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团(03690)
搜索文档
大众点评出海记:从迪拜街头到八年千城 “全球黄页”怎么做?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21 14:48
出海战略与现状 - 公司出海是应对中国本地生活业务竞争加剧、寻找增量的关键举措,2025年是资源投入显著增加的一年 [1] - 大众点评境外团队于2025年6月成立,现有超50人团队,是公司出海版图的另一块重要拼图 [3][1] - 公司旗下外卖平台Keeta正以闪电战速度攻占海外部分城市市场,与大众点评更缓的出海节奏形成对比 [1][3] 市场覆盖与用户基础 - 大众点评在海外已开通200多个国家站及1000多个城市,重点覆盖约95%中国公民出境目的地的100个城市 [4] - 当前核心用户是中国游客和海外华人,选择深耕城市的考量指标是华人密度和中国游客聚集度 [4][1] - 公司的长远愿景是成为全球范围内的本地生活需求产品,类似“全球黄页” [9][10] 核心能力建设与投入 - 当前核心KPI是聚焦基础能力建设,夯实护城河,暂无商业化目标 [2] - 核心工作是覆盖POI基础信息,建立了覆盖销售、用户、商户的信息采集能力,未来5年将投入30亿元丰富境外信息采集 [3] - 2025年下半年的重要目标是加强B端能力建设,提升商户服务与覆盖,并与Keeta等业务在商户拓展、资源共享方面合作 [4] 本土化策略与商户拓展 - 通过本土化团队和代理商渗透市场,团队中中国人与本地人各占一半,本地化事务交由本地团队处理 [6] - 已在十多个城市布局代理商,联合共建核心城市的商户信息、评价运营及团单上线等工作 [6] - 海外商户对互联网推广工具接受度不一,许多仍偏好传统媒体,高端餐厅对促销持谨慎态度 [7] - 随着中国游客增加,看重中国游客市场的商户对点评类推广软件兴趣提升 [8] 竞争环境与未来挑战 - 小红书是海外竞品之一,正尝试解决从“种草”到预订下单的全链路整合,与多种OTA平台打通 [9] - 在基于地理信息的生活服务上,Google Maps是主要竞争对手,改变外国用户习惯是一大挑战 [10] - 成功突破中国游客和华人圈层、彻底做成本土平台是出海成功的关键,可能需开发全新APP而非现有APP的多语言版本 [10]
冷空气带动餐饮“预订热” 上千万00后上美团预订定制化体验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21 12:07
冬季餐饮线上预订趋势 - 冬季餐饮线上日均预订量同比增长30%,是今年春季的1.1倍 [1] - 线上预订服务正从座位延伸至包间、生日、约会等场景服务 [1] - 10月份全国已有超万家头部品牌门店联合平台推出特色场景预订服务 [1] 年轻消费者行为特征 - 今年冬天已有超2000万00后在平台上预订餐厅 [1] - 含有"生日"、"闺蜜聚会"、"约会"等关键词的餐厅搜索量同比激增60%以上 [1] - 年轻消费者习惯通过平台提前规划从菜品搭配到服务环境的完整社交体验 [1] 特色场景服务的商业价值 - 提供特色场景服务预订的餐厅预订转化率高出平均水平5至8个百分点 [3] - 生日主题宴成为核心引流场景,相关组合产品订单量周环比增长超145% [4] - "定制化体验"帮助餐厅实现客流和口碑的双丰收 [3] VR预订等创新技术的应用与效果 - 平台正式推出VR预订、快点、智能点餐等服务产品 [4] - 试点商家开通VR预订功能后,门店日均包间订单量增长38% [3] - VR方式能生动立体展示餐厅包间实景,降低堂食预订决策门槛 [1] 行业服务模式演变 - 餐饮服务从"订位子"向"订场景"转变,从"卖套餐"向"卖空间"转变 [1][3] - 平台未来将从消费者整个用餐动线和商家服务动线出发进行产品升级 [4] - 将空间、场景、服务打包到线上展示售卖被视为堂食零售化的探索方向 [1][3]
恒生科技指数ETF、恒生互联网ETF连续16日获资金净申购
搜狐财经· 2025-11-21 10:53
市场表现 - 受隔夜超预期非农数据及美股下跌影响,港股全线低开,恒生科技指数下跌2.21%,恒生互联网ETF和恒生科技指数ETF分别下跌2%和1.6% [1] - 尽管市场下跌,资金呈现越跌越买态势,恒生科技指数ETF在10月30日至11月20日的16个交易日内连续获资金净申购,合计净流入44.72亿元,同期指数下跌10.11% [1] - 恒生互联网ETF同样上演16日资金净流入,合计净流入25.18亿元,同期下跌10.24% [1] 市场调整原因 - 近期“AI泡沫论”及美元市场流动性紧张(美政府停摆与12月降息概率走低)导致港股科技股承压下跌 [1] - 在恒生科技指数年内涨幅超20%的背景下,机构倾向于锁定利润,转而关注稳定性更高的红利资产 [1] - 港股年初进行IPO和配售的个股迎来解禁期 [1] 积极因素 - 恒生科技指数自10月3日以来持续回调,累计回调幅度已超18% [2] - 英伟达强劲的第三季度财报及第四季度指引可能有助于平息“AI泡沫论”,同时阿里巴巴将于11月25日公布财报 [2] - 美联储于12月1日暂停缩表,且尽管9月非农数据超预期,但美联储更关注的失业率已连续三个月上升 [3] 相关产品概况 - 恒生科技指数ETF(513180)下跌1.6%,最新规模464.9亿元,其成份股涵盖中国科技核心资产,如芯片制造商中芯国际、互联网巨头阿里巴巴、腾讯、百度,智能硬件公司小米、联想,以及互联网服务公司美团、京东等 [4] - 恒生互联网ETF(513330)下跌2.09%,最新规模342.84亿元,其成份股包括阿里巴巴、腾讯、网易、京东、百度等,互联网龙头股权重超80%,指数AI含量超90% [4]
港股开盘再度走低,资金近期密集流入港股科技ETF
新浪财经· 2025-11-21 10:27
港股限售股解禁影响 - 宁德时代H股昨日解禁导致盘中股价大跌8.75% [1] - 下周将有三花智控H股和恒瑞医药H股解禁 12月还有海天味业解禁 可能对股价造成压力 [1] - 自国庆后高点以来 港股通科技指数回调16% 恒生科技指数回调超18% [1] 资金流向与ETF表现 - 恒生科技/港股科技/港股通互联网类资产持续获得资金流入 [1] - 港股科技ETF(159751)近4天连续资金净流入 合计5063.49万元 日均净流入1265.87万元 最高单日净流入2079.57万元 [1] 后市机构展望 - 与以往不同 今年11-12月主要机构投资者的兑现压力已前置释放 [1] - 12月中旬之前出现系统性抛压的可能性很低 [1] - 在险资年底集中推仓位的环境下 指数呈震荡偏上行的中性预期 [1] 港股科技ETF与指数构成 - 港股科技ETF紧密跟踪中证港股通科技指数 [1] - 中证港股通科技指数从港股通范围内选取50只市值较大 研发投入较高且营收增速较好的科技龙头公司作为样本 [1] - 截至2025年10月31日 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66.81% 包括阿里巴巴-W 腾讯控股 中芯国际 小米集团-W 比亚迪股份 美团-W 快手-W 小鹏汽车-W 信达生物 药明生物 [2] - 港股科技ETF(159751)设有场外联接基金 A类份额021294 C类份额021295 I类份额022884 [3]
越跌越买!规模最大的恒生科技指数ETF、恒生互联网ETF连续16日获资金净申购
格隆汇· 2025-11-21 09:56
港股市场表现 - 受隔夜超预期的9月非农数据及美股下跌影响,港股全线低开,恒生科技指数跌2.21%,恒生互联网ETF和恒生科技指数ETF分别下跌2%和1.6% [1] - 资金呈现越跌越买态势,恒生科技指数ETF在10月30日至11月20日的16个交易日连续获资金净申购,合计净流入44.72亿元,期间指数下跌10.11% [1] - 恒生互联网ETF同样出现16日资金净流入,合计净流入25.18亿元,期间指数下跌10.24% [1] 市场调整原因 - 近期“AI泡沫论”及美元市场流动性紧张(美政府停摆与12月降息概率走低)导致港股科技股承压下跌 [1] - 在恒生科技指数年内涨幅超20%的背景下,机构倾向于锁定利润,转而关注稳定性更高的红利资产 [1] - 港股年初进行IPO和配售的个股迎来解禁期 [1] 积极因素积累 - 恒生科技指数自10月3日起持续回调,累计回调幅度超18% [1] - 英伟达强劲的第三季度财报数据及第四季度指引可能有助于平息“AI泡沫论”,同时阿里巴巴将于11月25日公布财报 [1] - 美联储于12月1日暂停缩表,且尽管9月非农数据超预期,但美联储更关注的失业率已连续三个月上升 [1] 相关产品概况 - 恒生科技指数ETF(513180)下跌1.6%,最新规模464.9亿元,成份股涵盖中芯国际、阿里巴巴、腾讯、百度、小米、联想、美团、京东等中国科技核心资产 [1] - 恒生互联网ETF(513330)下跌2.09%,最新规模342.84亿元,成份股包括阿里巴巴、腾讯、网易、京东、百度等,指数AI含量超90% [2]
在迪拜送外卖:没有“电驴”、运力不稳,配送费约3.9元到5.8元
第一财经· 2025-11-21 08:11
文章核心观点 - 美团旗下外卖平台Keeta正以“免佣金”政策和“中国速度”的配送效率作为核心竞争策略,试图撬动尚属蓝海但挑战巨大的迪拜及中东外卖市场 [3] - 中东外卖市场具有巨大潜力,阿联酋2025年在线食品配送市场收入预计达18.7亿美元,但当地独特的文化、消费习惯和运营模式对海外平台构成挑战 [3][12] - 中国外卖平台出海的优势在于成熟的技术系统、调度能力和补贴策略,但成功关键在于适应不同地区的独特市场环境和管理挑战 [20][21] 迪拜外卖市场特点 - 配送模式与中国不同,常见“一单一送”模式,直接影响整体效率和运力稳定性,骑手多来自南亚,运力不如国内充足 [5][6] - 外卖消费非日常化,价格较高,当地上班族自带盒饭居多,物价水平高,例如星巴克饮料折后价格约22.3元人民币 [6] - 平台佣金较高,商家因佣金成本提高外卖价格,部分平台佣金高达30%左右,平台补贴较少 [6][10] Keeta平台的市场策略与表现 - 采用阶段性免佣金政策吸引商家入驻,相较于其他平台17%-30%的佣金具有明显价格优势 [10] - 强调配送速度,提供“实时更新骑手位置”和“准时达”功能,配送速度被商家认为快于其他平台 [15] - 在中东市场采取谨慎有序的拓展策略,从沙特小城试点逐步扩展至首都及阿联酋等国,目前已成为沙特第三大外卖平台,占据10%市场份额 [15][20] 中东外卖市场潜力与竞争格局 - 阿联酋外卖市场处于发展初期,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达18.7亿美元,2030年达24.6亿美元,用户渗透率31.4% [12] - 当地竞争激烈,存在Talabat等覆盖中东和北非的成熟平台,拥有超600万活跃用户和11.9万活跃骑手 [13] - 监管环境趋严,迪拜于2024年9月发布在线食品配送平台指南,旨在维护行业竞争力和商业规范 [13] 中国平台出海的优势与挑战 - 核心优势是成熟的技术系统,具备商家、消费者和运力三方的协同能力,以及高效的调度组织能力 [20][21] - 挑战在于适应不同地区的文化差异、用户习惯、法律法规和政策环境,管理难度较大 [20][21] - 平台在国内成熟的补贴策略和竞争模式可助力快速拓展新市场,但需根据区域调研结果匹配差异化运营策略 [20][21]
在迪拜送外卖:没有“电驴”、运力不稳 中国平台如何迎战本土巨头?
第一财经· 2025-11-21 07:45
中午时分的迪拜商圈,附近停满了挂着各色外卖箱的摩托车。红、黄、蓝、绿——每个颜色背后,都代表一个试图在这片热土上站稳脚跟的外卖平台。 尽管这里还没有实现"外卖自由",但外卖已经在逐渐融入迪拜人的生活。在核心商圈附近开了中餐厅的商家王婷(化名)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她来到迪拜 已有5年,在2年前开了餐厅。随着迪拜的外卖平台逐渐增加,王婷的餐厅也入驻了多个平台,包括Talabat、Noon、COME COME以及美团旗下出海的外卖 平台Keeta。 虽然迪拜的外卖业属于蓝海市场,但当地的文化、消费习惯仍对来自海外的平台带来了挑战。来自中国的美团旗下Keeta,正试图用"免佣金"和"中国速 度",撬动一个尚未被完全唤醒的外卖市场。 尚未实现外卖自由 迪拜的外卖生态与中国有许多不同。例如,很多骑手并非本地人,多来自南亚,包括印度、斯里兰卡、孟加拉国等。他们不像国内同行那样熟练地"批量接 单配送"分秒必争,将效率提高到极致——在迪拜,常见的模式是"一单一送"。这种模式直接影响着整体效率和运力稳定性。 此外,当地的小哥运力没有国内充足。王婷表示,"我们出餐后偶尔会等骑手等很久。"最久的一次,王婷等了骑手约半个小时,"那次是 ...
智通港股通资金流向统计(T+2)|11月21日





智通财经网· 2025-11-21 07:36
南向资金净流入概况 - 11月18日南向资金净流入前三名为阿里巴巴-W(32.96亿港元)、小鹏汽车-W(11.47亿港元)、小米集团-W(8.53亿港元)[1] - 南向资金净流出前三名为盈富基金(-5.59亿港元)、中国人寿(-4.27亿港元)、中国海洋石油(-3.68亿港元)[1] - 净流入比最高前三名为工银南方中国(100.00%)、小菜园(74.08%)、青岛银行(67.42%)[1] - 净流出比最高前三名为丘钛科技(-58.31%)、中国重汽(-53.04%)、耐世特(-43.99%)[1] 前十大资金净流入个股 - 阿里巴巴-W净流入32.96亿港元,净流入比20.59%,收盘价154.600港元(下跌0.19%)[2] - 小鹏汽车-W净流入11.47亿港元,净流入比25.58%,收盘价85.950港元(下跌10.47%)[2] - 小米集团-W净流入8.53亿港元,净流入比9.75%,收盘价40.780港元(下跌2.81%)[2] - 中国宏桥净流入8.11亿港元,净流入比4.76%,收盘价30.400港元(下跌5.88%)[2] - 南方恒生科技净流入5.17亿港元,净流入比6.73%,收盘价5.530港元(下跌2.12%)[2] - 中芯国际净流入3.75亿港元,净流入比7.29%,收盘价74.000港元(上涨1.44%)[2] - 华虹半导体净流入3.67亿港元,净流入比8.60%,收盘价80.250港元(上涨3.48%)[2] - 赣锋锂业净流入3.45亿港元,净流入比15.83%,收盘价58.500港元(下跌6.62%)[2] - 美团-W净流入3.38亿港元,净流入比10.15%,收盘价98.600港元(下跌1.69%)[2] - 招商银行净流入3.28亿港元,净流入比44.68%,收盘价51.400港元(下跌0.19%)[2] 前十大资金净流出个股 - 盈富基金净流出5.59亿港元,净流出比-4.24%,收盘价26.060港元(下跌1.73%)[2] - 中国人寿净流出4.27亿港元,净流出比-23.81%,收盘价26.140港元(下跌3.11%)[2] - 中国海洋石油净流出3.68亿港元,净流出比-14.88%,收盘价21.800港元(下跌3.11%)[2] - 药明生物净流出3.44亿港元,净流出比-28.46%,收盘价31.900港元(下跌1.42%)[2] - 中国神华净流出2.93亿港元,净流出比-38.94%,收盘价40.440港元(下跌3.11%)[2] - 中国铝业净流出2.07亿港元,净流出比-18.62%,收盘价10.780港元(下跌3.75%)[2] - 德昌电机控股净流出2.02亿港元,净流出比-42.12%,收盘价29.260港元(下跌5.92%)[2] - 腾讯控股净流出2.00亿港元,净流出比-1.70%,收盘价623.500港元(下跌2.04%)[2] - 舜宇光学科技净流出1.79亿港元,净流出比-15.17%,收盘价65.750港元(下跌2.30%)[2] - 中国移动净流出1.38亿港元,净流出比-11.70%,收盘价86.800港元(上涨0.06%)[2] 高净流入比个股 - 工银南方中国净流入比100.00%,净流入2.11万港元,收盘价69.940港元(下跌1.71%)[3] - 小菜园净流入比74.08%,净流入567.86万港元,收盘价10.280港元(下跌0.39%)[3] - 青岛银行净流入比67.42%,净流入1190.32万港元,收盘价3.960港元(下跌2.22%)[4] - 深圳高速公路股份净流入比66.31%,净流入734.95万港元,收盘价7.440港元(下跌0.93%)[4] - 新华文轩净流入比65.24%,净流入617.65万港元,收盘价10.370港元(下跌1.80%)[4] - 统一企业中国净流入比65.10%,净流入5246.54万港元,收盘价8.550港元(下跌2.17%)[4] - 北京汽车净流入比59.37%,净流入1973.51万港元,收盘价1.930港元(下跌2.03%)[4] - 红星美凯龙净流入比58.10%,净流入399.99万港元,收盘价1.300港元(下跌2.99%)[4] - 泉峰控股净流入比56.60%,净流入2996.66万港元,收盘价18.900港元(下跌4.16%)[4] - 信义能源净流入比55.30%,净流入1204.75万港元,收盘价1.260港元(下跌2.33%)[4] 高净流出比个股 - 丘钛科技净流出比-58.31%,净流出9065.61万港元,收盘价9.990港元(下跌6.37%)[4] - 中国重汽净流出比-53.04%,净流出5141.89万港元,收盘价27.660港元(下跌2.81%)[4] - 耐世特净流出比-43.99%,净流出3860.66万港元,收盘价6.050港元(下跌5.17%)[4] - 德昌电机控股净流出比-42.12%,净流出2.02亿港元,收盘价29.260港元(下跌5.92%)[4] - 乐普生物-B净流出比-41.52%,净流出2861.27万港元,收盘价5.750港元(下跌4.33%)[4] - 德康农牧净流出比-39.91%,净流出1014.67万港元,收盘价73.050港元(上涨0.07%)[4] - 中国神华净流出比-38.94%,净流出2.93亿港元,收盘价40.440港元(下跌3.11%)[4] - 云顶新耀净流出比-36.25%,净流出4129.04万港元,收盘价45.140港元(下跌3.01%)[4] - 建滔积层板净流出比-35.48%,净流出8947.30万港元,收盘价11.450港元(下跌4.18%)[4] - 昊海生物科技净流出比-34.62%,净流出231.24万港元,收盘价27.500港元(下跌0.94%)[4]
盘点今年“双11”的新变化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11-21 06:56
文章核心观点 - 2025年“双11”购物节展现出消费趋势从单纯追求低价转向注重体验和效率,平台竞争从流量竞争转向生态竞争 [7] - AI技术在电商领域实现规模化应用,成为提升消费体验和商家经营效率的关键驱动力 [9][10] - 促销周期显著拉长,玩法简化,消费需求呈现“商品+服务”双轮驱动格局 [13][14] - 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即时零售加速渗透,成为电商大促的新竞技场 [16][17] AI技术应用 - 消费端AI工具提升购物决策效率,淘宝“AI万能搜”已帮助用户解决近5000万个消费需求,其视觉搜索工具“拍立淘”在天猫“双11”期间为超400万用户找同款商品 [9] - 京东智能客服“京小智5.0”使商家转人工率降低28%以上,用户满意度提升15%,售前咨询转化率提升37% [10] - 商家端AI辅助经营,淘宝天猫平台500万商家使用AI实现平均1.5倍的大促效率提升 [10] - 内容创作环节AIGC广泛应用,天猫平台“双11”期间累计生成图片和视频素材达1.5亿个 [12] 消费趋势与平台策略 - “双11”促销周期平均超过30天,刷新历史最长纪录,反映消费者从“冲动抢购”转向“按需购买”的心态转变 [13] - 平台促销规则化繁为简,“官方立减”“一件直降”成为关键词,告别普惠式“撒钱”转向精准匹配优惠 [14] - 消费需求呈现“商品+服务”双轮驱动,京东定制新品成交额是去年的5倍,服务类消费增长明显,京东旅行酒店间夜量同比增长7.3倍,机票出票张数同比增长4.5倍 [14] 平台销售数据 - 京东平台“双11”期间下单用户数增长40%,订单量增长近60% [7] - 抖音平台上有6.7万个品牌销售额同比翻倍,超10万商家直播销售额同比翻倍 [7] - 天猫淘宝闪购带来的新用户在“双11”期间的电商订单数已超过1亿 [7] 线上线下融合与即时零售 - 线下体验与线上购物结合,京东MALL在指定时段全国客流同比提升30%,家居品类成交额增长191%,京东全屋定制成交额同比增长近7倍 [16] - 即时零售平台表现亮眼,京东外卖合作餐饮品牌日均订单量较上线首月增长13倍,美团闪购“双11”首日800多个品牌销量翻倍 [17] - 淘宝闪购已有超过3.7万个品牌商家、40万个门店接入 [17] - 全国近百万家线下门店参与美团闪购“双11”活动 [18]
智通ADR统计 | 11月21日
智通财经网· 2025-11-21 06:39
恒生指数ADR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ADR收盘于25425.45点,较前一日下跌410.12点,跌幅为1.59% [1] - 当日交易区间介于25425.45点至25922.90点,振幅达1.93% [1] - 成交量为5613.7万股,平均价格为25674.17点 [1] 主要蓝筹股价格变动 - 汇丰控股ADR收报105.18港元,较香港收市价下跌2.25% [2] - 腾讯控股ADR收报605.843港元,较香港收市价下跌2.44% [2] - 在27只成分股中,多数ADR价格低于港股现货价格,呈现普遍折价态势 [3] 重点公司ADR与港股价格比较 - 科技股方面,阿里巴巴ADR较港股折价1.02%,网易折价1.39%,携程集团折价幅度最大达3.57% [3] - 金融股表现分化,建设银行港股上涨1.11%但ADR呈折价,工商银行港股上涨1.24%而ADR折价 [3] - 中国银行港股表现最佳,上涨1.93%,但ADR同样出现折价 [3] - 中国宏桥是少数ADR出现溢价的个股,溢价幅度为4.349港元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