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巨子生物(02367)
icon
搜索文档
巨子生物公布最新检测结果:相关产品胶原蛋白含量均大于0.1%,1.0版本因售罄陆续下架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04 19:44
巨子生物检测结果公布 - 公司针对可复美胶原棒1 0产品进行多机构检测 确认含有重组胶原蛋白且含量大于0 1% [2] - 公司验证聚谷氨酸钠原料不干扰双缩脲法检测结果 [2] - 可复美胶原棒2 0同样通过LC-MS/MS和双缩脲法检测 确认含有重组胶原蛋白且含量大于0 1% [3] 产品迭代与渠道情况 - 可复美胶原棒2 0自4月16日起开始迭代上新 [5] - 1 0产品因售罄在各渠道陆续下架 部分渠道仍有库存销售 [5] 争议回应 - 公司否认"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的网传说法 [5] - 公司澄清不存在"悄悄下架"情况 [5] - 检测机构名称以字母代替 原始报告已存档 [6]
可复美:不存在网传“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行为
快讯· 2025-06-04 19:42
公司声明 - 公司通过官方微博发布声明,确认可复美相关产品中真实添加重组胶原蛋白成分,否认存在"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行为 [1] - 公司澄清可复美胶原棒1.0因售罄而下架,并非网传的"悄悄下架",部分渠道仍有库存持续销售 [1] 产品更新 - 可复美胶原棒2.0自4月16日起开始迭代上新,逐步取代1.0版本 [1]
缔造巨子生物“神话”,陕西首富发家史大揭秘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04 08:31
公司发展历程 - 公司创始人范代娣1966年出生于陕西渭南普通家庭,成为中国首位生物化工女博士,2000年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访问归来后带领西北大学团队投入人源型胶原蛋白研发 [2] - 2000年丈夫严建亚离开体制创业,在西安高新区租用18平方米办公室成立西安巨子生物基因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初期靠夫妻积蓄维持运营 [2] - 2009年推出首个商业化品牌可丽金,通过创客云商平台采用分级代理模式(缴纳1.2万元成为创客享3.5折拿货价,拉新获2400元提成),2019-2021年最大经销商西安创客村贡献营收占比分别为52.2%、49.3%、29.3% [3] - 2021年线上直销收入占比从2019年16.5%提升至41.5%,双十一可复美品牌13分钟成交破1亿元,位列天猫健康类目TOP1 [5][6] - 2022年赴港上市成为"港股重组胶原蛋白第一股",IPO前估值超193亿元人民币 [6][7] 财务与经营数据 - 公司营收从2019年9.57亿元增长至2024年55.38亿元,复合增长率42%,毛利率达87.2% [6] - 2022-2024年主力品牌可复美营收占比从68.2%升至87.04%,销售费用率从2019年9.80%飙升至2024年34.25%,费用增幅72.36%远超营收57.17%增幅 [8] - 上市后持有70多亿元现金流 [6] 商业模式转型 - 早期依赖分级经销商模式引发传销争议,招股书澄清后终止66家经销商合作,2021年主要经销渠道营收占比降至17.63% [3][4] - 转型线上直播渠道,借助超级主播流量实现品牌爆发,线上直销占比三年提升25个百分点 [5] 技术研发与争议 - 公司核心技术为人源型胶原蛋白研发,但行业标准滞后导致"重组胶原造假"争议,第三方检测曾检出禁用成分表皮生长因子 [8] - 化妆品重组胶原蛋白检测尚无国家标准,企业面临"EGF添加门"等行业共性争议 [8][9] 管理层变动 - 2023年创始人范代娣辞任执行董事,由1995年出生的女儿严钰博接任并兼任首席产品官 [8]
争议升级!两家上市公司深夜互相“喊话”,巨子生物股价受挫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02 18:24
行业动态 - 玻尿酸与重组胶原蛋白行业竞争加剧,两大巨头华熙生物与巨子生物爆发公开争议 [1] - 行业缺乏统一的成品检测标准,不同机构检测方法差异导致结果可信度存疑 [7] - 国家药监局已启动化妆品中重组胶原蛋白及其检测方法的行业标准制定,企业参与推动 [7] 华熙生物立场 - 公司支持郝宇博士维护消费者权益的行为,称其所属上海柳页医创医疗科技服务有限公司为华熙生态重要成员 [1][5] - 已组织专家对郝宇提供的资料进行审慎评估和多方法反复测试,获得第三方检测结果 [2] - 警告相关企业如无法正视问题将公开检测结果,并称郝宇遭遇网络水军攻击 [2] - 公司表态"汝求战,便得战",暗示可能升级为商业竞争 [5] 巨子生物回应 - 公司质疑华熙生物声明"颠倒黑白、恶意指控",认为涉嫌违法竞争破坏消费者信任 [2] - 公布检测机构东谱检测的澄清声明,指出郝宇所用报告仅限科研用途且未经原料对照检测 [3] - 强调产品通过药监备案和三重验证体系,不存在成分造假,多批次检测显示胶原蛋白含量超0.1% [7] - 已将争议产品送检多家机构,报告仍在回收过程中 [4] 市场影响 - 巨子生物股价6月2日一度跌超5.6%,收盘跌3.87%至68.25港元/股,总市值731亿港元 [1] - 5月16日至26日10天内公司市值从909亿港元缩水至735亿港元,跌幅达19% [8] - 事件引发行业连锁反应,多家重组胶原蛋白厂商股价出现不同程度下跌 [8] 技术争议 - 郝宇检测报告显示可复美产品中甘氨酸未检出,重组胶原蛋白含量低于0.0177% [6] - 巨子生物质疑检测方法未纳入行业标准且缺乏原料样本验证,结果不可信 [7] - 检测机构声明称测试报告不具备法律效力,且未进行方法对比无法区分优劣 [3] 行业痛点 - 标准缺失导致品牌与消费者信任矛盾激化,行业透明度与合规性面临挑战 [7] - 事件反映出重组胶原蛋白行业在检测标准、功效宣称和监管体系等方面的薄弱环节 [9]
舆论战升级!巨子生物深夜回应,华熙生物力挺美妆博主
第一财经· 2025-06-02 13:15
重组胶原蛋白成分争议 - 美妆博主"大嘴博士"质疑巨子生物旗下可复美"胶原棒"产品中重组胶原蛋白实际含量低于宣传的"≥0.1%",检测结果为0.0177% [1][4] - 巨子生物声明称已收到检测机构道歉,并将追究造谣者法律责任,同时表示正在对产品进行多维度检测 [1][3] - 可复美回应称按照药典和行业标准检测,多批次结果均显示胶原蛋白含量大于0.1%,并指出化妆品中重组胶原蛋白含量尚无行业标准 [5] 巨子生物业绩表现 - 2020-2024年巨子生物营业收入从11.9亿元增长至55.39亿元,归母净利润从8.26亿元增长至20.62亿元 [6] - 2024年可复美品牌收入达45.42亿元,占总营收82% [6] - 2024年研发成本1.07亿元,占营收1.9%,销售及经销开支高达20.08亿元 [6] 行业竞争格局 - 华熙生物研发占比8.68%,锦波生物研发占比4.94%,均高于巨子生物的1.9% [7] - 华熙生物公开支持"大嘴博士",表示已组织专家评估检测报告并进行多方法测试 [10] - 华熙生物此前曾发文批评券商研报过度吹捧重组胶原蛋白概念,贬低玻尿酸产业价值 [11] 市场反应 - 6月2日巨子生物股价一度跌超5%,收盘报67.25港元 [3] - 华熙生物2024年营收53.71亿元同比下降11.61%,归母净利润1.74亿元同比下滑70.59% [11] - 华熙生物2025年一季度营收同比下滑20.77%,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64.62% [11]
“成分争议”风波持续发酵,两大医美龙头再次发声
广州日报· 2025-06-02 13:01
行业争议事件 - "大嘴博士颜究所"公众号质疑可复美品牌旗下产品"可复美胶原棒"不含胶原蛋白核心氨基酸成分"甘氨酸" [1] - 华熙生物发布声明支持郝宇博士维护消费者权益 称已组织专家评估和多方法测试 并得到第三方检测结果 [1] - 华熙生物表示如监管机构需要将配合提供检测报告 如相关企业无法正视问题将公开检测结果 [1] - 巨子生物旗下可复美微信公众号发布声明 称已收到郝宇所用检测机构的道歉声明 [1] - 巨子生物声明中表示检测机构明确不认同郝宇做法 并要求其停止使用及转发《测试报告》 [3] 公司关系 - 华熙生物核实郝宇担任法定代表人的上海柳页医创医疗科技服务有限公司由华熙生物参与的海南海熙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与郝宇相关公司共同投资 [1] - 华熙生物在海南海熙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中占比32.4% 称柳页医创属于华熙生态重要成员 [1] 行业动态 - 医美行业两大龙头华熙生物和巨子生物就"成分争议"风波再次发声 [2] - 华熙生物发布支持声明 巨子生物表示接受检测机构道歉但将追究造谣者法律责任 [2]
马斯克:不想为美政府所做的一切承担责任;乌称摧毁大量俄军机,俄媒:谣言;巨子生物声明:接受检测机构道歉;新势力车企5月成绩单出炉丨每经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02 07:09
国防外交 - 国防部强烈反对美防长涉华消极言论,批评美方发动贸易战、拉"小圈子"和强化亚太军力部署等行为 [5] - 俄侦委会将布良斯克州和库尔斯克州桥梁爆炸事件定性为恐怖袭击,已致7死47伤 [6] - 俄外长与美国务卿通电话讨论俄乌谈判计划,美方对俄铁路设施坍塌事件表示哀悼 [10] 消费市场 - 今年消费品以旧换新销售额突破1万亿元,其中汽车补贴申请量达412万份,家电产品销售7761.8万台 [5] - 2025端午档电影票房破3亿元,大幅超过去年同期 [8] 企业动态 - 华熙生物发文支持"大嘴博士"郝宇,巨子生物将追究造谣者法律责任 [13] - 国家能源集团声明称有不法分子假冒其名义设立"拓展中心"从事违法活动,已向相关部门举报 [15] - 蔚来声明总裁秦力洪持股数量未发生变动,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权益 [17] - 京东外卖全职骑手规模突破10万人,计划近期扩招至15万人 [19] - 宏信证券更名为"天府证券有限责任公司",释放战略定位调整信号 [21] 汽车行业 - 比亚迪5月新能源汽车销量38.25万辆,吉利汽车销量23.52万辆同比增长46% [20] - 新势力车企表现亮眼:零跑汽车交付量45067辆增速超148%,小鹏汽车交付33525辆同比增长230% [20] 体育新闻 - 樊振东加盟德国萨尔布吕肯俱乐部,中国乒协表示全力支持 [11] - 郑钦文晋级法网女单八强,创个人赛会最佳战绩 [11] 国际事件 - 哈马斯表示愿立即开启新一轮加沙停火间接谈判 [10] - 韩国总统选举形成"5选1"局面,李在明、金文洙和李俊锡形成三强格局 [10]
A股玻尿酸巨头出手!发2700字长文支持“大嘴博士”!巨子生物深夜发声:接受检测机构道歉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02 00:07
华熙生物声明 - 公司发布逾2700字长文支持郝宇博士(网名"大嘴博士")维护消费者权益的行为 [1] - 郝宇担任法人的上海柳页医创医疗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属于华熙生态重要成员,公司予以坚定支持和依法保护 [3] - 已组织专家对郝宇提供的资料进行审慎评估和多方法反复测试,并得到第三方机构检测结果,威胁将公开检测结果 [3] - 认为郝宇行为属于以科学专业方法维护消费者基本安全和权益,并透露其遭遇网络水军攻击 [3] - 呼吁行业企业参与交叉验证,希望检测机构承担专业责任做出有公信力的检测结果 [3] 巨子生物声明 - 可复美公众号发布严正声明,接受郝宇所用检测机构道歉,但将追究造谣者法律责任 [3] - 检测机构澄清其测试报告仅限科研、教学及内部质量控制用途,未授权用于社会公众宣传 [8] - 强调测试结果受样品真实性、检测环境等多因素影响,仅具参考价值,无法保证绝对准确性 [8] - 公司严正驳斥"重组胶原测不到"等不实指控,声明所有产品严格遵循法规要求并通过药监审核 [15] - 产品经原料投料核查、生产工序质控、成品质量检测三重验证体系,确保安全可靠 [15] 事件起源 - 5月24日"大嘴博士颜究所"公众号发布文章质疑巨子生物重组胶原蛋白含量 [10] - 巨子生物当日深夜发布告消费者书,否认"未添加重组胶原蛋白成分"指控 [12]
巨子生物称接受郝宇所用检测机构道歉,对方声明撤销《测试报告》
财经网· 2025-06-01 23:10
公司声明与争议事件 - 巨子生物接受检测机构道歉但将追究造谣者法律责任 [1] - 检测机构声明未授权"大嘴博士"使用测试报告并责令停止转发 [1] - 检测机构澄清测试报告仅限科研用途不具备法律效力 [1] 测试报告争议细节 - 测试结果受样品真实性等多因素影响仅具参考价值 [2] - 检测机构无法核实样品真实性批评推断重组胶原蛋白含量做法不科学 [2] - 采用的氨基酸测试方法未与其他方法进行严格比对 [2] 公司应对措施 - 巨子生物启动自检并将产品送多家机构多维度检测 [3] - 指出HPLC检测法未被纳入行业相关标准 [3] - 谴责某上市公司声明涉嫌违法恶意竞争 [3] 行业现状与呼吁 - 国货化妆品市场正经历成分迭代标准建立等艰难过程 [3] - 强调行业应携手共进健康发展 [3] - 主张科学严谨态度维护消费者利益 [4]
可复美遭“打假”,巨子生物7天市值蒸发180亿港元,护肤品卖出白酒毛利率
新华财经· 2025-05-30 20:21
股价与市值表现 - 巨子生物股价在7个交易日内累计下跌19.80%,市值蒸发近180亿港元 [2] 公司业务与营收结构 - 巨子生物从事基于生物活性成分的专业皮肤护理行业,旗下护肤品牌可复美占公司总营收比例达87.04% [2] 产品争议与检测方法 - 美妆博主"大嘴博士"质疑可复美核心产品"重组胶原蛋白精华"的实际胶原蛋白含量仅为0.0177%,且缺乏甘氨酸,与产品宣传不符 [2] - 巨子生物回应称指控"严重失实",自检结果显示胶原蛋白含量均超过0.1%,并强调产品通过药监部门审核备案 [2] - 巨子生物使用的检测方法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及医药行业标准YY/T 1947-2025《重组胶原蛋白敷料》,而"大嘴博士"团队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结合氨基酸定量法 [3] - "大嘴博士"进一步质疑巨子生物检测方法陈旧,可能导致结果虚高,并要求公司回应三个核心问题 [3] 市场与监管反应 - 市场监管部门已关注此事并正在核查 [4] - 花旗研报指出,负面宣传可能影响消费者情绪,损害可复美在618促销活动中的表现 [4] 财务与研发投入 - 巨子生物2024年毛利率高达82.09%,营收55.39亿元,净利润20.62亿元 [4] - 研发支出仅为1.07亿元,占收入比例1.9%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