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业证券(601377)

搜索文档
兴业证券(601377) - 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023年度暨2024年第一季度业绩说明会)
2024-05-14 17:26
公司发展战略 - 公司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福建省委金融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政治责任和使命担当,坚持稳中求进,聚焦高质量发展[2][3][8][9] - 持续推进公司深化改革转型,健全集团经营管理体制,打造全覆盖、无死角的内控与风险管理体系,提升风险管理能力[3][8][9] - 加强经营管理班子队伍建设,打造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湛、经营与管理能力全面的队伍[3][8][9] - 加快提升服务实体经济与投资者的专业水平,持续提高经营管理质效,打造财富管理与大机构业务为核心的"双轮联动"业务体系[3][8][9] 行业发展机遇 - 资本市场作为社会资源配置、居民财富保值增值的重要场所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7] - 证券行业作为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军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证券公司将进一步回归行业本源,提升专业能力,补齐功能短板,走规范化、专业化、集约化、差异化的高质量发展道路[7] 公司应对措施 - 公司将坚持以市场化为导向持续健全集团经营管理体制,打造全覆盖、无死角的内控与风险管理体系,提升风险管理能力[3][8][9] - 公司将不断加强经营管理班子队伍建设,打造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湛、经营与管理能力全面的队伍[3][8][9] - 公司将加快提升服务实体经济与投资者的专业水平,持续提高经营管理质效,打造财富管理与大机构业务为核心的"双轮联动"业务体系[3][8][9] - 公司将用心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9]
兴业证券2023A&2024Q1点评:双轮联动推动发展,公募业务加快布局
长江证券· 2024-05-08 15:02
报告评级 - 报告给予兴业证券(601377.SH)买入评级 [3] 报告核心观点 - 2024年一季度,兴业证券实现营收、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3.77、3.28亿元,同比分别-43.0%、-60.4%,加权ROE为0.6%,同比-1.01pct,剔除客户资金后杠杆为3.18x,同比+3.93%。分业务条线来看,经纪、投行、资管、利息、自营收入分别为4.67、1.16、0.36、2.78、3.36亿元,同比分别-23.4%、-68.5%、+9.6%、-44.2%、-67.7%。[3] - 2023年国内股基成交额479.99万亿元,同比下降3.1%,公司实现经纪业务收入22.53亿元,同比-18.2%,公司经纪业务表现弱于市场。公司股基交易份额1.4%,同比-0.1pct,测算净佣金率0.026%,同比-0.002pct。公司机构客户代买证券款占比为58.7%,同比-1.7pct,机构保证金比例有所下降,个人保证金比例有所上升。[3][4] - 股权融资方面,2023年股权承销金额99.51亿元,其中科创板和创业板IPO保荐上市家数均位居行业第8。2024Q1公司股权融资市场份额0.5%,同比下降0.8pct。债券融资方面,2023年公司债券承销规模1331亿元,同比+20%。2024Q1公司债券融资市场份额1.2%,同比+0.14pct。[4] - 2023年资管业务净收入1.48亿,同比-7.8%。兴证资管规模844亿,同比+13.0%,测算资管费率为0.09%,同比-0.03pct。兴证全球基金规模6079.4亿,同比-6.4%,实现净利润13.7亿元,同比下滑18.7%,贡献集团归属净利润比重32.6%。2024Q1资管业务净收入0.36亿,同比+9.6%。[5] - 2023年金融资产规模同比+32.58%至1,227.84亿,股票、基金、债券分别同比+107.63%、-24.68%、+40.76%,测算静态投资收益率同比-0.06pct至0.67%。2024Q1自营收入同比下降67.7%,主要系衍生金融工具投资收益同比减少所致。[6] - 我们看好公司积极发挥业务协同效应,同时在财富管理、机构化进程加速双轮驱动发展战略下的成长性。预计2024-2025年归属净利润分别为21.20亿元和24.62亿元,对应PE分别为23.30和20.06倍,对应PB分别为0.84和0.81倍,维持买入评级。[7]
泛自营有所回撤,静待市场回暖弹性
广发证券· 2024-04-29 13:0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给予兴业证券"买入"评级 [44] 报告的核心观点 2023年业绩回撤 - 2023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0.31%,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25.51% [7][8] - 2024年一季度营业收入同比下降43%,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60% [8] - 2023年杠杆率上升至4.09倍,ROE下降至3.70% [10][11] 轻资产业务下滑 - 2023年经纪业务收入同比下降18%,代销金融产品收入同比下降12% [13] - 2023年资管业务净收入同比下降8.1%,基金净收入同比下降17% [15][16] - 2023年投行业务净收入逆势提升9.3% [13] 自营业务波动较大 - 2023年自营投资收益同比上升11%,2024年一季度大幅下滑68% [29][30] - 2023年金融投资资产规模增长33.2%,股票和衍生品占比提升 [35][36] 盈利预测和投资建议 - 预计2024-2025年EPS为0.30、0.33元/股,给予2024年1.2倍PB估值,合理价值为7.78元/股 [44] 根据目录分别总结 24Q1高基数下回撤显著 - 2023年营收同比-0.31%,归母净利润同比-25.51% [7] - 2024年一季度营收同比-43%,归母净利润同比-60% [8] - 2023年杠杆率回升至4.09倍,ROE下降至3.70% [10][11] 泛财富管理优势持续,泛自营波动较大 - 资管业务规模持续增长,基金业务略有下滑 [15][16][19] - 财富管理转型,机构化与产品化趋势显现 [21][22][23] - 2023年自营投资收益同比上升11%,2024年一季度大幅下滑68% [29][30] 投行业务方面 - 2023年投行业务净收入逆势提升9.3% [13] - 股权融资业务多项指标排名进入行业前十 [25][26][27] 资本中介业务方面 - 2023年资本中介业务收入同比增2%,融资融券利息收入同比下降3.89% [37][38] - 两融规模增长4.25%,股票质押业务规模下降27% [38][39]
兴业证券2023年报及2024年一季报点评:投资业绩同比下滑,财富管理优势强化
国泰君安· 2024-04-29 13:02
业绩总结 - 公司2024年一季度投资业绩同比下滑,导致整体业绩承压[1] - 公司2023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ROE也有所下滑[1] - 兴业证券2025年预计营业收入将达到11,461百万美元,较2022年增长8.7%[2] - 兴业证券2024年预计净利润增长率为3.7%,2025年为14.6%[2] 业务展望 - 公司财富管理和机构业务专业水平不断提升,有望进一步发挥功能性[1] - 公司财富管理转型有望推动投顾服务专业化和客户服务体系提升[1] - 国有金融资本管理行动方案出台可能成为公司的催化剂[1] 风险提示 - 风险提示包括权益市场大幅波动和公司财富管理转型不及预期[1] 估值展望 - 兴业证券2026年的PE估值为18.6,PB估值为0.9[3] 报告来源和声明 - 公司具有中国证监会核准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4] - 作者具有中国证券业协会授予的证券投资咨询执业资格,保证报告数据来源合规[4] - 公司声明报告独立、客观、公正,结论不受第三方授意或影响[4]
自营承压,发力境外,“双轮驱动”持续推进
国信证券· 2024-04-28 10:3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公司维持"增持"评级 [6][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6.27亿元,同比小幅下滑0.3%;实现归母净利润19.64亿元,同比下滑26% [1] - 2024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77亿元,同比下滑43%;实现归母净利润3.28亿元,同比下滑60% [1] - 业绩下滑主要因手续费与佣金收入下滑,叠加公司营业成本提升 [1] - 公司持续深化"财富管理和大机构业务"双轮联动战略 [1] 经纪业务总结 - 2023年,经纪业务收入22.53亿元,同比下降18%;2024年一季度,经纪业务收入4.67亿元,同比下降23% [1] - 公司股基交易量6.69万亿元,占市场份额1.39% [1] - 公司持续优化财富管理业务架构,如丰富ETF生态、升级账户结构,打造资管精品店 [1] 投行业务总结 - 2023年,投行业务收入10.44亿元,同比增长9%;2024年一季度,投行业务收入1.16亿元,同比下降69% [2][3] - 2023年,公司股权承销金额173.25亿元,同比下滑12%;债券承销金额1331亿元,同比增长20% [3] 投资业务总结 - 2023年,投资规模和收益率增长驱动投资收入大幅提升,当年实现投资业务收入(含公允价值变动)6.01亿元,同比增长57% [4] - 2023年末,金融资产规模同比增长35%至1297亿元 [4] - 2024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自营业务收入3.29亿元,同比下降68%,主因交易性金融工具投资收益同比减少 [4] 资管业务总结 - 2023年资管业务实现净收入1.48亿元,同比下滑8%;AUM达844亿元,比2022年末提升13% [5] - 2024年一季度,资管业务实现净收入0.36亿元,同比提升10% [5] 境外业务总结 - 2023年公司海外业务实现收入3.82亿元,同比增长3倍,有望成为增长新动力 [5]
兴业证券:兴业证券2023年度社会责任报告
2024-04-26 18:35
业绩数据 - 2023年公司服务企业境内外直接融资超9500亿元,助力7家企业A股上市[8] - 2023年海峡股交新增挂牌及展示企业近千家、新增融资超55亿元[8] - 截至2023年末,公司绿色投融资服务规模2553亿元[9]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总资产2736.11亿元,净资产609.71亿元[13] - 2023年服务IPO企业7家,再融资企业8家,并购重组2家[98] - 2023年完成主承债券293只,承销金额859.36亿元[98] - 2023年参与资产支持专项计划销售60只,销售规模约306.90亿元,管理规模340.75亿元[98] - 2023年直接股权融资金额367.51亿元[98] - 2023年集团绿色金融业务创收5.86亿元,占公司营业收入5.51%[124][128] - 2023年新增绿色融资规模1263.77亿元,其中债券融资1210.83亿元[137] - 2023年公司绿色投资规模152.84亿元[144] - 针对绿色等相关债券投资,公司已投入折合约13.4亿美元[145] - 截至2023年底,三只责任投资理念基金合计管理规模超83亿元,持有人户数近100万[156] - 2023年信息技术投入10.17亿元,同比增长18%[175][181] 市场扩张与布局 - 截至2023年底,集团在全国31个省、市、区设289个分支机构,分公司118家、证券营业部171家[15] - 2023年4月,公司旗下新加坡子公司CISI HOLDING PTE. LTD.注册成立[15] - 截至2023年底,兴证投资在福建区域累计投资股权基金7只、直投项目8个,投资金额11.61亿元,2023年新增5个项目[106] 新产品与新技术研发 - 2023年,优理宝APP上线长辈版和无障碍配色功能,启动鸿蒙原生应用分阶段研发计划[117][177] - 公司发布财富、机构两大领域对客服务数字品牌“兴证知己”和“兴证智达”[177] - 公司实现行业首家新意法人清算信创系统单轨上线、行业首家新意投保报送信创系统双轨上线[179] - 公司完成AIOps智能运维顶层规划,发布数智运维平台“巡天”和云管平台“川流”[180] 未来展望 - 力争2025年绿色投融资规模达2000亿元,年均增速不低于45%[124] 社会责任与公益 - 2023年落实乡村振兴帮扶项目超50个,投入帮扶资金1700余万元,链接专项帮扶资金550余万元[10][191] - 2023年开展涉农“保险 + 期货”项目10个,累计赔付841万元[194] - 2023年6月在福建光泽县启动“我在乡间有亩田”公益助农项目,近千名公益伙伴认领30余亩良田[198] 荣誉与评级 - 公司连续6年在行业社会责任专项评价中获满分[10] - 公司荣获“中国企业慈善公益500强”等多项表彰[10] - 兴业证券双国家级投教基地获2022 - 2023年度投教基地考核“优秀”评级[9] - 2023年公司在多个ESG与可持续发展评选中获奖[37][38] - 2023年12月,公司MSCI ESG评级维持BBB级,位列国内证券公司前列[40] - 2023年公司CDP气候变化问卷由2022年B - 级提升至B级,位列国内证券公司前列[41] - 荣获中国金融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全国金融系统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建设调研成果一等奖等多个奖项[78] - 荣获2023证券业上市公司声誉价值榜第8名[78] - 优理宝APP荣获2023年中国金鼎奖最受用户喜爱APP奖等多项金融科技荣誉[182] 其他新策略 - 2023年公司参照国际惯例主动披露第3份年度环境气候相关披露报告[28] - 2023年公司新增“公司治理”议题,将“反腐败”议题更新为“商业道德”议题[54] - 兴业证券在公司层面设四个专项工作小组,部门层面设绿色金融部推动绿色金融业务[121][123] - ESG整合策略覆盖100%的A股和港股市场权益资产和92%的固收信用债资产[154]
兴业证券:兴业证券独立董事2023年度述职报告
2024-04-26 18:35
会议召开情况 - 2023年公司召开股东大会2次、董事会会议8次[1][13][31][49] - 2023年公司召开董事会审计委员会会议4次、薪酬与考核委员会会议5次[4][14][32][50] - 2023年公司召开董事会战略与ESG委员会会议5次、风险控制委员会会议2次[32][50] 人事变动 - 2023年4月7日公司聘任许清春为首席财务官,林红珍不再兼任[24][41][59] - 2023年11月9日公司提名潘越为独立董事候选人,选举通过后刘红忠不再担任[24][42][59] - 吴世农、刘红忠、独立董事于2024年2月22日卸任[30][46][62] 议案审议 - 2023年4月20日公司审议通过预计2023年日常关联交易议案[22][39][44][57] - 2023年4月20日公司通过2022年度高级管理人员考评事项[26][60] - 2023年4月20日公司通过2022年度董事绩效考核及薪酬情况专项说明并提交股东大会审议[26][60] - 2023年4月20日公司续聘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为2023年度审计机构并提交股东大会审议[27][61] - 2023年8月25日公司为兴证国际金融集团有限公司境外债务融资提供担保等增信措施[35] - 2023年12月22日公司通过2022年度高级管理人员薪酬分配议案[6][10][43][60] 独立董事履职 - 2023年独立董事参加公司2022年度、2023年半年度、2023年第三季度业绩说明会[18] - 2023年独立董事全年审阅各类报告36份[37] - 2023年独立董事参加座谈交流3次[37] - 2023年独立董事研究审计计划1次[37] - 2023年独立董事参加股东大会、董事会及其专门委员会会议20次[37] - 2023年4月12日、11月独立董事参加2023年第1期、第4期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后续培训[20][55] - 独立董事对公司多项事项发表同意独立意见[16][17][51][52] 未来展望 - 2024年潘越将继续履职,为公司重大事项提供建议,推动公司稳健发展[11]
兴业证券:兴业证券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对外部审计机构履行监督职责情况报告
2024-04-26 18:32
2024 年 4 月 25 日,公司审计委员会召开会议,听取了毕马威华振关于公司 2023 年度审计工作总结,审核通过了公司董事会审计委员会 2023 年度工作报告、 2023 年年度报告、2023 年度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等,并同意提交董事会审议;审 议通过了公司关于 2023 年度外部审计机构履职情况评估及审计委员会履行监督 职责情况的报告。 审计委员会对毕马威华振的资质条件、执业质量、质量管理水平、人员配备、 工作方案、独立性、诚信状况、信息安全管理和审计费用报价等进行了严格核查 和评价,认为其具备为公司提供审计工作应有的资质和专业能力,能够满足公司 审计工作的要求。 2023 年 4 月 20 日,第六届董事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续聘审计机 构的议案》,同意继续选聘毕马威华振为公司提供 2023 年度财务报告和内部控 制审计等服务,并同意将该议案提交公司股东大会审议。 2023 年 12 月 22 日,审计委员会收到了负责公司财务报表及内部控制审计 工作的毕马威华振签字注册会计师黄小熠、蔡晓晓和项目经理李晨宇关于公司 2023 年度的审计计划,就 2023 年度年报审计工作的审计范围、审计方案、独立 ...
兴业证券:兴业证券关于续聘会计师事务所的公告
2024-04-26 18:32
证券代码:601377 证券简称:兴业证券 公告编号:临 2024-012 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续聘会计师事务所的公告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公告内容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 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个别及连带责任。 重要内容提示: ●拟聘任的会计师事务所名称: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第六届董事会第二十一次会议 审议通过了《关于续聘审计机构的议案》,同意继续选聘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 所(特殊普通合伙)为公司提供 2024 年度财务报告和内部控制审计等服务。现 将有关情况公告如下: 一、拟聘任会计师事务所的基本情况 (一)基本信息 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于1992年8月18日在北京成立,于2012年7月5日获 财政部批准转制为特殊普通合伙的合伙制企业,更名为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 (特殊普通合伙)(以下简称"毕马威华振"),2012年7月10日取得工商营业 执照,并于2012年8月1日正式运营。 毕马威华振总所位于北京,注册地址为北京市东城区东长安街1号东方广场 东2座办公楼8层。 毕马威华振的首席合伙人邹俊,中国国 ...
兴业证券:兴业证券关于预计2024年日常关联交易的公告
2024-04-26 18:32
业绩数据 - 2023年与福建省财政厅保证金利息支出42.61万元,手续费收入17.57万元,债券利息收入683.78万元[5] - 2023年与福建省投资开发集团保证金利息支出10.51万元,手续费收入199.70万元,债券利息收入25.35万元[6] - 2023年与上海申新保证金利息支出0.64万元,手续费收入0.02万元[8] 股权结构 - 福建省财政厅持有公司20.49%股份,为控股股东、实控人[18] - 福建省投资开发集团直接持有公司7.35%股份,合计持有8.82%股份[18] 关联交易 - 2024年日常关联交易议案待股东大会审议,以实际发生数计算[2][16] - 日常关联交易按公允原则定价,不损害非关联股东利益[20][21]