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农夫山泉(09633)
icon
搜索文档
“豪门内斗”成对手东风?娃哈哈舆情风暴以来农夫山泉股价大涨20%,盘中市值重回5300亿港元大关,创2022年1月以来新高
金融界· 2025-07-25 12:04
产品营销与市场反应 - 复刻版红色尖叫饮料以怀旧情怀和猎奇流量引发市场狂热,从原价75元/箱被炒至8900元/箱,溢价达118倍 [1][3] - 二手平台出现异常交易现象:临期10天的单瓶售价88元,比保质期30天的同款贵20元,空瓶也被标价15元/个作为拍照道具 [3] - 实际成交稀少,近30天仅17笔,显示高价炒作存在泡沫 [4] 资本市场表现 - 7月25日股价一度涨至47.4港元(+5.57%),市值重回5300亿港元,创2022年1月以来新高 [1] - 受娃哈哈争产事件影响,7月12日至25日股价累计上涨19.18%,10日内成交额达48.87亿港元,日均换手率0.22% [1][2] - 大和资本将目标价从40港元上调至54港元,基于2025-2026年35倍市盈率预测 [5] 财务与业务复苏 - 中金预计2024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18%,利润增长20%,茶饮及果汁业务超预期 [5] - 2024年包装水收入同比下降21.3%,但茶饮料收入占比逆势提升至39%,首次超过包装水 [6] - 东方树叶系列增长超20%,水溶C100果汁增长超20%,功能饮料与咖啡实现双位数增长 [6] 行业竞争格局 - 娃哈哈因家族遗产纠纷导致电商销量下滑,直播锐减,经销商信心受挫 [7] - 里昂证券认为农夫山泉与华润饮料将受益于娃哈哈市场份额波动 [7] - 大和资本预测农夫山泉下半年收入增速或达21%,部分动能来自娃哈哈事件 [7]
农夫山泉、伊利、蒙牛集体押注的冰杯,有人说它是门“成瘾性”生意?
创业邦· 2025-07-25 11:11
冰杯市场发展现状 - 2025年冰杯市场竞争加剧,伊利、蒙牛、农夫山泉三大食品巨头相继推出冰杯产品,探索即饮冰品可能性 [5][7][17] - 冰杯产品形态多样化,从纯水冰杯发展为风味冰杯,新增乌龙茶、芭乐、杨梅等口味,冰块形状也呈现圆柱冰、月牙冰等创新 [9][12] - 价格区间扩大,雪莲冰杯售价接近1元,部分高端冰杯零售价超10元,形成明显价格分层 [15][16] 冰杯产品创新与消费趋势 - 现制茶饮和咖啡门店将冰杯作为重要卖点,例如上海-86℃ Dirty冰杯咖啡成为热门单品 [13] - 冰杯规格多样化,从130g小杯到750mL吨吨冰桶,满足不同消费场景需求 [13] - 冰杯带动关联饮品销售增长,饿了么数据显示冰杯外卖量同比增长350%,果蔬饮料和啤酒搭配量分别增长320%和300% [26][28] 行业竞争格局与参与者策略 - 冰杯行业早期主要玩家包括晓德、冰力达、调冰趣味和冰极限,其中晓德2002年成立并2012年研发冰杯,冰力达2019年入局 [31][32] - 头部品牌入局后,部分先行者转向代工模式,如调冰趣味专注为顶级客户提供OEM服务 [38][41] - 冰力达坚持品牌路线,定位高端市场,拒绝巨头代工需求,2024年销量翻倍增长并筹备新工厂 [43][46] 冰杯产业链与市场前景 - 冰杯生产门槛较低,冰淇淋工厂转型冰杯生产线仅需百万元投入,吸引大量新玩家进入 [30] - 日本便利店冰杯年消费量达25.7亿杯,中国即时零售渠道冰品增速预计达39%,2026年规模有望突破630亿元 [50][52] - 农夫山泉已建3个冰杯工厂,蒙牛、伊利通过现有冰柜渠道推动冰杯市场下沉 [41][54] 冰杯衍生业务与未来方向 - 风味冰杯成为新品牌竞争焦点,玩果森林开发双色冰球、夹心冰球等创新产品 [55][58] - 袋冰产品增长显著,农夫山泉2kg袋冰在山姆当日售罄,冰力达袋冰业务增速仅次于冰杯 [17][19] - 冰杯从功能性产品向场景化产品演进,如情侣双孔冰杯、高端月球冰等细分品类 [25][51]
中金:维持农夫山泉“跑赢行业”评级 升目标价至54港元
智通财经· 2025-07-25 10:05
盈利预测与估值调整 - 上调25/26年盈利预测5%/7%至147/168亿元,当前对应32/28倍25/26年P/E [1] - 上调目标价35%至54港币,对应38/33倍25/26年P/E和20%空间 [1] - 预计1H25收入同比+18%,利润同比+20%,收入增长高于市场预期 [1] 收入增长驱动因素 - 包装水在低基数下同比增长中双位数,市占率逐月恢复,现代渠道1-5月收入+8.8%,份额提升2ppt [2] - 茶饮在东方树叶带动下增长略超20%,现代渠道1-5月收入+17.5%,份额同比+3.5% [2] - 果汁同比增长超20%,主要由水溶C100带动,100%果汁表现强劲 [2] - 功能饮料及其他产品如咖啡、苏打水同比增长双位数 [2] 利润率与成本控制 - 受益于PET价格下行及产品结构提升,预计1H25毛利率持续提升 [3] - 销售费用率保持平稳微跌,运输费率下降,A&P费用或略有提升 [3] - 管理费用率随人员激励增加有所提升,但整体OPM呈提升态势 [3] - 预计净利润同比+20%,净利率微增 [3] 下半年及长期展望 - 预计2H25收入增速改善,包装水份额逐月提升趋势明朗 [4] - 无糖茶全年有望同比增长20%+,东方树叶通过活动提升复购及竞争力 [4] - 果汁、功能饮料持续亮点,碳酸新品冰茶表现值得关注 [4] - 产品力、渠道力夯实,长期竞争力稳固 [4]
港股农夫山泉(09633.HK)涨超5%,成交额超2.4亿港元。
快讯· 2025-07-25 09:49
港股农夫山泉股价表现 - 农夫山泉(09633 HK)股价上涨超过5% [1] - 当日成交额突破2 4亿港元 [1]
增速超300%!看“一杯冰”如何撬动百亿新战场
搜狐财经· 2025-07-24 22:27
冰杯市场概况 - 冰杯市场正成为食品饮料行业新焦点,农夫山泉、伊利、蒙牛等巨头纷纷入局[1] - 2026年冰品冰饮即时零售规模有望突破630亿元,冰杯为核心增长品类[1] - 冰杯销量连续两年增速超300%,一线城市人均年消费达48杯[4] 消费场景与数据表现 - 欧洲杯期间冰杯外卖量同比激增10倍,当月同比上涨350%[4] - 美团平台3.5元/杯冰杯单品月销突破1000件[4] - 冰力达2025年上半年销量较去年同期翻三倍,坯料冰日产量达200吨[4] 产品创新趋势 口味创新 - 农夫山泉、伊利主打纯水冰杯,强调无添加和高适配性[5] - 玩果森林等品牌推出果肉含量不低于20%的风味冰杯,如芭乐柠檬、百香果等[5] 形状创新 - 冰力达首创月球冰、去棱摇冰,适配高端饮品[8] - 科林冰、月牙冰成为现制茶饮店标配[8] - 上海某咖啡店-86℃Dirty冰杯咖啡因冷冻杯体设计开业即登热门榜TOP 1[8] 规格细分 - 冰力达130克小容量冰杯适配单人饮用[10] - NOWWA挪瓦咖啡750毫升吨吨冰桶每周限量1万桶被抢购一空[10] - 农夫山泉2公斤装袋冰在山姆等商超上架即售罄[10] 市场竞争格局 巨头布局 - 农夫山泉已建成3个冰杯生产工厂,依托山姆等高端商超渠道拓展[11] - 伊利冰杯借力冰淇淋销售网络下沉,强调"一杯一调"搭配属性[11] - 蒙牛"冰+"品牌通过小红书触达年轻消费者[11] 先行者策略 - 晓德食品、冰力达为便利店商超提供定制化产品[11] - 调冰趣味转型专业OEM工厂承接头部品牌订单[11] - 冰力达高端月球冰销量翻数倍,正筹备新厂扩产[11]
农夫山泉重回5000亿,“斗士”钟睒睒挺过来了?
市值表现 - 公司总市值重回5000亿港元,7月22日盘中达5100亿港元,收盘5089亿港元,次日股价进一步上涨至46.35港元[5] - 4月8日至7月22日股价涨幅超42%,市值增长1440亿港元至5089亿港元,实控人持股市值增加约1200亿港元[5] - 2024年9月股价曾腰斩至23.04港元,市值缩水至2591亿港元,全年股价累计下跌23.4%[5] 管理层动态 - 实控人钟睒睒打破低调形象,2024年8月至2025年4月三次亮相央视《对话》栏目,并公开抨击互联网平台及直播带货模式[9] - 2024年通过官方账号发布多篇声明及文章,包括《我与宗老二三事》和辟谣声明[9] - 在股东大会上强调天然水与纯净水的价格差异,直言推出绿瓶纯净水是"一气之下"的行为[12] 业务表现 - 2024年包装饮用水业务营收下降21.3%至159.52亿元,减少43.1亿元,营收占比从47.5%降至37.2%[16] - 茶饮料业务(东方树叶与茶π)营收增长32.3%至167.45亿元,占比从29.7%提升至39%,弥补饮用水下滑[17] - 2024年整体营收微增0.54%至428.96亿元,净利润微增0.36%至121.23亿元,毛利率下降1.4个百分点至58.8%[10] 产品策略 - 2024年4月推出绿瓶纯净水,终端价低至12瓶8.9元,出厂价低于天然水的0.67元/瓶[14][15] - 2025年6月推出碳酸茶饮料"冰茶",电商折后价约60元/15瓶,差异化加入气泡元素[20][21] - 与山姆合作推出无标签饮用水(2.6元/瓶)、纯透食用冰(22.8元/2kg)及专供白桦树汁(8.7元/瓶)[22][23] 渠道与市场 - 东方树叶2024年占据无糖茶饮市场超70%份额,但2025年3月行业增速转负[23] - 2025年推出1.5L大包装东方树叶(零售价约10元)并开展开盖赢奖营销活动[24] - 新式茶饮品牌密集上市加剧行业竞争,茶饮外卖大战影响传统饮料市场[24]
农夫山泉做好即饮咖啡,还需要一个「Manner」
36氪· 2025-07-24 18:36
农夫山泉即饮咖啡业务现状 - 农夫山泉2019年推出即饮咖啡品牌"炭仌" 6年间尝试多种产品形态与价格带 包括碳酸咖啡(5元/360ml)、铝罐装(6-8元/270ml)、杯装冷藏(10元/245ml)和小瓶PET装(5元/250ml) [9] - 炭仌尝试过与山姆独家合作 使用耶加雪菲咖啡豆 开发挂耳产品线 开设线下体验店等策略 但市场反馈有限 仅900ml大瓶黑咖啡在特定渠道有少量声量 [12][14] - 核心矛盾在于品牌定位模糊 既想成为星巴克式咖啡品牌 又缺乏连锁门店支撑 消费者认知难以与专业咖啡品牌对标 [14][15] 即饮咖啡市场格局分析 - 中国即饮咖啡市场规模连续5年萎缩 主要受连锁咖啡品牌价格战冲击 雀巢市场份额从2023年53%降至2024年41% [17][20] - 市场呈现三级分化:3-5元带(雀巢主导)持续萎缩 6-8元带(星巴克/Costa)稳步扩张 10-15元带(星巴克/每日咖啡师)被连锁品牌垄断 [24] - 连锁品牌即饮产品逆势增长 星巴克/Costa/Peet's通过门店背书实现差异化 Costa被可口可乐收购后市场份额达10% [18][21][28] 饮料巨头与连锁品牌合作案例 - 百事与星巴克全球合作打造10亿美元级产品线 美国市场份额近60% 中国通过康师傅运营保持10%份额 [35] - 可口可乐收购Costa后快速推出即饮产品 成为集团十亿美金品牌 日本市场通过可口可乐渠道推广成功 [29][35] - 合作模式体现互补优势:饮料巨头提供渠道/生产 连锁品牌提供产品开发/咖啡供应链/消费者认知 [32] 农夫山泉与Manner合作可行性 - Manner现有2200家门店覆盖72城 可提供品牌背书与咖啡豆供应链 农夫山泉拥有全国分销网络与饮料产能 [42][45] - 合作可解决炭仌品牌认知短板 复制星巴克-百事模式 开创本土咖啡合作先例 [39][40] - 对Manner而言 轻资产模式可获取额外收益 扩大品牌影响力 无需自建饮料生产体系 [45]
福建南平做活“一瓶水”文章
消费日报网· 2025-07-24 11:17
行业投资动态 - 福建省南平市集中签约12个水产业项目,涵盖茶饮品、包装饮用水和水科技研发等领域,总金额达13.59亿元 [1] - 南平市政府与中国饮料工业协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将在水产业研究、政策制定、市场拓展等方面深入合作 [1] 资源禀赋优势 - 南平年均水资源总量275.1亿立方米,占福建省23.06%,人均水资源量1.18万立方米,是全国6.1倍 [3] - 南平已建成水库472座,总库容18.1亿立方米,占水资源总量6.58% [3] - 南平水质优异,主要流域断面和饮用水水源地Ⅰ-Ⅱ类水质比例持续保持100%,已探明47处优质矿泉水点,偏硅酸含量普遍高于30mg/L [3] - 南平茶叶面积占福建省五分之一,是红茶、乌龙茶、白茶的重要产地 [3] 产业发展现状 - 南平形成"一区、多点"现代水产业空间布局,武夷新区水产业园占地4600多亩 [4] - 麻阳溪引调水工程每日输送27万吨原水,吸引华润怡宝、农夫山泉等龙头企业入驻 [4] - 产业链延伸至医疗用水、化妆品等领域,温泉康养、功能性饮用水等"水+"产品持续开发 [4] - 2024年1-5月南平市水(酒)产业产值13亿元,规模以上企业28家,产值12.73亿元 [4] 营商环境与政策支持 - 南平建立"链长+链主+专班"工作机制,设立四大惠企平台提供全链条服务 [5] - 出台《南平市支持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等产业扶持政策 [5] - 入选全国首批国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强化生态优势转化 [5] 未来发展方向 - 重点发展天然饮用水、茶饮料、功能饮料等健康饮品制造 [6] - 拓展温泉康养旅游产业,推动"水+"产业向医疗功能水、化妆品延伸 [6] - 通过钓鱼大赛、体育赛事等促进水资源与文旅、康养产业深度融合 [6] - 创新"河湖+"经济模式,推进生态价值转换与区域发展融合 [6]
价格比饮料还贵,冰杯在今年夏天卖爆了
36氪· 2025-07-23 21:15
冰杯市场发展现状 - 2025年冰杯市场热度显著提升,伊利、蒙牛、农夫山泉三大食品饮料巨头相继推出冰杯产品,探索即饮冰品可能性[5][6] - 冰杯品类从纯水冰拓展至风味冰,新增乌龙茶、芭乐、杨梅等新茶饮常用口味,冰块形状也多样化(方冰、圆柱冰、月牙冰等)[9] - 现制茶饮门店将冰杯作为引流卖点,例如上海-86℃ Dirty冰杯咖啡带动门店成为热门榜Top1[10] - 价格呈现两极分化:雪莲冰杯售价约1元/杯,部分高端纯水冰杯零售价超10元[11][12] 产品创新与细分赛道 - 纯水冰杯与风味冰杯形成差异化赛道:农夫山泉、伊利坚持纯水路线,玩果森林等品牌主打果味冰杯(如芭乐柠檬冰杯果浆含量≥20%)[16][17] - 冰力达定位"伟大的配角",专注高端场景化冰杯(如月球冰、大方冰),计划开发情侣双孔冰杯等细分产品[18] - 冰杯带动关联饮品销售增长:2024年6月冰杯外卖量同比增350%,果蔬饮料、啤酒搭配量分别增320%/300%[19] 供应链与竞争格局 - 冰杯生产门槛较低,冰淇淋工厂转型仅需百万级设备投入,吸引大量冰厂快速入局[19] - 行业早期四大冰杯代工厂为晓德、冰力达、调冰趣味、冰极限,其中晓德2002年成立并2012年研发冰杯,冰力达2019年入局[22][23] - 头部品牌入局后行业分化:晓德、调冰趣味转向代工为主,冰力达坚持自有品牌扩张[25][27] - 农夫山泉已建3个冰杯工厂,蒙牛伊利通过现有冰柜渠道推动市场下沉[28][38] 市场潜力与消费趋势 - 日本便利店年消费冰杯25.7亿杯,中国即时零售渠道冰品增速预计达39%(全渠道8%),2026年规模或突破630亿元[34] - 冰杯被定义为"成瘾性"产品,即时零售30分钟配送模式加速渗透,便利店通过冰杯提升客单价[34][30] - 风味冰杯成为新品牌创新方向,如玩果森林开发双色冰球、夹心冰球等差异化产品[39]
「新消费观察」夏日饮品热战升级:新品牌“砸场”,大包装成新宠
华夏时报· 2025-07-23 19:51
饮品市场竞争格局 - 饮品市场竞争激烈 传统品牌如农夫山泉 三得利 娃哈哈 统一与新锐品牌如元气森林 果子熟了及新兴品牌共同角逐市场 新品牌多主打中式养生饮品[1] - 大包装产品逐渐成为货架主角 传统碳酸饮料可口可乐 百事可乐和雪碧长期主导 现农夫山泉东方树叶 元气森林气泡水及冰茶绿茶系列 大窑饮品 果子熟了等均推出大包装产品并陈列于核心展位[1][4] 中式养生水赛道发展 - 中式养生水成为行业新风口 产品包括元气森林好自在红豆薏米水 清爽绿豆水 怡宝菊花茶植物饮料 果子熟了荷叶乌梅饮 承德露露草本枇杷秋梨饮 乐源小吊梨汤等 康师傅 统一等大型企业也已布局该赛道[1] - 市场呈现多元化竞争格局 除传统饮品巨头外 新锐品牌如好旺水薏米水 悦小开红枣黄芪水 碧山村茉莉薏米水 瑞果宜红豆薏米植物饮料 浆人六饮红米茶等占据便利店冰柜显著位置[2] - 2024年养生水行业规模为30亿元 预计2028年有望突破100亿元 元气森林旗下元气自在中式养生水2024年销售预计突破10亿元 市场份额约58.6% 为第一大单品 2025年至今其销量继续保持高速增长[2] - 无糖茶市场中 2025年上半年农夫山泉 果子熟了 统一的销售额同比仍有较为稳定的增长 果子熟了凭借无糖茶热潮成功打开市场[2] - 中式养生水兴起且尚未形成稳定格局 为新锐品牌提供弯道超车机遇[3] 大包装产品策略 - 头部品牌加码大包装产品以差异化策略争夺市场份额 农夫山泉东方树叶有500ml 900ml 1.5L三种规格 元气森林气泡水常规包装480ml 大包装2L 外星人电解质水常规500ml 大包装950ml[4] - 果子熟了无糖茶系列推出970ml 电解质水"活力水平衡"有600ml和910ml两款规格 大窑饮品推出PET 1.3L 2L 2.5L大汽水 1KG窑果乐双柚汁 1L装查元香无糖茶和果茶[5] - 大包装产品性价比更高 例如东方树叶500ml零售价4.8元/瓶 900ml售价6.8元/瓶 1.5L促销价9.9元/瓶 元气森林气泡水480ml售价4.6元 2L售价6.99元/瓶 外星人电解质水500ml售价5.5元 950ml售价7.5元[5] - 大包装产品契合消费者对高质价比期待 适配多人分享场景如聚会 家庭消费 满足情绪价值需求 同时企业角度包装 物流 装卸成本较低 终端陈列更具优势[5][6] 企业战略调整 - 元气森林推出大包装产品基于消费者在聚餐团圆时饮用的需求 以及重度运动爱好者对更大容量的需求[6] - 农夫山泉将继续追求产品研发技术创新 积极探索海外市场发展机会[6] - 果子熟了2024年12月底在湖南投产首个自建工厂 总投资10亿元 设有新品研发生产线 塑造多品类 多维度创新系统能力 通过高频出新满足多元需求[6] - 大窑饮品持续深化"1+2+N"产品战略和品牌年轻化战略 以碳酸饮料为核心 向果汁&植物蛋白领域延伸 通过多元品类布局满足细分需求 线上线下联动触达年轻群体[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