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建投证券(601066)

搜索文档
中信建投:AI的发展仍在持续推进,算力需求强劲,持续推荐算力产业链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4 08:33
北美互联网厂商资本开支 - 2025年二季度北美四大互联网厂商资本开支总计958亿美元 同比增长64% [1] - 谷歌和meta上调2025年资本开支指引 亚马逊表示二季度资本开支水平可代表下半年单季度水平 [1] - 微软预计2026财年第一财季资本开支超过300亿美元 对应同比增长超过50% [1] AI芯片液冷技术发展 - 2025年是英伟达AI芯片液冷渗透率大幅提升的一年 单芯片功耗提升将推动液冷市场规模显著增长 [1] - ASIC机柜方案逐步采用液冷技术 国内厂商推出超节点方案将加速液冷在ASIC市场和国内市场的渗透 [1] 算力产业链投资机会 - AI发展持续推动算力需求强劲 建议重视液冷板块的投资机会 [1] - 持续推荐算力产业链 包括北美链和国内链 [1]
中信建投:AI将强势带动全球用电需求增长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4 08:28
AI带动全球用电需求增长 - AI将强势带动全球用电需求增长 预计到2030年全球数据中心电力消耗将增加一倍以上 [1] - 海外大厂纷纷上调资本开支预期 持续保持AI领域高投入 [1] 电力设备行业供需格局 - 输配电设备供应总体紧张 需求快速增长 [1] - 中国电力设备制造商迎来发展契机 2022年以来一次设备出口持续高景气 [1] 中国电力设备出口表现 - 2025年1-6月电力变压器出口同比增速约40%以上 延续高增趋势 [1] - 海外大厂AIDC相关资本开支持续高投入 国内头部配套电气设备制造商将看到相关订单落地 [1] - 后续增量弹性将持续释放 [1]
中信建投:市场调整后趋稳,关注新老券税收划断影响
新浪财经· 2025-08-04 08:28
债券市场走势 - 上周债券市场调整后趋于稳定 [1] - 短期市场影响因素暂时落地,因中央政治局会议召开及中美经贸会谈结束 [1] - 财政部恢复征收国债、地方债增值税,新老债券划断效应或在下周显现 [1] - 短期内以老券为主的二级市场或有适度走强 [1] 信用利差表现 - 信用利差冲高回落,当前AAA中短票利差修复至22BP一线 [1] - 22BP位于中期低位,体现最近数月20—30BP利差波动区间的相对稳定性 [1] 机构行为分析 - 银行继续保持抛售态势 [1] - 保险、理财等负债稳定机构的买入力量在增加 [1] - 配置盘力量增强或使债市振幅逐渐减少 [1] 短期市场展望 - 短期债市有一定走强倾向 [1] - 可关注后续增量消息带来的新方向 [1]
中信建投:预计A股和港股医疗器械板块的投资机会均将持续凸显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4 08:24
行业趋势 - A股申万医疗器械指数过去4年持续下跌,25年初至今有所反弹 [1] - 政策缓和、集采出清、企业战略转型和国际业务拓展将推动业绩和估值修复 [1] - 预计25年下半年和26年多家公司迎来高增长,部分低估值个股具备长线投资机会 [1] 国际化机遇 - 医疗器械板块投资机会越来越多来自国际化 [1] - 多家企业25年国际业务有望实现高增长,业务收入占比持续提升 [1] - 国际业务长期空间大的公司有望迎来估值重塑 [1] 市场表现 - 港股医疗器械今年以来涨幅表现较好,可能对A股产生映射效应 [1] - A股和港股医疗器械板块投资机会均将持续凸显 [1]
中信建投:短期债市有一定走强倾向 关注后续增量消息带来的新方向
证券时报网· 2025-08-04 08:19
债券市场近期表现 - 债券市场调整后趋于稳定 短期影响因素包括中央政治局会议召开和中美斯德哥尔摩经贸会谈结束已暂时落地 [1] - 财政部恢复征收国债及地方债增值税 新老债券划断效应预计下周显现 以老券为主的二级市场可能出现适度走强 [1] 信用利差与机构行为 - AAA中短票信用利差冲高回落至22BP 处于中期低位水平 最近数月波动区间稳定在20-30BP [1] - 银行机构保持抛售态势 保险和理财等负债稳定机构买入力量增加 配置盘力量增强可能减少债市振幅 [1] 短期市场展望 - 短期债市呈现走强倾向 需关注后续增量消息带来的新方向 [2]
中信建投:短期债市有一定走强倾向,关注后续增量消息带来的新方向
快讯· 2025-08-04 08:17
债券市场走势 - 上周债券市场调整后趋于稳定 [1] - 短期市场影响因素暂时落地 因中央政治局会议召开及中美经贸会谈结束 [1] - 财政部恢复征收国债 地方债增值税 新老债券划断效应或在下周显现 [1] - 短期内以老券为主的二级市场或有适度走强 [1] 信用利差表现 - 信用利差冲高回落 当前AAA中短票利差修复至22BP一线 [1] - 该位置位于中期低位 体现最近数月20—30BP利差波动区间的相对稳定性 [1] 机构行为分析 - 银行继续保持抛售态势 [1] - 保险 理财等负债稳定机构的买入力量在增加 [1] - 配置盘力量增强或使债市振幅逐渐减少 [1] 短期市场展望 - 短期债市有一定走强倾向 [1] - 需关注后续增量消息带来的新方向 [1]
中信建投:AI将强势带动电力需求增长 电力设备配套出口将持续高景气
证券时报网· 2025-08-04 08:13
AI带动全球用电需求增长 - AI将强势带动全球用电需求增长 预计到2030年全球数据中心的电力消耗将增加一倍以上 [1] - 海外大厂纷纷上调资本开支预期 持续保持AI领域高投入 [1] 电力设备行业供需情况 - 需求快速增长 输配电设备供应总体紧张 [1] - 中国电力设备制造商迎来发展契机 2022年以来中国一次设备出口持续高景气 [1] - 2025年1—6月电力变压器出口同比增速约40%以上 延续高增趋势 [1] 国内电气设备制造商机遇 - 预计海外大厂AIDC相关资本开支持续高投入 [1] - 国内头部配套电气设备制造商将看到相关订单落地 [1] - 后续增量弹性将持续释放 [1]
中信建投:预计A股和港股医疗器械板块投资机会均将持续凸显
证券时报网· 2025-08-04 08:13
行业趋势 - A股申万医疗器械指数过去4年持续下跌,2025年初至今有所反弹 [1] - 政策缓和、集采出清、企业战略转型和国际业务拓展推动行业修复 [1] - 预计2025年下半年和2026年多家公司迎来高增长,部分低估值个股有长线投资机会 [1] 国际化机遇 - 医疗器械板块投资机会越来越多来自国际化 [1] - 多家企业2025年国际业务有望实现高增长,业务收入占比持续提升 [1] - 国际业务长期空间大的公司有望迎来估值重塑 [1] 市场表现 - 港股医疗器械行情表现较好,今年以来涨幅明显 [1] - 港股表现有望对A股产生映射效应 [1] - A股和港股医疗器械板块投资机会将持续凸显 [1]
中信建投:医疗器械业绩拐点已现 估值有望持续修复
智通财经网· 2025-08-04 08:12
医疗器械板块投资机会 - A股申万医疗器械指数过去4年持续下跌 25年初至今有所反弹 政策缓和、集采出清、企业战略转型和国际业务拓展将推动业绩和估值修复 预计25年下半年和26年多家公司迎来高增长 部分低估值个股有长线投资机会 [1] - 国际化成为医疗器械板块重要投资机会 多家企业25年国际业务有望实现高增长 业务收入占比持续提升 国际业务长期空间大的公司有望迎来估值重塑 [1] - 港股医疗器械涨幅表现较好 对A股产生映射效应 A股和港股医疗器械板块投资机会将持续凸显 [1] 全球医药产业竞争力 - 中国医药产业具备人口与内需优势、制造与供应链优势 创新能力快速提升 中国资产出海数量持续增加 [2] - 美国在创新与早期研发方面优势明显 拥有高定价内需市场 海外市场仍有很大机会 建议关注国内份额提升及出海机会 [2] 国内医药产业发展方向 - 政策展望:2025年下半年重点关注药品和耗材集采政策优化、多元化支付及医疗服务价格改革 [2] - 制药产业链:集采优化、积极创新转型 关注供应链安全 [2] - 器械:看好进口替代和并购整合机会 关注AI和脑机接口等新技术方向 [2] - 中药、药店、流通、医疗服务及疫苗等行业经营触底回升 长期转型升级方向值得关注 [2] 海外市场拓展策略 - 创新药:中国创新闪耀国际舞台 产业趋势持续强化 [3] - 制药上游及生命科学:积极开拓海外市场 寻求第二增长曲线 [3] - 原料药:关税扰动短期有限 关注行业转型机遇 [3] - 器械国际化:坚定看好出海趋势 关注创新器械自主销售和BD机会 [3] - 血制品出海:静丙赋予血制品出海契机 海外注册持续推进 [3] - 疫苗出海:模式趋于多元 进度有望加速 [3] 2025年下半年投资展望 - 创新主线:全球流动性改善有利创新类资产定价 国家政策鼓励行业创新 关注前沿技术发展 重点领域包括创新药及制药企业(双抗及多抗、TCE、核药等)、器械(AI、脑机接口等) [4] - 出海主线:中国医药产业逐步具备全球竞争力 长期有望走出全球性大公司 重点关注创新药和器械公司 评估产品及团队国际竞争力是核心选股依据 [4] - 边际变化主线:政策改善(医药流通及医疗设备更新) 供求关系改善(CXO行业全球投融资恢复推动需求回暖) [4] - 整合主线:重点关注器械及中药子行业、部分制药企业、央国企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