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浙商国际金融控股
icon
搜索文档
港股策略月报:2025年11月港股市场月度展望及配置策略-20251103
核心观点 - 报告对港股市场中短期走势保持谨慎乐观态度,认为市场周月线级别趋势已进入右侧区间,即使短期有波折亦不建议悲观 [3][6] - 板块配置看好三大方向:受益于政策利好的高景气行业(新能源、创新药、AI科技)、低估值国央企红利板块、以及受益于降息周期的香港本地防御性红利股 [3][6][88] 2025年10月港股市场表现回顾 - 10月港股市场走势冲高回落,恒生指数在10月2日触及月内高点后调整,于10月17日下探至接近25000点,较月内高点回落超过2200点,月末失守26000点大关 [4][13] - 市场风格转向防守,前期热点科技、医药板块大幅回调,而能源、公用事业和金融业出现明显反弹 [14] - 市场估值有所回落,截至10月末恒生综指PE(TTM)为12.76,较上月末的13.18下降;5年PE估值分位点为81.69% [20] - 南向资金10月净买入额为925亿港元,净流入规模环比回落但仍强劲;截至10月底累计净买入额已超过1.2万亿元人民币 [25][74] 港股市场宏观环境解读:国内经济 - 2025年第三季度中国实际GDP同比增长4.8%,前三季度累计增长5.2% [31] - 9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3.0%,显示消费刺激政策效用弱化;出口(以美元计)同比增8.3%超预期,进口同比增7.4% [32][33] - 9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跌7.1%,其中地产投资跌幅超20%,基建和制造业投资亦同比下跌 [36] - 9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6.5%超预期;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21.6%,但高增速主要受去年同期低基数(-27.6%)提振 [40][42] - 9月CPI同比-0.3%,核心CPI同比连续4个月改善至1.0%;PPI同比-2.3%,降幅持续缩窄 [44][45] - 9月新增社融3.53万亿元,同比少增0.23万亿元;新增人民币贷款1.29万亿元,低于预期 [47][48] - 10月制造业PMI为49.0,低于预期和前值;非制造业PMI为50.1,略有改善 [58][59] 港股市场宏观环境解读:政策与海外 - “十五五”规划聚焦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强调科技自立自强和扩大内需 [64] - 10月美联储降息25个基点,但主席鲍威尔表态偏鹰,导致市场对12月降息预期下降 [65][76] - 9月美国CPI同比3.0%,核心CPI同比3.0%,均低于市场预期 [67] - 9月美国ADP就业数据意外萎缩,减少3.2万人;10月Markit PMI初值超预期,综合PMI初值54.8 [70][71] 2025年11月港股市场展望及配置策略 - 基本面仍偏弱但处于筑底期,资金面环境短期回落,政策面聚焦科技创新和扩大内需,情绪面面临回调压力 [5][87] - 配置策略延续看好三大主线:政策利好型高景气行业、低估值国央企红利板块、香港本地降息受益股 [6][88] - 月度十大金股包括腾讯控股、中国移动、归创通桥、中国财险等公司 [89]
港股通数据统计周报:2025.10.27-2025.11.2-20251103
港股通数据统计周报 2025.10.27-2025.11.2 | 分析师: | 沈凡超 | | --- | --- | | 中央编号: | BTT231 | | 联系电话: | 852-4623 5564 | | 邮箱: | hector@cnzsqh.hk | 1 目录 2 l 港股通前十大净买入/卖出公司 l 港股通净买入/卖出行业分布 l 港股通前十大活跃个股 l 港股通与南下资金介绍 港股通前十大净买入/卖出公司 3 港股通本周前十大净买入公司(2025.10.27-2025.11.2) | | 序号 证券代码 | 证券简称 | 行业 | 港股通持股变动数 净买入金额(亿元) | | | --- | --- | --- | --- | --- | --- | | 1 | 0883. HK | 中国海洋石油 | 能源 | 123573000 | 24. 43 | | 2 | 0981. HK | 中芯国际 | 信息技术 | 27741774 | 20. 81 | | 3 | 0941. HK | 中国移动 | 电信服务 | 20454921 | 17.44 | | 4 | 3690. HK | 美团-W ...
宏观经济高频数据统计周报:2025.10.27-2025.11.2-20251103
生产端 - 焦炉开工率环比下降0.42个百分点至72.72%[7] - 高炉开工率环比下降3.00个百分点至81.73%[7] - PX开工率环比上升1.60个百分点至87.93%[7] - 螺纹钢主要钢厂开工率环比上升0.33个百分点至43.30%[7] 消费端 - 电影票房周收入环比下降5,300万元至20,900万元,降幅20.2%[7] - 乘用车厂家零售日均销量(4周移动平均)环比增加828.85辆至71,381.65辆[7] 地产基建 - 30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环比下降1.65万平方米至198.27万平方米[7] - 100大中城市成交土地占地面积环比下降161.91万平方米至1,768.83万平方米[7] - 挖掘机销量环比增加1,564台至9,249台,增幅20.3%[7] 进出口 - 上海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SCFI)环比上升147.24点至1,550.70点,增幅10.5%[8] 物价通胀 - 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环比上升2.47点至125.09点,增幅2.0%[8]
港股市场回购统计周报 2025.10.27-2025.11.2-20251103
港股市场回购统计周报 2025.10.27-2025.11.2 | 分析师: | 沈凡超 | | --- | --- | | 中央编号: | BTT231 | | 联系电话: | 852-4623 5564 | | 邮箱: | hector@cnzsqh.hk | 1 目录 2 l 港股市场回购周统计数据 l 上市公司回购的意义与作用 港股市场回购周统计数据 3 港股市场回购周统计数据(2025.10.27-2025.11.2) l 周回购数据总汇 l 回购金额前十大公司统计 | 证券代码 | 证券简称 | 期间回购金额 | 期间回购数量 | 回购数量占 | | --- | --- | --- | --- | --- | | | | (万港元) | (万股) | 总股本比例 | | 6186. HK | 中国飞鹤 | 10, 422. 82 | 2. 506. 00 | 0. 28% | | 1919. HK | 中远海控 | 4. 070. 62 | 300. 00 | 0. 02% | | 0386. HK | | 3.484.77 | 842. 80 | 0. 01% | | 2273. HK | 固生 ...
港股市场回购统计周报 2025.10.13-2025.10.19-20251020
港股市场整体回购概况 - 本周港股市场总回购金额为29.3亿港元,较上周的48.4亿港元有所回升[10] - 本周进行回购的公司数量为62家,较上周的52家有所增加[10] - 市场回购热度因腾讯进入业绩静默期暂停回购而较上周有所回落[10] 重点公司回购活动 - 小米集团-W(1810.HK)本周回购金额最高,达11.8亿港元(117,637.63万港元),回购数量2,470万股,占总股本0.09%[9][10] - 汇丰控股(0005.HK)本周回购金额为11.5亿港元(115,073.65万港元),回购数量1,126.92万股,占总股本0.07%[9][10] - 快手-W(1024.HK)本周回购金额为1.0亿港元(9,840.67万港元),排在第三位[10] 行业回购分布 - 从回购金额看,信息技术和金融行业是本周回购最集中的领域[13] - 从回购公司数量看,信息技术和医疗保健行业并列第一,各有16家公司进行回购[13] - 可选消费行业有11家公司进行回购,日常消费行业有5家[13] 回购的意义与市场影响 - 大规模回购潮通常发生在熊市,意味着公司认为股价低于内在价值,旨在稳定信心和股价[24] - 港股市场自2008年以来的五轮回购潮后,均伴随一波上涨行情,回购数据对市场走势有指导意义[24]
港股市场策略周报 2025.10.13-2025.10.19-20251020
港股市场表现回顾 - 由于中美贸易摩擦再度升温,叠加前期市场涨幅较大,存在获利了结需求,导致本周市场大幅下杀,恒生综指、恒生指数、恒生科技指数分别下跌4.11%、3.97%、7.98% [13] - 市场一级行业板块多数收跌,前期涨幅较大的科技、医疗等板块跌幅居前,而红利防守板块表现较为坚挺 [13] - 公用事业、电讯业和能源业逆市收涨,反映了市场下行时行业轮动至防守板块 [13] - 可选消费、医疗保健和资讯科技业继续跌幅居前 [13] 港股市场估值水平 - 截至本周末,恒生综指的5年PE(TTM)估值分位点为81.45%,估值水平接近5年均值向上一个标准差 [3] 港股市场回购统计 - 本周回购市场热度因腾讯进入业绩静默期暂停回购而较上周有所回落,市场回购公司数量为62家,较上周的52家有所改善 [25] - 总回购金额本周为29.3亿港元,较上周的48.4亿港元明显回升 [25] - 从回购金额看,小米集团-W以11.8亿港元回购额排第一,汇丰控股以11.5亿港元排第二,快手-W以1.0亿港元排第三 [24][25] - 从行业分布看,回购金额主要集中在信息技术和金融行业;信息技术和医疗保健行业回购公司数量最多,均为16家 [28] 南向资金动向 - 本周南向资金逆市大幅流入,净流入量达到450.89亿港元,创近五周新高,并已连续22周保持净流入,年内累计净流入正式突破1.2万亿港元大关 [43] - 本周前十大净买入公司包括泡泡玛特(净买入30.56亿元)、小米集团-W(净买入29.88亿元)、中国移动(净买入23.84亿元)等 [32] - 本周前十大净卖出公司包括中芯国际(净卖出63.04亿元)、阿里巴巴-W(净卖出40.16亿元)、腾讯控股(净卖出27.79亿元)等 [33] 港股市场宏观环境跟踪与展望 - 基本面:9月国内CPI同比下降0.3%,环比上涨0.1%;PPI同比下降2.3%,环比持平;9月新增社融3.53万亿元,新增人民币贷款1.29万亿元 [37][43] - 政策面:后续政策基调偏向以更积极有为的政策巩固稳增长基础,内需刺激和重点产业扶持将是政策重点 [3][43] - 资金面:中美贸易摩擦再度升温成为市场快速下跌催化剂,但南向资金逆市加码显示抄底情绪仍在 [3][43] 板块配置展望 - 看好行业相对景气且受益于政策利好的汽车、新消费、创新药、科技等板块 [3][43] - 看好业绩和股价走势稳健且受益于政策利好的低估值国央企红利板块 [3][43] - 看好基本面相对独立且受益于降息周期的香港本地银行、电信及公用事业红利股 [3][43] - 需注意中美贸易争端带来的潜在影响,尽可能回避对美业务敞口较大的行业板块及上市公司 [3][43]
港股通数据统计周报:2025.10.13-2025.10.19-20251020
港股通资金流向概览 - 泡泡玛特为本周净买入榜首,金额达30.56亿元[8] - 小米集团-W净买入29.88亿元,持股变动数量为65,019,122股[8] - 中芯国际遭最大净卖出,金额为-63.04亿元,持股变动-91,228,489股[9] 行业与个股活跃度分析 - 金融行业获资金青睐,工商银行、招商银行及中国平安合计净买入超43亿元[8] - 信息技术行业呈现分化,中芯国际、腾讯控股净卖出而小米集团净买入[9][8] - 阿里巴巴-W为多日交易最活跃个股,单日最高成交额沪市226.10亿元、深市96.88亿元[22] - 盈富基金(2800.HK)资金流向波动显著,10月13日净买入52.08亿元,15日净卖出-62.71亿元[22][20] 市场机制与资金作用 - 港股通为内地与香港市场互联互通机制,分为沪港通与深港通两种路径[28] - 南下资金指通过港股通进入香港市场的内地资金,其流向为投资决策提供重要依据[29][30]
港股市场回购统计周报 2025.9.29-2025.10.5-20251006
港股市场回购周度概况 - 本周(2025年9月29日至10月5日)港股市场总回购金额为30.7亿港元,较上周的48.4亿港元明显回落[11] - 本周进行回购的上市公司数量为48家,较上周略有减少[11] - 市场热度回落与本周仅有4个交易日有关[11] 重点公司回购活动 - 腾讯控股(0700.HK)本周回购金额最高,达22.02亿港元,回购数量为329.80万股,占总股本的0.04%[10][11] - 汇丰控股(0005.HK)本周回购金额为3.21亿港元,排在第二位[10][11] - 安踏体育(2020.HK)本周回购金额为2.00亿港元,排在第三位[10][11] - 云工场(2512.HK)本周回购数量占总股本比例最高,达1.65%[10] 行业回购分布 - 从回购金额看,主要集中在信息技术、金融和可选消费行业[14] - 从回购公司数量看,信息技术行业最为活跃,有11家公司发起回购;工业、可选消费和医疗保健行业并列第二,各有8家公司;金融行业有6家公司进行回购[14] 回购行为的意义 - 上市公司回购行为通常意味着公司认为当前股价远低于其内在价值,旨在向投资者传递积极信号并稳定股价[23] - 港股市场历史上的回购潮往往发生在熊市,并随后伴随上涨行情,回购数据对市场走势有一定指导意义[23]
港股市场策略周报 2025.9.29-2025.10.5-20251006
港股市场表现回顾 - 本周市场整体上涨,恒生综指、恒生指数、恒生科技指数分别上涨+4.34%、+3.88%、+6.90% [4][14] - 市场一级行业板块除电讯业外全部收涨,原材料业表现最强,周涨幅超10% [4][14] - 科技股表现突出,带动可选消费和资讯科技业周涨幅分别超过6%和5%,医疗保健业周涨幅也超6% [4][14] 港股市场估值水平 - 截至本周末,恒生综指的5年PE(TTM)估值分位点为83.81%,估值水平超过5年均值向上一个标准差 [4] 港股市场回购统计 - 本周港股市场总回购金额为30.7亿港元,较上周的48.4亿港元明显回落,回购公司数量为48家 [26] - 腾讯控股为本周回购金额最高的公司,回购22.0亿港元,汇丰控股和安踏体育分别以3.2亿港元和2.0亿港元的回购金额排在第二、三位 [25][26] - 从行业分布看,回购金额主要集中在信息技术、金融和可选消费行业,信息技术行业有11家公司发起回购,数量最多 [29] 南向资金走向统计 - 南向资金本周净买入前三大公司为阿里巴巴-W、腾讯控股和中芯国际,净买入金额分别为151.41亿元、46.49亿元和20.72亿元 [33] - 南向资金本周净卖出前三大公司为盈富基金、中国移动和建设银行,净卖出金额分别为27.52亿元、14.04亿元和9.24亿元 [34] - 信息技术和可选消费行业为南向资金主要净买入方向 [33] 港股市场宏观环境跟踪与展望 - 基本面方面,9月制造业PMI为49.8%,较上月继续改善,综合PMI为50.6%,显示整体经济景气表现平稳,处于筑底企稳阶段 [4][38][39][43] - 政策面方面,国家发改委正积极推进规模5000亿元的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并下达第四批69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重点在内需刺激和重点产业扶持 [38][43] - 资金面方面,美国9月ADP就业人数减少3.2万人,远不及预期,市场对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10月降息25基点的概率为94.6% [40][42][43] - 板块配置看好受益于政策利好的汽车、新消费、创新药、科技板块,以及低估值国央企红利股和香港本地银行、电信及公用事业红利股 [4][43]
港股通数据统计周报:2025.9.29-2025.10.5-20251006
港股通资金流向概览 - 报告期内港股通整体呈净买入态势,信息技术和可选消费行业受青睐[8][9] - 阿里巴巴-W为本周净买入额最高个股,达151.41亿元[8] - 盈富基金为本周净卖出额最高个股,净卖出27.52亿元[9] 前十大净买入/卖出个股 - 净买入前十公司中信息技术行业占六席,包括腾讯控股(46.49亿元)和中芯国际(20.72亿元)[8] - 净卖出前十公司中金融与电信服务行业占主导,包括中国移动(-14.04亿元)和建设银行(-9.24亿元)[9] - 可选消费行业在买卖双方均出现,理想汽车净买入17.04亿元而小鹏汽车净卖出7.75亿元[8][9] 行业分布与活跃个股 - 沪市港股通中阿里巴巴合计买卖额最高,9月30日达88.49亿元,净买入15.09亿元[18] - 深市港股通中阿里巴巴同样活跃,9月30日合计买卖额50.56亿元,净买入21.20亿元[18] - 盈富基金在9月29日沪市港股通中出现大额净卖出,达-39.76亿元[19] 机制与背景 - 港股通是内地与香港市场的交易互联互通机制,分为沪港通和深港通[25] - 通过港股通进入香港市场的内地资金称为南下资金,其流向为投资者提供重要依据[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