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家嘴(600663)

搜索文档
陆家嘴信托,被罚
中国基金报· 2025-06-20 20:31
陆家嘴信托被罚事件 - 公司因关联交易管理不到位、信托项目管理不审慎、证券投资信托产品违反监管规定、固有资产五级分类不准确、产品风险信息披露不及时等多项违法违规行为被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青岛监管局罚款420万元 [1][2] - 时任副总经理许丹健被警告并罚款10万元 时任总经理助理孙阳、结构金融部副总经理钟小云、理财经理俞晓蕾均被警告 [2][3] 财务与经营数据 - 2024年公司营收6.56亿元 同比下滑19.69% 净利润2.7亿元 同比下降13.35% [4] - 自营资产不良率从7.65%上升至11.43% 显示资产质量恶化 [4] 关联资产处置 - 公司通过陆家嘴信托—佳合73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持有的南京世荣置业私募债券相关资产(世茂璀璨江山项目)被挂牌拍卖 起拍价12.5亿元 申请执行人为陆家嘴信托 [3]
绿色金融、AI赋能……陆家嘴论坛热议的话题还有哪些?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6-20 20:08
普惠金融发展 - 普惠金融是实现社会公平与经济包容性发展的重要途径,2025陆家嘴论坛探讨了提升服务均衡性及可及性的方法 [1] - 推动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需发挥不同金融机构协同效应,政策性银行应强化先导作用,聚焦欠发达区域的中长期贷款投放 [1] - 大型商业银行应发挥资金和科技优势延伸服务,中小银行需利用地缘优势开发个性化产品精准服务特色产业及农户 [3] - 移动支付和数字银行等创新服务显著提升全球普惠金融覆盖面,需构建数字驱动的生态化体系打造产业链生态圈 [5] - 产业链数字化生态建设可通过横向数据流动更好服务上下游小微企业,实现场景与普惠服务的无缝对接 [7] AI赋能金融 - AI技术深度渗透金融核心业务场景,成为驱动行业效率革新的关键引擎,多家机构已启动风控、合规等领域的AI应用 [8] - AI在跨境支付领域智能化转型显著,已应用于异常检测、调查审查加速、制裁筛查误报降低及欺诈识别 [10] - AI正重塑金融市场传统业务逻辑,从算法交易到智能投顾推动服务向自动化、智能化升级 [10] - AI在数据分析领域可辅助综合信息处理及算法交易,纳斯达克交易所已全面改变订单处理方式 [13] 绿色金融发展 - 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加剧使绿色金融发展势在必行,但面临现实压力和挑战,需完善标准体系及加强国际合作 [14] - 全球绿色金融指标显示当前表现不及预期,气候变化威胁仍严峻需持续努力应对 [16] - 绿色金融需关注国际合作与工具开发,将外部成本内化并通过保险、衍生品等应对气候成本 [20] - 应出台国家层面转型经营标准覆盖高碳行业,创新碳金融产品种类并完善定价机制助力企业降碳 [22] - 天气衍生品作为典型绿色金融产品对巨灾风险分散和气候应对具有重要意义 [24]
绿色金融面临诸多挑战,陆家嘴论坛共商加强国际合作协同
第一财经· 2025-06-20 18:56
绿色金融发展现状 - 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具活力的绿色金融市场之一,绿色贷款余额超过40万亿元人民币,位居全球首位,绿色债券和绿色保险市场规模也位列全球前列[1][4] - 绿色金融政策体系已建立,涵盖发展目标、统计标准、产品体系、考核评价与国际合作、信息披露等方面[4] - 人民银行更新发布了绿色金融支持项目目录,扩大了绿色金融的业务边界和范围[4] 绿色金融面临的挑战 - 现行绿色金融标准主要服务于纯绿经济活动,尚未覆盖高碳行业的低碳转型经济活动,如电力、钢铁等八大高碳行业(占全国碳排放总量75%)[4][5] - 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价格发现功能未充分发挥,碳市场期货、期权等产品匮乏,制约碳价格机制形成[5] - 政策统筹协调难、标准不统一、创新激励不足、市场交易机制不完善等问题突出[1][4] 绿色金融改进方向 - 完善政策标准:建议出台国家层面转型金融标准,覆盖重点高碳行业,支持企业通过先进技术或设备更新实现降碳[5] - 加强产品创新:扩大碳市场经营机构主体范围,丰富期货、期权等碳经营产品种类,完善定价激励约束机制[5] -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企业信息披露质量,提升碳核算能力,加强碳足迹管理,防范"洗绿"风险[5] 保险业在绿色金融中的角色 - 中国人保提出成为灾害风险韧性复原者、环境外部性治理者和绿色经济转型长期投资者的目标[5] - 计划夯实巨灾保险共同体运营机制,研发符合中国灾害实际的巨灾风险量化模型,推广多灾因巨灾保险[6] - 聚焦生态环境改善、生物多样性保护及新能源行业,创新绿色保险费率调节机制,探索"绿动出海"项目[6] 国际合作与协同 - 中国持续加强与欧盟、新加坡等的绿色金融标准协调对接,形成中欧可持续金融共同分类目录等重要成果[7] - 全球碳金融市场规模较小,需进一步融合分类目录以促进绿色资本跨境流动[8] - 消费者需求上升和政策推动是绿色金融发展的两大引擎,需加强国际协作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9] 新兴金融工具 - 复旦大学与气象部门、期货交易所正推进基于气象指数的金融衍生品上市交易,以应对极端灾害风险[6] - 需开发更多工具(如保险、衍生品)将外部成本内化,支持复杂气候体系的数据需求[9]
陆家嘴信托回应被罚420万元:主要涉2023年前事项,已完成整改
快讯· 2025-06-20 18:41
陆家嘴信托回应被罚420万元:主要涉2023年前事项,已完成整改 金十数据6月20日讯,金融监管总局披露的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显示,陆家嘴国际信托有限公司因关联 交易管理不到位、信托项目管理严重不审慎、证券投资信托产品违反监管规定、固有资产五级分类不准 确、产品风险信息披露不及时等行为被青岛金融监管局罚款420万元。此外,多名相关责任人被予以警 告或罚款。对此,陆家嘴信托相关负责人回应称:"对于金融监管部门的行政处罚决定,陆家嘴信托高 度重视,诚恳接受。本次处罚涉及事项主要发生在2023年之前,相关问题已完成全面整改。" (中证金 牛座) ...
陆家嘴: 关于控股子公司对外提供财务资助进展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20 17:37
财务资助事项概述 - 公司控股子公司东袤公司(持股60%)以闲置盈余资金向股东及指定第三方提供财务资助,金额按持股比例分配 [1] - 锦洋有限公司(持股40%)指定北京三里屯公司接受12亿元有息借款,年利率0.35%,期限3年,按季付息并可分期提款 [2] - 协议增信措施为锦洋有限公司提供股权分红款抵扣权,若北京三里屯公司逾期可扣减其持有的东袤公司40%股权分红 [4] 被资助对象基本情况 - 北京三里屯公司为太古地产全资子公司,注册资本15.98亿元,主营物业管理、商业用房出租及零售业务 [3] - 截至2024年底资产总额56.7亿元,净利润4.27亿元,资信正常且无关联关系 [4] - 公司2024年已向北京三里屯公司提供19亿元财务资助且无逾期记录 [4] 财务资助协议条款 - 资金用途为经营周转,违约条款包括加收30%违约金(年利率0.35%基础上)及股权分红抵扣权 [4] - 本次资助占公司2024年股东大会授权额度30亿元内的40%,无需额外审议 [2] - 公司合并报表外财务资助总余额310亿元,占净资产12.59%,无逾期记录 [5] 资金使用效率 - 东袤公司通过财务资助提升闲置资金使用效率,不影响正常运营资金需求 [2] - 公司整体财务资助余额35.2亿元,占净资产14.3%,其中合并报表外占比88% [5]
陆家嘴(600663) - 关于控股子公司对外提供财务资助进展的公告
2025-06-20 17:00
| 股票代码:A股:600663 | 股票简称:陆家嘴 | 编号:临2025-025 | | --- | --- | --- | | B股:900932 | 陆家B股 | | 上海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控股子公司对外提供财务资助进展的公告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 陈 述或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法律责任。 重要内容提示: 资助对象:北京三里屯南区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三里屯公 司")。 本次财务资助对象、金额在公司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授权范围内,无需 提交董事会和股东大会审议。 一、财务资助事项概述 上海东袤置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袤公司")为公司控股子公司,公司 持有其60%股权,锦洋有限公司持有其40%股权。在保障后续建设、运营所需资金 的基础上,东袤公司以闲置盈余资金按持股比例向股东(含股东指定的第三方) 提供相应的财务资助。 锦洋有限公司指定北京三里屯公司接受本次财务资助人民币12亿元。2025 年6月20日,东袤公司与北京三里屯公司、锦洋有限公司签订《贷款协议》。根 据上述《贷款协议》,本次财务资助期限为3 ...
新质生产力发展需要的金融服务体系如何构建?陆家嘴论坛给出答案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6-20 15:10
2025陆家嘴论坛核心议题 - 论坛聚焦构建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相匹配的多元金融服务体系 [1] - 多方协同发力成为共识 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余额一季度同比增长24% [2] - 金融机构重点支持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等前沿领域 [2] 金融机构具体举措 - 中国进出口银行科技贷款余额达1.4万亿元 占全行贷款比重25% [3] - 渣打银行通过股权投资、风险资本、绿色债券等方式支持科技项目商业化 [8] - 多家机构统筹运用股权、债权、保险工具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 [6] 上海股权投资集聚区建设 -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与上海市政府联合发布行动方案 探索科技企业专属金融服务 [9] - 张江科学城已聚集近20家基金机构 形成募投管退政策衔接的资本矩阵 [17] - 浦东新区在张江、前滩建设集聚区 集成科创企业、产业基金和服务机构 [15] 创新服务模式案例 - 某AR眼镜企业通过张江集聚区快速获得出海投资 审批周期从预期1年缩短至4个月 [11][13] - 上海科技投资大厦提供基金注册绿色通道 实现科创项目与资本多对多高效对接 [17] - 集聚区定期举办产融对接活动 覆盖不同发展阶段科创企业的融资需求 [19] 国际经验与机制完善 - 国际机构建议完善风险分担机制 推动科技金融产品创新 [5] - 需建立金融资源与科技创新的精准对接体系 [5]
川观智库·金融研究院丨从陆家嘴到西部腹地,四川如何承接八项重磅金融开放举措?
搜狐财经· 2025-06-20 13:47
金融开放政策核心观点 - 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实施八项金融开放举措,涵盖银行间市场交易报告库、数字人民币国际运营中心、个人征信机构设立等,旨在深化金融改革和强化高水平开放 [1] - 政策组合体现三重导向:托底市场预期、深化体制改革、稳定增长动能,展示货币当局在稳增长与防风险间的战略定力 [2] - 八项举措中第2、4、5、6、8项为涉外金融,其余为对内金融,包括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和新金融业务 [2] 政策方向分析 - 聚焦三个关键方向:夯实金融基础设施、打通跨境资金流通机制、丰富风险管理工具与政策工具箱 [3] - 政策体现从"工具式开放"向"体系性开放"的重要跃迁,着眼于中长期制度现代化与功能重构 [3] - 数字人民币国际运营体系与跨境支付机制建设将提升金融体系全球嵌入度与资本配置效率 [3] 四川承接政策机遇建议 -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创新及科技创新债风险分担机制可为四川构建"西部金融创新走廊"提供制度样本 [4] - 数字人民币跨境结算功能将助力成都、泸州、宜宾等外向型工业城市提升全球价值链结算效率 [4] - 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如银行间交易报告库与个人征信系统强化可提升四川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与信用透明度 [4] - 自贸离岸债与离岸贸易金融服务创新可为四川作为"一带一路"向西开放枢纽提供新抓手 [5]
进出口银行科技贷款余额达1.4万亿元,金融“加速器”助力科创企业拔节生长|聚焦2025陆家嘴论坛
华夏时报· 2025-06-20 12:40
在服务生态构建方面,蔡希良深刻感受到企业对科技金融的综合服务需求越来越迫切,他表示,中国人 寿通过保险、投资、银行三大板块协同,统筹运用股权、债权、保险等工具,为科技企业提供"初创期 风险保障-成长期投贷联动-成熟期资本运作"的全周期服务。 "保险资金具有长期资本、耐心资本的特点,而科技创新周期长、投入高的需求特征,保险资金具有较 好的匹配性。但是保险资金是老百姓的养老钱、救命钱,对资金运用的安全性要求比较高,科技企业早 期风险高,不确定性大,所以保险资金投早、投小存在天然障碍。"蔡希良如是说。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赵奕 上海报道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事关长远和全局的大事。"国家开发银行行长谭炯6月19日在2025陆家嘴论坛上表 示。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在论坛首日发表主旨 演讲时指出,科技企业不仅需要融资,还需要市场资源整合、商业模式创新、公司治理提升等服务,帮 助科技成果加快转化,跨越"死亡之谷"。如何更好地发挥金融体系功能,优化融资结构,构建与新质生 产力发展所需的金融模式?在2025陆家嘴论坛上,多位嘉宾围绕" ...
沪港共振!两大国际金融中心协同发展迈向深水区,支持内地企业“走出去”|聚焦2025陆家嘴论坛
华夏时报· 2025-06-20 12:40
沪港国际金融中心协同发展 - 沪港两地签署《沪港国际金融中心协同发展行动方案》,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金融产品服务体系共建、离岸金融战略互补等六方面达成深度合作 [1] - 渣打银行作为首家同时参与内地和香港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的外资银行,将积极拓展沪港协同带来的业务机遇 [1] 上海金融中心地位 - 上海证券交易所市值全球第三,债券托管规模全球第一,黄金交易所现货黄金交易量全球领先 [2] - 上海期货交易所多个商品品种交易量排名世界第一,金融市场年交易额突破2800万亿元人民币 [2] - 上海构建了全品类金融市场体系,"上海金""上海油"等定价指标提升人民币在岸市场国际影响力 [2] 香港金融中心优势 - 香港是全球最大离岸人民币业务中心,人民币存款总额达1.19万亿元 [4] - 香港交易所上市公司超2600家,中资企业市值占比81%,2024年IPO募资额3500亿港元,连续12年全球前三 [4] - 香港吸引超3000家国际金融机构落户,资本自由流动和低税率优势显著 [4] 沪港金融功能互补 - 上海锚定人民币在岸市场,香港链接全球资本网络,通过"债券通""跨境理财通"等机制形成联动 [4] - 沪港通累计交易量达120万亿元,两地共同处理全球跨境人民币结算占比78% [9] - 监管标准互认使金融创新产品审批效率提高1倍 [9] 沪港合作具体举措 - 新增跨境清算合作、黄金产品互联互通、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应用场景等 [6] - 推动香港"转数快"与内地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互联,鼓励人民币作为支付结算货币 [7] - 支持上海企业在港成立财资中心,鼓励跨境银团贷款和非居民贷款业务 [7] 企业融资与人民币国际化 - 沪港将为科创企业提供更多融资机会,人民币跨境支付结算需求增长 [8] - 渣打银行在全球35个市场提供人民币服务,支持新质生产力企业出海需求 [8] - 沪港合作催化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推动中国金融市场与全球体系深度耦合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