投入,经营层面改善可期 [2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指数表现 - 本周(2025.3.24 - 2024.3.28)计算机行业随市场回调且幅度大,计算机(申万)指数跌4.89%,上证指数跌0.40%,深证成指跌0.75%,创业板指跌1.12% [2][11] - 细分板块中,申万二级行业指数IT服务Ⅱ、软件开发、计算机设备分别下跌6.78%、3.81%、4.07% [2][13] - 个股方面,本周计算机板块上涨、回调和走平个股数分别为17、312和7,安硕信息、*ST迪威、博通股份涨幅分列前三 [13] 重大事件 - OpenAI宣布在Agents SDK中支持对手Anthropic的MCP协议,未来扩展至ChatGPT桌面版和Responses API,标志AI应用生态系统标准化进程里程碑 [16] - 阿里发布多模态大模型Qwen2.5 - Omni,开源7B参数版本,支持多模态输入输出,性能领先 [16] - 谷歌改变Android开源项目开发模式,在私有环境开发但仍开源代码,为解决代码合并冲突问题 [17] - OpenAI发布GPT - 4o原生多模态图像生成功能,取代DALL - E 3成ChatGPT默认图像引擎,已向大部分用户开放 [17] - 谷歌发布Gemini 2.5 Pro“思考”模型,推理能力增强,已向Gemini Advanced用户开放 [18] - 腾讯发布自研深度思考模型混元T1正式版,具备快速响应和超长文处理能力,采用融合架构,性能优异 [18] - Claude新增“think tool”思考工具,适合复杂工具调用场景,在部分场景效果提升显著 [19] - DeepSeek发布V3模型更新,编程能力大幅提升,开源许可更新为MIT [19] - Al Agent产品“Manus”公布收费方案,ManusStarter每月39美元,ManusPro每月199美元 [20] 业绩汇总 - 广联达2024年营收62.03亿元,同比减4.93%,净利润2.50亿元,同比增116.19% [3][21] - 恒生电子2024年营收65.81亿元,同比减9.62%,净利润10.43亿元,同比减26.75% [3][21] - 云赛智联2024年营收56.23亿元,同比增6.82%,净利润2.02亿元,同比增4.92% [3][21] - 深信服2024年营收75.20亿元,同比减1.86%,净利润1.97亿元,同比减0.49% [3][22] - 用友网络2024年营收91.53亿元,同比减6.57%,净利润 - 20.61亿元 [3][22] 投资观点 - 本周计算机(申万)指数延续下跌,春节后三连阴,市场短期缺热点、资金流出 [23] - 上市公司持续披露2024年业绩,行业内公司纷纷披露AI领域创新进展 [4][23] - 计算机行业虽短期业绩承压,但面对AI机遇加大投入,经营层面改善可期 [23]
半导体与半导体生产设备行业周报、月报:国内H20供应紧张,或将带动国内算力卡替换需求-2025-03-31
国元证券· 2025-03-31 15:4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维持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本周(2025.3.24 - 2025.3.30)海外AI芯片指数续跌7.6%,国内AI芯片指数续跌1.9%,英伟达映射指数续跌4.2%,服务器ODM指数续跌9.2%,存储芯片指数续跌4.7%,功率半导体指数续跌2.2%,国元A股果链指数下跌0.8%,国元港股果链指数下跌11.9% [1] - 2023年半导体产业下行,市场规模下滑约11%,2024年市场复苏,增长近20%至6280亿美元,预计2030年前将达万亿美元,2024 - 2030年与AI相关的服务器、数据中心及存储领域增速最快 [2] - 2024年Q4全球智能手机应用处理器市场份额排名中,联发科、苹果、高通、紫光展锐、三星和华为海思依次占据前六位,前五位份额分别为34%、23%、21%、14%、4% [2] 各目录总结 市场指数 - 海外AI芯片指数上周跌1.8%,本周续跌7.6%,因美国考虑收紧英伟达对华出口限制及竞争对手推出高效AI芯片,英伟达本周股价跌近7% [10] - 国内A股芯片指数上周跌6.3%,本周续跌1.9%,寒武纪跌超8%,兆易创新跌超5%,恒玄科技涨10%,澜起科技涨近5% [10] - 英伟达映射指数上周跌4.4%,本周续跌4.2%,受英伟达股价下跌影响,英维克等多股下跌 [11] - 服务器ODM指数上周跌1.4%,本周续跌9.2%,英伟达股价下跌致其表现不佳,超微跌超18%,Wiwynn跌10%,Quanta涨近25% [11] - 国内存储芯片指数上周跌5.3%,本周续跌4.7%,仅东芯股份涨3.4%,江波龙等多股下跌 [13] - 国内功率半导体指数上周跌2.9%,本周续跌2.2%,扬杰科技和新洁能分别下跌7.1%和4.7% [13] - 果链指数本周A股果链指数下跌0.8%,港股果链指数下跌11.9% [16] - 本周覆盖标的仅澜起科技等少数公司股价上涨,强达电路等多股下跌 [18] 行业数据 - 2023年半导体产业下行,市场规模下滑约11%,2024年复苏,增长近20%至6280亿美元,2024 - 2030年半导体市场增长主要由AI驱动 [21] - 2024年Q4全球智能手机应用处理器市场份额排名中,联发科、苹果、高通、紫光展锐、三星和华为海思依次占据前六位,联发科和苹果出货量增长,高通出货量环比略降但收入增长,紫光展锐出货量增加,三星出货量环比稳定 [23] 重大事件 - 天岳先进2024年营收17.68亿元,yoy + 41.37%,归母净利1.79亿元,扭亏为盈,产能持续提升,碳化硅衬底产量增长56.56% [27] - 中芯国际2024年营收577.96亿元,yoy + 27.7%,归母净利36.99亿元,yoy - 23.3%,产能利用率提升至85.6% [27] - 华虹半导体2024年营收143.88亿元,yoy - 11.36%,归母净利3.81亿元,yoy - 80.34%,业绩下滑受平均销售价格下降及折旧成本增加影响 [27] - 天德钰2024年营收21.02亿元,yoy + 73.88%,归母净利2.75亿元,yoy + 143.61%,业绩增长得益于技术和产品创新 [27] - 复旦微电2024年营收35.90亿元,yoy + 1.53%,归母净利5.73亿元,yoy - 20.42%,各产品线有不同营收贡献 [28] - 沪电股份2024年营收133.42亿元,yoy + 49.26%,归母净利25.87亿元,yoy + 71.05%,受益于AI和高速网络基础设施及新能源汽车需求 [28] - 蓝思科技2024年营业收入698.97亿元,同比增长28.27%,各业务板块均有增长 [29] - 歌尔股份2024年营业收入1,009.54亿元,同比增长2.41%,智能硬件业务板块进展顺利,营收和毛利率提升 [29] - iPhone 16系列将于4月11日起在印度尼西亚上市,此前印尼解除销售禁令 [29] - 苹果向英伟达订购约10亿美元的GB300 NVL72系统,支持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 [30][31]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集采规则有望优化,行业筑底信号显现
国元证券· 2025-03-31 09:1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维持 [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3月24 - 28日申万医药生物指数上涨0.98%,跑赢沪深300指数0.97pct,年初至今上涨3.53%,跑赢4.03pct,本周排名第1,年初至今排名第12,截至3月28日估值26.72倍,相对沪深300估值溢价率139.55% [2][12][14] - 本周怡和嘉业、润都股份等涨幅前十,ST香雪、创新医疗等跌幅前十 [3][19] - 3月26日国家医保局召开优化医药集采工作研发会,流出征求意见稿,涉及6方面优化 [4][21] - 征求意见稿有望重塑投资者对院内用药信心,部分优质仿制药企业有望修复,建议关注有光脚品种且市场空间大企业 [5][2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本周行情回顾 医药板块涨跌幅 - 2025年3月24 - 28日申万医药生物指数上涨0.98%,跑赢沪深300指数0.97pct,在31个申万一级行业指数中排名第1 [12] - 2025年初至今申万医药生物指数上涨3.53%,跑赢沪深300指数4.03pct,涨跌幅在31个申万一级行业指数中排名第12 [14] 医药板块估值水平 - 截至2025年3月28日,医药板块估值为26.72倍(TTM整体法,剔除负值),相对于沪深300估值溢价率为139.55% [15] 个股涨跌幅 - 涨幅排名前十个股:怡和嘉业(+28.58%)、润都股份(+21.83%)等 [19] - 跌幅排名前十个股:ST香雪(-40.82%)、创新医疗(-22.74%)等 [19] 行业重要政策和事件 - 3月26日国家医保局召开优化医药集采工作研发会,流出《进一步优化药品集采政策的方案(征求意见稿)》,包括优化集采品种和投标企业准入标准等6方面内容,并筛选出部分关键调整内容 [4][21] 重要公司公告 - 博腾股份2024年年报,营业收入30.12亿元,同比下降17.87%,归母净利润 - 2.88亿元,同比下降207.83%,EPS为 - 0.53元/股 [22] - 海尔生物2024年年报,营业收入22.83亿元,同比增长0.13%,归母净利润3.67亿元,同比下降9.71%,EPS为1.16元/股 [22] 行业观点 - 近几年集采政策推进,2024年第十批集采中标药品价格降幅增大,影响企业业绩和投资者信心,引发公众对药品质量担忧 [23] - 征求意见稿调整集采多方面内容,有望取消唯低价中标规则,优化集采量分配,建立“爆仓”机制,优化支付机制,强化质量管控和监管 [5][23][24] - 征求意见稿有望重塑投资者对院内用药信心,部分优质仿制药企业有望修复,建议关注有光脚品种且市场空间大企业 [5][24]
医疗保健行业研究:P-CAB抑制剂药物深度报告:抑酸药物市场空间广阔,P-CAB抑制剂大有可为
国元证券· 2025-03-30 22:2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 维持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消化系统疾病发病率高人群基数大市场空间广阔,新一代抑酸药物P - CAB抑制剂研发活跃,我国企业加速布局,P - CAB药物在我国市场空间广阔有望快速替代PPI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总结 抑酸药物历史悠久,新一代P - CAB药物崛起 - 消化系统疾病发病率高,我国18至64岁成年人中,胃食管反流病、反流性食管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和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患病/感染率分别约为10.5%、5.4%、2.5%、4.5%和41.5%,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率高达58.6%和61.1% [5][11] - 抑酸药物发展历程长,早期是铝、镁等碱性药物,后出现H2受体拮抗剂、质子泵抑制剂,P - CAB是最新一代 [12] - H2受体拮抗剂副作用不明显但抑酸效果有限,易快速耐受,逐步被质子泵抑制剂取代 [16] - 质子泵抑制剂通过使H⁺ - K⁺ - ATP酶不可逆失活抑制胃酸分泌,是目前一线抑酸治疗用药,我国PPI药物市场规模超200亿元 [23] - 质子泵抑制剂分两代,第二代抑酸效果好、起效快、效果持久、个体差异小优势更显著 [26] P - CAB药物研发风起云涌,我国企业加速布局 - P - CAB抑制剂作用机制为竞争性结合壁细胞内H⁺/K⁺ - ATP酶的钾离子结合部位,优于PPI抑制剂 [30][33] - 已有四款P - CAB药物在我国获批上市,伏诺拉生2019年获批,2024年销售额达1185亿日元约合人民币57.80亿元 [35][37] - 国内伏诺拉生在研仿制药多,武田制药原研化合物专利2026年到期,未来市场竞争或激烈 [41] - 替戈拉生由韩国研发,2018年在韩国上市后销售额快速增长,2022年在我国获批,可有效控制夜间酸突破 [49][50] - 凯普拉生2023年在中国上市,抑酸持久性优于伏诺拉生 [59] - 利那拉生酯2024年底获批上市,适应症为反流性食管炎 [60] - 扬子江药业、丽珠医药等加速布局P - CAB抑制剂,扬子江药业非苏拉生片预计2025年获批,丽珠医药JP - 1366已开始临床三期试验 [65] P - CAB药物我国市场空间广阔,有望快速替代PPI - 日本市场P - CAB快速放量,PPI抑制剂销售额下滑,P - CAB逐步取代PPI [70][73] - PPI抑制剂大部分进入集采,过一致性评价数量多,降价幅度大,带动我国P - CAB取代PPI [74][77] - 预计P - CAB抑制剂在我国市场总体规模有望超200亿元 [78] 重点公司 - 罗欣药业是老牌药企加速转型创新,替戈拉生持续放量成新业绩增长点,集采影响出清创新研发加速 [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