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吉利汽车(00175)
icon
搜索文档
汽车早餐 | 一汽、东风、广汽、吉利、长安、赛力斯连夜发文保障“60天付款”;丰田、戴姆勒拟合并卡车;宝马将在美产电动版X5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6-11 10:36
新能源产业 - 国务院国资委强调加快发展新能源产业,强化人才支持保障以推动中央企业绿色化转型升级[2] - 上海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151.2万辆,其中纯电动汽车占比71%,年度推广占比89%[4] - 宁德时代量产587Ah储能电芯,能量密度达434Wh/L,较上一代提升10%,系统能量密度提升25%[20] 智能交通与低空经济 - 中办、国办支持深圳深化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制度改革,探索跨境直升机飞行等通用航空业务[3] - 5月中国公路物流运价指数为105点,环比回升0.06%,同比回升2.02%,整车指数同比回升2.34%[5] - 中欧班列累计开行超11万列,汽车汽配等三类高附加值货物占出口货源超60%[6] 汽车行业动态 - 丰田与戴姆勒卡车计划2026年4月前合并日野和三菱扶桑卡车部门以提升利润率[7] - 越南VinFast一季度交付电动汽车36330辆,同比增长296%[8] - 宝马将在美国生产电动版X5、X6和X7车型[9][10] 车企供应链管理 - 中国一汽、东风汽车、广汽集团、吉利汽车、长安汽车、赛力斯均宣布将供应商账期统一至60天内[11][12][13][14][15][16] - 奇瑞董事长尹同跃呼吁行业竞争应聚焦技术产品而非内卷[17] 企业事件与技术创新 - 小米汽车辟谣高阶驾驶培训致命车祸传闻,已启动法律程序追究造谣者[18] - 曹操出行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联席保荐人包括海通国际等[19]
多家车企集体缩短供应商账期至60天,共促汽车产业健康发展
环球网· 2025-06-11 10:23
行业政策背景 - 国家及相关部门针对促进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出台政策 要求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助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 [2] - 2025年6月1日起施行的《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明确规定大型企业从中小企业采购应自交付之日起60日内支付款项 [3] 车企集体行动 - 广汽集团承诺供应商账期不超过60天 旨在保障供应链资金高效周转 [2] - 中国一汽将供应商付款账期缩短至60天以内 响应国家部委部署 [2] - 东风汽车宣布支付账期统一缩短至60天内 贯彻落实国家政策精神 [2] - 赛力斯表示正常货款账期60天 实现主机厂与供应商双赢 [2] - 吉利汽车集团宣布供应商支付账期统一至60天内 响应国务院条例和行业协会倡议 [2] - 比亚迪汽车将供应商支付账期统一至60天内 落实国家部委部署要求 [3] - 小鹏汽车支付账期统一至60天内 响应国家相关部门要求 [3] 行业现状与问题 - 汽车行业存在"内卷式"竞争 部分企业通过延长付款周期挤压供应商利润空间 [3] - 过去恶性竞争损害供应商利益 破坏产业链生态平衡 [5] 举措意义与影响 - 加快资金周转速度 提高整个供应链资金使用效率 [3] - 稳定供应链关系 增强上下游合作 形成更紧密高效的产业链协同效应 [3] - 推动汽车产业由价格战转向质量和技术的竞争 [3] - 鼓励企业投入更多精力到技术创新和服务优化 [3] - 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获得更稳定资金支持 有更多资源投入研发生产和服务 [5] - 引导行业走向健康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消费者将享受更优质产品和服务 [5]
都市车界|汽车行业打响"反内卷"第一枪:多家车企集体承诺账期不超60天
齐鲁晚报· 2025-06-11 10:14
行业集体行动 - 广汽集团、中国一汽、东风汽车、赛力斯等多家主流车企在1小时内集体发布声明,承诺将供应商货款支付周期统一至60天以内 [1] - 广汽集团强调"不超过60天的供应商账期"是其一贯坚持的原则,并将供应链健康与产品安全、品质挂钩 [2] - 中国一汽从国家战略和央企责任的高度出发,承诺"60天付款",并提出完善机制、优化流程、技术赋能三大具体举措 [4] - 东风汽车明确"将支付账期统一至60天内"是响应国家政策、发挥产业链"链长"作用的具体体现 [6] - 赛力斯重申其"正常货款账期60天"的一贯做法,并呼吁行业加强自律 [8] - 长安汽车旗下多个品牌及吉利汽车集团等也加入承诺,宣布将供应商支付账期统一至60天内 [10] 行业背景与痛点 - 汽车行业供应商长期面临整车厂延长账期的压力,部分车企应付账款周转天数超过90天,甚至长达120天 [12] - 延长账期现象严重挤压供应商利润空间,使其现金流承压,甚至威胁到生存与产品质量稳定 [12] - 供应商孔辉科技董事长郭川在公开信中提出"发票后一个月内款项到账"的愿望,反映了行业普遍困境 [12] 政策环境与监管 - 国务院新修订的《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明确规定大型企业向中小企业采购应在交付后60天内完成付款 [13] -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4月末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为70.3天,同比增加4天,汽车行业情况尤为严峻 [13] 行业影响与展望 - 多家大型车企集体官宣将账期统一至60天内,被视为中国汽车市场从"价格战"转向理性发展的重要信号 [14] - 此举将有效限制车企通过拖欠供应商款项来维持低价竞争的能力 [14] - 行业供应链管理理念正在转变,从中国一汽的数字化管控到东风汽车的"链长"作用发挥,探索建立更健康的产业生态 [14] - 此次集体承诺可能成为中国汽车产业从"零和博弈"转向"共生共赢"的重要转折点 [14]
东风吉利奇瑞等多家车企官宣账期统一至60天内 此前行业平均超180天
中国经营报· 2025-06-11 10:08
政策响应与行业行动 - 东风汽车、中国一汽、赛力斯集团、吉利汽车、奇瑞集团等8家车企集体宣布将供应商支付账期统一至60天内,响应国务院《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1][3] - 修订后的《条例》于6月1日施行,要求大型企业向中小企业采购时应在60日内支付款项,并禁止以第三方付款进度为支付条件[4] - 车企表示此举旨在加速产业链资金周转、保障供应链稳定,并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3][8] 车企具体措施 - 吉利汽车集团明确将供应商账期统一至60天,强调发挥领军企业担当[3] - 奇瑞集团自6月10日起实施60天账期,目标打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3] - 中国一汽将"60天付款"作为所属单位硬性要求,优化内部采购与财务流程[3] - 东风汽车称此举为践行央企社会责任,发挥产业链"链长"作用[8] 行业账期现状对比 - 国内车企账期显著长于国际车企:吉利129 67天、奇瑞142 88天、长城163 75天、东风股份221 27天,而大众41 18天、丰田54 84天、通用64 10天[5][6] - 2024年国内16家上市车企应付账款周转天数平均达182天,接近国际车企两倍[6] - 海马汽车账期最长达298天,特斯拉付款周期为90天左右[5][7] 政策背景与行业影响 - 工信部、国资委近期部署保障供应链稳定,车企行动符合《条例》及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倡议》要求[7] - 车企多为产业链"链主",账期缩短将显著改善供应商资金流转效率[4] - 行业呼吁构建汽车价值链命运共同体,维护公平竞争秩序[8]
8家车厂宣布缩短账期至60天,评论区却吵疯了
36氪· 2025-06-11 10:02
车企响应60天账期政策 - 广汽集团最先于6月10日20点宣布将供应商账期统一至60天内 [1] - 一汽、东风两家央企随后跟进表态,强调社会责任担当 [1] - 赛力斯表示其一直保持60天账期,同时发布行业高质量发展倡议 [1] - 吉利、长安在23点后响应,长安旗下多个子品牌同步承诺 [1] - 比亚迪于6月11日凌晨1点加入,承诺统一账期至60天 [2] - 截至发稿共有8家车企表态,包括广汽、一汽、东风、赛力斯、吉利、长安、比亚迪、奇瑞 [4] 行业账期现状与问题 - 国内车企平均账期达170天,部分超过240天,远高于国际车企50-70天水平 [5] - 国际对比:丰田54.84天、福特56.94天、通用64.1天,德国车企更短(奔驰37.91天、宝马42.45天、大众41.1天) [5][6] - 国内车企采用复杂支付方式延长实际账期,如"90天账期+180天银行承兑"组合 [7] - 2024年部分车企账期数据:特斯拉64-90天、长城90天、比亚迪127-147天、理想165-194天、小鹏274天 [6] - 10年前行业平均账期45天,当前恶化主要因价格战和利润压力传导 [5] 政策背景与影响 - 国家修订《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6月1日起执行,明确60天支付期限 [9] - 条例禁止强制接受商业汇票等非现金支付方式,设立每日万分之五逾期利息和3-5倍罚款 [15] - 前5个月汽车销量增长10%,中国品牌份额达70%,但行业利润率下滑至3%水平 [7][9] - 前4个月全国经销商亏损超70%,零部件供应商生存困难 [9] - 政策将限制车企快速扩张能力,考验现金流和融资能力,加速不健康企业淘汰 [11] 行业反应与疑虑 - 供应商普遍支持政策但关注落地执行,担心变相延长账期手段 [4][13] - 实际操作中可能存在拖延验收、结算合同签订等变通方式 [13] - 支付方式差异大(电汇/银承/商承),商承贴现仍会产生利息成本 [13] - 部分观点认为能突破60天的供应商可能获得更多业务,市场竞争或削弱政策效果 [13] - 政策建立"投诉-受理-处置-反馈"机制和信用惩戒体系强化执行 [15] 政策意义与展望 - 标志着汽车产业链从"主机厂霸权"向"公平协作"转型 [15] - 短期增加车企财务压力,中长期增强产业链韧性和资金流动性 [11] - 倒逼整车厂优化资金管理,提升供应链效率 [15] - 为中小企业创造更健康生存环境,防止行业陷入低质低价恶性循环 [9][11] - 政策执行力度和效果仍需观察,信用体系构建是关键 [13][15]
招商证券国际:维持吉利汽车(00175)“增持”评级 目标价27.5港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6-11 10:00
公司业绩表现 - 5月总批发量23.5万辆,同比/环比+46.4%/+0.5%,创历史新高 [2] - 1-5月累计批发117万辆,同比+49%,完成全年271万辆销量目标的43% [2] - 5月新能源批发13.8万辆,同比/环比+178%/+9.9%,远超行业增速(乘联会预估行业同比/环比+22%/+8.3%) [2] - 5月新能源车占比58.7%,同比/环比+22.2ppts/+5ppts,1-5月累计新能源车60.2万辆,同比+137%,占比51% [2] - 高端燃油车中国星系列5月销量3.6万辆,同比+21%,1-5月累计21.6万辆,同比+33% [2] 品牌与出口表现 - 5月银河/极氪/领克批发量分别为10.2/1.9/2.8万辆,同比+273%/+2%/+27%,环比+5.4%/+0.1%/+38% [2] - 5月出口3万辆,1-5月累计出口14.3万辆,同比+14% [2] 新产品规划 - 银河品牌星耀8上市首月交付破万,旗舰SUVM9下半年交付,后续将发布中型轿车A7、小型轿车及硬派越野SUV银河战舰 [3] - 高端旗舰SUV领克900上市次月交付近5,600台,下半年发布领克混动Z10 [3] - 极氪新车007GT表现不俗,豪华SUV9X/8X将于Q3/Q4上市 [3] - 燃油车星越L改款3月上市,博越L第四代5月上市,25款帝豪将于7月发布 [3] 海外布局 - 新能源海外试产,印尼KD工厂交付首台EX5,银河E5/星愿二季度进入多个市场 [3] 估值与评级 - 当前估值11.2x FY25P/E,远低于历史平均16x,目标价27.5港元对应17.6x FY25P/E,较历史平均溢价约10% [1]
汽车业“反内卷”进行中:四大车企同日官宣“60天账期”,比亚迪、吉利、长安、奇瑞凌晨跟进
华尔街见闻· 2025-06-11 08:47
车企支付账期承诺 - 一汽、东风、广汽、赛力斯四家车企承诺将供应商支付账期控制在60天以内 [1] - 吉利汽车集团宣布统一供应商支付账期至60天内 以加速产业链资金周转效率 [1] - 长安汽车携旗下品牌宣布统一支付账期至60天 强调践行央企社会责任 [3] - 比亚迪跟进承诺60天账期 表示将通过技术创新与管理优化推动行业发展 [6][7] - 奇瑞集团于11日上午宣布跟进60天账期承诺 [8] - 工信部汇总显示已有8家汽车生产企业作出60天账期承诺 [12] 政策背景与行业整治 - 车企集体响应《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 该条例将于2025年6月1日施行 明确60日账期等要求 [13] - 国务院发布的《条例》索引号为000014349/2025-00034 发文机关为国务院 发布日期为2025年3月24日 [14] - 工信部党组书记李乐成主持召开会议 将"综合整治新能源汽车行业'内卷'问题"列为3项集中整治之一 [15] - 商务部发言人表示将加强汽车行业"内卷式"竞争的综合整治与合规引导 [16] - 国家发改委指出部分行业存在"内卷式"竞争 包括价格战、制假售假等扰乱市场秩序行为 [16] - 人民日报评论批评部分车企言行不一 既反对"内卷"又持续发动价格战 [16]
新华财经早报:6月11日
新华财经· 2025-06-11 07:44
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政策 - 探索人工智能辅助医疗设备准入应用机制,制定数据采集、集成共享、合规使用的规则及标准 [1] - 支持深圳深化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制度改革,完善低空飞行监管规则,探索跨境直升机飞行等通用航空业务 [1] - 拓展储能场景,探索源网荷储一体化商业模式,创新国际性产业与标准组织管理制度 [1] 直播电商监管 - 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直播电商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强化直播间运营者责任,要求建立商品信息审核、身份核验等制度 [1] - 规范直播营销人员服务机构行为,要求加强直播营销人员管理,建立培训、选品、纠错等制度 [1] - 直播营销人员需真实、准确、全面介绍商品或服务,不得欺骗、误导消费者 [1] 车企供应链管理 - 中国一汽、东风、广汽集团、赛力斯、吉利汽车、比亚迪等车企宣布将供应商账期统一缩短至60天,以促进供应链健康发展 [1] 食品工业数字化转型 - 工信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食品工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目标到2027年重点食品企业经营管理数字化普及率达80% [1] - 规模以上食品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均达到75%,培育10家以上智能工厂 [1] - 建设5个以上高标准数字化园区,打造百个数字化转型典型应用场景 [1] 离境退税政策效果 - 离境退税政策实施首月,全国税务部门办理离境退税笔数同比增长116%,退税商店销售额同比增长56% [1] - "即买即退"业务试点推广至全国,办理数量同比增长32倍,销售额同比增长50倍 [1] - 新增离境退税商店1303家,全国离境退税商店增至5196家,为2024年底的1.4倍 [1] 腾讯音乐收购喜马拉雅 - 腾讯音乐计划以现金12.6亿美元及腾讯音乐相关股权的组合,全面收购喜马拉雅 [1] 泡泡玛特Labubu玩偶拍卖 - 一款全球唯一初代藏品级薄荷色LABUBU玩偶以108万元成交,另一款全球限量15版棕色LABUBU以82万元成交 [1] 全球经济增长预期 - 世界银行将2025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从2.7%下调至2.3%,近70%经济体的增速被下调 [3] 黑石集团欧洲投资计划 - 黑石集团计划未来十年在欧洲投资高达5000亿美元 [3] 奈飞西班牙内容投资 - 奈飞将在未来四年向西班牙投资10亿欧元,用于内容制作 [3] 资本市场表现 - 上证指数下跌0.44%至3384.82,深证成指下跌0.86%至10162.18,创业板指下跌1.17%至2037.27 [5] - 道琼斯指数上涨0.25%至42866.87,标普500上涨0.55%至6038.81,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上涨0.63%至19714.99 [5] - WTI原油下跌2.65%至63.65美元/桶,布伦特原油下跌0.65%至65.91美元/桶 [5] 公司公告 - 京东方A拟发行不超过20亿元科技创新公司债券 [6] - 方正科技拟定增募资不超19.8亿元,控股股东将参与认购 [6] - 光庭信息拟3.6亿元购买榴码科技100%股权 [6] - 腾达建设中标3.49亿元方林汽车云仓项目 [6] - 东方电热与小米下属公司上海织识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研发机器人电子皮肤 [6]
吉利汽车集团承诺账期统一为60天内 共建高质量可持续产业生态
快讯· 2025-06-10 23:12
公司动态 - 吉利汽车集团宣布将供应商支付账期统一至60天内 [1] - 该举措旨在加速产业链资金周转效率并保障供应链稳定 [1] - 公司表示此举为发挥领军企业担当并促进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1] 行业政策背景 - 公司举措为响应国务院《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 [1] - 同时遵循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关于维护公平竞争秩序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倡议》 [1] 产业链影响 - 统一账期政策有助于共建高质量可持续产业生态 [1]
中国电车的统治时代!大摩4月全球电车市场统计:比亚迪、吉利位居前二,特斯拉份额下滑
华尔街见闻· 2025-06-10 18:46
全球电动车市场概况 - 2025年4月全球纯电动车销量同比增长38%至107.97万辆,中国市场贡献超六成销量,同比增速51% [1] - 全球电动车市场进入"中国主导时代",产业格局发生根本性重构,中国品牌在销量、技术创新和成本控制上建立护城河 [4] - 中国电动车取得系统性胜利,体现在地区销量、制造商排名、畅销车型和电池技术等多个维度 [5] 分地区市场表现 - 中国市场销量66.25万辆,同比大增51%,渗透率从22.4%提升至30.2% [7] - 欧洲市场销量21.43万辆,同比增长30%,渗透率达19.9% [7] - 美国市场表现疲软,销量9.54万辆,同比下降4%,渗透率从7.4%下滑至6.5% [7] 电动车制造商排名 - 比亚迪以18.1万辆销量和17%市场份额领跑,同比增长40% [8] - 吉利汽车销量10.08万辆,市场份额9%,较去年同期3.94万辆大幅增长 [9] - 通用汽车销量9.60万辆位居第三,主要依靠中国合资企业五菱宏光Mini等车型 [10] - 特斯拉销量8.48万辆,同比下降17%,全球市场份额从10.7%下滑至7.9% [11] - 前十大电动车制造商合计销量72.45万辆,占全球总销量67% [12] 畅销电动车型 - 特斯拉Model Y以5.72万辆位居全球最畅销电动车型首位 [13] - 比亚迪海鸥/海豚Mini以3.78万辆紧随其后 [13] - 前20名畅销车型中包括五菱宏光Mini、吉利几何星愿、小米SU7等多款中国品牌车型 [14] - 美国传统车企电动车型表现不佳,Ford Mustang Mach-E销量仅4132辆,F-150 Lightning销量2197辆 [13] 电池技术发展 - 4月全球电池部署量达6.68万MWh,同比增长32% [17] - 磷酸铁锂(LFP)电池占比从35%提升至44%,三元锂(NMC)电池占比从54%下降至47%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