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快手(01024)
icon
搜索文档
港股通(深)净卖出5.55亿港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8-18 22:17
港股通交易表现 - 8月18日恒生指数下跌0.37%至25176.85点 南向资金净买入13.86亿港元 [1] - 港股通全天成交总额1818.27亿港元 沪市港股通净买入19.42亿港元 深市港股通净卖出5.55亿港元 [1] - 沪市港股通成交额1126.17亿港元 深市港股通成交额692.11亿港元 [1] 活跃个股交易情况 - 沪市港股通盈富基金成交额41.48亿港元居首 净卖出41.30亿港元 [1] - 腾讯控股获沪市港股通净买入10.98亿港元 收盘下跌0.84% [1] - 华虹半导体沪市成交33.65亿港元 净买入9.66亿港元 股价下跌6.20% [1][2] - 深市港股通中华虹半导体成交23.60亿港元居首 净卖出5.77亿港元 [2] - 阿里巴巴-W获深市港股通净买入3.74亿港元 收盘上涨0.42% [2] ETF产品动态 - 数字经济ETF(560800)跟踪中证数字经济主题指数 近五日上涨10.27% [5] - 该ETF市盈率65.29倍 估值分位达89.04% [5][6] - 最新份额8.5亿份 减少2000万份 主力资金净流入365.9万元 [5]
南向资金今日净买入13.86亿港元,中国人寿净买入6.73亿港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8-18 22:17
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下跌0.37% [1] - 南向资金全天成交1818.27亿港元 其中买入916.07亿港元 卖出902.21亿港元 净买入13.86亿港元 [1] - 港股通(深)净卖出5.55亿港元 港股通(沪)净买入19.42亿港元 [1] 个股交易活跃度 - 盈富基金成交额最高达64.49亿港元 净卖出64.13亿港元 股价下跌0.54% [1][2] - 腾讯控股成交58.68亿港元 华虹半导体成交57.26亿港元 [1] - 阿里巴巴-W成交53.20亿港元 净买入6.17亿港元 [2] 资金流向 - 净买入前三位:中国人寿净买入6.73亿港元(股价涨2.87%) 阿里巴巴-W净买入6.17亿港元 华虹半导体净买入3.89亿港元(股价跌6.20%) [1][2] - 净卖出前三位:盈富基金净卖出64.13亿港元 恒生中国企业净卖出14.45亿港元 南方恒生科技净卖出5.74亿港元 [1] - 连续净买入个股:阿里巴巴-W连续3日净买入25.27亿港元 中芯国际连续5日净买入10.35亿港元 华虹半导体连续3日净买入4.35亿港元 [2] ETF动态 - 数字经济ETF(560800)跟踪中证数字经济主题指数 近五日上涨10.27% [5] - 市盈率65.29倍 估值分位89.04% [5][6] - 最新份额8.5亿份 减少2000万份 主力资金净流入365.9万元 [5]
AI生成的猫狗短剧,重演“回家的诱惑”
36氪未来消费· 2025-08-18 19:38
AI短剧行业现状 - AI短剧结合网文和传统短剧的抓马情节,由AI生成内容,播放量和转发量轻松过万,已涌现爆款 [2] - 全流程AI短剧生产公司获得资本青睐,灵境AI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 [2] - 头部短视频平台如快手和抖音大力推动AI短剧发展,推出孵化计划和创作大赛 [2] - AI短剧被视为短剧行业的新增量,从业者期待出现充值过亿的爆款 [4] 传统短剧行业转型 - 传统短剧行业资源向头部平台集中,抖音成立短剧版权中心整合资源,导致行业震荡 [5][6] - 体量有限的短剧平台开始转向AI短剧寻求新的增长机会 [7] - 传统短剧制作成本从10万元/部上涨至50-80万元/部,精品剧成本超百万 [9] - AI短剧将制作成本重新降至10-15万元/部 [10] AI短剧生产优势 - AI短剧生产效率高,剧点短剧AI团队产能达20-30部/月,是传统短剧的近10倍 [12] - AI技术支持个人或小团队制作短剧,无需考虑演员排期和团队对接 [12][13] - 视频生成大模型降低制作门槛,快手可灵AI一季度收入达1.5亿元,70%来自P端用户 [8] - AI短剧目前享受相对充裕的自然流量 [14] AI短剧内容特点 - AI短剧沿用爽文叙事风格,如"我重生在未婚夫出轨闺蜜那一夜" [17] - IP改编是AI动态漫的常见方式,可将供给频率从每周一集提升至每天一集 [20] - 已出现爆款作品如播放量1.8亿的《九尾狐男妖爱上我》 [21] - 部分团队探索原创内容和技术边界,如异类的《新世界加载中》 [22] AI短剧商业化与工具 - 具有AI概念的短剧公司更受资本青睐,投资机构关注工具而非内容本身 [23] - 专业团队如剧点短剧已实现盈利,行业大盘日消耗达500万左右 [23] - 公司开发全流程AI短剧制作工具,如灵境AI的整合大模型工具和剧点的智能综合体 [23] - AI短剧被视为传统短剧公司和小团队的阶段性跳板,需抓住增量市场红利 [24]
智通港股通活跃成交|8月18日
智通财经网· 2025-08-18 19:05
沪港通(南向)成交情况 - 盈富基金(02800)以41.48亿元成交额位居榜首,但净卖出41.30亿元 [1][2] - 腾讯控股(00700)成交额36.54亿元,净买入10.98亿元 [1][2] - 华虹半导体(01347)成交额33.65亿元,净买入9.66亿元 [1][2] - 阿里巴巴-W(09988)成交额33.01亿元,净买入2.43亿元 [2] - 中芯国际(00981)成交额28.15亿元,净买入2.19亿元 [2] - 小米集团-W(01810)成交额25.00亿元,净卖出1.69亿元 [2] - 东方甄选(01797)成交额17.57亿元,净买入2.67亿元 [2] - 恒生中国企业(02828)成交额16.27亿元,净卖出14.45亿元 [2] 深港通(南向)成交情况 - 华虹半导体(01347)以23.60亿元成交额居首,但净卖出5.77亿元 [1][2] - 盈富基金(02800)成交额23.01亿元,净卖出22.83亿元 [1][2] - 腾讯控股(00700)成交额22.14亿元,净卖出7.98亿元 [1][2] - 阿里巴巴-W(09988)成交额20.18亿元,净买入3.74亿元 [2] - 南方恒生科技(03033)成交额14.65亿元,净卖出5.74亿元 [2] - 中芯国际(00981)成交额13.88亿元,净卖出5646.87万元 [2] - 美团-W(03690)成交额13.24亿元,净卖出1.32亿元 [2] - 东方甄选(01797)成交额8.61亿元,净买入3260.78万元 [2] 跨市场活跃公司 - 华虹半导体(01347)在沪港通和深港通合计成交57.25亿元 [1][2] - 腾讯控股(00700)在沪港通和深港通合计成交58.68亿元 [1][2] - 盈富基金(02800)在沪港通和深港通合计成交64.49亿元 [1][2] - 阿里巴巴-W(09988)在沪港通和深港通合计成交53.19亿元 [2]
资金动向 | 北水狂买中国人寿6.72亿港元,中芯国际获连续5日净买入
格隆汇· 2025-08-18 18:15
南下资金流向 - 8月18日南下资金净买入港股13.86亿港元 其中净买入中国人寿6.72亿港元 阿里巴巴-W 6.17亿港元 华虹半导体3.89亿港元 腾讯控股2.99亿港元 东方甄选2.99亿港元 中芯国际1.62亿港元 [1] - 当日净卖出盈富基金64.13亿港元 恒生中国企业14.45亿港元 南方恒生科技5.73亿港元 小米集团-W 2.1亿港元 快手-W 1.49亿港元 [1] - 南下资金连续5日净买入中芯国际累计10.3549亿港元 连续3日净买入阿里巴巴累计25.2673亿港元 [1] 中国人寿投资动态 - 中国人寿通过旗下国寿置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与财信吉祥人寿共同出资成立长沙聚财壹号股权投资基金 出资额8.01亿人民币 主要从事私募股权投资及资产管理业务 [3] 华虹半导体业绩表现 - 华虹半导体第二季度营收5.66亿美元 同比增长18.3% 符合5.5-5.7亿美元指引区间 毛利率10.9%同比提升0.4个百分点且超7%-9%指引 [3] - 公司归母净利润800万美元 同比增长19.2% 因产能利用率和晶圆平均售价超预期 中金上调目标价39%至50港元并维持跑赢行业评级 [3] 腾讯控股经营状况 - 腾讯控股8月18日回购93.1万股股票 斥资5.5亿港元 [4] - 第二季度业绩呈现四年来最快收入增长及历史最高毛利率 高盛将目标价从658港元上调至701港元 维持买入评级 [4] - 公司凭借微信生态系统及全球游戏资产 通过人工智能应用推动游戏 广告 金融科技 云端及电子商务业务线增长 [4]
图解丨南下资金净买入港股13.8亿港元,加仓中国人寿、阿里
格隆汇APP· 2025-08-18 17:53
南下资金流向 - 南下资金今日净买入港股13.86亿港元,其中净买入中国人寿6.72亿港元、阿里巴巴-W 6.17亿港元、华虹半导体3.89亿港元、腾讯控股2.99亿港元、东方甄选2.99亿港元、中芯国际1.62亿港元 [1] - 南下资金净卖出盈富基金64.13亿港元、恒生中国企业14.45亿港元、南方恒生科技5.73亿港元、小米集团-W 2.1亿港元、快手-W 1.49亿港元 [1] - 南下资金已连续5日净买入中芯国际共计10.3549亿港元,连续3日净买入阿里巴巴共计25.2673亿港元 [1] 个股表现 - 东方甄选股价上涨5.2%,成交额17.57亿港元 [3] - 中国人寿股价上涨2.9%,成交额17.31亿港元 [3] - 阿里巴巴-W股价上涨0.4%,成交额33.01亿港元 [3] - 小米集团-W股价上涨0.4%,成交额25亿港元 [3] - 腾讯控股股价下跌0.8%,成交额36.54亿港元 [3] - 华虹半导体股价下跌6.2%,成交额33.65亿港元 [3] - 中芯国际股价下跌1.8%,成交额28.15亿港元 [3] - 美团-W股价下跌0.2%,成交额15.8亿港元 [3] 市场交易数据 - 恒生中国企业指数持平,成交额16.27亿港元 [3] - 南方恒生科技ETF成交额28.15亿港元 [3]
快手联手美团上线外卖入口,采用轻资产模式突围
搜狐财经· 2025-08-18 11:01
业务布局 - 快手在App首页团购板块上线独立"外卖"入口 采用"美团供应链 + 自有商家"的轻资产模式 [2][3] - 外卖服务主要依托美团商家的兑换券 用户需跳转至美团小程序完成核销 配送由美团或第三方服务商负责 [5] - 该频道约90%商品来自美团供应链 10%为快手本地生活商家自配或第三方配送商品 [9] - 2024年推出团购配送到家业务 允许商家在团购套餐中添加"仅外送"标签 [8] - 2022年成立独立本地生活事业部 启动"千城计划"重点布局新线城市 [6] - 2023年在试点城市验证商业模式 通过补贴和达人探店吸引商家 [7] 竞争格局 - 电商GMV增速从2021年78%降至2024年17% 规模1.39万亿元 落后抖音3.43万亿元 [16][17] - 2025年5月月活跃用户5.95亿 同比增长8.7% 低于抖音10.22亿和13.55%增速 [17] - 新线城市用户占比超62% 下沉市场用户基础为其优势 [10] - 抖音与饿了么合作未达预期 业务范围持续收缩 [9] - 面临小红书、视频号等玩家的快速追赶 [17]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1268.98亿元 同比上升11.83% 归母净利润153.35亿元 同比大涨139.76% [13] - 线上营销服务营收724.19亿元 同比增加20.09% 占比57.07% [14] - 直播业务营收370.61亿元 同比减少5.1% 占比下降至29.21% [15] - 第一季度本地生活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倍 新线城市贡献超65%GMV增长 [18] - 联合创始人宿华、程一笑身家较2021年分别缩水941亿元、730.4亿元 [18] 运营数据 - 2025年Q1日活用户达4.08亿 [10] - 第二季度本地外卖商品支付用户数环比增长超3倍 [11] - 新线城市用户消费潜力与美团、饿了么形成错位 [10]
快手的“叛逆”期到了
36氪· 2025-08-18 10:23
行业竞争格局 - 外卖行业竞争进入减速阶段 美团 淘宝闪购 京东 饿了么集体呼吁抵制无序竞争并强调反内卷 [1] - 抖音生活服务明确表态聚焦到店业务 没有自建外卖打算 与快手形成战略差异 [5] - 全球在线外卖平台2024年预测利润率在1.5%至3.3%之间 算术平均值仅2.2% 行业整体盈利困难 [10] 快手战略布局 - 快手在本地生活页面开设独立外卖入口 采用第三方小程序完成交易配送 不涉及自建店铺和配送团队 [2][5] - 与美团续签三年合作计划打造百城万店 同时接入饿了么广告链接 采取多平台合作模式 [5] - 通过外卖业务实施流量留存策略 使用户点外卖时不离开平台 区别于淘宝京东的引流打法 [15][17][18] 用户与流量分析 - 快手2025年Q1平均日活跃用户4.08亿 月活跃用户7.12亿 用户总使用时长同比增长5.9% [12] - 月活跃用户同比增长仅0.15亿 增速明显放缓 同期抖音月活已突破10亿形成流量压制 [12][13] - 失去周杰伦独家账号影响用户多元化破圈机会 加剧流量焦虑 [13] - 快手电商用户月均复购率达4.2次 社区黏性显著高于行业水平 [20] 财务表现 - 2025年Q1营收326亿元同比增长10.9% 净利润39.79亿元同比下降3.4% [25] - 线上营销服务收入占比55.1% 但增速从13.3%降至8% 核心盈利项目增长乏力 [25][28] - 本地生活GMV快速增长 收入同比增长2倍 但基数较低 占总收入比例不足15% [24][25][26] 业务创新探索 - 推出快手官方自营旗舰店 认证企业注册资本1000万元 探索自营电商模式 [30] - 借鉴京东七鲜小厨模式 投入10亿招募菜品合伙人并计划开设万家门店 布局纯外卖店领域 [33][34] - 利用直播优势探索明厨亮灶模式 通过地域集中特性(如辽宁朝阳市日活渗透率超60%)开展试点 [37][39][40][41] - 基于用户数据定制区域化菜谱 结合探店直播活动强化线上线下交互 提升社区黏性 [42][43]
智通港股通持股解析|8月18日
智通财经网· 2025-08-18 08:45
港股通持股比例排行 - 中国电信(00728)以103.74亿股持股量位居港股通持股比例榜首,占比74.74% [1] - 绿色动力环保(01330)和中国神华(01088)分别以69.84%和68.35%的持股比例位列第二、三位 [1] - 前20名公司持股比例均超过56%,其中弘业期货(03678)64.57%、天津创业环保股份(01065)64.17%、復星医药(02196)63.91% [1] 港股通近期增持情况 - 小米集团-W(01810)获最大增持11.50亿元,持股数增加2175.20万股 [2] - 比亚迪电子(00285)和FIT HON TENG LIMITED(06088)分别获增持8.25亿元和7.55亿元 [2] - 南方恆生科技(03033)增持6.22亿元,中国人寿(02628)增持5.66亿元 [2][3] 港股通近期减持情况 - 快手-W(01024)遭最大减持29.31亿元,持股数减少3918.43万股 [3] - 盈富基金(02800)和安踏体育(02020)分别被减持26.10亿元和9.68亿元 [3] - 美团-W(03690)和药明生物(02269)减持额达8.92亿元和7.81亿元 [3]
智通港股沽空统计|8月18日
智通财经网· 2025-08-18 08:27
沽空比率排行 - 华润啤酒-R(80291)以100%沽空比率位居榜首,偏离值达51.62% [1][2] - 中银香港-R(82388)沽空比率88.69%,偏离值39.84% [1][2] - 快手-WR(81024)沽空比率80.08%,偏离值43.86% [1][2] - 新鸿基地产-R(80016)沽空比率74.45%,偏离值13.16% [2] - 阿里巴巴-SWR(89988)沽空比率72.96%,偏离值35.14% [2][3] 沽空金额排行 - 阿里巴巴-SW(09988)沽空金额最高达29.49亿元,沽空比率22.52% [1][3] - 腾讯控股(00700)沽空金额27.11亿元,沽空比率20.66% [1][3] - 美团-W(03690)沽空金额23.33亿元,沽空比率30.88% [1][3] - 小米集团-W(01810)沽空金额11.27亿元,沽空比率19.52% [3] - 建设银行(00939)沽空金额10.61亿元,沽空比率35.63% [3] 沽空偏离值排行 - 华润啤酒-R(80291)偏离值51.62%,沽空比率100% [1][3] - 快手-WR(81024)偏离值43.86%,沽空比率80.08% [1][3] - 中银香港-R(82388)偏离值39.84%,沽空比率88.69% [1][3] - 阿里巴巴-SWR(89988)偏离值35.14%,沽空比率72.96% [2][3] - 创科实业(00669)偏离值27.65%,沽空金额1.66亿元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