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伊立替康
icon
搜索文档
中泰国际每日晨讯-20250604
中泰国际· 2025-06-04 11:27
报告核心观点 - 6月3日港股全线反弹由情绪修复主导,市场结构分化持续深化,资金向高安全边际、强盈利韧性和科技龙头弹性集中 短期若中美元首通话落地或进一步打开恒指上行空间,但中美核心分歧难短期解决,内部经济数据疲态,建议坚守红利底仓,择机布局科技龙头与政策受益链弹性机会 [2] 每日大市点评 - 6月3日港股全线反弹,恒生指数涨1.5%收报23,512,恒生科技指数涨1.1%收报5,189 大市成交额2,037亿港元,成交量放大,港股通仅净流入39亿港元 [1] - 盘面上大金融股强势,多只银行股创历史新高,保险及券商股同步走强 科技龙头企稳,小米、网易、腾讯等跟涨 黄金股因地缘政治不确定性上升全线走强 新消费龙头领先,泡泡玛特和老铺黄金表现突出 稳定币概念股大幅退潮,航空股、濠赌股及家电股逆势承压 [1] 行业动态 汽车板块 - 汽车板块随大盘反弹,雷军称小米汽车业务亏损逐步减少,预计今年第三或四季度实现盈利,新车YU7将于7月开售,或成小米下半年股价催化剂,小米周二上升3.1% 市场看好理想汽车即将推出的纯电动车推动第四季度销量,理想汽车周二股价提升5.8%跑赢同业 [3] 医疗保健行业 - 恒生医疗保健指数昨日上涨2.5%,美国肿瘤学会汇报较好临床数据的中生、信达、荣昌分别上涨1.8%-6.0% 翰森与美国药企再生元签订授权协议,授予其开发、生产及商业化HS - 20094全球独占许可(不含中国内地、香港及澳门),翰森近年业绩稳健增长,表明海外药企对其产品质量认可度高 [3] 新能源及公用事业 - 新能源及公用事业港股普遍上升,金风科技涨13.3%,一是计划回购不超过已发行H股总数10%的股份,二是成立AI相关新能源公司 天然气股获支持,港华智慧能源、新奥能源分别上升5.8%、3.2%,近期海外天然气期货价稳定 [4] 近期研报摘要分享 石药集团 - 2025年1季度石药集团总收入同比降21.9%至70.1亿元,股东净利润同比降8.4%至14.8亿元 剔除7.18亿元授权费收入,产品销售收入较预测低约4.6%,成药业务中神经系统药物和肿瘤药销售下滑 [5] - 预计2季度起产品销售收入将缓步回升,因多美素与津优力集采影响已在1季度反映,且部分入医保药物销量增加 [6] - 未来将达成多个重磅海外授权项目并获授权费收入,1季度7.18亿元授权费来自与百济神州及阿斯利康的授权 后续还与其他公司签订协议,预计2025 - 26E至少分别获约10亿元首付款,2027年后有望持续获里程碑收入 正与三家公司磋商,预计一项6月底前落实 [7] - 目标价上调至7.40港元,给予“中性”评级,因股价已上涨,未来根据新签授权协议等情况再调整 [8] 中国房地产周报 - 新房成交量再次同比下跌,上周30大中城市商品新房成交量202万平方米,同比跌12.0%,环比跌2.1% 不同类别城市表现分化,一线城市同比升10.4%,二、三线城市分别同比降23.6%、4.7% [9] - 一线城市新房累计成交量方面,上海增幅改善,2025年首周至今上海累计成交量452万平方米,同比升9.5%,优于前周 [10] - 商品房存销比环比下跌,十大城市商品房存销比为82.4,低于去年同期和前周 一线城市存销比为51.1,低于去年同期和前周 二线城市存销比达136.0,高于去年同期但低于前周 [11] - 土地成交量持续同比下跌,上周100大中城市成交土地规划建筑面积1,508万平方米,同比跌46.9%,环比跌17.4% [12] - 5月百城新建住宅平均价格同比升2.6%,一线城市同比升6.2%,二线城市同比升1.5%,三线城市同比跌0.6% [14] - 内房港股上周恒生中国内地地产指数全周升0.9%,领先大市2.2个百分点 [15] - 上周市场整体欠佳,新房和土地成交量下跌,但一线城市维持增长,二三线城市同比表现波动 内房港股投资选取国企开发商 关注个股为中国海外发展、深圳控股 [16][17]
石药集团(01093.HK):JMT101在中国获突破性治疗认定用于治疗结直肠癌
格隆汇· 2025-06-02 18:48
核心观点 - 石药集团开发的JMT101获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授予突破性治疗认定,拟定适应症为联合伊立替康用于治疗二线或以上标准治疗失败的特定类型晚期结直肠癌 [1] - JMT101在临床研究中展现出突破性疗效,联合伊立替康组的mPFS为7.4个月,远高于对照组的2.9个月,且安全性良好 [2][3] - JMT101未来有望成为结直肠癌后线的标准治疗方案,目前公司已推进其关键III期临床试验 [3] 行业背景 - 结直肠癌是全球第三大常见癌症,2022年中国新发病例51.7万例,死亡病例24万例,分别位于恶性肿瘤的第2位和第4位 [1] - 当前标准治疗方案的客观缓解率(ORR)低(≤5%),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短(约3个月),存在巨大未满足的临床需求 [1] 产品特性 - JMT101是一种具有全新分子结构的重组人源化抗EGFR IgG1亚型单克隆抗体注射液,具备ADCC和CDC作用 [2] - JMT101具有明显高于同类产品的靶点亲和力,并能显著降低免疫原性和输液反应 [2] 临床数据 - JMT101联合伊立替康组的ORR、DCR和mPFS均明显优于对照组,mPFS达7.4个月(对照组2.9个月) [2] - JMT101在既往EGFR经治和未经治人群中均观察到良好获益 [2] - 研究结果在2025年美国临床肿瘤学(ASCO)年会上以口头报告形式披露 [2] 研发进展 - JMT101联合伊立替康在该适应症的临床研究已初步显示出突破性疗效 [3] - 公司正在中国开展JMT101用于治疗一线和二线及以上肺癌、鼻咽癌、头颈鳞癌等实体瘤的多项II期及III期临床研究 [3] - 突破性治疗认定将有助于进一步加快JMT101的研发进程 [3]
淫羊藿素软胶囊联合化疗为晚期胰腺癌治疗带来新希望
中国经济网· 2025-05-30 17:06
研究成果 - 浙江大学医学院邵逸夫医院团队在2025年ASCO年会上发表关于"淫羊藿素软胶囊+AG"治疗晚期胰腺癌的开创性研究成果 [1] - 研究显示联合治疗方案客观缓解率(ORR)达50%,疾病控制率(DCR)达90%,6个月生存率为90% [3] - 35%初始不可切除患者经治疗后转为可切除 [3] - ≥3级治疗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0%,未出现致死性TRAEs [3] 研究背景 - 胰腺癌5年生存率不足10%,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处于晚期 [2] - 传统FOLFIRINOX和AG方案效果有限 [2] - 淫羊藿素软胶囊具有免疫调节和抗炎特性 [2] - 研究为单臂单中心前瞻性IIT临床研究,纳入20例晚期PDAC患者 [2] 药物信息 - 淫羊藿素软胶囊由北京盛诺基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 [4] - 该药物为小分子免疫调节创新药(First-in-class) [4] - 2022年1月获批用于治疗晚期肝细胞癌 [4] - 2025年3月获NMPA批准新增联合治疗MSI-H/dMMR晚期结直肠癌适应症临床试验 [4] 行业影响 - 研究成果为晚期PDAC患者提供全新治疗选择 [3] - 研究显示淫羊藿素在联合化疗治疗胰腺癌方面具有巨大潜力 [3] - 为后续深入研究和开发其他适应症奠定基础 [3] - 2025年ASCO年会主题为"知识化为行动:共创美好未来" [1]
恒瑞:集采倒逼的转型
第一财经· 2025-05-26 10:02
港股上市与国际化战略 - 恒瑞医药于5月23日登陆香港联交所,发行价44.05港元/股,募资98.9亿港元,成为2024年国内最大医药IPO项目 [2] - 港股上市是公司国际化战略关键一步,近三年完成9笔创新药对外授权合作(累计14笔),加速出海进程 [2] - 公司明确表示赴港上市目的是推动"科技创新+国际化"双轮驱动战略,融资传闻此前预计规模超20亿美元 [2][57] 仿制药集采冲击与转型 - 2018年集采政策实施后,恒瑞仿制药营收占比从2019年的82%降至2023年的46.6%,创新药收入首次突破100亿元 [7][8] - 集采导致主力产品价格平均降幅超50%,例如紫杉醇降价76.22%、伊立替康降93.08%,2021年8款集采药品营收同比下滑37% [15][20][21] - 2020-2022年营收连续下滑(峰值277.35亿元),2023年企稳回升,资本市场判断仿制药集采利空基本出尽 [8][22] 创新药研发布局 - 研发重心全面转向创新药,2024年上半年获57个创新药临床批件 vs 仅1个仿制药批件,上市创新药从2018年4款增至17款 [27] - 主要采用Fast-Follow策略,但面临同质化竞争,PD-1产品卡瑞利珠单抗是唯一超10亿元单品(2021年销量44万瓶/13亿元) [29][36][37] - 研发费用持续增长至2023年近50亿元,资金储备达230亿元,同时通过BD交易引入外部管线(如2021年投入20亿元) [46][53] 出海战略与BD交易 - 出海模式以License-out为主,2023年完成6笔授权交易,包括与默克达成14亿欧元潜在交易、双艾组合获6亿美元里程碑付款 [66] - 通过NewCo模式探索更高收益,如GLP-1产品组合授权合资公司Hercules(潜在收益60.35亿美元+19.9%股权) [68] - 国际化挑战显著,双艾组合美国上市申请曾被FDA拒绝,部分授权交易如SHR-1905被中间商Aiolos Bio转手获利12.45亿美元 [61][67] 销售体系调整 - 销售人员从2020年1.7万人缩减至2022年约1万人,降幅超两成,反映集采对传统"带金销售"模式的冲击 [43] - 创新药进入医保后仅30%能进入医院药房,仍需持续投入医生教育以提升销量 [40]
【大涨解读】创新药:辉瑞重金押注,国产创新药持续出海趋势已定, 行业有望迎来价值重估
选股宝· 2025-05-21 10:41
创新药板块市场表现 - 5月21日创新药板块全线大涨 三生国健20CM三连板 舒泰神20CM涨停 哈三联涨停 赛升药业和睿智医药涨超10% 未名医药 金凯生科 键凯科技 诺诚健华集体大涨 [1] - 三生国健688336SS最新价4724元 涨跌幅1999% 涨停时间093211 一心草002727SZ最新价1719元 涨跌幅998% 涨停时间093848 舒泰神300204SZ最新价1415元 涨跌幅2002% 涨停时间094200 赛升药业300485SZ最新价1078元 涨跌幅1312% [2] 国产创新药出海动态 - 三生国健及关联方授予辉瑞707项目独家开发权 辉瑞支付125亿美元首付款 至多48亿美元里程碑付款及两位数百分比销售分成 [3] - 石药集团与Cipla达成伊立替康脂质体注射液美国商业化协议 收取1500万美元首付款 最高有望获11亿美元 [3] - 2024年中国创新药对外授权交易94笔 总金额519亿美元 同比增长26% 2025年1-3月对外授权交易41笔 总金额36929亿美元 均创同期历史新高 [3] 政策环境分析 - 特朗普签署行政令要求降低美国药价 但预计对中国创新药出海影响较小 [4] - 2025年国内创新药政策或迎转折 首版丙类医保目录年内推出 药品价格形成机制及创新药支持政策有望落地 [5] 行业盈利与估值 - 2024年A/H创新药相关公司合计净利润1167亿元 2023年同期仅67亿元 行业盈利能力显著提升 [5] - Biopharma龙头信达生物 百济神州2025年有望盈利 荣昌生物 科伦博泰 诺诚健华等亏损趋势明显缩窄 [5] - 国产创新药BD出海已成确定性趋势 部分企业已形成可持续盈利模式 上市公司业绩和价值需重估 [5]
国产创新药出海热潮不止 有望成为医药板块投资主线(附概念股)
智通财经· 2025-05-21 07:38
三生制药与辉瑞合作 - 三生制药将PD-1/VEGF双抗SSGJ-707除中国内地外的全球权益授予辉瑞 潜在总金额达60.5亿美元(约430亿元人民币)[1] - 交易结构包括12.5亿美元首付款 最高48亿美元里程碑付款 以及两位数百分比的销售分成[1] - 辉瑞将认购三生制药1亿美元普通股 公司股价单日大涨32% 市值达460亿港元[1] - SSGJ-707在NSCLC患者中显示出优异ORR和DCR 兼具抗肿瘤活性和安全性[1] 创新药出海趋势 - 2024年中国创新药对外授权交易94笔 总金额519亿美元(同比+26%)[2] - 2025年Q1对外授权交易41笔 总金额369.29亿美元 创同期新高[2] - 石药集团与Cipla达成伊立替康脂质体注射液美国授权 潜在金额11亿美元[2] - 荃信生物QX030N全球授权交易额5.5亿美元 复宏汉霖HLX13交易额3.01亿美元[2] 美国药品价格政策 - 特朗普签署行政令要求处方药降价59%-90% 对标发达国家价格[3] - 分析师认为政策实施阻力大 创新药出海不受实质影响 原因包括商业保险支付体系/PBM议价机制/企业创新保护等[3] - 仿制药在美国已低价竞争 创新药价格会随市场竞争自然调整[3] 行业投资机会 - 5月进入业绩真空期 市场关注点转向基本面 创新药/出海/集采出清板块受青睐[3] - 中国创新药进入成果兑现期 研发进展密集催化 成2025年医药投资主线[3] 相关公司动态 - 基石药业在AACR展示五款创新管线 包括PD-1/VEGF/CTLA-4三抗CS2009和三款ADC分子[4] - 和誉医药CSF-1R抑制剂匹米替尼获CDE优先审评 用于TGCT治疗[4] - 和铂医药与阿斯利康合作两个免疫项目 潜在交易额45.75亿美元 将共建北京创新中心[5]
三生制药斩获辉瑞60亿美元大单,带飞港股创新药板块,“三生制药”含量最高的ETF找到了!
格隆汇· 2025-05-20 14:30
港股创新药板块表现 - 今日港股创新药板块大幅上涨,三生制药大涨36%,石药集团涨超8%,荣昌生物涨超7%,先声药业涨超5%,信达生物、康哲药业、联邦制药、德琪医药-B、中国生物制药均涨超4% [1] - 相关ETF表现强劲,港股通创新药ETF工银涨5.23%,广发港股创新药ETF涨5.05%,景顺长城基金港股创新药50ETF涨4.89%,万家基金港股创新药ETF基金涨4.89%,汇添富基金港股通创新药ETF涨4.81%,易方达基金恒生创新药ETF涨4.72% [1] - 多只创新药ETF年涨幅显著,广发港股创新药ETF年涨32%,万家基金港股创新药ETF基金年涨32.58%,汇添富基金港股通创新药ETF年涨33.71% [3] 三生制药与辉瑞合作 - 三生制药与辉瑞签订独家许可协议,辉瑞获得PD-1/VEGF双特异性抗体SSGJ-707在全球(不包括中国内地)的开发、生产和商业化权利 [5] - 三生制药将获得12.5亿美元首付款,最高可达48亿美元的里程碑付款,以及基于净销售额的梯度双位数百分比提成 [5] - 辉瑞将以30日成交量加权平均价认购三生制药价值1亿美元的新发普通股 [5] - 此次12.5亿美元首付款刷新国产双抗出海首付款记录 [5] 创新药出海动态 - 今年以来国内创新药企出海势头强劲,尽管中美关税摩擦,多项药品出海BD交易仍达成 [7] - 石药集团授权Cipla USA在美国商业化伊立替康脂质体注射液,首付款1500万美元,潜在里程碑付款超10亿美元 [8] - 复宏汉霖将HLX13海外权益授予Sandoz,交易金额3.01亿美元 [9] - 荃信生物将QX030N全球权益授予Caldera Therapeutics,交易总金额超5.5亿美元 [10] - MNC购买中国创新药资产的热情不减,持续推动创新药出海 [11] 行业展望与数据披露 - 市场看好创新药板块步入快速放量期,国内外商业化与对外授权推动营收增长并加快盈利转折 [12] - 多家创新药公司将在ASCO大会披露重磅数据,包括三生制药PD-1/VEGF在NSCLC的2期数据,信达生物PD-1/IL-2α-bias和CLDN18.2 ADC的临床数据 [11] - 湘财证券认为优质创新药公司逐步进入盈利周期,板块有望迎来业绩与估值双重修复 [19] 指数与ETF信息 - 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中三生制药占比4.38%,是指数第八大权重股 [12] - 易方达基金恒生港股通创新药ETF是全市场唯一跟踪恒生创新药指数的ETF,规模2亿元 [13] - 恒生港股通医疗保健指数中三生制药权重3.9%,富国基金恒生医疗ETF是唯一跟踪该指数的ETF,规模3.9亿元 [14] - 港股创新药(CNY)指数中三生制药权重3.5%,广发基金港股创新药ETF是唯一跟踪该指数的基金,规模12.57亿元 [15]
中泰国际:受到中美贸易摩擦风险舒缓、叠加科网股业绩超预期的提振
中泰国际· 2025-05-20 10:50
港股市场表现 - 港股大盘连续五周上升,恒生指数全周升2.1%,收报23,345点;恒生科指全周升2.0%,收报5,281点[1] - 上周大市日均成交按周增16.1%至2325多亿港元,港股通全周净流出约87亿港元,近20日累计净流入减至168亿港元[1] - 金融板块上周大升3.8%,工业、能源及电讯板块全周升2%或以上[1] 港股市场分析 - 港股通流量自4月中旬反复,5月12日净流出185亿港元,南向资金短期布局倾向防守[2] - 当前AH溢价指数跌至2020年以来16.0%分位数,腾讯和阿里估值及股价回到年内高点,部分资金倾向获利了结[2] - 港股处于“政策底”与“博弈顶”拉锯,恒指23,500 - 24,000点区间压力显著,若三季度中美谈判恶化,或延续震荡格局[2] 宏观动态 - 5月16日穆迪将美国长期主权信用评级从Aaa下调至Aa1,评级展望调为“稳定”,美国首次遭三大评级机构全面降级[3] - 美国联邦债务占GDP比例将从2024年的98%跃升至2035年的134%[3] 行业动态 - 恒生医疗保健指数上周升0.6%,石药、中生、翰森上周五涨3.1% - 3.9%,石药获1500万美元首付款和最高2500万美元里程碑付款[4] - 新能源及公用事业港股个别发展,部分光伏、风电、环保股上升,香港公用股上周调整[5] 公司研报 - 恒瑞医药2023 - 24年收入分别同比增7.3%与22.6%,毛利同比增8.4%与25.1%,股东净利润同比增10.1%与47.3%,获“申购”评级[7] - 荣昌生物维迪西妥单抗肝转移晚期乳腺癌适应症获批,2025年1季报收入同比增59.1%至5.3亿元,股东净亏损同比减27.2%至2.5亿元,目标价上调至45.00港元,评级“增持”[11][13][14]
每日投资策略-20250519
招银国际· 2025-05-19 11:38
核心观点 - 美国经济受关税冲击,零售与制造业产出放缓,预计通胀短期反弹后回落,美联储可能在9月和11或12月降息;中国股市回调,港股和A股部分板块有涨跌表现,美股低开高走后期货转跌;中国医药行业创新药出海势头好,有望估值修复;时代天使作为隐形正畸龙头,国内外业务发展良好,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2][4][5][9] 宏观点评 - 美国4月零售与制造业产出大幅放缓,关税冲击从软数据传导至硬数据,耐用品和非耐用品零售表现不佳,但失业金人数平稳,服务业就业稳健 [2] - 预计5 - 8月通胀短期反弹,失业率低位,美联储保持利率不变,9月前后通胀见顶回落,美联储可能9月和11或12月各降息一次 [2] - 上周五中国股市回调,港股可选消费、能源与地产建筑领跌,A股美容护理等跌幅居前;美股低开高走后期货转跌,预计美国今年GDP增速1.5%,美联储降息两次 [4] 行业点评 - MSCI中国医疗指数年初至今累计上涨14.9%,跑输MSCI中国指数1.2%,创新药短期上涨显著,未来个股表现将分化 [5] - 创新药出海势头不减,4月中美关税摩擦后仍有多笔药品出海BD交易达成,多家公司将在ASCO披露重磅数据 [6] - 美国创新药价格短期难以下降,特朗普行政命令缺乏实施细节,长期因医保开支问题面临降价压力 [7] - 受益于创新药出海等积极因素,医药行业有望在2025年估值修复,推荐买入多家医药公司 [8] 公司首发 - 时代天使是中国领先隐形矫治解决方案提供商,2019 - 2024年收入复合增长率23.8%,预计2024 - 2027年收入复合年增速18.0% [9] - 中国市场增长稳健,错颌畸形患者基数大,隐形正畸渗透率有望提升,公司市占率稳中有升,国内案例数2024年稳健增长 [10] - 国际化快速推进,2024年全球隐形矫治市场规模65亿美元,2030年有望达323.5亿美元,公司海外业务盈利能力改善 [11]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目标价69.55港元,预计海外和国内收入有不同增速 [12] 焦点股份 - 招银国际环球市场给出多家公司评级、股价、目标价、上行/下行空间、市盈率、市净率、ROE、股息率等信息,均为“买入”评级 [13]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5月第3周):新冠进入周期性流行-20250519
世纪证券· 2025-05-19 09:2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上周医药生物板块收涨 1.27%,跑赢 wind 全 A 和沪深 300,原料药、体外诊断和疫苗涨幅居前,线下药店和血液制品跌幅居前,新冠概念和合成生物学方向个股躁动明显 [3][8] - 礼来替尔泊肽在与司美格鲁肽的头对头临床试验中显示优越性,减肥药多靶点优势获支撑,推荐关注减肥药未满足临床需求、减脂增肌方向和产业链上游 [3] - 新冠病毒自四月以来感染持续增加,部分地区阳性率接近一年期高点,预计近期达峰,不同地区流行毒株有差异,部分地区推荐老龄人口接种加强针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周度回顾 - 上周(5 月 12 日 - 5 月 16 日)医药生物板块收涨 1.27%,跑赢 wind 全 A(0.72%)和沪深 300(1.12%) [3][8] - 板块方面,原料药(3.79%)、体外诊断(2.25%)和疫苗(1.98%)涨幅居前,线下药店(-1.24%)和血液制品(-0.03%)跌幅居前 [3][8] - 个股方面,新冠概念(拓新药业)和合成生物学(永安药业、川宁生物)方向躁动明显 [3][8] 行业要闻及重点公司公告 行业重要事件 - 5 月 15 日香港卫生署数据显示,四周来污水监测新冠病毒含量、检测阳性率等持续上升,阳性率从 6.21%增至 13.66%,人均病毒含量显著上升,求诊比例升幅明显,过去四周有 81 宗严重个案(30 宗死亡),83%为 65 岁以上人士,目前主流毒株为 XDV 暂无更严重疾病证据 [11] - 5 月 13 日新加坡监测到近期 COVID - 19 感染病例增加,4 月 27 日至 5 月 3 周增至 14200 例,预计全年周期性疫情,主要变异株为 LF.7 和 NB.1.8 占比超三分之二 [11] - 5 月 11 日礼来替尔泊肽与司美格鲁肽临床试验结果,替尔泊肽达主要和关键次要终点,相对体重减轻 1.47 倍,平均减重比例 20.2%(司美格鲁肽 13.7%),平均减重 22.8kg(司美格鲁肽 15.0kg),体重减轻≥15%比例 64.6%(司美格鲁肽 40.1%),平均腰围减少 18.4cm(司美格鲁肽 13.0cm) [3][11][12] - 5 月 8 日中疾控数据,3 月 31 日至 5 月 4 日新冠病毒检测上升,门急诊阳性率从 7.5%到 16.2%,住院从 3.3%到 6.3%,南方高于北方,部分省份增幅趋缓 [12] 行业要闻 - 5 月 15 日信达生物玛仕度肽第二项头对头司美格鲁肽临床研究 GLORY - 3 完成首例受试者给药,主要终点是第 48 周肝脏脂肪含量和体重较基线百分比变化 [13] - 5 月 15 日北海康成/药明生物维拉苷酶 β - CAN103 获批上市,用于 12 岁及以上青少年和成人 I 型和Ⅲ型戈谢病患者长期酶替代治疗 [13] - 5 月 15 日恒瑞启动港股全球公开发售,计划发行 2.245 亿股,每股 41.45 - 44.05 港元,最大发行 2.97 亿股,最高募资 130.8 亿港元,预计 5 月 23 日登陆港交所主板 [13] - 5 月 15 日石药集团与 CiplaUSA 就伊立替康脂质体注射液美国商业化订立独家许可协议,收取 1500 万美元首付款,最高 2500 万美元里程碑付款和 10.25 亿美元额外商业销售里程碑付款及销售提成 [13] - 5 月 12 日科济药业公布 CT0596 初步临床数据,预估下半年提交 IND 申请 [14] 公司公告 - 5 月 16 日甘李药业 GZR102 注射液完成首例受试者给药,是基础胰岛素/GLP - 1RA 固定比例复方周制剂 [14] - 5 月 15 日星昊医药孙公司多西他赛注射液新药简略申请获批,适应症为乳腺癌等多种癌症 [14] - 5 月 15 日鱼跃医疗自动体外除颤器获欧盟 MDR 认证,具有技术优势与市场竞争力 [14] - 5 月 15 日迪哲医药多项血液瘤研究进展入选 2025 欧洲血液学协会年会及国际恶性淋巴瘤会议 [14] - 5 月 15 日东亚药业曲美布汀原料药获韩国原料药品注册证书,2024 年度马来酸曲美布汀制剂全国销售额约 3.72 亿元 [14] - 5 月 14 日诺诚健华 2025 年 1 - 3 月营业收入 3.81 亿元,同比增长 129.92%,毛利率 90.5%,净利润 0.14 亿元实现盈利 [15] - 5 月 14 日百济神州一季报显示,总营业收入 80.48 亿元,同比增长 50.17%,利润总额 1.50 亿元,同比增长 108.22%,归母净利润 - 0.95 亿元,同比增长 95.05% [15] - 5 月 13 日泽璟制药盐酸吉卡昔替尼片治疗重度斑秃新药上市申请获受理,是第二个申请适应症 [15] - 5 月 12 日翰宇药业与碳云智肽就 GLP - 1R/GIPR/GCGR 三重激动剂多肽创新药物签署联合开发协议 [15] - 5 月 12 日怡和嘉业与翰宇药业、翰宇健康科技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构建睡眠健康生态系统 [15] - 5 月 12 日甘李药业与巴西签署生产开发伙伴关系计划合作承诺书,成为首个进入巴西 PDP 医药项目的中国药企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