哔哩哔哩(09626)

搜索文档
上海的游戏公司又都好起来了
虎嗅· 2025-06-06 12:11
上海游戏行业复苏信号 - 鹰角首款3D游戏《泡姆泡姆》Steam国区热销Top 3、全球Top 10,好评率88%,标志从2D到3D技术突破 [1][3] - 叠纸网络《恋与深空》带动衍生品销售,天猫潮玩618成交榜冠军,2024年全平台收入超60亿元,同比增长660% [4][5][6][7] - 心动公司2024年游戏收入33亿元同比增70%,TapTap MAU增长,《出发吧麦芬》《心动小镇》推动股价从7.07港元涨至35港元 [9][10][12] 公司业务进展 - 米哈游《崩坏:星穹铁道》回升,《绝区零》调整后稳定,新项目《崩坏:因缘精灵》立项,创始人刘伟公开承认度过迷茫期 [13][15] - 莉莉丝《远光84》进入英雄射击赛道,B站SLG《三国:谋定天下》助其2023Q3首次单季盈利,储备4-5款新游 [17][18] - 鹰角《明日方舟:终末地》受期待,叠纸扭转此前股权质押、项目停滞等负面局面 [3][8] 行业历史对比 - 2021年上海游戏公司扩张期:米哈游、莉莉丝等高薪挖人,字节40亿美元收购沐瞳科技,心动CEO组织行业峰会讨论风口 [19][20][21][22] - 2022-2023年行业低谷:大规模裁员、砍项目、融资困难,投资机构回避游戏赛道 [23][24][25] - 当前仍存谨慎情绪:招聘市场供过于求,新项目融资难度高,但头部公司业绩改善或预示周期拐点 [24][25][26]
弘则研究 问答国内互联网的一季报怎么看?
2025-06-06 10:37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中国互联网行业、电商行业、即时零售行业、OTA 行业 - **公司**:腾讯、阿里巴巴、字节跳动、携程、B站、腾讯音乐、Boss直聘、美团、拼多多、京东、快手、Spotify、网易云音乐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行业整体情况 - **AI 驱动发展**:AI 技术正驱动中国互联网公司产品迭代和效率提升,头部公司利润释放速度超收入增速,凸显投资价值;国内云业务加速增长,预计二季度将保持加速态势;AI 技术也深刻改变互联网行业的发展模式和竞争格局,如电商客户转化率提升 10% - 15%,游戏领域精准营销和新玩法驱动增长[1][21]。 - **估值优势明显**:当前中国互联网公司估值集中在 15 - 18 倍,低于海外 Meta、Google 等公司,考虑到 AI 带来的边际效应和国内企业脉冲式资本开支特点,是投资良机;一季报后互联网公司估值水平较为合理,多数公司收入和利润超预期[1][4]。 - **电商竞争分化**:电商领域竞争激烈,各平台策略差异化,拼多多返利给品牌商提高生态粘性,即时零售大战因政策干预和亏损调整趋缓,行业负面信息逐渐出清[13][17]。 - **即时零售进入新阶段**:即时零售市场进入第二阶段,美团外卖单量增速放缓但盈利稳定,闪购业务高速增长;阿里通过饿了么与淘天集团融合,京东补贴收敛,行业竞争趋于理性[1]。 各公司情况 - **腾讯**:在游戏和搜索类广告业务受 AI 影响有实质性边际变化,小程序生态提供分发潜力支持;广告业务处于进攻姿态,变现模式和收入贡献相对较少,与宏观经济关联度较弱;利用小程序打造 AI agent 具有很高可行性,正在进行安全性测试[2][42][51]。 - **阿里巴巴**:阿里云增速从 13%提升至接近 20%,在电商业务之外对全系列 AI 产品进行大量嵌入并商业化推进;市值相对较低,预计将逐步恢复稳定;通过饿了么与淘天集团融合,升级淘宝闪购产品[1][12][47]。 - **携程**:疫情后复苏红利趋稳,出境业务增速放缓,海外酒店业务加速;短期利润受海外投放影响,全球化战略长期利好,需关注酒店扩张对 ADR 的影响;京东进军 OTA 市场难以威胁其盈利能力[3][28][40]。 - **B站**:受益于社区生态和 AI 技术,广告和游戏业务增长显著,用户数据持续提升;面临增值服务降速风险,需关注新游戏表现和 AI 技术应用效果[3][32]。 - **腾讯音乐**:付费人数增加且 ARPU 值提升,利润增长率达 20%以上,毛利率持续提升;通过增加 ARPU 值和专注内容创作维持市场地位,付费上限预计在 1.5 - 1.7 亿[15][37]。 - **美团**:一季度业绩超预期,外卖单量增速放缓,闪购业务高速增长,新业务亏损幅度环比增加;核心业务增量进入存量增长状态,闪购成为新的收入增长抓手;二季度盈利可能处于低点,是长期投资者介入的良好时间窗口[18][20][47]。 - **拼多多**:因返利给品牌商导致业绩下滑,但提高了生态粘性和稳定度;提出千亿补贴,盈利能力可能下滑 30 - 40%[13][46]。 - **京东**:在即时零售市场补贴收敛,从全面补贴转变为与商家五五成分担,并加大部分商家补贴力度;进军 OTA 市场面临巨大挑战[23][40]。 - **快手**:算法优化表现不错,但流量竞争激烈,远期发展空间存在不确定性[50]。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国内互联网公司资本开支脉冲式特征原因**:美国企业通常拥有自有物业及资产,而国内更多采用租赁方式,无需提前做大量储备;贸易战影响导致 GPU 卡供应不稳定,企业在需要时才进行投入[6]。 - **市场对 AI 热度变化原因**:最初企业盲目尝试使用 AI,经过一段时间消化和培养,企业需求变得更有目的性和针对性,更注重内部效率提升,而非直接面向消费者提供服务[9]。 - **国内与海外智能体开发工具和开源市场发展差异**:国内在智能体开发工具和开源市场发展速度比海外快,生态繁荣度超过海外,但需求主要集中在企业内部效率提升[10]。 - **OTA 业务壁垒高的原因**:酒店库存无法保存,当晚未售出即失效,订单保障度及流量稳定性对经营至关重要,使得 OTA 业务具有高度复杂性与特殊要求[41]。
【全网最全】2025年短视频行业上市公司全方位对比(附业务布局汇总、业绩对比、业务规划等)
前瞻网· 2025-06-06 09:58
短视频行业上市公司汇总 - 短视频定义为时长在5分钟以内的互联网视频内容,涵盖技能分享、幽默搞怪、时尚潮流等多元主题,可独立或系列化传播 [1] - 行业上市公司分为三大类:上游UGC/PGC平台(如奥飞娱乐、芒果超媒)、中游MCN机构(如中广天择)、短视频及分发平台(如快手、腾讯、阿里巴巴) [2] - 产业链关联度评级显示:快手(★★★★★)、腾讯/百度(★★★★)、哔哩哔哩/微博(★★★★)为头部企业 [4][6] 上市公司业务布局 - 快手构建多元产品矩阵(Kwai海外版、快影等),采用"去中心化"流量分发策略,覆盖国内外市场 [12][13] - 腾讯聚焦微信视频号,依托13.85亿月活用户(2024年数据)强化社交内容生态,微视定位泛社交平台 [13][15] - 百度整合好看视频/全民小视频等资源,但爱奇艺营收同比下滑8.31%反映竞争压力 [13][15] - 哔哩哔哩以兴趣社区为核心,阿里巴巴通过淘宝短视频强化电商内容互动 [13][14] 上市公司业绩对比 - 抖音(未上市)母公司字节跳动2024年营收1.13万亿元(+29%),快手线上营销服务营收724.19亿元(+20.09%) [15] - 用户规模方面:快手月活4.93亿(2024年1-11月),腾讯微视7581.96万,好看视频1379.44万 [16][19] - 芒果超媒2024H1营收69.6亿元,万达电影国内拥有918家影院/7641块银幕 [7][4] 业务发展规划 - 快手计划3年内加大AI投入,可灵大模型已创收超1亿元(截至2025年2月),预计降低短视频营销成本60%-70% [21] - 腾讯调整QQ短视频业务,转型为视频号的"年轻化补充",聚焦虚拟互动等社交内容 [21] - 拼多多通过现金激励吸引用户,注册"多多剧场"等商标布局短剧市场 [21] - 字节跳动推出海外短剧App"Melolo",小红书改版视频界面并上线短剧频道 [21]
全域创新,新场景塑造美好生活
搜狐财经· 2025-06-05 11:34
杨浦区数字经济转型 - 杨浦区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营收超3200亿元,占全市近五分之一 [1] - 从"工业杨浦"转型为"创新杨浦",实施"三区联动"发展战略 [1] - 拥有超过8000家数字经济企业,集聚美团、抖音、哔哩哔哩、得物等龙头企业 [4][8] 创新生态与人才政策 - 打造"创寓228"保障性长租人才公寓,构建"15分钟社区生活圈" [4] - 出台《人才秀带实施意见》和《产业人才支持专项实施办法》,强化引才留才保障 [4] - 上海市科委与杨浦区合作打造60.61平方公里的"杨数浦"新质秀带创新区,包含四大功能区 [4] 产业升级与新场景发展 - 长阳创谷从工业遗址转型为综合园区,引入米其林餐厅、美术馆等配套 [5] - 美团无人机在复旦大学开通首条高校场景航线,探索低空经济 [8] - 悠迈生活广场转型为"百联ZX造趣场",依托二次元企业带动商圈消费 [8] - 白玉兰直播基地计划打造千亿级直播产业集群 [8] 未来发展规划 - 杨浦区将构建全域创新支撑体系,定位为创新生态实验场、未来产业领航地 [10] - 目标培育新质生产力,助力上海建设国际大都市 [10]
【前瞻分析】2016-2024年中国短视频用户规模及使用率分析
搜狐财经· 2025-05-29 19:52
行业投融资趋势 - 2011年以来短视频行业融资规模呈现先增长后降低趋势 2016-2018年融资规模大幅上涨 2019年起资本遇冷 2025年前4个月仅发生3起融资 [1] - 北京和上海是短视频企业融资最集中区域 两地分别发生10起融资事件 广东和浙江分别有7起和5起 [2] 用户规模与行为特征 - 短视频用户规模从2018年6亿人增至2023年10亿人以上 2024年达10.4亿人但增速回落 较2023年减少1300万人 [6] - 2024年短视频用户使用率达93.8% 连续六年保持网络视听应用第一 使用率自2019年起始终高于85% [6] - 用户观看目的中"增长见识开拓视野"占比57.3% 首次超过"释放压力打发时间"(56.9%) 较2023年提升13个百分点 [7][8] - 86.8%用户以获取实用内容为主要目的 包括新闻资讯(55.6%) 生活技能(47.7%) 本地信息(45%) [8] 行业竞争格局 - 主要上市公司包括快手 腾讯 百度 哔哩哔哩 拼多多等平台 [1] - 行业呈现内容质量升级趋势 更注重提供高效便捷的个性化服务以满足用户实用性需求 [7]
哔哩哔哩-W:25年一季报点评:广告与游戏拉动盈利能力改善,持续看好商业化潜力-20250527
国信证券· 2025-05-27 08:4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3][5][4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5年1季度哔哩哔哩经调整净利润转正,经营质量持续改善,用户保持增长,社区生态繁荣向上,广告表现良好,新游拉动游戏业务改善明显,看好其商业化潜力 [1][2][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概况 - 哔哩哔哩成立于2009年,是国内最大的基于UP主生态的PUGC视频平台,也是中国第三大UGC视频平台、第一大PUGC视频平台 [9] - 发展历经垂直日系ACG时期(2009 - 2013年)、泛二次元ACG时期(2014 - 2017年)、Z世代兴趣社区时期(2018 - 2020年)、PUGC视频平台时期(2021年至今),从“二次元小众”社区破圈成为大众PUGC平台 [10][13] - 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MAUs达3.68亿、DAU 1.07亿,日均使用时长108分钟,用户平均年龄26岁,月均付费用户达3200万,社区生态呈现强关注、高黏性特点 [14][16][18] 股东结构与管理层 - 公司总股本4.27亿股,香港流通股3.45亿股,采用同股不同权股权架构,Y类普通股以核心管理团队持股平台为主,Vanship权益占比59%,Z类普通股中腾讯占比9.72% [21] - 核心管理团队为陈睿、徐逸、李旎,核心高管持有较高额度股权,保证公司决策稳定性 [22][23] 主营业务 - 2025年Q1增值业务、广告、游戏、IP衍生品营收占比分别为40%、28%、25%、7%,是公司营收主要来源 [24] - 增值业务以会员费、直播打赏为主,包含猫耳fm等产品形态,是第一大收入来源,25年Q1同比增长11% [28] - 广告业务基于内容生态和兴趣社区定向投放,分品牌和效果广告,2025年Q1同比增长20%至19.98亿元,未来在AI加持和用户商业价值提升下有望持续提升 [30][32] - 游戏业务采用独家授权、联合运营模式,核心产品有《三国:谋定天下》等,25年Q1实现营收17.31亿元,同比增长76%,随着市场复苏和自研能力提升有望长期向上 [33][36] 财务表现及盈利预测 - 营收持续增长,2024年同比增速19%,25年Q1实现营收70.03亿元、同比增长23.63%;净利润方面,2023年以来盈利能力持续改善,2025年Q1实现经调整净利润3.62亿元 [39] - 预计25/26/27年MAU分别为3.58/3.76/3.95亿;移动游戏业务增速分别为15%/12%/10%;广告业务CPM增速分别为15%/10%/10%;增值业务ARPU增速分别为1%/1%/1%;IP衍生品增速保持在6%左右;预计同期净利润分别为7.56/17.61/29.42亿元,EPS分别为1.77/4.12/6.89元,对应PE 78/34/20x [45] - 持续看好社区生态及商业化潜力,维持“优于大市”评级,当前市值及估值具备向上弹性 [47]
哔哩哔哩-W(09626):25年一季报点评:广告与游戏拉动盈利能力改善,持续看好商业化潜力
国信证券· 2025-05-26 23:3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3][5][4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5年1季度哔哩哔哩经调整净利润转正,经营质量持续改善,用户保持增长,社区生态繁荣向上,广告表现良好,新游拉动游戏业务改善明显,看好其商业化潜力 [1][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概况 - 哔哩哔哩成立于2009年,是国内最大的基于UP主生态的PUGC视频平台,也是中国第三大UGC视频平台、第一大PUGC视频平台 [9] - 其发展历经垂直日系ACG时期(2009 - 2013年)、泛二次元ACG时期(2014 - 2017年)、Z世代兴趣社区时期(2018 - 2020年)、PUGC视频平台时期(2021年至今),从“二次元小众”社区逐步破圈成为大众PUGC平台 [10][13] - 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MAUs达3.68亿、DAU 1.07亿,日均使用时长108分钟,用户平均年龄26岁,月均付费用户达3200万,社区生态呈现强关注、高黏性特点 [14][16][18] 股东结构与管理层 - 公司总股本4.27亿股,香港流通股3.45亿股,采用同股不同权股权架构,Y类普通股以核心管理团队持股平台为主,Vanship权益占比59%,Z类普通股中腾讯占比9.72% [21] - 核心管理团队包括陈睿、徐逸、李旎,核心高管均持有较高额度股权,保证了公司决策稳定性 [22][23] 主营业务 - 2025年Q1增值业务、广告、游戏、IP衍生品营收占比分别为40%、28%、25%、7%,是公司营收主要来源 [24] - 增值业务以会员费、直播打赏为主,包含猫耳fm等产品形态,是第一大收入来源,2019 - 2024年从16.41亿元增长至109.99亿元,25年Q1同比增长11% [28] - 广告业务基于内容生态和兴趣社区,分品牌广告和效果广告,2019 - 2024年从8.17亿元增长至81.89亿元,2025年Q1同比增长20%至19.98亿元,未来在AI技术加持下有望提升商业化水平 [30][32] - 游戏业务采用独家授权、联合运营模式,核心产品有《三国:谋定天下》等,2019 - 2024年从35.98亿元增长至56.1亿元,25年Q1实现营收17.31亿元,同比增长76%,未来有望长期向上 [33][36] 财务表现及盈利预测 - 营收持续增长,2015 - 2024年从1.31亿元增长至268.32亿元,2024年同比增速19%,25年Q1实现营收70.03亿元、同比增长23.63% [39] - 净利润方面,2023年之前亏损显著,2023年以来盈利能力改善,2024全年Non - GAAP净利润亏损0.39亿元、同比收窄99%,2025年Q1实现经调整净利润3.62亿元 [39] - 随着商业化率提升,毛利率及净利率逐步改善,2017年毛利率转正并呈上升趋势,2023年以来净利率持续改善 [42] - 盈利预测:预计25/26/27年MAU分别为3.58/3.76/3.95亿;移动游戏业务增速分别为15%/12%/10%;广告业务CPM增速分别为15%/10%/10%;增值业务ARPU增速分别为1%/1%/1%;IP衍生品增速保持在6%左右;预计25/26/27年净利润分别为7.56/17.61/29.42亿元,同期EPS分别为1.77/4.12/6.89元,对应PE 78/34/20x [45] 投资建议 - 持续看好社区生态及商业化潜力,维持“优于大市”评级,当前股价对应同期PE 78/34/20x,公司社区及用户优势显著,处于商业化早期,AI等新科技加持下业务成长空间大,当前市值及估值有向上弹性 [47]
游戏周报:5月144款游戏获得版号,腾讯发布“混元游戏”AI平台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5 21:46
行业动态 - 5月批次版号正式公布,共计130款国产游戏、14款进口游戏获得版号,7款游戏进行版号信息变更,单月过审144款新游戏创近几年新高 [2][4] - 4月全球手游玩家总支出约64.8亿美元,环比下降4.5%,腾讯《王者荣耀》登顶收入榜 [5] - 广东出台《关于推动广东网络游戏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支持原创精品游戏、游戏科技创新等,将在广州、深圳分设游戏企业服务中心 [6] 公司动态 - 腾讯发布"混元游戏"AI平台,依托混元大模型打造工业级AIGC游戏内容生产引擎,革新游戏资产生成与制作流程 [7] - B站一季度游戏收入同比激增76%至17.31亿元,占总营收25% [8] - 网易游戏520发布会公布9款新游,包括《命运:群星》《漫威:秘法狂潮》等 [9][10] - 米哈游成立原初海科技公司,注册资本8000万元人民币,经营范围包括动漫游戏开发等 [11] - B站《闪耀!优俊少女》国服在下架622天后重新上线 [12] 海外及电竞动态 - 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正式撤回对微软收购动视暴雪的诉讼,收购基本获美国主要监管机构通过 [13] - 任天堂发布Switch2卡带样式,颜色由黑色改为红色,Logo替换为Switch2标志 [14] - 首届英雄亚冠ACL比赛在上海举办,全球1200余支战队参赛,与沙特电竞世界杯联动产生16个直通名额 [16]
哔哩哔哩-W(09626):季度持续盈利,游戏及广告业务表现亮眼
招商证券· 2025-05-25 21:0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2][5][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哔哩哔哩2025年一季度营收70亿元同比增长24%,经调整净利润3.6亿元同比扭亏为盈,看好其商业化加速及盈利能力提升,预期2025 - 2027年营收达309、346、373亿元,经调整归母净利润19.7、28.6、37.0亿元,对应PE为28.9、19.9、15.4x [1][5][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基础数据 - 总股本4.18亿股,香港股3.36亿股,总市值612亿港元,香港股市值491亿港元,每股净资产34.4港元,ROE(TTM)为 - 9.4,资产负债率56.8%,主要股东为Deutsche Bank Aktiengesellschaft,持股比例22.4278% [2] 股价表现 - 1个月、6个月、12个月绝对表现分别为13%、 - 1%、20%,相对表现分别为6%、 - 24%、 - 5% [4] 季度盈利情况 - Q1经调整净利润3.6亿元,24年同期净亏损4.6亿元,GAAP净亏损1070万元同比收窄99%;毛利润25.39亿元同比增长58%,毛利率36.3%同比上升8pct,连续十一个季度环比提升,经营现金流13.02亿元;营业成本44.64亿元同比增加10%,销售费用11.67亿元同比增长26%,行政及研发费用各同比下降3%、13% [5] 分业务情况 - 增值服务业务收入28.07亿元同比+11%,广告业务收入19.98亿元同比+20%,移动游戏业务收入17.31亿元同比+76%,IP衍生品及其他业务收入4.67亿元同比 - 4% [5] 运营数据及内容情况 - 一季度日活达1.07亿,月活达3.68亿,日均时长108分钟,月均付费用户数达3200万;2025年春节B站作为春晚独家弹幕视频合作平台,除夕当晚直播间观看人数超1亿人,直播弹幕数超1.2亿,带动除夕社区日活同比增加20%;优质内容持续出圈,如《凡人修仙传》播放量破30亿等 [5] 财务数据与估值 |会计年度|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22528|26832|30856|34559|37324| |同比增长|3%|19%|15%|12%|8%| |经调整归母净利润(百万元)| - 3425| - 22|1965|2856|3696| |同比增长|49%|99%|N/A|45%|29%| |每股收益(元)| - 8.13| - 0.05|4.67|6.78|8.77| |PE|N/A|N/A|28.9|19.9|15.4| |PB|3.9|4.0|3.8|3.5|3.0|[7] 主要财务比率 | |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年成长率| | | | | | |营业收入|3%|19%|15%|12%|8%| |营业利润| - 39%| - 73%| - 134%|199%|62%| |净利润| - 36%| - 72%| - 150%|132%|53%| |获利能力| | | | | | |毛利率|24.2%|32.7%|36.5%|38.0%|39.0%| |净利率| - 21.4%| - 5.0%|2.2%|4.5%|6.4%| |ROE| - 33.5%| - 9.5%|4.6%|9.5%|12.6%| |ROIC| - 21.2%| - 6.7%|4.0%|7.7%|10.3%| |偿债能力| | | | | | |资产负债率|56.6%|56.9%|57.2%|56.2%|53.6%| |净负债比率|22.5%|14.8%|14.8%|14.4%|13.9%| |流动比率|1.0|1.3|1.4|1.5|1.7| |速动比率|1.0|1.3|1.4|1.5|1.7| |营运能力| | | | | | |资产周转率|0.7|0.8|0.9|0.9|0.9| |存货周转率|54.8|193.6|0.0|0.0|0.0| |应收帐款周转率|5.9|8.2|9.1|9.0|8.8| |应付帐款周转率|4.0|4.0|3.9|3.9|3.9| |每股资料(元)| | | | | | |每股收益| - 8.13| - 0.05|4.67|6.78|8.77| |每股经营现金|0.63|14.24|7.35|9.60|13.04| |每股净资产|34.16|33.41|35.09|39.09|45.39| |每股股利|0.00|0.00|0.00|0.00|0.00| |估值比率| | | | | | |PE|N/A|N/A|28.9|19.9|15.4| |PB|3.9|4.0|3.8|3.5|3.0|[10]
哔哩哔哩-W(09626.HK):25Q1年轻社区高活跃 持续盈利
格隆汇· 2025-05-24 02:26
财务表现 - 25Q1实现营业收入70亿元,同比增长24%,略超彭博一致预期1% [1] - 25Q1调整后归母净利润3.6亿元,同比扭亏,超彭博一致预期47%,对应利润率5.2% [1] - 25Q1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13亿元 [1] - 25Q1毛利率为36.3%,连续十一个季度环比提升 [3] - 三费合计同比增加4%,其中销售及营销开支同比增加26%,一般及行政开支同比减少3%,研发开支同比减少13% [3] 用户数据 - 25Q1 MAU为3.68亿,同比增长8%,DAU为1.07亿,同比增长4%,人均单日使用时长为108分钟,同比提升3分钟,均创历史新高 [1] - 活跃用户平均年龄26岁(18年为21岁),新用户平均年龄23岁,持续在00后渗透 [1] - 大会员数量为2350万,同比增长7%,环比增长3%,付费率6.4% [3] 游戏业务 - 25Q1游戏收入为17亿元,同比增长76%,增量主要由《三国:谋定天下》贡献 [2] - 《三国:谋定天下》Q2新赛季开启,4月S7赛季上线当日DAU创新高,5月底将上线S8赛季,今年将上线港澳台并进行多端化 [2] - 当前有4-5款游戏等待版号,《闪耀!优俊少女》于5月22日恢复官网客户端下载入口 [2] 广告业务 - 25Q1广告收入为20亿元,同比增长20%,其中效果广告收入同比增长超过30% [2] - AI优化用户转化拉动eCPM增长,AIGC已覆盖超过30%效果广告 [2] 增值服务及其他业务 - 25Q1增值服务收入为28亿元,同比增长11%,充电收入同比增长超过2倍 [2][3] - 25Q1IP衍生品及其他业务收入为4.7亿元,同比下滑4% [3] 未来展望 - 上调25-27年调整后归母净利润预测为20.49/29.47/35.07亿元(原预测为17.86/25.42/31.37亿元)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