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能源(600905)

搜索文档
三峡能源(600905.SH):三峡集团已增持4.82亿元公司股份
格隆汇APP· 2025-09-04 21:35
公司股份增持情况 - 三峡集团近期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增持公司股份2269.17万股 占总股本比例0.08% [1] - 自增持计划披露以来累计增持股份1.13亿股 占总股本比例0.39% [1] - 累计增持金额达4.82亿元 且增持计划尚未实施完毕 [1]
三峡能源(600905):多因素叠加压制短期业绩,储备项目充沛助力长期成长
光大证券· 2025-09-04 17:03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3] 核心观点 - 多因素叠加压制短期业绩 但储备项目充沛助力长期成长 [1] - 利用小时数下降 电价下行及折旧增加共同导致2025年上半年业绩承压 [1] - 公司装机容量持续增长 在建和待建项目规模庞大 为未来业绩提供成长空间 [3]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147.36亿元 同比-2.19% 归母净利润38.15亿元 同比-5.48% [1] - 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71.07亿元 同比-0.79% 归母净利润13.68亿元 同比-15.41% [1] - 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20.74% 主要因处置水电资产产生投资收益4.66亿元 [1] - 营业成本同比+16.89% 达78.01亿元 毛利率同比下降8.62个百分点至47.06% [2] - 下调2025-2027年盈利预测 归母净利润预计为67.39/70.46/74.30亿元 [3] 运营指标 - 风电利用小时数同比下降97小时 光伏利用小时数同比下降96小时 [2] - 风电发电量同比+8.69% 光伏发电量同比+10.25% [2] - 风电上网电价同比-9.97% 光伏上网电价同比-12.03% [2] - 公司风电利用小时数高于全国均值59小时 光伏高于全国均值37小时 [2] 项目开发 - 2025年上半年新增并网装机218.07万千瓦 其中风电53.81万千瓦 光伏164.26万千瓦 [3] - 新增核准/备案项目容量400.56万千瓦 其中风电210.56万千瓦 光伏190.00万千瓦 [3] - 在建项目计划装机容量1381.78万千瓦 包括风电533.35万千瓦 光伏478.43万千瓦 抽蓄360.00万千瓦 [3] - 待建新能源项目计划装机容量2696.49万千瓦 包括风电1143.13万千瓦 太阳能发电1543.36万千瓦 储能10万千瓦 [3] 估值指标 - 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PE分别为18/17/16倍 [3] - 对应PB分别为1.3/1.3/1.2倍 [5] - 总市值1212.12亿元 总股本285.88亿股 [7] - 每股收益预测2025-2027年分别为0.24/0.25/0.26元 [3]
电力板块9月4日涨0.21%,江苏新能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出3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9-04 16:48
板块表现 - 电力板块整体上涨0.21% 但跑赢大盘 当日上证指数下跌1.25% 深证成指下跌2.83% [1] - 江苏新能领涨板块 涨幅3.62% 收盘价13.18元 成交额1.49亿元 [1] - 林洋能源涨幅3.19% 成交52.78万手 成交额3.25亿元 西昌电力上涨2.04% 成交11.02万手 成交额1.48亿元 [1] 个股涨跌 - 10只个股涨幅超1.5% 包括露笑科技(1.98%) 郴电国际(1.82%) 中闽能源(1.74%) 豫能控股(1.70%) 川能动力(1.61%) [1] - 跌幅最大为兆新股份(-9.94%) 京运通(-5.95%) 华光环能(-4.90%) 梅雁吉祥(-3.14%) 云南能投(-3.13%) [2] - 华能水电上涨1.53% 成交47.09万手 成交额4.33亿元 恒盛能源上涨1.58% 成交13.81万手 成交额2.99亿元 [1] 资金流向 - 板块整体资金净流出 主力资金净流出3.0亿元 游资资金净流出4.13亿元 散户资金净流入7.13亿元 [2] - 长江电力获主力净流入4.67亿元 占比9.48% 但游资净流出1.02亿元 散户净流出3.66亿元 [3] - 三峡能源主力净流入7151.45万元 占比10.92% 国电电力主力净流入6741.26万元 占比6.56% [3] - 林洋能源主力净流入2617.76万元 占比8.05% 但游资净流出2719.63万元 恒盛能源主力净流入2497.20万元 占比8.36% [3]
三峡能源(600905):装机持续增长,H1业绩有所承压
天风证券· 2025-09-04 15:45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基于盈利预测与估值 [5][6] 核心观点 - 公司H1业绩承压 营收147.36亿元同比下降2.19% 归母净利润38.15亿元同比下降5.48% [1] - 装机规模持续增长 累计装机达4993.66万千瓦 其中风电2297.02万千瓦 太阳能发电2590.55万千瓦 [2] - 盈利预测下调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64/66/72亿元 对应PE 19/18/17倍 [5] 经营表现 - H1新增风光装机2.2GW 其中风电53.81万千瓦 太阳能164.26万千瓦 [2] - 发电量393.14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8.85% 但利用小时数下降 风电1146小时减少97小时 太阳能597小时减少96小时 [3] - 在建项目计划装机1381.78万千瓦 待建新能源项目2696.49万千瓦 含储能10万千瓦 [2] 财务表现 - 营收下降主因利用小时数下滑及市场化交易电量比重上升导致电价下降 [4] - 扣非归母净利润32亿元同比下降20.74% 非经常性收益增加4.66亿元 [4] - 毛利率从2023年55.13%降至2025E 48.76% 净利率从27.11%降至20.60% [10] 估值指标 - 当前股价4.24元 对应市盈率19.86倍 市净率1.40倍 [6][10] - 预测2025年每股收益0.22元 每股净资产3.18元 [5][10] - EV/EBITDA从2023年11.41倍降至2027E 9.25倍 [10]
公用环保行业2025年9月投资策略:全国碳市场建设持续推进,推动城市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国信证券· 2025-09-04 15:41
行业投资评级 - 公用环保行业评级为"优于大市" [1][5] 核心观点 - 全国碳市场建设持续推进,推动城市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1] - 碳中和背景下,推荐新能源产业链+综合能源管理 [20] -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和"十五五"规划编制关键年,能源电力行业重点关注节能降碳、新能源消纳机制、跨区域电力平衡、能源安全保供和电力市场建设 [2][15][16] 市场回顾 - 8月沪深300指数上涨10.33%,公用事业指数上涨2.53%,环保指数上涨5.28%,月相对收益率分别为-7.81%和-5.06% [1][12] - 申万31个一级行业中,公用事业及环保涨幅排名第25和第21 [1][12] - 环保板块上涨5.28%;电力子板块中火电上涨4.69%,水电下跌1.17%,新能源发电上涨2.26%;水务板块下跌0.24%;燃气板块上涨4.50% [1][12] 重要政策事件 -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加强全国碳市场建设的意见》,目标到2027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基本覆盖工业领域主要排放行业,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实现重点领域全覆盖 [1][13] -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推动城市发展绿色低碳转型,包括推进生产领域节能降碳、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以及加强城市生态环境治理 [1][14] 专题研究 - "十五五"期间能源电力行业重点关注节能降碳、新能源消纳机制、跨区域电力平衡、能源安全保供和电力市场建设 [2][15][16] - 截至2024年底全国新能源累计装机容量达14.1亿千瓦,同比增长33.9%,占总装机容量的42%,超越煤电成为第一大电源 [18] - 2024年新增新能源装机3.6亿千瓦,占全国电源新增装机的83% [18] - 新能源发电量占比突破18%,对发电量增长的贡献率超60% [18] - 为实现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25%的目标,风光装机至少需达到25亿千瓦,年新增风光装机需维持在2亿千瓦以上 [18] 投资策略 公用事业 - 煤价电价同步下行,火电盈利有望维持合理水平,推荐华电国际、上海电力 [3][20] - 国家持续出台政策支持新能源发展,推荐龙源电力、三峡能源、广西能源、福能股份、中闽能源、金开新能 [3][20] - 装机和发电量增长对冲电价下行压力,核电盈利维持稳定,推荐中国核电、中国广核、电投产融 [3][20] - 全球降息背景下高分红水电股防御属性凸显,推荐长江电力 [3][20] - 燃气推荐华润燃气、九丰能源 [3][20] 环保 - 水务&垃圾焚烧行业进入成熟期,自由现金流改善明显,推荐光大环境、中山公用 [3][20] - 中国科学仪器市场份额超过90亿美元,国产替代空间广阔,推荐聚光科技 [3][20] - 欧盟SAF强制掺混政策生效在即,国内废弃油脂资源化行业受益,推荐山高环能 [3][20] - 煤价下行背景下秸秆价格同步下降,农林生物质发电行业成本端改善明显,推荐长青集团 [3][20] 行业重点数据 电力行业 - 7月份规上工业发电量926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1% [45] - 1-7月规上工业发电量5470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 [45] - 7月份火电同比增长4.3%,水电下降9.8%,核电增长8.3%,风电增长5.5%,太阳能发电增长28.7% [45][46] - 7月全社会用电量1022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6% [58] - 1-7月全社会用电量累计5863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5% [58] - 6月全国市场交易电量5020.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2% [66] - 1-6月全国市场交易电量29484.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8%,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60.9% [66] - 截至7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36.7亿千瓦,同比增长18.2% [75] - 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11.1亿千瓦,同比增长50.8%;风电装机容量5.7亿千瓦,同比增长22.1% [75] - 1-7月全国发电设备累计平均利用1806小时,比上年同期降低188小时 [75] - 全国主要发电企业电源工程完成投资3635亿元,同比增长5.9% [85] 碳交易市场 - 全国碳市场综合价格最高价70.69元/吨,最低价69.23元/吨,收盘价较上周下跌1.42% [94] - 本周全国碳排放配额总成交量6,037,485吨,总成交额410,389,175.76元 [94] - 2025年1月1日至8月29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成交量65,397,895吨,成交额4,793,699,317.08元 [94] - 累计成交量695,666,559吨,累计成交额47,826,426,420.59元 [94] 煤炭价格 - 环渤海动力煤8月27日价格671.00元/吨,与上周持平 [105] - 郑商所动煤期货主力合约8月29日报价801.40元/吨,与上周持平 [105] 天然气行业 - 8月29日国内LNG价格4098元/吨,较上周下降1元/吨 [107] 行业动态 - 1-7月全国电力市场交易电量同比增长3.2% [111] - 华电、华润签订"沙戈荒"大基地新能源与煤电联营协议 [112] - 我国建成全球门类最全规模最大的能源体系 [113] - 中国华能提前完成"十四五"新增新能源装机8000万千瓦目标 [114] - 国家能源局增加4家单位为全国电力安全生产委员会成员单位 [115] - 江苏电力现货市场自9月起开展连续结算试运行 [116] - 1-7月南方电网经营区域用电量破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8% [117] - 1-7月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利润增长6.3% [118] - 7月核发绿证2.36亿个,涉及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23.58万个 [119] - 2025年上半年电化学储能电站新增投运总装机13.66GW/33.75GWh,较去年年底新增22% [120] - 电规总院发布6大重磅智库研究成果 [121] - 国家发改委:核电、油气管道等重大项目将设民间投资参股最低比例 [122] - 安徽136号文征求意见:存量项目机制电价0.3844元/度,增量项目机制电量比例85% [123]
“反内卷”政策下光伏板块基本面向好,新能源ETF(159875)盘中一度涨近4%
搜狐财经· 2025-09-04 10:29
流动性表现 - 新能源ETF盘中换手率达7.38%,成交金额7672.68万元[3] - 近1周日均成交额达1.08亿元[3] - 近5个交易日累计资金净流入4547.98万元[3] 规模变化 - 近1年规模增长1.18亿元[3] 收益表现 - 近6月净值上涨15.55%[3] - 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达25.07%,最长连涨月数为4个月,连涨期间涨幅31.31%[3] - 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为8.03%[3] - 近3个月超越基准年化收益8.15%[3] 成分股表现 - 权重股宁德时代涨1.71%(权重9.72%)、阳光电源涨4.57%(权重5.57%)、隆基绿能涨3.43%(权重5.18%)[5] - 亿纬锂能大涨8.65%(权重3.19%)、通威股份涨6.87%(权重2.58%)[5] - 中国核电跌0.68%(权重4.36%)、三峡能源跌0.47%(权重3.46%)[5] 行业动态 - 光伏产业链价格出现明显修复,"反内卷"政策推动行业自律[5] - 多晶硅行业或通过并购重组整合过剩产能[5] - 2025年上半年光伏板块核心标营收同比下滑9.7%,但二季度开工率与营收环比改善[6] - 二季度归母净利润亏损幅度减小,加回减值损失后环比扭亏为盈[6] - 硅片二季度毛利率为负,产业链价格企稳回升有望改善企业现金流[6] 指数构成 - 中证新能源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42.78%[6] - 前三大权重股为宁德时代(9.72%)、阳光电源(5.57%)、隆基绿能(5.18%)[5][6]
三峡能源(600905):短期业绩承压下滑,储备项目丰富支撑远期成长弹性
华创证券· 2025-09-03 16:11
投资评级 - 首次推荐评级,目标价4.9元,较当前价4.26元存在约16%上行空间 [1][6] 核心观点 - 短期业绩承压但储备项目丰富,支撑远期成长弹性 [1][6]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5.48%,Q2同比下降15.41% [6] - 装机规模扩张驱动发电量增长,但消纳问题及市场化电量比重提升导致绿电收益承压 [6] - 采用相对估值法,给予2025年20.5倍PE,高于可比公司17倍均值,因公司为全国性新能源运营商龙头且有三峡集团背景 [6]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147.36亿元,同比下降2.19% [6] - 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47.06%,同比下降8.62个百分点 [6]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8.8/73.8/78.4亿元,同比增速12.5%/7.3%/6.2% [2][6] - 对应2025-2027年PE为18/17/16倍,PB为1.3/1.3/1.2倍 [2][12] 经营数据 - 2025年上半年总发电量393.1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85% [6] - 风电/光伏/独立储能发电量分别为250.61/139.11/3.42亿千瓦时,同比+8.69%/+10.25%/+84.86% [6] - 截至2025年6月底,控股装机容量4993.66万千瓦,其中风电/光伏/独立储能权益装机容量分别为2297.02/2590.55/106.10万千瓦 [6] - 2025年上半年新增并网装机218.07万千瓦,风电/光伏分别新增53.81/164.26万千瓦 [6] 项目储备 - 在建项目计划装机容量1381.78万千瓦,其中风电/光伏/抽水蓄能/独立储能分别为533.35/478.43/360/10万千瓦 [6] - 待建项目计划装机容量2696.49万千瓦,其中风电/光伏/储能分别为1143.13/1543.36/10万千瓦 [6] 市场表现 - 总市值1217.83亿元,每股净资产3.10元 [3] - 12个月内最高/最低价分别为4.91/4.05元 [3]
三峡能源(600905):装机规模持续扩张发电效率及电价制约业绩表现
新浪财经· 2025-09-03 10:30
财务表现 - 1H25营业收入147.36亿元同比下降2.19% 归母净利润38.15亿元同比下降5.48% [1] - 风电营业收入99.74亿元同比下降2.24% 光伏营业收入44.53亿元同比下降3.16% [2] - 经营现金流同比增长1.62%至82.47亿元 应收账款496.51亿元同比增加16.98% [2] 装机与发电量 - 新增并网装机218.07万千瓦 其中风电53.81万千瓦 太阳能164.26万千瓦 [1] - 风电累计装机2297.02万千瓦 太阳能累计装机2590.55万千瓦 [1] - 总发电量393.1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85% 其中风电250.61亿千瓦时增8.69% 光伏139.11亿千瓦时增10.25% [1] 运营效率 - 风电利用小时1146小时同比减少97小时 光伏利用小时597小时同比减少96小时 [1] - 平均上网电价381元/兆瓦时同比下降9.89% 其中风电410元/兆瓦时降9.97% 光伏328元/兆瓦时降11.90% [2] 盈利预测 - 下调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63.83亿元/74.09亿元/80.93亿元 [3] - 当前股价对应PE倍数分别为19倍/16倍/15倍 [3]
三峡能源(600905):装机规模持续扩张,发电效率及电价制约业绩表现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9-03 10:19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2][7] 核心观点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47.36亿元同比下降2.19% 归母净利润38.15亿元同比下降5.48% 略低于预期 [7] - 装机规模持续扩张但发电效率下滑 风电及光伏利用小时数减少拖累发电量增长 [7] - 平均上网电价同比下降9.89%至381元/兆瓦时 主要受平价项目增加和电量结构变化影响 [7] - 经营性现金流保持稳健增长 1H25同比增长1.62%至82.47亿元 [7] - 下调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63.83/74.09/80.93亿元(原预测70.48/76.88/83.05亿元) [7] 财务表现 - 2025H1营业总收入147.36亿元同比下降2.2% [6][7] - 2025H1归母净利润38.15亿元同比下降5.5% [6][7] - 2025E预计营业总收入306.28亿元同比增长3.1% [6] - 2025E预计归母净利润63.83亿元同比增长4.4% [6] - 毛利率从2024年52.6%下降至2025H1的47.1% [6] 装机与发电量 - 1H25新增并网装机218.07万千瓦(风电53.81万千瓦 光伏164.26万千瓦) [7] - 截至2025年上半年风电累计装机2297.02万千瓦 光伏累计装机2590.55万千瓦 [7] - 风电利用小时1146小时同比减少97小时 光伏利用小时597小时同比减少96小时 [7] - 总发电量393.1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85%(风电250.61亿千瓦时+8.69% 光伏139.11亿千瓦时+10.25%) [7] 电价与收入结构 - 1H25平均上网电价381元/兆瓦时同比下降9.89% [7] - 风电电价410元/兆瓦时同比下降9.97% 光伏电价328元/兆瓦时同比下降11.90% [7] - 风电营业收入99.74亿元同比下降2.24% 光伏营业收入44.53亿元同比下降3.16% [7] 现金流与资产负债 - 1H25应收账款496.51亿元同比增长16.98% [7] - 资产负债率71.22% [2] - 每股净资产3.10元 [2]
中材国际、珠城科技目标价涨幅超40% 亿华通评级被调低丨券商评级观察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3 09:40
券商评级活动概览 - 9月2日券商共发布33次上市公司目标价 其中目标价涨幅排名前三的公司为中材国际(43.65%)、珠城科技(41.51%)、光云科技(35.72%) 分属专业工程、家电零部件、IT服务行业[1] - 当日有35家上市公司获得券商推荐 大唐发电、中国广核、三峡能源各获1家机构推荐[3] 目标价涨幅详情 - 中信证券给予中材国际买入评级 目标价13元 较最新收盘价涨幅43.65%[2] - 中信证券给予珠城科技派评级 目标价75元 较最新收盘价涨幅41.51%[2] - 中信证券上调光云科技至增持评级 目标价22元 较最新收盘价涨幅35.72%[2][5] - 深南电路获招银国际证券买入评级 目标价235元 涨幅30.64% 为涨幅排名第五[2] - 涨幅超20%的公司包括斯瑞新材(24.53%)、东航物流(24.35%)、招商银行(24.31%)等共10家企业[2] 评级调整动态 - 评级调高仅1家次 中信证券将光云科技从持有上调至增持[3][5] - 评级调低仅1家次 长江证券将亿华通从买入下调至增持 所属电池行业[5][6] - 首次覆盖仅1次 中信证券首次覆盖赤峰黄金并给予买入评级 所属贵金属行业[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