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芯国际(00981)
icon
搜索文档
港股通10月17日成交活跃股名单
证券时报网· 2025-10-17 23:04
市场整体表现 - 10月17日恒生指数下跌2.48% [1] - 南向资金全天成交总额为1530.05亿港元,其中买入成交796.54亿港元,卖出成交733.51亿港元,实现净买入63.03亿港元 [1] - 港股通(沪)成交金额为942.90亿港元,净买入56.56亿港元;港股通(深)成交金额为587.15亿港元,净买入6.47亿港元 [1] 个股成交活跃度 - 阿里巴巴-W成交额最高,达137.12亿港元 [1][2] - 中芯国际成交额为98.39亿港元,小米集团-W成交额为58.48亿港元 [1][2] - 美团-W合计成交额为30.93亿港元 [2] 南向资金净买入情况 - 净买入金额最高的个股为美团-W,净买入额为11.49亿港元,该股当日股价下跌4.30% [1][2] - 盈富基金净买入额为9.38亿港元,中国海洋石油净买入额为5.39亿港元 [1] - 小米集团-W净买入额为4.14亿港元,泡泡玛特净买入额为3.94亿港元 [2] - 有2只股票获南向资金连续3天以上净买入,小米集团-W连续10天净买入,期间合计净买入74.03亿港元;泡泡玛特连续4天净买入,期间合计净买入14.68亿港元 [2] 南向资金净卖出情况 - 净卖出金额最多的个股是阿里巴巴-W,净卖出21.53亿港元,该股收盘下跌4.22% [1][2] - 中芯国际遭净卖出15.78亿港元,华虹半导体遭净卖出8.92亿港元 [1][2] - 腾讯控股遭净卖出3.67亿港元 [2] 个股价格表现 - 药捷安康-B股价表现突出,当日上涨22.22% [2] - 中兴通讯股价跌幅最大,下跌12.83% [2] - 华虹半导体下跌6.94%,中芯国际下跌6.50% [2] - 泡泡玛特下跌4.44%,美团-W下跌4.30%,阿里巴巴-W下跌4.22% [1][2]
港股通(深)净买入6.47亿港元
证券时报网· 2025-10-17 23:04
市场整体表现 - 10月17日恒生指数下跌2.48%,报收25247.10点 [1] - 南向资金通过港股通渠道合计净买入63.03亿港元 [1] - 港股通全天合计成交金额为1530.05亿港元 [1] 沪市港股通交易概况 - 沪市港股通成交金额为942.90亿港元,成交净买入56.56亿港元 [1] - 成交金额最大的个股为阿里巴巴-W,达84.11亿港元 [1] - 净买入金额最高的个股为美团-W,净买入6.48亿港元,该股当日股价下跌4.30% [1] - 净卖出金额最多的个股为阿里巴巴-W,净卖出11.12亿港元,收盘股价下跌4.22% [1] 深市港股通交易概况 - 深市港股通成交金额为587.15亿港元,成交净买入6.47亿港元 [1] - 成交金额居首的个股为阿里巴巴-W,成交53.02亿港元 [2] - 净买入金额最多的是盈富基金,净买入9.38亿港元,收盘下跌2.56% [2] - 净卖出金额最多的是中芯国际,净卖出17.37亿港元,收盘股价下跌6.50% [2] 重点个股交易详情 - 阿里巴巴-W在沪、深港股通合计成交额达137.12亿港元,合计净卖出21.53亿港元,股价下跌4.22% [1][2] - 中芯国际在沪、深港股通合计成交额达98.39亿港元,深股通净卖出17.37亿港元,股价下跌6.50% [1][2] - 小米集团-W在沪、深港股通合计成交额达58.48亿港元,沪股通净买入3.64亿港元,股价下跌3.65% [1][2] - 腾讯控股在沪、深港股通合计成交额达50.78亿港元,沪股通净卖出3.20亿港元,股价下跌1.94% [2] - 华虹半导体在沪、深港股通合计成交额达44.58亿港元,深股通净卖出11.04亿港元,股价下跌6.94% [2] - 药捷安康-B股价表现突出,大幅上涨22.22% [2]
北水成交净买入63.03亿 北水继续抛售中芯华虹 全天抢筹美团超11亿港元
智通财经· 2025-10-17 19:10
港股通资金流向 - 10月17日港股市场北水成交净买入63.03亿港元,其中港股通(沪)净买入56.56亿港元,港股通(深)净买入6.47亿港元 [1] - 北水净买入最多的个股是美团-W、盈富基金、中海油 [1] - 北水净卖出最多的个股是阿里巴巴-W、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 [1] 个股买卖金额 - 阿里巴巴-W买卖总额84.11亿港元,净流出11.12亿港元 [2] - 中芯国际买卖总额54.54亿港元,净流入1.59亿港元 [2] - 小米集团-W买卖总额32.57亿港元,净流入3.64亿港元 [2] - 腾讯控股买卖总额28.38亿港元,净流出3.20亿港元 [2] - 药捷安康-B买卖总额22.12亿港元,净流入2881.05万港元 [2] - 华虹半导体买卖总额21.60亿港元,净流入2.11亿港元 [2] - 美团-W买卖总额18.04亿港元,净流入6.48亿港元 [2] 港股通(沪)活跃股 - 中兴通讯买卖总额18.51亿港元,净流出2.48亿港元 [4] - 美团-W买卖总额12.89亿港元,净流入5.01亿港元 [4] - 盈富基金买卖总额9.42亿港元,净流入9.38亿港元 [4] - 泡泡玛特买卖总额9.05亿港元,净流入1.10亿港元 [4] - 药捷安康-B买卖总额7.97亿港元,净流入1111.52万港元 [4] 个股表现及市场观点 - 美团-W获净买入11.49亿港元,公司升级餐饮商家"繁盛计划",推出四大举措并追加28亿元投入,包括20亿元助力金、3亿元支持店型模式创新、5亿元推动"明厨亮灶"新基建等 [6] - 盈富基金获净买入9.37亿港元,市场观点认为南下资金持续流入及美联储可预期的降息将改善港股市场流动性 [6] - 中海油获净买入5.39亿港元,机构预计10月布伦特原油价格偏弱运行于60-67美元/桶,但指出油价有底,石油企业业绩确定性高且具高分红特点 [6] - 小米集团-W获净买入4.14亿港元,公司股价波动受多宗新闻热点及市场传闻影响 [7] - 泡泡玛特获净买入3.94亿港元,"星星人"系列人气攀升,"Labubu"系列二手价格趋稳,第三季销售数据、圣诞主题新品及动画新作上映被视为短期催化剂 [7] - 华虹半导体和中芯国际分别遭净卖出8.92亿和15.78亿港元,背景是美国众议院"特别委员会"发布涉华半导体出口管制报告并提出九项建议以扩大出口限制 [7][8] - 阿里巴巴-W遭净卖出21.53亿港元,双11大促期间淘宝/天猫平台投放30亿元定金直播红包,机构预测其FY26Q2中国电商业务收入为1269亿元(同比增长11.6%),EBITA Margin为6.8% [8] - 药捷安康-B获净买入3992万港元,腾讯和中兴通讯分别遭净卖出3.66亿和1.61亿港元 [8]
智通港股通活跃成交|10月17日
智通财经网· 2025-10-17 19:06
沪港通及深港通南向资金整体成交活跃度 - 2025年10月17日南向资金成交高度集中于头部公司,阿里巴巴-W、中芯国际、小米集团-W同时位居沪港通和深港通成交额前三位 [1] - 在沪港通渠道,前三位公司成交额分别为阿里巴巴-W 84.11亿元、中芯国际 54.54亿元、小米集团-W 32.57亿元 [1] - 在深港通渠道,前三位公司成交额分别为阿里巴巴-W 53.02亿元、中芯国际 43.85亿元、小米集团-W 25.91亿元 [1] 沪港通南向资金具体流向分析 - 阿里巴巴-W为沪港通成交最活跃公司,成交额84.11亿元,但呈现资金净流出状态,净卖出额为11.12亿元 [2] - 科技硬件板块成交活跃,中芯国际成交54.54亿元且获净买入1.59亿元,华虹半导体成交21.60亿元且获净买入2.11亿元 [2] - 消费及互联网板块资金流向分化,小米集团-W成交32.57亿元且获净买入3.64亿元,美团-W成交18.04亿元且获净买入6.48亿元,而腾讯控股成交28.38亿元却呈现净卖出3.20亿元 [2] - 非必需消费品公司泡泡玛特成交17.90亿元且获净买入2.84亿元,医药公司药捷安康-B成交22.12亿元且获净买入2881.05万元 [2] 深港通南向资金具体流向分析 - 阿里巴巴-W在深港通成交53.02亿元,但净卖出额达10.42亿元,显示两大渠道均面临较大卖出压力 [2] - 半导体板块资金流向出现显著差异,中芯国际成交43.85亿元但净卖出17.37亿元,华虹半导体成交22.98亿元但净卖出11.04亿元 [2] - 美团-W在深港通成交12.89亿元且获净买入5.01亿元,盈富基金成交9.42亿元且获净买入9.38亿元,显示被动型投资及特定板块获得资金青睐 [2] - 腾讯控股在深港通成交22.40亿元,呈现净卖出状态,净卖出额为4655.35万元 [2]
中国功率芯片,已然崛起
半导体芯闻· 2025-10-17 18:20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半导体自给率目标设定过高,预计到2025年仅能达到14%,2030年可能达到30%,远低于“中国制造2025”设定的70%目标 [1] - 西方国家出口限制持续影响中国获取尖端半导体制造技术,特别是在逻辑芯片领域 [2][3] - 在功率半导体等传统半导体领域,中国公司凭借本土电动汽车市场需求和产能扩张,可能对全球市场格局产生重大影响 [4][6][7] 逻辑半导体领域 - 华为等公司具备设计先进7纳米制程SoC的能力,但受限于无法获得EUV光刻设备等制造技术,难以实现尖端芯片生产 [2][3] - 中芯国际通过结合浸没式ArF曝光设备与多重曝光技术,实现了7纳米工艺,用于华为Mate 60系列5G手机SoC [2] - 美国随之加强监管,将浸没式ArF曝光设备纳入限制清单,限制范围从5G基站SoC扩展至AI GPU [2] - 中国自主研发EUV光刻设备被认为可能实现,但预计仍需10年左右时间,期间美国的限制措施预计将维持甚至加强 [3] 其他半导体领域 - 2023年全球半导体制造设备出货量受行业衰退影响,但对中国的出货量大幅增长,2024年一度占据全球市场份额约一半 [4][6] - 设备出货增长主要流向为传统应用生产模拟和分立器件的知名度较低制造商,而非中芯国际、长鑫存储、长江存储等受严格限制的公司 [6] -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电动汽车市场,对功率半导体需求快速增长,本土制造能力得到加强和支持 [6] - 中国在功率半导体领域积极扩张,例如从8英寸晶圆转向12英寸晶圆,并占据全球SiC晶圆市场一半以上份额 [7] - 参考锂离子电池价格在2010至2020年间下降超过90%的历史,功率半导体市场可能面临由中国厂商引发的类似价格竞争和格局重塑 [7]
图解丨南下资金净买入美团,大幅净卖出阿里,持续减持中芯国际
格隆汇APP· 2025-10-17 18:18
南下资金净买入概况 - 南下资金单日净买入港股规模为63.03亿港元 [1] - 资金重点买入美团-W、盈富基金、中国海洋石油、小米集团-W和泡泡玛特,净买入额分别为11.49亿港元、9.37亿港元、5.39亿港元、4.14亿港元和3.94亿港元 [1] - 资金重点卖出阿里巴巴-W、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腾讯控股和中兴通讯,净卖出额分别为21.53亿港元、15.78亿港元、8.92亿港元、3.66亿港元和1.61亿港元 [1] 个股资金流向趋势 - 南下资金连续10个交易日净买入小米集团-W,累计净买入额达74.0256亿港元 [1] - 南下资金连续4个交易日净买入泡泡玛特,累计净买入额达14.6812亿港元 [1] - 南下资金连续7个交易日净卖出中芯国际,累计净卖出额达91.0165亿港元 [1] 沪股通交易情况 - 沪股通中阿里巴巴-W股价下跌4.2%,遭遇11.12亿元净卖出,成交额为84.11亿元 [2] - 沪股通中美团-W股价下跌4.3%,获得6.48亿元净买入,成交额为18.04亿元 [2] - 沪股通中泡泡玛特股价下跌4.4%,获得2.84亿元净买入,成交额为17.90亿元 [2] 深股通交易情况 - 深股通中阿里巴巴-W股价下跌4.2%,遭遇10.42亿元净卖出,成交额为53.02亿元 [2] - 深股通中中芯国际股价下跌6.5%,遭遇17.37亿元净卖出,成交额为43.85亿元 [2] - 深股通中盈富基金获得9.38亿元净买入,成交额为9.42亿元 [2]
北水动向|北水成交净买入63.03亿 北水继续抛售中芯华虹 全天抢筹美团(03690)超11亿港元
智通财经· 2025-10-17 18:09
港股通资金流向总结 - 10月17日港股市场北水成交净买入63.03亿港元,其中港股通(沪)净买入56.56亿港元,港股通(深)净买入6.47亿港元 [1] - 北水净买入最多的个股是美团-W、盈富基金、中海油 [1] - 北水净卖出最多的个股是阿里巴巴-W、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 [1] 个股资金净流入详情 - 美团-W获净买入11.49亿港元,公司宣布升级"繁盛计划",追加28亿元支持商家,包括20亿元助力金、3亿元支持模式创新、5亿元推动"明厨亮灶"等 [4] - 盈富基金获净买入9.37亿港元,分析认为南下资金持续流入及美联储可预期的降息改善港股市场流动性 [5] - 中海油获净买入5.39亿港元,分析指出油价有底,石油企业业绩确定性高且具高分红特点,估值有望提升 [5] - 小米集团-W获净买入4.14亿港元,公司股价波动受多宗新闻热点及市场传闻影响 [5] - 泡泡玛特获净买入3.94亿港元,其"星星人"系列人气攀升,"Labubu"系列二手价格趋稳,新季度数据及新品成短期催化剂 [6] - 药捷安康-B获净买入3992万港元 [7] 个股资金净流出详情 - 阿里巴巴-W遭净卖出21.53亿港元,双11大促启动,公司投入大量资源,但分析预测其FY26Q2中国电商业务EBITA Margin将同比环比大幅下降至6.8% [6][7] - 中芯国际遭净卖出15.78亿港元,华虹半导体遭净卖出8.92亿港元,主因美众议院发布涉华半导体出口管制报告,提出九项建议以扩大出口限制 [6] - 腾讯控股遭净卖出3.66亿港元 [7] - 中兴通讯遭净卖出1.61亿港元 [7]
港股收盘|恒指跌2.48% 中芯国际跌超6%
第一财经· 2025-10-17 17:53
市场指数表现 - 恒生指数收于25247.1点,下跌2.48% [1] - 恒生科技指数收于5760.38点,下跌4.05% [1] 科技股表现 - 科技股整体走低 [1] - 中兴通讯股价下跌超过12% [1] - 比亚迪电子股价下跌超过8% [1] - 中芯国际股价下跌超过6% [1]
港股收盘(10.17) | 恒指收跌2.48% 科技股集体下挫 老铺黄金(06181)逆市涨超3%
智通财经网· 2025-10-17 16:48
港股市场整体表现 - 港股大幅杀跌,恒生指数收盘跌2.48%或641.41点,报25247.1点,恒生国企指数跌2.67%,恒生科技指数跌4.05% [1] - 全周累计来看,恒指累跌3.97%,国指累跌3.7%,恒科指数累跌7.98% [1] - 全日成交额为3146.24亿港元 [1] - 有分析认为南下资金持续流入及美联储可预期的降息将改善港股流动性,市场预期中国股指明年盈利增速达双位数 [1] 蓝筹股及重点公司表现 - 翰森制药逆势涨2.13%,公司与罗氏签订许可协议,罗氏将支付8000万美元首付款及最高14.5亿美元里程碑付款,交易总金额达15.3亿美元 [2] - 周大福涨5.02%,恒隆地产涨0.57% [2] - 比亚迪电子跌8.13%,信义光能跌6.79% [2] - 老铺黄金涨3.11%,公司预告将于10月26日进行产品提价,为年内第三次调价 [7] - 中国中免涨2.05%,海南离岛旅客免税购物政策将自11月1日起调整,离岛免税商品由45大类提高至47大类 [8] - 蔚来-SW逆势涨2.17%,公司回应称GIC起诉源于2022年做空报告的不实指控 [9] - 福耀玻璃跌5.73%,曹德旺辞去董事长职务,由曹晖接任,公司第三季度营业收入118.55亿元,同比增长18.86%,归母净利润22.59亿元,同比增长14.09% [10] 行业板块表现 - 大型科技股集体下跌,阿里巴巴跌超4%,腾讯跌近2% [3] - 芯片股大幅走低,中兴通讯跌12.83%,华虹半导体跌6.94%,中芯国际跌6.5% [3][4] - 光伏股全线下挫,新特能源跌7.08%,信义光能跌6.79%,福莱特玻璃跌3.46% [5] - 加密货币概念股延续跌势,迷策略跌8.36%,OSL集团跌8.15%,比特币下跌近5%至104986美元 [6] - 部分医药股逆势活跃,轩竹生物-B涨16.9%,康宁杰瑞制药-B涨5.04%,映恩生物-B涨4.44% [3] 行业动态与展望 - 创新药领域BD交易密集发生,翰森制药等五家企业达成授权交易,涉及ADC、细胞治疗等核心赛道,总金额达数十亿美元 [4] - 2025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将于10月17日至21日召开 [4] - 有观点认为美国半导体出口管制将加速国内产业链自主可控 [5] - 市场对全球AI是否泡沫化存在担忧但总体乐观,先进封装被视为AI时代延续摩尔定律的关键技术 [5] - 针对多晶硅收储平台已成立的传闻,业内权威人士称消息不实,光伏协会澄清“连开三天会”为月度会 [6] - 光伏企业后续盈利情况取决于产能出清节奏与上网电价市场化后的装机需求 [6] - 加密货币市场下跌与美国地区性银行信贷欺诈事件及美国政府“停摆”持续打击市场风险偏好有关 [6]
恒生科技指数跌超4%,中兴通讯跌超12%,中芯国际跌超6%
第一财经资讯· 2025-10-17 16:41
市场指数表现 - 恒生指数收于25247.10点,单日下跌2.48%或641.41点,周度累计下跌3.97% [1] - 恒生科技指数收于5760.38点,单日下跌4.05%或243.18点,周度累计下跌7.98% [1] - 恒生中国企业指数收于9011.97点,单日下跌2.67%或247.49点 [2] - 恒生综合指数收于3894.61点,单日下跌2.67%或106.73点 [2] - 恒生生物科技指数收于15783.20点,单日下跌3.60%或590.22点 [2] 科技与半导体行业 - 中兴通讯股价下跌超过12% [2] - 华虹半导体股价下跌近7% [2] - 中芯国际股价下跌超过6% [2] 互联网与消费科技行业 - 百度集团股价下跌超过4% [2] - 阿里巴巴集团股价下跌超过4% [2] - 美团股价下跌超过4% [2] - 小米集团股价下跌超过3% [2] - 京东集团股价下跌超过3% [2] 个别公司异动 - 药捷安康股价上涨超过22% [2] - 周大福股价上涨超过5%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