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均胜电子(600699)
icon
搜索文档
2025年中国安全气囊行业产业链图谱、产业环境、市场现状及未来趋势研判:新能源汽车产业加速发展,安全气囊应用需求日益上升[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7-05 09:01
行业概况 - 安全气囊是被动安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分为传感器、气囊电脑、气体发生装置和气袋四部分 [1][2] - 安全气囊在碰撞时通过气体发生器形成弹性气垫,保护人体头部和胸部,避免二次伤害 [2] 产业链结构 - 上游原材料与零部件包括尼龙66、气体发生剂、传感器、电子控制单元(ECU)等 [3] - 中游生产制造代表企业有华懋科技、均胜电子、奥托立夫、天合汽车等 [3] - 下游应用领域为汽车整车制造及售后服务市场 [3] 产业环境 - 2024年我国道路交通事故238351起,死亡67759人,受伤275125人,直接财产损失9.1亿元,同比事故起数下降10.1%,死亡人数减少7.8% [5] - 安全气囊单独使用可减少18%死亡率,与安全带配合可减少47%死亡率 [6] - 2024年汽车产销3128.2万辆和3143.6万辆,同比增长3.7%和4.5%,保有量达3.53亿辆 [8] - 2025年1-4月汽车累计产销量1017.5万辆和1006万辆,同比增长12.9%和10.8% [8] 新能源汽车带动需求 - 新能源车气囊配置数量高于燃油车,如比亚迪宋PLUS、小鹏P5配置6个,小米SU7配备7个,问界M9配备9个,部分高端车型达24个 [10] - 2024年新能源汽车产销1288.8万辆和1286.6万辆,同比增长34.4%和35.5% [11] - 2025年1-4月新能源汽车产销442.9万辆和430万辆,同比增长48.3%和46.2% [11] 市场供给规模 - 2024年安全气囊市场供给规模从2020年的8322万个增长至9921.9万个,2025年有望突破10000万个 [1][13] 企业格局 - 国际品牌如奥托立夫、采埃孚占据重要地位,国内企业如华懋科技、均胜电子通过技术创新缩小差距 [15] - 华懋科技2024年营收22.13亿元,同比增长7.67%,2025年Q1营收5.37亿元,同比增长14.37% [17] - 均胜电子2024年营收558.64亿元,同比增长0.24%,其中汽车安全系统业务收入386.17亿元,同比增长0.23% [19] 发展趋势 - 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新能源汽车对安全性能要求更严格,高端产品需求增长 [21] - 技术创新推动智能化、小型化、个性化发展,智能安全气囊可调节参数提供精准保护 [22] - 政策法规推动行业规范化,政府对新能源汽车和自动驾驶的支持带来新机遇 [23]
上证智能交通指数上涨0.66%,前十大权重包含航天电子等
金融界· 2025-07-04 00:05
上证智能交通指数表现 - 上证智能交通指数上涨0 66% 报1722 24点 成交额72 49亿元 [1] - 近一个月上涨0 09% 近三个月下跌2 10% 年至今上涨2 03% [1] 指数构成与主题 - 上证城镇化指数系列围绕集约 智能 绿色低碳等主题 反映城镇化进程中受经济结构和消费结构变化影响的上市公司表现 [1] - 包括1条城镇化指数和6条子指数 分别为智慧城镇 智能交通 绿色城镇 城镇基建 城镇交通 城镇消费 [1] - 基日为2012年06月29日 基点为1000 0点 [1] 十大权重股 - 上汽集团(10 32%) 华域汽车(9 49%) 航天电子(9 01%) 宏发股份(8 87%) 宝信软件(6 76%) [1] - 移远通信(6 07%) 均胜电子(5 77%) 中国卫星(5 71%) 同方股份(5 64%) 佳都科技(3 89%) [1] 市场板块分布 - 上海证券交易所占比100 00% [2] 行业分布 - 工业占比30 40% 可选消费占比30 09% 信息技术占比27 24% 通信服务占比12 27% [2] 指数调整规则 - 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 实施时间为每年6月和12月的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 [2] - 权重因子随样本定期调整 特殊情况下进行临时调整 [2] - 样本退市时从指数中剔除 收购 合并 分拆等情形参照计算与维护细则处理 [2]
狂揽800多亿订单、开辟机器人业务,这家汽零巨头增长空间多大
中国经济网· 2025-07-03 13:08
公司业绩与市场地位 - 2024年公司营收达558.6亿元,新获订单全生命周期金额839亿元,创历史新高 [1][3] - 在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百强榜中稳居前40,中国企业中排名前三 [1] - 扣非归母净利润12.8亿元,同比增长27.7%,连续两年高速增长(2023年增幅219.2%,2024年增幅27.7%) [8] - 主营业务毛利率提升1.8个百分点至16.3%,汽车电子业务毛利率达19.7% [8] 订单与业务结构 - 2024年新获订单839亿元,同比增长13.8%,新能源订单占比超55%,国内订单占比超40% [3] - 订单覆盖新能源销量TOP10客户,未来3-5年将持续释放业绩 [3] - 海外营收占比76%,全球布局涵盖19个研发中心和50多个生产基地 [6] 技术优势与研发投入 - 智能座舱域控领域全球排名第四,获得海外主机厂L2++级智驾解决方案订单及国内新势力智能座舱项目 [4] - 近五年累计研发投入超240亿元,智驾解决方案支持L2-L4级别自动驾驶 [4] - 与地平线、高通等合作巩固智能化市场领先地位,近期获得高阶智驾域控制器订单 [4] - 汽车安全业务全球第二,技术门槛高,中国新能源车企出海首选合作 [4] 新业务拓展与战略布局 - 将智能汽车技术延伸至具身智能机器人领域,定位"汽车+机器人Tier1",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5] - 赴港上市计划旨在优化全球产能(东南亚基地建设、云供应链系统)和拓展新赛道(人形机器人) [12][13] 财务与运营优化 - 2024年经营活动净现金流46亿元,同比增长17.1%,创历史新高 [8] - 欧洲业务重组(关闭德国和罗马尼亚工厂,裁员600人)预计每年节省数亿元成本 [9] - 资产负债率69.83%,商誉72.39亿元,主要源于成功并购(如美国KSS、日本高田),推动营收从十几亿跃升至近600亿 [10][11] 全球化与资本战略 - "Local for Local"本土化能力支持中国车企出海及海外车企智能化需求 [6] - 港股上市构建"A+H"双平台,提升国际资本对接和品牌溢价 [12][13]
均胜电子(600699) - 均胜电子关于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股份的进展公告
2025-07-01 18:34
回购方案 - 首次披露日为2024年11月6日[2] - 实施期限为2024年12月23日至2025年12月22日[2] - 预计回购金额1.5亿至3亿元[2] - 回购股份价格上限23.74元/股[3] 回购进展 - 累计已回购股数1143.438万股,占比0.8117%[2] - 累计已回购金额19341.838256万元[2] - 实际回购价格区间14.08元/股至20.79元/股[2] 2025年6月情况 - 回购股份数量92300股,占比约0.0066%[5] - 最低成交价16.85元/股,最高成交价16.93元/股[5] - 已支付资金总额1560357元[5]
均胜电子: 均胜电子关于控股股东股份解质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25 00:28
控股股东股份解质情况 - 控股股东均胜集团持有公司股份518,787,401股 占总股本36 83% 本次解质前累计质押330,473,996股 占其持股比例63 70% 占总股本23 46% [1] - 本次解质涉及210,750,000股无限售流通股 分三笔完成 包括70,000,000股(占持股13 49% 总股本4 97%)解质给浙商银行 30,000,000股(占持股5 78% 总股本2 13%)解质给建设银行 剩余解质给广发银行 [2] - 解质后均胜集团剩余质押股份降至119,723,996股 占其持股比例23 08% 占总股本8 50% 且暂无后续质押计划 [2] 一致行动人质押变动 - 均胜集团与一致行动人王剑峰合计持有554,224,360股 占总股本39 34% 本次解质前累计质押330,473,996股 占合计持股59 63% [1][3] - 解质后一致行动人合计质押量降至119,723,996股 占合计持股比例21 60% 占总股本比例8 50% [1][3] 股份解质明细 - 本次解质股份占均胜集团原质押总量的63 77%(210,750,000/330,473,996) 单笔最大解质量为70,000,000股 对应质押权人为浙商银行宁波分行 [2] - 解质日期均为2025年6月24日 涉及质权人包括浙商银行 建设银行鄞州分行和广发银行宁波分行 [2]
均胜电子(600699) - 均胜电子关于控股股东股份解质的公告
2025-06-24 16:30
股权结构 - 均胜集团持股518,787,401股,占总股本36.83%[2] - 均胜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王剑峰合计持股554,224,360股,占总股本39.34%[2] 股份质押 - 解质前均胜集团累计质押330,473,996股,解质后119,723,996股[2] - 解质前均胜集团及王剑峰合计质押330,473,996股,解质后119,723,996股[2] 解质情况 - 均胜集团2025年6月23 - 24日解质210,750,000股,占总股本14.96%[4][5] - 均胜集团解质股份暂无后续质押安排,无强制平仓或过户风险[3][5]
天风证券发表研究报告,首次覆盖均胜电子
全景网· 2025-06-20 09:43
公司业务发展 - 公司在智能座舱、智能驾驶、新能源管理和汽车安全系统上占据全球领先地位,并将汽车业务优势延伸至机器人领域[1] - 2024年汽车安全业务新获定点项目全生命周期金额约574亿元,规模创历史新高,中国、亚太、欧洲区业务超出预期,日本区域重新获得日系客户规模化订单[1] - 汽车安全合肥新产业基地第一期项目于2023年底下半年正式完工投产,全部建成后预计实现方向盘400万件/年和安全气囊1000万件/年的产能[1] 智能化业务进展 - 公司与Momenta合作整合技术资源,借助其智驾算法解决方案加速技术研发和创新,形成更具竞争力的解决方案[1] - 已获得国内某知名自主品牌车企多款车型高阶辅助驾驶订单,提供高阶智能辅助驾驶域控制器解决方案[2] - 与东风汽车、黑芝麻智能联合开发的舱驾一体化方案正式进入量产阶段[2] 机器人业务拓展 - 公司基于汽车业务技术及全球化客户优势,定位为"汽车+机器人Tier1",向全球具身智能机器人厂商提供软硬件解决方案[2] - 将汽车核心零部件的研发与高端制造能力拓展至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链上下游[2] 财务预测与目标 - 天风证券预计公司25-27年实现收入645.11/716.32/788.17亿元,归母净利润15.65/18.77/22.99亿元[2] - 对应公司25年PE25X,目标价27.75元[2]
天风证券:给予均胜电子买入评级,目标价27.75元
证券之星· 2025-06-19 14:41
公司概况 - 均胜电子是全球领先的汽车电子解决方案和汽车安全解决方案提供商 [2] - 公司于2011年在上交所上市,通过多次收购助力产品研发 [2] - 2021年成立智能汽车科技研究院和先进新能源研究院进行创新研究 [2] - 在智能座舱、智能驾驶、新能源管理和汽车安全系统上占据全球领先地位 [2] 业务发展 - 24年汽车安全业务新获定点项目全生命周期金额约574亿元,规模创历史新高 [3] - 中国、亚太、欧洲区业务超预期,日本区域重新获得日系客户规模化订单 [3] - 合肥新产业基地第一期项目2023年下半年投产,全部建成后将实现方向盘400万件/年,安全气囊1,000万件/年的产能 [3] - 与Momenta合作整合技术资源,已获得国内某知名自主品牌车企多款车型高阶智能辅助驾驶域控制器解决方案 [3] 新业务拓展 - 基于汽车业务技术及全球化客户优势,拓展至具身智能机器人赛道 [4] - 定位Tier1,向全球具身智能机器人厂商提供相关软硬件解决方案 [4] - 将汽车核心零部件研发与高端制造能力延伸至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链上下游 [4] 财务预测 - 预计25-27年公司实现收入645.12/716.32/788.18亿元 [4] - 预计25-27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5.65/18.77/22.99亿元 [4] - 目标价27.75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1][4] 机构评级 - 最近90天内共有18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17家,增持评级1家 [7] - 过去90天内机构目标均价为22.43元 [7]
均胜电子(600699):国内领先智能汽车Tier1,机器人打开新增长点
天风证券· 2025-06-19 13:0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均胜电子,给予“买入”评级,2025年目标价27.75元 [4][7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均胜电子作为汽车+机器人Tier1厂商,受益于智能汽车及机器人等高增长赛道,具备长期成长性 [71] - 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实现收入645.12/716.32/788.18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15.65/18.77/22.99亿元 [4][7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均胜电子:汽车+机器人Tier1 - 发展历程:均胜电子是全球领先的汽车电子与安全解决方案提供商,2004年成立,2011年上交所上市,2021年成立研究院,在智能座舱和汽车安全系统领先,并拓展至机器人领域 [15] - 股权结构:相对分散,均胜集团持股最多,董事长王剑峰持股约23.61%,通过收购国外企业推进国际化布局 [18] - 产品矩阵:覆盖座舱、智驾、网联、动力和车身等汽车域,提供跨域融合产品和解决方案,还延伸至机器人领域发布相关产品 [21] - 全球化战略与并购整合历史:自2011年多次海外并购拓展业务,在全球设19个研发中心和超50个生产基地,覆盖主要汽车市场 [22] - 财务情况:2024年营收约559亿元,归母净利润约9.6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约12.8亿元,毛利率约16.22%,总净利率约2.37%,汽车安全业务贡献大,整体盈利向好 [25] 安全标准迭代驱动量价升维,龙头获单能力增长 - 全球汽车安全标准升级,产业技术双轮驱动:被动安全方面,各国法规对安全气囊数量和车辆碰撞安全性能要求提高;主动安全方面,欧盟和中国强制安装DMS等系统,全球安全业务市场规模稳步提升 [30][31] - 龙头地位巩固+订单放量,产能布局深化:2023年均胜电子在全球汽车被动安全市场排名第二,2024年新项目订单金额创新高,汽车安全业务新获定点全生命周期金额约574亿元,汽车电子业务约265亿元,新能源汽车相关超460亿元,合肥新产业基地一期已投产 [36][37] - 从“基础防护”到“超额配置”,安全气囊产业链量价齐升:汽车安全测评难度提升,安全气囊数量和类型增加,单车价值量提升;高收入市场有“技术溢价”,新兴市场渗透率有望提升 [40][42] 智舱&智驾深度融合,有望抢占“舱驾一体”时代红利 - 智能座舱:技术红利释放+需求升级,赛道高成长性凸显:2019 - 2023年全球智能座舱解决方案行业市场规模复合年增长率为16.7%,预计2028年达5407亿元,均胜电子在全球和中国智能座舱域控系统市场有一定份额 [45][47] - 智能驾驶:技术纵深拓展+生态合作深化,打造L2 - L4全域竞争力:均胜电子深耕智能电动汽车领域,新获海外主机厂L2和L2++业务,与多家芯片平台合作研发,与Momenta合作,已获国内车企高阶智能辅助驾驶域控制器解决方案订单 [49][51] - “舱驾一体”多域融合+全球化供应链,铸就坚固“护城河”:均胜电子提供“软硬件一体化”解决方案,中央计算单元助力多域融合;全球化供应链覆盖超100个汽车品牌,有本地化服务能力,可规避地缘政治风险 [53][55] 智能化场景拓展至机器人,新增第二成长曲线 - 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或将达百亿美元:在人工智能与先进制造技术驱动下,人形机器人走向产业落地,预计2029年全球产业规模达324亿美元,中国达750亿元 [60] - 凭借车端优势,拓展机器人第二成长曲线:均胜电子基于汽车业务技术和客户优势,定位Tier1向机器人厂商提供解决方案,从“大脑 - 小脑 - 肢体”突破,产品获智元机器人定点,后续有望获更多订单 [66][68]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 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收入同比增长15.48%/11.04%/10.03%,毛利率为16.91%/17.55%/18.22%;分业务看,汽车安全业务预计收入同比增长5.0%/3.0%/3.0%,毛利率15.0%;汽车电子系统业务预计收入同比增长40.0%/25.0%/20.0%,毛利率20.0%/21.0%/22.0% [71] - 选择三家可比公司,2025年行业可比平均估值PE为19.96倍,因均胜电子智驾业务高速增长且新增机器人业务,给予PE估值25倍,目标价27.75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72]
均胜电子背债260亿拟赴港上市解压 陷全球并购后遗症增速放缓商誉达72亿
长江商报· 2025-06-16 08:53
公司概况 - 均胜电子通过借壳辽源得亨于2011年登陆A股市场,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总资产达670.38亿元,较2011年底的13.69亿元增长约48倍 [1][6] - 公司通过多次国际并购成为全球领先的智能汽车科技解决方案提供商,构建"汽车安全+智能车联"双轮驱动模式,安全业务收入占比曾超70% [2][3][4] 并购历程 - 2011年以16亿元收购德国普瑞74.9%股权,后续完成100%收购,切入宝马、奔驰供应链并获人机交互技术 [2] - 2014年以1430万欧元收购德国IMA,2014-2015年分步9000万欧元收购德国QUIN,进入奥迪、保时捷供应链 [2] - 2016年耗资9.2亿美元收购美国KSS,1.76亿欧元收购德国TS道恩,2018年以15.88亿美元收购日本高田资产(非PSAN业务)创行业纪录 [2][3] 财务表现 - 2021年因商誉减值20.19亿元导致巨亏37.53亿元,2024年归母净利润9.60亿元仍低于2018年的13.18亿元 [7][8][9] - 2024年一季度有息负债261.73亿元,财务费用2.95亿元(同比增40%),资产负债率69.83%,账面商誉72.39亿元 [1][10][11] - 2022-2024年累计分红8.63亿元,平均分红率超30%,同期营收增速从11.92%降至0.24% [1][8][11] 战略动向 - 2024年12月取得香山股份控制权,完成出售均胜群英后的反向操作 [6] - 正在推进港股IPO,旨在打造国际化资本运作平台并缓解财务压力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