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贵州茅台(600519)
icon
搜索文档
谁来救救茅台?中秋旺季跌破1800!名酒卖不出去背后原因令人唏嘘
搜狐财经· 2025-10-06 20:24
公司经济地位 - 2024年贵州GDP为2.27万亿元,公司收入达1741亿元,占贵州省GDP比重高达7.68% [1] 价格体系与历史状况 - 公司产品价格体系包含出厂价、建议零售价和市场价三个层次 [9] - 建议零售价通常低于实际市场价,市场价因中间商炒作可高达3000至4000元,远超建议零售价 [11][13][17] - 历史上存在黄牛和烟酒店大量囤积产品的现象,并采用“走单不走件”的销售方式 [21] - 成箱购买产品的单价反而高于单瓶购买,此为商家为营造高端稀缺形象而采用的策略 [22] 近期市场表现与挑战 - 近两年来公司产品价格持续下降,核心产品飞天价格曾跌破2000元,近期甚至跌破1800元仍面临销售压力 [3][5][7] - 公司股价同期出现下跌,与以往上涨态势形成反差 [7] - 互联网普及使产品价格信息透明化,传统销售套路失效,迫使零售商压价销售 [24] - 线上购物盛行减少了中间环节,进一步压缩了中间商的利润空间,导致其低价销售 [26] 行业趋势与竞争 - 酒桌文化受冷落,传统白酒消费人群老龄化,年轻一代更偏好果酒、洋酒、啤酒或鸡尾酒,对辛辣白酒接受度低 [28][30] - 白酒行业内部竞争加剧,各品牌在酒质、售后和价格方面展开内卷,导致部分消费人群流向其他品牌 [32] - 公司产品价格下跌被视为从“神坛”走向“平民化”的必然过程 [34]
往年中秋高端礼盒抢空,今年烟酒店动销不足四成,商超降价仍少人问津
搜狐财经· 2025-10-06 15:59
消费市场整体趋势 - 国庆中秋假期消费市场呈现“旺季不旺”态势,商家降价促销未能有效提振购物热情 [1] - 消费行为转向健康和理性,传统社交属性商品需求显著收缩 [3][11] 高端白酒市场 - 飞天茅台批价从年初2200元以上跌至1740元,跌幅超过两成 [5] - 新款茅台超市零售价从2999元降至2599元,但消费者驻足稀少 [5] - 五粮液普五批价从年初950元滑落至840元,商超促销价899元仍销售冷清 [7] - 中秋国庆期间白酒销量同比下滑15%至20% [6] 高端烟草市场 - 中华(6毫克)价格在半个月内从1800元跌至850元,近乎腰斩 [9] - 软中华礼盒价格从2000元跌落至1400元,降幅达三成 [9] - 单包中华烟价格从60元降至50元,供应充足 [9] - 高端礼盒动销率不足四成,远低于往年节前售罄水平 [11] 大闸蟹市场 - 阳澄湖3.5两公蟹批发价涨至80多元一只,但销量锐减 [15] - 阳澄湖蟹农日发货量从往年50-60斤降至20斤左右,线上订单同比减少超一半 [17] - 湖北洪湖、江苏兴化等产地大闸蟹价格同比下降超一成,凭借性价比走红 [17] 月饼市场 - 300元以上高端月饼礼盒遇冷,500元以上天价月饼基本绝迹 [19] - 市场主流变为5-10元散装月饼,礼盒价格回落至80-300元区间 [21] - 月饼整体销量同比下滑近两成,过度包装和企事业采购减少是主因 [21] - 节后礼盒清仓促销,198元礼盒降至68元捆绑销售 [23] 汽车市场 - 国庆期间4S店客流量冷清,新能源与燃油车均陷入价格战 [25] - 比亚迪宋PLUS DM-i现金优惠2.3万元,特斯拉Model 3综合优惠近1.2万元 [27] - 大众帕萨特入门款从17.99万降至15.19万,降幅2.8万元,豪华品牌也大幅降价 [27] - 8月以来新上市新能源车型数量同比增加两成,市场竞争白热化 [29] - “国六B”排放标准实施迫使车企清理燃油车库存 [29] 鸡蛋市场 - 国庆期间鸡蛋价格从节前6元/斤跌至3元多/斤 [33] - 全国主产区蛋价跌至3.23元/斤,创近五年同期新低,周均价同比下跌28.5% [35] - 价格下跌主因供应过剩,在产蛋鸡存栏量超13亿只处于五年高位 [35] 消费观念转变 - 消费者不再愿意为“产地溢价”和“包装溢价”付费,转向追求实际品质和性价比 [23] - 燃油车的“品牌溢价”在新能源车经济实用优势面前吸引力下降 [31] - 市场供应充足和新选择涌现促使消费者抛弃价格虚高或效用落后产品 [37]
2025贵州省上市公司发展报告
搜狐财经· 2025-10-06 14:15
文章核心观点 - 报告基于"HJ-18"分析框架,全面评估贵州省38家上市公司发展现状,指出其结构优化与产业升级是未来发展的关键 [1][5] - 贵州省上市公司呈现“一超多弱”格局,对贵州茅台依赖度高,整体规模在全国及周边省份中相对落后,资本运作活跃度不足 [1][2][4] - 未来发展需挖掘县域潜力、培育旅游等优势产业龙头,并借助资本市场实现从“单极支撑”向“多元协同”转变 [5] 上市公司数量与规模 - 截至2025年4月30日,贵州省共有38家上市公司,其中A股35家(上交所18家、深交所16家、北交所1家),境外3家 [1][18] - 贵州省A股公司数量占全国总量的0.65%,排名第25位,低于其GDP全国排名(第22位) [1][23] - 与周边“1+5”省市相比,贵州省上市公司数量(35家)位列末尾,仅为四川省(178家)的20% [1][25] 区域分布特征 - 区域分布高度集中,贵阳市拥有23家A股公司,占比65.71%;毕节市、黔西南州、黔东南州尚无上市公司 [2] - 全省88个区县中,70个区县尚未实现上市公司“破零”,仅20.45%的区县拥有上市企业 [2] 市值与产业结构 - 市值呈现“茅台现象”,贵州茅台市值19433.38亿元,占全省A股总市值(22360.69亿元)的87.78%,为第二名中伟股份(295.75亿元)的65倍以上 [2] - 剔除茅台后,其余34家公司平均市值仅86.09亿元,中小市值企业(50亿元以下)占比45.71% [2] - 产业覆盖10个行业,数量前四为工业(9家)、原材料(7家)、信息技术(6家)、医疗保健(5家) [3] - 优势资源与产业转化存在脱节,旅游收入达1.46万亿元(2024年同比增13.3%),但缺乏全国影响力的旅游类上市公司 [3] 经营与研发能力 - 2024年全省A股公司营业收入合计3351.97亿元,净利润969.15亿元,贵州茅台贡献50.98%的营收和92.17%的净利润 [4] - 全省上市公司研发费用合计63.88亿元,平均1.94亿元,研发营收比为1.91%,低于全国A股平均水平(2.57%) [4] 资本运作情况 - 2024年贵州省无新增IPO企业,仅2家公司通过再融资募集17.53亿元;债券融资合计948.37亿元,占全国应付债券总额的0.33% [4] - 企业在并购重组、分拆上市等资本运作维度参与度较低,风格偏稳健保守 [4] 发展机遇与方向 - 旅游产业爆发式增长、“四化”战略及茅台平台资源整合为培育新上市主体提供机遇 [5] - 未来需聚焦县域潜力挖掘、细分行业龙头培育及资本运作能力提升,构建“多强并立”的上市公司体系 [5]
烟酒店一天没几个顾客,为啥还不倒闭?
搜狐财经· 2025-10-06 10:55
业务模式与收入来源 - 行业收入主要依赖资源和人脉支撑的大额订单,例如节假日企业客户一次性采购二十箱茅台用于送礼 [1] - 固定的大宗采购客户是稳定收入基础,如周边餐厅老板每周定期采购十几箱啤酒 [1] - 品牌方支付占位费以获得店内广告位,如茅台、五粮液等名酒摆放位置需付费 [3] - 烟草证具有极高价值,转让时单证作价可达数十万元,构成重要无形资产 [3] - 通过囤积硬通货实现资产增值,例如2018年茅台单瓶收购价1800元,现价已超过3000元,涨幅超66% [3] - 投资收藏茶叶可获得高回报,如2015年古树普洱收购价3000多元,现市场价近10000元,价格翻倍增长 [3] 渠道与运营策略 - 传统门店结合团购及线上私域平台等新渠道拓展业务,提供快速配送服务 [1] - 30多平方米的小型门店可通过多元化经营维持生计,日常销售饮料、调味副食等商品 [1][5] - 行业依赖长期建立的客户关系,老交情是维持大额稳定订单的关键因素 [1]
销量显著承压,消费理性重塑格局|双节调研·河南
搜狐财经· 2025-10-05 14:55
行业整体态势 - 白酒行业处于政策调整、消费结构转型分化及存量竞争加剧的深度调整期 [3] - 消费动能不足、消费场景弱化导致双节期间未出现明显的旺季热销,呈现“旺季不旺”的特征 [3][5] - 行业整体销量预计小幅下滑,产品价格波动较大,整体倒挂情况依旧存在 [8] 销量与动销表现 - 调研显示多数酒商双节期间白酒出货量出现约20%-30%的下滑 [4] - 大部分经销商销售规模维持在往年同期的约80%,部分甚至滑落至70% [5] - 高端礼赠需求下降约20%,商务宴请需求下滑更为明显 [6] - 8月底以来河南市场动销恢复明显,双节期间出现环比增长,呈现结构性分化 [4] - 大众酒、高性价比产品、名酒与老酒实现稳健增长,飞天茅台需求回升 [4][7] 价格与利润趋势 - 节日期间市场采购价位普遍下移,消费者更加注重性价比 [3][9] - 河南市场高端及次高端名酒价格同比下滑,但较7-8月跌幅已明显收窄 [9] - 经销商之间竞争激烈,为快速回款不惜低价出货,“以价换量”情况频现,利润空间被压缩 [3][9] - 有经销商表示销量与往年差距不大,但利润明显下滑 [9] - 每件600元至1000元(即百元价格带)的产品成为动销主力 [10] 渠道与经销商行为 - 渠道库存高企,终端进货极为谨慎,观望情绪浓厚 [6] - 部分经销商因预判动销不佳,采取保守、谨慎的备货态度 [6] - 通过创新方式链接客户与消费者成为关键,例如举办音乐节活动以提振消费场景取得效果 [6][10] - 名酒品牌优势、深耕地产酒的区域消费支撑以及新品类补位是维持销售的主要因素 [5] 区域市场特点 - 河南市场是白酒行业战略高地,年消费规模超过600亿元,品类兼容多元,流通体系活跃 [10] - 市场的规模与包容性保持了整体向上的生命力 [10]
累计金额超1090亿,逾1340家A股上市公司今年以来实施回购
凤凰网· 2025-10-05 13:21
A股上市公司回购概况 - 2025年以来已有1346家A股上市公司实施回购,累计回购金额达1094.17亿元 [1] - 有13家公司回购金额超过10亿元,美的集团以67.69亿元的回购额位居榜首 [1] 重点公司回购详情 - 美的集团期间回购数量9373.66万股,期间回购金额67.69亿元,属于家用电器行业 [2] - 贵州茅台期间回购数量392.76万股,期间回购金额59.99亿元,属于食品饮料行业 [2] - 徐工机械期间回购数量35600.96万股,期间回购金额30.33亿元,属于机械设备行业 [2] - 牧原股份期间回购金额25.01亿元,宁德时代期间回购金额21.32亿元,药明康德期间回购金额20.00亿元 [2] 美的集团具体回购信息与业务分析 - 截至2025年9月25日,美的集团累计回购A股股份7167.84万股,占公司A股股本的1.0193%,支付总金额52.24亿元 [2] - 公司是全球领先的科技集团,ToC业务经营稳健并积极推进DTC变革,ToB业务布局高潜力赛道,海内外市场双轮驱动 [2] 贵州茅台具体回购信息与业务发展 - 贵州茅台已完成回购方案,实际回购股数392.76万股,占总股本的0.3127%,实际回购金额60亿元 [3] - 公司围绕年轻化通过组织改革和产品创新保持活力,国际化方面上半年海外收入同比增长31.3% [3] 徐工机械具体回购信息与业务进展 - 截至2025年8月31日,徐工机械累计回购3.14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6735%,累计回购金额27.46亿元 [4] - 公司与澳大利亚福德士河集团签署绿色采矿设备战略协议,将提供150-200台240吨纯电动矿卡,矿机版图日益完备 [4]
茅台跌破1800元!金融属性降温价值逐步回归,白酒是用来喝的不是用来炒的
搜狐财经· 2025-10-05 11:45
价格表现与市场反差 - 中秋国庆双节白酒销售黄金期,飞天茅台批发价意外跌破1800元大关 [1] - 茅台价格体系呈现金字塔结构:底层出厂价969元,中间建议零售价1499元,塔尖为自由浮动市场价 [1] - 茅台批发价下跌与A股大盘近20%的涨幅形成鲜明对比 [1] 价格下跌的影响与渠道变革 - 价格下跌压力主要由中间环节经销商和零售商承受,茅台公司出厂价保持稳定 [3] - 茅台销售渠道发生结构性转变:2016年94%销量通过经销商完成,2025年半年报显示直销收入占比已跃升至41% [3] - 购买渠道多元化瓦解经销商定价权,消费者可通过线上平台甚至车企等新渠道购买 [3] 行业背景与公司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规上白酒企业产量同比下降5.8%,行业整体消费下滑 [3] - 2025年上半年白酒行业规上企业利润同比下降10.93%,23家上市酒企中仅6家实现利润增长 [5] - 茅台产量逆势增长,从2016年3.93万吨增至2024年5.63万吨,销量几乎翻倍 [3] 供给端库存压力 - 瑞银报告估算茅台社会库存(被投资者囤积的酒)高达1.3亿瓶,相当于14到15个月的销量 [5] - 大量库存形成于2016至2021年价格上行期,当时“买涨不买跌”心态使茅台成为投资品 [5] - 价格回落导致库存涌向市场,形成“越跌越抛、越抛越跌”的恶性循环 [5] 消费属性与市场挑战 - 茅台90%消费场景集中于商务接待和礼品往来 [7] - 茅台“面子消费”属性正遭遇挑战 [7] - 资本市场用脚投票,持有茅台基金的数量长期呈下降趋势 [5] 长期价值回归 - 茅台面临根本问题:它究竟是值得品味的美酒还是金融投机工具 [7] - 公司正经历去泡沫化过程,需消化巨额库存并应对直销渠道分流客源的影响 [7] - 市场调整可能使产品回归本质,从仓库积压转向实际消费场景 [7]
今日25年飞天茅台原箱批发参考价报1780元/瓶,较前一日下跌10元
第一财经· 2025-10-05 10:00
茅台酒价动态 - 25年飞天茅台原箱10月5日批发参考价为1780元/瓶,较前一日下跌10元 [1] - 25年飞天茅台散瓶10月5日批发参考价为1760元/瓶,价格较前一日持平 [1]
从贵州茅台到宁德时代,一文速览A股“含科量”五年巨变
中国证券报· 2025-10-04 17:20
资本市场风格切换 - 宁德时代总市值超过贵州茅台,标志着中国经济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1] A股市场整体规模变化 - 截至“十四五”期末(9月30日),A股上市公司数量达5436家,总市值达105.85万亿元 [1] - 相比“十三五”末,上市公司数量增长1443家,总市值增长27.26万亿元 [1] 科技板块与传统板块市值对比 - “十四五”期末,科技板块(电子、计算机、通信、电力设备)总市值为30.27万亿元,在A股市值占比达28.60% [2] - 同期,传统板块(银行、非银金融、房地产)总市值为18.06万亿元,在A股市值占比为17.06% [2] - 科技板块市值占比(28.60%)显著超过传统板块(17.06%) [2] - “十三五”末,科技板块总市值为15.60万亿元,占比19.86%,传统板块总市值为15.32万亿元,占比19.49% [4] - “十四五”期间科技板块市值增长幅度明显强于传统板块 [6] 科技板块内部行业市值分布 - 电子行业总市值13.47万亿元,位居申万一级行业第一 [2] - 计算机行业总市值5.10万亿元 [2] - 通信行业总市值3.47万亿元 [2] - 电力设备行业总市值8.23万亿元 [2] 科技巨头数量与规模增长 - “十四五”期末科技板块千亿市值上市公司增至44家,占A股千亿市值公司的27.50% [7] - “十三五”末科技板块千亿市值上市公司为28家,占A股千亿市值公司的22.58% [7] - 市值前50的上市公司中,科技企业数量从“十三五”末的5家增至“十四五”期末的13家 [8] - 电子板块千亿市值公司从13家增至24家,代表公司包括工业富联(市值1.31万亿元)、海光信息(市值5871亿元)、寒武纪-U(市值5543亿元) [7] - 计算机板块千亿市值公司有7家,包括海康威视、同花顺、中科曙光等 [7] - 通信板块千亿市值公司有6家,包括中国电信、中际旭创、新易盛等 [7] - 电力设备板块千亿市值公司有7家,包括宁德时代、阳光电源、亿纬锂能等 [7] 代表性科技公司业绩表现 - 宁德时代2025年上半年实现总营收1789亿元,同比增长7.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05亿元,同比增长33.3% [9] - 对比2020年上半年,宁德时代营业收入为188.29亿元,净利润为19.37亿元 [9] 政策与市场环境 - 证监会主席吴清表示,近年来新上市的企业有九成以上是科技企业或科技含量较高的企业 [6] - A股科技板块市值占比已超过四分之一 [6] - 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跑出加速度,含“科”量进一步提升 [6]
从贵州茅台到宁德时代 一文速览A股“含科量”五年巨变
中国证券报· 2025-10-04 17:18
资本市场结构变化 - 宁德时代总市值超过贵州茅台,标志着中国经济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1] - A股科技板块(电子、计算机、通信、电力设备)市值占比从"十三五"末的19.86%跃升至"十四五"期间的28.60%[1][2] - 科技板块总市值达30.27万亿元,显著超过银行、非银金融、房地产三大传统行业总市值之和(18.06万亿元)[2] 科技板块市值增长 - A股总市值从"十三五"末的78.59万亿元增长至105.85万亿元,增加27.26万亿元[2][4] - 科技板块总市值从15.60万亿元增长至30.27万亿元,增幅显著高于传统板块(从15.32万亿元至18.06万亿元)[2][4] - 电子行业总市值达13.47万亿元,位居各行业第一,计算机、通信、电力设备行业总市值分别为5.10万亿元、3.47万亿元、8.23万亿元[2] 科技巨头数量与规模 - 科技板块千亿市值上市公司数量从"十三五"末的28家增至44家[1][7][8] - 市值前50的上市公司中,科技企业数量从5家增至13家[8] - 电子板块千亿市值公司达24家,包括工业富联(市值1.31万亿元)、海光信息(市值5871亿元)、寒武纪-U(市值5543亿元)[7] 代表性公司业绩 - 宁德时代2025年上半年总营收1789亿元,同比增长7.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05亿元,同比增长33.3%[9] - 相比2020年上半年,宁德时代营收从188.29亿元增长至1789亿元,净利润从19.37亿元增长至305亿元[9] - 证监会主席吴清表示,新上市企业九成以上为科技企业,A股科技板块市值占比已超四分之一[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