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夫山泉(09633)
搜索文档
「新消费观察」夏日饮品热战升级:新品牌“砸场”,大包装成新宠
华夏时报· 2025-07-23 19:51
饮品市场竞争格局 - 饮品市场竞争激烈 传统品牌如农夫山泉 三得利 娃哈哈 统一与新锐品牌如元气森林 果子熟了及新兴品牌共同角逐市场 新品牌多主打中式养生饮品[1] - 大包装产品逐渐成为货架主角 传统碳酸饮料可口可乐 百事可乐和雪碧长期主导 现农夫山泉东方树叶 元气森林气泡水及冰茶绿茶系列 大窑饮品 果子熟了等均推出大包装产品并陈列于核心展位[1][4] 中式养生水赛道发展 - 中式养生水成为行业新风口 产品包括元气森林好自在红豆薏米水 清爽绿豆水 怡宝菊花茶植物饮料 果子熟了荷叶乌梅饮 承德露露草本枇杷秋梨饮 乐源小吊梨汤等 康师傅 统一等大型企业也已布局该赛道[1] - 市场呈现多元化竞争格局 除传统饮品巨头外 新锐品牌如好旺水薏米水 悦小开红枣黄芪水 碧山村茉莉薏米水 瑞果宜红豆薏米植物饮料 浆人六饮红米茶等占据便利店冰柜显著位置[2] - 2024年养生水行业规模为30亿元 预计2028年有望突破100亿元 元气森林旗下元气自在中式养生水2024年销售预计突破10亿元 市场份额约58.6% 为第一大单品 2025年至今其销量继续保持高速增长[2] - 无糖茶市场中 2025年上半年农夫山泉 果子熟了 统一的销售额同比仍有较为稳定的增长 果子熟了凭借无糖茶热潮成功打开市场[2] - 中式养生水兴起且尚未形成稳定格局 为新锐品牌提供弯道超车机遇[3] 大包装产品策略 - 头部品牌加码大包装产品以差异化策略争夺市场份额 农夫山泉东方树叶有500ml 900ml 1.5L三种规格 元气森林气泡水常规包装480ml 大包装2L 外星人电解质水常规500ml 大包装950ml[4] - 果子熟了无糖茶系列推出970ml 电解质水"活力水平衡"有600ml和910ml两款规格 大窑饮品推出PET 1.3L 2L 2.5L大汽水 1KG窑果乐双柚汁 1L装查元香无糖茶和果茶[5] - 大包装产品性价比更高 例如东方树叶500ml零售价4.8元/瓶 900ml售价6.8元/瓶 1.5L促销价9.9元/瓶 元气森林气泡水480ml售价4.6元 2L售价6.99元/瓶 外星人电解质水500ml售价5.5元 950ml售价7.5元[5] - 大包装产品契合消费者对高质价比期待 适配多人分享场景如聚会 家庭消费 满足情绪价值需求 同时企业角度包装 物流 装卸成本较低 终端陈列更具优势[5][6] 企业战略调整 - 元气森林推出大包装产品基于消费者在聚餐团圆时饮用的需求 以及重度运动爱好者对更大容量的需求[6] - 农夫山泉将继续追求产品研发技术创新 积极探索海外市场发展机会[6] - 果子熟了2024年12月底在湖南投产首个自建工厂 总投资10亿元 设有新品研发生产线 塑造多品类 多维度创新系统能力 通过高频出新满足多元需求[6] - 大窑饮品持续深化"1+2+N"产品战略和品牌年轻化战略 以碳酸饮料为核心 向果汁&植物蛋白领域延伸 通过多元品类布局满足细分需求 线上线下联动触达年轻群体[6]
农夫山泉悄悄回到5000亿
36氪· 2025-07-23 16:07
市值表现 - 公司股价自7月17日起连续4个交易日上涨 市值重回5000亿港元水平[1][2] - 7月22日股价创近一年新高 盘中达45.8港元 收盘市值5089亿港元 次日进一步摸高至46.35港元[2] - 4月8日至7月22日期间股价累计涨幅超42% 市值从3649亿港元增长1440亿港元至5089亿港元[2] - 2024年9月股价曾腰斩至23.04港元 市值最低至2591亿港元 全年股价缩水23.4%[2] 管理层动态 - 实控人钟睒睒持股市值增长约1200亿港元[2] - 钟睒睒改变低调风格 2024年8月/12月及2025年4月三次做客央视《对话》栏目[5] - 2024年11月在江西公开批评直播带货企业家 2025年5月股东大会上抨击互联网平台破坏价格体系[5] - 通过官方账号多次发布文章 包括《我与宗老二三事》及辟谣声明[5] 财务业绩 - 2024年总营收428.96亿元 同比增长0.54% 净利润121.23亿元 微增0.36%[7] - 毛利率下降1.4个百分点至58.8% 主因纯净水促销/饮用水销量下降及果汁原料成本上升[8] - 包装饮用水业务营收159.52亿元 同比减少43.1亿元 降幅达21.3%[12] - 饮用水营收占比从47.5%降至37.2%[13] - 茶饮料营收167.45亿元 同比增长32.3% 占比从29.7%升至39%[16] 产品策略 - 2024年4月推出绿色包装纯净水 终端价降至12瓶8.9元(约0.74元/瓶)[10] - 天然水出厂价0.67元/瓶 终端零售价2元/瓶 纯净水渠道价约0.67元/瓶[11] - 2025年6月推出碳酸茶饮料"冰茶" 电商平台折后价约60元/15瓶[17] - 东方树叶2025年初推出1.5L大包装 零售价10元 并开展开盖有奖营销活动[20] 渠道合作 - 2024年11月东方树叶进入山姆渠道 推出400ml专属包装 24瓶售价57.9元[19] - 2024年12月17.5°鲜榨橙汁进驻山姆 两个月销售额突破8000万元[19] - 2025年6月为山姆生产无标签饮用水 12瓶售价30.8元 同期推出纯透食用冰[17] - 2025年7月与养生堂联合推出白桦树汁 山姆专属售价129.9元/15瓶[19] 市场竞争 - 无糖茶饮市场2025年3月出现负增长 公司份额超70%但增速放缓[20] - 茶饮料营收增速从2021-2023年的48.3%/50.8%/83.3%降至2024年的32.3%[20] - 新式茶饮品牌密集上市 线下门店竞争加剧影响饮料赛道[21] - 中式养生水等新品频出 行业转向控结构提效率阶段[20]
22.8元的农夫山泉冰块,是不是智商税?
36氪· 2025-07-23 15:03
行业概况 - 包装饮用水行业催生两位中国首富 钟睒睒和宗庆后 显示该行业的高利润潜力[1] - 冰杯产品价格是同等重量纯净水的5倍 160g冰杯售价3-5元 大颗冰球单价达6.9元[1] - 日本冰杯年销量达25亿杯 超过瓶装水销量 显示成熟市场的消费规模[10] 市场动态 - 中国冰杯品类销量连续两年保持300%以上增速 一线城市人均年消费48杯[10] - 预计2026年冰品冰饮即时零售规模将突破630亿元 实现四倍增长[10] - 盒马冰杯系列6月同比增长30% 咖啡冰杯同比增幅达60%[22] 技术壁垒 - 工业制冰采用流水缓冻和分层结冰技术 需-8℃至-10℃环境淬炼48-72小时[15] - 冰球制作需特定机器 工序更复杂 成本更高[15] - 水源需经臭氧杀菌和反渗透膜过滤 电导率控制在2μS/cm以下[15] 供应链特点 - 冰杯塑料杯成本占比达50% 需耐受-20℃至80℃温度变化[16][17] - 国内缺乏符合12个月保质期要求的杯材供给 依赖进口PETG材料[17] - 农夫山泉生产1吨标准食用冰需消耗4吨原水 损耗率高达75%[19] 竞争格局 - 行业主要玩家分为三类:传统制冰企业/即时零售平台/跨界饮料品牌[21] - 蜜雪冰城推出1元冰杯 成为新茶饮赛道爆款引流单品[22] - 专业制冰企业做规模 饮料巨头做品牌 渠道商做场景 茶饮店做服务[24] 消费趋势 - 冰杯具有社交货币属性 便利店单店日销50-60杯[9] - 消费者为便捷和情绪付费 3元冰杯包含口味搭配和时髦体验[9] - "冰杯+"饮品组合玩法在社交媒体扩散 形成DIY风潮[4][10]
金十图示:2025年07月23日(周三)全球富豪榜





快讯· 2025-07-23 11:04
全球富豪财富排名及变动情况 - 埃隆·马斯克以4146亿美元身价位列榜首,财富增长20亿美元(增幅0.49%)[2] - 拉里·埃里森(甲骨文)身价2838亿美元排名第二,财富减少57亿美元(降幅1.97%)[2] - 马克·扎克伯格(Meta)身价2432亿美元排名第三,财富减少28亿美元(降幅1.13%)[2] 科技行业富豪财富表现 - 谷歌联合创始人拉里·佩奇身价1575亿美元(增长8.54亿美元/0.55%),谢尔盖·布林身价1503亿美元(增长7.99亿美元/0.53%)[2] - 英伟达黄仁勋身价1454亿美元,减少37亿美元(降幅2.51%)[2] - 微软前CEO史蒂夫·鲍尔默身价1424亿美元,减少11亿美元(降幅0.74%)[2] - 字节跳动张一鸣身价655亿美元保持稳定,腾讯马化腾身价550亿美元增长12亿美元(增幅2.21%)[3] 零售与消费品行业财富分布 - 沃尔玛家族成员财富稳定增长:Rob Walton家族1150亿美元(增1.65亿/0.14%),Jim Walton家族1140亿美元(增1.65亿/0.14%),爱丽丝·沃尔顿1055亿美元(增1.61亿/0.15%)[3] - LVMH贝尔纳·阿尔诺家族身价1441亿美元,减少9.72亿美元(降幅0.67%)[2] - 欧莱雅弗朗索瓦·迈耶家族身价897亿美元,增长11亿美元(增幅1.29%)[3] - 农夫山泉钟睒睒身价659亿美元,增长13亿美元(增幅1.95%)[3] 金融与投资领域财富状况 - 沃伦·巴菲特(伯克希尔哈撒韦)身价1428亿美元,增长7.35亿美元(增幅0.52%)[2] - 黑石集团苏世民身价502亿美元,增长6.36亿美元(增幅1.28%)[3] - 盈透证券托马斯·彼得菲身价728亿美元,增长2.73亿美元(增幅0.38%)[3] - 迈克尔·布隆伯格身价1047亿美元保持稳定,查尔斯·科赫家族675亿美元无变动[3] 新兴市场富豪财富变化 - 印度信实工业穆克什·安巴尼身价1069亿美元,减少12亿美元(降幅1.14%)[3] - 阿达尼集团高塔姆·阿达尼身价669亿美元,减少9.74亿美元(降幅1.44%)[3] - 墨西哥卡尔索集团卡洛斯·赫鲁家族身价939亿美元,减少12亿美元(降幅1.28%)[3]
农夫山泉(9633.HK):包装水份额回补 东方树叶增势延续
格隆汇· 2025-07-23 02:47
行业趋势 - 伴随夏季高温到来 饮料板块进入销售旺季 包装水行业竞争同比缓和 农夫重拾份额 [1] - 25年无糖茶市场竞争仍然激烈 东方树叶通过1元乐享活动实现市场份额高位小幅提升 [1] - 高浓度果汁替代低浓度果汁为大势所趋 NFC果汁成为重点投入方向 已与山姆 胖东来等新兴渠道合作 [1][3] 产品策略 - 包装水业务收缩绿瓶纯净水补贴 加大红瓶天然水投入 市占率较24年低点明显回升 [2] - 无糖茶业务4-9月执行1元乐享活动 贯穿销售旺季 助力下沉市场拓展 预计25年延续增长态势 [2] - 推出冰茶(碳酸茶)新品 主打"真茶真柠檬" 同时布局碳仍咖啡 持续扩充产品矩阵 [1][3] 财务表现 - 25年行业成本红利延续 PET/白砂糖等原材料价格处于低位且下行 对毛利率形成正向贡献 [1][2] - 25年费用率同比收缩 包装水业务因补贴减少 即饮茶业务因活动形式改变(1元乐享取代10元三瓶) [1][2] - 上调25-27年EPS预测至1 29/1 45/1 59元 较前次预测分别提升4%/4%/4% [3] 长期发展 - 包装水业务持续进行天然水消费者教育 通过水源地布局拉开竞争差距 [3] - 无糖茶在下沉市场渗透率仍有提升空间 东方树叶凭借产品力 品牌力保持领先 [3] - 背靠养生堂大健康集团 公司研发实力突出 高度关注养生水赛道 有望保持先发优势 [3] 估值调整 - 参考可比公司25年PE均值23x 给予公司38xPE估值溢价(前次32x) 目标价上调至53 59港币(前次42 50港币) [3]
尖叫品牌回应“红色尖叫”炒到天价:临期饮料不值得砸钱
贝壳财经· 2025-07-22 23:35
产品复刻与市场反应 - 农夫山泉旗下"尖叫"品牌为庆祝20周年限量复刻1万箱红色尖叫(15瓶/箱,总价75元),上线3天售罄后宣布停产 [1] - 复刻版红色尖叫原价5元/瓶,在二手交易平台被炒至50-66元/单瓶,最高标价达8900元/箱(溢价超118倍) [1][2] - 该批次产品生产日期为2024年7月30日,多数线上销售商品距离过期不足10天 [1][2] 产品特性与消费者行为 - 红色尖叫因含人参添加成分具有独特口感,曾被网友列为"五大难喝饮料"之首,常被描述为"腐烂草根味"或"酸烟灰水味" [1] - 二手卖家承认溢价无明确原因,多数属于跟风行为,实际成交稀少 [2] - 社交媒体猎奇心理助推炒作,部分消费者陷入"绝版情怀"陷阱,但临期商品无实际收藏价值 [2] 公司回应与市场策略 - 公司官方明确表示临期饮料不值得高价购买,提醒消费者理性消费 [1][3] - 农夫山泉热线证实红色尖叫已停产,是否复产将根据市场需求决定 [2] - 官方账号暗示未来可能推出新口味,包括"养生配方"或"折耳根味"等猎奇选项 [3] 产品线现状 - 目前天猫旗舰店在售尖叫系列仅剩紫色(黄金桃味)、橙色(柑橘味)、蓝色(西柚味)和绿色(柠檬味)四种常规口味 [1]
「史上最难喝」饮料被炒出天价,全网破防了
36氪· 2025-07-22 21:22
品牌事件 - 农夫山泉红色尖叫因自来水异味传闻被误列受影响企业名单 公司紧急辟谣称余杭无生产基地 [4] - 红色尖叫2004年推出时定位运动饮料 蓝色西柚味和绿色柠檬味占据部分市场 红色款因独特口感被列入"史上最难喝饮料TOP5" [12][15] - 红色尖叫2018年因市场表现不佳逐渐淡出市场 2024年复刻版上线三天售罄并登顶电商平台功能饮料榜首 但公司宣布将永久停产该口味 [17][18] 产品定位 - 红色尖叫2004年研发时主打人参养生概念 目标客群为白领、上班族和脑力工作者 [23] - 产品重启契合当前健康养生消费趋势 中国健康养生市场规模超万亿元 城市居民年均花费超1000元 18-35岁人群占比达83.7% [22] 营销现象 - 红色尖叫在社交平台引发"复古饮料测评"风潮 博主夸张反应视频获百万点赞 形成"红色尖叫挑战"话题 [24][25] - 二手平台出现溢价销售现象 最高达49元/瓶(原价约5元) 临近过期产品反而更受追捧 10天内某卖家售出7瓶 [28][30][32] - 产品稀缺性被刻意营销 商家使用"最后一批"、"绝版"等宣传语 形成"理财产品"效应 [27][28] 消费心理 - 红色尖叫从"难喝"标签转变为社交符号和炫耀资本 成为年轻人展示个性的方式 [35][36] - 产品下架传闻激发收藏需求 从饮料变为"时代纪念品" 有案例显示价格涨幅达60倍 [37][39][40] - 消费行为体现情感经济学 年轻人追求独特体验和情绪价值 而非产品实际功能 [33][45] 行业观察 - 现象反映年轻消费群体偏好变化 "反套路"消费行为兴起 难喝标签反而成为卖点 [42][43] - 短期热度依赖社交平台传播和稀缺性营销 但产品本质问题可能限制长期发展 [48][49] - 案例显示传统快消品可通过创新营销方式重新激活 但需平衡短期话题与长期产品力 [46][47][50]
饮料行业系列(三):包装水2025:龙头势强,份额集中
国盛证券· 2025-07-22 20:5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增持(维持)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包装水行业竞争激烈,行业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龙头企业农夫山泉和华润饮料有望受益 [1] - 重点推荐农夫山泉和华润饮料,建议关注东鹏饮料和统一企业中国 [3] 各公司分析 农夫山泉 - 基本面:包装水业务品牌、渠道、产品力突出,份额有望持续修复;饮料业务全线布局明星大单品,原材料成本下行利润增速可期 [1] - 估值:截至2025年7月21日,PE(TTM)为38.01X,近五年平均值为54.25X,估值有修复空间 [1] 华润饮料 - 基本面:纯净水行业龙头地位稳固,包装水份额有望回升;饮料端打造潜力产品,第二曲线有望高增;净利润率提升路径明确,业绩弹性有望释放 [2] - 估值:截至2025年7月21日,PE(TTM)为17.97X,估值安全边际显著,有望迎来业绩与估值双提升 [2]
太抽象了!因难喝绝版的矿泉水,被炒出天价
创业邦· 2025-07-22 18:38
核心观点 - 农夫山泉旗下曾被市场诟病的"红色尖叫"功能饮料因限量复刻引发二手市场炒作,单价从5元被炒至最高200元,形成"绝版溢价"现象 [5][14][19] - 该产品20年前因口感问题被列为"中国最难喝饮料TOP5",2018年停产后却在2024年品牌20周年时以1万箱限量形式复出并快速售罄 [7][9][14][16] - 二手市场溢价主要受猎奇消费、内容创作需求及情怀收藏驱动,但产品实际已临近保质期 [26][30][31][17] 产品背景 - 红色尖叫定位为含人参成分的功能饮料,目标客群为白领及脑力工作者,但因"风油精兑板蓝根"等负面评价遭遇市场淘汰 [6][7] - 复刻版定价维持原价体系(75元/箱,折合5元/瓶),但电商渠道3日内售罄显示短期市场需求爆发 [14][15][16] 市场反应 - 二手平台出现48-200元/瓶的溢价交易,整箱标价达1000元(溢价333%),卖家以"绝版收藏品"为营销噱头 [19][25] - 公司回应称已停产该产品,对炒作现象将内部核查,未来是否复产取决于市场反馈 [35][36] 消费动因 - 短视频博主购买用于猎奇内容创作,通过体验"全网最难喝饮料"获取流量 [30] - 部分消费者出于童年记忆收藏,形成情感溢价 [31] - 职业二手贩子利用"限量""绝版"标签人为制造稀缺性 [25]
食品饮料行业 2025 年中报前瞻:白酒出清探底,食品亮点频现
华创证券· 2025-07-22 17:2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白酒经历极致压力测试,报表出清筑底,大众品需求偏淡但零食、饮料等景气居前,投资上短期聚焦中报绩优标的,头部白酒等传统消费步入底部吸筹期 [1][5][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白酒板块 - 二季度行业经历极致压力测试,处于深度出清阶段,报表端进入加速出清见底 [5][10] - 高端酒中茅台维持增长,五泸调整纾压;基地型次高端加大费投,出清下滑;扩张型次高端大幅下滑,释放压力 [5] - 各公司具体情况:茅台二季度平稳过渡,预计收入/利润同增7%/8%;五粮液需求阶段性承压,预计Q2收入同增1%,利润持平;泸州老窖Q2梳理市场秩序,预计收入/利润分别下滑8%/10%等 [11][12][13] 大众品 - 整体需求偏淡,零食、饮料等景气居前,主要原料与包材价格同比回落,多数企业原材料成本红利延续 [5][20] - 各细分板块情况:乳业低基数下销售环比改善,盈利能力有望修复;啤酒销量预计同比转正,成本红利持续释放;休闲及功能食饮中软饮料细分景气延续,零食企业间表现分化等 [25][26] - 各公司具体情况:伊利预计25Q2收入/利润分别同比+2%/+40%;蒙牛预计25H1收入/利润分别同比-7%/-24%;青岛啤酒预计Q2收入/利润同增1%/5%等 [27][28][29] 投资建议 - 短期聚焦中报绩优标的,头部白酒等传统消费步入底部吸筹期,新场景和新品类结构性机会频出 [7][47] - 白酒板块建议底部吸筹头部龙头,推荐茅台、古井,中长线布局五粮液、老窖 [7] - 大众品推荐酵母龙头安琪、山姆供应链企业立高,建议打包配置伊利、蒙牛,持续推荐东鹏、农夫等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