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太保(02601)
icon
搜索文档
财险老三家人保、太保、平安成本普降,新能源车险出海成新战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3 14:20
财险"老三家"整体业绩表现 - 财险"老三家"(人保财险、平安产险、太保产险)合计实现保费收入6079亿元,市占率达63% [1] - 人保财险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3232.82亿元,同比增长3.6% [1] - 平安产险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1718.57亿元,同比增长7.1% [1] - 太保产险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1127.6亿元,同比增长0.9% [1] - 中国平安财险业务整体综合成本率95.2%,同比优化2.6个百分点 [1] - 中国人保财险业务综合成本率为95.3%,同比下降1.5个百分点 [1] - 中国太保产险综合成本率96.4%,同比下降0.7个百分点 [1] - 综合成本率平均值为96.1%,同比改善1.5个百分点,主要受大灾赔付减少和加强费用管控带动 [1] - 人保综合成本率95.3%,创近十年同期最好水平 [1] - 平安综合成本率同比下降2.6个百分点,改善最明显 [1] 新能源车险业务发展 - 新能源车险正在步入盈利期 [3] - 中国太保的新能源车险原保险保费收入105.96亿元,占车险保费比例从去年同期的14.1%上升至19.8% [3] - 新能源车险服务车辆数超过536万,且已实现盈利 [3] - 平安、太保和人保财险(家自车)已实现当期承保盈利 [3] - 中国太保副总裁俞斌表示新能源车险已经进入盈利空间 [3] - 家用车综合成本相对比较理想,商用车的综合成本还是超过100% [3] - 中国平安上半年新能源车的保费收入增长46%,而且新能源车的承保利润也是正的 [4] - 人保财险的新能源车险份额34.2%,超过燃油车份额2.7个百分点 [4] - 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130.8万辆,同比大幅增长84.6% [4] - 人保财险于2025年初实现香港新能源车险业务首单落地,6月实现泰国业务首单落地 [5] - 中国太保产险携手三井住友海上火灾保险及中怡保险经纪,与国内多家头部新能源车企达成战略合作,成功实现泰国市场多批次保单落地 [5] 非车险业务表现 - 人保财险非车险保费收入1792.2亿元,同比增长3.8% [6] - 农险、责任险、企财险综合成本率均同比改善,企财险COR实现大幅优化主要受益于大灾影响较同期降低 [6] - 意健险综合成本率同比恶化1.9个百分点至101.8%,主要受业务结构变化影响 [6] - 太保产险非车险原保险保费收入591.54亿元,同比下降0.8% [6] - 个人信用保证保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为-6.12亿元,同比下降129.9% [6] - 非车险整体承保综合成本率97.6%,同比上升0.4个百分点,剔除个人信用保证保险业务影响后,非车险承保综合成本率94.8%,同比下降2.3个百分点 [6] - 健康险实现扭亏为盈,企财险承保盈利水平进一步提升 [6] - 平安产险非车险原保费收入632.46亿元,同比增长13.8% [7] - 健康险原保费收入同比增长22.5%,农险同比增长15.7%,意外伤害险同比增长25.6%,责任保险同比下降4.0% [7] - 综合成本率除了农险同比上升2.1个百分点至98%以外,责任保险、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综合成本率均优化,健康险综合成本率89.8%,同比优化6.1个百分点 [7] - 非车险业务在财产险总保费中的占比已从2019年的37.1%攀升至2024年的47.4% [7] - 非车险"报行合一"正式实施在即,旨在推动行业从"规模竞赛"转向"价值深耕" [7][8] - 新规通过"五不得三必须"设定刚性经营红线,直击行业手续费虚高、条款执行走样、应收保费风险及规模导向偏差等顽疾 [8] - 预计相关政策将于四季度落地实施,对2025年非车险经营业绩有一定正向影响,对2026年非车险经营业绩将有明显改善 [8]
中国太保跌2.01%,成交额4.30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2464.30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03 11:43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3日盘中下跌2.01%至39.03元/股 成交额4.30亿元 换手率0.16% 总市值3754.82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2464.30万元 特大单净卖出3636万元(卖出5426.56万元/买入1790.56万元) 大单净买入1171.7万元(买入9144.54万元/卖出7972.84万元) [1] - 年内股价累计上涨18.27% 近5日/20日/60日分别变动-1.79%/+4.36%/+12.87% [1] 公司基本面 - 综合性保险集团 通过太保寿险/太保产险提供人寿及财产保险服务 通过太平洋资管管理保险资金 [2] - 收入构成:财产保险50.17% 人寿及健康保险47.56% 资产管理0.92% 其他及抵销1.35% [2]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278.85亿元 同比增长10.95% 营业收入未披露具体数值 [2] 股东结构与分红 - 股东户数8.76万户 较上期减少23.33% 人均流通股增至81698股(增幅31.77%)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192.81亿元 近三年累计分红300.15亿元 [3] - 香港中央结算公司为第七大流通股东 持股2.19亿股 较上期减持3338.27万股 [3] 行业属性与概念板块 - 申万行业分类:非银金融-保险Ⅱ-保险Ⅲ [2] - 概念板块涵盖家庭医生、证金汇金、GDR、H股、蚂蚁金服等 [2]
上市险企半年报:总投资收益增9%,新华保险收益率领跑行业
搜狐财经· 2025-09-03 03:43
股票投资增长 - 五大保险公司股票投资总额达18464.29亿元 较年初增加4118.58亿元 增幅接近三成[1] - 保险公司增加股票资产配置比例 积极响应中长期资金入市要求[4] 总投资收益表现 - 五大保险公司合计实现总投资收益3673.77亿元 同比增长近9%[1] - 中国人寿以1275.06亿元总投资收益位居榜首 占比超过三成[1] - 新华保险以5.9%年化总投资收益率领跑行业[1] 投资收益率分化 - 新华保险和中国人保年化总投资收益率分别达5.9%和5.1% 均实现同比增长[2] - 中国人寿和中国太保总投资收益率分别为3.29%和2.3%[2] - 中国平安上半年保险资金投资组合实现3.1%非年化综合投资收益率 同比上升0.3个百分点[2] 投资资产规模 - 中国人寿和中国平安处于第一梯队 投资资产规模分别为7.13万亿元和6.20万亿元[2] - 中国太保、中国人保和新华保险资产规模逐渐接近[2] 投资策略调整 - 新华保险通过私募股权基金扩大权益布局[2] - 中国人寿加大优质高股息资产配置力度[2] - 中国平安通过久期、成本、现金流、收益率和监管要求五方面匹配实现投资端与负债端联动[4] - 保险公司调整资产配置策略以适应债券市场利率低位震荡和股票市场结构分化的复杂环境[2]
中国平安增持中国太保1072.02万股 每股均价约35.69港元
智通财经· 2025-09-02 20:36
交易概况 - 中国平安于8月28日增持中国太保1072.02万股[1] - 每股均价35.6922港元[1] - 总交易金额约3.83亿港元[1] 持股变动 - 增持后最新持股数量达2.23亿股[1] - 持股比例从7.45%升至8.02%[1] - 单次增持比例增加0.57个百分点[1] 关联方信息 - 交易涉及关联方Ping An Asset Management Co., Ltd.[1] - 交易通过香港联交所进行[1]
中国平安增持中国太保(02601)1072.02万股 每股均价约35.69港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9-02 20:27
交易详情 - 中国平安于8月28日增持中国太保1072.02万股[1] - 每股均价35.6922港元[1] - 总交易金额达3.83亿港元[1] 股权变动 - 增持后持股数量增至约2.23亿股[1] - 持股比例从7.92%上升至8.02%[1] - 单次增持幅度为0.1个百分点[1] 关联方信息 - 交易涉及关联方平安资产管理有限公司[1] - 交易通过香港联交所完成[1]
招银国际:升中国太保(02601)目标价至40港元 评级“买入”
智通财经· 2025-09-02 17:56
公司业绩表现 - 上半年纯利同比回升11%至279亿元人民币 [1] - 第二季度纯利同比增长36% [1] 业务结构及盈利能力 - 新业务价值利润率较去年同期小幅上升0.4个百分点至15% [1] - 银保业务结构较高 [1] 财务预测与估值 - 目标价由34港元上调至40港元 [1] - 维持买入评级 [1] - 2024年每股盈余预测上调至4.54元人民币 [1] - 2025年每股盈余预测上调至4.81元人民币 [1] - 2027年每股盈余预测上调至5.28元人民币 [1]
大行评级|花旗:上调中国太保目标价至40.5港元 评级“买入”
格隆汇· 2025-09-02 15:43
公司业绩与盈利预测 - 花旗基于中国太保中期业绩将2025至2027年每股盈利预测分别上调6%、5%及6% [1] - 盈利预测调整反映投资收益预测及综合成本率改善略为向好 [1] 目标价与评级 - 目标价由37.7港元上调至40.5港元 [1] - 投资评级维持"买入" [1]
五险企净赚1782亿,拟分红293亿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2 14:15
营收表现 - 五大险企合计营收13338.62亿元 同比增长4.89% [1][3] - 中国平安营收5000.76亿元居首 同比增长1.03% [3][4] - 新华保险营收增速最快达25.99% 实现700.41亿元 [3][4] 净利润表现 - 合计归母净利润1781.92亿元 同比增长3.72% [1][3] - 中国平安净利润680.47亿元同比降8.81% 主因会计处理及可转债重估影响 [4][5] - 新华保险净利润增速33.53%最高 达147.99亿元 [4][5] 投资策略 - 五家险企一致表态增配权益资产 重点布局高股息股及成长性行业 [1][7] - 中国人寿权益资产新增超1500亿元 总投资收益1275.06亿元 [8][9] - 中国平安投资组合规模超6.2万亿元 综合投资收益率3.1% [11] 分红方案 - 四家险企中期分红合计293.36亿元 中国太保暂未公布方案 [1][13] - 中国平安派现172.02亿元 每股0.95元同比增2.2% [14] - 中国人保每股分红0.075元同比增19% 新华保险分红占比净利润14.1% [14][15]
一场为“星星”定制的音乐之旅:中国太保用戏剧疗愈叩开孤独心门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2 14:06
公司公益活动 - 太平洋保险旗下太保蓝公益在杭州举办"海星之愿"爱心巡演第二站活动 包括沉浸式戏剧演出和互动工作坊 共有12组特需儿童家庭参与 [1][4][6] - 公司联合中国福利会共同组织该项目 并向浙江省残联基金会捐赠脑机接口训练设备 用于孤独症谱系儿童脑神经发育障碍的智能闭环干预 [1][6] - 活动创新升级互动形式 设立触觉感知区和色彩创作角等多元体验空间 鼓励儿童自主探索和表达 [6] 行业合作与战略 - 太保蓝公益构建"守护记忆·守护爱"和"星安芯孤独症关爱"两大公益服务体系 聚焦认知障碍和孤独症领域 [7] - 公司依托全国分支机构优势 率先在长三角地区开展爱心巡演 计划将艺术疗愈模式推广至更多城市 [6][7] - 通过"保险+公益"模式深化社会协作 联合强脑科技等合作伙伴提供技术设备支持 [1][7] 活动效果与社会影响 - 沉浸式戏剧《暴风雨也不怕》采用近距离表演形式 通过音乐与光影设计改善特需儿童对剧情的理解 [1][2] - 现场志愿者提供全程陪伴支持 包括引导家长入场和协助儿童参与活动 [6] - 该项目自2017年启动 已覆盖南京和杭州两地 旨在为特殊儿童家庭创造"安心喘气的艺术角落" [1][6]
五险企净赚1782亿,拟分红293亿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2 14:06
核心观点 - 五大A股上市险企2025年上半年营收和净利润整体增长 但呈现分化格局 其中四家净利润增长 仅中国平安出现下滑[1][3][4] - 面对低利率环境 险企普遍加大权益资产配置 重点布局高股息价值股和成长性行业以提升中长期回报[7][8][13] - 四家险企明确中期分红方案 合计派现约293.36亿元 体现对股东回报的重视[1][15][16] 财务表现 - 五大险企合计营收13338.62亿元 同比增长4.89% 归母净利润1781.92亿元 同比增长3.72%[1][3] - 中国平安营收5000.76亿元居首但净利润同比下降8.81%至680.47亿元 主要受平安好医生并表减值、可转债重估及股票浮盈未计入利润表影响[4][5][6] - 其他险企净利润均增长:中国人保265.30亿元(+16.94%) 中国人寿409.31亿元(+6.93%) 中国太保278.85亿元(+10.95%) 新华保险147.99亿元(+33.53%)[4][6] 投资策略 - 中国人寿投资资产规模7.13万亿元 权益配置新增超1500亿元 总投资收益1275.06亿元(收益率3.29%)[9][10] - 中国人保投资资产1.76万亿元(较年初+7.2%) A股投资规模增长26.1% 总投资收益414.78亿元(+42.7%) 年化收益率5.1%[10] - 新华保险投资资产1.71万亿元(+5.1%) 总投资收益452.88亿元(+43.3%) 年化收益率5.9% 重点配置高股息股票[11] - 中国太保管理资产3.77万亿元(+6.5%) 总投资收益568.89亿元(+1.5%) 将增加权益及另类资产配置[11][12] - 中国平安投资组合规模超6.2万亿元(+8.2%) 综合投资收益率3.1%(+0.3pct) 将提升权益配置 关注高分红股和成长性行业[12][13] 股东回报 - 四家险企中期分红合计293.36亿元:中国平安172.02亿元(每股0.95元 +2.2%) 中国人保33.17亿元(每股0.075元 +19.0%) 中国人寿67.27亿元(每股0.238元) 新华保险20.90亿元(每股0.67元 +24%)[15][16][17] - 分红政策强调可持续性 兼顾盈利能力和股东预期 中国太保虽未公布方案但表示以营运利润为基础保持分红可持续[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