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贵州茅台(600519)
icon
搜索文档
2025贵州省上市公司发展报告
搜狐财经· 2025-10-06 14:15
文章核心观点 - 报告基于"HJ-18"分析框架,全面评估贵州省38家上市公司发展现状,指出其结构优化与产业升级是未来发展的关键 [1][5] - 贵州省上市公司呈现“一超多弱”格局,对贵州茅台依赖度高,整体规模在全国及周边省份中相对落后,资本运作活跃度不足 [1][2][4] - 未来发展需挖掘县域潜力、培育旅游等优势产业龙头,并借助资本市场实现从“单极支撑”向“多元协同”转变 [5] 上市公司数量与规模 - 截至2025年4月30日,贵州省共有38家上市公司,其中A股35家(上交所18家、深交所16家、北交所1家),境外3家 [1][18] - 贵州省A股公司数量占全国总量的0.65%,排名第25位,低于其GDP全国排名(第22位) [1][23] - 与周边“1+5”省市相比,贵州省上市公司数量(35家)位列末尾,仅为四川省(178家)的20% [1][25] 区域分布特征 - 区域分布高度集中,贵阳市拥有23家A股公司,占比65.71%;毕节市、黔西南州、黔东南州尚无上市公司 [2] - 全省88个区县中,70个区县尚未实现上市公司“破零”,仅20.45%的区县拥有上市企业 [2] 市值与产业结构 - 市值呈现“茅台现象”,贵州茅台市值19433.38亿元,占全省A股总市值(22360.69亿元)的87.78%,为第二名中伟股份(295.75亿元)的65倍以上 [2] - 剔除茅台后,其余34家公司平均市值仅86.09亿元,中小市值企业(50亿元以下)占比45.71% [2] - 产业覆盖10个行业,数量前四为工业(9家)、原材料(7家)、信息技术(6家)、医疗保健(5家) [3] - 优势资源与产业转化存在脱节,旅游收入达1.46万亿元(2024年同比增13.3%),但缺乏全国影响力的旅游类上市公司 [3] 经营与研发能力 - 2024年全省A股公司营业收入合计3351.97亿元,净利润969.15亿元,贵州茅台贡献50.98%的营收和92.17%的净利润 [4] - 全省上市公司研发费用合计63.88亿元,平均1.94亿元,研发营收比为1.91%,低于全国A股平均水平(2.57%) [4] 资本运作情况 - 2024年贵州省无新增IPO企业,仅2家公司通过再融资募集17.53亿元;债券融资合计948.37亿元,占全国应付债券总额的0.33% [4] - 企业在并购重组、分拆上市等资本运作维度参与度较低,风格偏稳健保守 [4] 发展机遇与方向 - 旅游产业爆发式增长、“四化”战略及茅台平台资源整合为培育新上市主体提供机遇 [5] - 未来需聚焦县域潜力挖掘、细分行业龙头培育及资本运作能力提升,构建“多强并立”的上市公司体系 [5]
烟酒店一天没几个顾客,为啥还不倒闭?
搜狐财经· 2025-10-06 10:55
业务模式与收入来源 - 行业收入主要依赖资源和人脉支撑的大额订单,例如节假日企业客户一次性采购二十箱茅台用于送礼 [1] - 固定的大宗采购客户是稳定收入基础,如周边餐厅老板每周定期采购十几箱啤酒 [1] - 品牌方支付占位费以获得店内广告位,如茅台、五粮液等名酒摆放位置需付费 [3] - 烟草证具有极高价值,转让时单证作价可达数十万元,构成重要无形资产 [3] - 通过囤积硬通货实现资产增值,例如2018年茅台单瓶收购价1800元,现价已超过3000元,涨幅超66% [3] - 投资收藏茶叶可获得高回报,如2015年古树普洱收购价3000多元,现市场价近10000元,价格翻倍增长 [3] 渠道与运营策略 - 传统门店结合团购及线上私域平台等新渠道拓展业务,提供快速配送服务 [1] - 30多平方米的小型门店可通过多元化经营维持生计,日常销售饮料、调味副食等商品 [1][5] - 行业依赖长期建立的客户关系,老交情是维持大额稳定订单的关键因素 [1]
销量显著承压,消费理性重塑格局|双节调研·河南
搜狐财经· 2025-10-05 14:55
行业整体态势 - 白酒行业处于政策调整、消费结构转型分化及存量竞争加剧的深度调整期 [3] - 消费动能不足、消费场景弱化导致双节期间未出现明显的旺季热销,呈现“旺季不旺”的特征 [3][5] - 行业整体销量预计小幅下滑,产品价格波动较大,整体倒挂情况依旧存在 [8] 销量与动销表现 - 调研显示多数酒商双节期间白酒出货量出现约20%-30%的下滑 [4] - 大部分经销商销售规模维持在往年同期的约80%,部分甚至滑落至70% [5] - 高端礼赠需求下降约20%,商务宴请需求下滑更为明显 [6] - 8月底以来河南市场动销恢复明显,双节期间出现环比增长,呈现结构性分化 [4] - 大众酒、高性价比产品、名酒与老酒实现稳健增长,飞天茅台需求回升 [4][7] 价格与利润趋势 - 节日期间市场采购价位普遍下移,消费者更加注重性价比 [3][9] - 河南市场高端及次高端名酒价格同比下滑,但较7-8月跌幅已明显收窄 [9] - 经销商之间竞争激烈,为快速回款不惜低价出货,“以价换量”情况频现,利润空间被压缩 [3][9] - 有经销商表示销量与往年差距不大,但利润明显下滑 [9] - 每件600元至1000元(即百元价格带)的产品成为动销主力 [10] 渠道与经销商行为 - 渠道库存高企,终端进货极为谨慎,观望情绪浓厚 [6] - 部分经销商因预判动销不佳,采取保守、谨慎的备货态度 [6] - 通过创新方式链接客户与消费者成为关键,例如举办音乐节活动以提振消费场景取得效果 [6][10] - 名酒品牌优势、深耕地产酒的区域消费支撑以及新品类补位是维持销售的主要因素 [5] 区域市场特点 - 河南市场是白酒行业战略高地,年消费规模超过600亿元,品类兼容多元,流通体系活跃 [10] - 市场的规模与包容性保持了整体向上的生命力 [10]
累计金额超1090亿,逾1340家A股上市公司今年以来实施回购
凤凰网· 2025-10-05 13:21
A股上市公司回购概况 - 2025年以来已有1346家A股上市公司实施回购,累计回购金额达1094.17亿元 [1] - 有13家公司回购金额超过10亿元,美的集团以67.69亿元的回购额位居榜首 [1] 重点公司回购详情 - 美的集团期间回购数量9373.66万股,期间回购金额67.69亿元,属于家用电器行业 [2] - 贵州茅台期间回购数量392.76万股,期间回购金额59.99亿元,属于食品饮料行业 [2] - 徐工机械期间回购数量35600.96万股,期间回购金额30.33亿元,属于机械设备行业 [2] - 牧原股份期间回购金额25.01亿元,宁德时代期间回购金额21.32亿元,药明康德期间回购金额20.00亿元 [2] 美的集团具体回购信息与业务分析 - 截至2025年9月25日,美的集团累计回购A股股份7167.84万股,占公司A股股本的1.0193%,支付总金额52.24亿元 [2] - 公司是全球领先的科技集团,ToC业务经营稳健并积极推进DTC变革,ToB业务布局高潜力赛道,海内外市场双轮驱动 [2] 贵州茅台具体回购信息与业务发展 - 贵州茅台已完成回购方案,实际回购股数392.76万股,占总股本的0.3127%,实际回购金额60亿元 [3] - 公司围绕年轻化通过组织改革和产品创新保持活力,国际化方面上半年海外收入同比增长31.3% [3] 徐工机械具体回购信息与业务进展 - 截至2025年8月31日,徐工机械累计回购3.14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6735%,累计回购金额27.46亿元 [4] - 公司与澳大利亚福德士河集团签署绿色采矿设备战略协议,将提供150-200台240吨纯电动矿卡,矿机版图日益完备 [4]
茅台跌破1800元!金融属性降温价值逐步回归,白酒是用来喝的不是用来炒的
搜狐财经· 2025-10-05 11:45
价格表现与市场反差 - 中秋国庆双节白酒销售黄金期,飞天茅台批发价意外跌破1800元大关 [1] - 茅台价格体系呈现金字塔结构:底层出厂价969元,中间建议零售价1499元,塔尖为自由浮动市场价 [1] - 茅台批发价下跌与A股大盘近20%的涨幅形成鲜明对比 [1] 价格下跌的影响与渠道变革 - 价格下跌压力主要由中间环节经销商和零售商承受,茅台公司出厂价保持稳定 [3] - 茅台销售渠道发生结构性转变:2016年94%销量通过经销商完成,2025年半年报显示直销收入占比已跃升至41% [3] - 购买渠道多元化瓦解经销商定价权,消费者可通过线上平台甚至车企等新渠道购买 [3] 行业背景与公司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规上白酒企业产量同比下降5.8%,行业整体消费下滑 [3] - 2025年上半年白酒行业规上企业利润同比下降10.93%,23家上市酒企中仅6家实现利润增长 [5] - 茅台产量逆势增长,从2016年3.93万吨增至2024年5.63万吨,销量几乎翻倍 [3] 供给端库存压力 - 瑞银报告估算茅台社会库存(被投资者囤积的酒)高达1.3亿瓶,相当于14到15个月的销量 [5] - 大量库存形成于2016至2021年价格上行期,当时“买涨不买跌”心态使茅台成为投资品 [5] - 价格回落导致库存涌向市场,形成“越跌越抛、越抛越跌”的恶性循环 [5] 消费属性与市场挑战 - 茅台90%消费场景集中于商务接待和礼品往来 [7] - 茅台“面子消费”属性正遭遇挑战 [7] - 资本市场用脚投票,持有茅台基金的数量长期呈下降趋势 [5] 长期价值回归 - 茅台面临根本问题:它究竟是值得品味的美酒还是金融投机工具 [7] - 公司正经历去泡沫化过程,需消化巨额库存并应对直销渠道分流客源的影响 [7] - 市场调整可能使产品回归本质,从仓库积压转向实际消费场景 [7]
今日25年飞天茅台原箱批发参考价报1780元/瓶,较前一日下跌10元
第一财经· 2025-10-05 10:00
茅台酒价动态 - 25年飞天茅台原箱10月5日批发参考价为1780元/瓶,较前一日下跌10元 [1] - 25年飞天茅台散瓶10月5日批发参考价为1760元/瓶,价格较前一日持平 [1]
从贵州茅台到宁德时代,一文速览A股“含科量”五年巨变
中国证券报· 2025-10-04 17:20
资本市场风格切换 - 宁德时代总市值超过贵州茅台,标志着中国经济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1] A股市场整体规模变化 - 截至“十四五”期末(9月30日),A股上市公司数量达5436家,总市值达105.85万亿元 [1] - 相比“十三五”末,上市公司数量增长1443家,总市值增长27.26万亿元 [1] 科技板块与传统板块市值对比 - “十四五”期末,科技板块(电子、计算机、通信、电力设备)总市值为30.27万亿元,在A股市值占比达28.60% [2] - 同期,传统板块(银行、非银金融、房地产)总市值为18.06万亿元,在A股市值占比为17.06% [2] - 科技板块市值占比(28.60%)显著超过传统板块(17.06%) [2] - “十三五”末,科技板块总市值为15.60万亿元,占比19.86%,传统板块总市值为15.32万亿元,占比19.49% [4] - “十四五”期间科技板块市值增长幅度明显强于传统板块 [6] 科技板块内部行业市值分布 - 电子行业总市值13.47万亿元,位居申万一级行业第一 [2] - 计算机行业总市值5.10万亿元 [2] - 通信行业总市值3.47万亿元 [2] - 电力设备行业总市值8.23万亿元 [2] 科技巨头数量与规模增长 - “十四五”期末科技板块千亿市值上市公司增至44家,占A股千亿市值公司的27.50% [7] - “十三五”末科技板块千亿市值上市公司为28家,占A股千亿市值公司的22.58% [7] - 市值前50的上市公司中,科技企业数量从“十三五”末的5家增至“十四五”期末的13家 [8] - 电子板块千亿市值公司从13家增至24家,代表公司包括工业富联(市值1.31万亿元)、海光信息(市值5871亿元)、寒武纪-U(市值5543亿元) [7] - 计算机板块千亿市值公司有7家,包括海康威视、同花顺、中科曙光等 [7] - 通信板块千亿市值公司有6家,包括中国电信、中际旭创、新易盛等 [7] - 电力设备板块千亿市值公司有7家,包括宁德时代、阳光电源、亿纬锂能等 [7] 代表性科技公司业绩表现 - 宁德时代2025年上半年实现总营收1789亿元,同比增长7.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05亿元,同比增长33.3% [9] - 对比2020年上半年,宁德时代营业收入为188.29亿元,净利润为19.37亿元 [9] 政策与市场环境 - 证监会主席吴清表示,近年来新上市的企业有九成以上是科技企业或科技含量较高的企业 [6] - A股科技板块市值占比已超过四分之一 [6] - 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跑出加速度,含“科”量进一步提升 [6]
从贵州茅台到宁德时代 一文速览A股“含科量”五年巨变
中国证券报· 2025-10-04 17:18
资本市场结构变化 - 宁德时代总市值超过贵州茅台,标志着中国经济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1] - A股科技板块(电子、计算机、通信、电力设备)市值占比从"十三五"末的19.86%跃升至"十四五"期间的28.60%[1][2] - 科技板块总市值达30.27万亿元,显著超过银行、非银金融、房地产三大传统行业总市值之和(18.06万亿元)[2] 科技板块市值增长 - A股总市值从"十三五"末的78.59万亿元增长至105.85万亿元,增加27.26万亿元[2][4] - 科技板块总市值从15.60万亿元增长至30.27万亿元,增幅显著高于传统板块(从15.32万亿元至18.06万亿元)[2][4] - 电子行业总市值达13.47万亿元,位居各行业第一,计算机、通信、电力设备行业总市值分别为5.10万亿元、3.47万亿元、8.23万亿元[2] 科技巨头数量与规模 - 科技板块千亿市值上市公司数量从"十三五"末的28家增至44家[1][7][8] - 市值前50的上市公司中,科技企业数量从5家增至13家[8] - 电子板块千亿市值公司达24家,包括工业富联(市值1.31万亿元)、海光信息(市值5871亿元)、寒武纪-U(市值5543亿元)[7] 代表性公司业绩 - 宁德时代2025年上半年总营收1789亿元,同比增长7.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05亿元,同比增长33.3%[9] - 相比2020年上半年,宁德时代营收从188.29亿元增长至1789亿元,净利润从19.37亿元增长至305亿元[9] - 证监会主席吴清表示,新上市企业九成以上为科技企业,A股科技板块市值占比已超四分之一[6]
寻找“受尊敬”企业系列报道之二:“内卷”之下,利润彰显企业核心竞争力
经济观察网· 2025-10-03 12:29
文章核心观点 - 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综合价值评估体系”的分析,2022至2024年间有1066家上市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连续三年增长[1] - 归母净利润是评估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和股东回报的核心指标,反映了企业在资源利用、市场竞争和成本控制方面的表现,是企业生存发展和履行社会责任的基础[1] - 在“内卷”竞争环境下,持续盈利是企业及行业行稳致远、穿越周期的压舱石和基本盘[1] 行业分布特征 - 在1066家连续三年盈利增长的企业中,汽车零部件企业有49家,占比4.59%[2] - 生物医药类企业共计40家,占比3.75%[2] - 商业银行共计33家,占比3.1%[2] - 家用电器企业有20家,占比1.88%[2] - 汽车整车企业有10家,占比0.9%[2] - 行业分布较为平均,显示企业不仅依靠行业红利,更凭借高效管理和创新获取回报[2] 盈利领先企业概况 - 按2024年度归母净利润规模排名前10的企业包括: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石油、招商银行、中国移动、交通银行、邮储银行、贵州茅台[2] - 国有大行及全国性股份制银行是前十名企业中的主力[4] 代表性企业战略分析 - 工商银行坚持锻造“大行工匠”,稳中求进、创新求进,深化重点发展战略,发展金融科技,加快数字化转型[4] - 建设银行深化对经济金融发展的规律性认识,统筹平衡总量和结构、规模和效益等多重关系,保持战略定力[4] - 招商银行坚持发挥零售金融、大财富管理特色优势,推动数智化转型,以客户为中心带动业务增量扩面提质[4] - 中国石油面对外部环境挑战,加强勘探开发以增储上产,推进炼化转型升级,并布局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5] - 中国移动锚定“世界一流信息服务科技创新公司”定位,推动从数量规模领先向质量效益效率领先转变,拓展国际业务、数字内容等四大板块[5] - 贵州茅台践行特定企业价值观和ESG理念,聚焦主业,将自然地理的独家馈赠发挥出最大效用[5]
今日飞天茅台原箱批发参考价报1790元/瓶 较前一日上涨10元
新浪财经· 2025-10-02 17:15
茅台产品价格动态 - 25年飞天茅台原箱批发参考价为1780元/瓶,较前一日上涨10元 [1] - 25年飞天茅台散瓶批发参考价为1760元/瓶,与前一日价格持平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