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汽车(09868)

搜索文档
小鹏汽车-W(09868):2025年Q2业绩点评:汽车毛利率超预期,环比持续快速减亏
长江证券· 2025-08-21 12:42
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买入"并维持 [7]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Q2收入182.7亿元,同比+125.3%,环比+15.6% [2][4] - 毛利率17.3%,同比+3.3pct,环比+1.8pct [2][4] - 净亏损4.8亿元,同比收窄8.1亿元,Non-GAAP净亏损3.9亿元,同比收窄8.3亿元 [2][4] - 现金储备475.7亿元,环比增长22.9亿元 [7] 业务分析 汽车业务 - 交付量10.3万辆,同比+241.6%,环比+9.8% [7] - 汽车业务收入168.8亿元,同比+147.6%,环比+17.5%,单车收入17.7万元,环比+5.3% [7] - 汽车毛利率14.3%,同比+8.0pct,环比+3.9pct,超预期 [7] - 销量结构优化:MONA M03占比38.0%(环比-12.1pct),G6/G9/X9占比合计提升17.3pct [7] - 出海销量1.1万辆,同比+150.2%,环比+45.6% [7] 服务业务 - 服务收入13.9亿元,同比+7.6%,环比-3.5% [7] - 服务毛利率53.6%,同比-0.7pct,环比-12.8pct(主因技术研发服务波动) [7] 费用与研发 - 研发开支22.1亿元,同比+50.4%,研发费用率12.1%(同比-6.0pct) [7] - S&G费用21.7亿元,同比+37.7%,费用率11.9%(同比-7.5pct) [7] 未来展望 - 2025Q3交付量指引11.3-11.8万辆(同比+142.8-153.6%),收入指引196-210亿元(同比+94.0-107.9%) [7] - 新车周期强势:G7上市9分钟大定破1万台,全新P7亮相,Q3两款重磅车型交付,Q4鲲鹏车型量产 [7] - 智能驾驶领先优势持续,渠道变革与营销体系强化驱动销量增长 [2][7] - 预计2025年收入928亿元(PS 1.4X),大众软件合作将增厚服务收入 [7]
中金:维持小鹏汽车-W跑赢行业评级 目标价108港元
智通财经· 2025-08-21 12:17
核心观点 - 中金维持小鹏汽车跑赢行业评级 目标价对应港股108港币和美股28美元 较当前股价存在35%-40%上行空间 [1] - 公司2Q25业绩超预期 毛利率大幅改善 亏损持续收窄 [1][2] - 公司进入超级电动产品周期 3Q交付指引强劲 9月起月销将突破4万辆 [3] - 公司积极布局AI生态和海外市场 L4车型和人形机器人计划2026年量产 [4] 财务表现 - 2Q25营收182.74亿元 交付103,181辆创季度新高 [2] - 2Q25综合毛利率17.3% 同比提升3.3个百分点 环比提升1.8个百分点 [2] - 汽车业务毛利率14.3% 主要因零件通用率、交付量及高毛利车型占比提升 [2] - 2Q25 Non-GAAP净亏损3.85亿元 较2Q24的12.2亿元亏损大幅收窄 [2] - 研发费用22.1亿元 销管费用21.7亿元 费用控制良好 [2] 产品与交付 - 全新车型P7 Next预售 搭载3颗自研图灵AI芯片和全域800V平台+5C超充电池 [3] - 3Q25交付指引113,000-118,000辆 同比增长142.8%-153.6% [3] - 9月起月销将持续突破4万辆 [3] - 4Q25计划量产鲲鹏超级增程电动系列首款车型 完成现有车型一车双能版本切换 [3] - 下半年推出车型定价均在20万元以上 有望带动盈利能力持续改善 [3] 技术布局 - 支持L4的车型规划2026年量产 计划在部分区域试点Robotaxi运营和服务 [4] - 有望成为国内首家具备前装量产L4算力、软件、硬件及云端能力的车企 [4] - 新一代人形机器人基于图灵芯片、VLA和VLM向初阶L4能力推进 计划2026年下半年量产 [4] 海外拓展 - 上半年海外交付量超1.8万辆 同比增长超过200% [4] - 7月印尼本地生产的小鹏X9正式交付 开启全球本地化生产战略 [4] - 计划2H26完成鲲鹏超级电动及欧洲版本在全球海外市场上市 [4]
小鹏汽车-W(09868):二季度汽车毛利率改善,后续新车周期依旧较强
平安证券· 2025-08-21 12:04
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预计6个月内股价表现强于市场表现10%至20%之间 [1][13] 核心财务数据 - 2025年二季度营业收入182.7亿元,同比+125.3%/环比+15.6%,归母净利润-4.8亿元,同比收窄62.8%/环比收窄28.1% [3] - 2025E/2026E/2027E营收预测分别为819.72亿/1308.76亿/1590.46亿元,对应同比增速100.6%/59.7%/21.5% [5] - 2025E汽车业务毛利率17.6%,预计2027年提升至18.9%,净利率由2025E的-1.5%转正至2027E的2.9% [5][11] 业务表现分析 - 二季度交付量103181台,同比+241.6%/环比+9.8%,单车ASP达16.4万元(环比+1.1万元) [6] - 汽车业务营收168.8亿元,同比+147.6%/环比+17.5%,毛利率14.3%(环比+4pct) [6] - 服务及其他收入13.9亿元(环比-3.5%),毛利率53.6%,与大众汽车的技术合作范围扩大至燃油车/插混车型平台 [6] 新车周期与战略 - 新一代P7预售订单创历史纪录,公司明确将外观设计与技术研发置于同等战略地位 [7] - 四季度将推出首款鲲鹏超级电动车型X9,开启"一车双能"产品周期 [7] - 三季度交付指引11.3-11.8万台,对应营收指引196-210亿元,7月已交付3.7万台 [6] 盈利预测调整 - 上调2026年净利润预测至23亿元(原21亿元),新增2027年净利润预测47亿元 [7] - 2025-2027年EPS预测分别为-0.63/1.20/2.46元,对应P/E倍数-116.2x/61.5x/30.0x [5][11] 资产负债表亮点 - 2025E经营性现金净流出118.49亿元,但2026E起转正;2027E货币资金预计达159.05亿元 [10] - 2027E总资产规模1838.85亿元,负债率降至79.8%(2025E为73.2%) [9]
中金:维持小鹏汽车-W(09868)跑赢行业评级 目标价108港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8-21 11:52
核心观点 - 中金维持小鹏汽车跑赢行业评级及盈利预测 港股目标价108港元 美股目标价28美元 较当前股价存在40%和35%上行空间 对应2025年2.2倍市销率[1] - 公司第二季度业绩超市场预期 毛利率同环比大幅改善 规模效应带动盈利表现优于预期[1][2] - 公司指引第三季度交付量同比大幅增长142.8%至153.6% 并计划自9月起实现月销持续突破4万辆 即将进入超级电动产品周期[3] - 公司积极打造全面AI生态 计划2026年量产支持L4的车型并试点Robotaxi服务 同时海外市场扩张迅速 上半年交付量同比增长超200%[4] 财务表现 - 第二季度营收达182.74亿元人民币 汽车交付量103,181辆创季度新高[2] - 第二季度综合毛利率为17.3% 同比提升3.3个百分点 环比提升1.8个百分点 其中汽车业务毛利率为14.3%[2] - 第二季度Non-GAAP净亏损收窄至3.85亿元人民币 去年同期为亏损12.2亿元人民币[2] - 研发费用为22.1亿元人民币 销管费用为21.7亿元人民币 费用控制良好[2] 产品与业务进展 - 全新车型P7 Next开启预售 全系搭载3颗自研图灵AI芯片及全域800V平台+5C超充电池[3] - 公司计划第四季度正式量产鲲鹏超级增程电动系列首款车型 并逐步完成现有车型的一车双能版本切换[3] - 下半年推出的新车型如P7 Next定价均在20万元以上 有望带动盈利能力持续环比改善[3] - 支持L4的车型规划于2026年量产 并计划在部分区域试点Robotaxi运营和服务[4] - 新一代人形机器人基于图灵芯片、VLA和VLM技术向可量产版本推进 计划2026年下半年实现量产[4] 市场与战略布局 - 第三季度交付指引为113,000至118,000辆 同比大幅增长142.8%至153.6%[3] - 上半年海外交付量超1.8万辆 同比增长超过200%[4] - 7月首台印尼本地生产的小鹏X9车型正式交付 开启全球本地化生产战略[4] - 计划2026年下半年全面完成鲲鹏超级电动及欧洲版本在全球海外市场的上市 扩展全球可达市场规模[4]
中国汽车全球化系列报告(6):汽车出海:量化测算工程师红利对企业盈利的贡献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8-21 11:39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看好具备全球化能力的车企,包括比亚迪、吉利、长城、上汽、长安等企业 [4] - 同时看好在智能电动车上具备更强产品定义能力的理想、小鹏、蔚来等企业 [4] 核心观点 - 2020年后中国汽车出口量快速增长,2024年达641万辆,成为全球第一,同比+22.7% [1] - 2025H1出口308万辆,同比增10.4% [1] - 俄罗斯(115.8万辆)、墨西哥(44.5万辆)是主要市场,阿联酋(+106.6%)、巴西(+106.1%)等新兴市场增速显著 [1] - 比亚迪(47.2万辆,+128%)、上汽(43.8万辆)居2025年上半年出口前三 [1] - 中国车企加速海外本地化生产,通过海外建厂、本土化运营等策略加速全球化布局 [1] 行业现状 - 2020年初汽车月度出口量仅7万台,至2025年5月增长至55万台/月,增幅近7倍 [10] - 2024年出口量超越日本跃居全球第一,较2023年净增约150万辆 [10] - 出口增速大幅超越内销市场约1.6%的同比增幅 [10] - 2025H1汽车出口量延续高增10.4%达到308万辆 [10] - 俄罗斯以115.8万辆蝉联出口第一,同比增长27.4% [13] - 墨西哥(44.5万辆,+7.2%)保持第二大市场地位 [13] - 阿联酋(33.1万辆,+106.6%)与巴西(23.7万辆,+106.1%)增幅均超100% [13] 车企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比亚迪出口47.2万辆,同比增长128% [13] - 上汽出口43.8万辆,同比下降0.2% [13] - 长安出口29.9万辆,同比增长4.9% [13] - 北汽在基数扩大下仍能延续两位数高增长 [13] 研发效率优势 - 2024年中国车企单车研发摊销均值7660元,显著低于外资车企的12634元 [3] - 中国车企全新车型研发周期约18个月,仅为外资的一半 [3] - 长城、吉利、长安、比亚迪的单车研发摊销额分别为7528元、4787元、2424元、12452元 [35] - 显著低于外资车企如大众(15121元)、特斯拉(16495元)、宝马(23766元)、奔驰(27752元) [35] - 中国自主品牌车型研发周期显著低于外资品牌 [44] 投资效率优势 - 2024年中国车企单车折旧摊销均值8901元,仅为外资的73% [3] - 中国车企每十万台产能投资额约3-6.7亿美元,仅为外资的50%左右 [3] - 长城、吉利与长安单车折旧摊销始终低于9000元(2024年分别为8232元、4316元和2166元) [47] - 同期大众、宝马、特斯拉等国际品牌普遍超过14000元(2024年大众14319元、宝马21697元、特斯拉19504元) [47] 超额收益分析 - 以18万元均价车型为例,中国车企单车净利11217元,外资车企4349元,单车超额净利近7000元 [3] - 剔除比亚迪重资产样本后,中国车企单车超额净利超15000元 [3] - 若海外复制国内管理模式,人工及销售管理费用可降25%,乐观假设下单车超额收益可达2.6万元 [3] - 中国车企每万台销量对应的员工数仅为外资车企约80% [64] 市场趋势 - 2021-2030年出口分三阶段:快速增长期(2021-2024)、贸易壁垒期(2025-2027)、产能释放期(2028-2030) [68] - 南方市场(中东、东盟等)成核心增量,2027年占比预计达65.7% [3] - 海外产能2025年达70万辆,2027年184万辆,2030年368万辆 [3] - "本地化生产替代出口"成主流,2030年中国汽车海外销量有望破千万辆 [3]
小鹏汽车发布2025年二季度财报:营收、交付量、毛利率增长,四季度目标实现单季盈利
环球网资讯· 2025-08-21 10:33
财务表现 - 二季度总营收达182.7亿元 同比增长125.3% 上半年累计总收入340.9亿元 同比增长132.5% [1] - 二季度汽车销售收入168.8亿元 同比上升147.6% [1] - 二季度整体毛利率增长至17.3% 同比提升3.3个百分点 汽车毛利率达14.3% 同比增长7.9个百分点 [1] - 二季度净亏损收窄至4.8亿元 公司目标在第四季度实现单季盈利 [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现金及等价物和短期投资储备升至475.7亿元 较一季度净增22.9亿元 [2] 运营数据 - 二季度交付新车103,181辆 同比增长241.6% 上半年总交付量达19.7万辆 同比增长279% [1] - MONA M03已连续11个月交付破万辆 其Max版本在全系订单中占比超80% [1] - 三季度交付量指引为113,000-118,000辆 同比增长142.8%-153.6% [2] 产品与技术 - 2025款小鹏X9 全新MONA M03 Max及P7+超长续航Max版本陆续上市 [1] - 全新小鹏P7于8月开启预售 小订数据打破公司历史纪录 [1] - 下半年重点发力纯电及超级增程双技术路线 四季度计划推出首款"鲲鹏超电"车型小鹏X9 [2] - 自研图灵AI芯片算力达2250 TOPS 端侧多模态大模型将陆续部署于G7 P7等车型Ultra版本 [2] 成本与投入 - 二季度研发支出22.1亿元 同比增长50.4% 销售与管理费用同步增加 [2] - 现金流为研发 渠道扩展与市场竞争提供资金支持 [2] 业绩展望 - 三季度总收入预期196-210亿元 [2] - 公司能否平衡规模增长与盈利 在技术竞争中取得优势 并在四季度实现盈利成为完成增长目标的关键 [2]
小鹏汽车半年收入增132.5%大幅减亏 预计三季度交付11.3万辆四季度盈利
长江商报· 2025-08-21 07:47
财务业绩 - 第二季度总收入达182.7亿元,同比增长125.3% [2][5][7] - 上半年总收入340.9亿元,同比增长132.5% [2][7] - 第二季度净亏损收窄至4.8亿元,上半年净亏损11.4亿元,同比大幅收窄(上年同期26.5亿元) [2][5][7] - 第二季度汽车销售收入168.8亿元(约23.6亿美元),同比增147.6%,环比增17.5% [5] - 第二季度服务及其他收入13.9亿元(约1.9亿美元),同比增7.6%,环比降3.5% [5] 交付量表现 - 第二季度汽车交付量10.32万辆,同比增长241.6% [9] - 上半年累计交付19.72万辆,同比增279% [3][9][10] - 7月交付3.67万辆,同比增229%,连续九个月超3万辆 [10] - 海外上半年交付1.87万辆,同比增217% [12] 盈利能力与成本控制 - 第二季度毛利率17.3%,同比提升3.3个百分点 [6] - 汽车毛利率14.3%,同比上升7.9个百分点 [6] - 规模效应与平台通用化降本推动毛利率改善 [10] - 产品结构优化(新款G6/G9占比提升)贡献毛利率增长 [10] 未来展望 - 预计第三季度交付11.30万—11.80万辆,同比增142.8%—153.6% [3][9][12] - 预计第三季度总收入196亿—210亿元,同比增94.0%—107.9% [3][12] - 公司承诺2025年第四季度实现盈利 [4][9] - 计划通过"一车双能"产品周期与AI智驾技术拉开竞争代差 [9] 技术合作与全球化 - 与大众集团扩大电子电气架构合作,覆盖燃油及混动车型平台 [14] - 联合开发架构将应用于大众在华纯电/燃油/混动车型,2027年起实施 [14] - 业务覆盖全球超46个国家地区,上半年新增欧洲多国市场 [11] - 大众计划2027年在华推30款电动化车型,2030年推30款纯电车型 [15] 运营资源 - 截至6月末现金及等价物、短期投资等合计475.7亿元 [7] - 实体销售网络共677间门店,覆盖224个城市 [12] - 自营充电站达2348座,含1304座超快充站 [12] 行业竞争 - 新势力车企中仅零跑汽车与理想汽车实现半年度盈利 [8] - 零跑汽车上半年净利润0.3亿元,成第二家半年度盈利新势力企业 [8]
XPeng Q2: A Cautious Buy In A Brutal Chinese EV Market
Seeking Alpha· 2025-08-20 22:16
公司业绩表现 - 3月交付量同比增长268% [1] - 利润率持续改善 [1] - 公司现金流充足 [1] 分析师背景 - 专注于金融与投资领域 擅长商业分析 基本面分析和估值研究 [1] - 研究重点覆盖人工智能 金融科技和科技行业 [1] - 拥有股票研究 财务建模和投资内容创作实践经验 [1] - 通过YouTube频道"市场猴子"分享投资策略和财报观点 [1]
港股通(深)净卖出70.95亿港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8-20 22:14
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8月20日上涨0.17%至25165.94点 [1] - 南向资金通过港股通净卖出146.82亿港元 [1] - 港股通全天成交总额达1681.01亿港元 [1] 交易结构 - 沪市港股通成交1037.07亿港元 净卖出75.87亿港元 [1] - 深市港股通成交643.94亿港元 净卖出70.95亿港元 [1] - 盈富基金在沪市和深市港股通均位列成交额首位 合计成交105.42亿港元 [1][2] 个股资金流向 - 腾讯控股获沪市港股通最大净买入11.88亿港元 股价下跌0.34% [1] - 中芯国际获深市港股通唯一净买入0.57亿港元 股价上涨3.40% [2] - 盈富基金遭遇最大规模净卖出 沪市净卖出66.81亿港元 深市净卖出36.41亿港元 [1][2] 活跃股表现 - 东方甄选成交48.96亿港元 股价大涨8.22% [1][2] - 泡泡玛特成交43.35亿港元 股价飙升12.54% [1][2] - 小米集团-W在沪市获净买入6.51亿港元 深市净卖出4.65亿港元 [2]


港股通8月20日成交活跃股名单
证券时报网· 2025-08-20 22:01
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8月20日上涨0.17% [1] - 南向资金全天成交总额1681.01亿港元 其中买入767.10亿港元 卖出913.91亿港元 净卖出146.82亿港元 [1] - 港股通(深)成交643.94亿港元 净卖出70.95亿港元 港股通(沪)成交1037.07亿港元 净卖出75.87亿港元 [1] 个股成交活跃度 - 盈富基金成交额达105.62亿港元居首 东方甄选成交67.64亿港元 泡泡玛特成交66.75亿港元 [1] - 腾讯控股成交49.39亿港元 泡泡玛特成交66.75亿港元 [2] - 恒生中国企业成交58.37亿港元 南方恒生科技成交42.40亿港元 [2] 资金流向 - 净买入个股共4只 腾讯控股获净买入9.69亿港元 泡泡玛特获净买入3.44亿港元 东方甄选获净买入3.03亿港元 [1] - 盈富基金遭净卖出103.22亿港元 恒生中国企业遭净卖出57.27亿港元 南方恒生科技遭净卖出27.12亿港元 [1] - 腾讯控股连续4日获净买入 累计净买入金额达37.01亿港元 [2] 股价表现 - 腾讯控股股价下跌0.34% 泡泡玛特股价大涨12.54% 东方甄选股价上涨8.22% [1][3] - 盈富基金股价上涨0.16% 恒生中国企业股价微涨0.02% 南方恒生科技股价下跌0.09% [1][3] - 华虹半导体股价上涨2.02% 中芯国际股价上涨3.40% 小鹏汽车股价上涨4.4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