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虹公司(01347)

搜索文档
股价一度跌超10%,中芯、华虹业绩不及预期?最新解读来了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09 14:44
股价表现 - 中芯国际港股一度跌超10%,A股跌4.37%,港股跌6.87% [1][2] - 华虹公司A股跌10.58%,港股跌12.20% [2] 中芯国际业绩 - 一季度营业收入163.01亿元(22.47亿美元),同比增长29.4%,环比增长1.8%,低于指引区间(环比增长6%—8%) [3] - 一季度净利润13.56亿元,同比增长166.5%,主要因晶圆销量上升和产品组合变化 [3] - 毛利率22.5%,超指引区间上限(19%—21%),产能利用率89.6%,环比增长4.1个百分点 [3] - 二季度指引:收入环比下降4%至6%,毛利率介于18%至20% [3] - 工厂生产性波动导致平均销售单价下降,影响延续至二季度 [3] - 设备验证过程中发现性能和工艺问题,影响良率,预计持续4-5个月 [4] 行业竞争与压力 - 成熟制程(90nm-55nm)竞争激烈,40nm-28nm及先进制程产能供不应求 [4] - 若不调整资本支出计划,毛利率难有明显提升 [4] - 行业周期和贸易摩擦可能影响公司战略价值 [5] 华虹公司业绩 - 一季度营业收入39.13亿元,同比增长18.66%,净利润2276.34万元,同比下降89.73% [6] - 利润下降因研发投入增加、所得税抵免减少及汇兑损失 [6] - 二季度指引:收入5.5亿-5.7亿美元,毛利率7%-9% [6] - 产能利用率保持满载,产能爬坡进度符合预期 [6] 市场与政策环境 - 下游需求与竞争格局延续2024年下半年趋势,但国际环境和政策变化带来不确定性 [7] - 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减持中芯国际和华虹公司H股 [7]
野村上调华虹半导体目标价116% 重申中性评级
快讯· 2025-05-09 13:15
目标价与评级调整 - 野村将华虹半导体目标价上调116% 由16 4港元升至35 4港元 [1] - 重申中性评级 因固定成本负担可能仍然存在 [1] 财务表现与预期 - 公司首季收入符合指引目标 但毛利率9 2%低于预期 [1] - 毛利率偏低或受新厂房折旧流转影响 [1] - 管理层预测第二季收入环比增长3 5% [1] 晶圆代工市场动态 - 8寸晶圆代工价格受压但暂未减价 [1] - 12寸晶圆代工价格因供不应求预期持续上涨 [1] - 亚洲成熟节点晶圆代工整体价格动态向好 [1] 需求与产能 - 公司顺应强劲的本地需求 [1] - 定价条件有所改善 [1]
6000亿芯片龙头,突然跳水大跌,发生了什么?多只高位股跳水,有公司公告:股价严重脱离公司基本面...
雪球· 2025-05-09 12:26
市场表现 - 市场早盘震荡调整,创业板指领跌,沪指跌0.26%,深成指跌0.84%,创业板指跌0.99% [1] - 沪深两市半日成交额7880亿,较上个交易日缩量216亿 [1] - 银行股逆势走强,建设银行、江苏银行等再创历史新高 [1] - 纺织概念股集体大涨,万事利等涨停;电力股再度走高,淮河能源涨停 [1] - 芯片股展开调整,华虹公司跌超10%,中芯国际跌超4% [2] - 多只高位股跳水大跌,中毅达、红宝丽等跌幅显著 [2][12] 半导体行业 - 半导体板块集体下跌,华虹公司大跌超10%,中芯国际跌超4%,港股华虹半导体、中芯国际分别大跌12%、6% [4] - 中芯国际一季度营收163.01亿元,同比增长29.4%,净利润13.56亿元,同比激增166.5%,但预计二季度收入环比下降4%-6%,毛利率降至18%-20% [8] - 华虹公司一季度营收39.13亿元,同比增长18.66%,净利润仅2276.33万元,同比暴跌89.73% [8] - 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减持中芯国际6597.72万股、华虹公司633.3万股,引发市场关注 [8] - 中芯国际先进制程产能利用率高(满产),但成熟制程产能利用率下降,市场预期差显著 [8][9] - 中芯国际的战略价值不仅体现在PE角度,更在于国产半导体自主可控的产业链意义 [10] 银行板块 - 银行板块逆市走高,建设银行股价再创历史新高,青岛银行、重庆银行、兴业银行等涨逾2% [17] - 招商银行、中信银行拟分别出资150亿元、100亿元成立金融资产投资公司(AIC) [20] - 兴业银行获批筹建兴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0亿元 [20] - 银行板块高股息优势凸显,政策面、资金面催化中长期资金入市 [20] 高位股调整 - 中毅达自3月10日以来累计涨幅达226.55%,公司公告称基本面无重大变化,股价严重脱离基本面 [16] - 金龙机电跌超11%,奇德新材跌超7%,红宝丽、全筑股份、金浦钛业纷纷下挫 [12]
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绩后下跌,恒生科技指数ETF(513180)陷入回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09 10:46
恒生科技指数表现 - 恒生科技指数早盘低开低走 一度跌超1% 成分股中仅联想集团 阿里巴巴等少数公司上涨 华虹半导体 中芯国际领跌 华虹半导体跌超10% 中芯国际跌超6% [1] - 恒生科技指数ETF(513180)跟随指数小幅回调 [1] 半导体公司一季度业绩 - 中芯国际一季度营业收入16301亿元 同比增294% 归母净利润1356亿元 同比增1665% 基本每股收益017元 产能利用率升至896% 环比增41个百分点 [1] - 华虹半导体一季度销售收入5409亿美元 同比增176% 环比增03% 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380万美元 同比减8805% 每股基本盈利0002美元 [1] 半导体行业分析 - 一季度为半导体行业传统淡季 但在算力类芯片供不应求 消费类芯片需求回暖 设备材料零部件等环节自主可控加速推进等因素加持下 行业呈现"淡季不淡"特征 营收净利润同比增 盈利能力提高 [1] - AI渗透与国产替代趋势明确 机构维持半导体板块超配评级 [1] 恒生科技指数ETF特点 - 恒生科技指数ETF(513180)在A股同赛道ETF中规模流动性领先 支持T+0交易 [2] - 兼具硬科技与新消费属性 硬科技方面代表中国AI核心资产 成分股聚焦AI产业链上中下游 阿里 腾讯 小米 美团 中芯国际 联想等有望成为中国科技股"七巨头" [2] - 新消费方面超一半权重在电商零售 汽车 家电 消电 旅游等可选消费板块 包含"蔚小理" 小米 联想等硬件厂商 携程 同程等OTA平台 海尔 美的等家电龙头 [2]
港股部分半导体股走低 华虹半导体绩后跌超9%
快讯· 2025-05-09 09:28
港股部分半导体股走低 华虹半导体绩后跌超9% 智通财经5月9日电,截至发稿,华虹半导体(01347.HK)跌9.22%、中芯国际(00981.HK)跌5.87%。消息方 面,中芯国际和华虹半导体相继公布一季度业绩,前者净利大增166.5%,而后者出现增收不增利,净 利大降89.73%。 ...
港股华虹半导体(01347.HK)低开9.2%,研发投入和汇兑损失拖累首季净利降约九成。
快讯· 2025-05-09 09:27
公司业绩 - 港股华虹半导体(01347HK)低开92% [1] - 研发投入和汇兑损失拖累首季净利降约九成 [1]
港股开盘:恒生指数高开0.35% 华虹半导体跌超9%
快讯· 2025-05-09 09:23
港股市场开盘表现 - 恒生指数高开0 35% [1] - 恒生科技指数低开0 06% [1] 芯片股表现 - 华虹半导体低开9 2% [1] - 华虹半导体一季度净利润380万美元 同比减少88 05% [1] - 中芯国际低开5 8% [1] - 中芯国际预计二季度收入环比下降4%到6% [1]
整理:每日港股市场要闻速递(5月9日 周五)
快讯· 2025-05-09 09:14
比亚迪海外市场扩张计划 - 公司计划到2030年将一半的汽车销往中国以外的市场 [1] 碧桂园销售业绩 - 4月权益合同销售额约30.8亿元 [2] 华虹半导体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380万美元 [3] 融创中国销售数据 - 4月合同销售金额约11亿元 [4] - 合同销售面积约8.5万平方米 [4] - 合同销售均价约12940元/平方米 [4] 东风集团销量情况 - 1-4月累计汽车销量52.67万辆 [5] - 同比下降约20.8% [5] 招商银行投资计划 - 拟出资150亿元设立金融资产投资公司 [6] 中国奥园债券调整 - 将召开债券持有人会议 [7] - 拟调整"H20奥园2"本息兑付方案 [7] 雅居乐集团销售业绩 - 4月合约销售额4.90亿元 [8] - 1-4月累计合约销售额33.1亿元 [8]
刚刚,国产晶圆代工双雄,业绩最新亮相
36氪· 2025-05-08 20:14
中芯国际2025年Q1财报表现 - Q1营业收入163.01亿元(22.47亿美元),同比增长29.4%,环比增长1.8% [1][3] - Q1净利润13.56亿元,同比增长166.5%,主要因晶圆销量上升和产品组合优化 [1] - 毛利率22.5%,环比持平,产能利用率89.6%,环比提升4.1个百分点 [3] - Q2收入指引环比下降4%-6%,毛利率指引18%-20% [3] 华虹半导体2025年Q1财报表现 - Q1销售收入5.409亿美元,同比增长17.6%,环比增长0.3% [4][5] - 毛利率9.2%,同比上升2.8个百分点,环比下降2.2个百分点 [4] - 归母净利润380万美元,同比下滑88%,环比扭亏为盈 [4][5] - Q2收入指引5.5-5.7亿美元,毛利率指引7%-9% [5] 成熟制程市场动态 - 中国关税政策促使美国IDM厂商订单转向大陆代工厂,国产厂商竞争力增强 [8] - 2023-2027年全球成熟制程产能占比70%,市场规模庞大 [9] - 中芯国际已建成7座晶圆厂,月产能67万片(8英寸等效),另有3座12英寸厂在建 [9][11] - 华虹专注特色工艺(功率半导体、模拟芯片等),8英寸月产能17.8万片,12英寸产能持续扩张 [15] 行业竞争格局 - 中芯国际、华虹降价抢单冲击联电、世界先进等台企,28nm价格降幅或超10% [19][20] - 台积电、三星、英特尔加速2nm工艺量产竞争,台积电良率超60%,计划下半年量产 [23] - 2025年全球晶圆代工营收预计增长20%,AI需求推动先进制程产能利用率高位 [25][28] 其他厂商表现 - 台积电Q1营收8392.5亿新台币(同比+41.6%),3nm占比22%,5nm占比36% [27][28] - 晶合集成Q1营收25.68亿元(同比+15.25%),净利润1.35亿元(同比+70.92%) [29][30]
HUA HONG SEMI(01347) - 2025 Q1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5-08 18:02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5年Q1营收5.409亿美元,较2024年Q1增长17.6%,较2024年Q4增长0.3%,主要因晶圆出货量增加 [8] - 毛利率9.2%,较2024年Q1提高2.8个百分点,较2024年Q4降低2.2个百分点,主要因产能利用率提高及折旧成本增加 [9] - 运营费用9710万美元,较2024年Q1增长23.7%,较2024年Q4降低12.2%,主要因工程晶圆成本和人工费用变化 [9] - 其他净亏损830万美元,2024年Q1为其他净收入380万美元,较2024年Q4亏损降低79.5%,主要因外汇损失和政府补贴变化 [9] - 所得税抵免320万美元,2024年Q1为1980万美元,主要因股息预扣税转回减少 [9] - 期内净亏损5220万美元,2024年Q1为2530万美元,2024年Q4为9630万美元 [10] - 母公司股东应占净利润380万美元,2024年Q1为3180万美元,2024年Q4为净亏损2520万美元 [10] - 基本每股收益0.2美元,2024年Q1为0.19美元,2024年Q4为 - 0.015美元 [10] - 年化净资产收益率0.4%,2024年Q1为2%,2024年Q4为 - 1.6% [10] - 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5020万美元,较2024年Q1增长23.4%,较2024年Q4降低83.7%,主要因客户收款和政府补助变化 [12] - 资本支出5.109亿美元,包括华虹制造4.782亿美元、华虹无锡1840万美元、华虹AM1430万美元 [13] - 投资活动产生的其他现金流1660万美元,主要为利息收入 [13] - 融资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5910万美元,包括银行借款所得8.61亿美元、股份期权行使所得1310万美元,部分被银行本金偿还8.112亿美元、利息支付330万美元和租赁付款50万美元抵消 [14] - 2025年3月3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40.799亿美元,2024年12月31日为44.591亿美元 [14] - 其他流动资产从2024年12月31日的6.042亿美元增至2025年3月31日的6.488亿美元,主要因增值税抵免增加 [15] - 2025年3月31日物业、厂房及设备550.009676亿美元,2024年12月31日为58.591亿美元 [15] - 总资产从2024年12月31日的124.151亿美元降至2025年3月31日的122.868亿美元 [15] - 总负债从2024年12月31日的35.085亿美元降至2025年3月31日的34.061亿美元,主要因资本支出应付款减少 [15] - 债务比率从2024年12月31日的28.3%降至2025年3月31日的27.7% [15] - 预计2025年Q2营收在5.5亿 - 5.7亿美元之间,预计毛利率在7% - 9% [16]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嵌入式非易失性存储器业务营收1.303亿美元,较2024年Q1增长9.3%,主要因智能汽车IC和MCU产品需求增加 [12] - 独立非易失性存储器业务营收4290万美元,较2024年Q1增长38%,主要因闪存产品需求增加 [12] - 功率分立器件业务营收1.628亿美元,较2024年Q1增长13.5%,主要因超结和通用MOSFET产品需求增加 [12] - 逻辑与射频业务营收6680万美元,较2024年Q1增长4%,主要因逻辑产品需求增加 [12] - 模拟与电源管理IC业务营收1.368亿美元,较2024年Q1增长34.8%,主要因其他电源管理IC产品需求增加 [12]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中国市场营收4.425亿美元,占总营收81.8%,较2024年Q1增长21%,主要因超结、其他电源管理IC、闪存、通用MOSFET、智能汽车IC和逻辑产品需求增加 [11] - 北美市场营收5640万美元,较2024年Q1增长22%,主要因其他电源管理IC产品需求增加 [11] - 亚洲市场营收2580万美元,较2024年Q1增长9.4%,主要因MCU产品需求增加 [11] - 欧洲市场营收1520万美元,较2024年Q1降低30%,主要因IGBT、智能汽车IC和通用MOSFET产品需求减少 [11] - 日本市场营收100万美元,较2024年Q1降低62.1%,主要因超结产品需求减少 [11]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将坚持持续加速有效产能扩张、增强研发能力、积极探索营销机会、及时管理供应链干扰、集约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的战略,以降低风险并实现更好业绩 [7] - 模拟与PMIC平台是公司增长较快的领域,预计该趋势将在今年持续,公司将考虑在该领域增加产能 [26][29] - 公司计划向更先进节点迁移,在成熟节点开展特色技术,同时探索将BCD和闪存技术结合的更高集成度平台 [66][67] - 功率器件业务竞争激烈,公司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聚焦超结高压等领域,以区别于竞争对手 [78] - 公司将在未来一年多内履行收购华力集团铸造资产的承诺 [94][95]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近期关税政策增加了行业不确定性,但目前对公司影响不大,公司将密切关注并采取措施降低影响 [19][20] - 预计2025年将延续2024年下半年的逐步复苏趋势,若政策和关税方面无重大变化,下半年将继续好转,消费端相对较弱,AI相关新应用领域增长健康,汽车领域在库存调整后将继续增长 [50][51]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第二座12英寸生产线产能爬坡符合预期,对后续营收增长、产品组合优化和核心竞争力提升有积极影响 [6] - 公司产品组合持续优化,产能利用率保持满负荷 [6]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新关税对中国和非中国客户有何影响,公司如何应对? - 目前关税对公司影响不大,约80%客户为国内设计公司,产品主要在国内市场消费,20%国际客户中美国客户产品也多在中国销售,公司将密切关注并采取措施降低影响 [20] 问题2: 公司如何看待模拟器件国产化趋势,模拟业务的商机有多大? - 公司模拟与PMIC平台增长较快,原因包括技术有竞争力、客户业务增长、与AI应用相关产品驱动,预计该趋势将持续,公司将考虑增加该领域产能 [26][28][29] 问题3: 是否会调整今年的资本支出计划? - 公司将大体维持原计划,会优化产能扩张的组合,以满足增长领域的需求 [30] 问题4: 产品价格是否有上涨可能,客户对价格上涨的接受度如何,关税是否影响材料价格,公司是否会将成本增加转嫁给客户? - 8英寸产品价格稳定但上涨压力仍在,12英寸产品价格逐渐上涨,预计价格将继续逐步上升;公司通过利用非美国供应商等方式管理关税影响,预计直接材料受关税影响不大 [36][37][39] 问题5: Q2毛利率指引较Q1下降的主要考虑因素是什么? - 第二座12英寸生产线开始贡献营收,新生产线爬坡会增加折旧,对毛利率造成压力,后续季度随着产能提升该压力仍将存在 [44][45] 问题6: 今年下半年不同领域终端需求情况如何,产能扩张进度如何,二季度产能利用率如何? - 预计2025年延续2024年下半年的逐步复苏趋势,下半年若无重大政策或关税变化将继续好转,消费端相对较弱,AI相关新应用领域增长健康,汽车领域在库存调整后将继续增长;到年中产能将达每月2 - 3万片,年底将超4万片,2026年Q1一期扩张将达满产约6万片,二期预计2026年年中达满产约7万片;新产能利用率良好,公司通过与Fab 7协同快速填充产能 [50][51][53] 问题7: 面对激烈竞争,公司的价格和技术策略是什么,成熟工艺的趋势如何? - 公司认为竞争取决于技术竞争力、规模和产能能否满足客户需求,对于高端客户,公司有一定价格上涨空间;公司将在成熟节点开展特色技术,向更先进节点迁移,同时探索更高集成度的技术平台 [60][61][66] 问题8: 关税对新设备采购和旧设备维护有何影响,公司如何看待功率器件的需求周期? - 目前设备采购受关税影响不大,公司希望情况不会恶化;功率器件业务竞争激烈,公司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聚焦超结高压等领域,同时与欧洲客户有相关合作,对该业务有信心 [74][78][79] 问题9: 北美市场营收增长的主要驱动技术平台和产品是什么,北美客户和中国客户在价格上是否有差异,北美客户的模拟订单有何变化,公司收购华力集团铸造资产的时间表如何? - 北美市场营收增长主要由电源管理IC驱动;价格不受客户国内外属性影响,受订单量、合作时长等因素影响;模拟业务中BCD电路相关业务是重要领域;公司将在未来一年多内履行收购承诺 [90][91][94][95] 问题10: 毛利率何时见底,三季度是否会继续下降? - 公司目标是提高毛利率,通过提高价格、降低成本等方式抵消新生产线的固定成本压力,对整体情况持谨慎乐观态度 [98][100][101] 问题11: 嵌入式NOR闪存业务表现疲软的原因是什么? - 该业务表现疲软主要是产品供应与市场需求匹配问题,公司正在从90纳米向55纳米迁移,40纳米技术预计下半年准备就绪,预计后续营收将提升 [108][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