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顺丰同城(09699)
icon
搜索文档
即时配送行业迎变局 顺丰同城获市场认可
证券日报网· 2025-05-19 12:13
公司表现 - 顺丰同城股价自5月8日以来累计涨幅超30%,期间最大涨幅超41%,成为即时配送板块领涨标的 [1] - 公司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27%至157亿元,净利润翻倍增长,毛利率提升至6.8%,是行业中唯一连续盈利的企业 [1] 市场机遇 - 外卖补贴大战背后是争夺即时零售万亿市场,为第三方即时配送平台创造机遇 [1] - 公司不依附商流平台,可全生态承接抖音、微信、阿里等平台订单,同时为外卖平台提供"削峰填谷"服务 [1] - 平台流量竞争加剧背景下,中立运力或将持续受益 [1] 客户与业务 - 顺丰同城KA客户市占率稳居行业首位,合作品牌包括麦当劳、肯德基、瑞幸咖啡等头部品牌 [1] - 2024年KA客户新增门店数超7500家,反映商家对独立运力的青睐 [1] - 公司支持商家一键接入全渠道,保障跨平台订单高效履约 [1] 行业趋势 - 本地生活市场流量多极化趋势显著,多场景高履约需求驱动行业发展 [2] - 4月顺丰同城骑手端日均使用次数同比增长40%,显示即时配送行业需求或好于预期 [2] 竞争优势 - 公司依托顺丰品牌力,以第三方定位和即时配领军者地位强化履约能力 [2] - 规模网络效应持续降本,B端KA、下沉市场、多元场景等均有增长潜力 [2]
市场审视即配平台价值 中金重估顺丰同城目标价13.5港元
北京商报· 2025-05-18 10:15
即时配送行业趋势 - 即时配送赛道价格战挤压产业链利润 从业者积极应对 [2] - 流量多极化竞争下 中立运力基础设施成为受益者 [2] - 外卖价格竞争暴露即时零售万亿市场现状 平台自有运力难以满足全品类全时段需求 [2] - KA商家需要全渠道销售 不愿配送运力被单一商流平台捆绑 [2] 顺丰同城市场表现 - 港股顺丰同城(9699 HK)5月8日以来累计涨幅超30% 期间最大涨幅超41% 成为板块领涨标的 [2] - 市场对第三方即时配送平台稀缺价值重新审视 [2] - 国海证券认为公司依托顺丰强品牌力 以第三方定位和即时配领军者地位强履约提份额 [3] - 中金公司指出4月顺丰同城骑手端日均使用次数同比增长40% [3] 顺丰同城业务优势 - 不依附任何商流平台 可全生态承接抖音 微信 阿里等平台订单 [2] - 为外卖平台"削峰填谷" 支持商家一键接入全渠道 [2] - 已与麦当劳 肯德基 必胜客 瑞幸咖啡 霸王茶姬 山姆会员店等头部品牌建立合作 [2] - 2024年KA客户新增门店数超7500家 [2] 机构观点 - 国海证券认为本地生活市场流量多极化趋势显著 多场景高履约诉求驱动公司发展 [3] - 中金公司上调25年 26年收入预测 维持"跑赢行业"评级及13 50港元目标价 较现价存26%上行空间 [3]
深度报告:京东入局开启即时消费市场“三国杀”,看好即时配送第三方龙头顺丰同城
民生证券· 2025-05-18 08:4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3][94][9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顺丰同城作为第三方即配龙头,收入加速增长,盈利拐点已现,业务高增且分业务表现良好,"全场景覆盖 + 智慧物流系统"构筑护城河,京东入局开启"三国杀"为中游即配市场创造发展机遇,看好公司中长期发展 [1][2][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1 第三方即配龙头,聚焦四大主要场景 - 顺丰同城是国内最大第三方即时配送服务平台,覆盖四大场景,截至2024年末有活跃商家65万、活跃消费者2341万,业务覆盖2300多个市县 [1][10] - 公司实控人王卫持有58.5%股权,股权集中稳定,2025年修订激励计划助力发展 [12][14] - 营收快速增长,2024年增速27%,2021 - 2024年CAGR为24%;盈利拐点确立,2024年毛利10.7亿元,归母净利润1.3亿元,同比大增159%;费用率有效管控,现金储备充裕,债务结构健康 [1][16][18] - 同城配送服务是营收支柱,2024年占比58%,收入91.21亿元,同比增长23.5%;最后一公里配送业务是另一大营收来源,2024年占比42%,收入66.25亿元,同比增长32.5% [27][35] 2 "全场景覆盖 + 智慧物流系统"构筑护城河,实现持续领跑行业 - 依托全场景能力优化产品服务,2024年茶饮配送收入同比增长73%,多品类高双位数增长;成为即时配送首选服务商,活跃商家和消费者增多,覆盖市县增加,县域收入提升;拥有弹性骑手运力网络,保障骑手权益,提升人效 [40][43][46] - 与顺丰控股业务协同,打造一体化供应链解决方案,2024年月结客户创造3.67亿元外部增量收入,同比增长45.5%;物流网络完善,时效达成率约95%,协同提升最后一公里配送时效、服务和效益 [48][50][52] - 推出城市物流系统降本增效,推进AI大模型多场景应用;探索"智慧物流 + 无人配送技术"商业化,2024年无人车营运投产,接入DeepSeek大模型 [53][54] 3 市场规模稳步增长,京东入局开启"三国杀",上游即时零售市场竞争加剧 - 政策推动即配行业高质量发展,行业在就业和促消费方面重要性凸显,一系列政策为行业提供保障 [55][56] - 我国即时零售快速发展,2018 - 2026E规模CAGR为42.6%,2030年有望超2万亿元;即时专送预计2028年市场规模超500亿元,2023 - 2028E的CAGR超47.5%;县域即配业务潜力大,规模增长、消费意愿强、消费潜力大 [58][61][64] - 京东入局外卖行业,采取激进竞争策略,与美团、饿了么开启"三国杀";美团闪购、京东到家、顺丰同城各有覆盖优势,顺丰同城为第三方即配服务商,与美团和京东是"竞争 + 合作"关系 [72][83][84] - 即配行业呈现市场规模扩大与需求多元化、技术创新与智能化升级、政策引导与规范化发展趋势 [85][86] 4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 预计2025 - 2027年同城即时配送服务业务增速分别为26%、25%、24%,毛利率分别为7.0%、7.2%、7.3%;同城配送服务预计增速分别为26%、26%、28%;最后一公里配送服务预计增速分别为25%、22%、19%;预计费用率有不同变化趋势 [89][90][92] - 选择中通快递 - W、京东物流、极兔速递 - W为可比公司,2025 - 2027年可比公司平均PE分别为11/8/7倍,公司PE分别为35/22/15倍,公司有第三方即配龙头、成长性更强、业绩弹性更大优势,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93][94][95]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营收197.8/246.6/306.2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6/4.1/5.9亿元,EPS分别为0.28/0.45/0.65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35/22/15倍,看好公司中长期发展 [3][96]
顺丰同城(09699.HK):即时配送需求增长或好于预期 上调收入预测
格隆汇· 2025-05-17 09:54
公司近况 - 顺丰同城"五一期间"全场景业务单量同比+87%,其中商超百货单量同比+177%,饮品单量同比+106%,"最后一公里"配送单量同比+102% [1] - 4月顺丰同城骑手端日均使用次数同比增长40% [1] - 外卖与集团最后一公里配送需求增长催化即时配送行业需求,表现或好于预期 [1] 外卖行业与To B业务 - 4月肯德基/麦当劳日均使用次数同比+31%/30%,外卖行业业务量增长或好于预期,KA商家受益更多 [1] - 公司凭借精细化商圈网络运营和灵活运力网络,有望持续获取KA商家订单增量,预计25年面向商户收入或超24%,KA业务同比增速更高 [1] - To C业务随宏观需求稳健增长,与速运业务持续协同 [1] 最后一公里配送业务 - 3月速运物流业务量同比+25%至12.95亿票,受益于电商退换货需求及国补产品配送,最后一公里业务增长强劲 [2] - 公司运力网络与母公司快递网络逐步融合,渗透率持续提升,协同效应加强,该业务贡献正向利润 [2] - 最后一公里单量有望贡献超预期收入增量 [2] 规模效应与盈利能力 - 订单规模增长及轻资产运营模式推动费用占收比优化,预计2025年净利润率提升0.4ppt至1.2% [2] - 上调25年/26年收入预测4.7%/5.5%至203.43亿元/257.11亿元,维持25年/26年净利润预测于2.50亿元/4.06亿元 [2] - 目标价13.50港币,对应25/26年0.6/0.4倍P/S,较现价存26%上行空间 [2]
外卖大战下顺丰同城迎价值重估,中金目标价13.5港元
中金在线· 2025-05-16 20:03
外卖补贴大战中的即时配送行业 - 市场最初担忧价格战会挤压产业链利润 但顺丰同城逆势走强 自5月8日以来累计涨幅超30% 期间最大涨幅超41% 成为即时配送板块领涨标的 [1] - 流量多极化竞争下 中立的运力基础设施反而成为最大受益者 市场对第三方即时配送平台稀缺价值重新审视 [1] - 外卖大战背后是争夺即时零售万亿市场 平台自有运力难以满足全品类 全时段配送需求 且KA商家不愿配送运力被单一商流平台捆绑 [2] 顺丰同城的竞争优势 - 公司不依附任何商流平台 可全生态承接抖音 微信 阿里等平台订单 同时为外卖平台"削峰填谷" [2] - 支持商家一键接入全渠道 保障商家跨平台订单高效履约 KA客户市占率稳居行业首位 [2] - 2024年KA客户新增门店数超7500家 与麦当劳 肯德基 必胜客 瑞幸咖啡等头部品牌建立合作 [2] - 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27%至157亿元 净利润翻倍增长 毛利率提升至6.8% 是唯一连续盈利的企业 [3] - 推出"独享专送"服务逐步蚕食闪送的C端急送市场份额 [3] 行业格局变化 - 达达集团将被京东私有化 业务重心向京东生态倾斜 丢失第三方属性 [3] - 闪送2024年净亏损1.46亿元 专注的C端急送市场正被顺丰同城蚕食 [3] - 顺丰同城第三方龙头地位愈发巩固且具备稀缺性 资本市场热衷稀缺标的 [3] 机构观点 - 国海证券认为本地生活市场流量多极化趋势显著 公司依托顺丰强品牌力 以第三方定位和即时配领军者地位强履约提份额 [3] - 中金公司指出4月顺丰同城骑手端日均使用次数同比增长40% 上调25年 26年收入预测 维持"跑赢行业"评级及13.50港元目标价 [4]
外卖大战持续利好第三方即配,顺丰同城近期累计涨超33%
市场表现 - 顺丰同城股价自5月9日以来累计上涨超33%,市值升至98亿港元,5月13日单日成交额达3.5亿港元 [1] - 股价表现与"外卖大战"相关,反映出第三方即配平台的基础设施价值 [1] 业务增长 - "五一"期间全场景单量同比增长87%,商超百货单量激增177%,饮品单量增长106%,"最后一公里"配送单量同比增长102% [1] - 美团、阿里、京东等平台竞争加剧,推动第三方即配平台承接单量增长 [1] 行业趋势 - 头部连锁品牌倾向选择独立第三方即配平台,以确保服务稳定性并避免流量平台依赖 [2] - 瑞幸咖啡等品牌通过顺丰同城提供标准化配送服务,流量平台多极化发展强化第三方配送平台的市场价值 [2] - 顺丰同城已与麦当劳、肯德基、瑞幸咖啡、山姆会员店等知名品牌合作 [2] 机构观点 - 中金公司维持顺丰同城"跑赢行业"评级,预计外卖行业业务量增长或好于预期 [2] - 4月肯德基/麦当劳日均使用次数同比分别增长31%/30% [2] - 顺丰同城凭借精细化商圈网络运营和运力灵活性,有望持续获取KA商家订单增量 [2]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157.46亿元,同比增长27.1%,净利润1.32亿元,同比增长161.8% [3] - 行业内唯一收入高增且连续盈利的第三方即配企业 [3] 行业地位 - 达达集团加速私有化退市,顺丰同城成为即时配送领域更重要的指标企业,有望吸引更多资本关注 [3]
中金:维持顺丰同城(09699)“跑赢行业”评级 目标价13.50港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5-15 10:00
公司财务预测调整 - 中金上调顺丰同城2025年/2026年收入预测4.7%/5.5%至203.43亿元/257.11亿元 主要基于订单增长超预期 [1] - 2025年/2026年净利润预测基本维持于2.50亿元/4.06亿元 因外卖行业价格竞争存在不确定性 [1] - 目标价维持13.50港币 对应2025/2026年0.6/0.4倍P/S 较现价有26%上行空间 [1] 业务量增长驱动因素 - 五一期间全场景业务单量同比+87% 其中商超百货+177% 饮品+106% 最后一公里配送+102% [2] - 4月骑手端日均使用次数同比+40% 外卖与集团末端配送需求共同催化行业增长 [2] - 肯德基/麦当劳4月日均使用次数同比+31%/30% KA商家订单增量或持续受益于平台补贴及消费政策 [3] 核心业务竞争力 - 同城To B业务单量或超预期 凭借精细化商圈网络运营及灵活运力网络 预计2025年面向商户收入增长超24% [3] - 最后一公里业务受益于速运物流量同比+25%(达12.95亿票)及电商退换货需求 渗透率提升将持续贡献利润 [4] - To C业务与速运协同效应加强 集团大网融合进一步优化运力效率 [4] 盈利能力改善预期 - 规模效应显现推动2025年净利润率提升0.4个百分点至1.2% 费用占收比有望持续优化 [5] - 轻资产运营模式支撑利润率改善 订单增长为关键驱动因素 [5]
港股物流板块走高,圆通速递国际(06123.HK)开涨8.2%,顺丰同城(09699.HK)涨超3%,中国外运(00598.HK)微涨0.27%。
快讯· 2025-05-15 09:27
港股物流板块表现 - 圆通速递国际开盘上涨8.2% [1] - 顺丰同城涨幅超过3% [1] - 中国外运微涨0.27% [1]
顺丰同城股价大涨,外卖大战的赢家其实是第三方即配
36氪· 2025-05-14 19:39
行业竞争格局 - 京东全面进军外卖市场引发美团和阿里饿了么的快速反应 形成本地生活服务领域的突发战役 [1] - 市场监管总局约谈京东 美团 饿了么等平台企业 旨在引导行业健康有序发展而非阻止竞争 [1] - 外卖大战背后是对即时零售这个万亿级市场的全面争夺 与消费升级和数字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1] 价格战影响 - 京东进军导致价格战反扑 价格成为决定赛道规模上限的关键因素之一 [3] - 补贴投入造成平台资金实打实损失且难以带来外部性利好 美团一度因此大跌 [3] - 市场初期认为竞争会稀释份额并扩大投入 甚至影响配送业务 [5] 顺丰同城竞争优势 - 作为中立第三方配送服务商 在竞争中享受餐饮订单暴增带来的额外运力需求 [5] - 既能分享餐饮配送收益 又能补齐其他品类运力 实现多极化和频率的双重收益 [5] - 配送服务作为独立后端基础设施 可与多个前端平台同时合作 瑞幸等品牌订单均通过其配送 [7] - 活跃商家规模同比大增39%至65万 头部KA客户新增合作门店超7500家 包括肯悦咖啡 阿嬷手作和山姆会员店 [13] - 去年上线"独享专送"服务直击闪送舒适区 而闪送去年亏损1.46亿元且业绩不增反降 [14] 市场资金动向 - 顺丰同城出现底部放量大涨 显示有资金快速做出逻辑判断 认为其在平台竞争中有特殊机会 [8] - 大涨代表重估势力已经进场 市场认识到其中立 均衡和前景巨大的价值 [15] 行业发展趋势 - 即时零售规模足够大且持续增长 配送服务需要成熟体系而非单纯人力投入 [5] - 商家需要更灵活的第三方运力来集中化管理订单和配送 确保稳定履约和服务质量 [11] - 达达即将私有化退市与京东彻底绑定 强化了顺丰同城作为全场景第三方配送的稀缺性定位 [14] - 尽管平台战线支出可能收缩 但消费者对配送又快又好的需求不可逆转 即时零售竞争不会停止 [11]
顺丰同城:技术升级驱动效率升级,强化第三方平台中立性优势-20250509
国元国际· 2025-05-09 20:3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11.5港元,对应2025财年的PS约0.6倍,PE约40倍,预计升幅28.4% [1][7][1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收入增长超预期,盈利能力显著提升,持续探索无人配送技术启动配送业务第二增长引擎,上线“丰配云”即时物流系统实现生态共赢局面,看好公司第三方平台中立性优势 [3][4][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重要数据 - 2025年5月9日收盘价8.91港元,总股本9.17亿股,总市值81.74亿港元,净资产31.97亿港元,总资产50.43亿港元,52周高低为7.54/12.84港元,每股净资产3.74港元 [2] - 主要股东中顺丰集团占比64.54%,淘宝占比5.65%,Boundless Plain占比5.74% [2] 收入增长与盈利情况 - 2024年营业收入157.46亿元,同比增长27.1%,连续七年两位数增长;净利润1.33亿元,同比增长161.8%,净利率从0.4%提升至0.8%,毛利率提升至6.8% [4][10] - 核心增长动能来自KA客户新签订单收入高双位数增长、下沉市场开拓成效显著、非餐场景快速扩容 [10] - 分业务看,同城配送服务收入66.88亿元(+28.1%),非餐场景收入37.0亿元(+26.2%);消费者端C端配送收入24.33亿元(+12.2%);最后一公里配送收入66.25亿元(+32.5%) [10] - 成本方面,通过AI大模型优化算法,履约时效达成率95%,恶劣天气下时效波动仅3%,骑手人效提升,核心骑手成本占收入比重下降 [10] 无人配送技术探索 - 2022年在深圳试点无人机急送服务,2024年多地实现无人车配送营运投产,截至2025年5月在30多个城市投运超百台无人配送车,月均活跃路线达上千条 [4][11] - 2025年计划将无人车月均活跃路线从千条级扩展至“万条级”,采用“首尾两端骑手装卸+中段无人车运输”协同模式,降低人力成本 [11][12] - 未来计划将无人车延伸至半封闭场景,预计2025年即时配送场景中非餐订单占比提升至35%,带动配送业务进入新增长通道 [12] “丰配云”即时物流系统 - 上半年上线“丰配云”系统,通过智能调度、全流程监管、数据赋能三方面赋能,优化自身运营效率,推动协同发展 [13] - 作为独立第三方平台,模块化输出能力,帮助商家及中小物流企业解决传统即配模式痛点,如杭州品诚物流接入后订单处理效率提升30%以上 [13] 财务报表摘要 |项目|2023年|2024年|2025年E|2026年E|2027年E| | ---- | ---- | ---- | ---- | ---- | ---- | |总营收(百万元)|12,387|15,746|19,075|23,220|27,964| |变动|20.7%|27.1%|21.1%|21.7%|20.4%| |净利润(百万元)|50.6|132.5|232.9|402.8|543.4| |变动| - |161.80%|75.85%|72.92%|34.91%| |净利润率|0.41%|0.84%|1.22%|1.73%|1.94%| |每股盈利(元)|0.06|0.14|0.25|0.44|0.59| |市销率(倍)|0.59|0.47|0.39|0.32|0.26| |市盈率(倍)|145.2|55.5|31.5|18.2|13.5|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