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建投证券(601066)

搜索文档
中信建投:医疗器械业绩拐点已现 估值有望持续修复
智通财经网· 2025-08-04 08:12
医疗器械板块投资机会 - A股申万医疗器械指数过去4年持续下跌 25年初至今有所反弹 政策缓和、集采出清、企业战略转型和国际业务拓展将推动业绩和估值修复 预计25年下半年和26年多家公司迎来高增长 部分低估值个股有长线投资机会 [1] - 国际化成为医疗器械板块重要投资机会 多家企业25年国际业务有望实现高增长 业务收入占比持续提升 国际业务长期空间大的公司有望迎来估值重塑 [1] - 港股医疗器械涨幅表现较好 对A股产生映射效应 A股和港股医疗器械板块投资机会将持续凸显 [1] 全球医药产业竞争力 - 中国医药产业具备人口与内需优势、制造与供应链优势 创新能力快速提升 中国资产出海数量持续增加 [2] - 美国在创新与早期研发方面优势明显 拥有高定价内需市场 海外市场仍有很大机会 建议关注国内份额提升及出海机会 [2] 国内医药产业发展方向 - 政策展望:2025年下半年重点关注药品和耗材集采政策优化、多元化支付及医疗服务价格改革 [2] - 制药产业链:集采优化、积极创新转型 关注供应链安全 [2] - 器械:看好进口替代和并购整合机会 关注AI和脑机接口等新技术方向 [2] - 中药、药店、流通、医疗服务及疫苗等行业经营触底回升 长期转型升级方向值得关注 [2] 海外市场拓展策略 - 创新药:中国创新闪耀国际舞台 产业趋势持续强化 [3] - 制药上游及生命科学:积极开拓海外市场 寻求第二增长曲线 [3] - 原料药:关税扰动短期有限 关注行业转型机遇 [3] - 器械国际化:坚定看好出海趋势 关注创新器械自主销售和BD机会 [3] - 血制品出海:静丙赋予血制品出海契机 海外注册持续推进 [3] - 疫苗出海:模式趋于多元 进度有望加速 [3] 2025年下半年投资展望 - 创新主线:全球流动性改善有利创新类资产定价 国家政策鼓励行业创新 关注前沿技术发展 重点领域包括创新药及制药企业(双抗及多抗、TCE、核药等)、器械(AI、脑机接口等) [4] - 出海主线:中国医药产业逐步具备全球竞争力 长期有望走出全球性大公司 重点关注创新药和器械公司 评估产品及团队国际竞争力是核心选股依据 [4] - 边际变化主线:政策改善(医药流通及医疗设备更新) 供求关系改善(CXO行业全球投融资恢复推动需求回暖) [4] - 整合主线:重点关注器械及中药子行业、部分制药企业、央国企 [4]
中信建投:预计A股市场将阶段性震荡整固
第一财经· 2025-08-04 07:54
市场调整原因 - 政治局会议和PMI数据导致市场对增量政策和顺周期预期降温 [1] - 美联储表态和非农数据波动导致市场对降息节奏不确定性预期升温 [1] - 美国与盟友达成经贸协议导致市场对中美关系改善预期降温 [1] 市场环境与预期 - 全球货币宽松和A股资金面充裕环境不变 [1] - 投资者牛市预期不变 [1] - 新赛道结构性景气不变 [1] 市场趋势展望 - 市场情绪从亢奋状态降温 预计阶段性震荡整固 [1] - 震荡整固有利于A股慢牛行情行稳致远 [1] 短期关注焦点 - 美元指数何时再度转弱 [1] - 中美博弈进展 [1] 行业重点关注 - 半导体 AI应用 人形机器人 创新药 [1] - 有色 国防军工 交通运输 非银金融 [1]
中信建投:连涨之后的回调,有利于A股慢牛行情行稳致远
搜狐财经· 2025-08-04 07:52
市场调整原因 - 上周A股调整源于连涨后的止盈压力与预期变化共振,沪深300和上证50领跌,小微盘相对抗跌[4] - 全A日均成交额连续两周超1.8万亿元,上证指数自4月低点累计上涨8%后出现技术性回调[4] 三大预期变化 政策与经济预期 - 7月政治局会议未部署增量政策,侧重"落细"现有政策,主因上半年GDP增速5.3%超目标[9] - 7月制造业PMI降至49.3,新订单指数下滑幅度大于生产端,内需放缓显著(新订单环比降幅超新出口订单)[9][15] - 基础原材料行业PMI回升但高技术/装备/消费行业PMI下行,"反内卷"涨价持续性存疑[9][17] 美联储政策预期 - 美联储7月FOMC维持利率,鲍威尔强调关税通胀和劳动力韧性,9月降息概率从63%骤降至38%[20] - 美国7月非农新增7.3万人(预期11万),5-6月数据下修合计18.3万人,导致9月降息概率反弹至80%[20] 中美关系预期 - 中美经贸会谈仅展期关税暂停90天,美方与日/欧/韩达成协议显示后续谈判难度增大[27] - 网信办约谈英伟达H20芯片安全漏洞事件,为科技领域合作增添不确定性[27] 三大未变因素 流动性环境 - 国内1年期国债收益率1.37%,政治局会议重申"适度宽松"货币政策[30] - 两融余额6月下旬至7月底净流入1690亿元,当前占流通市值2.3%显著低于2015年峰值4.7%[30][34] 市场情绪 - 上证指数自2024年9月低点累计上涨29.5%,历史显示牛市中期回调5-15%属正常现象[35] - 投资者情绪指数虽脱离亢奋区但仍处高位,调整后有望延续震荡上行[35] 结构性机会 - 工信部部署下半年八大重点任务,涵盖人工智能终端、人形机器人、工业互联网等[41][42] - 国常会通过《"人工智能+"行动意见》,推动AI在政务/国企场景示范应用[41] - 中报预告向好率前四行业:非银金融、有色金属、电子、农林牧渔[41] 行业配置建议 - 短期关注半导体、AI应用、人形机器人、创新药、有色、国防军工、交通运输、非银金融[1][44] - 政策催化领域包括人工智能商业化(《"人工智能+"行动意见》)、工业互联网、新能源车电池回收[41][42]
中信建投:2025Q2北美CSP资本开支增长64%,持续推荐液冷板块
新浪财经· 2025-08-04 07:37
北美四大互联网厂商资本开支 - 2025Q2北美四大互联网厂商资本开支总计958亿美元 同比增长64% [1] - 谷歌和meta上调今年资本开支指引 [1] - 亚马逊表示二季度资本开支可代表下半年单季度水平 [1] - 微软预计2026财年第一财季资本开支超过300亿美元 对应同比增长超过50% [1] AI芯片液冷市场 - 2025年是英伟达AI芯片液冷渗透大幅提升的一年 [1] - 随着单芯片功耗提升 液冷市场规模有望明显增长 [1] - ASIC机柜方案逐步采用液冷 国内厂商推出超节点方案 [1] - 液冷在ASIC市场和国内市场的渗透预计将快速提升 [1] 算力产业链 - AI发展持续推进 算力需求强劲 [1] - 持续推荐算力产业链 包括北美链和国内链 [1] - 建议重视液冷板块 [1]
中信建投:AI将强势带动电力需求增长,电力设备配套出口将持续高景气
快讯· 2025-08-04 07:31
AI驱动电力需求增长 - AI将强势带动全球用电需求增长 [1] - 全球数据中心电力消耗到2030年将增加一倍以上 [1] 资本开支与设备供应 - 海外大厂纷纷上调资本开支预期 持续保持AI领域高投入 [1] - 输配电设备供应总体紧张 [1] - 海外大厂AIDC相关资本开支持续高投入 [1] 中国电力设备出口表现 - 中国电力设备制造商迎来发展契机 [1] - 2022年以来中国一次设备出口持续高景气 [1] - 2025年1-6月电力变压器出口同比增速约40%以上 延续高增趋势 [1] 行业订单前景 - 国内头部配套电气设备制造商将看到相关订单落地 [1] - 后续增量弹性将持续释放 [1]
前7月29家券商分30.22亿承销保荐费 中信建投第一
中国经济网· 2025-08-04 07:20
上市企业数量及募资情况 - 2025年1-7月上交所、深交所及北交所共有59家企业上市,其中主板22家、创业板22家、科创板8家、北交所7家 [1] - 59家上市企业合计募资591.16亿元,华电新能以158.01亿元成为募资王,中策橡胶募资40.66亿元位列第二,天有为募资37.40亿元位列第三 [1] 券商承销保荐费用总体情况 - 29家券商合计赚取承销保荐费用30.22亿元 [1] - 前五名券商合计赚取13.98亿元承销保荐费,占总额46.26% [4] 头部券商承销保荐表现 - 中信建投以3.35亿元承销保荐费位列第一,保荐5.17家企业(含联合保荐折算)包括华之杰、中策橡胶等,并参与华电新能联合主承销 [1][5] - 国泰海通以3.28亿元位列第二,保荐6.97家企业包括悍高集团、首航新能等,并参与兴福电子、华电新能及屹唐股份联合主承销 [2][5] - 华泰联合以2.73亿元位列第三,保荐5.17家企业包括威高血净、江顺科技等,并参与华电新能联合主承销 [2][5] - 中信证券以2.51亿元位列第四,保荐5.47家企业包括汉邦科技、江南新材等,并参与宏工科技、中国瑞林、影石创新及华电新能联合主承销 [2][6] - 中金公司以2.11亿元位列第五,保荐1.97家企业包括汉朔科技,并参与影石创新、华电新能及屹唐股份联合主承销 [3][6] 其他券商承销保荐表现 - 申万宏源以1.71亿元位列第六,保荐4.5家企业包括泽润新能、天工股份等,并参与海博思创联合主承销 [4][6] - 东兴证券以1.66亿元位列第七,保荐4家企业包括广信科技、海阳科技等 [4][6] - 民生证券(国联民生)以1.40亿元位列第八,保荐2家企业包括优优绿能、太力科技 [4][6] - 东方证券以1.07亿元位列第九,保荐2家企业包括泰鸿万立、技源集团 [4][6] - 招商证券以0.96亿元位列第十,保荐2家企业包括信通电子、矽电股份 [4][6]
中信建投:光伏产能整合逐步推进 电力设备关注业绩兑现情况
智通财经网· 2025-08-03 21:29
电力设备 - AIDC配套及出口板块情绪回暖,高景气延续 [1][2] - 高压设备预计下半年将释放大量订单 [2] - 1-6月电力变压器出口增速40%+,出口、高压设备及网外抢装将带来积极影响 [1][2] 锂电 - 碳酸锂停产信息敏感度降低,美国政策博弈仍重 [1][2] - 下半年需求仍超预期,推荐Q2业绩稳健或Q3有催化标的 [2] 光储 - 多晶硅价格受成本端支撑明确,产能整合后控产是盈利向上核心矛盾 [1][2] - OBBB法案落地后美国储能需求恢复,全年需求可能超预期 [2] 风电 - 市场显著低估风机价格改善带来的盈利弹性,重点推荐主机、海风环节 [1][2] - 板块表现低迷,适合低位布局 [2] 氢能 - 远景零碳氢氨项目完成全球首次100%绿色电力制备船用氨燃料加注 [2] - 国内初步形成"绿醇"、"绿氨"生产加注能力,行业需求待放量 [2] 机器人 - WAIC结束后板块回调,建议关注资金实力强、海外布局企业及自动化Demo落地领先的供应商 [3]
中信建投:全球增长上行 把握权益投资机会
证券时报网· 2025-08-03 20:46
宏观因子分析 - 全球增长因子上行 中国经济增长因子继续上行 [1] - 国内金融条件持续宽松 [1] - 原油供给因子短期下行 [1] 周期阶段与配置建议 - 预计2025年8月国内处于普林格六周期的阶段二 [1] - 建议配置股票 [1] A股上市公司业绩跟踪 - 二季报沪深300和中证500指数超预期因子高于过去五年均值 [1] - 精选受益于中国经济内生增长的超预期个股 [1]
中信建投:全球增长上行,把握权益投资机会
新浪财经· 2025-08-03 20:32
宏观因子分析 - 全球增长因子上行 中国经济增长因子继续上行 [1] - 国内金融条件持续宽松 原油供给因子短期下行 [1] 周期阶段与资产配置 - 预计2025年8月国内处于普林格六周期的阶段二 建议配置股票 [1] - 中债久期择时组合三季度最新建议以短久期防御为主 [1] - 美债建议维持长久期进攻配置 [1] A股上市公司业绩跟踪 - 二季报沪深300和中证500指数超预期因子高于过去五年均值 [1] - 精选受益于中国经济内生增长的超预期个股 [1]
中信建投价值增长A近一周下跌2.80%
金融界· 2025-08-03 11:10
基金表现 - 中信建投价值增长A最新净值为1.0202元 [1] - 近一周收益率为-2.80% [1] - 近3个月收益率为7.75% [1] - 今年以来收益率为4.84% [1] 基金概况 - 基金成立于2020年12月7日 [1] - 基金经理为张燕 [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基金规模为6.98亿元 [1] 持仓情况 - 股票持仓前十占比合计48.55% [1] - 前十持仓股票包括温氏股份、洁雅股份、百润股份、牧原股份、唐人神、多氟多、天赐材料、先导智能、风华高科、贝泰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