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银行(600919)

搜索文档
江苏银行服务“三农”成效显著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5-06 07:50
江苏银行乡村振兴金融服务成果 - 江苏银行连续第四年获评江苏省银行业金融机构服务乡村振兴考核评估优秀等次[1] - 围绕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提供"产购储加销"全链条金融支持[1] - 与政府部门战略合作支持乡村振兴重大项目及重点工程[1] 特色金融产品与服务案例 - 创新"农机设备贷"产品为无锡安优农业生态有限公司提供200万元贷款支持现代农业设施建设[1] - 通过产品组合为淮安千润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授信200万元解决收购旺季资金短缺问题[2] - 支持企业构建"淮安芡实"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的全产业链布局[2] 产业赋能策略 - 以"四季农时"为轴线精准服务江苏特色优势产业[2] - 聚焦国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和农业产业强镇[2] - 支持食用菌种植、海洋牧场等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建设[2] 业务模式创新 - 员工深入乡镇走访挖掘客户需求[2] - 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2] - 通过支持农产品加工升级和设备更新促进产业升级[2]
你追我赶的长三角城商行!
券商中国· 2025-05-04 16:54
行业信贷趋势 - 我国银行业整体信贷投放增速从两位数放缓至个位数,主要由于有效信贷需求不足,尤其是居民部门需求不足 [1] - 长三角地区城商行得益于当地经济活力,信贷投放增速保持稳健,一季度资产规模平均环比增速达7% [4][6] 长三角城商行资产规模变化 - 江苏银行资产规模首次站上4万亿元,增速12.84%,位居国内城商行第二、长三角第一 [3][6] - 宁波银行资产规模3.4万亿元,增速8.67%,超越上海银行(3.27万亿元,增速1.37%)成为长三角第二位 [3][6] - 南京银行和杭州银行资产规模分别为2.77万亿元(增速6.71%)和2.22万亿元(增速5.2%) [6] 信贷结构分析 - 长三角银行资产增量主要靠对公驱动,零售端增速普遍放缓 [7] - 江苏银行和宁波银行企业贷款增速分别达28.59%和24.13%,显著高于其他银行 [7] - 上海银行对公信贷余额增速仅为3.17%,南京银行对公信贷增速也有所放缓 [7] 净利息收入表现 - 长三角城商行净利息收入实现双位数高增,江苏银行(165.92亿元,同比21.94%)、宁波银行(128.35亿元,同比11.59%)、南京银行(77.52亿元,同比17.80%)表现突出 [8] - 利息净收入增长支撑营收,南京银行利息净收入占营收比重上升5.22个百分点至54.63% [11] 营收与利润表现 - 长三角城商行一季度营收平均同比增速约5%,高于上市城商行平均1.59%的增速 [11] - 江苏银行以223.04亿元营收规模位居上市城商行首位,归母净利润97.80亿元,同比增速8.16% [12] - 杭州银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达17.30%,为五家银行中最高 [12] 非息收入与投资收益 - 长三角银行投资收益表现亮眼,江苏银行、宁波银行、南京银行投资收益同比增速在三成上下,占营收比重约20% [12] - 上海银行和杭州银行投资收益同比增速分别达119%和116%,占营收比重分别为22.86%和19.61% [12] - 2024年长三角农商行非息收入同比增幅普遍在20%-90%之间,张家港行和瑞丰银行非息收入同比增幅分别达97%和84% [14] 全行业投资收益趋势 - 一季度A股42家上市银行中34家投资收益实现正增长,10家银行同比增速超100%,光大银行以302.96%增速居首 [13] - 半数以上上市银行投资收益同比增速在20%-90%区间,显示银行债市兑现收益现象明显 [13]
江苏银行(600919):2025 年一季报点评:营收超预期,投放强劲+息差企稳
长江证券· 2025-05-04 16:1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江苏银行2025Q1营收增速6.2%,归母净利润增速8.2%,利息净收入大幅增长21.9%,源于息差企稳和扩表强劲;存贷增长两旺,资产质量保持稳定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 - 2025Q1利息净收入同比增长21.9%,带动营收超预期增长;非利息净收入同比下滑22.7%,但中收高增长21.8%;投资收益等其他非息收入同比下滑32.7%,Q1末OCI余额环比年初减少29亿;信用减值计提金额同比上升28%至59亿,通过成本收入比和所得税率下降释放盈利,保障归母净利润稳定增长 [11] 规模 - 2025Q1总资产较期初大幅增长12.8%,贷款增长8.0%,对公、票据、零售分别增长13.5%、 - 27.4%、2.5%,对公预计投向制造业和基建类,零售延续回暖态势;存款较期初大幅增长14.2%,对公存款增长14.4%,预计全年信贷增速超10%;Q1末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环比 - 0.8pct至8.4% [11] 息差 - 预计Q1息差较2024全年1.86%企稳回升,推动利息净收入大幅增长;年初信贷投放聚焦高收益率优质项目,政策层面未降息支撑资产端收益率;息差企稳核心驱动是负债成本改善节奏加快,2024全年存款成本率同比下降23BP,预计Q1继续下行,即便年内贷款降息,息差下行压力也将缓释 [11] 资产质量 - 2025Q1末不良率环比下降3BP至0.86%,关注率环比 - 7BP至1.33%,风险指标改善,预计受益于贷款规模扩张;去年以来行业零售风险抬升,今年一季度风险压力企稳,全年继续观察零售风险演变;对公资产质量预计保持优异;拨备覆盖率环比小幅回落,风险抵补能力充裕 [11] 投资建议 - 2025Q1业绩增速超预期,预计全年业绩稳定增长;目前估值仅0.74x2025PB,对应未来一年预期股息率5.3%,股息率在上市银行中领先,且无可转债摊薄或转股压力;2024全年分红比例30%,分红能力预计稳定,高股息、低估值优势清晰,持续重点推荐,维持“买入”评级 [11] 财务报表及预测指标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资产合计(千元)|3,952,041,570|4,540,323,045|5,005,352,329|5,518,010,876| |营业收入(千元)|80,815,212|85,519,935|89,938,860|95,281,205| |利息净收入(千元)|55,956,762|64,302,277|66,842,385|73,164,189| |手续费净收入(千元)|4,416,931|5,031,406|5,403,524|5,744,644| |归母净利润(千元)|31,843,213|34,265,212|36,878,813|39,440,516| |资产合计增速|16.12%|14.89%|10.24%|10.24%| |贷款增速|10.67%|10.86%|9.44%|9.67%| |营业收入增速|8.78%|5.82%|5.17%|5.94%| |利息净收入增速|6.29%|14.91%|3.95%|9.46%| |归母净利润增速|10.76%|7.61%|7.63%|6.95%| |净息差|1.86%|1.80%|1.71%|1.70%| |不良贷款率|0.89%|0.86%|0.85%|0.84%| |拨备覆盖率|350%|343%|348%|343%| |P/E|6.15|5.83|5.39|5.01| |P/B|0.80|0.74|0.67|0.62| [26]
2025年一季报收官:34家上市银行股市赚率估值总览!
雪球· 2025-05-03 10:28
市赚率估值方法 - 市赚率公式为PR=PE/ROE/100,借鉴巴菲特"40美分买入1美元"的投资理念,1988-1989年巴菲特建仓可口可乐时市赚率平均值为0.4PR [2] - 针对国企央企加入股利支付率修正系数N:股利支付率≥50%时N=1.0,≤25%时N=2.0,30%典型银行股N=1.67,修正后公式为PR=N*PE/ROE/100 [3] - 该方法适用于ROE及分红稳定的价值股,不适用于成长股、科技股和周期股,且ROE低于10%时有效性下降,TTM ROE<8%的银行股不适用该模型 [3] 银行板块估值分析 六大行板块 - A股平均修正市赚率1.05PR(工商银行1.14PR最高),H股平均0.87PR(建设银行0.73PR最低),邮储银行A股0.96PR为六大行中唯一低于1.0PR的标的 [4][5] - 具体数据:工商银行A股PE 6.89/ROE 9.63%/修正系数1.59,建设银行H股PE 4.64/ROE 10.40%/修正系数1.63 [5] 股份行板块 - A股平均修正市赚率0.94PR(招商银行0.70PR最低),H股平均0.87PR,板块整体赔率不高,招商银行H股近期表现强于A股形成估值割裂 [5][6] - 招商银行A股PE 6.96/ROE 14.01%/股利支付率35.34%,中信银行H股PE 5.03/修正PR 0.91 [6] 城商行板块 - A股平均修正市赚率0.80PR,江苏银行(0.65PR)、杭州银行(0.65PR)、成都银行(0.59PR)为全行业最低估值标的 [7][8] - 杭州银行PE 5.23/ROE 16.16%创行业最高,成都银行ROE 17.25%为全板块第一,重庆银行A股修正PR 1.29为板块最高 [8] 农商行板块 - 平均修正市赚率1.02PR(常熟银行0.78PR最低),因成长属性导致股利支付率普遍<25%(修正系数2.0),原始市赚率下仅常熟银行0.39PR低于0.4阈值 [9][10] - 常熟银行PE 5.55/ROE 14.19%/股利支付率19.84%,紫金银行修正PR 1.44为板块最高 [10] 成长型银行股 - 一季度ROE同比提升的4家银行:杭州银行(16.16%)、齐鲁银行(12.59%)、青岛银行(11.60%)、常熟银行(14.19%) [11] - 若统一采用1.67修正系数,杭州银行修正PR降至0.54,常熟银行降至0.65,与第三方研究结论相互验证 [11][12] 市场环境与操作策略 - 低息环境理论上推高估值但非线性相关,建议A股在1.0PR以上、H股在0.8PR以上逐步减持,若无更好标的可放缓卖出节奏 [12]
42家A股上市银行日赚58.58亿元,5家中小银行投资收益翻倍
华夏时报· 2025-04-30 22:03
金融投资业务成为银行营收新引擎 - 金融投资业务从传统配置工具升级为上市银行营收增长新引擎,债券投资在2024年市场利率下行周期中展现出强劲收益弹性,有效缓冲利息净收入下滑对财务报表的冲击 [2] - 42家A股上市银行中40家金融投资金额增长,37家投资收益正增长,5家中小银行收益翻倍,部分区域银行投资收益占营收比重突破15% [2] - 行业整体加码金融投资背景下仍有5家机构投资收益同比缩水,反映市场波动加剧背景下投资能力分化 [2] 2024年上市银行投资收益数据 - 42家上市银行合计实现归母净利润2.14万亿元(日均58.58亿元),营业收入5.65万亿元(日均154.83亿元),金融投资总额91.41万亿元,投资收益5128.03亿元 [3] - 37家银行投资收益正增长,5家中小银行增速超100%:张家港行(176.81%)、厦门银行(121.14%)、紫金银行、贵阳银行、瑞丰银行 [3][4] - 5家银行投资收益缩水,长沙银行降幅最大达24.18% [4] 投资收益营收占比提升 - 2024年42家银行投资收益占营收比重平均值达15.61%(2023年为12.33%),9家中小银行占比超20%,张家港行最高达27.39% [4] - 25家银行占比10%-20%(含13家城商行、4家农商行、7家股份行、1家国有大行),中小银行中仅沪农商行占比低于10%(9.18%) [4] - 江苏银行、宁波银行、南京银行、北京银行、上海银行投资收益超100亿元,农商行中渝农商行(41.99亿元)、沪农商行(24.45亿元)领先 [5] 中小银行债券投资策略 - 中小银行因净息差收窄和国有大行普惠金融挤压市场份额,调整资产配置增厚投资收益,2024年农商行成为债券市场多头且成交活跃 [6] - 有效融资需求不足导致"资产荒",市场信用风险上升促使中小银行扩大债券投资,"大行放贷,小行买债"格局形成 [6] - 开源证券指出中小银行因贷款收益率低、存款增长快、资金成本高,倾向加大配债力度赚票息或做委外投资 [6] 债券投资品种与市场环境 - 债券投资为中小银行最青睐品种,多家银行提及"处置债券产生收益增加"和"债券交易账户规模大增",渝农商行通过优化交易策略实现投资收益及公允价值变动净损益38.48亿元(同比增16.35亿元) [7] - 2024年债券收益率下行(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高点降至1.68%)推动收益增长,但未来利率走势不确定性可能影响收益稳定性 [7] 2025年债券投资展望 - 招商银行预计2025年债券利率震荡下行概率较大,中国银行计划加大对国债和地方债投资并适度增加信用债配置 [8] - 厦门银行认为在积极财政政策和宽松货币政策下,债券市场仍存在配置和交易机会 [8]
江苏银行(600919):业绩韧性强,量价支撑净利息高增,资产质量持续改善
中泰证券· 2025-04-30 20:46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2][3][2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江苏银行 1Q25 营收和净利润同比增长,经营业绩维持高增,信贷增速高,负债端支撑净息差,量价带动净利息收入高增,手续费高增缓释其他非息拖累 [3][11] - 公司核心竞争力体现在小微、对公和零售业务,良好的息差趋势、优质的资产质量和资本补充保障业绩持续性 [3][2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表现 - 1Q25 营收同比+6.2%,净利润同比+8.2%,经营业绩维持高增,营收利润均维持 5%以上增速 [3][7][11] - 1Q25 业绩同比增长正向贡献因子为规模、税收、息差、成本,边际贡献改善的有净息差、规模、税收、成本,减弱的有其他非息、拨备 [9] 净息差情况 - 1Q25 净利息收入同比高增 21.9%,环比+16.3%,单季年化净息差环比+13bp 至 1.8%,同比+3bp,息差回升 [3][12] 存贷情况 - 1Q25 存贷两旺,资产端生息资产同比+20.6%,贷款同比+13%,对公同比+25.9%,个贷同比+10.0%,票据同比-14.6%;负债端计息负债同比+22.0%,存款同比+16.0% [3][14] 净非息收入情况 - 1Q25 净非息同比-23.0%,Q1 主要是非息和其他非息拖累,净手续费同比+21.8%,净其他非息同比-33.1% [3][18] 资产质量情况 - 1Q25 不良率、不良生成率、关注类占比、逾期率均环比改善,拨备覆盖率维持高位 [3][19] - 截至 2024 年末,对公不良率较 1H24 上升 7bp 至 0.88%,房地产不良率明显收窄,文娱不良率下降;零售测算不良率(含经营贷)较半年度下降,个人经营贷不良率上升 [3][19] 其他情况 - 1Q25 业务及管理费同比持平,成本收入比为 20.8%,较上年同期下降 1.3 个点 [23] - 1Q25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分别为 8.36%、10.77%、11.95%,环比变动-76、-105、-104bp [23] 投资建议 - 公司 2025E、2026E、2027E PB 0.75X / 0.68X / 0.61;PE5.55X / 5.21 / 4.94X,维持“买入”评级 [3][23]
江苏银行(600919):业绩韧性强;量价支撑净利息高增;资产质量持续改善
新浪财经· 2025-04-30 20:26
业绩表现 - 1Q25营收同比+6 2%(2024全年同比+8 7%)净利润同比+8 2%(2024全年同比+10 8%)营收利润增速均超5% [1] - 1Q25净利息收入同比高增21 9%环比+16 3%单季年化净息差环比+13bp至1 8%同比+3bp息差回升 [1] - 单季年化资产收益率环比下降7bp至3 75%计息负债付息率环比下降19bp至1 93% [1] 存贷情况 - 1Q25生息资产同比+20 6%(2024同比+16 0%)贷款同比+13%(2024同比+10 7%)对公贷款同比+25 9%个贷同比+10 0%票据同比-14 6% [2] - 1Q25计息负债同比+22 0%存款同比+16 0%负债端维持稳定增长 [2] - 1Q25净非息同比-23 0%(2024同比+14 6%)手续费同比+21 8%(2024同比+3 3%)其他非息同比-33 1%(2024同比+17 4%) [2] 资产质量 - 1Q25不良率0 86%环比下降3bp同比下降5bp不良生成率1 03%同比下降34bp环比下降38bp关注类贷款占比环比下降7bp至1 33% [3] - 1Q25逾期率环比下降1bp至1 11%拨备覆盖率343 51%环比下降6 58个点拨贷比2 95%环比下降17bp [3] - 2024年末对公不良率0 88%(较1H24上升7bp)房地产不良率2 20%(较半年度下降63bp)文娱不良率0 82%(较半年度下降15bp)零售不良率1 06%(较半年度下降15bp)个人经营贷不良率2 04%(较半年度上升46bp) [3] 核心竞争力 - 小微业务结合历史禀赋与金融科技对公业务以制造业和基建为基石零售业务具备规模优势 [4] - 2025E/2026E/2027E PB估值0 75X/0 68X/0 61X PE估值5 55X/5 21X/4 94X [4]
这些板块涨停潮!
证券时报网· 2025-04-30 17:42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走势分化,沪指跌0.23%报3279.03点,深证成指涨0.51%报9899.82点,创业板指涨0.83%报1948.03点,北证50指数涨2.96% [1] - 沪深北三市合计成交11933亿元,较昨日增加逾1500亿元,超3400股上涨 [1] - 港股恒生指数涨0.51%,恒生科技指数涨1.35%,科技股金蝶国际、金山软件涨约7%,小米集团涨超5% [1] 银行板块表现 - A股银行板块大幅回调,华夏银行跌8.55%,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等跌逾3% [2][3] - 港股中资银行股同步走弱,招商银行跌近5%,工商银行、建设银行跌近3% [1][4] - 42家上市银行一季度合计营收1.45万亿元同比下降1.72%,归母净利润5639.79亿元同比下降1.2%,其中华夏银行净利润同比下降14.04%,厦门银行营收同比下降18.42% [5] AI应用概念表现 - AI应用概念强势拉升,创意信息涨19.93%,浙文互联、超讯通信涨停,鸿博股份4连板 [7] - 阿里巴巴发布Qwen3系列模型,旗舰模型Qwen3-235B-A22B在编码、通用能力评测中达业界SOTA水平 [8] - 小米开源推理大模型Xiaomi MiMo,7B参数规模超越OpenAI o1-mini和阿里Qwen-32B-Preview [8] 汽车产业链表现 - 汽车产业链股大幅走高,菱电电控、精进电动20%涨停,斯菱股份涨13.24% [10][11] - 工信部发布2025年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强化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供给,明确L2/L3级别技术规范 [11] - 产业链公司加速收敛软硬件架构,激光雷达渗透率有望提升,L3级别自动驾驶资源投入增加 [12]
长三角城商行座次重排:宁波银行首次超过上海银行 三大业务板块动能切换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30 17:38
资产规模与营收表现 - 截至一季度末,江苏银行以4.46万亿元总资产位居四家城商行之首,宁波银行以3.40万亿元首次超过上海银行的3.27万亿元,南京银行最低为2.77万亿元 [1] - 2024年全年营收排名:江苏银行808.15亿元、宁波银行666.31亿元、上海银行529.86亿元、南京银行502.73亿元,南京银行以11.32%增速领跑 [1] - 一季度营收座次重排:江苏银行223.04亿元(+6.21%)、宁波银行184.95亿元(+5.63%)、南京银行141.90亿元(+6.53%)超越上海银行的135.97亿元(+3.85%) [2] 盈利能力与净利润 - 2024年江苏银行净利润333.06亿元(+10.97%)为唯一超300亿元的城商行,宁波银行272.21亿元(+6.29%)、上海银行235.60亿元(+4.38%)、南京银行203.65亿元(+9.31%) [2] - 一季度江苏银行单季净利润突破100亿元达100.92亿元,宁波银行74.56亿元、南京银行62.92亿元、上海银行61.39亿元 [2] 业务结构动态调整 - 利息净收入分化明显:宁波银行2024年增速17.32%最快,江苏银行6.29%,南京银行从2023年-5.63%改善至+4.62%,上海银行仍下降7.62% [3] - 中收表现:江苏银行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同比+3.29%唯一正增长,宁波银行(-19%)、上海银行(-19%)、南京银行(-28.55%)降幅收窄 [4] - 投资收益:江苏银行和宁波银行2024年增速分别从49.71%/10.94%回落至15.46%/-3.68%,上海银行(+63.91%)和南京银行(+26.99%)仍增长 [5][6] 息差与负债管理 - 一季度净息差:江苏银行1.82%(降4bp)、宁波银行1.80%(降6bp)、南京银行1.43%(降51bp)、上海银行1.16%(降1bp) [8] - 负债成本压力:江苏银行企业定期存款增速34.91%、储蓄定期存款+17.28%反映存款定期化趋势,南京银行强调负债成本控制对改善息差效果更明显 [9] 信贷投放策略 - 对公贷款:江苏银行(+28.59%)和宁波银行(+24.13%)加速投放,余额分别达1.32万亿元和8197.22亿元,上海银行仅增3.17% [9] - 零售信贷:南京银行增幅扩大,江苏银行一季度个贷新增超百亿元,宁波银行贷款平均收益率4.84%为四行最高 [10]
关注的一些银行24年年报数据整理
雪球· 2025-04-30 16:44
整体业绩概览 - 国有行和股份行业绩相对乏力,净利润微增,营收普遍下滑:工商银行营收同比-2.52%,建设银行营收同比-2.54%,农业银行营收同比+2.26%,中国银行营收同比+1.16% [4][5] - 城商行业绩表现抢眼:宁波银行营收同比+8.19%,净利润同比+6.23%;江苏银行营收同比+8.78%,净利润同比+10.76%;杭州银行营收同比+9.61%,净利润同比+18.07% [4][5] - 风险加权资产增速较低,反映银行扩张意愿减弱:工商银行风险加权资产同比+4.34%,建设银行同比-2.42%,农业银行同比+1.19% [4][6] 盈利能力对比 - 银行业整体ROE、ROA和净息差下滑,部分银行ROE已低于10% [7] - 四大行盈利能力相近,建设银行稍强;股份行中招商银行断层领先;城商行普遍优于行业平均水平 [7] 核充率与拨备情况 - 核充率整体提升:工商银行从13.72%升至14.10%,建设银行从13.15%升至14.48%,农业银行从10.72%升至11.42% [10] - 拨备覆盖率和拨贷比普遍下降:工商银行拨备覆盖率从213.97%微升至214.91%,建设银行从239.85%降至233.60%,农业银行从303.87%降至299.61% [10] - 部分银行通过释放拨备维持净利润增速 [10][11] 资产质量对比 - 不良贷款率普遍下降:工商银行从1.36%降至1.34%,建设银行从1.37%降至1.34%,农业银行从1.33%降至1.30% [12][14] - 关注贷款率、逾期贷款率和重组贷款率上升,反映潜在资产质量压力:股份行和城商行关注贷款率上升明显,如招商银行从1.10%升至1.29%,兴业银行从1.55%升至1.71% [12][14] - 四大行不良认定严格,城商行资产质量更优 [15] 估值数据 - 国有行估值高于股份行和城商行:工商银行市净率0.71,建设银行0.74,农业银行0.76;招商银行1.02,兴业银行0.57,平安银行0.49 [16][18] - 股息率方面,股份行和城商行更具吸引力:兴业银行股息率5.03%,平安银行5.55%,江苏银行5.13%,成都银行5.07% [16][18] - 分红率差异显著:招商银行35.34%,工商银行31.63%,建设银行32.82%,宁波银行22.78% [16][18] 行业整体评价 - 银行业基本面虽有所下滑,但仍优于市场多数行业 [19] - 估值经过修复后趋于合理,未出现明显泡沫 [19] - 城商行因估值较低和基本面稳健更具投资吸引力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