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达生物(01801)

搜索文档
信达生物(01801)下跌2.1%,报97.85元/股
金融界· 2025-07-30 14:29
股价表现 - 7月30日盘中下跌2 1%至97 85元/股 [1] - 当日成交额达38 55亿元 [1] 公司业务 - 专注于肿瘤 自身免疫 代谢 眼科等重大疾病领域的创新药物研发 [1] - 已上市10个产品 [1] - 4个品种在审评中 [1] - 4个新药分子进入III期或关键性临床研究 [1] - 18个新药品种已进入临床研究阶段 [1] 社会责任 - 患者援助项目惠及17余万患者 [1] - 药物捐赠总价值达34亿元人民币 [1] 财务数据 - 2024年营业总收入94 22亿元 [2] - 2024年净利润-9463 1万元 [2]
四场座谈会定调“真创新”政策路径,AI医疗+高端器械国产化催生千亿新蓝海,恒生医疗ETF(513060)飙涨3%
搜狐财经· 2025-07-30 14:13
港股市场表现 - 恒生科技指数午间收跌1.57% 录得5连跌 恒生指数和国企指数均下跌0.43% [1] - 互联网医疗股表现强势 平安好医生大涨9%刷新阶段新高 婴幼儿奶粉板块需求改善预期推动三胎概念股回升 [1] - 恒生医疗ETF(513060)盘中大涨超3% 成交额近25亿元 换手率超30% 成分股中平安好医生涨超11% 微创医疗涨超8% 石药集团涨超7% [1] 医保政策支持创新药械 - 国家医保局召开四场座谈会系统阐述创新药械全链条政策支持体系 政策导向为"真支持创新、支持真创新、支持差异化创新" [2][3] - 第一场座谈会聚焦建立医保综合价值评价体系 旨在解决创新药械评价标准不统一问题 高效配置医保资源 [2] - 第二场座谈会宣布三项突破性举措:统一新设医疗服务价格项目通道 研究新上市药品首发价格机制 助力中国创新药械全球化发展 [2] - 第三场座谈会推动建立医保数据共享机制 赋能创新药研发从"经验判断"向"数据驱动"转型 [3] - 第四场座谈会明确支持临床真疗效和患者真获益的"真创新" 鼓励拓展创新宽度和深度 避免同质化竞争 [3] 创新药械政策具体措施 - 第11批药品集采优化规则 允许医疗机构按品牌报量 优化价差计算规则 为高质量创新产品创造公平竞争环境 [4] - 建立新上市药品首发价格机制 允许突破性疗效创新药获得合理溢价空间 [4] - 高端医疗器械领域实施"创新豁免" 医用机器人和AI医疗器械暂不纳入集采范围 [4] 医药行业创新趋势 - 政策引导资本投向罕见病、老年性疾病、精准医疗等未满足临床需求领域 [5] - 2025年1-5月中国创新药企对外授权交易额达455亿美元 已超2024年全年总额 百济神州和信达生物海外收入同比增长120% [5] - AI+医疗应用降低研发成本50% 缩短研发周期30% AI医疗龙头企业盈利增速预期达35%+ [5] - 高端器械国产替代加速 政策设定2025年县级医院国产设备占比70%的目标 医疗新基建拉动超2000亿元设备采购需求 [6] 恒生医疗ETF投资价值 - 恒生医疗ETF(513060)深度受益于国内政策红利和产业升级趋势 成分企业包括微创机器人和爱康医疗等高端器械企业 [7] - 创新药械被列为新兴产业核心环节 医保数据支持研发和商保目录设立等政策为行业提供长期增长基础 [7][8] - 国产器械龙头有望受益于县级医院国产设备占比70%目标的推进 [7]
恒生生物科技ETF(159615.SZ)涨2.64%,信达生物涨4.85%
金融界· 2025-07-30 13:30
港股市场表现 - 港股股指低开高走 高位窄幅震荡 [1] - 生物医药板块持续走高 石油股涨幅居前 [1] - 恒生生物科技ETF(159615.SZ)涨2.64% 信达生物涨4.85% [1] 港股业绩预期 - 2025年中期业绩预计8月中下旬集中发布 [1] - 恒指上半年整体营收同比增速较去年同期显著抬升 [1] - 盈利增速或温和放缓 [1] 行业表现分化 - 新消费、科技与医药板块呈现信心增强趋势 [1] - 部分细分行业业绩高增或大幅好转预期下盈利预期持续上修 [1] - 建议布局业绩预期向好且有良好确定性的板块 [1]
港股午评 恒生指数早盘跌0.43% 恒生生物科技指数逆市走高
金融界· 2025-07-30 13:05
港股市场表现 - 港股恒生指数跌0 43% 跌109点 恒生科技指数跌1 57% 港股早盘成交1482亿港元 [1] - 恒生生物科技指数逆市走高 涨1 77% [1] 生物科技行业 - 微创医疗(00853)涨9 7% 微创脑科学(02172)涨超8% 信达生物(01801)涨4 85% [1] - 药明康德(02359)涨2 24% 药明巨诺-B(02126)涨6 5% 药明生物(02269)再涨超3% 宣布新加坡CRDMO中心模块化生物制剂生产厂启动建设 [1] - 复星医药(02196)再涨超5% 公司获纽科阿尔茨海默病创新药物AR1001独家许可权 [1] - 心通医疗-B(02160)再涨8 8% 公司有望并购重组微创心律管理业务 进一步增厚产品管线布局 [2] - 加科思-B(01167)涨超20% 一致行动人再增持逾6万股 最新持股升至25 36% [6] 保险行业 - 保险股延续涨势 新华保险(01336)盘中涨4 47%破顶 中国人寿(02628)涨1 5% [3] 消费品行业 - 361度(01361)升6 5% 公司流水延续稳健增长表现 机构料其全年收入增长确定性较强 [4] 科技与娱乐行业 - 创梦天地(01119)再涨3 5% 与Playrix签订资本化协议 引入长期合作上游开发商成为战略股东 [5] 半导体行业 - 芯片股集体走低 华虹半导体(01347)跌5 3% 中芯国际(00981)跌3 9% ASMPT(00522)跌2 74% [6]
港股午评|恒生指数早盘跌0.43% 恒生生物科技指数逆市走高
智通财经网· 2025-07-30 12:09
港股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跌0.43%,跌109点,恒生科技指数跌1.57%,早盘成交1482亿港元 [1] - 恒生生物科技指数逆市涨1.77%,微创医疗涨9.7%,微创脑科学涨超8%,信达生物涨4.85% [1] - 药明系个股普涨,药明康德涨2.24%,药明巨诺-B涨6.5%,药明生物再涨超3%并宣布新加坡CRDMO中心模块化生物制剂生产厂启动建设 [1] 生物医药行业 - 复星医药再涨超5%,公司获纽科阿尔茨海默病创新药物AR1001独家许可权 [1] - 心通医疗-B再涨8.8%,公司有望并购重组微创心律管理业务以增厚产品管线 [1] - 加科思-B涨超20%,一致行动人增持逾6万股,最新持股升至25.36% [5] 保险行业 - 保险股延续涨势,新华保险盘中涨4.47%破顶,中国人寿涨1.5% [2] 消费行业 - 361度升6.5%,公司流水延续稳健增长,机构预计全年收入增长确定性较强 [3] 游戏行业 - 创梦天地再涨3.5%,与Playrix签订资本化协议并引入长期合作上游开发商作为战略股东 [4] 半导体行业 - 芯片股集体走低,华虹半导体跌5.3%,中芯国际跌3.9%,ASMPT跌2.74% [5] - 英伟达追单30万块H20芯片,小摩称520解禁或影响本地产业链市场情绪 [5]
中国创新药:出海黄金时代,游到海水变蓝
2025-07-30 10:32
中国创新药行业电话会议纪要分析 行业概况 * 中国创新药企实力增强,在全球first-in-class药物中占比从个位数提升至19%[7] * 学术认可度显著提高,如ASCO会议Oral session数量增加[1] * 中国创新药出海交易热度持续高涨,部分领域数据读出优于海外MNC[29] MNC现状与需求 * MNC面临严峻专利悬崖:默沙东(60%)、艾伯维(58%)、BMS(69%)、诺和诺德(70%)[8][9] * MNC类现金资产充沛:强生/辉瑞/罗氏各近200亿美元,默沙东/诺华/BMS各超100亿美元[10] * BD交易思路:巩固优势(默沙东)、新进入(罗氏)、机会领域(GSK)、探索新技术[11] 肿瘤领域 * 从PD-1加化疗转向下一代IO加下一代ADC[3] * 下一代IO应突破PD-1治疗边界,提升疗效并保持安全性[12] * 中国药企在PD-1 VEGF和PD-1 IO方向展现潜力,7-8个项目领先[14] * ADC领域三梯队:HER2/TOP2(第一)、Nectin4/Claudin18.2(第二)、其他靶点(第三)[15] 代谢领域 * 从单纯减重转向减脂增肌和综合代谢管理[4] * GLP-1如司美格鲁肽2024年销售额近300亿美元[18] * ICLAR通路单用100%减脂,连用90%以上[18] * 李来Amylin安全性好(副作用<10%),12周减重11%[18] 免疫与炎症领域 * 新靶点及工程学革新,如Protect TCE等[6] * TL1a方向获罗氏/默沙东百亿美金投资[20] * STAR6有望成为下一个重磅产品[19] * 中国进展:三生国健TLWA、百济神舟Iron For Protector等[21] 技术进展 * TCE技术扩展至自身免疫疾病,信达BCMA/GPRC5D/CD3三抗进入二期[16] * PD34吸入药物:默沙东百亿美金交易,中国正大天晴三期[25] * 新兴靶点多抗:信达IL4 TSLP一期,华海华尔泰/康方有潜力资产[26] 企业动态 * 罗氏TIGIT管线终止,需新突破口[13][17] * 艾伯维自免管线陈旧,需收购更新[27] * 赛诺菲全面布局新兴靶点(STAR6/IRANK4/TL1a/TSLP)[28] * 恒瑞与GSK达成几十个品种交易[25]
港股医药股早盘走强,相关ETF涨约2%
搜狐财经· 2025-07-30 10:11
港股医药板块表现 - 信达生物和药明康德股价早盘上涨超过2% [1] - 多只港股医药相关ETF上涨约2% [1] 医药ETF具体涨幅 - 港股通创新药ETF(520880)现价1.326元,上涨0.059元,涨幅4.66% [2] - 恒生医疗ETF嘉实(159557)现价1.803元,上涨0.042元,涨幅2.39% [2] - 港股医药ETF(159718)现价1.067元,上涨0.023元,涨幅2.20% [2] - 港股医疗ETF(159366)现价1.571元,上涨0.037元,涨幅2.41% [2] - 恒生生物科技ETF(159615)现价1.350元,上涨0.025元,涨幅1.89% [2] - 港股通医药ETF(159776)现价1.417元,上涨0.027元,涨幅1.94% [2] - 港股通医药ETF(513200)现价1.263元,上涨0.024元,涨幅1.94% [2] 创新药行业发展趋势 - 中国创新药研发数量位居全球第一 [2] - 部分领域研发技术领跑全球 [2] - 创新药BD出海爆发有效化解市场拓展及融资难题 [2] - 行业受临床刚需支撑、研发技术突破、政策扶持及融资去泡沫化等因素刺激 [2] - 市场规模持续扩容,原始创新和商业化能力持续提升 [2]
南向资金今日净买入127.20亿港元,小米集团-W净买入16.59亿港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7-29 20:00
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下跌0.15% [1] - 南向资金全天成交1554.92亿港元 其中买入841.06亿港元 卖出713.86亿港元 净买入127.20亿港元 [1] - 港股通(深)成交571.48亿港元 净买入68.42亿港元 港股通(沪)成交983.44亿港元 净买入58.78亿港元 [1] 个股交易活跃度 - 小米集团-W成交83.68亿港元 净买入16.59亿港元 股价下跌2.64% [1][2] - 腾讯控股成交45.43亿港元 净买入8.33亿港元 股价下跌0.09% [1][2] - 阿里巴巴-W净买入7.53亿港元 股价上涨0.08% [1][2] - 泡泡玛特净卖出3.51亿港元 股价上涨5.91% [1][2] - 美团-W净卖出2.88亿港元 股价下跌0.62% [1][2] - 国泰君安国际成交56.02亿港元 [1] 资金连续流向 - 4只个股获南向资金连续3天以上净买入 [2] - 腾讯控股连续4天净买入 累计净买入20.89亿港元 [2] - 中芯国际连续3天净买入 累计净买入13.03亿港元 [2] - 阿里巴巴-W连续3天净买入 [2] - 小米集团-W累计净买入24.46亿港元 [2] 相关金融产品 - 恒生医药ETF(159892)跟踪恒生香港上市生物科技指数 [4][5] - 该ETF近五日上涨5.21% [5] - 最新份额51.0亿份 减少5000.0万份 主力资金净流出2632.1万元 [5]
7月29日港股通净买入127.20亿港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7-29 19:57
市场表现 - 7月29日恒生指数下跌0.15%,报收25524.45点 [1] - 南向资金通过港股通渠道合计净买入127.20亿港元 [1] - 港股通全天成交金额达1554.92亿港元,其中沪市港股通成交983.44亿港元,深市港股通成交571.48亿港元 [1] 沪市港股通交易 - 沪市港股通净买入58.78亿港元 [1] - 小米集团-W以53.64亿港元成交额居首,国泰君安国际(41.48亿港元)和腾讯控股(30.04亿港元)紧随其后 [1] - 腾讯控股获最大单日净买入10.60亿港元,股价微跌0.09% [1] - 泡泡玛特遭最大净卖出2.72亿港元,但股价逆势上涨5.91% [1] 深市港股通交易 - 深市港股通净买入68.42亿港元 [1] - 小米集团-W以30.04亿港元成交额居首,美团-W(16.85亿港元)和阿里巴巴-W(16.45亿港元)分列二三位 [2] - 小米集团-W获最大净买入6.70亿港元,但股价下跌2.64% [2] - 美团-W遭最大净卖出5.09亿港元,股价下跌0.62% [2] 个股表现 - 石药集团单日涨幅最高达8.46%,获沪市净买入3.88亿港元和深市净买入2.64亿港元 [2] - 信达生物获深市最大净买入5.14亿港元,股价上涨6.44% [2] - 中芯国际在沪市和深市分别获净买入2.43亿港元和1.24亿港元,股价上涨0.47% [2] - 南方恒生科技ETF遭沪市净卖出6787.71万港元,价格下跌0.54% [2]
南向资金追踪|净流入逾127亿港元 买入小米集团流出美团和泡泡玛特
新浪财经· 2025-07-29 19:52
南向资金整体流向 - 南向资金成交额1554.92亿港元 占恒指成交总额58.23% 交投连续收缩后重新放量 [2] - 南向资金净流入127.20亿港元 其中沪港股通净流入58.78亿港元 深港股通净流入68.42亿港元 [2] - 近一月南向资金累计净流入1108.10亿港元 沪港股通净流入573.94亿港元 深港股通净流入534.16亿港元 [6] 个股资金净买入情况 - 小米集团-W获净买入16.59亿港元 沪股通净买入9.89亿港元 深股通净买入6.70亿港元 [3][6] - 腾讯控股获净买入8.33亿港元 沪股通净买入10.60亿港元 深股通净卖出2.27亿港元 [3][6] - 阿里巴巴-W获净买入7.53亿港元 沪股通净买入2.02亿港元 深股通净买入5.51亿港元 [3][6] - 石药集团获净买入6.52亿港元 沪股通净买入3.88亿港元 深股通净买入2.64亿港元 [3][6] - 信达生物获净买入5.14亿港元 主要通过深股通买入 [3][6] - 国泰君安国际获净买入4.31亿港元 沪股通净买入1.69亿港元 深股通净买入2.62亿港元 [3][6] - 中芯国际获净买入3.67亿港元 沪股通净买入2.43亿港元 深股通净买入1.24亿港元 [3][6] 个股资金净流出情况 - 泡泡玛特遭净卖出3.51亿港元 沪股通净卖出2.72亿港元 深股通净卖出0.80亿港元 [3][6][7] - 美团-W遭净卖出2.88亿港元 沪股通净买入2.21亿港元 深股通净卖出5.09亿港元 [3][6] 个股价格表现与短期资金动向 - 小米集团-W下跌2.64% 前5日减持4233万股 短线资金以流出为主 [4] - 腾讯控股下跌0.09% 前5日加仓15万股 短线资金趋势不明 [4] - 阿里巴巴-W上涨0.08% 前5日加仓90万股 短线资金小幅回流 [4] - 石药集团上涨8.46% 前5日减持8398万股 短线资金以流出为主 [4] - 信达生物上涨6.44% 前5日减持617万股 短线资金以流出为主 [4] - 国泰君安国际上涨0.30% 前5日减持6168万股 短线资金以流出为主 [4] - 中芯国际上涨0.47% 前5日加仓1931万股 短线资金流入趋缓 [4] - 泡泡玛特上涨5.91% 前5日减持367万股 短线资金延续流出趋势 [4] - 美团-W下跌0.62% 前5日减持1128万股 短线资金连续流出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