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集团股份(00489)

搜索文档
300489,突然终止!
搜狐财经· 2025-06-28 13:24
并购终止事件 - 光智科技终止收购先导电科100%股份,因部分商业条款未达成一致意见 [1][16] - 该交易原计划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完成,构成关联交易 [13] - 交易历时8个月后终止,公司承诺一个月内不再筹划重大资产重组 [21] 交易背景与市场反应 - 该交易被称为"蛇吞象"式并购,光智科技市值仅30多亿元而标的估值达200亿元 [13] - 重组计划公布后公司股价累计涨幅超100%,最高达115.55元/股 [17][18] - 投资者高度关注该重组,在互动平台提问量占比达50% [4][5] 公司业务与财务表现 - 光智科技主营红外材料全产业链,产品应用于安防、车载、航空航天等领域 [11] - 2024年营收14.55亿元同比增43.82%,但扣非净利润连续3年为负值 [20][21]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从2023年的4114万元转为-1.59亿元 [21] 并购战略意图 - 公司希望通过收购实现主营业务升级,整合稀散金属产业链 [11][21] - 标的公司先导电科专注溅射靶材和蒸发材料,产品应用于半导体、光伏等领域 [11] - 双方业务均沿"高纯稀散元素—化合物材料—精密器件"产业链布局 [11] 交易进程关键节点 - 2024年9月30日宣布收购计划,10月13日披露重组预案 [13] - 2025年4月11日因审计评估未完成延期披露重组报告 [13] - 6月12日公告称交易正常推进,但6月27日突然宣布终止 [14][16]
长安汽车集团更名后,东风也有新动作:成立新公司!
南方都市报· 2025-06-27 10:51
公司动态 - 东风汽车集团成立奕派汽车科技公司,旨在整合商企、研发、生产、供应链、销售及服务等全价值链资源,推动自主乘用车事业发展 [2] - 新公司将依托东风汽车的品牌实力、技术积累和产业链布局,推进品牌、渠道优化,以用户为中心提供更优质产品和服务 [3] - 东风汽车集团1-5月整体销量67.28万辆,同比下降17.1%,但新能源汽车销量16.05万辆,同比增长34.4% [4] - 东风乘用车公司累计销量81,373辆,同比增长18.5%,新能源板块如岚图、东风风神PHEV增速显著 [4] 行业趋势 - 中国汽车行业正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型,资源整合与战略聚焦成为行业共识 [2] - 车企通过聚焦高端化、智能化、电动化、全球化等核心战略方向,深度整合内外部资源 [2] - 行业通过成立独立运营实体或重塑品牌,加速技术落地、强化成本与供应链掌控力、提升品牌溢价 [2] 重组与更名 - 东风公司与长安汽车重组出现重大变化,东风公司暂不涉及相关资产和业务重组 [3] - 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更名为辰致汽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已完成工商变更 [4]
长安汽车“因祸得福”
虎嗅· 2025-06-19 07:22
核心观点 - 东风集团与长安汽车曾筹划重组但最终未合并 长安汽车升格为一级央企独立发展 [1][2] - 长安汽车因合资品牌早衰被迫转型自主品牌与新能源 反而在行业变革中获得先发优势 [3][31] - 与传统车企相比 长安汽车在自主品牌占比 新能源布局等方面表现突出 但未来仍需应对智能化 固态电池等硬仗 [6][11][35] 销量表现 - 2024年长安汽车销量268 4万辆 领先东风41 6% 其中新能源车占比27 4% [1] - 2016年销量达306万辆峰值后持续下滑 2024年恢复至峰值的88% 自主品牌占比从2016年59 7%提升至2024年93% [4][6] - 2025年1-5月销量112万辆 同比仅增1% 增速放缓 [5] 财务数据 - 2024年长安营收1597亿 扣非净利润25 9亿 东风营收1062亿 扣非净亏损6 9亿 [1] - 2014-2017年长安福特年均贡献投资收益超80亿 2018年起转为亏损 2024年现金分红仅1 34亿 [15][16][19] - 2012-2024年长安累计获合资企业现金分红457亿 远低于上汽2893亿和广汽1040亿 [21][28] 新能源布局 - 2024年长安新能源车销量73 5万辆 自有品牌新能源占比32 6% Q4达43 4% [1][11] - 高端品牌阿维塔销量7 4万辆 超越上汽智己与飞凡总和 中端深蓝销量24 4万辆 [13] - 低端启源销量14 6万辆 完成率58% 远低于上汽五菱80万辆 [14] 行业对比 - 2024年上汽新能源车销量123 4万辆 占比30 75% 五菱贡献80万辆 [10] - 广汽2024年销量200万辆 仅降2% 因广汽丰田与埃安表现强劲 [9] - 东风2024年销量189 6万辆 较2020年降97万辆 本田下滑42 2万辆 [9]
最新通报!唐腾被查
中国基金报· 2025-06-18 14:01
高管调查事件 - 东风汽车集团原战略规划部副总经理兼战略发展研究中心总经理唐腾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1] - 唐腾1963年出生 中共党员 高级工程师 毕业于武汉工学院机械制造专业 1984年加入东风汽车公司 历任底盘零件厂员工 神龙汽车多个管理岗位 2009年起担任战略规划部部长等职 [3] - 唐腾曾以东风汽车集团战略规划部副总经理身份出席2020年全球未来出行大会 并担任T3出行董事和东风畅行董事长 2023年10月卸任后者职务 [3] 公司反腐动态 - 2023年东风公司已查处多名干部 涉及东风本田 东风日产 东风锻造 东风资产管理等子公司 涵盖采购 法务 销售等多个部门 [4] - 2023年2月公司公布巡视整改方案 强调强化对党委管理干部尤其是"一把手"的监督 加大重点案件查处力度 完善防腐制度机制 [4] 公司背景 - 东风汽车集团为央企 前身为1969年成立的第二汽车制造厂 业务覆盖商用车 乘用车 军车 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 出行服务 汽车金融等领域 [5] - 国内业务分布于武汉 十堰 襄阳 广州等20多个城市 旗下拥有东风畅行等科技服务企业 [5][3]
最新通报!唐腾被查
中国基金报· 2025-06-18 13:43
东风汽车反腐动态 -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原战略规划部副总经理兼战略发展研究中心总经理唐腾涉嫌严重违纪违法 目前正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1] - 唐腾1963年出生 中共党员 高级工程师 毕业于武汉工学院机械制造专业 1984年进入东风汽车公司 历任底盘零件厂 神龙汽车有限公司商务部 厦门销售服务分公司总经理 北京商务代表处首席代表 东风标致项目负责人等职 [1] - 2009年唐腾转任神龙公司战略规划部部长兼营销总监 后调任东风汽车集团战略规划部副总经理兼战略发展研究中心总经理 [1] 唐腾相关职务信息 - 2020年10月唐腾以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战略规划部副总经理 战略发展研究中心总经理 T3出行董事 东风畅行董事长身份出席第四届全球未来出行大会并做主题演讲 [2] - 东风畅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9年 是东风汽车集团控股的出行科技服务企业 唐腾于2023年10月卸任该公司相关职务 [2] 东风公司反腐进展 - 今年以来东风公司已查处多名干部 包括东风本田 东风日产 东风锻造 东风资产管理 东风柳州汽车等子公司高管 [2] - 2024年2月东风公司公布巡视整改进展 强调强化监督执纪问责 紧盯党委管理干部尤其是"一把手"违纪违法问题 加强对重点人重点事的查处力度 [3] 东风汽车集团背景 -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是以汽车制造 销售 服务和技术研发为主业的商业一类央企 前身为1969年建立的第二汽车制造厂 [3] - 公司业务涵盖商用车 乘用车 军车 新能源汽车 汽车总成和零部件 汽车装备 出行服务 汽车金融等 国内事业分布在武汉 十堰 襄阳 广州等20多个城市 [3]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原战略规划部副总经理兼战略发展研究中心总经理唐腾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快讯· 2025-06-18 09:20
公司高管调查 -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原战略规划部副总经理兼战略发展研究中心总经理唐腾涉嫌严重违纪违法 [1] - 唐腾目前正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纪检监察组和湖北省十堰市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1]
观车 · 论势 || 果断停止重组是尊重实际的务实表现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6-12 10:07
央企重组动态 - 东风与长安筹划重组引发行业震动但最终停止 东风公司暂不涉及资产和业务重组 长安汽车间接控股股东变更为汽车业务分立的独立央企 [1] - 停止重组是尊重实际情况的务实决策 彰显国家部门立足长远、审慎管理的智慧 [1] 东风汽车发展现状 - 2024年新能源品牌销量达86万辆 同比增长64.4% 2025年1-5月累计销量29.9万辆 同比激增118.1% [1] - 岚图、猛士科技品牌分别在豪华电动和高端越野电动市场站稳脚跟 [1] - 积极布局智能网联技术 通过与科技企业合作强化市场竞争力 [1] 长安汽车发展现状 - 2024年总销量268.4万辆 同比增长5.1% 创7年新高 其中新能源销量73.5万辆 同比增长52.8% [2] - 2025年1-5月新能源累计销量35.09万辆 同比增长46.89% 5月单月销量9.48万辆 同比增70% [2] - 启源、深蓝、阿维塔三大新能源品牌形成差异化市场覆盖 持续突破电池技术和电驱系统研发 [2] - 智能化领域重点投入 迭代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和座舱体验优化 [2] 停止重组原因分析 - 双方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重组可能冲击研发节奏和市场拓展 [3] - 品牌定位存在重叠(如岚图与阿维塔) 强行整合或导致竞争力削弱 [3] - 地域文化差异显著 强推整合可能引发区域博弈和人事震荡 [3] - 行业处于新能源与智能化变革关键期 需保持快速响应能力 [3] 重组终止后的影响 - 长安控股股东变更后决策链路缩短 资源调配更高效 [4] - 东风保持战略稳定性 可自主决策创新 [4] - 未来仍存在技术联合研发(如动力电池)和海外市场协同开拓的合作空间 [4] 行业发展趋势 - 专业化整合符合国资委"聚焦主责主业"政策导向 [3] - 新能源与智能化转型窗口期需苦练内功 提升技术产品服务能力 [5]
汽车“反内卷”进行时:“60天账期承诺”成落地第一枪
第一财经· 2025-06-11 12:57
车企统一支付账期 - 十余家车企公开承诺将供应商支付账期统一至60天内 包括中国一汽 东风汽车 长安汽车 广汽集团 赛力斯 吉利汽车 比亚迪 小米汽车 小鹏汽车 理想汽车 零跑汽车 蔚来汽车等 [2] - 上汽集团不仅承诺60天账期 还明确不采用商业承兑汇票等增加供应商资金压力的结算方式 成为首个做出此承诺的车企 [3] - 该承诺是为响应国务院修订的《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 该条例要求大型企业应在货物 工程 服务交付之日起60日内支付款项 [4] 供应链金融现状 - 大型车企普遍拥有供应商金融平台 如比亚迪的迪链 长城汽车的长城链 东风的东信 北汽福田的福金通 奇瑞的宝象等 [4] - 供应链金融平台可为上下游企业提供融资借贷 产生手续费或利息 加深车企与供应商的绑定关系 [5] - 分析师指出 问题的关键在于车企是否利用这些平台故意延长账期 将财务成本转移给供应商或经销商 [5] 行业影响与现状 - 零部件供应商希望车企明确60天支付期限的具体计算方式 建议从货物交付之日开始计算 而非开出票据后 [4] - 汽车零部件行业应收账款周转天数连年上升 2024年三季度数据显示 海马汽车应付账款周转天数约206天 比亚迪约146天 吉利约117天 长安汽车约97天 [6] - 汽车协会人士表示 账期拖长可能导致供应商利润下降1-2个百分点 若供应商已亏损 可能影响产品质量 [6]
作出“支付账期不超过60天”承诺的车企不断扩围,比亚迪、小米等跟进
新浪财经· 2025-06-11 11:02
车企缩短支付账期承诺 - 比亚迪汽车宣布将供应商支付账期统一至60天内以助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1] - 奇瑞集团自6月10日起将供应商支付账期统一至60天以加速产业链资金周转效率[1] - 小米汽车将供应商支付账期统一至60天以落实国家促进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1] - 长安汽车携旗下品牌宣布将供应商支付账期统一至60天以保障中小企业资金高效流转[1] - 中国一汽、东风汽车、广汽集团、赛力斯、吉利汽车等车企也作出"支付账期不超过60天"承诺[2] 缩短账期对产业链的影响 - 对零部件供应商:账期缩短能加快资金回流速度,提升生产稳定性和连续性,降低生产停滞风险[2] - 对整车企业:短账期提高行业供应链运营效率,使原材料采购、零部件生产到整车组装环节更紧密衔接[2] - 部分汽车企业通过供应链金融平台延迟支付货款,将融资压力和成本转嫁给上游供应商[3] 政策背景 - 《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于2025年6月1日起施行,明确60日支付期限[2] - 条例禁止强制接受商业汇票等非现金支付方式,强化协同监管体系[3] - 条例要求大型企业从中小企业采购应在60日内支付款项,不得以第三方付款为条件[3]
汽车股,被坑惨了
格隆汇· 2025-06-11 10:23
行业竞争态势 - 中国汽车市场陷入激烈"价格战",行业高层在重庆论坛上公开反对无底线恶性竞争[2][4] - 商务部和工信部已表态将对行业内卷式竞争进行干预,五部门联合部署2025年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缓解价格战压力[2][4] - 恶性价格战导致行业整体利润率持续走低,传统车企普遍面临销量增长乏力困境[4][14] 汽车股市场表现 - 98只汽车股平均股价下跌0.19%,总市值微增1154亿元至8.96万亿元[6] - 智能化板块表现分化:佑驾创新周涨幅11.3%领涨,小马智行暴跌27.67%垫底[7][9] - 乘用车板块中小米集团(4.22%)、理想汽车(4.16%)涨幅居前,东风集团股份(-20.92%)跌幅最大[15] 重点公司动态 - 佑驾创新与长安汽车达成合作,成为其新能源车型辅助驾驶域控制器供应商[7] - 东风集团澄清战略重组传闻,5月销量同比下滑0.78%,1-5月累计销量下降17.1%[12] - 小马智行虽获深圳西湖集团合作及广州/深圳测试牌照,仍未能扭转股价颓势[9][10] 细分板块数据 - 新能源板块杉杉股份(7.85%)、天齐锂业(7.76%)涨幅显著,宁德时代微跌0.45%[16] - 零部件板块东安动力(3.58%)、立讯精密(3.03%)表现较好,精锻科技(-2.58%)跌幅较大[16] - 商用车板块全线下跌,金龙汽车(-10.48%)、东风股份(-10.76%)领跌[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